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欄山遺址
① 請問四川在歷史上產生過幾個古文明
四川古文化序列概述
趙殿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盆地是巴蜀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以來特別是近二十年來的考古發現,為我們探討四川古文化的內涵和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並涌現出一批頗有見地的研究成果。這里在吸收前輩和今人學者的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一些看法,作為引玉之磚。本文主要是概述一下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漢代以前古文化的地域分布、年代序列、發展過程的簡況,略談各期各區文化之間的基本關系,以及長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歷史發展的簡要歷程。
長江上游的古文化最早產生於一二百萬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兩處早期人類化石——「巫山猿人」和「元謀猿人」。 「巫山猿人」出土在四川省巫山縣大廟鎮龍骨坡村,發現有四顆猿人牙齒和一段下頜骨,距今年代約204萬年前⑴,同出的有石器和獸骨,稱為「龍骨坡文化」 ⑵。「元謀猿人」出土在雲南省元謀縣上蚌那村,發現有兩顆猿人的上門齒,距今年代約170萬年前,同出的有石器和用火遺跡⑶。這些發現對探索人類起源具有重要意義,也證明長江上游有悠久的古文化歷史,是人類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數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階段,長江上游發現有多處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在四川盆地就有「資陽人」⑷、「銅梁人」 ⑸、鯉魚橋文化⑹、富林文化⑺、回龍灣洞穴遺址⑻等眾多文化遺存,表明數萬年前長江上游己是古人類的一處重要聚居地。
進入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古文化遺存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各地區文化面貌呈現出不同的特徵,開始形成一些區系文化類型。它們之間文化因素和面貌有明顯的區別,同時又在不同階段不同層面上產生過各種形式的聯系。各地區性文化本身特色都非常明顯,它們之間橫向的區別遠大於縱向的聯系,因此還未能形成清晰的年代譜系。對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是分區來進行介紹的,各區的年代先後參差不一。不過從總的時代來看,大約存在著一種從盆地外緣向內部發展的趨勢,其中可能主要是從北面、東面和西北面向盆地中心區域發展。但它又不是簡單的傳播,而是一種復雜的、多層次的文化交流。要理清其中的關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
從現有資料分析,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初步分為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中期、晚期三個發展時期,可以劃分成六個地區文化類型,各自又有若干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這里大體按年代早晚分區作一簡述,並對其文化關系和發展序列進行初步的分析。
漢水上游的新石器在長江上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代最早。距今7000年左右的「前仰韶文化」時期,在漢中西鄉發現了「李家村文化」, 它與陝西老官台文化、河北裴李崗文化時代相當,以圈足碗、平底缽、小乳突狀三足器為特色⑼。在仰韶文化階段,漢水上游出現了龍崗寺等一批典型遺址和墓地,主要遺存屬於半坡類型,距今年代為6000-6000年左右⑽。此外還發現幾處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龍山文化階段的遺址,距今年代在4、5千年前,說明漢水上游地區也存在著以磨光黑陶和紅胎黑皮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⑾。
川北山丘區,是四川盆地內目前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代較早的地區。其中廣元中子鋪遺址下層文化發現有類似李家村文化的小乳突狀三足器,距今年代為6、7千年前,可能與李家村文化有一些關系。但中子鋪遺址的典型器物是細石器和夾砂繩紋陶罐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⑿。中子鋪遺址上層文化則以夾砂紅褐陶、飾繩紋、口沿呈花邊狀的陶罐等為特色,與廣元張家坡、鄧家坪,巴中月亮岩、通江擂鼓寨、綿陽邊堆山等遺址共同構成了川北山丘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個地方文化類型,距今年代為5500年左右至4000年前⒀。它們與川西平原和川東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之間有較密切的關系。
川東三峽區是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又一個發展較早的地區,主要遺存分為兩個階段。在仰韶文化階段,三峽以東出現了發達的彩陶文化——大溪文化,典型器物有彩陶瓶、碗,紅陶豆、罐,黑陶杯等,距今年代為6300-5000年左右。不過大溪文化的主要分布區在江漢平原的西部,最西只到達巫山大溪遺址,並未在四川盆地內發展起來⒁。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川東三峽地區出現了豐富多樣的古文化,近幾年在三峽庫區發掘和初步命名的有哨棚嘴一期文化⒂(或稱中壩文化)、魏家梁子文化⒃、老關廟文化⒄等,典型器物有寬平沿盆(罐)、花邊口繩紋深腹罐、缽、碗等,時代距今約在5000-4000年間。這些文化與三峽以東的湖北龍山文化、川西平原區的寶墩文化、以及川北、川西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都有一些關系,構成了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晚期古文化群體。
從川西北高原峽谷區,沿橫斷山脈向南,到川西南高山河谷區,是一個文化和民族走廊地帶,這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也呈現出復雜多樣的面貌。川西北高原峽谷區的岷江上遊河谷中,曾發現有類似於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文化遺存,時代可能早到距今5000年前,但並未深入到四川盆地之內⒅。另有一些地方特色突出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出現,如中路文化等,在5000-3000年前形成自身的發展序列⒆。川西南高山河谷區的安寧河、雅礱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典型遺址有橫欄山遺址⒇、禮州遺址(21)、轎頂山遺址(22)等,地方特色明顯,有些年代可延續到距今3000多年,並與商周秦漢時期西南夷一些少數民族文化遺存有某種聯系。
