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昌樂古遺址
⑴ 關於昌樂營丘的詳細歷史
昌樂營丘(原馬宋鎮),歷史悠久,早在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 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編輯本段昌樂營丘據史書記載,「黃帝記方制天下,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爽鳩氏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吳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則(li);湯時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於營丘。」
周武王封輔佐自己滅商有功的姜太公於齊,建都於此。即史書所記:「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商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然,當時東有萊國襲擾,近有紀國威脅,營丘地不安定,而姜太公精心治齊「通商工業,便漁鹽之利」(《史記》語),使齊很快昌盛,富強起事,修建了當時頗具規模的營丘城。城類燕京制度,分內外兩城。城垣呈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1200米,周長約4.5公里,現存部分殘牆,基寬30米,牆高6米,為夾板夯築而成。遺存還有漢隱士逄萌墓碑、竇公渠碑及大量漢磚等。
姜太公治齊,又經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稱胡公,胡公遷都薄姑。周歷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齊哀公的舅父(名山)率營丘人襲薄姑,殺胡公,自立後國君,稱獻公,把國都遷至臨淄。
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下面為引用考證資料:齊國古都山東省昌樂營丘
營丘故城,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關。《昌樂縣志》載:「營丘故城,類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廣袤二十餘里。」城垣已塌無跡。據考:東門,即現馬宋鎮古城村東十五里,今坊子區范家莊東北隅里許,原有東門石碑為記;西門在古城村西五里,北申明亭村西南「女媧廟」處,原廟碑記有:「古城西關西門外,女媧娘娘廟」字樣;南門在古城村南十二里,高家辛牟村東南隅「府君廟」前,現存南門石碑右上一角為記;北門在古城北六里,濰城區張、陳官莊村附近。符合周初:「列地卦國,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三品之制的制度(周里小於今里)
內城:舊雉堞成正方形,廣袤為一千五百米,即古營丘城址。城垣周長十一點二華里,今稱營丘古城遺址。《周禮·坊記》雲:「都城不過百雉」。今內城實際為一百五十雉。現今仍存有四千五百米、寬十五米之城垣殘跡。位於今河頭村東里許,白浪河西岸,今營丘村西二里處,金釵河北岸,距昌樂縣城東南二十四公里,北緯36°34』,東經119°02』。嘉慶版《昌樂縣志》古跡考雲:「古營丘城,豈太公之所築。仰漢時,因太公之舊,而築之歟。」今古城村即古皇城。原有太公祠,唐朝長壽年(公元692年)建。另有八角琉璃井乃皇井遺跡。皇城南門外,原有漢朝隱士逢萌墓道碑,今徙置古城村東南角處。皇城北門外,原有唐朝嗣聖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縣令竇炎鑿渠遺址和竇公渠碑。
營丘故城,在齊魯境內,屬古老地區之一,據考已有四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唐杜佑《通典》載:「黃帝方制天正是,立為萬國。顓頊之所建,帝嚳之所授,創建九州。少昊時(公元前2590年)爽鳩氏已居營丘。」《太平寰宇記》載:「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國。當少昊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湯時,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為營丘。」《山東通志》載:「青州,古爽鳩之虛。《禹貢》為青州,周為齊國。」據明嘉靖《青州府志》載:「少昊爽鳩氏,帝少昊之司寇也,帝以鳥名命官,司寇主擊盜賊幫名。今昌樂營丘是也。」《續山東考古錄》雲:「古風質朴,以官名、人名為國名耳。」時營丘地,故曰:爽鳩國。
