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雨秀西遊記

雨秀西遊記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46:16

『壹』 <<西游記>>的賞析

《西遊記》是我國優秀的古典文學名著之一,至今仍廣為流傳,其中的精彩故事都回還記憶猶新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玄奘怒逐美猴王;孫大聖四海求仙方,觀世音甘露活寶樹;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智取芭蕉扇。可堪稱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書中有一些看不大懂的地方,但卻並沒有減弱我對《西遊記》的喜愛之情:調皮機靈,詭計多端的老孫;大腹便便,視食如命的老豬;老實忠厚,謙虛謹慎的老沙;有時心軟,有時固執的唐僧。

『貳』 西遊記1,2章全文內容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古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齋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主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復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齋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丑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古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丑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丑。又經五千四百歲,丑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歷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古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主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主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知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知
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知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知
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拋彈子,邷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知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涌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裡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知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古
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齋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齋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主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主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復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裡面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里邊——知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古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齋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主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知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古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主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知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主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游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回網,致使齊天大聖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知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葯,抃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餚。但見那——齋
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滿盤盛,桔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葯,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古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松,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盪盪,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這一去,正是那——古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齋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主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掞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古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齋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主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主
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蒨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主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古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古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里!」即忙跳入裡面,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裡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主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系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瑽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齋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道:「我說什麼神仙話?」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猴王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齋
猴王聽說,只得相辭。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里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知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古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朴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松枝梢頭,摘松子吃了頑耍。古
少頃間,只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豐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主
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知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古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麼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齋
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古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齋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主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裡修什麼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里,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知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畢竟不知向後修些什麼道果,且聽下回分解。

『叄』 西遊記全集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s/fly_001.htm

剛看過,可以看的

『肆』 《西遊記》第一回古文翻譯

譯文: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在東勝神洲傲來國,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一天仙石崩裂,從石頭中滾出一個卵,這個卵一見風就變成一個石猴,猴眼射出一道道金光,向四方朝拜。那猴能走、能跑,渴了就喝些山澗中的泉水,餓了就吃些山上的果子。

整天和山中的動物一起玩樂,過得十分快活。一天,天氣特別熱,猴子們為躲避炎熱的天氣,跑到山澗里洗澡。它們看見這泉水嘩嘩地流,就順著澗往前走,去尋找它的源頭。猴子們爬呀、爬呀,走到了盡頭,卻看見一股瀑布,像是從天而降一樣。

猴子們覺得驚奇,商量說∶「哪個敢鑽進瀑布,把泉水的源頭找出來,又不傷身體,就拜他為王。」連喊了三遍,那石猴呼地跳了出來,高聲喊道∶「我進去,我進去!」

那石猴閉眼縱身跳入瀑布,覺得不像是在水中,這才睜開眼,四處打量,發現自己站在一座鐵板橋上,橋下的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著流出來,將橋門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裡面。石猴走過橋,發現這真是個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樣樣都有。

