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瓦遺址
A. 中國至今最有價值的考古發現是哪次
一定是秦始皇兵馬俑了,世界8大奇跡中的
再後來應該是長沙馬王堆的辛追夫人
B. 2007年十大考古發現
1. 伊朗鹽礦發現天然木乃伊
今年7月,考古學家表示,他們在伊朗的切拉巴德鹽礦發現另一具「天然木乃伊」,有1800年的歷史,是因為鹽的防腐性自然形成的,所以也可以將其稱之為「鹽人」。由於連續的大雨沖擊切拉巴德鹽礦,這個「鹽人」終於暴露於人們的視線之下。到目前為止,在切拉巴德鹽礦發現的「天然木乃伊」數量已有6具。尚在開采中的切拉巴德鹽礦位於伊朗西北省份贊詹附近的哈姆澤魯區。科學家們相信,這個「鹽人」應該是古羅馬帝國時代的一名鹽礦工人,是在一次地震中被崩塌的岩石砸中後不幸遇難的。其它5個「鹽人」也是最近幾年在切拉巴德鹽礦發現的。他們的歷史可追溯到阿契明帝國(公元前539年到公元前333年)時代到薩桑王朝(公元240年到公元640年)時代之間。「鹽人」一直被視為科學界的無價之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高級保存狀態。舉個例子來說,他們的胡須、頭發和衣服大部分都得以完整保存;其中一些「鹽人」的胃中還殘留著食物。
2. 距今4000多年的完整古墓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2007年5月20日公布的這張照片顯示了新近被發現的一組有4000年歷史的陶塑。這組陶塑是一支比利時考古隊在開羅以南200公里的一家修道院里發現的,有關專家推斷它們製作於公元前2100年,生動表現出當時埃及人的生產生活狀況。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2007年5月20日公開的這張照片顯示了新近被發現的一具木乃伊。這具木乃伊是一支比利時考古隊在開羅以南200公里的一家修道院里發現的,有關專家推斷它屬於公元前2100年一名當地宗教人物。埃及文化部長法魯克·胡斯尼說,比利時考古隊日前在埃及中部明亞省發現一處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完整古墓。胡斯尼發表聲明說,這處古墓是同時期保存最完好的墳墓之一。墓主名叫胡努,是一名不動產商人,也曾在古埃及王朝擔任高官。墓中有一尊他身穿官服的雕像。墓中胡努的木乃伊用亞麻布包裹著放在一個木棺內,木棺外套一個石棺,上刻古埃及文字。此外,考古隊還在墓中發現一些白、紅、黑或其他顏色的小型木雕,刻畫了古埃及制磚工人、釀酒婦女和劃船者等。
3.印加人木乃伊首次展出
9月5日,在阿根廷薩爾塔省的高山考古博物館,一具名叫「少女」的木乃伊首次展出。這具木乃伊是1999年在阿根廷北部薩爾塔省海拔6700多米的尤耶亞科火山山頂發現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當時印加帝國祭祀的犧牲品。
4. 義大利發現最古老的擁抱
義大利考古學家在北部城市曼托瓦附近發掘出一對葬於5000至6000年前、相互擁抱著的男女遺骸。這一考古發現被稱為「永恆的擁抱」。按慣例,這對男女的骨骸本該被一根一根拆開帶走,然後再重新拼接到一起。但為了保存這一歷史上最古老的擁抱,給即將到來的情人節獻上浪漫大禮,考古學家決定打破慣例,將這對「千年情侶」整體移走,讓他們相擁到永久。這對初步確認屬新石器時代的男女遺骸被搬走後,將接受進一步考古研究,然後再送往義大利一個博物館保存,在那裡,參觀者將能有幸欣賞到這一人類已知最古老的擁抱。
5 日本海底現巨型金字塔
日本科學家在與那國島附近海域海底發現了一座古城遺跡,主要由石頭砌成,2000年前因地震沉入海底,科學家們稱其為日本的「亞特蘭蒂斯」。日本琉球大學海洋地質學家木村政昭認為,這處海底遺跡就是另一座「亞特蘭蒂斯」。過去15年來,木村政昭一直致力於這處古城遺跡的研究,多次潛入海底,測量和繪制遺跡的結構圖。每次返回船上,他都會更加確信,在他下面就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古城廢墟。木村說:「最大的一棟建築看似一個從25米深處高聳而出的復雜而巨大的分階式金字塔。」在今年6月召開的一次科學會議上,木村公布了他對這處遺跡研究的最新理論。不過,同其他沉睡於海底的古城故事一樣,木村的觀點也引發了激烈爭論。曾潛入水下對古城遺跡進行研究的波士頓大學數學教授羅伯特·斯科奇說:「在我看來,它們都是自然形成的。」
6.發現羅馬創建者的聖洞
