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延鄉漢成帝遺址位於

延鄉漢成帝遺址位於

發布時間: 2021-03-12 10:27:03

A. 漢延陵的關於延陵

成帝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3l年)初春,開始在長安城西北的渭城延陵亭部修陵,因此取名「延陵」
建造五年之後,已花費巨萬,天下匱竭,而陵墓的主體工程—地下墓室和陵園司馬門還未完工。成帝震怒,問罪於負責陵墓營作的將作大臣解萬年,因他當初曾保證昌陵三年可成。早就對昌陵營作不滿的大臣們乘機紛紛上奏,說昌陵是借土它處,「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靈」,成帝的靈魂將來也不得安寧。而原來的延陵「據真土,處勢高敞」,應還復舊陵,停止徙民。成帝無奈,只得下詔罷昌陵之作。 延陵的再度營作,仍極盡豪華。延陵陵園略呈方形,垣牆邊長約四百米,四面垣牆正中均建築門闕,今除南門東闕已毀外,北、東、西門闕遺跡猶存,陵冢位於陵園正中,形如覆斗,陵基邊長約172米,高31米。今日延陵(咸陽市周陵鄉嚴家窖村),封土堆高31米,陵頂中央陷下一個3米深的大坑,可能是墓室被盜導致的陵頂塌落。陵冢正南有清畢沅所書「漢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延陵東北約600米處,有漢成帝班婕妤墓,當地群眾稱為「愁女墳」或「愁娘娘墳」。班婕妤是漢代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姑母,她博通經史,為人端莊大方,常作賦抒發傷感之情。留傳今日的還有《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三篇。成帝死後,她以婕妤的身份守園陵,死後陪葬於延陵附近。陵高14米,呈復斗形,陵基周圍曾出土雲紋瓦當和其他漢代磚瓦殘塊。
延陵之西還有一大冢,疑為許皇後陵。許皇後是大司馬車騎將軍平恩候嘉女,成帝為太子時入宮為妃,即帝位時立為皇後。《漢書·外戚傳》載:「後聰慧,善詩書」,得寵於成帝。趙飛燕入宮後,為了奪得皇後的寶座,便向成帝譖告許皇後,結果被冊收皇後璽,廢居昭台宮。緩和元年(公元前8年),「賜葯自殺,葬延陵交道廄西」。 從排列就是延、康、渭、義,從西往東排,從皇帝來說是元、成、哀、平,這四個陵對應哪四個皇帝在學術界是有不同看法的,這是延陵,也就是漢成帝,應該修在這里,結果覺得這里不好,在臨潼選了一個地,修長陵,那 個地勢比較低,建陵的時候用的工特別多,老百姓要用牛車運土,最後文獻上記載運土和運糧的價值一樣,遭到堅決反對,後來他又把這個陵遷回這個地方,這是現在學術界比較多的認為這是康陵,就是王莽的女婿,現在學術界有不同的意見,說康陵是最後一個皇帝,那個時候西漢王朝已經滅亡了,誰給他修這個陵,這個陵相當大,比義陵還大,不過這個迷我想很快就可以解決,最近我們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接受了國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的項目,我們正在對西漢帝陵進行全面的大規模的鑽探,就像漢陽陵那樣,最近我們正在做這個康陵,相信這個迷有望在短期內解決。
成帝決定在長安城東的新豐縣戲鄉步昌亭附近重建壽陵—昌陵。並於第二年「徙郡國豪傑柴五百萬以上五千戶於昌陵」,大規模營建,耗費巨資。史載,營建昌陵取東山之土「貴同粟米」,致使「百姓財竭力盡,愁恨感天,災異屢降,飢饉仍臻,流散冗食,餒死於道,以百萬數。公家無一年之畜,百姓無旬目之儲,上下俱匱,無以相救」(《漢書·谷永傳》)。今在西安市東北部與臨潼交界處,仍存一面積達三平方公里的土丘,土丘上有一個面積達一百平方米的矩形大土坑,當地百姓稱之為」八寶琉璃井」。巨坑之下二十米有堅實的夯土層,可能是當年地宮的建築物,在土丘的西北角,現在還遺留大量漢代瓦片、磚塊和瓦當。由此可見,當年昌陵規模之大,氣勢之雄偉。 延陵陪葬墓大多分布在陵東1500米處,共七座,今名位難考。 為了防止墓穴被盜而在墓中填充沙子,2000多年前的古人堪稱煞費苦心,但是,這種嚴密的防盜設置仍然沒有防住狡猾的盜墓賊。近日,陝西咸陽搶救性發掘一處漢冢時發現,有6個盜洞打到墓室及耳室,墓中隨葬品幾乎被盜空,而該墓的盜墓史從漢代一直延續到現代。
為配合西安鐵路北環線工程,今年5至6月份,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對位於咸陽市西蘭路農機市場內的蘇家寨1號漢冢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呈圓錐形封土堆部分已被破壞,墓道自上而下有三層台級,台級間距約2.3米,第二層台級以下充填著沙子。在墓室及耳室僅出土了零星隨葬品,有彩繪陶罐、釉陶殘片、柿蒂形銅飾、鎦金銅環、鐵棺釘以及棺木殘塊等,未發現墓主人骨。文物專家從出土器物、墓葬形制分析,該墓所處時代應為西漢晚期。

