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宦場游記

宦場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3-12 04:27:45

① 官鵝溝一日游作文

一陣帶著松香的清風,把我們吹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官鵝溝。

啊!一到官鵝溝,一片綠映入眼簾———山是翠綠的、樹是蒼綠的、草是碧綠的……這深深淺淺、濃濃淡淡、遠遠近近、錯落有致的綠,就構成了風景迷人的官鵝溝。
官鵝溝什麼美?山美。
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有的山上長滿了樹,綠葉金實,青翠欲滴;有的山上錯落有致地點綴著火紅、金黃、翠綠的樹,它們為山穿上一件綵衣;還有的山光禿禿卻險峻,有的呈扭曲狀,還有的層層疊疊,只有那伸入雲霄的尖頂上戴一頂雪白的雲霧帽,陣陣山風為我送來一絲絲涼意和樹的清香。
官鵝溝什麼美?水美。
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在大山中間歡快地流淌著、歌唱著,為漂亮的峽谷披上條明亮的帶子,把大山從中間劈開。
哦,瀑布大小不一,分布在峽谷中。有的一滴滴落下,像古代皇帝的皇冠袞冕;有的一股清流從岩石中傾斜出來;還有的似姑娘的頭發從山上飛了下來,晶瑩剔透,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有一個官鵝溝大瀑布,水流急,水珠飛濺,涼風陣陣,令我不禁在那兒多站了會兒。啊!水珠從山上飛濺而下,像珍珠,又似一匹素錦從山上掛下。一些細小的水珠隨著陣陣涼風,飛到我的臉上、手上、身上,冰冰涼涼的水珠兒,陣陣清香的空氣讓我感嘆:多美的官鵝溝!多美好的生活!
官鵝溝什麼美?石美。
一塊塊堅硬的奇石坐落在官鵝溝內。其中最吸引我的還是一塊名為「龍門」的奇石。這塊石頭,兩邊是兩塊巨大的黑石,一塊鑽石外形的石頭被夾在中間,當然,它是鏤空的。我在這個石頭中間鑽來鑽去,最後才在照相機前留下了燦爛的笑臉。大自然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啊!用鬼斧神工製造出了這塊大石頭。
官鵝溝山環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好漂亮好漂亮!
那好險峻好險峻的山,好清亮好清亮的水,好藍好藍的天,好急好急的瀑布和好快樂好快樂的我們,就構成了這好漂亮好漂亮的官鵝溝

② 《格列佛游記》的《小人國游記》八章的情節概括。每章200字左右,急用!謝謝!

第一部分 《小人國游記》
第一章
首先簡要介紹「作者我」的家境、身世、學歷、學業、職業。這個「我」
當然不是本書真正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黑點前是名,後是姓),而是虛構的作者「我」格列佛。「格列佛」是姓,根據小說以後的交代,作者「我」的名是「勒牧爾」(Lemuel)。「我」是個好學、正派、文明的青年,父親很重視「我」的培養和教育,而恩師貝茨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後來學醫、在海船上當過醫生,在倫敦開過診所,最後一次航行,在駛向東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風暴沖到了澳洲的凡迪門蘭的西北。「我」船沉遇險,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國」的京城。當時「我」已經四十歲。
第二章主要寫「我」被關押在古廟初期(約五個星期)的生活經歷。
被關押的第二天,皇帝帶著皇後以及公子駙馬們來看「我」。皇帝和隨員們跟「我」談話約兩小時,他們走後,留下一支強大的衛隊。「我」帶著鎖鏈在古廟門旁度過了大約兩個星期。
隨著「我」的來到,消息傳遍王國,引得無數富人、閑人和好奇的人們前來觀看。因為「我」的到來,朝廷面臨困難,進退維谷;但由於「我」的友好態度,「我」倖存下來,得到必需的物質供應。此外,他們派來了學者,教授我小人國的語言。大約三個星期後,皇帝召見「我」。徵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積極配合下,兩個官員走進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 主要寫宮廷的娛樂。首先具體地描寫了「小人」的兩種娛樂活動:一、在拉直的繩子上舞蹈、表演、蹦跳(實際上是指踩鋼絲之類的雜技);二、在兩根平行的竿子上跳來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後爬行。參加者的表現是考核、選拔、獎勵官員的重要依據。作家顯然藉此揭露封建皇朝上層生活的腐敗與無聊。
接著,小說描寫了兩次重要的軍事活動:一、騎兵演練(這是「我」組織、主持、操辦的);胯下行軍(皇帝命令陸軍部隊從「我」胯下通過)。中間還描寫了「小人」用六匹馬拉回「我」丟下的那頂帽子的情節。這些都寫得生動有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獲得自由前的活動,是「我」帶著鎖鏈參加的。後來,為了獲得自由,我只好與皇帝簽約,並宣誓履行簽訂的所有條款。
第四章 前一半寫「我」參觀小人國的皇宮。「我」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或者「大山巨人」是怎樣參觀小人國皇宮的?「我」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原來他花了三天工夫,砍樹木做了兩條凳子,憑著這兩條凳子,雙腿跨過了皇宮的屋頂!挺新鮮的想像,真有趣的想像!「小人」的唯一特點是「小」,本章就在這個「小」字上大做了文章。
後一半寫內務大臣對「我」的一次長篇談話。他談了國內外的形勢:內有黨派紛爭,外有強敵入侵。他還談了許多具體情況,諸如:憑鞋跟的高矮劃分黨派,根據吃雞蛋的方法,從哪一端打破雞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皇帝拉一派打一派,皇帝憑個人的喜好用人,皇帝因某種個人原因規定與頒布法令,甚至為此挑起國內爭端與引起叛亂,最後爆發兩國間的流血沖突和長年的戰爭,等等。
第五章 主要寫大山巨人「我」為小人國立了兩件大功。小說前半部描寫「我」涉水海峽,拖來了約五十艘敵人的戰艦,因為這件事,皇帝賜給「我」朝廷最高的榮譽稱號,但海軍上將因此感到臉上無光,威望掃地,從此成為「我」的死敵。但後來由於「我」拒絕幫助皇帝打敗並吞並對方而失寵。這里反映了作家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希望各國和諧相處的觀點和願望,揭露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官場現象。後半部描寫一段新鮮有趣的故事:「我」急中生智,撒尿滅火,雖然立功,卻也犯法,從此皇後很之入骨,幾乎惹來殺身之禍。
第六章 譯文約六千五百字,是《小人國游記》里最長的一章,也是反映作家政治觀點比較最明顯的一章。「我」首先介紹了小人國的一般情況,特別是法律和教育,也顯然是藉此表達自己有關的看法與理想。實際上,「小人國」在一定意義上與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我」的理想社會。「這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法治健全、教育完善的理想社會。作者「我」當時關於法律的觀點今天讀來也饒有趣味。
然後,作者「我」簡要介紹了自己在小人國居住九個月零十三天的日常生活。其中關於皇帝來訪,與「我」共餐同樂的場面,「我」為財政大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的細節(證明兩人沒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寫得也頗精彩,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第七章 寫小人國的一位要人深夜秘密來訪,將朝廷的四位大臣陰謀陷害「我」的計劃與內幕,包括皇帝與內閣會議的內容詳細地告訴了「我」,在他走後「我」准確記錄下來該陰謀計劃的要點。作者「我」在自己只剩下三天人身自由的緊急關頭,當機立斷,利用小人國國王以前「恩准」的出境護照,不辭而別,逃往布勒夫斯庫島國。可以說,這是《小人國游記》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關繫到主人公的生死存亡,是小說最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部分。
第八章 簡要地敘述了「我」在布勒夫斯庫島國皇帝陛下的支持與幫助下,修補好小船,製造了船上的用具(漿葉、桅桿、風帆、等),航行出海,途中遇到祖國的一艘商船,然後搭船回到英國。這樣給《小人國游記》一個圓滿的結局。

1、《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2、《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3、、《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4、《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5、《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7、《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8、《瑣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9、《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10、《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③ 求《格列佛游記》章節梗概 要400字以上 急求啊~~~~