在古羅馬神話傳說中,羅穆盧斯和雷穆斯這對遭遺棄的孿生兄弟被母狼哺育,並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千百年來,「母狼育嬰」作為羅馬最著名的城市標志和象徵,早已深入人心,但母狼育嬰的地點一直沒有被發現。義大利考古學家最近宣布,他們在古羅馬帕拉蒂諾山奧古斯都國王宮殿遺址附近發現了一處洞穴,被認為是傳說中「母狼育嬰」的地方。當時,他們正在對遺址進行維修,無意中發現了這座地下洞天,它高約8米,洞中裝飾有壁畫、壁龕和貝殼。根據傳說,羅馬戰神的孿生兒子羅穆盧斯和雷穆斯尚在幼齡就遭遇變故,被放在籃子內投入河中任其自生自滅,幸虧一頭母狼將他們救起並用乳汁哺育。他們長大成人後報仇雪恨,建立了羅馬城,並把母狼哺育他們的地方作為聖地加以祭祀。
7 美稱發現耶穌與妻兒合葬墓
執導過電影史上最賣座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是一部名為《遺失的基督之墓》的紀錄片,影片講述了1982年晚些時候,托娃·布拉查一家遷至塔爾佩約特一個簡陋寓所後發現「耶穌墓」的故事。塔爾佩約特是耶路撒冷的一個社區,那裡的車身修理店和非法娛樂場所可要比各種各樣的考古發現出名得多。搬進新居沒幾天,托娃·布拉查的幾個孩子正在樓下丟棄的建築廢物堆中玩耍,無意之間發現了耶穌及其家人的墳墓。當時,他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走進了這座神秘的墳墓,從中發現了燒焦了的數卷《摩西五經》和裝有一個古猶太人家庭骸骨的十個小棺木,這些骸骨的歷史均有2000年之久,其中六個棺木上面還有刻字,寫著耶穌、瑪麗、約瑟夫和瑪麗·瑪德琳娜等人的名字。
8. 揭開女法老木乃伊之謎
埃及考古學家在6月27日宣布一項重大考古發現。通過對牙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鑒定,考古學家確認,一直保存在埃及開羅博物館中的一具木乃伊正是埃及著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木乃伊。考古學家稱,這一發現不僅堪稱自1922年發現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以來埃及的最重大考古發現,還揭開哈特謝普蘇特木乃伊失蹤之謎。哈特謝普蘇特是埃及十八王朝著名法老。雖身為女性,哈特謝普蘇特喜穿男裝、戴假胡須、束胸寬衣、手執權杖。歷史學家認為,哈特謝普蘇特是從其養子、後來的圖特摩斯三世手中篡權才得以成為法老。在她死後,其陵廟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遭人損毀,考古學家猜測那是圖特摩斯三世報復所致。
9. 英國史前巨石陣修建者村落
英國巨石陣一向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之謎。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考古學家於1月30日發表研究報告說,在英國史前巨石陣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並認為當初居住在那裡的村民就是巨石陣的建造者。科學家表示,這是近年來有關巨石陣研究的最重大發現之一。 據有關檢測發現,這些村落大約建於公元前2600年,其中8間房子已經被發掘出來,還有25間房子待發掘。考古證明,巨石陣大致也修建於這一時間。據悉,人類許多神秘的建築物都建於這一時期,其中包括埃及的金字塔。據報道,考古學家在發掘中還同時發現了一些具有新石器時代特色的物品,其中包括石器,弓箭箭頭等。這些房屋是木製的,呈方形,與當時較普遍的石屋有較大不同。
10.威尼斯小島上的瘟疫萬人坑
埋有1500多名死於瘟疫的人的古代萬人坑在威尼斯附近的一個小島上被發現。當地工人在為修建一座新博物館挖地基時挖出大量骨骼。這座小島據說是世界上第一家傳染病院,公元15到16世紀,不僅威尼斯,歐洲多數地方都出現了可怕的瘟疫,將染上瘟疫的人趕到島上顯然是為了阻止瘟疫進一步傳播。
C. 穆桂英掛帥的穆柯寨遺址
穆桂英掛帥的穆柯寨遺址在:
穆柯寨在山東省肥城市。穆柯寨位於山上,地形十分陡峭。附近百姓家家戶戶都知道穆桂英的故事。
D. 上宅文化遺址的上宅遺址
位於韓庄鄉上宅村北山坡台地。年發現並試掘,1985~1988年進行考古發掘。遺址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5 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4米。總發掘面積3 500餘平方米,出土器物3 000餘件。發掘出長80餘米、寬9米的東西走向灰溝1條和陶窯1座。灰溝東淺西深,東段分岔為2條小灰溝,陶窯位於2條小灰溝之間。