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遺址短文
① 有關堯文化的作文。字數600字。
堯是華夏文明的始祖。堯文化是標志著華夏文明孕育形成時期的文化。從《堯典》以來,有關堯的記載都比較具體明確,又和考古資料基本吻合上看,堯是真實的歷史存在,他是人不是神,以堯為代表的堯文化也不是超越歷史的。在中華民族步入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為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謀求社會主義的和諧發展,給堯和堯文化以科學的認定是必要的。下面,就什麼是堯文化、堯文化發祥於晉南、與高郵發祥說商榷三個方面,談談我們的看法。不當之處,希望學術界專家指正。什麼是堯文化
任何一種歷史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時間、地點和內涵。堯文化亦不例外。我們認為,堯文化並非單一的陶唐氏部落或唐堯一個人在位時的文化,它應該是包括虞舜在內的我國原始社會向第一個階級社會過渡階段,在華夏族的中心地域內,吸取諸多地域文化的先進成果,融合、升華為一體,發展到華夏文明形成時期的文化。堯文化形成的時間,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成果報告」,夏禹即位的時間是公元前2070年。參照《史記·五帝本紀》《集解》中皇甫謐考證的五帝在位年代 ① ,推定華夏族人文初祖黃帝始建華夏部落聯盟是公元前 2500年~前2400年間。堯舜在位是公元前2200年~前2070年間;堯文化形成的地域,是司馬遷所說的,舜「之中國踐天子位」〔1〕的「中國」,(《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雲:「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論證說:「中國」之稱最初見於堯舜,堯舜所都,指晉南一塊地方) ② 。堯文化形成的內涵,是同時具備了文字、鑄銅器、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等華夏文明形成的標志。以上時間、地域和內涵三位一體,缺一都不可稱之為堯文化。
堯文化是具有綜合體性質的更高一個層次的文化,雖然其中含有諸多地域文化的因素,但這些因素都不能取代堯文化的主體地位,而且在未融入堯文化之前,他們也只能是一種有著自身特徵的地域文化,是絕不能稱之為堯文化的。正如氫元素和氧 元素化合成水,在未化合之前,氫是氫,氧是氧,是不能稱之為水的。我們說堯文化的發祥地,是指最早形成堯文化的地方,而不是堯文化中的某個因素來自什麼地方。在討論堯文化及其發祥地時,這是首先需要界定清楚的。
堯文化發祥於晉南
堯文化發祥於晉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證明。
一、晉南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肇基之地
晉南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的「三河」之中,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大平原的結合部。這里有寬闊的河谷台地,土質肥沃疏鬆,加之古代氣侯溫和濕潤,適宜於木石農具耕作和農作物生長。地勢高,能防水災;交通方便,易於各部族的聚集、交流、融合。又有碩大的天然鹽池,無疑是先民們發展原始農業和定居生活的好地方。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在陝西興起的炎帝部落向晉南地區發展,從山東及東南沿海一帶興起的九夷部落也以蚩尤為首向晉南一帶擴張,他們先後與從北方遷到河南新鄭一帶壯大起來向晉南地區進發的黃帝部落相遇。於是,為了爭奪晉南地區的戰爭,便在公元前2500年~前2400多年間發生了。先是炎帝「侵凌諸侯」,黃帝「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2〕。「阪泉」在什麼地方?大都說在今河北涿鹿東南,而沈括的《夢溪筆談》則認為在晉南的運城鹽池附近。我們認為前說不足為據,因為爭奪晉南地域的炎、黃兩家,絕不可能離開晉南,率領部眾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去決一雌雄。後說可信,一則運城鹽池位於晉南,就地爭戰,乃兵家常事;再則,據《夢溪筆談·辯證一》說:「解州鹽池方一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有溢,大旱未嘗涸」。《說文》解:「坡者曰阪,一曰澤漳也」。阪泉其實就是坡泉,此與《夢溪筆談·辯證一》描述的地勢正合。結果,黃帝「三戰而後得其志」,打敗了炎帝部落,並與其結成部落聯盟。
後來,由於東方的「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黃帝又「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涿鹿」又在何處?說法也不少。不過,和阪泉不在河北同樣道理,涿鹿也絕不會在河北或晉南以外的其他地方。《史記·五帝本紀》(索隱)雲:涿鹿「或作『濁鹿』,古今異字耳」。「鹿」與「陸」同音假借,「濁鹿」又可寫作「濁陸」。運城解州鎮西25里有濁澤,《史記》載:戰國時期,趙、韓伐魏,兩次交戰於此,說明濁澤一帶乃戰略要地。由此看來,「濁陸」可能就是濁澤邊的陸地。濁陸一戰,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4〕「中冀」指冀州之地,晉南正在此范圍之內。擒殺蚩尤後,黃帝「乃命少昊請司 馬 鳥師,以正五帝之宮」。「鳥」是東夷的氏族圖騰,「五帝之宮」是部落聯盟的主廟。意思是命少昊統領東夷的氏族部落加入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於是,諸侯「咸尊黃帝為天子」。這「天子」的說法,雖屬後人附會,但從此在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建立起以黃、炎部落為主體、包括東夷等氏族部落在內的部落聯盟卻是真實的(這意味著來自北方、西方、東方以至南方的地域文化在晉南與中原文化的碰撞結合)。黃炎部落聯盟地處中原,人多勢盛,號稱「華夏」。《說文》曰:「華,榮也」。引申為光華、興盛;「夏,中國之人也。」引申為中原大族。「華夏」就是興盛的中原大族。
從此,華夏族、華夏文明進入了孕育發展時期,到堯舜時,隨著民族、民族文化融合的不斷擴大加深,遂成為一體,以龍圖騰為族徽的華夏族,以文字、鑄銅器、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為標志的華夏文明終於形成。二、陶寺文化遺址群的證實
發現於晉南襄汾縣的陶寺文化遺址,是一處規模恢宏的反映龍山文化晚期發展到極高水平的文化遺址。該遺址總面積300多萬平方米。從地域上看,它西臨汾河,東靠塔兒山(古稱崇山或唐山),北距 古平陽(今臨汾市西南)僅 10餘公里,恰在堯文化中心的晉南地域之內。從年代上看,根據碳素年代和樹輪年代測定,約當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恰把黃帝阪泉、濁陸之戰,始建華夏部落聯盟到堯舜時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形成囊括其中。遺址以公元前2200年左右為界,分為連續發展的早、晚兩期。早期反映著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發展;晚期反映著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形成。陶寺文化遺址的發掘不但印證了晉南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肇基之地,而且真實地反映了華夏族,華夏文明從孕育到形成的發展過程。下面著重就陶寺文化遺址晚期的出土情況,對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形成加以論證。晚期1000多座墓葬,成組成排地集中在一起,基本為成人仰身直肢單人葬,頭朝東南,沒有人殉現象,雖然仍屬氏族社會的埋葬方式,但墓型上已出現了大、中、小的明顯區分。大墓極少,占不到總數的百分之一,其墓穴寬大,墓主皆有木棺,隨葬品豐厚,多達一、二百件,其中有成套的漆木器、陶器,還有表示身份高貴的鼉鼓、特磬、彩繪蟠龍陶盤,以及玉鉞等禮器。而小墓最多,佔到總數的80%以上,一般無葬具,也無隨葬品。大、小墓葬相差如此懸殊,反映了貧富分化,貴賤等級有別的嚴重程度。據此推斷,大墓的主人當屬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權貴,小墓的死者必是氏族部落中的一般平民。