四川盆地中心區的新石器文化出現較晚,大約到4500-40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川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才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寶墩文化」 (23),很快建成了頗具規模的史前城址群(24),並與繼後出現的高度發達的三星堆文化有直接的關系,成為四川考古學文化和文明起源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環。
四川盆地大約在距今4000年以後逐步進入青銅時代。四川正式形式成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是在距今4000-3200年左右青銅時代前期的「三星堆文化」階段。三星堆文化是在本地「寶墩文化」(又曾稱為「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基礎之上,廣泛吸收了夏、商等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特獨面貌的一種考古學文化(25)。它以三星堆遺址的第二、第三期為典型代表,以小平底罐、高柄豆、三瘦袋足器、鳥頭形器把等為典型陶器群(26)。其分布范圍主要是在從成都平原到三峽內外的一條帶狀地區,至少可分為典型遺址除了三星堆遺址之外,還有新都桂林村遺址、成都十二橋遺址的早期階段,三峽以西的中子鋪遺址、哨棚嘴遺址的中期階段(27),萬縣中壩子遺址(28),以及三峽以東的中堡島遺址上層、朝天嘴遺址、紅花套遺址(29)等數十個遺址,成為當時四川盆地當時一種主要的考古學文化。
三星堆文化階段在三星堆遺址形成面積達360萬平方米的宏偉的古城,出現了密集的房屋遺址和相關聚落群體,發現了眾多祭祀坑和灰坑、作坊、墓葬,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金器和象牙等珍貴文物,表明三星堆遺址己經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方國(30)。它以其獨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信仰、神奇優美的造型藝術、多元文化的有機融合等為顯著特徵,成為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在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史上佔有光輝的篇章(31)。
在三星堆文化興起之後,寶墩等到史前城址群迅速廢棄,被三星堆古城所取代。三星堆文化本身尚可分為兩期和若干段。不同地區的三星堆文化又可以分為幾個區系類型。大約在距今3200年前後,三星堆文化逐步被新興的「十二橋文化」所取代。三星堆遺址也於距今3000年左右被徹底廢棄,四川盆地的古文化中心轉移到成都地區,古蜀文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十二橋文化」是四川盆地青銅時代中期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距今年代約在3200-2600年前。它介於「三星堆文化」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晚期巴蜀文化」,構成了四川盆地考古學文化序列的又一個重要環節。十二橋文化以1985-1989年發掘 的成都十二橋遺址為典型代表(32),近幾年來在成都市西部先後發掘了撫琴小區(33)、指揮亍(34)、新一村等十多個文化面貌相似的古遺址,構成了「十二橋遺址群」。在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也發現有的許多接近於十二橋文化的古文化遺存,如雅安沙溪遺址(35)、漢源麻家山遺址、閬中坪是遺址(36)、三峽以西的中壩遺址、哨棚嘴遺址的晚期階段,以及三峽以東的中堡島遺址、朝天嘴遺址、紅花套遺址等數十個遺址的上層遺存,乃至於漢水上游的部分遺址和寶雞茹家莊遺址(37)等。其分布范圍大大超過了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分布廣泛的一種重要的考古學文化。特別是近兩年發現發掘的成都金沙遺址(38)和黃忠遺址,大大豐富了十二橋文化的內涵。
十二橋文化以尖底器物為重要的器形特徵,包括尖底杯、尖底盞、尖底罐,還有高直領壺、侈口罐、淺圜底釜等。以十二橋遺址下層和新一村遺址為代表,十二橋文化可分為商周、西周到春秋兩期,各自又可分若干段(39)。十二橋文化早期包含有某些三星堆文化因素,三星堆遺址的第四期也應歸屬於十二橋文化的范疇。十二橋文化晚期除了尖底器形制變化之外,還較多 地出現矮圈足豆、侈口罐、淺圜底釜等器物。十二橋遺址木建築群、羊子山遺址大型土台(40)、彭縣竹瓦亍多組列壘(41)、特別是金沙遺址大批金、銅、玉、石禮器的發現,包括金帶、玉琮、銅人、石虎等,證明十二橋文化是繼三星堆文化之後古蜀文明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春秋時期十二橋文化類型的遺址大多曾被洪水沖毀,從而留下了某種文化缺環。
四川盆地青銅時代晚期,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古蜀文明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這就是以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銅兵器」為代表的文化,傳統上稱之為「巴蜀文化」 (42),近幾年來為了將它們與三星堆、十二橋等早中欺期巴蜀文化區別開來,改稱為「晚期巴蜀文化」 (43)。「巴蜀式銅兵器」的典型器物有柳葉形劍、長校矛、煙荷包式鉞、三角形戈等。銅容器以釜、鍪、甑為典型器物組合。銅禮器以壘 、壺、鼎、豆等,而且常常以五件為一套。還出土有許多巴蜀式印章。晚期巴蜀文化的遺址發掘的比較少,僅有成都市青羊宮遺址(44)、上汪家拐(45)等幾處。但戰國時期巴蜀文化的墓葬群和銅兵器己廣泛分布於四川盆地全境和附近一些省份,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群體。成都市商業亍大型船棺葬(46)、新都戰國木槨墓(47)、涪陵小田溪土坑墓群(48),可能是巴蜀王族或國王的陵墓。表明晚期巴蜀文化階段形成了古蜀文明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
公元前316年秦並巴蜀,巴蜀文化在較寬松的管轄之下得到進一步發展,一直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前後。這就形成了秦漢初期四川地區本土文化與漢文化的一個相互融合的階段。從考古學文化來看,戰國時期高度發達的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銅兵器群」,在秦並巴蜀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得到保持和發展,巴縣冬筍壩、昭化寶輪院(49)、什邡城關鎮(50)等一批大型船棺葬、土坑墓群,一直沿用到戰國末年至西漢時期,典型器物則在與外來文化因素結合中不斷變化。涪陵小田溪巴王族陵墓也有的晚至戰國晚期(如3號墓年代在公元前278年以後)。與此同時秦漢文化因素迅速傳入,出現了羊子山172號墓(51)等以秦漢典型器物為主的墓葬。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在這時興建起來,巴蜀地區成為了「天府之國」。
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漢武帝以後,四川地區的古文化面貌與新興的多元一統的漢文化基本融為一體,長江上游古文化的發展到此告一段落。
這里再適當與歷史文獻相結合,探索一下長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歷史的發展歷程。
