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古遺址
㈠ 中國瓷器的十大名窯是哪幾個
北宋官窯
也稱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
宋官窯。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
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
「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南宋官窯
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時,建立修內司、郊壇下窯,生產宮廷專用御品,故稱「南宋官
窯」。南宋官窯是「襲故京遺制」移地於南方繼續生產,開始於紹興十三年,卻連續生產
了一百三四十年的優質瓷,前後映輝,為中國奠下了制瓷王國的美名,千多年以來,被舉
世認為宋瓷是藝術性最高的時代。它通過細致純熟的工藝,將流暢簡練的造型和精光內蘊
的釉色和諧統一在一起,代表著八百年前中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也是南宋時期發達的
科技文化真實的寫照。由於它產量有限,傳世甚少,從而成為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瑰寶,聞
名於世。而與南宋官窯的知名度不相適應是關於它近乎零星的史料記載,讓今人覺得撲朔
迷離、莫衷一是。因此,南宋官窯的研究一直是中國古陶瓷研究中一項令人矚目的重要課
題。
鈞窯
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鈞窯在河南省禹縣(今禹州市 ),為宋五大名窯之一,位於今河南
禹州。因古屬鈞州,故名。以鈞瓷鈞窯著稱於世,屬北方青瓷系統。創始於唐,興盛於北
宋,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中國五大名瓷,鈞、汝、官、哥、定,以鈞瓷為首,謂瓷之君也。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 「釉俱五色、艷麗絕倫」
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
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里有紫,紫
中有藍,藍里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
,五彩滲化,交相輝映。
定窯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北省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宋代屬定州,故名。
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釉瓷,文獻分別
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越窯
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和青瓷系統。也稱「秘色窯」。在越州境內(今浙江餘姚上林
湖濱湖地區),故名。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發現窯址已達二三十處,以鱉
唇山東晉時期遺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時期的窯址尤多。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
當時詩人的贊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
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
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
輛萬件;入宋以後,貢瓷數量有增無已,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越窯在南方浙江省
紹興,主要製造青瓷;邢窯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製造白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
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汝窯
汝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中國陶瓷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南宋葉真《坦齋筆衡
》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
有之、汝窯為魁。」說明汝窯在接受宮廷的任務,燒造汝官窯器,使北方青瓷的技術成為
全國之冠。
磁州窯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