這與文獻記載的堯舜軍事民主制時期,私有制發展,階級分化嚴重,國家權力機構萌生的情況相吻合。尤其是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銅鈴,專家們認定是中國早期銅器中年代最早的復合范鑄造品。在居住地出土的一件陶扁壺上有朱筆書寫的「文」字,古文字學家確認與殷墟甲骨文屬同一系統,其字型結構與甲骨文十分相近。晚期遺址中,近年又發現了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城址,還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的宮殿區,和祭祀區內1400多平方米的天文觀測遺跡。文明時代指階級社會的形成,文明時代的主要特徵和標志,是鑄銅器、文字、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的產生。這說明到堯舜時期,以堯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明已經孕育形成。陶寺文化遺址晚期的大墓中,一般都有一件紅彩或紅、白彩繪的蟠龍紋陶盤出土,表明唐堯時代是把赤龍作為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加以崇拜的。這和《漢碑·咸陽靈台碑》記載說:堯母「慶都游觀河濱,感赤龍,交始生堯」,「厥後堯求祖統,慶都告以河龍」,是一致的。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從陶寺遺址出土的彩繪蟠龍紋形象上看,它頭似鱷、角似羊、身似蛇,口銜枝叉似鳥羽,這不正是華夏部落聯盟是由炎帝氏族的羊圖騰、東夷氏族的鳥圖騰、中原氏族的魚鱗類圖騰等合為一體的象徵嗎!龍作為氏族部落的圖騰,在堯之前是隱蔽的。如《國語·晉語》載:有嬌氏女,感神龍首生炎帝;《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說:黃帝「生日角龍顏,有景雲之瑞」,都不知具體所指。到了堯的時代則具體明確了。龍被確立為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標志著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華夏族作為一個穩定的共同體已經形成了。從此,龍備受尊崇,華夏族人開始稱自己是龍的傳人,華夏族的歷代帝王也稱自己是「真龍天子」陶寺類型的文化遺址,迄今發現80多處,其面積多在一萬平方米以上,有的達數萬平方米,以至數十萬、上百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文化遺址都集中在以臨汾盆地為中心的晉南地區,其他地區沒有。這就無可辨駁地證實了晉南不僅是華夏族的肇基之地,而且是堯文化的直接發祥地。正是因此,蘇秉琦先生在他的《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 ③ 中感慨地說:「小小的晉南一塊地方曾保留遠至 7000年前到距今2000餘年前的文化傳統。可見這個『直根』在中華民族總根系中的重要地位。」「直根」就是「主根」,它表明晉南才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直接源頭堯母慶都「觀於三河」的「三河」在哪裡?把「觀於三河」和「常有龍隨之,……赤龍感之」聯系起來看,只有黃河流域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才與史實相符。因為,其一,以龍為圖騰的氏族部落一直生活在黃河流域,感龍而生的傳說也都發生在這一帶。這在前面已經例舉,不再重復。由此看來,慶都只能是觀於黃河流域的「三河」地區,才能「常有龍隨之,……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其二,司馬遷說:「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5〕。這「三河」明顯是指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又《漢碑·咸陽靈台碑》記載:「昔者,慶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游觀河濱,感赤龍,交始生堯」。足見,漢人心目中的「三河」,也就是「河濱」。「河濱」指哪裡?《史記·五帝本紀》在「舜耕歷山,……陶河濱」下,〔正義〕引《括地誌》雲:「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亦名歷山」。又雲,舜陶河濱的「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遠」。由此看來,「三河」、「河濱」一回事,都是指晉南永濟一代的地方。古時,永濟正在「三河」地區的黃河岸邊。
「生於丹陵」的「丹陵」又指什麼地方?丁文認為是指高郵的神居山一帶。因為神居山不僅在「三阿之南」,而且是一塊面積80000多平方米,相對高10~20米的有著紅棕色土壤的丘陵。「紅」即「丹」,紅色的丘陵,就是「丹陵」。
我們認為,這一說法不正確。「丹陵」指的應該是山西上黨地區長子縣城南丹河的發源地「丹林」。《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指此。「林」與「陵」近音,故「丹林」亦稱「丹陵」。
經考證,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炎帝部落東遷時,有一支先遷到河南洛陽一帶建伊國,後又渡河北上,進入上黨地區建耆國。這就是《竹書紀年》所記的「先國伊,繼國耆」的伊耆氏部落。今上黨東北的黎嶺有耆國遺址。《史記·周本紀》〔正義〕曰:「耆國即黎國、在上黨東北」。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上黨東北的黎城縣發掘了西周的黎侯墓,出土了黎侯即耆侯的青銅器銘 ⑤ ,從而證實了這里確曾是伊耆氏部落的居住地。上黨長子縣城南的丹陵,恰在伊耆氏部落的居住區內,這與文獻記載的堯初生時,「寄於伊長孺之家,故從母所居為姓也」,相吻合。又《帝王紀》說:「帝摯初即位,封異母弟放動於唐」。遂後,唐人世居於唐。周初,唐有亂,周公滅之,成王「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6〕。上一世紀末期,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和山西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河、汾之東方百里的方位內,經對天馬一曲村遺址的發掘,果然發現了晉國早期從文侯到武侯的八位晉侯及其夫人墓葬 ⑥ ,從而證明了晉國的始封地和堯封於唐的唐地,確實在晉南塔兒山(古唐山)麓的今冀城一帶。唐地離上黨長子縣城南的丹陵不遠,這又與堯生在丹陵、「及長,封於唐」的文獻記載相吻合。
塔兒山四周的廣大丘陵地區,為陶寺文化遺址群的聚集地。慶都「觀於三河」,在其西南;堯生於丹陵,在其東北;堯「封於唐」,在其東南;堯都平陽,在其西北,都在山西晉南與晉南相鄰的晉東南地域之內。從地望上看,以上諸地不僅環環相扣,自成鎖鏈,而且也都與有關堯的文獻記載、考古資料相吻合。這說明堯的故里和堯都平陽一樣,都在堯文化的發祥地晉南和晉南毗鄰的晉東南一帶,是無可非議的。
② 《漢字里的歷史》的文章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展來的嗎?在這里,我就介紹一下漢字的歷史。