考古資料是古文化發展的某種反映,但它不等同於歷史,更不可能全面解釋歷史。考古學文化的分期與分區,主要依據的是物質文化實物資料的劃分,各階段的界限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象歷史學那樣以某個事件或具體年代明確劃分開。也就是說,考古學文化地劃分並不等同於歷史的分期,兩者不應進行簡單的類比。另一方面,重大的社會變化和歷史發展階段,又會在物質文化上反映出來。所以某地有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也必然與當地的大的歷史發展階段有某種內在的聯系,特別是進入青銅時代的歷史時期更是如此。基於這種認識,我們在主要介紹考古學文化資料的基礎上,適度結合有關歷史文獻,對長江上游重要考古文化所表現的古代文明發展和古蜀歷史的歷程,進行了一些宏觀的探索。
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古蜀國曾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氏等幾代首領是大體可信的。從四川盆地歷史沿革和考古學資料所反映的古文化序列中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的關系。幾代歷史學家和考古工作者己對兩者的聯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半個世紀來,研究者己基本認同以船棺葬和「巴蜀式銅兵器」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時期的 「晚期巴蜀文化」 或「巴蜀文化」,是「開明氏蜀國」的物質文化遺存,表現了巴蜀文化在秦並巴蜀之前最後一個歷史階段的面貌。三星堆遺址深入發掘之後,多數學者己傾向於三星堆文化的繁榮階段是「魚鳧氏蜀國」時期的看法。近十幾年來十二橋文化遺址群的一系列重要發現,填補了三星堆文化與晚期巴蜀文化之間的缺環,從而提出了「十二橋文化」有可能是「杜宇氏蜀國」時期物質文化遺存的觀點。至於「三星堆文化一期文化」即「寶墩文化」階段,則可能與蠶叢氏或柏灌氏蜀王有關。這就初步確認了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氏蜀國的物質文化遺存。這就為深入研究古蜀王國的歷史提供了有利條件(52)。
從文明進程的角度看,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晚期巴蜀文化、秦漢初期的古文化分別處於古蜀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與秦漢文化的不同階段,經歷了從古國、方國到帝國這樣一個完整過程,成為中華文明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也集中代表了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
通過對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的描述和歸納,可以具體地概括以四川盆地為重點的長江上游古文化序列。李學勤先生最近強調指出:「可以斷言,如果沒有對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構成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完整圖景。考慮到巴蜀文化本身的特色,以及其與中原、西部、南方各各古代文化間具有的種種關系,中國文明研究中的不少問題,恐怕必須由巴蜀文化求得解決」(53)。希望經過眾多學者的不斷努力,會更好地展示四川盆地以巴蜀文化為中心的古文化發展進程和具體面貌,探討其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 中山市的歷史
中山市廣東省轄地級市,是中國4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介於東經113°9′2″至113°46′,北緯22°11′12″至22°46′35″之間,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古稱香山縣,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1152年設立香山縣,1925年,改名為中山縣,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是中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
中山市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素有華僑之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的美譽。
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中山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稱為廣東四小虎。[1]
中文名稱中山
外文名稱Chungshan City、Zhongshan
別 名香山(舊稱)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24個鎮街(即18個鎮、6個街道)
政府駐地東區街道松苑路1號
電話區號0760
郵政區碼528400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面 積1783.67平方公里
人 口312.09萬(六普常住)
方 言以粵語-廣府片為主,有中山閩語/客家語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孫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園、孫中山故居、中山城
機 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珠海機場
火車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欖站
車牌代碼粵T
歷史名人孫中山、唐紹儀、阮玲玉、楊仙逸
市 花菊花
友好城市美國檀香山市、日本守口市等
GDP2638.93億元 (2013年)
現任領導書記:薛曉峰 市長:陳良賢
古代
中山古稱「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此時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漁獵、生活。近十
廣東中山城市風光(78張)
幾年,在中山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的古人生活遺址,包括有南朗鎮的龍穴彩陶遺址、石岐區的白水井遺址、大涌鎮的全祿遺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製石器、夾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鎮的龍穴遺址還是一個由新石器時代直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沙丘遺址,在後期的遺存中還發現有青銅器和鑄銅石范等物。[2]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中山屬南越國領地。
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重回漢朝中央管轄。秦漢時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開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國時,中山屬於吳國領地。
