仙跡遺址
Ⅰ 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遺跡在哪裡
最古老不好界定。按朝代給你排下去好了。(全是手打,親身經歷或很有價值,希望能得到懸賞分)
商朝:殷墟,在河南安陽,是華夏族的遺跡(符合你要求,漢族的前身),主要就是甲骨文一類。周朝:主要看春秋戰國,春秋戰國保留下來的大多是墓葬,比較有名的是曾侯乙的墓,他墓中編鍾現在在湖北省博物館,你可以去看一看,還有很多銅車馬。地面建築基本是別想看到了。
秦朝:秦始皇陵(也就是個土墩,但是兵馬俑要看下的,確實不錯)
漢朝:西漢的皇帝都埋在西安,比如漢武帝的茂陵,但是也基本就是黃土墩(兩千年該砸的盜的都差不多了)。
南北朝:北朝三大石窟,我只去過雲岡,應該來說,還是很值得看的,其實是鮮卑人最早搞得,但是這些少數名族慢慢都被漢化了。後期造像風格基本是漢化的。南朝可以去紹興看看王羲之的祠堂還有蘭亭。
唐朝:西安有皇帝們的墓,比如乾陵,武則天的無字碑就在那裡,不過其實也沒什麼,唐朝據現在也要一千多年,所以地面建築基本無存。有一些古代寺廟什麼的還能保存下來,你可以看到唐朝的建築風格,比如大雁塔,雖然是後期修造,但是建築風格是沒什麼變化的。如果你留意就會看到唐朝的建築和明清是多麼迥然不同,如果有條件,建議去日本的京都,那裡有真正唐朝的建築。我在正定去過一個寺廟,大殿什麼的保存的不錯,是隋朝開皇時期始建的。風格基本是隋唐原樣。(主要是斗拱什麼的)
五代:杭州的六和塔、保俶塔這些都是五代始建的,蘇州虎丘塔也是。都很值得去一下。
宋朝:宋朝的可以多看看蘇杭這邊,比如紹興的沈園(陸游唐婉相遇的地方)。
明朝:如果想看漢族的遺跡,建議多看看明朝(時間比較近,也就六百來年,文物古建保存的比較好,現存能見到的大多是明朝),十三陵去看看吧(我最近也想去趟十三陵,以前去過了,最近想全看一遍,不是跟團那種,我從來不跟),南京的孝陵(朱元璋的陵墓),鍾祥的顯陵(我去過的保存的相當完好的明朝遺跡,就是位置比較偏),其他蘇州園林大都是明朝始建的。山海關(明朝滅亡的門),其實還很多,我去的挺多也一時想不起了,一個一個說說好久,就這么多吧,要是有興趣,你問我,我在詳答。
Ⅱ 求全國各地仙廟遺址,及現有仙廟地址
1、天仙廟抄遺址
天仙廟遺址地處江西省南昌縣向塘鎮荊山村東一處叫後竹山的台地上,屬南昌縣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抗戰時期,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周公廟遺址
近來陝西省岐山縣周公廟遺址的發掘可謂石破天驚,堪稱新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考古專家已正式確認它是目前所知最高等級的大型西周墓地。
Ⅲ 寧波是有哪些歷史遺址遺跡
網上轉的文章供參考
煙花三月最美的地方在那兒呢?江南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杭州去過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去過了?好吧,那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寧波,江南妹子的吳儂軟語定會將你的心兒融化。
不過,小編怎能落入俗套?光帶您看看那些表面的繁華有什麼意思?作為知性美女的姐妹們,在春遊時偶爾來一句「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定會讓同行的理工男刮目相看。
啊哈,如此甚好。
寧波有哪些不能錯過的歷史遺跡呢?