上宅遺址的地層堆積可分為8層:第1層,耕土層;第2層,灰黃色土,質地鬆散,厚0.31~1米,出土唐遼磚瓦、陶瓷碎片,此層下有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第3層,淺灰色細粉砂土,厚0.2~0.3米,出土細泥紅陶殘片;第4層,灰黃色粉細砂土,厚0.3~0.5米,出土泥質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少量泥質灰陶及石器;第5層,暗褐色細粉砂土,厚1米,含大量炭屑、炭塊及炭化果核,出土大量細石器、石器、陶器以及陶塑和石刻;第6層,青灰色土,乾燥後近灰黃色,土質較硬,厚0.5米,出土夾砂陶器和石器,陶器種類少於第5層;第7層,黑灰色粉砂粘土,厚0.3米,出土的陶器、石器種類與第6層相近,數量較少;第8層,灰黃色粉砂粘土,厚1米,出土較少網格紋厚胎夾砂紅褐陶片。。①文化遺存分期。上宅遺址的文化遺存可分為3期。第1期(第8層)年代約距今7 500年,陶器的種類少,器類單一,主要是含滑石的夾砂厚胎大口深腹筒形罐,器表呈黃褐色,厚唇,口沿下飾數圈凹弦紋,其下有一匝麻點狀附加堆紋,以下為網狀棱形紋。未見泥制陶,石器很少。第2期(第7~4層)年代約距今7 000~6 500年,為上宅遺存的典型代表,陶、石器數量多,種類豐富。可分為早段和晚段兩個階段。早段主要以第7層為代表,陶器中夾砂陶和摻有滑石粉的陶質佔大多數,燒成溫度較低,陶質粗糙;陶器上的紋飾主要是抹壓條紋、刮條紋、「之」字紋和篦點紋,較模糊粗糙;器形以深腹罐、缽為主,口沿部唇圓厚、罐口微侈。晚段泥質陶增多,並出現了細泥陶,燒成溫度增高,胎質較硬;紋飾種類增多,如方格形紋、「回」字形紋、波折紋,還有幾何形紋飾,紋飾較精細,「之」字紋、篦點紋組成的雙一紋較有規律;出現了一些新器形,如鼓腹罐、舟形器、細泥陶缽、碗等,圓足器增多,罐腹變淺,口沿唇部變薄並有圓尖唇。第3期(第3層)年代約距今6 000年,陶器出土數量不多,以細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泥質灰陶,以素麵為主。②出土文物。包括陶器和石器。出土陶器1 000餘件。有深腹罐、鼓腹罐、缽、圈足缽、碗、杯、盅、舟型器、勺等,陶質以夾砂羼滑石粉為主,還有少量泥陶。夾砂陶以紅褐色為主,均為手制,器表多飾有壓印「之」字紋、抹壓條紋、刮條紋、篦點紋、剔刺麻點紋和刻劃紋等。還有鳥首支架形陶器、鳥首形陶柱和鳥首鏤空器,應為用於祭祀的器物。陶質工藝品有豬頭、羊頭、熊頭、海馬、蛇等動物小型塑像及耳璫形器等。空心陶球,為泥質紅陶,壁厚1毫米,素麵無紋,核桃般大小,內裝1個實心陶丸,為夾細砂黃褐陶質。出土石器2 000餘件,以打制、琢制或磨製的大型石器為主,兼有少量細石器。大型石器有用於砍砸、研磨的盤狀器,還有石斧、石鏟、鋤形器和石磨盤、石磨棒等。細石器有石鏃、尖狀器、刮削器、石刀(復合工具)等,用間接打製法製成。此外還有用於狩獵的石球、彈丸及捕魚用的網墜、石制小工藝品等。
E. 關於十堰博物館的資料
博物館簡介 十堰市博物館用3個基本體量勾勒出了建築的主體——一個梭形,在建築內庭中以一個水體作為構圖的中心。建築以實為主,使用澆注素混凝土為主要外牆材料,以體現博物館特有的厚重與深沉,交通休息部分配以新穎的大面積點式玻璃幕牆。素混凝土外牆與玻璃幕牆之間建築弧線的相互咬合交叉,虛實的強烈對比又象徵了道教文化中的太極圖案的構圖元素。北側最大的陳列室弧形體量略微傾斜的牆屋面,發散狀的紋理象徵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外形元素。在臨城市規劃道路一面的歷史長廊底層架空,頭部飄逸,象徵了一條飛騰的巨龍和十堰蒸蒸日上的未來。以主題展覽的形式,分為恐龍、古人類、武當山、汽車、水電5個專題展覽。 博物館於2007年7月1日開館。 三大展廳恐龍展廳 走進恐龍時代 目睹曾經主宰地球的恐龍風采 恐龍展廳,是一片開闊的亞熱帶叢林景觀,形態各異的恐龍,或引頸張望,或俯首覓食,讓人猶如置身於恐龍世界。腳下明亮的玻璃罩下面躺著一具恐龍骨骼,人們可以近距離觀察那一排排清晰排列的骨骼。在它旁邊的玻璃陳列箱中,還擺放著數枚出土於鄖縣青龍山的恐龍蛋化石。 在恐龍展廳的中央,還屹立著兩具高大的恐龍骨骼,這便是「土生土長」的鄖縣恐龍! 出土於鄖縣梅鋪鎮的這兩具恐龍,一具是長6米、寬1米、高3.5米的單棘龍;另一具則是身長8米的巴克龍。這兩具復原的恐龍骨骼理所當然地成了恐龍展廳的鎮館之寶。 十堰曾是恐龍的棲息地。地球歷史的中生代,在十堰境內的漢江兩岸曾是恐龍生長、繁衍的一片沃土。地質和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十堰多處發現了恐龍和恐龍蛋化石。特別是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是繼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海外報刊驚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全球最完整,規模超西峽」。 