西晉末年,晉朝皇族之間爆發了史稱「八王之亂」的宮廷權力爭斗,為躲避戰亂,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嶺南,其中一部分來到香山島上。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東官郡,中山改為東官郡轄地。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永初元年(420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中山屬東莞郡轄地。隋朝開皇十年(590年),中山屬寶安縣轄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中山屬東莞縣轄地。因為中山盛產海鹽,官府開始在今珠海市山場村設立了名為香山鎮的軍事營鎮。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設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由於香山寨的發展,升級為香山縣,中山始有縣級行政區劃,此時的香山縣隸屬於廣州府。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軍的追殺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滅亡後,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員的後裔流落定居於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此時才與大陸相連。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逐步修築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圍,香山縣圍墾的田地在不斷增加,農業產量也在提高。在清朝嘉慶年間,由於農業的發展,香山由原來的下等縣改成與南海、番禺、東莞等縣同列的大縣。[2]
近現代
廣東中山(15張)
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1925年(民國14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1949年後,先後屬珠江、粵中、佛山地區。1953年3月12日內務部批准設立石岐市(省轄市),以中山縣石岐鎮的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
1959年3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岐市,將原石岐市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中山縣。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
1951年1月,中山縣設置1個區級鎮(石岐鎮)、11個區。1953年3月改設17個區、3個區級鎮。同年6月,中山縣分出珠海縣後,全縣設15個區,3個區級鎮。1955年8月,全縣各區均以區(鎮)所在地命名。1957年2月,撤區改設鄉,15個區改劃為34個大鄉。
1958年8月,各大鄉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縣34個公社合並為7個大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全縣共轄34個耕作區。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為石岐鎮;12月,經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確定為縣級鎮,仍稱中山縣石岐鎮,屬中山縣和佛山專區雙重管轄。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其中張家邊區轄欖邊、南蓢、翠亨等7個公社。1963年初,撤銷區建制。
1976年12月,全縣設3個區級鎮、25個公社。1983年11月,撤銷公社,改稱區公所,下轄鄉(鄉級鎮)。1984年2月,撤銷石岐鎮,設立中山市石岐中區、石岐煙墩區、石岐岐江區、石岐蓮峰區、石岐西區,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該5個區稱作城區。1986年7月,從南蓢區劃出4村成立翠亨村鎮;12月,撤區改鎮建制,並擴大市區范圍,郊區和環城、張家邊劃入市區。[3]
2011年中山市官方宣傳片
2行政區劃
編輯
沿革
1995年,轄9街道24鎮:中山港街道、中區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郊區街道、環城區街道、岐江區街道、蓮峰區街道、煙墩區街道、三鄉鎮、三角鎮、大涌鎮、小欖鎮、五桂山鎮、古鎮鎮、東鳳鎮、東升鎮、民眾鎮、沙朗鎮、沙溪鎮、坦洲鎮、坦背鎮、板芙鎮、阜沙鎮、南頭鎮、南朗鎮、神灣鎮、浪網鎮、黃圃鎮、港口鎮、翠亨村鎮、橫門鎮、橫欄鎮。市政府駐東區。
1996年9月,將中區、煙墩區、蓮峰區、岐江區4個街道合並為中區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區街道改為北區街道。1998年1月1日,環城區街道正式更名為南區街道。1998年,撤銷翠亨村鎮、橫門鎮,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南蓢鎮。1998年8月,撤銷管理區。1999年,撤銷沙朗鎮並入西區街道,撤銷坦背鎮並入東升鎮。
2000年5月,撤銷中區街道辦事處和北區街道辦事處,組成石岐區街道辦事處;撤銷浪網鎮,將其並入民眾鎮;6月8日正式實施。至2000年底,全市設置19個鎮、4個街道、1個開發區,轄94個居委會、400個村委會。
2002年,中山市轄5個街道(東區、西區、石岐、環城、中山港)、19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蓢、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五桂山),400個村委會、124個居委會。
2003年9月1日,南蓢鎮更名為南朗鎮。2005年11月10日,撤銷五桂山鎮,設立五桂山街道辦事處。至此,中山市轄6個街道、18個鎮。
2008年末,中山市戶籍總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2615人。轄6個街道(石岐、東區、西區、環城、中山港、五桂山)、18個鎮(港口、三角、民眾、南朗、三鄉、坦洲、神灣、板芙、大涌、沙溪、橫欄、古鎮、小欖、東鳳、南頭、阜沙、黃圃、東升)。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積1770.42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18個鎮,120個社區、15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東區街道。
區劃
中山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街道、18個鎮;鎮(街道)下轄若干個行政村和社區;行政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鎮辦事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機構為街道辦事處;行
中山行政區劃圖
政村辦事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辦事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6個街道
18個鎮
石岐街道、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即:中山港街道)