出處:出自明代吳承恩的長篇小說《西遊記》。

(4)雨秀西遊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伍』 西遊記第一集水簾洞取景地點

第1集--猴王初問世 在北戴河取景

水簾洞---黃果樹大瀑布、波月洞

1、內部應是在湖南冷水江波月洞拍攝
http://www.elong.com/travelguide/showsightmore.aspx?sightid=001001023007003&display=description&ap=7010900000
波月洞原名芙蓉洞,又名神仙洞,過去是鄉民求雨的地方;後改名為波月洞,據說與《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有關。據傳,明萬曆年間,新低級縣城郊有一對年輕男女,男的叫波兒,與財主女兒月香相愛。月香父親嫌波兒是貧苦漁民,不允女兒婚事,兩人遂私奔至芙蓉洞,結成夫妻生一兒一女,男耕女織,幸福美滿。13年後,新化遭逢大旱,三月無雨,月香父親與地方鄉紳隨知縣往芙蓉洞求雨,巧遇失蹤13年的女兒月香。月香父親覺得女兒與人"淫奔"有辱門庭,遂遷怒於波兒,當即向知縣狀告波兒"拐帶"人口,要求嚴辦。知縣命人拿下波兒月香一家四口,押至停泊於資江邊的官船上,等回縣後再行審理。波兒和月香擔心押去縣衙凶多吉少,兩人抱頭痛哭一番後,便一人抱一個孩子,縱身跳進了波濤洶涌的資江。事後,萬曆才子吳承恩游歷到了冷水江,聽說波兒月香悲慘遭遇後感慨唏噓,專程到資江邊憑吊了了番,又到波兒月香居住13年的芙蓉洞祭尊英靈。他對當地的父老說:"此洞當改為波月洞才是。"當地百姓覺得吳承恩言之有理,又出於對波兒月香的同情和紀念,芙蓉洞自經改名為波月洞。吳承恩後來創作不朽名著《西遊記》時,遂以波、月悲劇為素材,演繹成二十八宿的歸宿,化身為黃袍老怪,與寶象國公主百花羞人魔相戀,成配13年夫婦,後終於被正統禮教的代表孫悟空拆散的故事。書中共寫了四個章節,將他們夫妻居住的洞府命名為"宛子山波月洞"。史載吳承恩為江蘇人氏,其父系絲綢商,常往來湖湘收絲販綢。做為文人,年輕的吳承恩隨父遠流至此,不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此事真實可否,明末清初此洞就改用現名,地方誌中有據可查。

2、孫悟空鑽水簾洞一景是在黃果樹拍的,有人去對照過

『陸』 西遊記第一回原文

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節選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

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畢竟不知向後修些什麼道果,且聽下回分解。

(6)雨秀西遊記擴展閱讀: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柒』 有關《西遊記》

1.讀過《西遊記》後,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我們知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於降妖捉怪,斬邪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如果沒有誠信憨厚,善長水性的沙和尚助陣,孫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麼順利了。豬八戒力大無比是孫悟空捉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以慈悲為懷,感動了蒼天,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帶領徒弟們,終於取得了真經。

我們還要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雖然我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善於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讀過《西遊記》使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畢業升初中,初中畢業升高中,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著成功。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2.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嚮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煉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3.西遊記是講述齊天大聖孫悟空不平凡的出生,與其在花果山,水簾洞的生活,後來,與師父唐三藏,師兄弟豬八戒,沙悟凈展開前往西天取經的艱辛旅途.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章節是第二回-「三星洞訪仙學道」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小章節,但孫悟空與菩提祖師之間的暗語互動卻令我印象深刻,也佩服行者的聰明伶俐,竟能知曉祖師給他的暗號,
並且學會了七十二便等通天本領.還有第二十三回-「唐僧八戒飲水懷胎」,哇!只是喝了河水,竟然就懷孕了,不論男女都會生呀!八戒的一句話「我的媽呀!這孩子從哪裡出來呀!」堪稱一絕,令我不禁捧腹大笑.幸好,後來悟空和悟凈兩人到了解陽山,和如意真仙大打一戰後,取得泉水,才消除了胎氣.
西遊記,真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ㄧ,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為悟空法力高強,是最厲害的,但我卻有點不以為然.他法力高強是無庸置疑的,但我認為西天取經的旅途之所以會如此有驚無險的順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西遊記真的很好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4.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聖,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後,觀世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西遊記》帶給我們不再是對神話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像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5.聖僧努力取經編,西宇周流十四年。苦歷程途遭患難,多經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還加九,行滿三千及大千。大覺妙文回上國,至今東土永留傳。」這是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的真實寫照。以前是看電視了解唐僧取經。這次通過看書卻品出了新的味道。