永豐庫遺址(海曙區)
這是一座以元代永豐庫為核心的宋、元、明時期大型衙署倉儲遺址。被評為「200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姆渡遺址(餘姚市)
1973年開始考古發掘,面積約四萬平方米,新石器文化遺址。這一時期已出現了干欄式建築、榫卯結構、水稻種植、飼養家畜以及各種農具等。
胡公岩摩崖石刻(餘姚市)
始於1561年,初為紀念明代抗倭名將胡宗憲而雕鑿。後又陸續在此開鑿了彌勒坐像、濟公像、觀音及侍童像等八龕十四尊造像,均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上林湖越窯遺址(慈溪市)
上林湖周圍12.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從東漢至北宋的青瓷窯址共有120餘處,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古窯址之一,曾被譽為「露天青瓷博物館」。
秦渡庵畫像石刻(慈溪市)
始刻於元代,面朝東方,縱高1.2米,橫寬3.5米,主要由方形神龕及左右文字、石刻畫像組成。
王錫桐起義遺址(寧海縣)
始建於唐廣德年間(763~764年),重修於1819年,規模較大,主要由五鳳樓、戲台、大殿、後宮等建築組成。王錫桐曾在此起義。
王錫桐是誰?小編也不知道,給小編的稿子是「沉重打擊了披著宗教外衣的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太空了吧?小編順手問了一下度娘,說是:
當時天主教在東南沿海一帶傳播,八國聯軍大舉入侵中國,錫桐即秘密組織會黨「伏虎會」,並於同年6月發動民眾,燒毀大里、中胡教堂,懲辦附近一帶為非作歹的教民。1902年,面對教會的鎮壓和勒索,民眾忍無可忍,密請王錫桐回鄉發動了震驚浙東的「寧海教案」。在州府的鎮壓下,王錫桐「更名易姓,不知所終」。
唉,不知為什麼小編一看見「不知所終」這四個字,就有點心酸的感覺。您呢?
赤坎遊仙寨遺址(象山縣)
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依山而築,佔地面積約1.86萬平方米,是保存較完整的明代抗倭兵寨遺址。
花嶴兵營遺址(象山縣)
始建於1659年,沿用至1664年,是南明軍隊在寧波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其中,以雉雞山西南山腰與西北麓的雉雞山兵營、高塗嶴兵營規模最大。
東錢湖石刻(東錢湖旅遊度假區)
建於1118~1584年,主要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內閣大臣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這些石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保存完整,在全國實屬罕見。
桂井巷(海曙區)
原稱「桂花井」,格局形成於明代陸氏家族聚族而居時期;目前,巷內還保留許多明清傳統建築,共計樓群20個,牆門29個。
永壽街(海曙區)
原稱「永壽巷」,因巷內曾有永壽庵、永壽橋而得名,保留了寧波較為典型的明清傳統街區風貌。
南郊路(海曙區)
曾是寧波最繁華的「南門三市」所在地,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是城區內唯一體現江南水鄉「前街後河」特色的歷史街區。
雲石街(海曙區)
原稱「寶雲寺巷」,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時期,曾是天下講宗十剎之一寶雲寺的最終遷建地,充分展現了寧波濃郁的傳統文化特色。
橫河街(海曙區)
古時也稱「黌河頭巷」,許多民族資本家曾在此建宅居住,至今保存下來一批中西合璧建築和傳統風格民居,充分展示了寧波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老外灘(江北區)
開埠於1844年,是中國僅存的幾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外灘之一。目前,該區域仍然保存著英國領事館、浙海關、天主教堂、寧波郵政局等一批歐式風格的近代建築,完美呈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獨特的歷史韻味
Ⅳ 遺址與遺跡的區別
遺址:考古學術語。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住室、作坊、寺廟及各 種防衛設施等基址。
遺跡:指古代或舊時代的人和事物遺留下來的痕跡。
其實比較詞語,可以先排除相同的字,取不同的字組一個詞再比較,例如上面的,變成地址和痕跡,一個是地方的具體位置,一個是可觀察的形跡。
Ⅳ 古埃及遺跡有什麼(具體)
1.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墳墓,因其形似漢字的「金」字,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於第3王朝第一個國王喬賽爾。當時,他讓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為他設計一個墳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設計建造了一個巨大的石造馬斯塔巴,地點在薩卡拉。但喬賽爾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滿意,覺得不夠庄嚴雄偉。於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加了五個一層比一層小的馬斯塔巴,這就成了現在仍可見到的喬賽爾的層級金字塔,它高61.2米,底邊東西長123.3米,南北長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廟,整個建築群則用圍牆圍了起來。第4王朝第一個國王斯涅弗魯時,建造了三個金字塔。他的第一座金字塔在麥杜門,原為一個層級金字塔。後來將各層階梯填平,成為一個角錐體的金字塔;其後,他又命人在達淑爾為其建造一座真正角錐體的金字塔,但由於設計上的誤差,建到一半時發現角度太大,不得不改變角度,從而成了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稱彎曲形金字塔。對此,斯涅弗魯當然不滿意,於是他又命人在達淑爾建造了另一座真正角錐體的金字塔。可以說,斯涅弗魯時期是從層級金字塔向真正角錐體金字塔轉變的時期。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國王(希臘人把他叫做齊奧普斯)時修建的,其建築師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地址被選在孟斐斯附近的尼羅河西岸的基澤。該金字塔高146.5米,每邊邊長約為230米。據說該金字塔用了約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重約2.5噸。墓室原建在塔底,後又在塔內的中部建了墓室。此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面離地面13米處,呈三角形,從而使塔身的重量均勻地散開,不致將通道口壓垮。