第一部分 《小人國游記》
第一章
首先簡要介紹「作者我」的家境、身世、學歷、學業、職業。這個「我」
當然不是本書真正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黑點前是名,後是姓),而是虛構的作者「我」格列佛。「格列佛」是姓,根據小說以後的交代,作者「我」的名是「勒牧爾」(Lemuel)。「我」是個好學、正派、文明的青年,父親很重視「我」的培養和教育,而恩師貝茨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後來學醫、在海船上當過醫生,在倫敦開過診所,最後一次航行,在駛向東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風暴沖到了澳洲的凡迪門蘭的西北。「我」船沉遇險,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國」的京城。當時「我」已經四十歲。
第二章主要寫「我」被關押在古廟初期(約五個星期)的生活經歷。
被關押的第二天,皇帝帶著皇後以及公子駙馬們來看「我」。皇帝和隨員們跟「我」談話約兩小時,他們走後,留下一支強大的衛隊。「我」帶著鎖鏈在古廟門旁度過了大約兩個星期。
隨著「我」的來到,消息傳遍王國,引得無數富人、閑人和好奇的人們前來觀看。因為「我」的到來,朝廷面臨困難,進退維谷;但由於「我」的友好態度,「我」倖存下來,得到必需的物質供應。此外,他們派來了學者,教授我小人國的語言。大約三個星期後,皇帝召見「我」。徵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積極配合下,兩個官員走進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 主要寫宮廷的娛樂。首先具體地描寫了「小人」的兩種娛樂活動:一、在拉直的繩子上舞蹈、表演、蹦跳(實際上是指踩鋼絲之類的雜技);二、在兩根平行的竿子上跳來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後爬行。參加者的表現是考核、選拔、獎勵官員的重要依據。作家顯然藉此揭露封建皇朝上層生活的腐敗與無聊。
接著,小說描寫了兩次重要的軍事活動:一、騎兵演練(這是「我」組織、主持、操辦的);胯下行軍(皇帝命令陸軍部隊從「我」胯下通過)。中間還描寫了「小人」用六匹馬拉回「我」丟下的那頂帽子的情節。這些都寫得生動有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獲得自由前的活動,是「我」帶著鎖鏈參加的。後來,為了獲得自由,我只好與皇帝簽約,並宣誓履行簽訂的所有條款。
第四章 前一半寫「我」參觀小人國的皇宮。「我」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或者「大山巨人」是怎樣參觀小人國皇宮的?「我」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原來他花了三天工夫,砍樹木做了兩條凳子,憑著這兩條凳子,雙腿跨過了皇宮的屋頂!挺新鮮的想像,真有趣的想像!「小人」的唯一特點是「小」,本章就在這個「小」字上大做了文章。
後一半寫內務大臣對「我」的一次長篇談話。他談了國內外的形勢:內有黨派紛爭,外有強敵入侵。他還談了許多具體情況,諸如:憑鞋跟的高矮劃分黨派,根據吃雞蛋的方法,從哪一端打破雞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皇帝拉一派打一派,皇帝憑個人的喜好用人,皇帝因某種個人原因規定與頒布法令,甚至為此挑起國內爭端與引起叛亂,最後爆發兩國間的流血沖突和長年的戰爭,等等。
第五章 主要寫大山巨人「我」為小人國立了兩件大功。小說前半部描寫「我」涉水海峽,拖來了約五十艘敵人的戰艦,因為這件事,皇帝賜給「我」朝廷最高的榮譽稱號,但海軍上將因此感到臉上無光,威望掃地,從此成為「我」的死敵。但後來由於「我」拒絕幫助皇帝打敗並吞並對方而失寵。這里反映了作家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希望各國和諧相處的觀點和願望,揭露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官場現象。後半部描寫一段新鮮有趣的故事:「我」急中生智,撒尿滅火,雖然立功,卻也犯法,從此皇後很之入骨,幾乎惹來殺身之禍。
第六章 譯文約六千五百字,是《小人國游記》里最長的一章,也是反映作家政治觀點比較最明顯的一章。「我」首先介紹了小人國的一般情況,特別是法律和教育,也顯然是藉此表達自己有關的看法與理想。實際上,「小人國」在一定意義上與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我」的理想社會。「這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法治健全、教育完善的理想社會。作者「我」當時關於法律的觀點今天讀來也饒有趣味。
然後,作者「我」簡要介紹了自己在小人國居住九個月零十三天的日常生活。其中關於皇帝來訪,與「我」共餐同樂的場面,「我」為財政大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的細節(證明兩人沒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寫得也頗精彩,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第七章 寫小人國的一位要人深夜秘密來訪,將朝廷的四位大臣陰謀陷害「我」的計劃與內幕,包括皇帝與內閣會議的內容詳細地告訴了「我」,在他走後「我」准確記錄下來該陰謀計劃的要點。作者「我」在自己只剩下三天人身自由的緊急關頭,當機立斷,利用小人國國王以前「恩准」的出境護照,不辭而別,逃往布勒夫斯庫島國。可以說,這是《小人國游記》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關繫到主人公的生死存亡,是小說最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部分。
第八章 簡要地敘述了「我」在布勒夫斯庫島國皇帝陛下的支持與幫助下,修補好小船,製造了船上的用具(漿葉、桅桿、風帆、等),航行出海,途中遇到祖國的一艘商船,然後搭船回到英國。這樣給《小人國游記》一個圓滿的結局。
第二部分 《大人國游記》
第一章 譯文約八千字,在《大人國游記》八章中篇幅最長。寫「我」隨同十二個水手上岸尋找淡水,水手們被巨人嚇得坐舢板逃回去了,惟獨「我」一人被大人國的農民發現,由農場主帶回家,由階下囚成為座上客。對比《小人國游記》與《大人國游記》,饒有趣味。《小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小」,《大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大」,二者都「虛構」得合乎情理,生動有趣。兩個寓言,如本章所寫,都「能幫助哲學家開拓思路與豐富想像,從中吸取對社會與人生的教益。」
第二章 主要寫一件事:「我」主人拿「我」表演賺錢。最先在鄰近的鎮上給趕集市的人演,以後在主人的家為本村人演,最後在去京城的旅途中演,演了一路,演演走走,三千英里走了一百天(從1703年8月17日到同年10月26日)。指導「我」演出的是農場主的九歲女兒,她是關心「我」、照顧「我」、愛護「我」、平時教「我」該國的語言,臨場指導「我」表演的「保姆」和「老師」。我們的
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第三章 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了五點內容:一、皇後用一千金幣從農場主手裡買了「我」,實際上挽救了幾乎勞累至死的「我」。這里「我」明顯地在揭露農場主惟利是圖、貪得無厭、殘酷剝削的險惡嘴臉。二、三位大學者在皇帝面前辯論「我」的存在與生存問題,最後一致得出結論:我只是一個「天然的畸形」。這結論與歐洲現代哲學一致:「是醫治百病的妙方」。三、皇帝在餐桌上向「我」詢問「我」祖國的情況,並發表評論。這里作家借「我」之口對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痛心疾首,對世界和人類大聲疾呼:人類的尊嚴何在?人與其他動物還有無差別?我們都應該為此「感到羞恥」!四、濃墨重彩、生動有趣地寫了皇後用餐的情景。皇後的食量之大,刀叉碗盤之大,碗里乳酪之多,她吃骨髓用的骨頭之粗,小貓、小狗、老鼠、甚至、蒼蠅、黃蜂的身軀之大與兇猛可怕,繪聲繪影,趣味橫生。五、侏儒對「我」兩次惡作劇。備受高個子人群欺侮、譏笑、捉弄的侏儒,見了比自己還矮小的「我」,同樣也要欺侮、譏笑與捉弄。這里實際上也多少反映了人際關系的復雜與險惡。
第四章 譯文約三千字。寫「我」根據自己的見聞向讀者介紹大人國的概況:一面靠山、三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動植物茂盛的自然狀況;魚產豐富、靠水吃水的生活條件;六千來英里長,三千到五千英里寬的疆土;眾多的城市和人口,城市有五十一座,有城牆的城鎮接近一百個,僅首都就「有八萬多戶人家,居民約六十萬」。「我」還具體介紹了京城的一些情況:穿城而過的河流、皇宮的建築、全國最大的廟宇、街上的乞丐、國王的廚房與騎兵,等。這些當然只是支離破碎的見聞,但也都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親身經歷,非常具體。這些見
聞給予讀者突出的印象還是一個「大」字。這里,「我」外出觀光的交通工具「旅行箱」,當然更是描寫的重點。
第五章 譯文一萬二千多字。里邊主要寫「我」幾件危險經歷,特別是有關動物的幾則故事,讀來饒有趣味。特別是花園里的那條獵狗,寫得活靈活現。但也只能當成作家的想像與虛構,讀者不會去考慮它的真實性。但猴子通人性,連三歲的娃娃都是知道的。《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是小朋友最喜愛的文學藝術形象。本章寫的那個猴子,也寫得真實、生動、有趣。
第六章 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重點地、集中地寫「我」與國王陛下的接觸與交談。前部分寫了鬍子與頭發的妙用:用鬍子做梳子齒,用頭發編藤椅,織錢包;還寫了用棍子敲擊鋼琴。小讀者一定會喜歡。後部分主要寫「我」向國王介紹自己國家的議會制度。
第七章 譯文四千多字。主要介紹大人國的學術、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王國與外界隔絕;小農經濟,重農輕工商,軍隊(民兵)由手工業者和農民組成;「學術十分貧乏,只有倫理、歷史、詩歌和數學」;法律簡潔、准確;「文風明了、雄健、流利」;但國王孤陋寡聞,不提倡科學技術;對於「我」關於製造大炮的建議,談虎色變,認為是「非人道思想」,這里也反映他的反戰思想;《道德經》第十三章里「兵者不祥之器」的觀點,簡直是不謀而合!本章內容頗有點老子《道德經》里的「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小國寡民」的味道。特別是本章重點介紹的那個小冊子,它論述人類及其與自然的矛盾,很有意思與風趣。
第八章 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我」從大人國脫險獲救回國的過程。「我」在箱子里的感覺,寫得很細膩;「我」與船長的對話,寫得很風趣;「我」與妻子女兒見面的情景既有趣,又動情。
第三部分 《飛行島(磁浮宮)、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
第一章 譯文三千五百多字。寫「我」開始第三次航行遇險,被「飛行島」(或譯「磁浮宮」)接納。故事情節如下:第二次航行脫險歸來,在家呆了不到兩月,就應「好望號」的船長威廉?羅賓遜重聘,開始又一次去東印度群島航行。一七○六年八月五日啟航,經過近半年的航程,一七○七年的四月十一日抵達「聖喬治要塞」(Fort St. George)。在那裡停留、休整了三周,然後繼續航行,抵達東京;船長決定親自在那裡購物與辦事,他買了一隻單帆船,裝載了一些貨物,派了十四名水手,指定「我」做船長,繼續航行。航行不到三天,海上遇到了大風暴;到第十天,又遇到了海盜,後來「我」一人被放進獨木舟,被迫在海上漂流了五天,先後在五個島上棲身過夜。第六天早上,天空飛來一座島嶼,上面有人,「我」大聲求救,最後「我」被救上島去。
第二章 譯文約五千五百字。簡要地介紹了「飛行島」的風土民情。「飛行島」,
只指「王宮」。整個王國、包括它的首都都在大地上。可見,「飛行島」可以比擬現代的超大型飛機。如今我們坐飛機,就幾乎不感覺飛機在運動。另外,
為什麼國王和朝廷大臣經常處在沉思狀態,都要有「拍手」輕輕拍打嘴和右耳來提醒,看來是由於宇宙間的星球發出的響聲震耳欲聾。
本章寫「我」進宮後的一個月來的經理與活動。首先是學習該國的語言。「我」以前就學國多種外語,這方面是內行,他採用了翻譯與實物等多種手段學習外語,在有利的外語環境里,一個月就勉強掌握了該國語言。
本書的作者或小說主人公「我」顯然是一個天文愛好者。他的科學幻想饒有趣味。但當然也只能看成科學幻想。至於「再過三十一年」地球被彗星毀滅的擔憂,這是飛行島的杞人憂天。
第三章 譯文約四千五百字。主要從天文學、天體力學、特別是磁學說明「飛行島」的飛行原理。本章開頭寫道:
「我主要是想知道『飛行島』是由於什麼原因,是人工還是憑借自然的力量運行的?現在我就要給讀者一個哲學的解釋。這里所謂「哲學」,實際上主要就是「天文學」。
本章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一、「飛行島」的磁石功能;這種寓言使人聯想到今天已經出現的磁浮列車;既然「飛行島」只是該國的王宮,所以可以意譯成「磁浮宮」;二、地上老百姓造反與國王的鎮壓。作家顯然在告戒世人:國王的壓迫,老百姓的造反,統治者的鎮壓,鎮壓愈烈,反抗愈烈,這種惡性循環,造成人類社會的大災難,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雖然統治者和老百姓雙方都不願意,但百姓逼上樑山,統治者殘酷鎮壓,中外古今,概莫能外。萬物之靈的人類啊!怎麼才能實現和諧的社會,怎樣才能讓科學為人類造福,而不讓它成為屠殺人類自己的工具啊?
第四章 譯文約四千字。寫「我」從「磁浮宮」下到「科幻國」後的初步見聞。主要揭露了社會改革過程中常見的「浮誇之風」以及它帶來的嚴重惡果。同時也寫了一個不隨波逐流的總督罷官或退休後的真情實感。本章有的段落,乍看平淡無味,實則深藏寓意。譯者原先想根據此寓意將「巴爾尼巴比」譯成「浮誇國」。後來考慮到從第一章 到第六章 的整個內容,將「巴爾尼巴比」譯成「科幻國」。
第五章 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集中寫了參觀《科幻國》的首都科學院,描寫了那裡各種稀奇古怪的科研項目。揭露與諷刺了科學院不講科學的種種荒謬可笑行為。作為科幻寓言小說,作家這里仍然不是憑空虛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要
依據現實,要利用當時已知的科學道理或科學現象,通過故意誇大或扭曲這些科學道理和現象揭露與諷刺非科學或反科學的作風與行為。但同時,它也不能不對未來科學的發展包含一定的預見性。
第六章 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寫「我」參觀科學院的「政治設計分院」。重點有三:一、一位通曉政治的醫生建議用葯物醫治政治家的各種毛病;二、兩位教授對征稅方法的截然相反的兩種主張:「對罪惡和愚蠢征稅」與「機靈、勇敢和禮貌征稅」(包括「對婦女的美貌征稅」);三、一篇論文闡述偵破反政府陰謀詭計的方法;以及「我」做的補充。這些建議雖然荒唐,但幽默有趣。
第七章 譯文約兩千五百字。迄今為止,是本書最短的一章。內容很簡單:「我」離開「科幻國」的首都,來到海港。因為一個月內沒有船開往拉格奈格大島(再從那裡去日本),臨時決定去附近的「巫師國」遊玩。「我」受到該國總督的熱情接待。總督精通巫術、即招魂術,他親自陪「我」參觀,並授權「我」招來許多歷史名人的鬼魂。其中有愷撒、龐培和布魯圖。「我」特別崇拜為民主、共和獻身的布魯圖。由此就可知,作家這里根本不迷信鬼神,而是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一個仁愛、正直、主張共和、反對獨裁的喬納森?斯威夫特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第八章 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作家繼續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首先「我」見到了古希臘詩人和盲人歌手荷馬,古希臘哲學家、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古希臘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以及1596——1650年的法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笛卡兒;並借學術泰斗亞里士多德之嘴對科學的發展說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話。接著,「我」尖銳地批評歷史學家顛倒事實的做法,同時深刻地揭露了歷史上帝王將相的丑惡與腐敗;最後寫到農民向市民的蛻變。語言既辛辣幽默,又痛快凌厲。
第九章 譯文約兩千三百字,迄今為止是篇幅最短的了。情節也很簡單:「我」離開「巫師島」,回到海港,再搭船來到「長壽島」,在這個島國呆了三個月。作者重點寫了國王發明了一種「賜死」大臣們的特殊方法:地上撒滿了毒粉,讓大臣匍匐前進到自己的寶座之下,滿嘴毒粉,中毒而死。「伴君如伴虎」,這就是本章的主題。
第十章 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集中地寫了「長生不死者」問題。「我」來到「長壽國」後,起初也幻想長生不死,並且還規劃好了自己未來的一生:首先要成為全國的首富;其次要做一個偉大的學者與先知;最後要當一個傑出的歷史學家。「我」的這個計劃中,首要的是「發財致富」,但同時「我」要求自己堅持節儉,以防止腐化。所謂「勤能補拙,儉能養廉」。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何抑制腐敗這個毒瘤的發展與蔓延,是中外古今沒有解決、而又必須解決的大問題,它關系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各國當局本身的生死存亡。
「我」從島內高層人士詳細了解了關於長壽者的情況,聽到、甚至見到六個已經活到二百歲的長壽老人。他們與我國神話小說中的「神仙」截然不同,「神仙」不僅長生不老,而且神通廣大。這種人只是長生不死,不是長生不老。而且他們想死不能死,傷感自己「老而不死」。本書作者從生理上、心理上描寫了老年人、尤其是八十歲的老年人的特點,非常合乎實際,總之,本書作者的「虛構」是有現實根據的,包括王國對八十歲老人的法律規定。特別有趣的是:本書作者相當科學地虛構了長生不死(是「老而不死」)者這樣的可憐人物,其寓意原來就深藏在本章結尾一段當中。我們現在將領導終身制的弊病,主張幹部年輕化,與本書作者這里的深刻寓意不謀而合。
第十一章 篇幅最短,譯文只有兩千來字。寫「我」帶著長壽國國王的介紹信搭荷蘭人的船來到日本,再在日本天皇的關照下回到英國與家人團聚。與小說的所有各章不同,本章寫的都像是真人真事,似乎沒有絲毫虛構成分。小說第三部寫的「飛行島、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到此結束了。前面的幾個島國都是「假」的,但後一個「日本國」是真的,以真支撐假,讓假變成真,真真假假,真假難辨,虛構巧妙,饒有趣味。
第四部分 《神馬國游記》
第一章 譯文約四千五百字。寫「我」航海落難到神馬國。情節如下:「我」重又離家遠航南洋,這次是當船長;航行途中,新招來的水手與原來的船員狼狽為奸,陰謀奪取了船隻,把「我」禁閉在船艙里,後來把「我」拋棄在淺灘上。「我」涉水上岸,進入陸地,在路上碰上了一群猢猻之類的動物——「野猴」,「野猴」是沒有或喪失了人性或理性的猢猻類動物。「我」被四十頭「野猴」團團圍住;就在這危險關頭,「野猴」們被一匹灰色的「神馬」嚇跑。「神馬」就是一種通人性、有理性的馬。後來,兩匹「神馬」堵住「我」的去路,最後由其中那匹灰色的「神馬」領著「我」去找安身地或庇護所。
第二章 譯文約四千字。寫「神馬」把「我」當成「野猢」帶回家中後的安排,重點寫了「我」的飲食問題,當然也描寫了「我」主人的家及成員、他的僕人、以及他圈養的一群「野猢」。從情節的描寫中讀者可以進一步認定:這一家子都是好馬、駿馬、寶馬,是有理智、有智慧、有自己的語言、通人性、懂禮貌、能
用屁股坐的「神馬」。小說用人稱代詞he代替「神馬」;用人稱代詞it代替「野猢」。
第三章 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專門寫「我」學習「神馬」的語言。「我」在「神馬國」住了五年,當然要學習「神馬」的語言。但用一章專門寫外語學習的,在整個小說里,僅有這一次。小說的作者是外語教學的內行。本章的有關內容很合乎外語教學法,合乎成年人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
第四章 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主要寫主人(「神馬」)與「我」(主人眼裡的特殊「野猢」)的對話。確切地說,是「我」用主人(「神馬」)的語言比較勉強、生硬地向主人(「神馬」)介紹「我」的生世、來歷、特別是自己最後一次航海的遭遇。這一次艱難的長時間談話佔去了他們好幾天。談話內容涉及到「放縱、怨恨、嫉妒、淫慾、特別是權力欲與財富欲的可怕後果」,揭露了人性中的劣根頑症。
第五章 譯文四千多字。寫了兩個主題:戰爭與法律。關於戰爭的原因,「主人」與「我」的對話,特別是「我」的回答,語言生動、幽默、有趣;觀點也很明確。本書作者借「神馬」之口,把戰爭的原因歸結為人類失去理性(所謂「理性的墮落」)。關於法律,主要寫了律師和法官。這里對「吃了被告吃原告」的那種法官與律師,揭露得淋漓盡致。但同時也提到那些保持人性與尊嚴的好律師與好法官。
第六章 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通過「我」與主人「神馬」的交談,主要是「我」的談話,揭露了當時英國的朝廷與上層社會的種種弊病,尖銳地提到了金錢社會貧富懸殊的社會矛盾,描述了醫生與疾病,揭露、諷刺、甚至痛斥了當時英國的首相大臣的陰險奸詐、口蜜腹劍,也揭露了貴族階層的腐敗墮落。
第七章 譯文約五千字。人性、或著人的理性的腐化墮落,是本章的主題,其實也是《神馬國游記》、甚至是《格列佛游記》全書的主題。本書作者又一次借「神馬」之口,揭露了人類在生理上、特別是心理上、也就是本性上的嚴重缺陷。本章具體地寫到喪失「人性」(天良)、「理智」(良心)的我們人類與本來沒有「理智」的「野猢」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諷刺了人類社會的種種弊病。
第八章 譯文約四千字。前一半寫「野猢」的生理特徵與生活習性、主要是「野猢」的野性:「淫盪與刁怪」;後一半寫「神馬」的美德,主要寫他們夫妻和睦、教育子女有方、對待同類熱情友好。
第九章 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前一半介紹「野猢」的來歷,原來「野猢」也是像「我」一樣漂泊落難來的海員。後一半介紹「神馬」的習俗與文化。作者對「神馬」的詩歌、語言,特別是他們對死的態度,虛構得合乎情理,饒有趣味。
第十章 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在「神馬」當中安家落戶的打算與修身養性的愉快生活,「我」羨慕他們友愛的人際關系,喜歡他們內容豐富、言簡意賅的談話,從中獲得很多教益。特別是「我」的主人,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對「我」的道德修養幫助極大。因此「我」羨慕、欽佩、崇拜充滿人性的「神馬」,留戀這個理想的國家,恐懼與厭惡充滿野性的祖國同胞——「野猢」,不願回祖國、
甚至人類社會。但由於「我」的「野猢」身份,「我」被迫離開寄託作者理想的國度。本章末尾寫主人要「我」離開的理由與主僕告別的情景,雖然純屬虛構,但合乎情理,頗有人情味。
第十一章 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從「神馬國」、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回英國故土的過程:「我」最先劃船到一個小港灣;然後到一個小島,被當地野人追趕,左膝蓋中了一箭;後來「我」被葡萄牙商船派來取水的船員們發現,被他們帶到船上,受到船長熱情的接待,免費搭乘該船到了里斯本;最後又搭乘另一艘商船回英國,與妻子和家人團聚。「我」在神馬國五年,受「神馬」們教化,本來不想回自己的國家,不願再見他心目中的「野猢」,包括他的「妻子與家人」。這種反常心態可以說明許多。留待年輕的讀者思考吧。
第十二章 譯文四千多字。它是《神馬國游記》的結束語,其實是全書的結束語,也就是《跋》。它首先寫了本書作者的寫作宗旨與寫作原則:「嚴格遵守真實」;「寫作是為了教導人類」。作者接著表明了自己反對侵略戰爭的鮮明立場:「但是我不會建議去征服那樣一個高尚的民族,反而希望他們能夠或者願意派足夠數量的「神馬國」居民來開化歐洲,把榮譽、正義、真理、節制、公心、剛毅、貞潔、友誼、仁愛、忠誠等基本原則教給我們」。作者最後還著重批評驕傲自滿。把它看成嚴重的毛病、甚至罪惡。