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
3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出海口。地理坐標:東經113°9′2″至113°46′,北緯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積1800平方公里,東與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東南與珠海市接壤,毗鄰澳門,石岐至澳門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與江門市、新會市和斗門縣相鄰;北面和西北面與廣州市南沙區和順德市相接;馬鞍和大茅等海島分布在市境東西的珠江口沿岸。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平面輪廓似一個緊握而向上舉的拳頭,南北狹長,東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區、中部山地區和南部平原區。平原面積約佔全市面積的68%,山地佔25%,河流佔7%。市境三面環水,境內主要水道從西北流向東南,5000多條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縱橫交織,互相連通,以沖口門為頂點呈放射狀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華南准地台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氣候變化和風雨侵蝕,形成了以沖積平原為主,低山丘陵台地錯落其間的水鄉地形地貌。平原基底是花崗岩,屬淤積浮生平源。
中山市平原面積約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范圍東起張家邊,西至古鎮,北達黃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積約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廣闊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稱金斗灣平原,南及東南與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門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積約11O平方公里,是市內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於磨刀門水道中游東側,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地勢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內低層土壤分布地區。灘塗主要分布在市境東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過橫門外側,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瀕臨珠江口伶仃洋一帶,大部分屬淤泥質海岸,由於沖積物不斷下沖沉積,灘塗面積不斷擴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為新的沖積平原。
中山市低山丘陵台地位於市境中部偏南,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為主脈,與周圍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體,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間,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脈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長腰龍山、大尖山、南台山、周東坑山、白雲逕山、五桂山、飛雲洞山等9條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較連續,地勢雄偉,東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區位於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門水道,面積較五桂山區小,基底以花崗岩為主,抗風化力較強,山勢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達473米。五桂山區和竹篙山區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蓋;在溪流發育的溝谷,喬木和灌木叢較多。山區丘陵外圍,高度漸降,是廣闊的丘陵和等高明顯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張家邊等鎮。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間,風化層厚,多已開發成為果園、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地區。鄉村聚落設置、公路取道,也多與台地有關。
③ 想知道: 中山市 橫欄鎮附近哪有山林
你對「山林」的定義為何?
中山市一帶都屬平原環境,難找「山」更枉說「林」
④ 香港古跡的資料
香港古跡
香港擁有很多有價值的古物及古跡。政府機構古物古跡辦事處就是為保存這些文物而成立的。其中政府將部份極具保存價值的石刻及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跡。
黃竹坑石刻:南區
位於南風道,石刻圖案為三組明顯的迴旋紋,狀似動物的眼睛。這組石刻為本港已發現石刻中唯一位於內陸,位置深入內陸一公里。
大浪灣石刻:南區
石刻在一九七零年被發現,位於大浪灣以北。面積九十厘米乘八十厘米,圖形為抽象的猛獸圖案,估計石刻刻鑿年份大約是新石器時代,相信和先民對航海及天文祟拜有關。現在政府已在石刻上加建封罩,以作保護。
舊赤柱警署:南區
警署建於一八五九年,為全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警署。這所位於赤柱村道的警署是用作取代建於一八四四年的舊警署。一九七四年警署搬遷至新建大樓,建築物改為政府其它部門辦事處。直至一九九一年改建為私人餐廳。
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薄扶林
大學堂位於薄扶林,是一座都鐸式加上哥德式建築物。大學堂建於一八六一年,擁有者為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因名杜格拉斯堡。建築物用作公司總部及其寓所。法國傳道會於一八九四年購入並易名拿撒勒樓,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場。香港大學於一九五四年將之購入,一九五六年正式用作大學宿舍及命名為大學堂。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半山
本部大樓建一九一二年,為香港大學最古老建築物,由摩地爵士捐建。大樓採用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以紅磚及麻石建成。本部大樓內禮堂名為陸佑堂,以紀念陸佑對香港大學的捐獻,現在大樓為文學院使用。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半山
位於本部大樓出口對面,建於一九一九年,為遮打爵士、佐敦教授及其它人士捐款。二次大戰後曾用作行政用途,在一九八六年為感謝孔慶熒的捐獻而命名作孔慶熒樓。現在為音樂糹辦公至及課室。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半山