據希羅多德說,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年的時間,頭10年是修築運石頭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後20年用於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萬人。
在胡夫的金字塔旁,還有該王朝的哈佛拉(希臘人把他叫做齊夫林)和孟卡拉(希臘人把他叫做麥凱林努斯)兩個國王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不遠處有該國王的一個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0米左右,長50米左右,用一整塊石頭雕成,據說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認為,獅子是進入天國門戶的守護者。
在這些金字塔四周,還仆伏著許多貴族的馬斯塔巴,這象徵性地反映了君主專制對其臣屬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古代埃及國王為什麼要將墳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這有兩種說法。傳統認為,這種墳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發展的結果,即從前王朝的畫墓,到早王朝的馬斯塔巴,到喬賽爾的層級金字塔,最後發展成角錐體的金字塔。英國學者愛德華茲在其《金字塔》一書中提出了另外一種解釋。他認為,金字塔的修建,與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關。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升天,而層級金字塔的階梯就是國王靈魂上天的天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發現的大木船,也是用作運載國王靈魂升天的;而角錐體的金字塔則象徵了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金字塔的四條棱線就形似太陽的光芒。他認為,斯涅弗魯時期是這兩種不同的宗教觀念的轉換時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現存約80座,起自第3王朝,止於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採用了岩墓的形式)。它們分布於孟斐斯附近尼羅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耗費了國家的人力和財力,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削弱了君主專制的實力。希羅多德和狄奧多拉都記載說,人民對修建金字塔滿懷憤怒,甚至可能爆發過人民起義。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義後建立起來的,無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賴神權勢力來維護其統治。
古王國的衰落和第一中間期 古王國末期,由於階級矛盾的激化,王權更加依賴神權勢力和地方貴族。國王們把越來越多的土地、勞動力和其他財富給予神廟和地方貴族,豁免神廟的賦稅,使神廟和地方貴族的勢力更加膨脹,而王權更加速了衰落。第6王朝國王培比二世的長期統治(據說他六歲登基為王,活了一百多歲)後,古王國的統一局面終於不能維持,君主專制也不復存在。第7王朝時,埃及陷入分裂混亂局面。據曼涅托殘篇23所記,第7王朝的70個王只統治了70天(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是同時並立,而非互相承襲的);而據其殘篇24,則為5個國王統治了75天。殘篇記載的混亂和分歧反映了當時實際局面的混亂。從第7王朝起,埃及實已小國林立,幾乎一個諾姆就成了一個小國家。每個諾馬爾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於人的獨立王國的國王,是自己獨立城市的統治者。他們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稱號之中。為了擴大自己統治的地盤,他們彼此爭戰不已,使局勢更為混亂。
2.獅身人面像
如果不游覽一下金字塔[1],就不能說是到過了埃及。從開羅西行數公里,來到吉薩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側,便是獅身人面像,它以誘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遊客。胡夫的聖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這里巡視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發現採石場上還留下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工們冒著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細刻,終於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臉長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即cobra:眼鏡蛇)聖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志--下垂的長須。一隻耳朵,有二米多長。「怪物」--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兒的嗎?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被拿破崙給炸掉了,所以現在不管怎麼看都是會很別扭,也有人曾想過修繕,但由於技術和修繕後的效果都不敢保證,所以有現在的樣子。