眾所周知,唐僧取經的成功離不開三個得力的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的大徒弟要練過硬的本領,漂洋過海,尋訪名師。經過一番苦練終於練就了七十二般變化,一雙識別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才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最大的特點就是可愛。只要有他就會有笑聲,有人誤會他懶惰。其實收拾包袱、喂馬的工作他都一絲不苟,挑不出什麼錯來。但是他很小氣,總是暗地比較,自己比別人多幹了多少。的確,八戒在隊伍裡面確實是個人素質最差的一個。但是我想並不是由最好的人員組合起來的隊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隊伍的整體功效。一個強大的完整的隊伍,成員必須要有不同的特點和分工。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通風報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過就跑這個特點也只有八戒有。我記得以前有個將軍,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哨。別人不解。他說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哨站崗,遇到敵人一定會戰死,而膽怯的士兵則會跑回營中報信。這就是說明人員搭配問題的很好的一個例子。

在看《西遊記》的過程中我覺得唐僧確實是一位優秀的領導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唐僧之所以能取回真經,不僅僅是有三個勇敢的徒弟,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無論是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還是各種美女誘惑他。他都毫不動搖,抱定一個信念:不悲觀、不氣餒,最終取得了勝利。最終唐僧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團結一心,其利斷金。取經途中孫悟空等人遇到困難時,雖有矛盾,但最後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師傅,上天入地,遍尋各方神聖。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的團結,就沒有最後四人終成正果。

《西遊記》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它非常的好看,真不愧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6.中國的四大名著在國內早已經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書了,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近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根據吳成恩先生的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也早已經是風靡全國了。

小的時候看《西遊記》覺得很好玩,孫悟空的金箍棒真的很厲害!打得妖魔鬼怪哭天叫地的。尤其是大鬧天宮的時候,那打得真叫過癮。孫悟空一時間成了我們小學生競相扮演的對象,成了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大豪傑。我們有意無意的就模仿著六小靈童先生的表演,而且有的模仿的惟妙惟肖,給他一身猴皮再把他放到動物園的猴園里你肯定分不出哪是猴哪是人。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成了每個電視台的保留節目,每年都要上演,尤其是猴年的時候電視台就不止一遍的播,那時候只要是播我每次必看,看完此台的看彼台的,真是百看不厭,而且每一次都津津有味。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隨著閱歷的不斷增加,隨著接觸社會的不斷深入,我漸漸的對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是何等的英雄!手持一條金箍棒,憑著一身出神入化的本領,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拿他不住,二郎楊戩受命於危難,本打算力挽狂瀾於即倒,帶著眾仙家的無限寄託來力戰孫悟空,卻沒有想到被孫悟空佔了他的洞府,二郎廟竟改姓孫了!正當他們斗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太上老君拿出一寶貝鋼圈將孫悟空拿住,於是眾仙家面帶笑容的向玉帝慶祝。他們想出種種殘酷的刑罰想把孫悟空置於死地,卻沒有料到孫悟空軟硬不吃,還是太上老君有實力,再又一次的眾仙無能為力之後,他又挺身而出,用三昧真火來燒孫猴。太上老君真的很守信用,說煉他七七四十九天就是煉四十九天,一個時辰都不多煉,這倒是很值得我們現在的有些人學習的,可是令太上老君始料不及的是孫悟空非但沒有死反而因禍得福——被煉成了火眼金睛,善辨妖魔鬼怪。他這一出爐可不要緊,天宮可就糟了殃了,首先受到攻擊的是使孫猴受了四十九天罪的八卦爐,它被猴子一腳踢翻,落到地上成了火焰山——這是孫悟空後來才知道的。太上老君真是個兩面派的典型,當初請猴子的是他,捉猴殺猴的也是他,可是到頭來拿孫悟空沒辦法的還是他,看來當個好仙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可謂是成也老君,敗也老君,就好像現在當個好的領導一樣,對上對下都得掂量著來,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會落個一敗塗地。齊天大聖被煉了四十九天,本來他就是好戰分子,這次給他提供了這樣一個好機會,真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抓住機會狠狠地把天宮一頓亂鬧,這下天宮到處是雞飛狗跳的,眾仙家使出了渾身解數也無濟於事,用出了所有的寶物都統統失效!還得說玉皇大帝不同於眾仙家,畢竟是管著眾仙家的,究竟是與眾不同,再看他:左顧右看沒有取勝之法,還差點被金箍棒給碰一下,最後急中生智,趴到桌子底下大聲疾呼:「快請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應呼而至,來與齊天大聖比個高低,分個輸贏。他耍了個小聰明將猴子壓在了「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年。佛祖收服野猴之後,玉皇大帝從桌子底下爬出來,急急整理了一下龍袍,慌忙坐到寶座上,定了定神,靜了靜心,大口的喘了幾口仙氣,臉上的緋紅漸漸退去,於是開了一個名為「安天大會」的慶功宴。許多不知名的神仙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來,一個個面帶微笑,來向玉皇大帝道喜,其實無非是借道喜之名來親近親近如來,或許是來見見如來的真面目,人家畢竟是祖宗,也許更主要的目的是來向玉皇大帝獻媚的,同時討一杯御酒或者是一顆不熟的仙桃(熟了的早被孫悟空吃光了)吃——那要相當於多少年的苦苦修煉啊!也好在玉皇大帝面前混個臉熟,畢竟是歸人家管的,他的事再小也是大!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玉帝根本就沒有時間搭理他們,一直跟在如來的屁股後面念《起死回生經》呢。從這件事上我們不難看出為什麼現在我們有些領導幹部屁大點的事他的下屬也會當作安邦定國的大事來對待的原因了,這是古已有之的,更何況這件事又是發生在天上,神仙都這樣,我們區區凡人有什麼理由不效仿?