夏朝:《竹書紀年》載:「唐堯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虞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3年,)命禹攝位,遂復九州。」時營丘地由夏諸侯,季萴代爽鳩居之。《青州府志》載:「季萴,虞夏諸侯,代爽鳩者,亦昌樂也。」禹貢海岱惟青州,濰淄其道。青州之域。古爽鳩地:「有季萴(今昌樂縣古城村);斟 (今安丘市杞城村);斟灌(今壽光市斟灌村);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莒,古介根邑,莒故都(今莒縣城陽鎮);紀,(今江蘇省贛榆縣,魯隱公元年遷壽光市紀台鎮處),諸國地。」以上所見,即古青州地域之輪廓。《史記》司馬遷曰:「禹後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夏朝時營丘地稱季萴國。
商殷時代:昌樂營丘地,有逢伯陵氏封國。《路史》載:「逢伯陵,姜姓。炎帝後裔,太姜所出,始封於逢澤,後改封於齊。」明嘉靖《府志》載:「逢伯陵,姜氏,伯爵。漢書謂,湯時有逢公伯陵;齊乘曰,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即晏嬰對齊景公曰:逢伯陵因之是也。亦昌樂也。」可見營丘古城,自少昊時有:爽鳩氏始封國;夏朝有季萴氏代封國;商朝繼封逢國;至周,太公呂望封稱齊國,謂古青州治所,周朝前計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記載。
周朝:《竹書紀年》載:「帝辛(紂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於畢,得呂尚為師。翌年,武王興師伐紂克之。繼命姜太公呂望東征。伐奄國五十,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逐萊人地入於齊。非鷹揚元勛,不足以彈壓東方,故特封之營丘。」又載「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巢伯來賓,逐大封諸侯。」《昌樂縣志》載:「周武王十有三年夏四月,封尚父於齊,都營丘。按:營丘故城,即太公始封之地,歷六世,始遷都臨淄。」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成王封外祖父太公呂望做齊侯,呂尚都營丘,山東省昌樂縣。」司馬遷《史記》曰:「太公封齊,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紀地。《青州府志》載:「周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魚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齊始封昌樂、再徙博興、又遷臨淄。傳卅一世,為田氏所篡。太公傳子丁公呂 ;及傳子已公呂德;德傳子癸公呂慈母,慈母傳子哀公呂不辰;紀侯及之於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呂靜,是為故公;胡公徙都薄姑(今博興縣柳橋鎮處)。齊哀公少弟呂山怨胡公,與其黨襲殺胡公,而為獻公;獻公盡逐胡公子,徙都監淄。」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周歷王十有九年(公元前856年)齊哀公弟山,率營丘人襲殺胡公,而自立為獻公,徙治臨淄。」《竹書紀年》卷九周記載:「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齊太公薨;康王十六年賜齊侯命。」(及,姜太公之子,丁公呂及)。又見清朝乾隆年間,禮部侍郎閻循觀《西澗草堂詩集》「登木樑台」詩雲:「層台冠西嶺,雲際獨攀登;滄海遙如帶,沂山近可憑;地崩庚戌水,銘記太公陵;欲辨臨淄誤,返周亦缺徵。」並詩後加註雲:「雍正八年,大水台崩,得古碣雲,齊太公之墓,碣旋裂。」史料可見,僅姜太公一人,在昌樂縣營丘,治國修政達五十年,相沿姜姓五世六侯,都治營丘稱齊國,歷時一百八十八年。並非始封臨淄。