④ 天官王府游記作文550字

下午四點一到,我就興奮起來,因為我馬上就要去旅行了,我背上行李,和爸爸姐姐一起坐著車,接了幾個人,來到咸陽機場。
我抱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機場,才知道晚點了,到九點半飛機才能起飛,我便和兩個小孩玩了起來,一個笑笑,一個叫皓皓,不知不覺中,九點已到,我們上了飛機,過了一會,飛機就起飛了,兩個小時後降落了,我們找了家酒店,就睡了。
早上起來,我們吃完了早餐,坐著車來到灕江。
下了車,我們便去坐小船,小船剛開動,我就四處亂看,生怕錯什麼景觀,我又上了二樓,和大家一起看風景,這時,一輛快艇與我們的船擦肩而過,後面的浪把我們的船搖來搖去,真好玩,正當我們看得出奇時,有人喊了起來:「看,象鼻山。」我立刻一回頭,還真是,
我們便照了幾張相,船靠岸了,上了岸,我們上了大巴車,來到一家飯館,吃了飯,來到坐纜車的地方,我和笑笑、老姐、徐阿姨一同上了纜車,我左看看,右看看,一直到停下來為止,我們又上了另一輛回去的纜車,又坐著大巴車回了酒店,洗了個澡,便睡了。
起來後,渾身的疲勞一掃而光,吃完飯,坐著車,來到湖邊,坐著竹筏,帶著水槍,我們兵分兩路,過了一會,我們碰頭了,我抓緊時機向笑笑射了一槍,他的救生衣濕了,這時,我們分開了,我們的竹筏先到了碼頭,沒多久,另一個竹筏也到了,我們在刻有「桂林天水甲天下」的石碑下照了相,坐著竹筏,回到車旁,坐著車,回到酒店睡覺,早上,我們就坐著飛機回到西安了。

⑤ 吳敬梓紀念館游記400字

五一放假,爸爸帶我去全椒吳敬梓紀念館玩。碰巧有外地客人來參觀,請紀念館的講解員講解。我也跟著聽起來。

我們先到過廳。在過廳正廳正中有一尊巨型石碑。碑的正面刻著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集》中的一段話:「迨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撾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詣,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碑陰刻著講述吳敬梓生平的《吳敬梓傳》。


接著,我們到了東廂房。東廂房裡有吳氏家族族譜。吳敬梓祖籍浙江溫州,後移居江蘇六合為官,再遷全椒,從一介平民發展到官宦之家,但到吳敬梓時代已敗落。吳敬梓大兒子吳烺的後人現仍居住在全椒。除了族譜外,還有大食盒、小姐花轎等文物。

然後,我們到了大廳。大廳門外有一個吳敬梓站像。大廳內有一個坐像。裡面陳列著一些名人字畫。
最後,我們到了西廂房。裡面都是介紹《儒林外史》裡面的故事。最有名的要數《范進中舉》了。

紀念館內芳草兮兮,百花爭艷,綠樹成蔭。無論從建築風格,還是館內布展,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彷彿一幅美麗的圖畫,使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⑥ 求3篇短篇文言文(兩篇人物傳記,一篇山水游記)要短!!!