令人慶幸的是孫悟空被解救出來了,是被一個東土的和尚救出來的,其實就是把五行山上的那道靈符給揭了下來。他可不是別人,他是全書的重中之重的人物,沒有他那就什麼也沒有了,它乃是東土大唐皇上的乾弟弟,御賜姓唐,他還有另一層身份:如來佛祖的弟子,和觀世音菩薩是師兄弟,他真名叫「金蟬子」,因為不注意聽如來的講座(講經文)被貶下凡,是一個十世修行的好人,誰吃了它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也許是如來感覺培養一個徒弟挺花費心血的,不願再花費那麼多的精力培養徒弟,還或許是有別的目的,他讓「金蟬子」從距西天十萬八千里的遙遠的大唐跋山涉水的來取經,給他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也給了不知厲害為何物的野猴子一個機會。自此後,如來就正兒八經開始了自弈,當然有不少觀棋不語的真君子,如來也是個下棋不悔大丈夫,可受罪的乃是唐僧幾個。孫悟空也就開始了他的修行之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這一路他就像一個掃雷專家,把如來等神仙給他們布下的地雷全部掃凈,既然是如來自弈,他就能對各個方面都瞭若指掌,所以就時不時的出頭或派別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出面給唐僧師徒四人排憂解難,讓他們感受一下佛法的無比神通廣大,死心塌地的受盡苦難取真經。悟空被放出來後,本以為可以展示自己的本領了,一開始的騰雲駕霧把個肉眼凡胎的唐僧崇拜的不行,可是悟空竟然連一個小小的黑熊怪都奈何不得,是因為他被壓了五百年拳腳功夫生疏了呢?還是因為她一眼就看出了黑熊怪和觀世音有親?以前別說觀世音了,就是玉皇大帝他也沒把他放在眼裡!而且他一見黑熊怪就先說了自己五百年前的如何英勇:怎樣鬧龍宮取得了兵器和披掛、怎樣鬧地府把姓孫的在生死簿上全部抹掉、怎樣鬧天宮打的各路神仙敬而遠之,沒想到黑熊怪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不僅不吃,還哪壺不開提哪壺,弼馬溫長弼馬溫短的,這可是悟空最最不光彩的痛處了,這可氣壞了孫悟空,他哪裡受過這樣的侮辱,二話不說提起金箍棒一陣猛打,沒成想不但沒有勝反而中了黑熊怪的機關。最後還是請出了觀世音出面將此事擺平的。由「好漢不提當年勇」這句古訓就可以推斷出孫悟空不算是個好漢,最起碼他算不上一個真正的好漢,或許是這句古訓比《西遊記》的年齡小,也或許是這句古訓就是從這里流傳出來的。他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倚不老而賣老,吃起了自己的老本,難怪乎今天的有些領導幹部稍微做出一點成績就不可一世、神氣十足的,見了誰都像別人欠他多少錢似的,或者是欠他一個長輩似的。在以後的取經路上,真正被孫悟空打敗的妖精真是少得可憐,不是請這位神仙幫忙就是請那位聖人助陣,而且每每在開仗之前先吃一回自己的老本:五百年前怎樣的呼風喚雨、噴雲吐霧、偷天換日、等等神通,可每每被打下陣來,其實這也不能全怪悟空,那些妖精個個有神通、位位有法寶——一些仙家的生活日用品或座騎或一些寶貝。這些東西都能降伏孫行者,可為什麼當年他大鬧天宮時他們不拿出來呢?是因為孫悟空以前頭上沒有金箍?是不願顯示自己採取明哲保身的辦法,以免和他結下樑子怕他日後報復?是為了給別人顯示的機會?這我們就不難明白現在官場上的游戲規則了。還是經歷了這許久年眾仙家都以逸待勞,趁孫悟空被壓他們抓緊時間改進工具,使得悟空一出來就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若是這樣的話,就是悟空和現在的一些妖精有了代溝,一些新式的東西沒有見過所以就不那麼容易取勝,這也正是如來的高明之處,先把你給預訂下,以後讓你慢慢知道厲害,還得讓你感激不盡的受封。