關於昌樂營丘與臨淄營丘之爭論,原錯誤出自魏朝酈道元《水經注》,誤定營丘為臨淄。後見清朝全祖望《全校水經注》給予反駁雲:「淄水出其前左營丘,誤也。臨淄城中雖然有丘(稱葵丘),淄水逕南而北,非營繞之意。」又雲:「周成王封師尚父於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萊侯與之爭營丘。太公聞之,夜衣而行,至營丘。陵亦丘也;作者多以丘陵號曰緣陵。又去萊差近,成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經書,諸侯城緣陵是也。」又據《山東古國考》雲:「昌樂營丘屬於萊夷國都。」萊夷部族哪有不爭之理。《濰縣志》雲:「商周濰縣地屬萊國。」可見,姜太公所爭之營丘,並非臨淄城,因為萊國與臨淄相距甚遠。《爾雅·釋丘》載:「水出其前, 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此以水在丘之前、後、左、右名之也。」民國四年版《辭海》解釋:「 丘,謂水在丘之前也(今金釵河);沮丘,背水以為險也,沮同泄字(今官莊河);正丘,水出其右,古人以南為正,故以西為右,則流不遠,當止也,爾雅亦稱丘。(原竇公渫上遊河)。營丘,水出其左,(今白浪河)曰:營丘」。當時昌樂營丘,地處四河中央,故有城處脈中之說。其地形地貌完全與《爾雅》記載相符合,而臨淄古今都不具備這一地理特徵,只見淄河旁其左。今古皇城(古城村)東南隅數步有丘,今稱石埠,長寬里許,因水土流失,今不甚高,標高63.1米。清朝翰林院學士、工部侍郎閻愉《營丘辯》文,肯定此石埠為營丘之丘。
今有金釵河流其古城前;東面有白浪河旁其左;北有官莊河背其後;古城西,竇公渠水出自古城西南「蛤蟆塘」,水自城西側北流,由「皇城」後東折流入後官莊河,當時營丘四水縈繞,故名營丘。而酈道元只依水出其前左,牽強應和臨淄地形,又言:「城對天齊淵,故有齊城之稱。」釋雲「天齊淵,是天之腹臍;漂瓦出木,記有『齊』字等」雲。對臨淄營丘因事附會,遺謬誤於千載。唐朝顏師古早已考稱:「昌樂營丘是舊營丘。」若有新營丘,臨淄城不過是沿襲老營丘名而已。在清朝乾隆年間,據傳有一次營丘之爭的大辯論,最後乾隆御批昌樂縣為「尚父初封地」,做為昌樂城中「保障坊」的匾額。至今殘坊尚存。從太公封營丘至齊桓公改稱緣陵,營丘名稱歷時又三百餘年,加之周朝前一千五百年,營丘名稱歷時一千八百餘年。
春秋戰國時:營丘稱緣陵。嘉慶版《昌樂縣志》載:「襄王六年春,諸侯城緣陵。按:緣陵齊邑,殆因營丘緣陵而得名也。」《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緣陵即營陵,古城在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五十里。」《通志》雲:禹「後裔,東樓公九世,成公遷緣陵。至文公又遷淳於(今安丘市杞城)」。《府志·封建表》載:「周靈王廿三年(公元前594年),杞文公名『益』,始遷淳於。」依此計算禹後裔東樓公,在緣陵稱杞國,歷時一百二十九年。嘉慶版《昌樂縣志》載:「敬王時(公元前519年),孔子弟子名『後處』,字子里者封此,唐追封為營陵伯。」
西漢時:漢高祖劉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封從兄劉澤為營陵侯,都治營陵。《史記》卷十八表雲:「營陵侯劉澤,漢三年為郎中,擊項羽;十年封從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為侯。與高祖疏親劉氏,世為衛尉,封萬二千戶,漢高祖十一年,即營陵侯劉澤元年。」從此緣陵始稱營陵。營丘地自齊桓公元年稱緣陵,至漢高祖十一年改稱營陵,緣陵之稱歷時五百餘年。西漢時,營陵首為北海郡治所。《後漢書·地理志》載:「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公元前148年),戶十二萬五千,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領縣二十六:營陵或曰營丘,莽曰北海亭。劇魁,侯國。都昌。平望,侯國。平的,侯國。斟,侯國。桑犢。平城,侯國。新城,侯國。成鄉,侯國。膠陽,侯國。」以上共廿六侯國及縣,西漢時候國與縣並存。新莽(王莽)天風元年(公元14年)改營陵北海郡為北海亭。嘉慶版《昌樂縣志》載:「建武四年(公元28年),伏恭字叔齊,為營陵侯。光和六年(公元189年)應劭為營陵縣令。」《後漢·郡國志》載:「北海國(治劇縣),領十八城:劇、營陵、平壽、都昌、安丘、淳於、平昌、朱虛、東安平、高密、昌安、夷安、膠東、即墨、狀武、下密、挺、觀陽」。