3.聖書體象形文字:俗稱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種文字體系,由圖形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構成。
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書寫正規,圖畫性強,使用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
4.木乃伊
它是指長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屍體,這些屍體能保存數千年是因為它們經過特別的處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屍體的內臟,然後用特製的葯物浸制這些內臟,再把鹽和香料塗在屍首上,以吸干屍體上的水份;最後用長布條把屍體包裹起來,屍體便不會腐爛。製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屍體製成木乃伊外,還需祭祀神明及為法老在墓穴、紀念碑和廟宇的牆上刻上「神碑體」。古埃及人喜歡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內,而這個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學家在現今的埃及各地發掘出很多木乃伊。這些發現有助我們認識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幫助我們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屍體的方法。
5. 紙草
古埃及人除了發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還於約公元前2600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張由蘆葦製成的紙。古埃及人制紙的過程非常簡單,他們首先會在尼羅河邊割下蘆葦,跟著把切成一片片的蘆葦放進水裡,然後將濕透的蘆葦片橫直重疊壓平成一塊塊,風干後便成紙。古埃及人除發現紙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蘆葦的莖來造寫字的筆和用水混合黑煙灰及膠漿來製成墨水的民族。
6.數學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來量度距離的人群之一。最初,他們利用手指來計算數目,其後又創造了一種數字: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
7.天文學和歷法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索卜烏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運行制定歷法,即科普特歷。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歷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歷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為3個季節,每季4個月,他們還發明了水鍾及日晷(即以太陽的倒影來計時)這兩種計時器,把每天分為24小時。考古學發現古埃及人了解許多星座,如天鵝座、牧夫座、仙後座、獵戶座、天蠍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團等。另外,古埃及人還把黃道恆星和星座分為36組,在歷法中加入旬星,一旬為10天,這與中國農歷的旬的概念類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時就已經出現了。
由於古埃及文化有顯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學觀測和記錄由祭司負責。每年夏天,當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時,尼羅河就開始泛濫,因此古埃及人認為天狼星是掌管聖河尼羅河的神只,因此他們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認為金字塔是用來觀測天狼星而建造的。通過對天狼星准確的觀測,埃及人確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種恆星年)的長度為365.25天,與現在的計算長度相當接近。古埃及人賦予太陽濃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陽的神只就有數種,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頓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頓的代表來統治埃及。
Ⅵ 香港的古代遺跡有哪些
香港法定古跡香港法定古跡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跡條例》所保護的歷史文物及建築。截至2008年7月11日共有法定古跡85項:港島區(28項)、九龍區(9項)、新界區(42項)、離島區(8項)。 [
前中央裁判司署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今香港終審法院)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
香港禮賓府(前香港總督府)
域多利監獄
堅巷舊病理學院(今香港醫學博物館)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
聖約翰座堂