隨著唐僧師徒的不斷西進,新的挑戰接踵而至。但是綜觀那些妖魔鬼怪,不是這位神仙的坐騎就是那位佛爺的童子,多多少少和天上的神仙沾親帶故,有的甚至是如來佛祖的舅舅!孫行者不愧是火眼金睛,能夠一眼就看出或是經別人(神仙所變)指點,知道了那些妖精的後台是誰,乾脆也不費那些被侮辱的事了,直接找神仙幫助,或讓他們的主人親自下凡,不知是悟空假裝沾沾自喜,讓唐僧知道自己在天庭上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還是他已經看出來了這是如來的自弈,給他個面子讓他的虛榮心得到一絲安慰,所以當那些妖精被收拾完,神仙老道或雙手合十或單掌豎立,笑呵呵的說:「這也是你們師徒該有此劫難。」時,行者虔誠的雙手合十表示謝意。我想機靈的行者一定知道這是如來的圈套,他進也得進不進也得進,好歹把唐僧送到如來面前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他知道,他們師徒幾人是不會有事情的,唐僧更是不會死的,下棋的人也是挖空心思才給他們師徒幾個創造了機會,又是找人又是安排場地,還要算計,絞盡腦汁的湊夠八十一難,可就是這樣還是百密一疏,稀里糊塗的就讓人家把經文取走了,等他們走了之後一盤算,還差了一難,如來心痛不已,後悔不迭,還是聰明的觀世音猜透了他的心思,將唐僧師徒打下雲頭,替如來解決了一這個心病。不僅湊夠了八十一難,還讓他們取不到完整的經文,等到他們到了大唐,經文失效也有解釋:不完整的東西當然是不行的了,給自己留了後路,可見神仙的明爭暗鬥不比凡人少,而且還都是一些超乎想像的辦法。

孫悟空知道唐僧的來歷,也知道要他和唐僧做伴的原因,無非是要假戲真做一番,讓那些凡夫俗子感慨一番,順便做些好事也留些美名,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不管唐僧有沒有理,只要是他被責怪,他就「誠心」的認錯,表面上是害怕「緊箍咒」,其實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悟出了一個道理:上司的事情你該知道的就應該知道,不該你知道的即使是知道了也應該裝作不知道。他就是這樣還是被那肉眼凡胎的和尚趕走了好幾次,行者既然已經受了那麼多的委屈,也不在乎一次兩次的了,索性就把戲做足,裝出一幅怎麼樣都不會離開唐僧的樣子,好像一離開唐僧自己就會立即沒有了生活的勇氣似的,這大概是「激將法」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吧。這傻乎乎的唐僧還就真上當,行者越不想走,他還越來勁了,飛得要把他趕走去不得真經,最後把個行者逼得沒有辦法了,給唐僧磕了幾個頭一個筋斗雲回花果山快活去了,當佛祖怪罪下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錯。