建十一年(公元206年)北海國改為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北海郡改為國。三國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北海國改為郡,又營陵縣地。三國青龍元年後,營陵又為北海郡治所。《補三國疆域志》載:「北海郡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觀陽七縣。」晉朝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廢魏立晉。此時營陵、劇縣劃歸徐州部,琅琊國東莞郡。《晉太康地理志》載:「晉因漢制,營陵先屬北海郡,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琅琊置東莞郡,營陵屬之郡下。」《山東通志》雲:「東莞郡統縣人:營陵、朱虛、安丘、益、臨朐、劇、廣。劇、營陵屬焉。」元康十年(公元300年),城陽之營陵等十一縣為高密國。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232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營陵、劇地入後趙,歷時卅三年。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陷青州、營陵、劇屬南燕十年。南北朝劉宋明帝泰始五年(公元469年),營陵屬膠州平昌郡。北齊承光元年春(公元577年),後周興師滅齊,營陵、都昌兩縣屬後周,歷時廿七年。
隋朝: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公元585年),北海郡為青州治下。《山東通志》載「隋北海郡《時始治益都》。」又雲:「隋開皇十六年,改曰營丘縣,屬北海郡,(治所始徒今濰坊市),大業八年度。唐武德初,於營丘縣權置杞州,二年州度,復為營丘縣,屬濰州。領先年省入北海(今濰坊市)」。隋開皇十六年營陵始稱營丘縣,營陵之稱歷時近八百年(792年)。
唐朝:《舊唐書·地理志》載:「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濰州,領北海等十一縣,析北海縣置營丘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惟留北海、營丘、下密三縣,余並廢。武德八年濰州廢,乃省營丘、下密二縣人北海縣,五代因之。」
唐朝時:爽鳩、季 、逢伯陵、姜太公開國之地營丘古城始廢。
古老的營丘,東方大邑,歷經滄桑,幾經沿革,逐漸演變為農村。今見營丘故城遺址附近,僅存古城村、營丘村、營丘河南村、城南村、古城店、城角前沿等象徵性村莊而已。華都麗邑,昔日輝煌,已陷湮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營丘古跡,歷史之文明,卻給齊魯文明之邦,留下了光輝的史碑。
註:營丘之「丘」,明初倡儒學,為避孔丘之「丘」字,官令「丘」旁加阝,明後丘字為邱。故屬同一字義。
⑵ 昌樂境內有哪些商周遺址
昌樂縣古文化遺址非常豐富,現已發現了一百四十五處。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二十處,其年代約在公元前4300—2400年前後;龍山文化遺址五十七處,其年代約在公元前2400—1900年前後;岳石文化遺址七處,其年代約在公元前1900—1500年前後;商周文化遺址六十一處。這些遺址多分布於白浪河、大丹河及其它河流的兩岸,包括了從原始社會的大汶口文化到商周期間的各個歷史時代。初步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密度大,往往在很小范圍內,就有多種古文化遺址共存,形成了緊密相挨的遺址群;二是時代延續性強,每個遺址群一般都包含有各個時期的遺存,繼承發展關系明顯;三是遺址面積大,文化層厚,文化內函豐富。
⑶ 昌樂有何名勝古跡
1,仙月來湖風景區 2 ,首陽山省級源森林公園 3,火山口 4,昌樂公園 5,中華寶玉石博物館
6,昌樂藍寶石有礦面積達450多平方公里,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大、世界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區之一,素有「藍寶石之鄉」的美譽
⑷ 濰坊歷史遺跡
十笏園、郭味蕖故居陳列館、青雲山、濰縣樂道院、濰縣集中營、萬印樓、仰天山、范公亭、老龍灣、駝山...