B. 陝西歷史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演變可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西版周時期、秦權時期、西漢時期、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陝西的發展進入新的時期。

C. 漢成帝死因之謎

綏和二年(前7年)二月,漢成帝劉驁夜宿未央宮,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准備接見辭行的楚思王劉衍和梁王劉立,誰知剛剛穿上褲襪,衣服還沒能披上身,就忽然身體僵直、口不能言,中風撲倒床,動彈不得。

綏和二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懷抱中中風暴死於長安未央宮,孝元王太後「治問皇帝起居發病狀」,趙合德畏罪自殺。

漢成帝在位25年,終年45歲。謚號「孝成皇帝」,葬於延陵(今陝西咸陽市東)。漢成帝死後,皇太子劉欣繼位,是為漢哀帝。

(3)延鄉漢成帝遺址位於擴展閱讀

漢成帝死葬延鄉,故名延陵。延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咸陽城北5公里處渭城區周陵鄉馬家窯村。陵冢為覆斗形,底部周長690米,高29.2米,四闕遺跡仍然存在。陵東北500米處有班婕妤墓,俗稱愁娘娘墳。形如覆斗,底部周長320米,高14米,頂邊30米。有7座陪葬墓布其東翼。

延陵陵頂中央陷下一個3米深的大坑,可能是墓室被盜導致的陵頂塌落。陵冢正南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漢成帝延陵」石碑一通。

延陵東北約600米處,有漢成帝班婕妤墓,當地群眾稱為「愁女墳」或「愁娘娘墳」。班婕妤是漢代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姑母,她博通經史,為人端莊大方,常作賦抒發傷感之情。留傳今日的還有《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三篇。成帝死後,她以婕妤的身份守園陵,死後陪葬於延陵附近。陵高14米,呈復斗形,陵基周圍曾出土雲紋瓦當和其他漢代磚瓦殘塊。

延陵之西還有一大冢,疑為許皇後陵。許皇後是大司馬車騎將軍平恩候嘉女,成帝為太子時入宮為妃,即帝位時立為皇後。《漢書·外戚傳》載:「後聰慧,善詩書」,得寵於成帝。趙飛燕入宮後,為了奪得皇後的寶座,便向成帝譖告許皇後,結果被冊收皇後璽,廢居昭台宮。緩和元年(前8年),「賜葯自殺,葬延陵交道廄西」。

D. 漢成帝劉驁的漢延陵的7座陪葬墓里有沒有趙飛燕和趙合德

說法一:漢成帝劉驁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位,後由於其妹合德害死了後宮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趙飛燕則被貶為庶人。
說法二:成帝死於趙合德床上,朝野震動,群臣聲討趙氏禍水。趙合德自知難逃罪責,自殺身亡。趙飛燕因為幫助成帝的侄兒劉欣即位,新帝感恩,仍舊尊她為皇太後。六年後,哀帝逝世,大司馬王莽以趙飛燕殺害皇子之罪,迫其自盡。風光一時,權傾一時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總結:趙合德是和成帝陪葬了的,而趙飛燕不確定,因為她是定了罪的,而且也沒有皇帝和姐妹來幫忙了