鄧志昂樓是在一九二九年建成,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先生捐款成建成,因而得名。鄧志昂樓為一座樓高三層之平頂建築,外牆鋪以洗水批盪。大樓曾用作中文學院,現在為亞洲研究中心辦事處。
舊病理學院:半山
位於堅巷,建於一九零六年,為本港第一所細菌學院。學院為一幢兩層紅磚建築物,設有地下室,除了現有主樓,還有另外兩幢已拆的建築物,分別為宿舍及動物飼養所。現在大樓用作醫學博物館。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半山
位於半山列提頓道,主樓以何東先生命名,為一幢四層斜頂建築物。一九二四年落成,在一九四零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之用。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半山
建於一九一六年,位於花園道纜車站旁邊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為一幢三層白色建築物。婦女會初期為單身的歐籍職業女性提 供宿舍,時至今日已變成為所有職業婦女提供住宿地方。
香港禮賓府:半山
建於一八五五年,為英治時期總督官邸,屬英國喬治亞時代建築。由第四任港督寶靈開始,直接最尾一任港督彭定康也居住在這官邸內。一八九一年加建側翼,而在日治期間更全面改建,在主樓及側翼間加建一座使用了日式瓦片的高塔大樓。現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舉行重要官式宴會的場所。
聖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半山
位於堅尼地道,書院現存北座及西座兩幢戰前樓宇,原為德國會所,聖約翰書院於一九一八年遷入。北座為四層高建築物,兩側建有鍾樓,而西座亦是四層大樓,頂部建有塔樓。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山頂
位於山頂公園入口,為舊總督山頂別墅一部份。守衛室建於一九零二年,為一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物,以磚塊砌成。二次大戰山頂別墅遭受破壞,但守衛室仍然得以保存。現在守衛室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職員辦公室。
舊上環街市:上環
舊上環街市原有南北兩座大樓。南座位於皇後大道中,一九一三年建成,一九八二年拆卸。現存的北座大樓建於一八五八年,而在一九零六年改建成現在模樣。北座面積比南座小,建築風格屬愛德華式,角樓外牆有帶狀磚飾。大樓於一九八九年空置。直至一九九一年由土地發展公司修葺改建成傳統行業及手工藝中心,改名為西港城。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街燈:中環
都爹利街石階建於一八七五年至一八八九年年間,而石階兩端設有四座雙燈泡羅車士打式煤氣街燈,為全港僅存用煤氣運作的街燈。現在該街燈仍然為香港市民服務。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中環
位於炮台里,大樓建於一八四零年,由英國商務監督庄士敦興建,因名庄士敦樓。首任及第二任港督也曾入住,及後第二任港督戴維斯才搬往堅道。及後大樓分別給賀特公司、金融家庇利羅士、匯豐銀行飯堂及俄羅斯領事使用,至一八九零年改名為比更士菲樓。一九一五年法國外方傳道會購入大樓,用作行政總部。至一九五三年,政府購入大樓,並用作教育署總部,及後改作最高法院,現在為香港終審法院所在地。
中區警署:中環
位於荷李活道,毗連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建於一八六四年,並在一九零五年及一九一九年加建。警署又名中央警署,又稱「大館」,一直是戰前香港警察的總部。直至戰後,警察總部才搬往軍器廠街。現在仍然設有警署。
前中央裁判司署:中環
中央裁判司署,位於亞畢諾道,建於一八四七年。及後在一九一三年拆卸重建成現有建築物。裁判司署毗連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獄。建築採用希臘古典設計,建有石柱及,花崗岩護土牆。裁判司署於一九七九年遷出,並先後成為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及警官協會辦事處。
域多利監獄:中環
位於奧卑利街,毗鄰中區警署及域多利監,建於一八四一年,以耐久物料建造。現在仍然為一所監獄。
聖約翰座堂:中環
一八四七年奠基,一八四九年落成,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會建築物。座堂以哥德式設計,日治期間曾經為日本軍隊總部。
舊最高法院外部:中環
位於中環昃臣道,建於一九一二年。建築物為兩層高的花崗石樓,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樓宇山牆頂部矗立著一座希臘特彌斯女神蒙眼雕像,用以代表公義。現在大樓用作立法會大樓之用。
舊三軍司令官邸:金鍾
位於香港公園之內,建於一八四六年,為全港現存最舊的一幢西式建築物。建成後用作駐港英軍三軍司令官邸,又名旗桿屋。日治期間為日本海軍上將官邸。至一九 七九年政府收回建築物,並於一九八四年改為茶具博物館。
銅鑼灣天後廟:銅鑼灣
銅鑼灣天後廟約於十八世紀初由廣東客家戴氏家族所建。廟內有一口鍾,鑄於一七四四年,戴氏原在前九龍啟德機場附近一條今已湮沒的村落定居。戴氏家族常到銅鑼灣岸邊割草。相傳其中一些成員在岸邊石叢中拾得一具天後塑像,並為其立祀供奉。由於到來上香的漁民日漸眾多,戴氏家族遂籌募經費興建一座正式的天後廟。
舊灣仔郵政局:灣仔
灣仔郵政局位於皇後大道東,在一九一五 年三月一日正式啟用,擁有瓦頂而樓高一層,為香港最古老的一間郵政局。
羅屋:柴灣
位於柴灣的羅屋,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屋。羅屋是一戶羅姓客家所有,建屋已逾二百年。
「羅屋」是一間典型的客家村屋,以廳堂為中心,左右兩邊的建築,對稱工整。屋內中央為廳堂,兩側為建有閣樓的卧房和工作間。大門石刻門聯:「遠別柴門暫為客,墾田灣畔長作客。」新門聯:「羅屋傳今日,新館繼皕稈。」廳堂的正前方是天井,兩側分別是廚房及雜物房。屋內放有民俗藏品如家俬、農具、日用品等,以復原村屋的面貌,充分反映出客家人儉朴刻苦的生活方式。「羅屋」外的空地現設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圖片分別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建築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習俗。
羅屋民俗館是一座法定古跡,距柴灣地鐵站5分鍾路程。「羅屋」建於十八世紀,是柴灣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古村屋。其原來的戶主是一家姓羅的客家人,故名「羅屋」。
柴灣原有多條客家村,但隨著市區的拓展,村落相繼荒廢,現只剩下碩果僅存的「羅屋」。「羅屋」原屬於一羅姓客家人所擁有,因此得名。羅氏族人的先祖在乾隆年間(1736-1795)興建這間村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1989年香港政府將「羅屋」列作法定古跡,永久保留,見證柴灣的歷史發展。
天文台:尖沙咀
香港天文台建於一八三三年,坐落於九龍一小山丘上,為一殖民地式建築一九一二年正式命名為皇家香港天文台。天文台樓高兩層,呈長方形,拱形窗和長廊別具特色,隨著附近之新大樓落成,天文台各技術及職務部門已遷往新廈。不過舊大樓仍為台長辦公室及行政中心。
前九廣鐵路鍾樓:尖沙咀
九廣鐵路全線在一九一一年正式貫通,不過尖沙咀總站大樓,要到一九一三年方動工興建,一九一六年落成,而安裝電動大鍾的工程在一九二一年全部完工。