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考察,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
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
來的遺物也多。
吉州古窯
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
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
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該窯產品當年曾遠銷海外,世界許多國家的博物
館和收藏家紛予珍藏。 1982年和平共處1984年,在吉州窯遺址上相繼建立「吉州窯古陶瓷
研究所」和「吉州窯瓷廠」,研製和生產各種仿古瓷,行銷國內外。 古窯遺址上,有一座
宋代本覺寺塔,塔高25米,六面九層,巍然聳立,與古樸的窯包和仿古園林式廠房交相輝
映。
吉州窯坐落在贛江中游之濱的江西吉安市永和鎮西側的一個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地盤上
。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古瓷片、窯具俯拾皆是。一條條用匝壇和窯磚鋪成各式各樣圖案
花紋的街巷縱橫交錯,好一番古瓷城的風貌。這里,曾是「東昌」縣之縣城所在地,屬吉
州管轄,因地得名,故稱「吉州窯」,亦稱「東昌窯」、「永和窯」。
耀州窯
宋代名窯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成為我國
「六大窯系」中最大的一個窯系,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
耀州窯在今陝西省銅川市的黃堡鎮,唐宋時屬耀州治,故名耀州窯。該窯唐代開始燒陶瓷
,經五代、宋、金、元幾朝。早期唐時主要燒制黑釉、白釉、青釉、茶葉末釉和白釉綠彩
、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中期(宋、金)以燒青瓷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時期,
據記載且為朝廷燒造「貢瓷」。後期(金、元)開始衰落,而終於元初。
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
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
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在今浙江省龍泉縣境內,
故名。窯址有大窯、金村、溪口、松溪等多處,北宋時有20多處,到南宋時有窯址40多處
,其中以大窯、金村兩處窯址最多,質量也最精。從出土的標本來看,它始於五代,盛於
南宋和元,而衰於明,終於清代康熙年間,有近800年的燒瓷史。
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
征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㈡ 吉安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釣源古村、渼陂古村、青原山。等等。這三是吉安市區的
景點列表:古南塔、白鷺洲、吉州窯遺址、吉安青原青原山、鍾樓
古村列表:吉水縣金灘鎮燕坊古村、 江西省遂川縣草林鎮悠富古村、遂川縣大汾鎮洛陽古村、遂川縣新江鄉石坑村、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吉安青原渼陂古村、吉安青原區富田古街、
參考資料:
http://ds.eywe.com/mingsheng/214.htm
http://blog.163.com/liushiyang10@126/blog/static/1425499162011061232268/
㈢ 江西文明的江西古文明
江西古文明曾經呈現出燦爛的光輝。樟樹吳城商文化遺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現最為重要,證明商文化到達了江西。但從新干大墓中出土的銅器看,大量的青銅器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純粹的商王朝的銅禮器只佔少數。江西的青銅手工業製造,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系統。瑞昌銅嶺商代銅礦遺址的發掘,發現了豎井巷道,各種采礦工具,包括選礦用的木溜槽俱已齊備,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礦業遺跡。江西在我國古代青銅文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北宋國都東遷汴梁(開封),中原與南方交通為之改變,長安東南的商山荊襄路驟然衰落。從汴梁至嶺南主要走潁南(許昌),信陽,至鄂州轉江州,或東南走惠民河經陳(淮陽)、潁(阜陽)、壽、廬(合肥)至江州。江西贛州大庾嶺通道還承擔了浙西往嶺南的運輸。江西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尤以制瓷手工業最為突出。江西制瓷手工業從唐代開始,逐漸取代浙江。洪州窯從東漢晚期開始,東晉南朝至盛唐是洪州窯的興盛期,中唐以後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吉州窯和景德鎮窯。