聖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
舊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
舊上環街市(今西港城)
舊中區警署
舊最高法院外部(今香港立法會大樓)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東區
柴灣羅屋(今羅屋民俗館)
銅鑼灣天後廟 (參考 天後 (香港))
南區
大浪灣石刻
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
黃竹坑石刻
舊赤柱警署
鶴咀燈塔(自2006年3月3日 1 2)
灣仔區
舊灣仔郵政局(今環境保護署環境資源中心)
景賢里 [編輯本段]九龍區九龍城區
九龍寨城南門遺跡
前九龍寨城衙門
瑪利諾修院學校
深水埗區
李鄭屋漢墓(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油尖旺區
尖沙咀前水警總部
前九龍英童學校
前九廣鐵路鍾樓
香港天文台總部 [編輯本段]新界區北區
上水河上鄉居石侯公祠
粉嶺天後宮
坪輋長山古寺
廖萬石堂
龍躍頭老圍門樓及圍牆
龍躍頭松嶺鄧公祠
龍躍頭麻笏圍門樓
龍躍頭覲龍圍圍牆及更樓
龍躍頭覲龍圍門樓
鏡蓉書屋
西貢區
大廟灣刻石
西貢上窯村
滘西洲洪聖古廟
佛頭洲稅關遺址
東龍洲炮台
東龍洲石刻
滘西洲石刻
龍蝦灣石刻
沙田區
沙田王屋村民宅
大埔區
上碗窯樊仙宮
文武二帝廟
大埔碗窯窯址
舊北區理民府
前政務司官邸
敬羅家塾
舊大埔墟火車站(今香港鐵路博物館)
荃灣區
三棟屋村(今三棟屋博物館)
汲水門燈籠洲燈塔
海壩村民宅
屯門區
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前香港達德學院本部大樓)
[編輯] 元朗區
二帝書院
山廈村張氏宗祠
屏山愈喬二公祠
屏山聚星樓
屏山鄧氏宗祠
廈村楊侯宮
新田大夫第
橫洲二聖宮
麟峰文公祠
八鄉元崗村梁氏宗祠
八鄉植桂書室
廈村鄧氏宗祠
離島區
大嶼山分流石圓環
大嶼山分流炮台
大嶼山石壁石刻
大嶼山東涌小炮台
大嶼山東涌炮台
長洲石刻
蒲台島石刻
橫瀾島橫瀾燈塔
Ⅶ 列舉我國現存的古遺跡
大明宮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毀於唐末。面積3.2平方公里,是北京明清故宮的4.5倍大。唐大明宮是東方園林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並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
天壇
圓明園
Ⅷ 完美世界中石昊在仙古遺跡最後得到了什麼
修出三道仙氣,得到一本古經書,一株長生葯
Ⅸ 中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1、隆興寺,在清河古貝州城西南,始建於隋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發跡時,曾在舍利塔下困卧,「塔影周回蔭之,老僧知其異,獻茶啜飲。」太祖即位後,建隆二年(962年)勑令重修隆興寺,並賜御匾。後幾經戰亂,整座寺院已毀損無存。 2014年10月20日,有1千多年歷史的清河縣隆興寺經過近2年的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2、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3、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卧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擴展材料: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Ⅹ 溫州古文化遺址
首次於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門山發現,後在許多地點又陸續發現。
80年代以來通過全市范圍內的文物普查和專題調查,查明境內二區九縣[市]均遺有古文化遺址,計達百餘處,主要分布在甌江、飛雲江及其支流兩岸,大多依山傍水。
溫州古文化遺址大致可分前後兩個階段,前階段,除少數早期石器磨製欠精、器面留有錘擊痕跡外,大多數石器磨製精緻,已採用打、磨、琢兼施技術;陶器主要有夾炭陶。與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徵相似,以樂清白石遺址為代表。後階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較簡單,其錛類石器橫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質陶、彩繪陶和印紋硬陶等。與福建閩侯曇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徵相似。目前這類遺址的發現約占總數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馬嶼牛頭頸等遺址為代表。
1.白石遺址
在樂清白石鎮白石溪楊柳灘溪床下二三米深處。系沖積形成的遺址。
2.大坪遺址
在瑞安北龍鄉大嶴村北龍山北麓。北龍鄉在飛雲江口外一島嶼上。
3.下湖墩遺址
在泰順百丈鎮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圍約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發現。
4.山前山遺址
在瑞安碧山鎮街路村,南臨飛雲江,面積約250×50米,遺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東南山坡最為豐富。
5.牛頭頸遺址
在瑞安馬嶼荊谷鄉山頭上村牛頭頸山中段,北眺飛雲江,1961年發現,范圍約6000平方米。遺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6.鶴嶼山遺址
在瑞安仙降鎮下社村,與山前山遺址隔江相對,1971年發現,面積約10000平方米。
7.獅子崗遺址
在泰順司前鎮前村,1986年發現,面積約8000平方米。山頂-壕溝斷面和東面山坡遺物較豐富。
8.仙堂山遺址
在蒼南橋墩鎮仙堂村北海拔40餘米山坪上,1985年發現,面積約3500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