前九龍英童學校:尖沙咀
前九龍英童學校是本港現存最古舊的英童學校建築,何東先生一九零零年捐贈港府於九龍半島興建新校,學校於一九零二年四月十九日正式開幕校舍為典型維多利亞時代建築,但亦因應本港氣候環境,建有寬闊游廊,高樓面及金字瓦頂等。
前水警總部:尖沙咀
九龍半島尖端小山崗上的水警總部大樓,在一八八四年建成。由那時開始,水警便和尖沙咀警區共同佔用這座大樓。大樓南面的報時塔,也差不多同時落成,為泊碇在港口中的船隻服務;報時塔一直沿用至一九零七年訊號山訊號塔建成啟用之後,自此便用來存放雜物。
九龍寨城南門遺跡:九龍城
一八四七年,清廷修建九龍寨城,駐兵數百,以加強海防。城牆用花崗石條構築,有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南門為正門。日治期間,城牆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建築材料。至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清拆寨城,於原址興建公園。在清拆期間在南門原址發現兩塊石額,上刻「南門」和「九龍寨城」等字。於是把南門遺跡原地保留,供市民參觀。
前九龍寨城衙門:九龍城
寨城衙門,原為九龍司巡檢辦公地方,為三進式建築物,其中二進為公堂,後進為官邸。自清朝官兵撤離寨城後,衙門曾作老人院、孤兒寡婦所、學校、醫務所等用途。政府宣布清拆寨城,於原址興建公園,衙門得以保留並全面復修。
雷生春:深水埔
位於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是九龍巴士其中一位創辦人雷亮及雷瑞德物業。雷生春為一幢三層高的塘樓,設有寬闊的走廊及石牌匾,雷瑞德先生曾在雷生春開辦跌打醫館,唐樓以醫館得名。
李鄭屋漢墓:深水埔
一九五五年平整地盤興建李鄭屋時,建築工人發現這座磚室古墓出土明器共五十八件,包括陶制器皿及青銅器物。墓室形制及出土明器式樣顯示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應在東漢期間(公元廿五年至二百二十年)。
麟峰文公祠:元朗
麟峰文公祠是為紀念文氏第八世祖文麟峰而建。故老相傳,祠堂約建於十七世紀末。建築物採用傳統的三進兩院式結構,石柱雄偉而斗拱雕刻細致,別具特色。第一進稱「吐書堂」。因為經多年風雨侵蝕,很多精美的雕刻都已朽壞。一九八七年進行了全面的重修工程。
大夫第:元朗
大夫第位於元朗新田永平村,為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所建。文氏樂善好施,深得鄉黨推重,因此得清朝皇帝賜封大夫銜,大夫第則為文氏府第。府第前後都有廣闊的庭園,而四周則有青磚牆環繞。府第中軸在線分別是前廳,天井和正廳,兩邊是廂房。左翼是花廳和內院,右翼則以長廊相隔,有廚房、偏廳及廁所 。
楊侯宮:元朗
位於元朗廈村的楊侯宮相傳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現存建築則於一八一一年改建而成。廟宇為兩進式建築,由庭院分隔,庭院早年已改建成香亭。
二帝書院:元朗
道光年間,錦田十六位聲名顯赫的士紳籌組的鄧二帝會於水頭村興築二帝書院,以供奉文武二帝及作研習學術的書室。二帝書院後來成為一所重要學府,不少著名的學者曾在此書院講學。書院前院以白石鋪砌,稱為「白石巷」,入讀的學子,亦被尊稱為「白石巷子弟」。
二聖官:元朗
二聖宮坐落於元朗橫洲,大約於一七一八年由村民合資建成,以供奉洪聖和車公及發揮守望相助之精神。建築物為一所兩進式青磚建築,內有一天井。
張氏宗祠:元朗
位於屏山山廈村的張氏宗祠是由張炳南、張志廣、張耀晃及張瑞一於一八一五年興建。張氏宗祠是村民聚會及祭祖之所。宗祠曾作鄉村小學用,供村中子弟入讀。族人及後在欖口村附近建成小學後,祠內前廳的左邊廂房便由校長室一改而成村公所。
鄧氏宗祠:元朗
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由屏山三圍六村興建,相信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宗祠是三進兩院式建築物,內柱為麻石而外柱則為紅砂岩。
愈喬二公祠:元朗
愈喬二公祠座落於鄧氏宗祠旁邊,為三進兩院式建築,結構和規模與鄧氏宗祠相若。祠堂於十六世紀初興建,除了用作祠堂外,亦是達德學校校址。
聚星樓:元朗
聚星樓位於元朗上璋圍,為香港現存唯一一座古塔,歷史超過六百年。聚星樓以青磚砌成,呈六角形,約十三公尺高。塔分三層,最上層供奉著魁星。聚星樓位置原是河口,面對後海灣,興建聚星樓是用以擋北煞,鎮水災,亦可護佑族中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
鏡蓉書屋:沙頭角
鏡蓉書位於沙頭角上禾坑,為一間在清初由李姓客家人興建的私塾。至一七三六年進行改建,並改名為鏡蓉書屋。書屋有兩個廳堂和閣樓,分別用作課室和宿舍。書屋外形呈長方形,牆身用青磚砌築。
長山古寺:坪輋
長山古寺建於一七八九年,位於坪輋禾徑山,由萊洞、萬屋邊和坪源合鄉約六條村落共同興建。廟內供奉佛祖、觀音及地藏王。
廖萬石堂:上水
廖萬石堂位於上水圍,建於一七五一年,為上水廖族的太祖祠。石堂屬三進兩院建築,曾分別於一八九一年及一九八五年重修。石堂的得名,與北宋末年廖剛父子五人有關,他們皆曾任官,共享俸祿達一萬石,族人為紀念,遂將祖祠命名為廖萬石堂。
麻笏圍門樓:粉嶺
位於龍躍頭的麻笏圍,建村於清朝乾隆年間。麻笏圍原本四周都建有磚牆,四角更有更樓,但大份磚牆及全部更樓已經拆除,只剩下門樓。門樓刻有「郁荵」二字。
老圍門樓及圍牆:粉嶺
老圍為粉嶺鄧氏龍躍頭五圍六村中最早建村的一條村落,於元朝末年(約一三六零年)由錦田遷至龍躍頭,並同年建成老圍。老圍四面皆建有磚牆。原先門樓則建在北面,及後因為風水問題,門樓改建在東面。
松嶺鄧公祠:粉嶺
位於祠堂村的松嶺鄧公祠,建於一五二五年,為粉嶺龍躍頭鄧氏祠堂,為本港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祠堂興建是為了紀念龍躍頭鄧氏開基始祖鄧季琇(外號松嶺)。祠堂為三進式建築,擋中設於中進,後進分為三殿。建築物內外均飾有以吉祥圖案為題材的精緻木刻、彩塑、陶塑及壁畫。
覲龍圍門樓:粉嶺
亦是龍躍頭五圍六村之一的覲龍圍,又稱新圍,建有門樓、圍牆及更樓。門樓建於一七四四年,門樓位於圍的北面,門樓上的石額刻有「覲龍乾隆甲子歲」字樣。
覲龍圍圍牆及更樓:粉嶺
覲龍圍門樓列為古跡後,有關當局隨後更將覲龍圍圍牆及更樓列為古跡。圍牆同樣建於一七四四年,而四角更建有更樓,用以監視圍外境之用。圍牆外原有護城河,但現在已填平為停車場。
龍躍頭天後宮:粉嶺
龍躍頭天後宮位於龍躍頭老圍,建造年份相信比建於一五二五年的松嶺鄧公祠更早。天後宮為傳統兩進式建築,內以天井分隔。廟宇正面飾有精緻的灰塑及壁畫,寓意吉祥,正殿則供奉天後及其侍神千里眼和順風耳。
舊大埔理民府:大埔
理民府建於一九零七年,位於大埔運頭角小山上。理民府為一幢兩層紅磚英式建築物,為早期新界行政中心。負責新界東部的大埔、沙田及上粉沙打地區的土地注冊及其它行政工作。
舊政務司官邸:大埔
舊政務司官邸建於一九零五年,位於吐露港元洲仔小島上,小島和大埔墟有一基堤相連。官邸樓高兩層,用石灰和紅磚砌成,是一座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式建築。建築物初期為大埔理民官宿舍,及後改為政務司官邸。近年元洲仔已和陸地完全連接,而官邸亦改作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碗窯村古遺址:大埔
碗窯村位於大埔南部大帽山山下,建村於明代。曾經為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及後因為生產成本上升,難與入口陶瓷製品競爭,因此停產。現在多座陶瓷爐及陶瓷碎片遺址已經建有圍網保護,方便日後發掘及修補工作。
樊仙宮:大埔
樊仙宮位於下碗村碗公立學校側,建於一七九零年,正廳懸掛的木牌匾為清朝乾隆庚戍年間的雕刻。宮內供奉陶瓷業祖師樊仙大師,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大吉。
文武二帝廟:大埔