看點:【土生土長的鄖縣恐龍】 古人類展廳 遠古人類家園 探尋人類漫長演化旅程 古猿怎樣變成了人?踏進古人類展廳,逼真的猿人雕像:猿、南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清晰地演示出人類進化的歷程。世界各地出土的人類化石也分層擺列在雕像附近的玻璃陳列箱中。在寬闊的展廳中央展櫃中,兩枚十堰出土的國寶級化石——鄖縣人頭骨1號、2號陳列其中。 古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在十堰地區都留下了腳印。其中屬於直立人階段的有鄖縣人、鄖縣梅鋪人、鄖西白龍洞人,屬於早期智人階段的有鄖西黃龍洞人;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的有房縣樟腦洞、免子窪和蓮花灣,丹江口市石鼓後山、毛家窪和跑馬嶺以及神農架犀牛洞等地古人類遺址。在十堰的不大范圍里,能將人類發展的每個階段都記錄下來,在國內外均屬罕見。尤其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出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堪稱「國寶」,曾引起世界性的轟動。 據介紹,古人類展廳主要突出學術性,展示十堰市「鄖縣人遺址」等5個有名的古人類遺址和同期所出的大量的伴生動物化石、石器等文物。另外還採用立體雕塑的表現形式,再現了原始社會人類勞作場景,集中體現十堰地區古人類遺址在學術中的科學價值和研究價值。 看點:【「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 武當展廳 仙山瓊閣武當山 觸摸靈動的皇室家廟 武當展廳分為:武當春秋——道教歷史與人物;武當瓊閣——九宮九觀三十六庵七十二廟堂;「人間,仙山,天國」;奇山異水的皇室家廟;天才傑作:獨創性武當建築藝術。 碩大的太極八卦圖,撐滿整個牆壁的八百里武當畫卷,讓古建築與仙山景緻遙相呼應,自然與文化融合一體。而6尊流散了69年的武當山銅像最吸引人的注意。3尊真武坐像、1尊靈官像、1尊周公像、1尊桃花像是今年6月21日,十堰文物局局長閻克印、十堰博物館館長胡勤專程赴安康市將他們接回家的。 武當山本身就是個博大精深的博物館,要想與武當山在個性化上有所區別,武當展廳可謂絞盡腦汁。展廳中,有一個大型高檔次的沙盤模型,全面反映了八百里武當山,較好地突出了整體布局。在人物方面,武當展廳選取了幾個代表性的人物加以表現,如永樂大帝、嘉靖皇帝、張三豐……通過經典故事、神話傳說進行介紹。一些微縮景觀也成了觀眾參觀的亮點:治世玄岳牌坊、一柱十二梁、龜馱碑、龍頭香、金殿……現代的能工巧匠把古人的建築經典移入展廳。 展廳中,還布置了許多文物。其中,「武當金書」堪稱鎮館之寶。 「武當金書」是1980年鄖陽地區開展文物普查時,工作人員在武當山紫霄大殿神案後面發現的。據了解,「武當金書」記錄的是道教經文,其價值主要體現於「金書上的字是用黃金書寫而成,系海內孤本」!「武當金書」全名為《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是明正統五年(1440年)御制,紙為泥青箋,全書字畫均為金書,雖經500多年,仍嶄新如初,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藝術觀賞價值。 看點:【黃金書寫的「武當金書」】 編輯本段水利建設展水電展廳 十堰與水 感悟跳動的水電樂章 陡峭的山崖、嶙峋的岸石、波濤洶涌的江水!進入水電展廳,彷彿置身於漢江之畔,來到一個水的世界。 從第一個單元「千古滄浪」往裡走,圖文並茂的景箱不僅介紹了十堰的水系、十堰古代水利工程,還展示了十堰建國初期的水利建設。以古代山河田園的微縮景觀和十堰山川立體展台,展示了十堰全境水系及古代灌溉、航運、加工等生活場景。在山崖腳下,可見半壁農舍,傍有水渠,立有被水沖動的水車、水碓;渠內是田園,遠處是江水,牆上是巨幅漢江碼頭照片。崖下小道上,一組纖夫拉纖雕塑,似乎能發出沉重的號子聲。 看完古老的水利場景,一座大壩擋在面前。原來,眼前是一座微縮的丹江口大壩。從泄洪孔洞魚貫而入,便是「漢江明珠」單元:洪災圖片、丹江口大壩微縮牆、領導視察照片、移民浮雕……在這一單元,還展出了馬燈、鐵鍬、扁擔、箢箕、土筐、墊肩、戰旗、決心書、戰報、水車等實物。 接著的世紀工程「南水北調」單元,依然是用景箱的方式介紹了全球水危機、南水北調工程大事記以及許多珍貴照片。 水電展廳的亮點集中在最後一個單位——十堰與「南水北調」。在這個「清水北送」為主題的展區,一幅巨型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調水地圖敷設在地面。 這張特殊的地圖是運用了先進的技術製作的感應地秤。當你沿著中線工程的輸送線路走時,每到達一個城市,相應的代表水流和流經城市的燈光就會亮起來。