有這么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命令他的臣子倉頡創造文字,倉頡是一個長有八隻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隻眼睛觀察八方,看見各種各樣的東西,他把這些東西的形狀簡化後刻在龜殼、獸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這個神話當然是荒謬的,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遠古人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意思,後來又學會了用手勢,但有些事物用語言和手勢是難以表達的,於是有人想出了做記號的方法,可記號太多,容易忘記,後來就用圖形表達意思,比如「太陽」就畫成一個圓圈的形狀,「樹」就畫成樹的模樣,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這樣產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於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並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又有所區別,於是出現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下令在全國統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於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鍾繇又創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後,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開始有了間架結構。以後人們又陸續創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涌現出了像「鍾、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而隨著漢字的發展,漢字的個數也越來越多,於是就出現了一種便於人們查找漢字的工具,像《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漢字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對於一些筆畫過於繁瑣的漢字進行了大膽簡化,使人人都能識漢字、用漢字,這在漢字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在現代社會,科學飛速發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像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怎樣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八十年代以後,我國研製開發了一系列漢字輸入法,如拼音、五筆字型、表形碼、自然碼等等。漢字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有些人認為漢字過於復雜,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認為漢字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漢字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考驗,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標志,我們不應該拋棄漢字,而是應該發展漢字,完善漢字,讓漢字在二十一世紀繼續延續下去。
③ 五年級第四單元作文
雨 夜
那一天,雨很大,似乎要把整個城市淹沒。我們從學校出來時,我沒有帶傘。於是,我跑回了家。媽媽急忙叫我換衣服。可是晚上,我還是感冒了。
風在窗戶上颳得呼呼響,風鈴「叮鐺」「叮鐺」響個不停,連小狗似乎也害怕了,躺進了它的窩里。「來,先喝一口湯。」傳來一聲熟悉而又溫暖的聲音。哦,是媽媽。夜很冷了,可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那溫暖的湯在肚子里歡快地唱歌。「冷嗎?」「不,我不冷。」媽媽喂我把葯吃了,自己卻咳嗽起來。我忙問道:「媽媽,怎麼了?」「沒事,好好睡。」媽媽越說沒事,我越擔心,因為我知道,媽媽是從來不會把自己的病告訴我的。於是,我非常擔心媽媽是感冒了。心裡不由地想:我該怎樣報答媽媽呢?是在媽媽口渴時倒一杯水,還是在她肩酸時給她揉揉肩,還是……那麼多可以報答媽**時間,我該選取哪一個呢?對了,我就好好學習,長大了孝敬媽媽!
夜已經很深了,只有媽媽還沒睡。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感嘆:「當媽媽真難。」
[點評]
[習作範文精讀]
感 動
在我所認識的感動是幫助別人,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救一位素不相識的人,但還有一種感動是出自於自己真正心聲的感動。
今天,胡老師讓我們看了這樣一則公益廣告:有一位長的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她面龐白凈,深藍色的眼睛就像一顆深藍色的寶石,一張面似月圓的小臉,顯得她更可愛迷人了,她擁有一頭金色的頭發給她增添了春天般的明媚。
但是她卻用一把剪子把自己的長發剪成了短發,把剪下的頭發送給了一位白血病兒童。
正是這位幼稚的小女孩,用她那幼稚的舉動喚醒了我心中那顆感動的心。
是啊,感動也許是某一種發自內心的美麗。
使人落淚的感動,一定是出自於自己真正的心身的感動。
鋼琴與母親
小時候,我愛好文藝。一天,我走在大街上,透過商場的玻璃櫥窗,看見裡面放著一架烏黑的鋼琴,我的身體不由自主地朝那邊走去。我走進商場,當我的手指碰到琴鍵的那一刻,一股電流通進了我的全身。從此,我的鋼琴之路開始了。在這次「旅途」中,媽媽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我和媽媽要到老師家彈琴。我背著重重的書包,舉著雨傘,媽媽騎著車,向目的地駛去。突然,在一條窄窄的巷子里,由於路面打滑,車子倒了。媽媽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而我,也倒在了媽媽的身上。只見媽媽艱難地站起來,左腿好像抽動了一下,就立刻把我扶了起來,用紙將我的手擦乾凈,還不時地問:「有沒有受傷?」「沒有。」我回答道。其實,媽媽當時已經受傷了。媽媽將車扶起來,繼續上路。有心的我忽然看見母親的臉上流下了汗珠,頓時,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剛想問:「媽媽,累嗎?」但不知怎的,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不知不覺,已經到老師家了。那天,我彈得很好,老師表揚了我,從鋼琴的反光中,我看見了媽媽會心的笑容。
回到家,我來到衛生間,准備用毛巾擦臉。只見媽媽來到客廳,脫下手套,掀起褲腳,媽媽的左腿上有道深深的傷口!我大吃一驚,手中的毛巾順著風飄落在地上,媽媽猛然抬起頭,凌亂的頭發下,一雙眼睛驚訝地望著我,說:「這,這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摔傷的。」「不!別說了,我全部都明白了。」我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怪不得媽媽的左腿有道傷,原來是車的前輪壓在了她的……
那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這件事在我的心靈中刻下了永久的印記,揮之不去……
一件令我感動的事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難忘而感動的事,比如說父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把生病的你送往醫院;再比如你的親人在路程很遠的情況下為你送傘等等。我也有一個這樣的經歷,雖然他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十分短暫,但是他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在一個星期三的中午,我和往日一樣,跟幾個同學一起回家。不巧在過馬路時,一輛迎面而來的自行車把我給撞得四腳朝天,自然傷勢一定不輕。我輕輕地摸了一下腦袋,啊!流血了!幼小的我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嚇得不知所措。正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叔叔走過來,他見我頭破血流,立刻打了一輛計程車把我送往弋磯山醫院。
一路上,我疼得睜不開眼睛,並且大聲喊疼,那位叔叔不停地安慰我,照顧我。到了醫院,我被推進了手術室,只見十幾盞手術燈的燈光向我射過來,使我迷迷忽忽地睡著了。不知不覺的,手術做完了,而我卻一點兒也沒感覺到疼。過了一會兒,我突然想起了媽媽,口中不停地大喊:「媽媽,媽媽!」這位叔叔問了我家的電話號碼,我連忙告訴了他,想讓他打電話給我的爸爸媽媽。這時,我感覺有點兒餓,這位叔叔知道了,馬上下樓給我買吃的。我很快又睡著了。
當我醒來的時候,那位叔叔、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都圍在我身邊。我感動極了,那一場面是那樣得感人。我用力地咬著嘴唇,極力剋制自己不讓落淚。可是最終,豆大的淚珠還是從我的眼眶裡涌了出來。這是感動的淚水,也是友誼的淚水!