唐僧不愧是一個好人,在被土匪捉去又被悟空解救出來後,當他知道那幾個壞人已經被行者打死時,還大發善心,把那幾個土匪埋葬起來,利用自身的優勢給他們念葬經,真是干哪一行方便哪一行,最起碼不用花錢去請和尚或道士了,這樣既省下了不少差旅費,又可以把葬經溫習一下,兩全其美。而最可氣的是,他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的:「雖然我被你們捉住,但是我勸你們行善,你們卻不聽,被那猴子打死,與我沒有半點關系,你們要是到閻王那裡告狀,他姓孫,我姓陳,冤有頭債有主,你們只可告他,莫要告我這取經之人。」可氣不可氣?!其實唐僧心裡也挺明白的:我後台有觀世音和如來給我撐腰,我怕你個野猴子?你保我唐僧是你的福氣,是天經地義的事,是你要贖罪,是你要修成正果,要不是我唐僧,你被壓著去吧!我怎樣對你你都不能有一絲的怨言!你要是對我有半點不從,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我把那緊箍咒一念,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還想跟我斗?那裡涼快去哪裡歇著吧!所以每次他的徒弟給一方除妖降魔之後,那百姓就把他供為神僧,他就欣然接受,毫無半點愧色。這也是如來走的一步好棋,讓唐僧在那個國家流芳百世,歸根結底還是宣揚了他的佛法無邊,唐僧只不過是一個可憐的幌子罷了,孫猴子他們幾個更是可憐的要命,連個幌子都算不上。也就是小的們做出了成績要歸功於他的領導,而他的領導又要說是他的領導領導的好。

在大功將要告成之時,那如來的兩個秘書非向唐僧等人要「人事」不給真經文,「人事」即現在的見面禮,也就是他們想利用職權之便收受賄賂。他們也不容易,天天在如來眼前晃來晃去的,連出去的自由都沒有,一天到晚的跟著如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好不容易來了幾個大款,不宰一下實在是過意不去,也就顯示不出大唐的地大物博來。可是天算神算不如人算,他們幾個窮得叮當響,無奈之下,也是考慮到以後用不著化齋了,就用起了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把戲,把皇上御賜的紫金缽盂給了他們,才取得了真經。兩位秘書在向如來匯報工作時不提此細節,難道通曉世間萬事萬物的如來佛祖能不知道嗎?他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胡來。看來收受賄賂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的,而是在很早以前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了,說不定還是那時借了唐僧師徒傳到中土的呢,就這樣在中土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歷經多少代而不息,且又領會了這種收受賄賂的實質,並將其發揚光大。

以上即為我讀《西遊記》所想到的,以我的生活閱歷也就暫且只能想這么多,可能有些觀點過於偏激,但我還是將他們記錄下來,等我以後對社會了解更深刻、人生閱歷更豐富些再回過頭來看這些東西時,也許會啞然失笑:我當時真的是很幼稚啊!孫悟空的本領再大也翻不出如來佛祖的手掌心

7.我最喜歡的書要數《西遊記》了。它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著作,是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講述佛教的事而改編的。裡面又加上了機智靈巧,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懶惰貪吃、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們共同保護他們的師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經,在我國佛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他們取得真經靠的什麼?靠的是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他們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他們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才能戰勝一切,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

只因為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別什麼是妖怪,什麼是普通的凡人,孫悟空與唐僧彼此間產生了許多矛盾和誤解。

比如說,《西遊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藉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為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為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現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屍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凶,把孫悟空趕走了。這次唐僧真的誤會了孫悟空,本來孫悟空的目的是保護唐僧,沒想到卻錯以為行凶殺人。

只因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卻沒有,所以彼此間產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

有15篇呢,你慢慢選吧!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