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錄山古礦遺址好玩嗎
『壹』 大冶銅錄山古礦遺址
要門票錢
10塊錢。
『貳』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歷史記載
根據清修《大冶縣志》的記載,銅錄山「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上石之上,故名」。這說明此處是一處規模龐大,保存完好,埋藏豐富,延續時代較長的古代礦冶基地。
『叄』 銅錄山古礦遺址有多少年了有什麼研究價值
據銅錄山古礦遺址和冶銅遺址的發掘,可以看出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有了相當發達的采礦技術和冶鑄工藝。
錫和鉛都是組成青銅合金的重要元素,考古發掘表明商和西周都有青銅器和鉛器。鋅開始冶煉的時間尚待查明,至遲在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已大量生產金屬鋅。
辰砂在我國古代是一種貴重的顏料和葯物,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已大量開采。
到戰國時已向鐵器時代邁進。當時(公元前5~前6世紀間)冶鑄生鐵已應用於生產,這比歐洲至少要早一千八九百年。隨著冶鐵業的發展,發現和開採的鐵礦越來越多,鐵礦山分布相當廣泛。
據考古證實,黃金的淘冶加工技術,早在商代以前就已出現。到戰國時期,楚國已用黃金作為貨幣。漢代公私所藏黃金甚富,王莽時期(公元1世紀),政府所藏黃金合179 200kg,這個儲金量恰巧和羅馬帝國的黃金儲量相等。
銀器在戰國到漢代的墓葬中已作為隨葬品,由此可見,當時不僅能采冶銀礦石,而且加工製成銀器的工藝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如上所述,我國古代礦業不僅形成時間早,而且水平高,這種礦業繁榮一直延續到明、清。
『肆』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的考古發現
銅錄山又名「銅綠山」, 據載,銅錄山「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版如雪花小豆點權綴土石之上,故名。」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一座從商代晚期一直延續到漢代開采和冶煉的古銅礦遺址,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9世紀—公元1世紀, 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地表積存了約40萬噸古代煉銅渣,是一處規模龐大,保存完好,埋藏豐富,延續時間長的古代礦冶基地。遺址內已清理出各種采礦井巷數百條,生產、生活用具上千件,還有多種形式的煉銅爐,並發現有春秋時期的煉銅爐8座。經考古發掘表明,此處遺址當時的開采技術已成功地採用豎井、平巷、斜巷的聯合開采方法,將礦井開採到地表以下60餘米,低於當地潛水位23米,隨同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千件,其中有大型銅斧、銅錛、石鑽、木鏟、木耙、木槌、銅鑄、鐵鋤、鐵鏨、船形木斗和轆轤等采礦工具。還有春秋早期殘存的鼓風豎爐10多座。這充分證明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國就創造了完整的采礦煉銅技術。
『伍』 是「銅錄山」還是「銅綠山」
銅錄山又名來「銅綠山」, 據載源,銅錄山「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一座從商代晚期一直延續到漢代開采和冶煉的古銅礦遺址,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9世紀—公元1世紀, 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地表積存了約40萬噸古代煉銅渣,是一處規模龐大,保存完好,埋藏豐富,延續時間長的古代礦冶基地。遺址內已清理出各種采礦井巷數百條,生產、生活用具上千件,還有多種形式的煉銅爐,並發現有春秋時期的煉銅爐8座。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位於黃石市西南20餘公里處的大冶湖畔,發掘出自西周(約公元前9世紀)至西漢末(公元1世紀)的采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贊嘆不已,並被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跡」,「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由國務院申報有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陸』 叢武昌火車站去銅錄山古礦遺址怎麼去-
1小時43分鍾108.7公里21個紅綠燈
打車約321元途經:滬渝高速、大廣高速
武昌站
從武昌站到內中山路容,行駛280米
右轉,進入中山路,行駛230米
右轉,進入紫陽東路,行駛690米
請直行,進入文安街,行駛950米
右轉,進入丁字橋路,行駛1.4公里
左轉,進入雄楚大道,行駛12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雄楚大街高架橋,行駛8.4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雄楚大街高架橋到關山大道,行駛40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關山大道,行駛3.6公里