我想,這件感動人心的事我會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永遠不會忘懷!
作文素材 指導提綱
A 開頭 結尾 素材提示:
1/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古往今來,人事代謝,紛雜世事,萬千輪回中,有多少平凡的感動,在心中洋溢著千絲萬縷溫暖的氣息。在每一個寧靜的酷月之夜,安卧床榻,心懷無限感激,就著橘色的燈光,用空靈易感的文字,淡墨抒懷! ...
2/人在生命的旅途中,常常會碰到終身難忘的情景。去年年初我親歷的一件事,不但真切地感動了我,還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3/見橋欄桿邊坐著一個扎著小辮,衣著干凈整潔,背著一個小背包約莫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頭深深地埋在兩膝中間,面前用粉筆寫了一行字:「肚子好餓,求四塊錢吃一頓飯!」字雖不多,也沒寫為何淪落街頭,更沒有像其他行乞者那樣寫什麼曲折復...
4/ 你一直蘊藏在我的心底。你是一首婉約的小詞,你是我一生抒寫不盡的詩意。呵!難忘你柔柔的眼神,難忘你的天真的微笑,難忘你單純的心境。 今夜,月華如練,風兒輕柔,你在夜的波浪里舞動華爾茲。我又進入了一個唯美的幻覺世界。我輕輕停駐在一個地方,夢的路口...
5/三月伊始,柳樹抽出了鵝黃,桃花紅了人們的臉龐,春光也毫不吝嗇的普照著興致盎然的人兒。 我決定趁著春天帶給我的好心情到戶外過我們自己的節日去。 仍然按照慣例,急匆匆的坐上了環城車,選擇一個臨窗的位置座了下來,用期待的眼神打量著前方:只見擁擠的...
6/沒有如痴如醉的愛語,沒有壯志沖霄的豪言,只有平凡世界裡的一群平凡的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故事,卻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
7/一直記得今年夏天的那一個下午,在那個陌生的城市,一個素不相識的面孔讓我那顆被七月流火般的驕陽炙烤著的燥熱的心生出一份感動,猶如在悶熱的夏天遞給你一杯爽口的刨冰……
8/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住租金最低廉的房子,靠賣煤球為生,生活清貧,家無余物。他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每天給自己定的生活費標准僅僅一元錢。他已經年過古稀,但依然勞作不輟自食其力。他就是這樣節儉苛刻近乎吝嗇的人。當他從鄰居家的電視上聽到四川發生大...
9/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無數次被感動,可以說,感動就如同一縷縷的春風與人生結伴而行。有時,我們會因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而感動,而有時,一些微小的細節,比如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溫情的動作,也會使我們品嘗到感動的甘醇。
10/綿綿秋雨一連下了幾天,櫥櫃和牆角之間,不知什麼時候,網著一隻紅黃相間的小蜘蛛。這小蜘蛛要多小有多小,網不大,斜織著。秋已盡,料它肯定逮不著什麼蒼蠅蚊子和小咬了。打開窗子,潮濕郁涼的風漫進來,蛛網劇烈的抖動,小蜘蛛立刻張開彎向小米粒大小肚皮的...
11/一個人從出生到離開人世,親情可以感動人的一生。在我駐足心海,瞭望塵事,曾經的波濤洶涌,曾經的風平浪靜,曾經的碧波盪漾都一一在腦際浮現,讓我有喜有悲,而其中每一個動人心魄的親情故事都令人牽腸掛肚,不忍擱下。 還是在我XX歲那...
12/人生在世,相遇是緣,相識相知更是一種難得的緣份!螢窗心語,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在我的印象里,亦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卻也是一個能帶給大家快樂的小女孩!在相識的這段日子裡,我們大家都能夠感受得到她的真誠,她的認真,還有那一種年輕女孩子身上難得的...
13/中午放學,我推開廚房的門,一股茴香豆味撲鼻而來。只見案板上放了兩個食品包裝袋,我打開一看,一袋是冒著熱氣的包子,一袋是茴香豆餅。裝包子的袋子里又裝了三個小袋,我一一解開,一看都是包子,分別拿出來嘗嘗,是不同餡兒的包子,有肉的、有菜的、還有我最愛吃...