由於其神奇的高科技,被譽為水電展廳的鎮館之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開挖明渠,穿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線路全長1427公里。主要供水城市是北京、天津;河北的邯鄲、邢台、石家莊、保定、衡水、廊坊6個省轄市、14個縣級市和60個縣城;河南的南陽、平頂山、漯河、周口、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11個大中城市及30個縣級市、縣城。 感應地秤是一張完整的中線工程水源輸送地圖,配以聲、光、電,可以幫助觀眾更加清晰地了解整個中線工程的線路。 看點:【南水北調中線感應地秤】 出土文物展廳 南水北調湖北庫區出土文物展 擦亮塵封的瑰寶 2005年開始,全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考古工作者趕赴十堰市,對丹江口庫區地下文物進行大搶救。 據不完全統計,共完成勘探面積370多萬平方米,發掘面積7.2萬多平方米,共發掘清理了房屋、灰坑、墓葬、窯、灶等遺跡2800餘處,獲得陶、瓷、銅、玉、骨、石等不同時代、不同質地的主要文物1.4萬余件。 南水北調湖北庫區出土文物展廳,精選了部分文物及珍品,按時代順序,分三個單元展出:石器時代、夏商周文明、秦漢以後文化。 據了解,展出的文物有:工藝精美的舊石器時代手斧;系統揭示的仰韶、屈家嶺、石家河三疊文化層;科學發掘的春秋時期人殉墓葬;楚國第一玉劍與東周龍形把手銅器;結構獨特的秦漢時期罕見的大陶倉與彩繪陶璧;造型別致的漢代陶質「鴛鴦火鍋」…… 在該展廳,還布設了庫區舊石器遺址示意圖、庫區淹沒區文物分布圖等各種圖表。觀眾平時只有在報刊電視上看到的鄖縣遼瓦店遺址、鄖縣五峰鄉喬家院墓地、鄖縣李泰家族墓、丹江口市均縣鎮北泰山廟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這次都在該展覽中拋頭露面。 玉劍展 楚國第一玉劍 2006年夏,考古人員在鄖縣五峰鄉肖家河村喬家院墓地4號墓中發現一柄玉劍,是目前所發現的楚國最早的玉劍,距今至少2500年,堪稱「楚國第一玉劍」。該玉劍劍柄、劍身和劍鋒由兩段木質柄相連,全長37厘米。出土時木質柄已部分腐爛。 看點:【楚國第一玉劍】 編輯本段博物館文物 一級文物958件,居全省首位 據統計,十堰共有各類文物點2063處,其中國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准國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7處。 文物部門負責人說,十堰地區的館藏文物達5571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58件,居全省首位;二級、三級文物分別為359件和5012件。特別是古人類考古發現、恐龍蛋化石群、恐龍骨骸遺存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 編輯本段規模成就 鄖縣青曲鎮「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和學術界的震驚,被列為「七五」期間和1990年度「雙十大考古發現」之首;鄖縣柳陂青龍山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埋藏淺、蘊藏量大、保存完好,在考古學上具有重大科研價值,被國家授予「國家級地質遺跡保護區」;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雄偉,布局嚴謹,技藝精湛,風格獨特,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堪稱一絕,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些豐富和珍貴的文物資源,使十堰成為湖北文物大市之一。 然而,以往十堰卻是湖北唯一沒有博物館陳列館的中等城市,以至現有文物一直沒有條件陳列展出。「沒有場館,珍貴的文物只能長期鎖在櫃子里,無法與觀眾見面;沒有場館,珍貴的文物按照規定被一件件調往省博物館收藏。」十堰市博物館考古專家夢想十堰早日建設一個能夠陳列文物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設對於傳承歷史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都具有重大意義。 隨著十堰市北京路的建成,博物館的建設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文物終於可以有一個安身之處了!