左轉,從關山大道到三環線,行駛420米
請直行,進入三環線,行駛3.0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關豹高速,行駛12.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滬渝高速,行駛48.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滬渝高速到大廣高速,行駛44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大廣高速,行駛22.8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大冶互通立交橋,行駛1.5公里
左轉,進入金株大道,行駛1.9公里
進入環島,進入礦冶大道,行駛1.8公里
左轉,進入銅綠山路,行駛530米
銅錄山
『柒』 1974年,在我市大冶城區附近,發現了距現在兩三千年前的銅錄山古礦冶遺址,曾一時震動全世界,國務院宣布
設計與實驗:①運用無水硫酸銅遇水會變藍色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回,故答案:檢驗產物中是否答有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會增減,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Cu、C、H、O(寫元素名稱也可以). (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故答案:Fe+CuSO 4 ═FeSO 4 +Cu. (2)先撤去酒精燈裝置A溫度較低,氣體壓強減小,C中液體會到吸入B裝置,故答案:C裝置中液體會倒流進入B裝置. (3)石灰水中含有水蒸氣,倒過來氣體會從石灰水中帶出水蒸氣,再通入無水硫酸銅可能是生成的水也可能是從石灰水中帶出來的水蒸氣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色無法確定加熱綠色粉末能否生成水,故答案:不行.若對調則無法證明加熱綠色固體是否有水生成. |
『捌』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考古發現
經過考古發掘,已經在銅錄山古礦冶遺址清理出了以各種木架支護的采礦井巷數百版條,豎權井、斜井、平巷縱橫重疊,採掘深度達五十餘米,這些井巷的時代為春秋至漢代;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上千件,還有多種形式的煉銅爐,並有春秋時代的煉銅爐八座。
已發現的採掘工具有木鏟、木耙、木槌、銅斧、銅鑄、鐵鋤、鐵鏨和船形木斗、轆轤等,證明在春秋戰國時,這里已運用重力選礦和多中段開采礦石,並採取豎井、斜井、盲井和平巷等相結合的開掘方式,初步解決了井下的通風、排水、提升、照明和巷道支護等一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開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春秋時的煉銅豎爐,是用紅色粘土、石英砂、鐵礦粉、高嶺土等夯築而成的,爐高1.5米左右,爐缸面積約0.2平方米。爐旁出土的粗銅塊含銅達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可見當時冶煉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據估計,從周代至漢代,銅錄山共冶煉了八至十萬噸銅。
銅錄山古礦冶遺址只發掘了一部分,在毗鄰的礦山還有不少類似的古礦冶遺址,它是中國古代高超礦冶技術的有力見證。
『玖』 (2006黃石)1974年,在我市大冶城區附近,發現了距現在兩三千年前的銅錄山古礦冶遺址,曾一時震動全世
設計與實來驗:①運用無水硫源酸銅遇水會變藍色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故答案:檢驗產物中是否有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會增減,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Cu、C、H、O(寫元素名稱也可以).
(1)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故答案:Fe+CuSO4═FeSO4+Cu.
(2)先撤去酒精燈裝置A溫度較低,氣體壓強減小,C中液體會到吸入B裝置,故答案:C裝置中液體會倒流進入B裝置.
(3)石灰水中含有水蒸氣,倒過來氣體會從石灰水中帶出水蒸氣,再通入無水硫酸銅可能是生成的水也可能是從石灰水中帶出來的水蒸氣使無水硫酸銅變藍色無法確定加熱綠色粉末能否生成水,故答案:不行.若對調則無法證明加熱綠色固體是否有水生成.
『拾』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介紹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湖北省大冶市,發掘出自西周內(容公元前11世紀至8世紀)至西漢(公元前5世紀至2世紀)的采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贊嘆不已,並譽之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跡」,「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