文武二帝廟一八九一年落成,是由當時的七約鄉民集資建成,紀念太和市(大埔新墟)初成。文武二帝廟初期為七約鄉公所辦事處,直至一九五四年鄉公所新辦事處落成,現址改為祀奉文昌帝和關聖帝。
舊大埔墟火車站:大埔
九廣鐵路英段在一九一零年正式通車,當時沿線五個車站都是英式設計,唯獨是大埔墟火車站採用中國式傳統設計,由外牆、屋頂以及站內裝飾都具有中國傳統特色,車站沿用至一九八三年位於運頭塘的大埔墟車站落成為址。及後車站改裝成為香港鐵路博物館,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管理。
敬羅家塾:大埔
敬羅家塾位於大埔頭村,該建築物據說建於是清朝。百多年來一直為大埔頭鄧氏宗族的家祠,曾作書室之用,現仍是族人聚會和舉行傳統節日活動的地方。
王屋:沙田
王屋位於圓洲角東南,約二百多年前由來自廣東興寧的王姓夫婦所建。十九世紀時,王屋村為商旅的貿易站,直至十九世紀末葉才開始式微。隨著沙田海不斷填土以發展沙田新市鎮,王屋村很多古老建築已荒廢及拆卸。這間百年古屋樓高兩層,以青磚砌成,內有精美的壁畫和傳統裝飾。
海霸村古屋:荃灣
海霸村姓邱,整條村落已經清拆,只餘下九一七地段的古屋。古屋由邱元璋興建,有兩個大廳以及一個小天井,屋旁則為廚房及睡房。
三棟屋:荃灣
三棟屋是一七八六年由陳姓族人所興建的圍村,位於荃灣綠楊新村附近。陳氏家族在中八世紀中期由廣東移居香港,選擇在荃灣興建居所。最初建成時只有三列房舍,因名三棟屋。自一九八七年起成為三棟屋博物館。
上窯村:西貢
上窯位於北潭涌河口,由黃姓客家人仕興建。從前村落建窯燒造石灰磚瓦,及後競爭激烈,生意大不如前,村落亦慢慢荒廢。村中只有八戶民居,而圍村建在五米高的平台,以便防衛。現在已改作上窯民俗文化館之用。
龍蝦灣石刻:西貢
位於清水灣半島岸邊,由一批遠走人仕發現。石刻由飄忽的線條及獸形圖案組成,紋飾中可以看到眼睛圖案。
滘西洲石刻:西貢
石刻在一九七六年發現,位於滘西洲北岸,石刻刻在垂直石塊上,圖案同樣為獸形圖案。
滘西洲洪聖古廟:西貢
位於西貢滘西洲的洪聖古廟建於一八八九年或以前,為島上唯一廟宇。廟宇為兩進三開間式建築物,門廳置有擋中。廟宇以青磚築砌,正門兩旁有花崗石對聯,正門上方有「洪聖古廟」石額。
蚝涌車公古廟:西貢
濠涌車公古廟,比起沙田車公廟更長歷史,沙田的車公也是由濠涌「請」過去的。古廟據說是建在明代末年,而門口更保留在一八七八年製成的石刻對聯。
大廟灣刻石:清水灣
此刻石於南宋咸淳甲戌年間(一二七四年),為香港最早有紀年的刻石,記載有關鹽官等到南北佛堂門游覽,及此處兩間廟堂的歷史。
佛堂洲稅關遺址:清水灣
一九六四年朱維德先生在佛頭洲發現一殘缺石碑,碑文顯示該島可能是一個古代稅關遺址。至一九七九年古物古跡辦事處人員巡視佛頭洲,尋回那殘碑並發現其它缺去的部份。石碑上書「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明確證明當處曾為稅關。
東龍島炮台:東龍島
東龍洲炮台是兩廣總督楊琳為了防禦海盜任內建造的,炮台內有營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門。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持困難,終於一八一零年被九龍新建炮台取代。
東龍島石刻:東龍島
是為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於一八一九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此石刻高約一千八百毫米,長約二千四百毫米,為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燈籠洲燈塔:燈籠洲
燈籠洲為馬灣以南的一個小島,地處汲水門水域,所以燈塔又稱為汲水門燈塔。燈塔是香港現存五座戰前燈塔的其中一座。燈塔高十一點八米,由鋼鑄骨架建成,塔頂髹上白色,於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啟用。以往燈塔管理員居於燈塔旁的磚構築,由於島上並沒有井水或食水供應,因此只能從屋頂收集雨水,再將雨水引入地下儲水箱備用,燈塔現時已改為自動操作。
東涌炮台:東涌
十九世紀初,大嶼山附近海面為外國商船前往廣洲必經之路,清廷為了控制海面交通,故在東涌修建了兩座炮台,東涌炮台為其中一個。東涌炮台遺址位於下嶺皮村,以故東涌所城內。炮台相信建於一八三二年,炮台上裝有六尊大炮,但相信大炮未必是清朝時東涌炮台所擁有的大炮。現在炮台已成為東涌公立學校的校舍。
東涌小炮台:東涌
小炮台建於一八一七年,和東涌炮台同期興建。小炮台位於舊東涌碼頭側的一個山坡上。現在遺址剩下一道圍牆及平台,相信遺址曾擺放大炮。
石壁石刻:石壁
石刻是由陳公哲先生在一九三八年由村民 帶領發現,位於石壁水塘堤壩下方。石刻紋飾是以同心四方形及員組成。
分流炮台:分流
又名雞翼角炮台的分流炮台,位於大嶼山一角的一個小山上。炮台長四十六米闊廿一米,牆身以花崗石及青磚迭砌而成。炮台曾遭海盜所據,至一八一零年間,海盜向清廷投降後才再回到清廷手上。而估計至一八四一年左右,炮台已變成廢壘。
分流石圓環:分流
這圈未經琢磨的石塊,似是刻意堆棧,形成一組長二點七米、寬一點七米的橢圓形結構。用大塊石頭堆棧成形形式式的結構,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及青銅器時代早期文化特徵之一,分流的石圓環,很可能也屬這類結構。堆棧石圓環的目的已無法稽考,但相信是和祭祀儀式有關。
長洲石刻:長洲
一九七零年,地質學家彭琪瑞先生發現了長洲石刻。石刻在長洲的東南部華威酒店對下。石刻上的兩組紋飾均由數條曲線環繞著小凹槽構成。
蒲台島石刻:蒲台島
在六十年代,在蒲台島的南端發現了一組石刻。石刻分左右兩部分,由一條闊七百毫米的石縫分隔。紋飾各異,左邊的一組狀似動物和魚,而右邊的一組則由螺旋紋連結組成。
橫欄燈塔:橫欄島
橫欄島位於香港東南面,鄰近蒲台島。南島上建有橫欄燈塔。橫欄燈塔為五座戰前燈塔其中一座,建於一八九三年。橫欄燈塔由中國海關興建,最初由上海中國海關管理,及後橫欄島跟隨新界在一八九八年租借給英國後,在一九零一年交由香港政府管理。燈塔上設有一座先進訊號燈,以石油為燃料,其旋轉的照明儀器則浮於水銀上,當時橫欄燈塔是亞洲水域內最先進的燈塔之一。
⑤ 中山市好高中排名
1、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紀念中學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也是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2006年,通過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的評審驗收。中山紀念中學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願而創辦於1934年,初名「總理故鄉紀念中學校」;1949年,學校改名為「中山紀念中學」。
2、中山市華僑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是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華文教育基地、中華文化傳承基地。1954年,歸僑陳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香港實業家蔡繼有先生牽頭鼎力復校;2007年,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華集團總裁蔡冠深先生接任校董會董事長。
⑥ 廣東中山橫欄鎮有恐怖探險地方么有茅山道士嗎怎麼能用最簡單的日常方法開啟陰陽眼,六個人想一起見鬼
你們到荒山野嶺喊鬼你要見它,重復個幾十遍就差不多了
⑦ 頤和園長廊橫欄上畫了哪些人物和風景
長廊彩畫題材廣泛,山林、花鳥、景物、人物均有入畫。長廊彩繪屬於「蘇式彩畫」,是中國木結構建築上的裝飾藝術。它的特點是:主要畫面被括在大半圓的括線內(稱為「包袱」);無固定結構,全憑畫工發揮,同一題材可創作出不盡相同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