14/有一把傘雨撐了很久,雨停了還不肯收。有一束花聞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丟。有一種友情,希望到永遠。即使青絲變白發,也能心底保留。這段經典的文字再次讀過,還是會令我的心靈激起惜緣的花火,點點溫暖燦爛人生一路的美好。在人生的路上行走,會經歷許多的事,遇見許
15/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16/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B 難點訓練:
1/《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裡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鬆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准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為什麼這么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要給誰洗?」 這是妻子過世之後,他第一次體罰孩子。「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麵,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面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爸爸聽了,不發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麵: 「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麵啊!」
被誰感動:
感動的理由:
2/《種花的郵差》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種籽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被誰感動:
感動的理由:
3《便當里的頭發》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到學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我鄰座的同學就是如此。他的飯菜永遠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卻經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而且這個同學,每次都會先從便當里撿出頭發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現一直持續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同學們私底下議論著。為了顧及同學自尊,又不能表現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有一天學校放學之後,那同學叫住了我:「如果沒什麼事就去我家玩吧。」雖然心中不太願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裡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隨朋友來到了位於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帶朋友來了」。聽到同學興奮的聲音之後,房門打開了。他年邁的母親出現在門口。「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樑柱。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同學的便當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裡面的頭發,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被誰感動:
感動的理由:
4/《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嚮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像的那個華麗世界。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媽,你就當作沒我這個女兒吧」。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像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悟到自己的過錯。「媽」!經過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復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被誰感動:
感動的理由:
5/《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孩子,為什麼坐在這里哭」?「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紳士聽了感到心疼。「這樣啊……」於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真的要送我回家嗎」?「當然啊」!「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里很遠」。「早知道就不載你了」。紳士開玩笑地說。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里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被誰感動:
感動的理由:
C 結構指導
1 常規式: 引 敘 抒 (推薦使用 )
2 倒敘式 先交代結果後敘述原由
3 深入式 層層深入逐步交代感動原由(〈〈夢想的力量〉〉)
4 先抑後揚式 先批評後表揚贊頌
D 中心指導
1 表現親情
2 表現友情
3 表現真情
E 題目的制定
1 以感動的事件名稱為題
2 以主人公的一句話為題
3 以文中的線索為題
4 以文章的中心為題
5 以要表達的感情為題 竹影 豐子愷 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畫,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呢? 吃過晚飯後,天氣還是悶熱。窗子完全打開了,房間里還坐不牢。太陽雖已落山,天還沒有黑。一種幽暗的光彌漫在窗際,彷彿電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後的院子里去乘涼。 天空好像一盞乏了油的燈,紅光漸漸地減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會兒,看見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細,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覺眼梢頭另有一種微光,漸漸地在那裡強起來。回頭一看,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門口一個黑影出現,好像一隻立起的青蛙,向我們跳將過來。來的是弟弟的同學華明。 「唉,你們愜意得很!這椅子給我坐的?」他不待我們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劇烈地搖他的兩腳。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動作而發抖,上面的竹葉作出蕭蕭的聲音來。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起頭來向天空看。月亮已經升得很高,隱在一叢竹葉中。竹葉的搖動把她切成許多不規則的小塊,閃爍地映入我們的眼中。大家贊美了一番之後,我說:「我們今晚幹些什麼呢?」弟弟說:「我們談天吧。我先有一個問題給你們猜:細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頭上出煙氣。這是什麼道理?」我和華明都不相信,於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來看水門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見頭上有一縷一縷的細煙,好像漫畫里所描寫的動怒的人。「是口裡的熱氣吧?」「是頭上的汗水在那裡蒸發吧?」大家蹲在地上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華明的注意力卻轉向了別處,他從身邊摸出一枝半寸長的鉛筆來,在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來一看,真像一隻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徘徊之間,我們同時發現了映在水門汀上的竹葉的影子,同聲地叫起來:「啊!好看啊!中國畫!」華明就拿半寸長的鉛筆去描。弟弟手癢起來,連忙跑進屋裡去拿鉛筆。我學他的口頭禪喊他:「對起,對起,給我也帶一枝來!」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來分送我們。華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長的法寶,改用木炭來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一面談著:「這一枝很像校長先生房間里的橫幅呢!」「這一叢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軸呢!」「這是《芥子園畫譜》里的!」「這是吳昌碩的!」忽然一個大人的聲音在我們頭上慢慢地響出來:「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驚,立起身來,看見爸爸反背著手立在水門汀旁的草地上看我們描竹,他明明是來得很久了。華明難為情似的站了起來,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後,似乎害怕爸爸責備他弄臟了我家的水門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對著他說道:「誰想出來的?這畫法真好玩呢!我也來描幾瓣看。」弟弟連忙揀木炭給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葉了,這時候華明方才放心,我們也更加高興,一邊描,一邊拿許多話問爸爸: 「管夫人是誰?」「她是一位善於畫竹的女畫家。她的丈夫名叫趙子昂,是一位善於畫馬的男畫家。他們是元朝人,是中國很有名的兩大夫妻畫家。」 「馬的確難畫,竹有什麼難畫呢?照我們現在這種描法,豈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嗎?」「容易固然容易;但是這么『依樣畫葫蘆』,終究缺乏畫意,不過好玩罷了。畫竹不是照真竹一樣描,須經過選擇和布置。畫家選擇竹的最好看的姿態,巧妙地布置在紙上,然後成為竹的名畫。這選擇和布置很困難,並不比畫馬容易。畫馬的困難在於馬本身上,畫竹的困難在於竹葉的結合上。粗看竹畫,好像只是墨筆的亂撇,其實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都要講究。所以在中國畫法上,竹是一專門部分。平生專門研究畫竹的畫家也有。」 「竹為什麼不用綠顏料來畫,而常用墨筆來畫呢?用綠顏料撇竹葉,不更像嗎?」「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凡畫一物,只要能表現出像我們閉目回想時所見的一種神氣,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只要用墨筆就夠了。原來墨是很好的一種顏料,它是紅黃藍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畫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實包羅三原色,即包羅世界上所有的顏色。故墨畫在中國畫中是很高貴的一種畫法。故用墨來畫竹,是最正當的。倘然用了綠顏料,就因為太像實物,反而失卻神氣。所以中國畫家不喜歡用綠顏料畫竹;反之,卻喜歡用與綠相反的紅色來畫竹。這叫做『朱竹』,是用筆蘸了硃砂來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紅色的竹?但這時候畫家所描的,實在已經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種美的姿勢,一種活的神氣,所以不妨用紅色來描。」爸爸說到這里,丟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來結束說:「中國畫大都如此。我們對中國畫應該都取這樣的看法。」 月亮漸漸升高了,竹影漸漸與地上描著的木炭線相分離,現出參差不齊的樣子來,好像脫了版的印刷。夜漸深了,華明就告辭。「明天白天來看這地上描著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大不要落雨,洗去了我們的『墨竹』,大家明天會!」他說著就出去了。我們送他出門。 我回到堂前,看見中堂掛著的立軸——吳昌碩描的墨竹,似覺更有意味。那些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似乎都有意義,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自己選一篇!!!!!!!!!