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2005年年初,十堰市決定在北京路建設一座佔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10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館。同年6月27日,十堰博物館奠基,9月動工興建。 十堰博物館為地上三層建築,展廳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設恐龍、古人類、武當山、汽車、水電5個專題展覽區。 湖北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稱,「十堰博物館設計新穎、獨特,現代感強,規模大,全省一流。」 十堰博物館保衛科負責人告訴記者,新館文物庫房所有安全防範設施設備已全部安裝到位,而博物館文物庫房的建築更是特別堅固,它的柱子最粗的直徑有1.1米,細的也有0.8米。「這可是建大橋用的標准,懂建築的人都知道。」他說,盜賊如果有歪心,就算他們拿著沖擊鑽也只能鑽些皮毛,結實的鋼筋混凝土堅不可摧!況且,每天24小時巡邏值班,所有文物藏品在新館都會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從高空俯瞰,不難發現十堰博物館外觀猶如一隻靈動的眼睛。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邱小勇獨具匠心的構思,以人的眼睛作為儲藏文物的寶庫,象徵人類始終目光炯炯,對厚重歷史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記者登上北京路左側山頂,遙望拔地而起的博物館,發現這只靈動的「眼睛」還是「雙眼皮」! 十堰博物館館長胡勤告訴記者,2004年秋天,來自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中南設計院,武漢東風設計院及十堰建築設計院的設計師共提交了5種設計方案。 「我們前後開了兩次專家論證會。首次是本地建築專家評選,大家一致認為邱小勇設計的方案構思巧妙、結構嚴謹;第二次我們召集省建築、文物專家評議,他們也認為邱小勇設計的外形、功能,能將十堰本地融合起來。結合專家意見,我們最終選擇了邱小勇的設計方案!」 胡勤稱,十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博物館外觀的設計指導思想是在現代、新穎的前提下融入了十堰特有的文化元素,可以概括為「探索」與「發現」。 十堰博物館副館長龔德亮說,邱小勇的設計方案是以人的眼睛為藍圖,既飽含了武當太極八卦「陰陽魚」變形圖案,又融入了東風汽車商標形狀。此外,還象徵了人類放眼看世界的韻味。「眼睛狀博物館的建成,成為十堰的標志性建築物!」 摘自 http://ke..com/view/293606.htm?fromenter=%CA%AE%D1%DF%B2%A9%CE%EF%B9%DD
F. 考古界的最大發現
考古界的最大發現是阿爾迪的化石
阿爾迪是一個女性始祖地猿的石化骨骼。這個類人物種起源於440萬年以前。阿爾迪最早於1994年在埃塞爾比亞發現,但是科學家花了15年來確認它的科學價值。它比南猿路西更為完整。她是一個更為原始的直立人類,高約120厘米。重100斤。
這個被認為最重要的化石標本是一具不完全的雌性動物骨架,主要包括帶牙齒的頭骨、手臂、手、骨盆、腿和腳。它物被科學家昵稱為Ardi。
國際研究小組還發現了36個也許是別的「始祖地猿」的化石,其中有年幼的,有雄性也有雌性。
科學家說,「始祖地猿」化石骨架的某些特徵和非常古老的類人猿相似,另一些則和後來更接近人類的類人猿相像。他們指出,Ardi比以前認為的最古老的人類祖先遺骸「露西」化石還要早一百萬年。
G. 湖北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掘歷史
1975年,在鄖縣梅鋪村溝龍骨洞,發現三顆猿人牙齒化石、打制石器及20多種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一部分屬於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還有距今六十萬年至一百萬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說明鄖縣猿人的年代早於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鄖縣猿人洞是我國第五個發現猿人化石的地方。