【人物傳記】
1、晁錯傳
晁錯,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於是拜錯為太子家令。是時匈奴強,數寇邊,上發兵以御之。錯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後詔有司舉賢良文學士,錯在選中。由是遷中大夫。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爰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法令多所更定。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喧嘩。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葯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後十餘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問爰盎曰:「今吳、楚反,於公意何如?」對曰:「不足憂也,今破矣。」上問曰:「計安出?」盎對曰:「吳、楚相遺書,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諸侯,削奪之地,以故反,名為西共誅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有斬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上默然良久。後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謁者僕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還,見上。上問曰:「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為反數十歲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復言矣。」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劃始行,卒受大戮,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喟然長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節選自《漢書》)
譯文:
晁錯是潁川人,憑著文學才能擔任太常掌故,他為人嚴峻剛直苛刻,皇帝看重他,於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時候匈奴強大,屢次騷擾邊境,皇上派兵抵禦。晁錯上書就戰事發表意見,漢文帝很賞識他。後來命令有關負責官員舉薦賢良文學士,晁錯在人選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錯又進言議論應該削弱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書三十篇。漢文帝雖然沒有完全聽從他的意見,但是認為他是個奇材。當時,太子認為晁錯的計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歡晁錯。漢景帝即位,讓晁錯任內史。許多法令都(按照晁錯的意見)更改修定。晁錯升任御史大夫(以後),呈請(查究)諸侯的罪過,削減他們支系親屬的封地。晁錯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諸侯一片嘩然。晁錯的父親得知此事,從潁川趕來,對晁錯說:「皇上剛即位,你當權處理政務,侵害剝奪諸侯利益,疏遠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許多責難怨恨,你為的是什麼呢?」晁錯說:「本該如此。不這樣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寧。」晁錯的父親說:「劉家安寧了,可是晁家就危險了,我離開你回去了。」於是喝毒葯自殺了,說「我不忍看到災禍殃及自身」。後來過了十幾天,吳、楚七國全都造反了,名義上是說要誅殺晁錯。皇上問是盎:「如今吳、楚謀反,依你的意見怎麼辦?」爰盎回答說:「這件事不值得憂慮,現在就可以解決。」皇上問道:「怎樣定計呢?」爰盎回答說:「吳、楚送來書信,說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為王各有領地,如今賊臣晁錯擅權眨謫諸侯,削奪他們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義是共同向西來誅討晁錯,恢復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罷。如今謀劃對策,只有斬殺晁錯,派出使者赦免吳、楚七國(造反的罪過),恢復他們原有的封地,那麼不必動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亂。」皇上沉默許久沒有說話。後來就派中尉去叫晁錯,騙他乘車在街市上走。晁錯穿著朝服在東市就被殺害了。謁者僕射鄧公是校尉,攻打吳、楚叛軍擔任將領。回到京城見皇上。皇上問他:「聽到晁錯已死的消息,吳、楚叛亂平息了沒有?」鄧公說:「吳地謀反幾十年了,(這次是)發怒於削奪他們的封地,借誅討晁錯為名,他們的本意並不在於晁錯。而且我擔心天下的士人將要封住嘴巴不敢再進言了。」皇上問:「為什麼呢?」鄧公說:「晁錯憂慮的是諸侯強大了無法控制,所以請求削弱他們的勢力,藉以提高朝廷的尊嚴,這是千秋萬代的利益啊。計劃才實施,突然遭受殺身之禍,(這樣一來)在朝廷之內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諸侯報了仇,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這樣做。」於是景帝長長嘆息,說:「你說得對。我也感到遺憾了!」
2、張綱傳

張綱少明經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願也。」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間,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討。以綱為廣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後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聖,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願以刑罰相加,今誠轉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雲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弱,非明也;充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之。」嬰深感悟,明日,將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張嬰等五百餘人制服行喪,負土成墳。《後漢書-張綱傳》)

張綱單騎詣賊壘,諭張嬰而降之,言弭盜者侈為美談。然綱卒未幾,嬰復據郡以反,綱何嘗能弭東南之盜哉!民行為盜,無以自容,使游泳於非逆非順之交,翱翔而終思矯翮;抑且寵而榮之,望其悔過自懲而不萌異志,豈能得哉?張綱者,以緩一時之禍,而不暇為國謀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讀通鑒論》)
譯文

張綱年輕時就通曉經學,雖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卻磨礪布衣的節操,被舉薦孝廉,他卻不赴命,後來被司徒任命為侍御史。當時順帝縱容宦官,有識之士都恐懼擔心。張綱慨然感嘆:「污穢丑惡之人聚滿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獻出生命,為國家掃除災難,即使活著,也是我所不願意的。」漢安元年,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的風氣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後擔任要職,只有張綱年紀輕,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張綱卻在洛陽都亭停車不行,說:「豺狼一般暴虐姦邪的人當政,怎麼還要查問那些像狐狸一樣奸佞狼狽的壞人!」皇帝雖然明白張綱說話真率,但最終還是不願意重用他。當時,廣陵的張嬰等人率領數萬人反叛,他們殺了刺史、太守,在揚州、徐州一帶作亂已經有十多年,朝廷卻一直不能討伐征服他們。於是,派張綱擔任廣陵太守。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馬,唯獨張綱卻請求輕車簡行赴命任職。到任以後,就率領差吏兵卒十多人,徑直造訪張嬰營壘,安撫慰問,要求與頭目會見,表明國家的恩惠。張嬰起初非常吃驚,見到張綱的誠信後,才出來拜見。張綱請他坐在上座,詢問疾苦。勸導他說:「前任太守大多肆虐貪婪殘暴,所以致使你們各位心懷憤怒聚到了一起。太守確實有罪,然而你們這樣做也是不義的。如今皇上仁慈聖明,要以文德勸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來,想以爵祿使你們榮耀,不想用刑法懲罰你們,現今實在是轉禍為福的好時機啊。如若聽聞仁義卻不順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軍聚集於此,難道不危險嗎?如果不能正確估量雙方力量的強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趨從邪惡,就是不聰明;放棄順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誠;自己斷送了子孫的性命,就是不孝順;違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義而沒有作為,就是不勇敢;這六方面是關繫到你們成敗、利害的重要因素,希望你能夠仔細考慮。」張嬰被深深地感動並醒悟,第二天,率領部下萬人和妻子兒女,雙手反綁投降歸順。張綱就單車進入張嬰營壘,遣散了張嬰的部下,讓他們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想要當差的,都召而來之。於是人們喜悅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給予了好評,想提拔張綱,而張嬰等人上書乞求留任張綱,皇上應允了。張綱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歲時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張綱府邸弔唁的人多得無法計數。張嬰等五百多人穿著喪服為他操辦喪事。背負泥土為他壘築墳墓。

張綱單車獨騎去到叛賊營壘,勸喻張嬰並降伏了他,主張安撫盜賊的人都把這作為美談。然而張綱死後沒多久,張嬰又佔領郡地而反叛,張綱哪裡能使東南的盜賊止息啊!民眾一旦做了盜賊,就會無法自容於世,處在既非叛逆又非順服的狀態下,徘徊之中始終想著展翅高飛;況且讓他受到恩寵,得到榮耀,期望他悔過自懲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怎麼做得到啊?張綱這樣的人,只能緩解一時的災禍,卻不能用他為國家作長期的謀劃,哪裡值得效仿呢!
【山水游記】
黃岡竹樓記 〔宋〕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敻,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雲、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止於貯妓女,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聞竹工雲:「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黃岡竹樓記》參考譯文:
黃岡地方盛產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開它,削去竹節,用來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這樣,因為竹瓦價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牆毀壞,長著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穢,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聞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
公務辦完後的空閑時間,披著鶴氅,戴著華陽巾,手執一卷《周易》,焚香默坐於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這里江山形勝之外,但見輕風揚帆,沙上禽鳥,雲煙竹樹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後,茶爐的煙火已經熄滅,送走落日,迎來皓月,此亦是謫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那齊雲、落星兩樓,高是算高的了;井干、麗譙兩樓,華麗也算是非常華麗了,可惜只是用來蓄養妓女,安頓歌兒舞女,那就不是風雅之士的所作所為了,我是不贊成的。
我聽竹匠說:「竹製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鋪兩層,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學士被貶到滁州,至道二年調到揚州,至道三年重返中書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貶往齊安的調令,今年閏三月來到齊安郡。四年當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處,我難道還怕竹樓容易敗壞嗎?希望接任我的人與我志趣相同,繼我愛樓之意而常常修繕它,那麼這座竹樓就不會朽爛了。

⑦ 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老殘游官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孽海花現行記