④ 漢字的來歷短文
中國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在大約四千多年前就有了。漢字有很多種,如:甲骨文、金文、小篆、草書、行書、楷書等……而且,漢字是世界上用的也算是世界通用的文字。我看啊,日本、韓國等很多國家都有學習我國的一些漢字來發明的。然而,學漢字的人越來越多了。中國的漢字這么出名,更別說中國的書法作品了。比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和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都是在國際上小有名氣的!!
我想,你或許會問,那漢字是怎麼來的呢?呵呵,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原來是倉頡造的字,因為當時人多事雜,又要經常打仗,用結繩記事,刻木為號的傳令辦法實在難以應付。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雪,倉頡一早起來到山上去打獵,只見滿山遍野白雪皚皚,山川樹木全被大雪覆蓋。倉頡轉了一座山,也未見到一個獵物。正准備下山回去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來兩只山雞,在雪地上覓食。山雞走過後,在雪地上留下了兩行長長的爪印。接著,又有兩只小鹿也竄出樹林,發現人後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倉頡看得出神,把打獵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於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世界上任何東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畫出來不就成了字嗎!從這以後,倉頡每日仰觀日月星辰,俯察鳥獸山川,創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馬、雞、犬這些字都造出來了。
⑤ 堯文化的作文
堯是華夏文明的始祖。堯文化是標志著華夏文明孕育形成時期的文化。從《堯典》以來,有關堯的記載都比較具體明確,又和考古資料基本吻合上看,堯是真實的歷史存在,他是人不是神,以堯為代表的堯文化也不是超越歷史的。在中華民族步入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為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謀求社會主義的和諧發展,給堯和堯文化以科學的認定是必要的。下面,就什麼是堯文化、堯文化發祥於晉南、與高郵發祥說商榷三個方面,談談我們的看法。不當之處,希望學術界專家指正。什麼是堯文化
任何一種歷史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時間、地點和內涵。堯文化亦不例外。我們認為,堯文化並非單一的陶唐氏部落或唐堯一個人在位時的文化,它應該是包括虞舜在內的我國原始社會向第一個階級社會過渡階段,在華夏族的中心地域內,吸取諸多地域文化的先進成果,融合、升華為一體,發展到華夏文明形成時期的文化。堯文化形成的時間,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成果報告」,夏禹即位的時間是公元前2070年。參照《史記·五帝本紀》《集解》中皇甫謐考證的五帝在位年代 ① ,推定華夏族人文初祖黃帝始建華夏部落聯盟是公元前 2500年~前2400年間。堯舜在位是公元前2200年~前2070年間;堯文化形成的地域,是司馬遷所說的,舜「之中國踐天子位」〔1〕的「中國」,(《史記·五帝本紀》、《集解》雲:「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論證說:「中國」之稱最初見於堯舜,堯舜所都,指晉南一塊地方) ② 。堯文化形成的內涵,是同時具備了文字、鑄銅器、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等華夏文明形成的標志。以上時間、地域和內涵三位一體,缺一都不可稱之為堯文化。
堯文化是具有綜合體性質的更高一個層次的文化,雖然其中含有諸多地域文化的因素,但這些因素都不能取代堯文化的主體地位,而且在未融入堯文化之前,他們也只能是一種有著自身特徵的地域文化,是絕不能稱之為堯文化的。正如氫元素和氧 元素化合成水,在未化合之前,氫是氫,氧是氧,是不能稱之為水的。我們說堯文化的發祥地,是指最早形成堯文化的地方,而不是堯文化中的某個因素來自什麼地方。在討論堯文化及其發祥地時,這是首先需要界定清楚的。
堯文化發祥於晉南
堯文化發祥於晉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證明。
一、晉南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肇基之地
晉南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部的「三河」之中,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大平原的結合部。這里有寬闊的河谷台地,土質肥沃疏鬆,加之古代氣侯溫和濕潤,適宜於木石農具耕作和農作物生長。地勢高,能防水災;交通方便,易於各部族的聚集、交流、融合。又有碩大的天然鹽池,無疑是先民們發展原始農業和定居生活的好地方。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在陝西興起的炎帝部落向晉南地區發展,從山東及東南沿海一帶興起的九夷部落也以蚩尤為首向晉南一帶擴張,他們先後與從北方遷到河南新鄭一帶壯大起來向晉南地區進發的黃帝部落相遇。於是,為了爭奪晉南地區的戰爭,便在公元前2500年~前2400多年間發生了。先是炎帝「侵凌諸侯」,黃帝「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2〕。「阪泉」在什麼地方?大都說在今河北涿鹿東南,而沈括的《夢溪筆談》則認為在晉南的運城鹽池附近。我們認為前說不足為據,因為爭奪晉南地域的炎、黃兩家,絕不可能離開晉南,率領部眾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去決一雌雄。後說可信,一則運城鹽池位於晉南,就地爭戰,乃兵家常事;再則,據《夢溪筆談·辯證一》說:「解州鹽池方一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有溢,大旱未嘗涸」。《說文》解:「坡者曰阪,一曰澤漳也」。阪泉其實就是坡泉,此與《夢溪筆談·辯證一》描述的地勢正合。結果,黃帝「三戰而後得其志」,打敗了炎帝部落,並與其結成部落聯盟。
後來,由於東方的「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黃帝又「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涿鹿」又在何處?說法也不少。不過,和阪泉不在河北同樣道理,涿鹿也絕不會在河北或晉南以外的其他地方。《史記·五帝本紀》(索隱)雲:涿鹿「或作『濁鹿』,古今異字耳」。「鹿」與「陸」同音假借,「濁鹿」又可寫作「濁陸」。運城解州鎮西25里有濁澤,《史記》載:戰國時期,趙、韓伐魏,兩次交戰於此,說明濁澤一帶乃戰略要地。由此看來,「濁陸」可能就是濁澤邊的陸地。濁陸一戰,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4〕「中冀」指冀州之地,晉南正在此范圍之內。擒殺蚩尤後,黃帝「乃命少昊請司 馬 鳥師,以正五帝之宮」。「鳥」是東夷的氏族圖騰,「五帝之宮」是部落聯盟的主廟。意思是命少昊統領東夷的氏族部落加入黃帝為首的部落聯盟。於是,諸侯「咸尊黃帝為天子」。這「天子」的說法,雖屬後人附會,但從此在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建立起以黃、炎部落為主體、包括東夷等氏族部落在內的部落聯盟卻是真實的(這意味著來自北方、西方、東方以至南方的地域文化在晉南與中原文化的碰撞結合)。黃炎部落聯盟地處中原,人多勢盛,號稱「華夏」。《說文》曰:「華,榮也」。引申為光華、興盛;「夏,中國之人也。」引申為中原大族。「華夏」就是興盛的中原大族。