E. 西漢皇帝的陵墓在哪

「事死如生」漢帝陵 ——陝西西漢帝陵與陵園
西漢是我國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封建社會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完善、確立和鞏固基本上都完成於西漢。封建社會對禮儀典章制度及其重視,喪葬制度是禮儀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漢皇帝陵墓,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喪葬禮儀,漢代喪葬「事死如生」,帝陵也可以說是西漢封建統治階級社會歷史活動的縮影。對西漢帝陵的勘探與發掘,使我們對西漢歷史有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
20世紀初曾有日本學者對漢長安城周圍的西漢帝陵進行過調查。西漢帝陵的系統考察,始於20世紀60年代。通過對西漢11個陵的調查,諸陵的位置、范圍、封土、附屬的後妃墓及陪葬墓等情況大致明了。七八十年代對長陵陪葬墓、茂陵陪葬墓、陽陵刑徒墓地、杜陵陵園及從葬坑、漢高祖薄姬南陵從葬坑等遺存進行了發掘。80年代初對杜陵的發掘,推進了漢代帝陵的研究。1997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對陽陵進行了全面考古鑽探和較大面積的試掘。
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除漢文帝霸陵和漢宣帝杜陵位於渭河以南西安市東郊的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原上,其餘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西起興平縣豆馬村,東到咸陽市正陽鄉張家灣,依次排列著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成帝延陵、漢平帝康陵、漢元帝渭陵、漢哀帝義陵、漢惠帝安陵、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為什麼漢文帝霸陵和漢宣帝杜陵沒有修在咸陽原上呢?一方面是因為漢代帝陵埋葬有嚴格的昭穆制度;一方面文帝力求節儉,所以選擇在因山為陵。宣帝當皇帝之前「周徧三輔」、「尤樂杜、鄠之間,率常在下杜」(《漢書·宣帝紀》),他的父母均葬於長安城東南,所以宣帝築陵於杜東原。
西漢帝陵的形制有兩類:一類是霸陵因山為陵的形式,墓葬開鑿於山崖中,不另起墳丘。其他10陵則屬另一類,都築有高大的覆斗形夯土墳丘,一般底部約150~170米見方,高約20~30餘米,以武帝茂陵墳丘最大。漢代帝後合葬同塋而不同陵,後陵大多在帝陵的東面,墳丘亦較帝陵為小,惟呂後墳丘大小幾乎與高祖長陵墳丘相等。從陽陵開始,在帝後墳丘的四周築平面方形的夯土垣牆,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外立雙闕。這種圍墳丘一周的方形陵園,是西漢帝後陵園的通制。陵園之旁建寢殿和廟。
西漢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東,長陵陪葬墓規模最大。茂陵陪葬墓中有著名的衛青、霍去病墓。這些帝陵加上皇親國戚、權臣列侯的陪葬墓自東而西綿延百里,正如古詩所雲:「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彥謙《長陵詩》)。長陵開始置陵邑。漢朝建都長安以後,便將齊、楚諸國的大姓和有功之臣都遷到長陵邑來。自此而後,往往把高官豪富之家遷到各陵邑中去,將有實力的豪族控制在長安,以便鞏固漢朝的統治。漢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下詔罷置陵邑,因為強迫移民而使百姓破產,引起社會上的動盪不安,設置陵邑對鞏固政權已不起作用,所以從渭陵開始廢置陵邑。
西漢有些皇帝還按帝陵規格修建其父或其母之墓,或以皇帝、皇後的禮儀安葬,如漢太上皇陵、薄太後南陵、鉤邑夫人雲陵,以及宣帝父母史皇孫和王夫人的陵墓等。這些陵墓或在皇室帝陵陵區附近,或在陵區之外的京畿之地。
杜陵在今西安市東南郊曲江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1982年至1985年,開展了對漢宣帝陵和孝庄王皇後陵的陵墓、陵園、寢園及杜陵的陵廟、陵邑、陪葬坑和陪葬墓的考古勘察;並對帝陵陵園東門和北門遺址、寢園的寢殿遺址、一號和四號陪葬坑進行了考古發掘。漢宣帝陵封土底部邊長175米,頂部邊長50米,高29米。陵墓居陵園中央,四面正中各有一條墓道通向地宮,四條墓道的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墓道底部為斜坡墓道,均填土夯築。陵墓周圍築有牆垣,四面牆垣正中各闢一司馬門。陵冢東南575米為王皇後陵,其封土及陵園形制與杜陵相近,只是規模較小,建築也較簡陋。漢宣帝陵東門遺址距封土120米、通寬85米、進深20米,由門道、左右塾、左右配廊、散水等組成,布局規整,結構合理。帝陵寢園遺址位於杜陵東南,寢園四周築牆垣,平面為長方形,佔地20,880平方米。寢園內發現寢殿和便殿兩大組建築遺址。寢殿是寢園的主體建築,位於寢園西部,大殿建在長方形的夯土台基上,用以祭祀。便殿在寢殿以東,是一組多功能的建築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間組成,供存放皇帝衣履器物和祭祀者休息閑宴之用。在杜陵東北還發現了可能是陵廟的遺址。杜陵從葬坑發掘面積雖小,但出土的數以百計的裸體陶俑和車馬器、兵器、金餅、建築材料以及其他銅器、陶器、漆器等,顯示出西漢帝陵極為豐富的埋藏內涵。杜陵既對西漢前期帝陵禮儀制度有所承襲,又對後代帝陵發生影響,在漢代帝陵中具有代表性。杜陵的發掘使我們對漢代帝王陵墓的陵區以及禮制建築的布局、形制有了清楚的認識,表明了西漢帝陵是當時都城長安的縮影,其陵園形制、布局是仿照皇宮進行建造的,使我們對漢代帝陵有了直觀地了解。
漢景帝陽陵位於咸陽市正陽鄉張家灣村北原上,是漢景帝劉啟和王皇後的合葬陵園。陵園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近6公里,南北寬1~3公里,由帝陵、後陵、南北區從葬坑、刑徒墓地、陵廟等禮制建築、陪葬墓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坐西朝東,居於陵園的中部偏西,平面為亞字形,四面各有一條墓道,坐西向東。封土四側各有從葬坑一排,其外為夯土垣牆,四側均有三出闕門,是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一組三出闕,南闕門遺址已經發掘;後陵、南區叢葬坑、一號建築基址等距分布於帝陵四角;嬪妃陪葬墓和德陽廟位於帝陵南北兩側,左右對稱;刑徒墓地及三處建築遺址在帝陵西側;陪葬墓園棋盤狀分布於帝陵東側的司馬道兩側;陽陵邑則設置在陵園的東端。整個陵園以帝陵為中心,布局規整,結構嚴謹,充分顯示了唯我獨尊和嚴格的等級觀念。陽陵陪葬墓園區西起帝陵東側約1100米處,全長2350米,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墓園之間以壕溝分隔,目前已鑽探發現東西向壕溝22條,由壕溝分隔而成的陪葬墓園16排107座,已探明的各類大中小型墓葬五千餘座。陽陵帝陵陵園四門以內,封土以外,墓道兩側發現從葬坑81座,其中東側21座,南側19座,西側20座,北側21座。坑的寬度絕大多數在3.5米左右,深3米左右。東側、西側叢葬坑均為東西向分布,主要埋藏有騎兵俑、步兵俑、羊、狗、豬等各種動物俑和陶器、銅器、漆器、兵器、車馬器等;帝陵北側叢葬坑為南北向分布,已知有各式兵器、車輛、步兵俑、生活用具等;南側坑內的遺物尚不清楚。陽陵陪葬坑出土的彩繪陶俑造型比例適度,體型勻稱,刻劃細致,工藝精湛,神態逼真,特別是陶俑的面部表情豐富多樣,頗具個性,勘稱藝術珍品。1972年發現的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陽陵形徒墓地,葬式不一、排列無序,帶有刑具的累累白骨反映出修陵勞動力的使用情況。
1970年開始發掘的長陵附近楊家灣漢墓及陪葬坑,將3000多件彩繪兵馬俑展現於世,提供了研究漢代軍制、戰陣、武器裝備等情況的寶貴資料。楊家灣漢墓規模巨大,結構復雜,在西漢帝陵陪葬墓中很有代表性,墓主可能是周勃、周亞夫父子。1981年發掘的茂陵陪葬墓從葬坑出土的230多件「陽信家」用物,以銅器居多,鎏金銅馬和鎏金銀銅節熏爐是西漢青銅器中的精品,反映了當時高超的金屬冶鑄技術。
西漢皇帝陵墓以帝陵為中心的復雜而規整的布局,顯示了以皇帝為中心的專制主義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漢代帝陵的形制為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影響。目前西漢帝陵內的構築及埋藏情況因為尚未發掘,所以還不清楚;另外關於各帝陵陪葬坑的方位和具體數量因發掘尚少,了解也不多。隨著西漢帝陵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西漢帝陵的全貌將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F. 西漢皇帝都埋在哪呀拜託了各位 謝謝