⑧ 《格列夫游記》每卷主要經歷概括600字左右

第一部分 《小人國游記》
第一章首先簡要介紹「作者我」的家境、身世、學歷、學業、職業。這個「我」
當然不是本書真正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黑點前是名,後是姓),而是虛構的作者「我」格列佛。「格列佛」是姓,根據小說以後的交代,作者「我」的名是「勒牧爾」(Lemuel)。「我」是個好學、正派、文明的青年,父親很重視「我」的培養和教育,而恩師貝茨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後來學醫、在海船上當過醫生,在倫敦開過診所,最後一次航行,在駛向東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風暴沖到了澳洲的凡迪門蘭的西北。「我」船沉遇險,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國」的京城。當時「我」已經四十歲。
第二章主要寫「我」被關押在古廟初期(約五個星期)的生活經歷。
被關押的第二天,皇帝帶著皇後以及公子駙馬們來看「我」。皇帝和隨員們跟「我」談話約兩小時,他們走後,留下一支強大的衛隊。「我」帶著鎖鏈在古廟門旁度過了大約兩個星期。
隨著「我」的來到,消息傳遍王國,引得無數富人、閑人和好奇的人們前來觀看。因為「我」的到來,朝廷面臨困難,進退維谷;但由於「我」的友好態度,「我」倖存下來,得到必需的物質供應。此外,他們派來了學者,教授我小人國的語言。大約三個星期後,皇帝召見「我」。徵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積極配合下,兩個官員走進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主要寫宮廷的娛樂。首先具體地描寫了「小人」的兩種娛樂活動:一、在拉直的繩子上舞蹈、表演、蹦跳(實際上是指踩鋼絲之類的雜技);二、在兩根平行的竿子上跳來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後爬行。參加者的表現是考核、選拔、獎勵官員的重要依據。作家顯然藉此揭露封建皇朝上層生活的腐敗與無聊。
接著,小說描寫了兩次重要的軍事活動:一、騎兵演練(這是「我」組織、主持、操辦的);胯下行軍(皇帝命令陸軍部隊從「我」胯下通過)。中間還描寫了「小人」用六匹馬拉回「我」丟下的那頂帽子的情節。這些都寫得生動有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獲得自由前的活動,是「我」帶著鎖鏈參加的。後來,為了獲得自由,我只好與皇帝簽約,並宣誓履行簽訂的所有條款。
第四章前一半寫「我」參觀小人國的皇宮。「我」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或者「大山巨人」是怎樣參觀小人國皇宮的?「我」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原來他花了三天工夫,砍樹木做了兩條凳子,憑著這兩條凳子,雙腿跨過了皇宮的屋頂!挺新鮮的想像,真有趣的想像!「小人」的唯一特點是「小」,本章就在這個「小」字上大做了文章。
後一半寫內務大臣對「我」的一次長篇談話。他談了國內外的形勢:內有黨派紛爭,外有強敵入侵。他還談了許多具體情況,諸如:憑鞋跟的高矮劃分黨派,根據吃雞蛋的方法,從哪一端打破雞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皇帝拉一派打一派,皇帝憑個人的喜好用人,皇帝因某種個人原因規定與頒布法令,甚至為此挑起國內爭端與引起叛亂,最後爆發兩國間的流血沖突和長年的戰爭,等等。
第五章主要寫大山巨人「我」為小人國立了兩件大功。小說前半部描寫「我」涉水海峽,拖來了約五十艘敵人的戰艦,因為這件事,皇帝賜給「我」朝廷最高的榮譽稱號,但海軍上將因此感到臉上無光,威望掃地,從此成為「我」的死敵。但後來由於「我」拒絕幫助皇帝打敗並吞並對方而失寵。這里反映了作家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希望各國和諧相處的觀點和願望,揭露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官場現象。後半部描寫一段新鮮有趣的故事:「我」急中生智,撒尿滅火,雖然立功,卻也犯法,從此皇後很之入骨,幾乎惹來殺身之禍。
第六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是《小人國游記》里最長的一章,也是反映作家政治觀點比較最明顯的一章。「我」首先介紹了小人國的一般情況,特別是法律和教育,也顯然是藉此表達自己有關的看法與理想。實際上,「小人國」在一定意義上與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我」的理想社會。「這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法治健全、教育完善的理想社會。作者「我」當時關於法律的觀點今天讀來也饒有趣味。
然後,作者「我」簡要介紹了自己在小人國居住九個月零十三天的日常生活。其中關於皇帝來訪,與「我」共餐同樂的場面,「我」為財政大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的細節(證明兩人沒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寫得也頗精彩,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第七章寫小人國的一位要人深夜秘密來訪,將朝廷的四位大臣陰謀陷害「我」的計劃與內幕,包括皇帝與內閣會議的內容詳細地告訴了「我」,在他走後「我」准確記錄下來該陰謀計劃的要點。作者「我」在自己只剩下三天人身自由的緊急關頭,當機立斷,利用小人國國王以前「恩准」的出境護照,不辭而別,逃往布勒夫斯庫島國。可以說,這是《小人國游記》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關繫到主人公的生死存亡,是小說最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部分。
第八章簡要地敘述了「我」在布勒夫斯庫島國皇帝陛下的支持與幫助下,修補好小船,製造了船上的用具(漿葉、桅桿、風帆、等),航行出海,途中遇到祖國的一艘商船,然後搭船回到英國。這樣給《小人國游記》一個圓滿的結局。
第二部分 《大人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約八千字,在《大人國游記》八章中篇幅最長。寫「我」隨同十二個水手上岸尋找淡水,水手們被巨人嚇得坐舢板逃回去了,惟獨「我」一人被大人國的農民發現,由農場主帶回家,由階下囚成為座上客。對比《小人國游記》與《大人國游記》,饒有趣味。《小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小」,《大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大」,二者都「虛構」得合乎情理,生動有趣。兩個寓言,如本章所寫,都「能幫助哲學家開拓思路與豐富想像,從中吸取對社會與人生的教益。」
第二章主要寫一件事:「我」主人拿「我」表演賺錢。最先在鄰近的鎮上給趕集市的人演,以後在主人的家為本村人演,最後在去京城的旅途中演,演了一路,演演走走,三千英里走了一百天(從1703年8月17日到同年10月26日)。指導「我」演出的是農場主的九歲女兒,她是關心「我」、照顧「我」、愛護「我」、平時教「我」該國的語言,臨場指導「我」表演的「保姆」和「老師」。我們的
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第三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了五點內容:一、皇後用一千金幣從農場主手裡買了「我」,實際上挽救了幾乎勞累至死的「我」。這里「我」明顯地在揭露農場主惟利是圖、貪得無厭、殘酷剝削的險惡嘴臉。二、三位大學者在皇帝面前辯論「我」的存在與生存問題,最後一致得出結論:我只是一個「天然的畸形」。這結論與歐洲現代哲學一致:「是醫治百病的妙方」。三、皇帝在餐桌上向「我」詢問「我」祖國的情況,並發表評論。這里作家借「我」之口對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痛心疾首,對世界和人類大聲疾呼:人類的尊嚴何在?人與其他動物還有無差別?我們都應該為此「感到羞恥」!四、濃墨重彩、生動有趣地寫了皇後用餐的情景。皇後的食量之大,刀叉碗盤之大,碗里乳酪之多,她吃骨髓用的骨頭之粗,小貓、小狗、老鼠、甚至、蒼蠅、黃蜂的身軀之大與兇猛可怕,繪聲繪影,趣味橫生。五、侏儒對「我」兩次惡作劇。備受高個子人群欺侮、譏笑、捉弄的侏儒,見了比自己還矮小的「我」,同樣也要欺侮、譏笑與捉弄。這里實際上也多少反映了人際關系的復雜與險惡。
第四章譯文約三千字。寫「我」根據自己的見聞向讀者介紹大人國的概況:一面靠山、三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動植物茂盛的自然狀況;魚產豐富、靠水吃水的生活條件;六千來英里長,三千到五千英里寬的疆土;眾多的城市和人口,城市有五十一座,有城牆的城鎮接近一百個,僅首都就「有八萬多戶人家,居民約六十萬」。「我」還具體介紹了京城的一些情況:穿城而過的河流、皇宮的建築、全國最大的廟宇、街上的乞丐、國王的廚房與騎兵,等。這些當然只是支離破碎的見聞,但也都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親身經歷,非常具體。這些見
聞給予讀者突出的印象還是一個「大」字。這里,「我」外出觀光的交通工具「旅行箱」,當然更是描寫的重點。
第五章譯文一萬二千多字。里邊主要寫「我」幾件危險經歷,特別是有關動物的幾則故事,讀來饒有趣味。特別是花園里的那條獵狗,寫得活靈活現。但也只能當成作家的想像與虛構,讀者不會去考慮它的真實性。但猴子通人性,連三歲的娃娃都是知道的。《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是小朋友最喜愛的文學藝術形象。本章寫的那個猴子,也寫得真實、生動、有趣。
第六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重點地、集中地寫「我」與國王陛下的接觸與交談。前部分寫了鬍子與頭發的妙用:用鬍子做梳子齒,用頭發編藤椅,織錢包;還寫了用棍子敲擊鋼琴。小讀者一定會喜歡。後部分主要寫「我」向國王介紹自己國家的議會制度。
第七章譯文四千多字。主要介紹大人國的學術、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王國與外界隔絕;小農經濟,重農輕工商,軍隊(民兵)由手工業者和農民組成;「學術十分貧乏,只有倫理、歷史、詩歌和數學」;法律簡潔、准確;「文風明了、雄健、流利」;但國王孤陋寡聞,不提倡科學技術;對於「我」關於製造大炮的建議,談虎色變,認為是「非人道思想」,這里也反映他的反戰思想;《道德經》第十三章里「兵者不祥之器」的觀點,簡直是不謀而合!本章內容頗有點老子《道德經》里的「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小國寡民」的味道。特別是本章重點介紹的那個小冊子,它論述人類及其與自然的矛盾,很有意思與風趣。
第八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我」從大人國脫險獲救回國的過程。「我」在箱子里的感覺,寫得很細膩;「我」與船長的對話,寫得很風趣;「我」與妻子女兒見面的情景既有趣,又動情。
第三部分 《飛行島(磁浮宮)、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三千五百多字。寫「我」開始第三次航行遇險,被「飛行島」(或譯「磁浮宮」)接納。故事情節如下:第二次航行脫險歸來,在家呆了不到兩月,就應「好望號」的船長威廉·羅賓遜重聘,開始又一次去東印度群島航行。一七○六年八月五日啟航,經過近半年的航程,一七○七年的四月十一日抵達「聖喬治要塞」(Fort St。 George)。在那裡停留、休整了三周,然後繼續航行,抵達東京;船長決定親自在那裡購物與辦事,他買了一隻單帆船,裝載了一些貨物,派了十四名水手,指定「我」做船長,繼續航行。航行不到三天,海上遇到了大風暴;到第十天,又遇到了海盜,後來「我」一人被放進獨木舟,被迫在海上漂流了五天,先後在五個島上棲身過夜。第六天早上,天空飛來一座島嶼,上面有人,「我」大聲求救,最後「我」被救上島去。
第二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簡要地介紹了「飛行島」的風土民情。「飛行島」,
只指「王宮」。整個王國、包括它的首都都在大地上。可見,「飛行島」可以比擬現代的超大型飛機。如今我們坐飛機,就幾乎不感覺飛機在運動。另外,
為什麼國王和朝廷大臣經常處在沉思狀態,都要有「拍手」輕輕拍打嘴和右耳來提醒,看來是由於宇宙間的星球發出的響聲震耳欲聾。
本章寫「我」進宮後的一個月來的經理與活動。首先是學習該國的語言。「我」以前就學國多種外語,這方面是內行,他採用了翻譯與實物等多種手段學習外語,在有利的外語環境里,一個月就勉強掌握了該國語言。
本書的作者或小說主人公「我」顯然是一個天文愛好者。他的科學幻想饒有趣味。但當然也只能看成科學幻想。至於「再過三十一年」地球被彗星毀滅的擔憂,這是飛行島的杞人憂天。
第三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主要從天文學、天體力學、特別是磁學說明「飛行島」的飛行原理。本章開頭寫道:
「我主要是想知道『飛行島』是由於什麼原因,是人工還是憑借自然的力量運行的?現在我就要給讀者一個哲學的解釋。這里所謂「哲學」,實際上主要就是「天文學」。
本章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一、「飛行島」的磁石功能;這種寓言使人聯想到今天已經出現的磁浮列車;既然「飛行島」只是該國的王宮,所以可以意譯成「磁浮宮」;二、地上老百姓造反與國王的鎮壓。作家顯然在告戒世人:國王的壓迫,老百姓的造反,統治者的鎮壓,鎮壓愈烈,反抗愈烈,這種惡性循環,造成人類社會的大災難,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雖然統治者和老百姓雙方都不願意,但百姓逼上樑山,統治者殘酷鎮壓,中外古今,概莫能外。萬物之靈的人類啊!怎麼才能實現和諧的社會,怎樣才能讓科學為人類造福,而不讓它成為屠殺人類自己的工具啊?
第四章譯文約四千字。寫「我」從「磁浮宮」下到「科幻國」後的初步見聞。主要揭露了社會改革過程中常見的「浮誇之風」以及它帶來的嚴重惡果。同時也寫了一個不隨波逐流的總督罷官或退休後的真情實感。本章有的段落,乍看平淡無味,實則深藏寓意。譯者原先想根據此寓意將「巴爾尼巴比」譯成「浮誇國」。後來考慮到從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整個內容,將「巴爾尼巴比」譯成「科幻國」。
第五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集中寫了參觀《科幻國》的首都科學院,描寫了那裡各種稀奇古怪的科研項目。揭露與諷刺了科學院不講科學的種種荒謬可笑行為。作為科幻寓言小說,作家這里仍然不是憑空虛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要
依據現實,要利用當時已知的科學道理或科學現象,通過故意誇大或扭曲這些科學道理和現象揭露與諷刺非科學或反科學的作風與行為。但同時,它也不能不對未來科學的發展包含一定的預見性。
第六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寫「我」參觀科學院的「政治設計分院」。重點有三:一、一位通曉政治的醫生建議用葯物醫治政治家的各種毛病;二、兩位教授對征稅方法的截然相反的兩種主張:「對罪惡和愚蠢征稅」與「機靈、勇敢和禮貌征稅」(包括「對婦女的美貌征稅」);三、一篇論文闡述偵破反政府陰謀詭計的方法;以及「我」做的補充。這些建議雖然荒唐,但幽默有趣。
第七章譯文約兩千五百字。迄今為止,是本書最短的一章。內容很簡單:「我」離開「科幻國」的首都,來到海港。因為一個月內沒有船開往拉格奈格大島(再從那裡去日本),臨時決定去附近的「巫師國」遊玩。「我」受到該國總督的熱情接待。總督精通巫術、即招魂術,他親自陪「我」參觀,並授權「我」招來許多歷史名人的鬼魂。其中有愷撒、龐培和布魯圖。「我」特別崇拜為民主、共和獻身的布魯圖。由此就可知,作家這里根本不迷信鬼神,而是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一個仁愛、正直、主張共和、反對獨裁的喬納森·斯威夫特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第八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作家繼續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首先「我」見到了古希臘詩人和盲人歌手荷馬,古希臘哲學家、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古希臘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以及1596——1650年的法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笛卡兒;並借學術泰斗亞里士多德之嘴對科學的發展說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話。接著,「我」尖銳地批評歷史學家顛倒事實的做法,同時深刻地揭露了歷史上帝王將相的丑惡與腐敗;最後寫到農民向市民的蛻變。語言既辛辣幽默,又痛快凌厲。
第九章譯文約兩千三百字,迄今為止是篇幅最短的了。情節也很簡單:「我」離開「巫師島」,回到海港,再搭船來到「長壽島」,在這個島國呆了三個月。作者重點寫了國王發明了一種「賜死」大臣們的特殊方法:地上撒滿了毒粉,讓大臣匍匐前進到自己的寶座之下,滿嘴毒粉,中毒而死。「伴君如伴虎」,這就是本章的主題。
第十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集中地寫了「長生不死者」問題。「我」來到「長壽國」後,起初也幻想長生不死,並且還規劃好了自己未來的一生:首先要成為全國的首富;其次要做一個偉大的學者與先知;最後要當一個傑出的歷史學家。「我」的這個計劃中,首要的是「發財致富」,但同時「我」要求自己堅持節儉,以防止腐化。所謂「勤能補拙,儉能養廉」。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何抑制腐敗這個毒瘤的發展與蔓延,是中外古今沒有解決、而又必須解決的大問題,它關系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各國當局本身的生死存亡。
「我」從島內高層人士詳細了解了關於長壽者的情況,聽到、甚至見到六個已經活到二百歲的長壽老人。他們與我國神話小說中的「神仙」截然不同,「神仙」不僅長生不老,而且神通廣大。這種人只是長生不死,不是長生不老。而且他們想死不能死,傷感自己「老而不死」。本書作者從生理上、心理上描寫了老年人、尤其是八十歲的老年人的特點,非常合乎實際,總之,本書作者的「虛構」是有現實根據的,包括王國對八十歲老人的法律規定。特別有趣的是:本書作者相當科學地虛構了長生不死(是「老而不死」)者這樣的可憐人物,其寓意原來就深藏在本章結尾一段當中。我們現在將領導終身制的弊病,主張幹部年輕化,與本書作者這里的深刻寓意不謀而合。
第十一章篇幅最短,譯文只有兩千來字。寫「我」帶著長壽國國王的介紹信搭荷蘭人的船來到日本,再在日本天皇的關照下回到英國與家人團聚。與小說的所有各章不同,本章寫的都像是真人真事,似乎沒有絲毫虛構成分。小說第三部寫的「飛行島、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到此結束了。前面的幾個島國都是「假」的,但後一個「日本國」是真的,以真支撐假,讓假變成真,真真假假,真假難辨,虛構巧妙,饒有趣味。
第四部分 《神馬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寫「我」航海落難到神馬國。情節如下:「我」重又離家遠航南洋,這次是當船長;航行途中,新招來的水手與原來的船員狼狽為奸,陰謀奪取了船隻,把「我」禁閉在船艙里,後來把「我」拋棄在淺灘上。「我」涉水上岸,進入陸地,在路上碰上了一群猢猻之類的動物——「野猴」,「野猴」是沒有或喪失了人性或理性的猢猻類動物。「我」被四十頭「野猴」團團圍住;就在這危險關頭,「野猴」們被一匹灰色的「神馬」嚇跑。「神馬」就是一種通人性、有理性的馬。後來,兩匹「神馬」堵住「我」的去路,最後由其中那匹灰色的「神馬」領著「我」去找安身地或庇護所。
第二章譯文約四千字。寫「神馬」把「我」當成「野猢」帶回家中後的安排,重點寫了「我」的飲食問題,當然也描寫了「我」主人的家及成員、他的僕人、以及他圈養的一群「野猢」。從情節的描寫中讀者可以進一步認定:這一家子都是好馬、駿馬、寶馬,是有理智、有智慧、有自己的語言、通人性、懂禮貌、能
用屁股坐的「神馬」。小說用人稱代詞he代替「神馬」;用人稱代詞it代替「野猢」。
第三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專門寫「我」學習「神馬」的語言。「我」在「神馬國」住了五年,當然要學習「神馬」的語言。但用一章專門寫外語學習的,在整個小說里,僅有這一次。小說的作者是外語教學的內行。本章的有關內容很合乎外語教學法,合乎成年人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
第四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主要寫主人(「神馬」)與「我」(主人眼裡的特殊「野猢」)的對話。確切地說,是「我」用主人(「神馬」)的語言比較勉強、生硬地向主人(「神馬」)介紹「我」的生世、來歷、特別是自己最後一次航海的遭遇。這一次艱難的長時間談話佔去了他們好幾天。談話內容涉及到「放縱、怨恨、嫉妒、淫慾、特別是權力欲與財富欲的可怕後果」,揭露了人性中的劣根頑症。
第五章譯文四千多字。寫了兩個主題:戰爭與法律。關於戰爭的原因,「主人」與「我」的對話,特別是「我」的回答,語言生動、幽默、有趣;觀點也很明確。本書作者借「神馬」之口,把戰爭的原因歸結為人類失去理性(所謂「理性的墮落」)。關於法律,主要寫了律師和法官。這里對「吃了被告吃原告」的那種法官與律師,揭露得淋漓盡致。但同時也提到那些保持人性與尊嚴的好律師與好法官。
第六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通過「我」與主人「神馬」的交談,主要是「我」的談話,揭露了當時英國的朝廷與上層社會的種種弊病,尖銳地提到了金錢社會貧富懸殊的社會矛盾,描述了醫生與疾病,揭露、諷刺、甚至痛斥了當時英國的首相大臣的陰險奸詐、口蜜腹劍,也揭露了貴族階層的腐敗墮落。
第七章譯文約五千字。人性、或著人的理性的腐化墮落,是本章的主題,其實也是《神馬國游記》、甚至是《格列佛游記》全書的主題。本書作者又一次借「神馬」之口,揭露了人類在生理上、特別是心理上、也就是本性上的嚴重缺陷。本章具體地寫到喪失「人性」(天良)、「理智」(良心)的我們人類與本來沒有「理智」的「野猢」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諷刺了人類社會的種種弊病。
第八章譯文約四千字。前一半寫「野猢」的生理特徵與生活習性、主要是「野猢」的野性:「淫盪與刁怪」;後一半寫「神馬」的美德,主要寫他們夫妻和睦、教育子女有方、對待同類熱情友好。
第九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前一半介紹「野猢」的來歷,原來「野猢」也是像「我」一樣漂泊落難來的海員。後一半介紹「神馬」的習俗與文化。作者對「神馬」的詩歌、語言,特別是他們對死的態度,虛構得合乎情理,饒有趣味。
第十章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在「神馬」當中安家落戶的打算與修身養性的愉快生活,「我」羨慕他們友愛的人際關系,喜歡他們內容豐富、言簡意賅的談話,從中獲得很多教益。特別是「我」的主人,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對「我」的道德修養幫助極大。因此「我」羨慕、欽佩、崇拜充滿人性的「神馬」,留戀這個理想的國家,恐懼與厭惡充滿野性的祖國同胞——「野猢」,不願回祖國、
甚至人類社會。但由於「我」的「野猢」身份,「我」被迫離開寄託作者理想的國度。本章末尾寫主人要「我」離開的理由與主僕告別的情景,雖然純屬虛構,但合乎情理,頗有人情味。
第十一章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從「神馬國」、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回英國故土的過程:「我」最先劃船到一個小港灣;然後到一個小島,被當地野人追趕,左膝蓋中了一箭;後來「我」被葡萄牙商船派來取水的船員們發現,被他們帶到船上,受到船長熱情的接待,免費搭乘該船到了里斯本;最後又搭乘另一艘商船回英國,與妻子和家人團聚。「我」在神馬國五年,受「神馬」們教化,本來不想回自己的國家,不願再見他心目中的「野猢」,包括他的「妻子與家人」。這種反常心態可以說明許多。留待年輕的讀者思考吧。
第十二章譯文四千多字。它是《神馬國游記》的結束語,其實是全書的結束語,也就是《跋》。它首先寫了本書作者的寫作宗旨與寫作原則:「嚴格遵守真實」;「寫作是為了教導人類」。作者接著表明了自己反對侵略戰爭的鮮明立場:「但是我不會建議去征服那樣一個高尚的民族,反而希望他們能夠或者願意派足夠數量的「神馬國」居民來開化歐洲,把榮譽、正義、真理、節制、公心、剛毅、貞潔、友誼、仁愛、忠誠等基本原則教給我們」。作者最後還著重批評驕傲自滿。把它看成嚴重的毛病、甚至罪惡。