吉州窯包括永和鎮窯場和臨江窯,唐代末年已有燒造,但其興盛應在南宋,它繼承了北宋以來北方諸窯的工藝,並逐漸形成吉州窯的獨特風格。永和鎮窯場,規模很大,在沿江鎮街上有許多「前店後場」的制瓷手工業窯場遺址,是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以手工業為特徵的古代城鎮。景德鎮窯場也是一座以制瓷為中心的城鎮,是名副其實的「瓷都」,自宋代以來便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元明清三代御窯廠官工業,把景德鎮制瓷手工業推向了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高峰。五十年來,考古調查發掘工作不斷,近年在以珠山為中心的御窯廠地區發掘了不同時期的窯址,出土了數千件元明清各種類型的官窯瓷器。江西制瓷手工業考古的學術成就,震驚世界。
德安南宋咸淳十年(1274)周氏墓出土的329件絲織品、衣飾,包括紗、縐紗、綺、綾、絹、羅等品種,集中反映著宋代紡織工藝的高超水平,是目前所見少數最為豐富的古代絲織品考古的發現之一。進賢縣李渡鎮無形堂發現的燒酒作坊遺址,地層清楚,年代明確,尤其是發現了一批元代採用地缸發酵生產蒸餾酒的酒窖,酒窖所打破的地層及酒窖內出土的瓷片,均為宋元遺物,因此,可以認定李渡無形堂燒酒作坊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生產蒸餾酒的作坊遺址。
江西考古還有一項令人矚目的發現,即明代藩王墓的發掘。已發掘的有南昌的寧獻王朱權、寧康王朱覲鈞和馮妃、寧靖王吳妃墓,鄱陽的淮靖王朱瞻墓,南城的益端王朱檳、益定王朱厚燁和萬妃、彭妃、益宣王朱翊和李妃、孫妃墓、益定王朱由木和黃妃、王妃墓。明代藩王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實權,但他們在財物上卻貪婪無厭,墓室豪華,隨葬品頗多金銀寶器,是研究明代服飾和工藝品的主要資料。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徐稚、陶淵明、綦毋潛、來鵠、林士弘、王安石、歐陽修、晏殊、晏幾道、曾鞏、黃庭堅、姜夔、楊萬里、朱熹、陸九淵、京鏜、石孝友、文天祥、虞集、揭傒斯、解縉、汪大淵、宋應星、魏良輔、湯顯祖、朱耷、王猷定、彭元瑞、蔣士銓、魏禧、詹天佑、陳寅恪、傅抱石、胡先驌、梅汝璈、程懋筠、羅隆基、黃秋園、歐陽竟無、古龍、袁隆平、李安、劉頒、劉敞等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若群星燦爛,光耀史冊。
㈣ 江西吉安的吉州窯博物館。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
在吉安出生長大的伍成俊,從小對吉州窯就有了解。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聘請到吉州古陶瓷研究所工作。他發現,吉州窯雖然精美且頗具特色,但名氣不大,只在收藏界被人知曉,同時也為吉州窯的斷燒感到痛心,這讓他有了想讓世人了解吉州窯的想法。
此後,只要有空閑,他便去吉州窯遺址看看古物,在陶藝所的展廳看陶瓷、看資料,或者到田間、小巷、池塘邊看碎瓷片,也從前輩那了解到吉州窯陶瓷的難點在於釉的配方問題。
「因為歷史上沒有關於吉州窯窯變結晶釉的記載,所以在釉的研發上,我花了很大的功夫,燒壞的樣品有成千上萬個。」伍成俊說幾年內反反復復實驗了千百次,終於研究出吉州窯最具特色的代表品種之一——兔毫盞。
2009
年下半年,他用自己幾年的積蓄以及從親朋好友處借來的共40多萬元,創辦了吉安第一家民營規模化、專業化燒制吉州窯特色陶瓷企業。「當時有親戚說,吉州窯
市場不大,自己開作坊就是浪費錢,」伍成俊說,「但我認為,吉州窯有著1200年的歷史,不管怎麼樣都要告訴大家,江西吉安有個吉州窯。」
伍成俊的堅持終於有了收獲。2014年,江西吉州窯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吉州窯遺址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吉
州窯從斷燒到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幾百年歷史。談起2015年的心願,伍成俊說:「希望吉州窯陶瓷可以越做越好,成為江西名片。這才能對得起歷史中那
些讓吉州窯在中國成千古窯中站穩腳跟的前輩。」他表示,要一輩子原汁原味傳承吉州窯陶瓷,將吉州窯厚重的歷史文化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據了解,吉安縣正規劃佔地2000畝的吉州窯陶瓷文化產業園,保護傳承千年歷史文化。這讓伍成俊對吉州窯陶瓷的明天更加充滿信心。
㈤ 宋代吉州窯古代有仿品嘛
有的。
吉州窯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的豐富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瓷業的發展提高,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永和鎮境內,北距吉安市市約8公里。隋至宋,吉安稱吉州,故名。在永和鎮西側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范圍內,廢窯累累,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現今永和鎮仍殘存著一條條匣缽和窯磚鋪砌的長街古道,這一帶就是古「東昌」縣縣城的所在地。東昌地屬吉州管轄,故名為「吉州窯」,又稱為「永和窯」。