1976年,在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也發現了猿人牙齒化石三顆,還有狸、犀、獾、鹿、牛、劍齒虎等20多種動物的牙齒、頭角、骨骼、化石及打制器、尖削器、砍砸器等。其年代大約與北京猿人的時代相同,距今五十萬年,考古工作者稱為「鄖西猿人」。
1976年至1978年,在房縣七里河發掘出一座新石器時代部落遺址,總面積為6萬余平方米,發掘面積為1650餘平方米,發現古房屋建築遺址19處,墓葬26處。同時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罐、缽、盆、杯、碗、壺等。器械有石斧、石鋤、石箭頭、陶紡輪等。經考古學家初步鑒定:大約屬於漢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跡系統。它既有漢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跡因素,也與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有著密切的關系。
1986年和1987年分別在房縣的兔子窪、養鼻嶺、鄖縣的東峰、庹家洲、遼瓦店子、郭家院、大寺、青龍泉等地都發現了大批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歷史學家根據對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把長江中游及漢水為中心的十堰、襄陽、武漢等地區列為屈家嶺文化區。它是以湖北京山縣屈家嶺而得名,距今約四千五百年,這是繼母系氏族公社後的一個階段,屬於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是由氏族公社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在十堰這塊土地上,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代人,有一條明晰的發展過程,並且形成系列,專家們推斷,十堰地區可能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之一,省、市考古工作者一直把十堰作為考古的重點進行普查。
1988年,湖北省文化廳組織了全省性文物大普查,他們把十堰地區作為普查重點。考古工作者不辭辛勞,踏遍了十堰的山山水水,1989年5月18日,在鄖縣青曲鎮彌陀村發掘出土了一具基本完整的南猿頭骨化石,這究竟是不是南猿頭骨化石,十堰考古工作者不敢貿然斷定,他們一面採取保護、保密措施,一面急電省有關部門。
化石經市、省文化局(廳),博物館的領導、專家同意,立即送往北京,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初步修理、測量,上頜齒弓及硬齶清楚地顯露出來,頭骨各部位的形狀、位置、大小符合古猿類特徵。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專家賈蘭坡先生以及該所的黃萬波副研究員,顧玉岷副研究員等十多位專家、學者,對這具化石已顯露出來的特徵,進行了認真的觀察、研究、比較、鑒定,專家們親筆寫出了鑒定意見,一致認為,此化石屬於南方古猿類,距今已有200萬年左右的歷史,從而證明了中國是早期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這給人類發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填補了亞洲古人類發展缺環。賈蘭坡教授高度贊譽鄖縣南猿的發現,其意義可與北京猿人第一個頭骨發現的意義相比。並定名為「鄖縣人」。
鄖縣南猿定名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國內外公布了這一重大成果。《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報》、《文物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等國內新聞單位先後作為重要新聞報道了這一消息。《科技日報》把這一發現列為1989年我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主要報刊紛紛撰文,報導這一重大發現,闡述其對於人類起源理論的重要意義。這一發現,要修正關於人類僅起源於非洲和非洲遷徙的傳統觀點。為此中國人民高興、亞洲人民高興,因為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新論斷,要補寫人類發展史。