⑸ 昌樂營丘古城遺址
昌樂位於山東濰坊市郊。古稱營丘,是姜尚(子牙)的故里,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宋建隆三年始稱昌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聞名遐邇的「藍寶石之鄉」,其藍寶石位居國內第一、世界第四。有全國唯一的和最大的國家級寶石市場-----「中國寶石城」。另外昌樂還是「木魚石」的重要產地。
昌樂更是不可不游的石文化旅遊勝地。昌樂境內有古文物遺址145處。其中大汶口文化遺址20處,龍山文化遺址57處,岳石文化遺址7處,商周文化遺址61處。其中營丘古城遺址是周文王十三年姜太公呂望始封於齊的首都。
昌樂政府正在與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石文化專業委員會共同籌辦首屆中國昌樂國際石文化節活動。擁數四十餘座罕見的古火山口、沂蒙山,與著名的山旺化石共著一山。同時毗鄰北方重要的奇石集散地臨朐。
⑹ 濰坊昌樂孤山上有個叫什麼塔
沒有什麼塔,孤山上有個廟,每天早上有很多人去晨練,白天也有很多人去拜佛。來回50分鍾的路程吧。至於塔沒聽說過,建議有時間來看看。
⑺ 昌樂的歷史遺跡或者名人故居
營丘的石祖林,縣北的玉皇廟 。刻有"文字"的這些甲骨,是肖廣德於2004年春在昌樂縣古遺專址上,採集刻有古文字信屬息載體的古陶片時發現並高價收購的。經分析研究,這些甲骨多為遠古時的獸骨,大者盈尺,小不及寸,石化程度較好。具有刻畫符號的甲骨文,有的在每片(塊)上刻畫一個文字,有的刻畫幾個或多個文字;大部分是專門記事的辭骨,並有少量卜骨;字的位置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內,有的刻在骨臼頭上。筆畫婉轉曲折,刻畫纖細,多為弧筆和曲筆,頗似各種形態的螃蟹狀、草蟲狀和鳥狀。刻寫者手法嫻熟,行筆果斷,整個字體結構層次分明,完全符合文字結構的體式和規律。它與近年出土的丁公、南盪、萊陽等陶文及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單個原始文字和古彝文的圓筆道文字相比較,只是載體的不同,其字型、筆畫、結構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考證,這是古東夷人的遺物,出自古東夷地區,經專家定名為"東夷甲骨文"。
⑻ 山東濰坊昌樂在古代屬於什麼府
昌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聞名遐邇的「藍寶石之鄉」。古稱營丘,距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宋建隆三年始稱昌樂。現隸屬山東濰坊市,共有15個鎮、1個開發區,60萬人口,1100平方公里土地,境內有經國家批準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珠寶市場-----「中國寶石城」。
昌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北離渤海80公里。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309國道及膠王路、濰九路、昌大路貫穿境內,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為昌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昌樂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縣,糧食作物主要盛產小麥、玉米、地瓜,經濟作物主要種植黃煙、棉花、花生、西瓜、果品、蔬菜等。昌樂黃煙以色澤好、油分足、易燃燒、香味純正等特點馳名省內外,昌樂西瓜以「早、大、甜」而聞名遐邇以及紅河鎮的五香花生,白塔鎮的山芋,阿陀鎮的粉皮,北岩鎮的「荊山」牌粉條,崔家莊鎮的蘆筍,唐吾鎮的醬菜等一大批優質農副產品。昌樂素有「藍寶石之鄉」和「木魚石之鄉」的美譽。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和開採的有藍寶石、石灰石、鉀長石、木魚石等20多個礦種。其中藍寶石有礦面積450平方公里,儲量數億克拉,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大型藍寶石礦床之一; 地熱資源豐富,儲量大、溫度高,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石灰石礦區集中,品位高,約有120億立方米。
昌樂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天然狩獵場、古火山口、高崖水庫等景點以及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團子山、蒼山等氣勢恢弘的古火山口,為人們提供了一部生動的地質教材;風景秀美的高崖水庫、佔地3000畝的天然獵場,為中外客人提供了良好的旅遊、娛樂場所
⑼ 濰坊市古代文化遺址,古建築和革命紀念的有哪些
聊齋園蒲松齡故居東周殉馬坑原山泰山行宮魯山森林公園齊國歷史博物館齊故城遺址中國古車博物館淄博市博物館泉河頭風景區顏文姜祠姜太公旅遊中心蒲松齡書館樵嶺前風景區趙執信紀念館(因園)普照寺(大佛寺)
⑽ 關於濰坊的歷史淵源,名勝古跡,地域特徵...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內有斟灌、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太公望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春秋時期,現市轄區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秦代,東部屬膠東郡,高密置縣,西部屬臨淄郡,東南部屬琅琊郡。漢代,市境為青、徐2州刺史部所轄,分屬北海、琅琊、齊3郡和甾川、高密、膠東3國。三國時,地屬魏。南北朝時,南朝地為劉宋,北朝地屬元魏。隋代市境屬北海、高密郡。唐代屬河南道,青、密2州。元屬中書省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萊州2府,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為青州、萊州2府所轄,屬山東省。 民國時期,先屬膠東道、萊膠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後屬山東省。1948年濰縣解放,成立濰坊特別市(省直轄)。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改稱濰坊市,仍為省轄市。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1年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安丘、昌邑、壽光、高密6市(縣級),臨朐、昌樂2縣,共有152 個鄉鎮、 38 個街道辦事處、 9600個自然村。 1987年,撤銷益都縣,設立青州市。1987年4月20日,撤銷諸城縣,設立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將濰坊市的五蓮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1993年6月1日,撤銷壽光縣,設立壽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銷安丘縣,設立安丘市。