吉州窯地處吉安縣東南隅,濱臨贛江,上溯贛州,下達南昌,淺山叢林綿亘數十里,面對瓷土基地青原「雞岡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交通條件極為 便利。吉州窯在當時「海宇清寧」的環境下.又在鄰近的豐城洪州窯、新干塔下窯、臨川白滸窯、永豐山口窯和贛州七里鎮窯等的相互促進下得到飛速發展。宋代元豐年間,已是「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天下三鎮」之一的瓷城了。吉州窯遺址現有廢窯24處,即窯嶺、茅庵嶺、牛牯嶺、後背嶺、窯門嶺、官家塘嶺、屋後嶺、豬婆石嶺、蔣家嶺、七眼塘嶺、松樹嶺、曹門嶺、亂葬戈嶺、尹家山嶺、本覺寺嶺、上蔣嶺、講經台嶺、曾家嶺、斜家嶺、楓樹嶺、拓樹嶺、自家嶺、天足嶺、下瓦窯嶺等。
㈥ 游吉州窯作文700字初中
題目:游吉州窯
吉安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名勝,比如書香四溢的白鷺洲島、四季如春的廬陵文化生態園、閃耀著紅色精神的井岡山……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歷史悠久的吉州窯遺址。
吉州窯遺址位於吉安縣永和鎮,又名永和窯,它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它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宋時,永和陶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錦綉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余家。其制瓷技藝高超,瓷器種類繁多,紋飾精美生動,最有名的是「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
永和鎮以吉州窯遺址為主題建立了一個遺址公園,走進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水平如鏡的永和湖,湖邊種了許多樟樹,倒映在水中。爭奇斗艷的花開滿了湖畔,幾只小鳥飛過,留下清脆的叫聲。走過曲折的木橋,穿過永和湖,幾棟古色古香的木屋出現在眼前,在蜿蜒小徑的映襯下,像一幅秀美的畫卷。穿過那些木屋,就來到了龍窯遺址,龍窯是一條呈龍形的紅土包,保存下來的窯包還有幾處,我彷彿看到千年前熊熊燃燒的窯火,一個個瓷器在窯中燒制。在古窯遺址旁邊,有一座古樸的高塔———本覺寺塔,這座塔始建於唐朝,曾遭損毀,宋代重建後保留至今。塔高25米,八面九層,我走進塔內,發現樓梯很窄,只限一人通行。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吉州窯就像穿上了一件輕紗,顯得更加柔美。
走出遺址公園的大門,就看到吉州窯博物館。在博物館,我們能了解吉州窯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變遷,並能親眼看到那些歷史文物,使我們對吉州窯瓷業燒造發展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吉州窯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遺址公園風景也很秀麗,非常值得大家去游賞。
㈦ 從吉安市怎麼去吉州窯求解答,非常感謝!
吉州窯在永和,從吉安市坐101到吉安縣,然後從吉安縣坐403去永和
㈧ 吉州窯的吉州窯的位置與分布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永和鎮境內,北距吉安市市約8公里。隋至宋,吉安稱吉州,故名。在永和鎮西側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范圍內,廢窯累累,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現今永和鎮仍殘存著一條條匣缽和窯磚鋪砌的長街古道,這一帶就是古「東昌」縣縣城的所在地。東昌地屬吉州管轄,故名為「吉州窯」,又稱為「永和窯」。
吉州窯地處吉安縣東南隅,濱臨贛江,上溯贛州,下達南昌,淺山叢林綿亘數十里,面對瓷土基地青原「雞岡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交通條件極為 便利。吉州窯在當時「海宇清寧」的環境下.又在鄰近的豐城洪州窯、新干塔下窯、臨川白滸窯、永豐山口窯和贛州七里鎮窯等的相互促進下得到飛速發展。宋代元豐年間,已是「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天下三鎮」之一的瓷城了。
吉州窯遺址現有廢窯24處,即窯嶺、茅庵嶺、牛牯嶺、後背嶺、窯門嶺、官家塘嶺、屋後嶺、豬婆石嶺、蔣家嶺、七眼塘嶺、松樹嶺、曹門嶺、亂葬戈嶺、尹家山嶺、本覺寺嶺、上蔣嶺、講經台嶺、曾家嶺、斜家嶺、楓樹嶺、拓樹嶺、自家嶺、天足嶺、下瓦窯嶺等。
㈨ 吉州窯免門票時間段
門票:30元... 吉州窯坐落在吉安縣永和鎮西側贛江江畔,距吉安市約11公里.遺址長2公里,寬1公里.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星羅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