⑨ 格列佛游記精彩片段摘抄及每章感悟(共全四章)

第一部分 《小人國游記》
第一章首先簡要介紹「作者我」的家境、身世、學歷、學業、職業。這個「我」
當然不是本書真正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黑點前是名,後是姓),而是虛構的作者「我」格列佛。「格列佛」是姓,根據小說以後的交代,作者「我」的名是「勒牧爾」(Lemuel)。「我」是個好學、正派、文明的青年,父親很重視「我」的培養和教育,而恩師貝茨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後來學醫、在海船上當過醫生,在倫敦開過診所,最後一次航行,在駛向東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風暴沖到了澳洲的凡迪門蘭的西北。「我」船沉遇險,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國」的京城。當時「我」已經四十歲。
第二章主要寫「我」被關押在古廟初期(約五個星期)的生活經歷。
被關押的第二天,帶著皇後以及公子駙馬們來看「我」。和隨員們跟「我」談話約兩小時,他們走後,留下一支強大的衛隊。「我」帶著鎖鏈在古廟門旁度過了大約兩個星期。
隨著「我」的來到,消息傳遍王國,引得無數富人、閑人和好奇的人們前來觀看。因為「我」的到來,朝廷面臨困難,進退維谷;但由於「我」的友好態度,「我」倖存下來,得到必需的物質供應。此外,他們派來了學者,教授我小人國的語言。大約三個星期後,召見「我」。徵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積極配合下,兩個官員走進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主要寫宮廷的娛樂。首先具體地描寫了「小人」的兩種娛樂活動:一、在拉直的繩子上舞蹈、表演、蹦跳(實際上是指踩鋼絲之類的雜技);二、在兩根平行的竿子上跳來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後爬行。參加者的表現是考核、選拔、獎勵官員的重要依據。作家顯然藉此揭露封建皇朝上層生活的腐敗與無聊。
接著,小說描寫了兩次重要的軍事活動:一、騎兵演練(這是「我」組織、主持、操辦的);胯下行軍(命令陸軍部隊從「我」胯下通過)。中間還描寫了「小人」用六匹馬拉回「我」丟下的那頂帽子的情節。這些都寫得生動有趣。
以上這些都是「我」獲得自由前的活動,是「我」帶著鎖鏈參加的。後來,為了獲得自由,我只好與簽約,並宣誓履行簽訂的所有條款。
第四章前一半寫「我」參觀小人國的皇宮。「我」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或者「大山巨人」是怎樣參觀小人國皇宮的?「我」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原來他花了三天工夫,砍樹木做了兩條凳子,憑著這兩條凳子,雙腿跨過了皇宮的屋頂!挺新鮮的想像,真有趣的想像!「小人」的唯一特點是「小」,本章就在這個「小」字上大做了文章。
後一半寫內務大臣對「我」的一次長篇談話。他談了國內外的形勢:內有黨派紛爭,外有強敵入侵。他還談了許多具體情況,諸如:憑鞋跟的高矮劃分黨派,根據吃雞蛋的方法,從哪一端打破雞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拉一派打一派,憑個人的喜好用人,因某種個人原因規定與頒布法令,甚至為此挑起國內爭端與引起叛亂,最後爆發兩國間的流血沖突和長年的戰爭,等等。
第五章主要寫大山巨人「我」為小人國立了兩件大功。小說前半部描寫「我」涉水海峽,拖來了約五十艘敵人的戰艦,因為這件事,賜給「我」朝廷最高的榮譽稱號,但海軍上將因此感到臉上無光,威望掃地,從此成為「我」的死敵。但後來由於「我」拒絕幫助打敗並吞並對方而失寵。這里反映了作家反對戰爭、熱愛和平、希望各國和諧相處的觀點和願望,揭露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官場現象。後半部描寫一段新鮮有趣的故事:「我」急中生智,撒尿滅火,雖然立功,卻也犯法,從此皇後很之入骨,幾乎惹來殺身之禍。
第六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是《小人國游記》里最長的一章,也是反映作家政治觀點比較最明顯的一章。「我」首先介紹了小人國的一般情況,特別是法律和教育,也顯然是藉此表達自己有關的看法與理想。實際上,「小人國」在一定意義上與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我」的理想社會。「這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法治健全、教育完善的理想社會。作者「我」當時關於法律的觀點今天讀來也饒有趣味。
然後,作者「我」簡要介紹了自己在小人國居住九個月零十三天的日常生活。其中關於來訪,與「我」共餐同樂的場面,「我」為財政大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的細節(證明兩人沒有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寫得也頗精彩,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第七章寫小人國的一位要人深夜秘密來訪,將朝廷的四位大臣陰謀陷害「我」的計劃與內幕,包括與內閣會議的內容詳細地告訴了「我」,在他走後「我」准確記錄下來該陰謀計劃的要點。作者「我」在自己只剩下三天人身自由的緊急關頭,當機立斷,利用小人國國王以前「恩准」的出境護照,不辭而別,逃往布勒夫斯庫島國。可以說,這是《小人國游記》故事情節發展的高潮,關繫到主人公的生死存亡,是小說最吸引讀者注意力的部分。
第八章簡要地敘述了「我」在布勒夫斯庫島國陛下的支持與幫助下,修補好小船,製造了船上的用具(漿葉、桅桿、風帆、等),航行出海,途中遇到祖國的一艘商船,然後搭船回到英國。這樣給《小人國游記》一個圓滿的結局。
第二部分 《大人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約八千字,在《大人國游記》八章中篇幅最長。寫「我」隨同十二個水手上岸尋找淡水,水手們被巨人嚇得坐舢板逃回去了,惟獨「我」一人被大人國的農民發現,由農場主帶回家,由階下囚成為座上客。對比《小人國游記》與《大人國游記》,饒有趣味。《小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小」,《大人國游記》著重描寫「大」,二者都「虛構」得合乎情理,生動有趣。兩個寓言,如本章所寫,都「能幫助哲學家開拓思路與豐富想像,從中吸取對社會與人生的教益。」
第二章主要寫一件事:「我」主人拿「我」表演賺錢。最先在鄰近的鎮上給趕集市的人演,以後在主人的家為本村人演,最後在去京城的旅途中演,演了一路,演演走走,三千英里走了一百天(從1703年8月17日到同年10月26日)。指導「我」演出的是農場主的九歲女兒,她是關心「我」、照顧「我」、愛護「我」、平時教「我」該國的語言,臨場指導「我」表演的「保姆」和「老師」。我們的
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第三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了五點內容:一、皇後用一千金幣從農場主手裡買了「我」,實際上挽救了幾乎勞累至死的「我」。這里「我」明顯地在揭露農場主惟利是圖、貪得無厭、殘酷剝削的險惡嘴臉。二、三位大學者在面前辯論「我」的存在與生存問題,最後一致得出結論:我只是一個「天然的畸形」。這結論與歐洲現代哲學一致:「是醫治百病的妙方」。三、在餐桌上向「我」詢問「我」祖國的情況,並發表評論。這里作家借「我」之口對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痛心疾首,對世界和人類大聲疾呼:人類的尊嚴何在?人與其他動物還有無差別?我們都應該為此「感到羞恥」!四、濃墨重彩、生動有趣地寫了皇後用餐的情景。皇後的食量之大,刀叉碗盤之大,碗里乳酪之多,她吃骨髓用的骨頭之粗,小貓、小狗、老鼠、甚至、蒼蠅、黃蜂的身軀之大與兇猛可怕,繪聲繪影,趣味橫生。五、侏儒對「我」兩次惡作劇。備受高個子人群欺侮、譏笑、捉弄的侏儒,見了比自己還矮小的「我」,同樣也要欺侮、譏笑與捉弄。這里實際上也多少反映了人際關系的復雜與險惡。
第四章譯文約三千字。寫「我」根據自己的見聞向讀者介紹大人國的概況:一面靠山、三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動植物茂盛的自然狀況;魚產豐富、靠水吃水的生活條件;六千來英里長,三千到五千英里寬的疆土;眾多的城市和人口,城市有五十一座,有城牆的城鎮接近一百個,僅首都就「有八萬多戶人家,居民約六十萬」。「我」還具體介紹了京城的一些情況:穿城而過的河流、皇宮的建築、全國最大的廟宇、街上的乞丐、國王的廚房與騎兵,等。這些當然只是支離破碎的見聞,但也都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親身經歷,非常具體。這些見
聞給予讀者突出的印象還是一個「大」字。這里,「我」外出觀光的交通工具「旅行箱」,當然更是描寫的重點。
第五章譯文一萬二千多字。里邊主要寫「我」幾件危險經歷,特別是有關動物的幾則故事,讀來饒有趣味。特別是花園里的那條獵狗,寫得活靈活現。但也只能當成作家的想像與虛構,讀者不會去考慮它的真實性。但猴子通人性,連三歲的娃娃都是知道的。《西遊記》里的孫悟空是小朋友最喜愛的文學藝術形象。本章寫的那個猴子,也寫得真實、生動、有趣。
第六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重點地、集中地寫「我」與國王陛下的接觸與交談。前部分寫了鬍子與頭發的妙用:用鬍子做梳子齒,用頭發編藤椅,織錢包;還寫了用棍子敲擊鋼琴。小讀者一定會喜歡。後部分主要寫「我」向國王介紹自己國家的議會制度。
第七章譯文四千多字。主要介紹大人國的學術、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王國與外界隔絕;小農經濟,重農輕工商,(民兵)由手工業者和農民組成;「學術十分貧乏,只有倫理、歷史、詩歌和數學」;法律簡潔、准確;「文風明了、雄健、流利」;但國王孤陋寡聞,不提倡科學技術;對於「我」關於製造大炮的建議,談虎色變,認為是「非人道思想」,這里也反映他的反戰思想;《道德經》第十三章里「兵者不祥之器」的觀點,簡直是不謀而合!本章內容頗有點老子《道德經》里的「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小國寡民」的味道。特別是本章重點介紹的那個小冊子,它論述人類及其與自然的矛盾,很有意思與風趣。
第八章譯文約六千五百字。寫「我」從大人國脫險獲救回國的過程。「我」在箱子里的感覺,寫得很細膩;「我」與船長的對話,寫得很風趣;「我」與妻子女兒見面的情景既有趣,又動情。
第三部分 《飛行島(磁浮宮)、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三千五百多字。寫「我」開始第三次航行遇險,被「飛行島」(或譯「磁浮宮」)接納。故事情節如下:第二次航行脫險歸來,在家呆了不到兩月,就應「好望號」的船長威廉·羅賓遜重聘,開始又一次去東印度群島航行。一七○六年八月五日啟航,經過近半年的航程,一七○七年的四月十一日抵達「聖喬治要塞」(Fort St. George)。在那裡停留、休整了三周,然後繼續航行,抵達東京;船長決定親自在那裡購物與辦事,他買了一隻單帆船,裝載了一些貨物,派了十四名水手,指定「我」做船長,繼續航行。航行不到三天,海上遇到了大風暴;到第十天,又遇到了海盜,後來「我」一人被放進獨木舟,被迫在海上漂流了五天,先後在五個島上棲身過夜。第六天早上,天空飛來一座島嶼,上面有人,「我」大聲求救,最後「我」被救上島去。
第二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簡要地介紹了「飛行島」的風土民情。「飛行島」,
只指「王宮」。整個王國、包括它的首都都在大地上。可見,「飛行島」可以比擬現代的超大型飛機。如今我們坐飛機,就幾乎不感覺飛機在運動。另外,
為什麼國王和朝廷大臣經常處在沉思狀態,都要有「拍手」輕輕拍打嘴和右耳來提醒,看來是由於宇宙間的星球發出的響聲震耳欲聾。