西漢帝陵 帝號及姓氏 在位時間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況 漢高祖劉邦 前206--前195年 長陵 陝西咸陽市窯店 漢惠帝劉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陽市韓家灣 惠孝張皇後 漢高後呂雉 前187--前180 呂後陵 咸陽長陵東 漢文帝劉恆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東郊 孝文竇皇後 漢景帝劉啟 前156--前141年 陽陵 咸陽市張家灣 孝景王皇後 漢武帝劉徹 前140--前87年 茂陵 興平縣南位 李夫人 漢昭帝劉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陽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後 漢宣帝劉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長安縣東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後 漢元帝劉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陽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後 漢成帝劉驁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陽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漢哀帝劉欣 前6--前1年 義陵 咸陽市周陵東 漢平帝劉 公元1--5年 康陵 咸陽市周陵西南 孺子嬰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陽王劉玄 23--25年 東漢帝陵 帝號及姓氏 在位時間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況 光武帝劉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陰皇後 明帝劉庄 58--75年 顯節陵 河南洛陽 馬皇後 章帝劉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洛陽 竇皇後 和帝劉肇 89--105年 慎(順)陵 河南洛陽 熹皇後 殤帝劉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陽 安帝劉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陽 閻皇後 順帝劉保 126--144年 憲陵 河南洛陽 梁皇後 沖帝劉炳 145年 懷陵 河南洛陽 質帝劉纘 146年 靜陵 河南洛陽 桓帝劉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陽 鄭皇後 靈帝劉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陽 何皇後 王皇後 少帝劉辯 189年 獻帝劉協 190--220年 禪陵 河南修武 曹皇後