鄖縣檔案館已將「南猿化石」發現的有關文字材料、照片、專家鑒定意見及中外新聞單位公布的消息、文章,收集進館,作為重要全宗進行保管,為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提供資料。
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鄖縣舉行。來自美、韓等國,以及中科院、國家文物局、北大的眾多專家學者與會。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出土的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震驚了人類考古學界。省文物局在組織專家參觀「鄖縣人」學堂梁子遺址時披露,將繼續加大對「鄖縣人」遺址公園的建設力度。
1989年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已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它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古老的「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現在在「鄖縣人」出土處建有「鄖縣人」雕刻頭像,「鄖縣人」展館。
「鄖縣人」頭骨化石考古發現有二件。於1989年5月,鄖陽地區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組織全地區文物幹部進行文物補查。第一件頭骨化石由鄖縣博物館王正華、鄖西縣文管所屈勝民組成的普查小組於18日在鄖縣曲遠河口學堂粱子發現了第一件頭骨化石,編號為I號頭骨化石;於1990年5一一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鄖陽地區博物館、鄖縣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試掘工作,又發現第二件頭骨化石,編號為Ⅱ號頭骨化石。以後又接連兩次進行了發掘工作,獲取了大量的伴生動物化石和數百件石器。兩件完好的頭骨化石的發現,轟動了世界古人類考古學界。初步研究,被認為是「南方古猿」化石材料。隨著對化石材料的修復與揭示,以及研究的深入,從其形態上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進化特徵。被認定為直立人,命名為「鄖縣人」,其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在80一一100萬年左右。因為兩件頭骨化石標本空前的完好,它對人類的起源與發展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I號頭骨化石,在1989年底被《科技日報》發表選為全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於1990年被《中國文物報》選為「七五」期間和全國當年雙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並給鄖陽地區博物館頒發了證書。1990年以來的多次發掘,在其文化層共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錘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擊碎片和帶有打擊痕的礫石,並出土似手斧的兩面器。與人類化石伴生有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而且頭骨、下頜骨完整者數量之大是其他遺址不多見的。
H. 中國考古十大發現
因為2008年還沒有評出,2007年知道今年4月才被選中10大發現:
1、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遺址
2、河南新鄭唐戶遺址
3、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古城遺址
4、湖北鄖縣遼瓦店子遺址
5、河南滎陽關帝廟遺址
6、江西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
7、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
8、河南洛陽偃師東漢帝陵與洛陽邙山墓群
9、新疆庫車友誼路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
10、河北磁縣東魏元祜墓與河南安陽固岸東魏北齊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