從此,華夏族、華夏文明進入了孕育發展時期,到堯舜時,隨著民族、民族文化融合的不斷擴大加深,遂成為一體,以龍圖騰為族徽的華夏族,以文字、鑄銅器、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為標志的華夏文明終於形成。二、陶寺文化遺址群的證實
發現於晉南襄汾縣的陶寺文化遺址,是一處規模恢宏的反映龍山文化晚期發展到極高水平的文化遺址。該遺址總面積300多萬平方米。從地域上看,它西臨汾河,東靠塔兒山(古稱崇山或唐山),北距 古平陽(今臨汾市西南)僅 10餘公里,恰在堯文化中心的晉南地域之內。從年代上看,根據碳素年代和樹輪年代測定,約當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恰把黃帝阪泉、濁陸之戰,始建華夏部落聯盟到堯舜時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形成囊括其中。遺址以公元前2200年左右為界,分為連續發展的早、晚兩期。早期反映著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發展;晚期反映著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形成。陶寺文化遺址的發掘不但印證了晉南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肇基之地,而且真實地反映了華夏族,華夏文明從孕育到形成的發展過程。下面著重就陶寺文化遺址晚期的出土情況,對華夏族、華夏文明的孕育形成加以論證。晚期1000多座墓葬,成組成排地集中在一起,基本為成人仰身直肢單人葬,頭朝東南,沒有人殉現象,雖然仍屬氏族社會的埋葬方式,但墓型上已出現了大、中、小的明顯區分。大墓極少,占不到總數的百分之一,其墓穴寬大,墓主皆有木棺,隨葬品豐厚,多達一、二百件,其中有成套的漆木器、陶器,還有表示身份高貴的鼉鼓、特磬、彩繪蟠龍陶盤,以及玉鉞等禮器。而小墓最多,佔到總數的80%以上,一般無葬具,也無隨葬品。大、小墓葬相差如此懸殊,反映了貧富分化,貴賤等級有別的嚴重程度。據此推斷,大墓的主人當屬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權貴,小墓的死者必是氏族部落中的一般平民。這與文獻記載的堯舜軍事民主制時期,私有制發展,階級分化嚴重,國家權力機構萌生的情況相吻合。尤其是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銅鈴,專家們認定是中國早期銅器中年代最早的復合范鑄造品。在居住地出土的一件陶扁壺上有朱筆書寫的「文」字,古文字學家確認與殷墟甲骨文屬同一系統,其字型結構與甲骨文十分相近。晚期遺址中,近年又發現了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城址,還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的宮殿區,和祭祀區內1400多平方米的天文觀測遺跡。文明時代指階級社會的形成,文明時代的主要特徵和標志,是鑄銅器、文字、宮城建築、禮儀制度的產生。這說明到堯舜時期,以堯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明已經孕育形成。陶寺文化遺址晚期的大墓中,一般都有一件紅彩或紅、白彩繪的蟠龍紋陶盤出土,表明唐堯時代是把赤龍作為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加以崇拜的。這和《漢碑·咸陽靈台碑》記載說:堯母「慶都游觀河濱,感赤龍,交始生堯」,「厥後堯求祖統,慶都告以河龍」,是一致的。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從陶寺遺址出土的彩繪蟠龍紋形象上看,它頭似鱷、角似羊、身似蛇,口銜枝叉似鳥羽,這不正是華夏部落聯盟是由炎帝氏族的羊圖騰、東夷氏族的鳥圖騰、中原氏族的魚鱗類圖騰等合為一體的象徵嗎!龍作為氏族部落的圖騰,在堯之前是隱蔽的。如《國語·晉語》載:有嬌氏女,感神龍首生炎帝;《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說:黃帝「生日角龍顏,有景雲之瑞」,都不知具體所指。到了堯的時代則具體明確了。龍被確立為華夏部落聯盟的圖騰,標志著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華夏族作為一個穩定的共同體已經形成了。從此,龍備受尊崇,華夏族人開始稱自己是龍的傳人,華夏族的歷代帝王也稱自己是「真龍天子」陶寺類型的文化遺址,迄今發現80多處,其面積多在一萬平方米以上,有的達數萬平方米,以至數十萬、上百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文化遺址都集中在以臨汾盆地為中心的晉南地區,其他地區沒有。這就無可辨駁地證實了晉南不僅是華夏族的肇基之地,而且是堯文化的直接發祥地。正是因此,蘇秉琦先生在他的《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 ③ 中感慨地說:「小小的晉南一塊地方曾保留遠至 7000年前到距今2000餘年前的文化傳統。可見這個『直根』在中華民族總根系中的重要地位。」「直根」就是「主根」,它表明晉南才是華夏族、華夏文明的直接源頭堯母慶都「觀於三河」的「三河」在哪裡?把「觀於三河」和「常有龍隨之,……赤龍感之」聯系起來看,只有黃河流域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才與史實相符。因為,其一,以龍為圖騰的氏族部落一直生活在黃河流域,感龍而生的傳說也都發生在這一帶。這在前面已經例舉,不再重復。由此看來,慶都只能是觀於黃河流域的「三河」地區,才能「常有龍隨之,……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其二,司馬遷說:「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5〕。這「三河」明顯是指以晉南為中心的三河地區。又《漢碑·咸陽靈台碑》記載:「昔者,慶都兆舍穹精氏,姓曰伊,游觀河濱,感赤龍,交始生堯」。足見,漢人心目中的「三河」,也就是「河濱」。「河濱」指哪裡?《史記·五帝本紀》在「舜耕歷山,……陶河濱」下,〔正義〕引《括地誌》雲:「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亦名歷山」。又雲,舜陶河濱的「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遠」。由此看來,「三河」、「河濱」一回事,都是指晉南永濟一代的地方。古時,永濟正在「三河」地區的黃河岸邊。
「生於丹陵」的「丹陵」又指什麼地方?丁文認為是指高郵的神居山一帶。因為神居山不僅在「三阿之南」,而且是一塊面積80000多平方米,相對高10~20米的有著紅棕色土壤的丘陵。「紅」即「丹」,紅色的丘陵,就是「丹陵」。