本章寫「我」進宮後的一個月來的經理與活動。首先是學習該國的語言。「我」以前就學國多種外語,這方面是內行,他採用了翻譯與實物等多種手段學習外語,在有利的外語環境里,一個月就勉強掌握了該國語言。
本書的作者或小說主人公「我」顯然是一個天文愛好者。他的科學幻想饒有趣味。但當然也只能看成科學幻想。至於「再過三十一年」地球被彗星毀滅的擔憂,這是飛行島的杞人憂天。
第三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主要從天文學、天體力學、特別是磁學說明「飛行島」的飛行原理。本章開頭寫道:
「我主要是想知道『飛行島』是由於什麼原因,是人工還是憑借自然的力量運行的?現在我就要給讀者一個哲學的解釋。這里所謂「哲學」,實際上主要就是「天文學」。
本章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一、「飛行島」的磁石功能;這種寓言使人聯想到今天已經出現的磁浮列車;既然「飛行島」只是該國的王宮,所以可以意譯成「磁浮宮」;二、地上老百姓造反與國王的鎮壓。作家顯然在告戒世人:國王的壓迫,老百姓的造反,統治者的鎮壓,鎮壓愈烈,反抗愈烈,這種惡性循環,造成人類社會的大災難,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雖然統治者和老百姓雙方都不願意,但百姓逼上樑山,統治者殘酷鎮壓,中外古今,概莫能外。萬物之靈的人類啊!怎麼才能實現和諧的社會,怎樣才能讓科學為人類造福,而不讓它成為屠殺人類自己的工具啊?
第四章譯文約四千字。寫「我」從「磁浮宮」下到「科幻國」後的初步見聞。主要揭露了社會改革過程中常見的「浮誇之風」以及它帶來的嚴重惡果。同時也寫了一個不隨波逐流的總督罷官或退休後的真情實感。本章有的段落,乍看平淡無味,實則深藏寓意。譯者原先想根據此寓意將「巴爾尼巴比」譯成「浮誇國」。後來考慮到從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整個內容,將「巴爾尼巴比」譯成「科幻國」。
第五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集中寫了參觀《科幻國》的首都科學院,描寫了那裡各種稀奇古怪的科研項目。揭露與諷刺了科學院不講科學的種種荒謬可笑行為。作為科幻寓言小說,作家這里仍然不是憑空虛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要
依據現實,要利用當時已知的科學道理或科學現象,通過故意誇大或扭曲這些科學道理和現象揭露與諷刺非科學或反科學的作風與行為。但同時,它也不能不對未來科學的發展包含一定的預見性。
第六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寫「我」參觀科學院的「政治設計分院」。重點有三:一、一位通曉政治的醫生建議用物醫治政治家的各種毛病;二、兩位教授對征稅方法的截然相反的兩種主張:「對罪惡和愚蠢征稅」與「機靈、勇敢和禮貌征稅」(包括「對婦女的美貌征稅」);三、一篇論文闡述偵破反陰謀詭計的方法;以及「我」做的補充。這些建議雖然荒唐,但幽默有趣。
第七章譯文約兩千五百字。迄今為止,是本書最短的一章。內容很簡單:「我」離開「科幻國」的首都,來到海港。因為一個月內沒有船開往拉格奈格大島(再從那裡去日本),臨時決定去附近的「巫師國」遊玩。「我」受到該國總督的熱情接待。總督精通巫術、即招魂術,他親自陪「我」參觀,並授權「我」招來許多歷史名人的鬼魂。其中有愷撒、龐培和布魯圖。「我」特別崇拜為民主、共和獻身的布魯圖。由此就可知,作家這里根本不迷信鬼神,而是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一個仁愛、正直、主張共和、反對獨裁的喬納森·斯威夫特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第八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作家繼續借鬼魂之口,抒發自己的思想、觀點與感情。首先「我」見到了古希臘詩人和盲人歌手荷馬,古希臘哲學家、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古希臘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以及1596——1650年的法國哲學家、自然科學家笛卡兒;並借學術泰斗亞里士多德之嘴對科學的發展說了一番頗有見地的話。接著,「我」尖銳地批評歷史學家顛倒事實的做法,同時深刻地揭露了歷史上帝王將相的丑惡與腐敗;最後寫到農民向市民的蛻變。語言既辛辣幽默,又痛快凌厲。
第九章譯文約兩千三百字,迄今為止是篇幅最短的了。情節也很簡單:「我」離開「巫師島」,回到海港,再搭船來到「長壽島」,在這個島國呆了三個月。作者重點寫了國王發明了一種「賜死」大臣們的特殊方法:地上撒滿了毒粉,讓大臣匍匐前進到自己的寶座之下,滿嘴毒粉,中毒而死。「伴君如伴虎」,這就是本章的主題。
第十章譯文約五千五百字。集中地寫了「長生不死者」問題。「我」來到「長壽國」後,起初也幻想長生不死,並且還規劃好了自己未來的一生:首先要成為全國的首富;其次要做一個偉大的學者與先知;最後要當一個傑出的歷史學家。「我」的這個計劃中,首要的是「發財致富」,但同時「我」要求自己堅持節儉,以防止腐化。所謂「勤能補拙,儉能養廉」。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何抑制腐敗這個的發展與蔓延,是中外古今沒有解決、而又必須解決的大問題,它關系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各國當局本身的生死存亡。
「我」從島內高層人士詳細了解了關於長壽者的情況,聽到、甚至見到六個已經活到二百歲的長壽老人。他們與我國神話小說中的「神仙」截然不同,「神仙」不僅長生不老,而且神通廣大。這種人只是長生不死,不是長生不老。而且他們想死不能死,傷感自己「老而不死」。本書作者從生理上、心理上描寫了老年人、尤其是八十歲的老年人的特點,非常合乎實際,總之,本書作者的「虛構」是有現實根據的,包括王國對八十歲老人的法律規定。特別有趣的是:本書作者相當科學地虛構了長生不死(是「老而不死」)者這樣的可憐人物,其寓意原來就深藏在本章結尾一段當中。我們現在將領導終身制的弊病,主張幹部年輕化,與本書作者這里的深刻寓意不謀而合。
第十一章篇幅最短,譯文只有兩千來字。寫「我」帶著長壽國國王的介紹信搭荷蘭人的船來到日本,再在日本天皇的關照下回到英國與家人團聚。與小說的所有各章不同,本章寫的都像是真人真事,似乎沒有絲毫虛構成分。小說第三部寫的「飛行島、科幻國、巫師國、長壽國、日本國游記」到此結束了。前面的幾個島國都是「假」的,但後一個「日本國」是真的,以真支撐假,讓假變成真,真真假假,真假難辨,虛構巧妙,饒有趣味。
第四部分 《神馬國游記》
第一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寫「我」航海落難到神馬國。情節如下:「我」重又離家遠航南洋,這次是當船長;航行途中,新招來的水手與原來的船員狼狽為奸,陰謀奪取了船隻,把「我」禁閉在船艙里,後來把「我」拋棄在淺灘上。「我」涉水上岸,進入陸地,在路上碰上了一群猢猻之類的動物——「野猴」,「野猴」是沒有或喪失了人性或理性的猢猻類動物。「我」被四十頭「野猴」團團圍住;就在這危險關頭,「野猴」們被一匹灰色的「神馬」嚇跑。「神馬」就是一種通人性、有理性的馬。後來,兩匹「神馬」堵住「我」的去路,最後由其中那匹灰色的「神馬」領著「我」去找安身地或庇護所。
第二章譯文約四千字。寫「神馬」把「我」當成「野猢」帶回家中後的安排,重點寫了「我」的飲食問題,當然也描寫了「我」主人的家及成員、他的僕人、以及他圈養的一群「野猢」。從情節的描寫中讀者可以進一步認定:這一家子都是好馬、駿馬、寶馬,是有理智、有智慧、有自己的語言、通人性、懂禮貌、能
用股坐的「神馬」。小說用人稱代詞he代替「神馬」;用人稱代詞it代替「野猢」。
第三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專門寫「我」學習「神馬」的語言。「我」在「神馬國」住了五年,當然要學習「神馬」的語言。但用一章專門寫外語學習的,在整個小說里,僅有這一次。小說的作者是外語教學的內行。本章的有關內容很合乎外語教學法,合乎成年人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
第四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主要寫主人(「神馬」)與「我」(主人眼裡的特殊「野猢」)的對話。確切地說,是「我」用主人(「神馬」)的語言比較勉強、生硬地向主人(「神馬」)介紹「我」的生世、來歷、特別是自己最後一次航海的遭遇。這一次艱難的長時間談話佔去了他們好幾天。談話內容涉及到「放縱、怨恨、嫉妒、淫慾、特別是權力欲與財富欲的可怕後果」,揭露了人性中的劣根頑症。
第五章譯文四千多字。寫了兩個主題:戰爭與法律。關於戰爭的原因,「主人」與「我」的對話,特別是「我」的回答,語言生動、幽默、有趣;觀點也很明確。本書作者借「神馬」之口,把戰爭的原因歸結為人類失去理性(所謂「理性的墮落」)。關於法律,主要寫了律師和法官。這里對「吃了被告吃原告」的那種法官與律師,揭露得淋漓盡致。但同時也提到那些保持人性與尊嚴的好律師與好法官。
第六章譯文約四千五百字。通過「我」與主人「神馬」的交談,主要是「我」的談話,揭露了當時英國的朝廷與上層社會的種種弊病,尖銳地提到了金錢社會貧富懸殊的社會矛盾,描述了醫生與疾病,揭露、諷刺、甚至痛斥了當時英國的首相大臣的陰險奸詐、口蜜腹劍,也揭露了貴族階層的腐敗墮落。
第七章譯文約五千字。人性、或著人的理性的腐化墮落,是本章的主題,其實也是《神馬國游記》、甚至是《格列佛游記》全書的主題。本書作者又一次借「神馬」之口,揭露了人類在生理上、特別是心理上、也就是本性上的嚴重缺陷。本章具體地寫到喪失「人性」(天良)、「理智」(良心)的我們人類與本來沒有「理智」的「野猢」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諷刺了人類社會的種種弊病。
第八章譯文約四千字。前一半寫「野猢」的生理特徵與生活習性、主要是「野猢」的野性:「淫盪與刁怪」;後一半寫「神馬」的美德,主要寫他們夫妻和睦、教育子女有方、對待同類熱情友好。
第九章譯文約三千五百字。前一半介紹「野猢」的來歷,原來「野猢」也是像「我」一樣漂泊落難來的海員。後一半介紹「神馬」的習俗與文化。作者對「神馬」的詩歌、語言,特別是他們對死的態度,虛構得合乎情理,饒有趣味。
第十章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在「神馬」當中安家落戶的打算與修身養性的愉快生活,「我」羨慕他們友愛的人際關系,喜歡他們內容豐富、言簡意賅的談話,從中獲得很多教益。特別是「我」的主人,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對「我」的道德修養幫助極大。因此「我」羨慕、欽佩、崇拜充滿人性的「神馬」,留戀這個理想的國家,恐懼與厭惡充滿野性的祖國同胞——「野猢」,不願回祖國、
甚至人類社會。但由於「我」的「野猢」身份,「我」被迫離開寄託作者理想的國度。本章末尾寫主人要「我」離開的理由與主僕告別的情景,雖然純屬虛構,但合乎情理,頗有人情味。
第十一章譯文約五千字。寫「我」從「神馬國」、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回英國故土的過程:「我」最先劃船到一個小港灣;然後到一個小島,被當地野人追趕,左膝蓋中了一箭;後來「我」被葡萄牙商船派來取水的船員們發現,被他們帶到船上,受到船長熱情的接待,搭乘該船到了里斯本;最後又搭乘另一艘商船回英國,與妻子和家人團聚。「我」在神馬國五年,受「神馬」們教化,本來不想回自己的國家,不願再見他心目中的「野猢」,包括他的「妻子與家人」。這種反常心態可以說明許多。留待年輕的讀者思考吧。
第十二章譯文四千多字。它是《神馬國游記》的結束語,其實是全書的結束語,也就是《跋》。它首先寫了本書作者的寫作宗旨與寫作原則:「嚴格遵守真實」;「寫作是為了教導人類」。作者接著表明了自己反對侵略戰爭的鮮明立場:「但是我不會建議去征服那樣一個高尚的民族,反而希望他們能夠或者願意派足夠數量的「神馬國」居民來開化歐洲,把榮譽、正義、真理、節制、公心、剛毅、貞潔、友誼、仁愛、忠誠等基本原則教給我們」。作者最後還著重批評驕傲自滿。把它看成嚴重的毛病、甚至罪惡。