G. 漢光武帝劉秀的陵墓在什麼地

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原陵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鎮鐵榭村。當地亦稱「漢陵」,俗稱「劉秀墳」。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於原陵。有司奏上尊廟曰世祖。」

H. 西漢皇帝都埋在哪呀

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除漢文帝劉恆霸陵和漢宣帝劉詢杜陵位於渭河以南西安市東郊的白鹿塬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餘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塬上,西起興平市(縣級市)豆馬村,東到咸陽市正陽鄉張家灣

I. 咸陽都有哪些名勝古跡

1、乾陵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佔地面積40平方千米。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陽陵

又稱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後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區三縣區。

3、茂陵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興平市,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4、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

秦咸陽宮遺址是我國戰國時期秦國的都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窯店鎮北塬一帶,西距咸陽城區15公里。北起高乾渠,南至渭河,西起渭陽鎮塔爾坡,東至正陽鎮柏家咀,東西12公里,南北6公里,保護面積72平方公里。

5、順陵

是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位於咸陽城東北20千米處渭城區底張鎮韓家村。楊氏死於咸亨元年(670年),先以王妃禮安葬。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追封楊氏為孝明高皇後,改墓稱陵。

J. 請問漢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漢陵,中國西漢和東漢的皇帝陵墓。分別在漢代故都陝西西安和河南洛陽附近。年代約自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20世紀60年代後曾作調查驗證和少量發掘。
西漢11陵,除文帝霸陵在西安市東郊的霸陵原上,宣帝杜陵在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原上,其餘9陵都在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考訂後的渭北9陵,東西跨度50多千米,自西至東是: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義陵、惠帝安陵、高祖長陵、景帝陽陵。西漢陵中,文帝霸陵採用依山為陵的形式,墓室開在山崖中,不另起墳丘,其餘10陵都在地面上夯築高大的覆斗形墳丘。墳丘一般底每邊長150~200米,頂高20~30米左右。當時帝後合葬,同塋而不同陵,皇後埋在帝陵東邊,後陵規模略小。從陽陵開始,帝後墳丘的四周均築起夯土垣牆,每面中央各闢一門,門外立雙闕。陵園內還設寢殿,陵園旁設廟,陵園外有大批陪葬墓。
據記載,東漢12陵除獻帝禪陵在山陽(今河南焦作)外,其他11陵,或在雒陽(洛陽)故城的東南,或在雒陽故城的西北。大體可以肯定的,只有位於北邙山與黃河之間(今河南孟津)的光武帝原陵。另外10個陵,具體位置均未能確定。據記載,從明帝顯節陵開始,不置陵邑,不建廟,陵園四周不築垣牆,改用行馬(臨時性的竹木屏籬);墳丘前建石殿,石殿前建神道,神道兩旁列置成對的石象石馬。東漢開創的這種陵寢布局,為以後各朝沿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