我們認為,這一說法不正確。「丹陵」指的應該是山西上黨地區長子縣城南丹河的發源地「丹林」。《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指此。「林」與「陵」近音,故「丹林」亦稱「丹陵」。
經考證,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炎帝部落東遷時,有一支先遷到河南洛陽一帶建伊國,後又渡河北上,進入上黨地區建耆國。這就是《竹書紀年》所記的「先國伊,繼國耆」的伊耆氏部落。今上黨東北的黎嶺有耆國遺址。《史記·周本紀》〔正義〕曰:「耆國即黎國、在上黨東北」。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上黨東北的黎城縣發掘了西周的黎侯墓,出土了黎侯即耆侯的青銅器銘 ⑤ ,從而證實了這里確曾是伊耆氏部落的居住地。上黨長子縣城南的丹陵,恰在伊耆氏部落的居住區內,這與文獻記載的堯初生時,「寄於伊長孺之家,故從母所居為姓也」,相吻合。又《帝王紀》說:「帝摯初即位,封異母弟放動於唐」。遂後,唐人世居於唐。周初,唐有亂,周公滅之,成王「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6〕。上一世紀末期,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和山西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河、汾之東方百里的方位內,經對天馬一曲村遺址的發掘,果然發現了晉國早期從文侯到武侯的八位晉侯及其夫人墓葬 ⑥ ,從而證明了晉國的始封地和堯封於唐的唐地,確實在晉南塔兒山(古唐山)麓的今冀城一帶。唐地離上黨長子縣城南的丹陵不遠,這又與堯生在丹陵、「及長,封於唐」的文獻記載相吻合。
塔兒山四周的廣大丘陵地區,為陶寺文化遺址群的聚集地。慶都「觀於三河」,在其西南;堯生於丹陵,在其東北;堯「封於唐」,在其東南;堯都平陽,在其西北,都在山西晉南與晉南相鄰的晉東南地域之內。從地望上看,以上諸地不僅環環相扣,自成鎖鏈,而且也都與有關堯的文獻記載、考古資料相吻合。這說明堯的故里和堯都平陽一樣,都在堯文化的發祥地晉南和晉南毗鄰的晉東南一帶,是無可非議的。
⑥ 怎麼寫九縣七區上的孟津縣卷子上的作文怎麼寫
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錄 [隱藏]
1 釋名
2 水文特徵
2.1 源頭
2.2 分界
2.2.1 上游
2.2.2 中游
2.2.3 下游
2.3 主要支流與湖泊
2.4 幹流峽谷
2.5 幹流水利樞紐
2.6 橋梁
3 環境狀況
3.1 水土流失
3.2 斷流
4 歷史與文化
4.1 河道變遷
4.2 水利簡史
4.3 中華文明的搖籃
4.4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4.5 旅遊文化資源
5 其他
6 參看
7 站外鏈接
[編輯]
釋名
黃河母親「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昆侖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編輯]
水文特徵
[編輯]
源頭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游
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編輯]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編輯]
下游
參看黃河口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編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編輯]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參考資料:黃河幹流峽谷
[編輯]
幹流水利樞紐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編輯]
橋梁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編輯]
環境狀況
[編輯]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編輯]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現在還有京九大橋
[編輯]
歷史與文化
[編輯]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5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編輯]
水利簡史
參看黃河水利史
[編輯]
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編輯]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大禹治水大禹
潘季馴:明朝治黃專家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田鼢:西漢武帝時期大臣
現代部分
黃秉維:中國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萬里: 中國水利專家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專家
李儀祉:中國近代水利學家
錢寧:中國水利工程學家
錢正英:中國水利專家
賈讓:西漢水利家
張含英:中國水利專家
梁恩佐:美籍華人,黃河水土保持項目推廣者
[編輯]
旅遊文化資源
黃河博物館 - 花園口 - 壺口瀑布 - 後岡遺址 - 柳灣墓地 - 北首嶺遺址 - 大河村遺址 - 平糧台城址 - 廟底溝遺址 - 陶寺遺址 - 老官台文化- 賈湖遺址 - 仰韶文化 - 花樓子遺址 - 河南龍山文化 - 西水坡遺址 - 大地灣遺址 - 三門峽棧道遺跡 - 元君廟墓地 - 姜寨遺址 - 半坡遺址 - 裴李崗文化 - 風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遺址
[編輯]
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制訂國旗時,曾出現如右圖之草案:底下黃線即代表黃河,但最後並未採用;參見中國國旗。
[編輯]
參看
黃河流域文化
黃河流域
黃河三角洲
黃淮平原
黃河水利委員會
花園口決堤事件
萊州灣
河套平原
銀川平原
海河平原
黃土地:電影
黃河大合唱:音樂作品
黃土高原
河防通議:著作
三晉文化
灘羊
河曲馬
皮筏子
治河方略:著作
海州灣
毛烏素沙地
河西走廊
秦嶺
打字不宜,請採納
⑦ 關於漢字起因、歷史的短文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漢字起源於商代以前新石器時期的像形文字,主要代表是散布在各地的岩畫中的象形文字圖案。後發展至商朝便有大量的甲骨文出現。文字記錄在龜甲、畜骨上,商後期至周到春秋戰國。出現金文並盛於周及其以後幾百年,文字從刻畫在甲骨上轉而作為銘文被鑄造在青銅器上,這段時期金文的字形並不統一。直到秦統一中國,在李斯的推動下,秦統一了文字,採用統一的篆書,而後發展出棣書(魏碑為代表),至唐,已盛行楷書、行書、草書等等,是中國歷史上書法文字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