⑩ 滿井游記

寫作特色
1.寫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滿井游記》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用寥寥數百字描繪了一幅北國初春風光圖:那裡冰凍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凈如洗;楊柳隨風搖曳,麥苗破土而出;遊人或喝茶飲酒,或唱歌騎驢,其樂無窮;魚兒悠然嬉戲,小鳥怡然曝沙.這幅優美的暮春風景圖中,滲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猶如魚兒,小鳥那樣怡然自得.而這正是他"獨抒性靈"理論的具體體現.袁宏道所處的時代,宦官擅權,政治腐敗,朝內黨派斗爭劇烈.他既不參加斗爭,又不願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園,寄情山水,以逃避現實.《滿井游記》典型地體現了袁宏道這種"閑適"的思想.
2.抓住特徵,字字珠璣.
作者寫景抓住特徵.第一段寫北京氣候的寒冷時,"余寒猶厲"的"猶"字強調了嚴寒的餘威之烈."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句中的"作","飛","走"三個動詞形象地描繪出寒風刺耳,沙石漫天的肅殺景象.兩句中的"寒","凍"也集中地表現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喪,郁悶的心情.第二段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一句,一"始"一"乍",把初春冰面開始融解,水波開始發出亮光的景象描繪得十分活脫,又透露了作者心情的解凍,融融的春意也來到了作者的心田."鏡"的比喻,描繪出滿井水光亮晶晶,乍暖還寒的特色."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中,"拭"字寫出山色纖塵不染,鮮妍明媚的特點."倩女"的比喻,則進一步突出山巒的容貌姿色,彷彿一位剛洗臉梳妝過的少女一樣,多美啊!再如"柔","披","惟"等字,也都用得十分准確傳神.
3.善用比喻,貼切新奇.
文章寫景用了多個妙喻.寫水,"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由春風泛起河裡的層層"鱗浪",很自然地聯想到新打開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鏡子.這個新奇的比喻准確寫出了春天到來之時河水"清澈"的特點.波光與鏡光都給人以冷的感覺,"冷光之乍出於匣",又極為貼切地寫出了早春水冷的特點.寫山,"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山巒被融雪洗後就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過髻鬟一樣.這個比喻不僅寫出積雪消融,山巒轉翠,青山顯得格外清新,嬌艷的特點,同時還極富美感,充滿神韻,真正形神兼備.寫麥田,"麥田淺鬣寸許",早春二月,麥苗高約寸許,又時時在拔節,就像獸身上生長著的淺淺的鬃毛.這個比喻聯想奇特,不僅寫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麥苗的形態,而且表現出春天是生長的季節這個典型的季節特徵.
4.妙用襯托,起伏多姿.
袁宏道的游記十分注重結構上的變幻起伏,課文集中體現在妙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極力描寫北京氣候寒冷,是用來襯托第二段滿井風光的;用城內的"寒"襯托滿井郊野的"暖";用城內的"凍風""飛沙走礫"襯托滿井的水色山光,飛鳥游魚;用囚於一室"欲出不得"的煩悶襯托游於滿井山水中那種"若脫籠之鵠"的"悠然自得"的歡愉.

上面是說寫作特色,不過主要還是說寫景特色,從中改一下就差不多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