1994年5月18日,撤銷高密縣,設立縣級高密市。1994年6月10日,撤銷昌邑縣,設立縣級昌邑市。1994年5月23日,設立濰坊市奎文區,將原濰城區白浪河以東的東關、東園、院校、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虞、廿里堡、梨園3個鎮和軍埠口鎮的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呂家、高家澗頭院、武家澗頭院7個村,寒亭區郭家官莊鎮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裡、小南潭、西金馬、東金麻8個村劃歸奎文區,區人民政府駐勝利東街。 2003年6月30日,將安丘市南流鎮劃歸濰坊市坊子區管轄。2003年7月4日,山東省政府批復同意將坊子區清池街道辦事處劃歸奎文區管轄。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個鄉鎮、38個街道辦事處,9600個自然村。 2007年,濰坊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全市共67個鎮,1個鄉,49個街道。其中:將安丘市的黃旗堡鎮、趙戈鎮,昌邑市的太保庄鎮劃歸坊子區管轄;將壽光市的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 2009年,將昌邑市飲馬鎮的48個村,北孟鎮的橫路屯、大陳、大石門等3個村,高密市闞家鎮的27個村,井溝鎮的7個村,相州鎮的8個村劃歸坊子區太保庄鎮管轄。將安丘市景芝鎮的14個村劃歸坊子區趙戈鎮管轄。 【經濟狀況】 濰坊是一個工業大市,工業在山東省排第三位。濰柴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動力製造基地,濰柴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發動機生產商.。濰坊海化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基地。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特稀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准。4個縣是全國百強縣。 濰坊工業發展較快。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乾隆年間便有「南蘇州、北濰縣」之稱,明清時代曾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綉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以來。現已初步開成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面、電子通訊及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築材料、醫葯及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十大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主要有原鹽、純鹼、柴油機、空用車、程式控制交換機、氯化聚烯等108大類,5000多個品種。濰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東GDP第二,在全國25個國民生產總值過百億城市中第16位。 濰坊通過建設「半島商貿城」,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全作關系。鐵路、公路、機場、通信及城市供水、供氣和商貿設施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萬公里。全部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和國內處直撥電話,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1萬。市區供水普及率達100%,居民生活燃料氣化率達90.03%。 2006年,濰坊市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1位,工業利稅、工業利潤排名第12位。2009年濰坊市GDP達到2727億元,居全國城市第29位。 主要企業:濰柴集團、海化集團、新郎集團、晨鳴集團、仙霞集團、耶利亞集團、巨力集團、諸城外貿、聯盟化工集團、得利斯集團、福田、亞星、華光集團、瀘河集團、壽光巨能控股等。歷史文化】 夏有斟灌、斟尋、寒、三壽等國。商逄等封國。周屬齊、魯、紀、杞等國。秦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漢屬青州、密州。宋屬京東東路。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清屬青州、萊州二府。1928年各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建國後到1988年,地專級行政建置主要為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 濰坊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名且三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氏族部落秤和生活。夏代、商代境內分別建有封國,春秋、戰國時期,分屬劉、魯等 國。青州還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久遠的歷史給濰坊境內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帶,有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和遺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27處,縣級400多處。 濰坊作為歷史古州名郡,人才薈萃,英傑輩出,文化各人燦若星辰,生於濰坊市域或曾活動於此的高層次文化名人就有100多人。他們對濰坊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據傳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精通鳥語的公冶長就生長的安丘市的書院村,至今該村還有碑文為記。春秋末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博聞強記,善於辭令,輔佐齊靈公、庄公、景公,政績卓著。他出使楚國的故事為後人廣為傳頌。東漢末年徐幹,是一名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另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在壽光一帶任過北海相,他曾「制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在郡六年,政績赫然」,世稱「孔北海」。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肯有廣泛的農事經典,對研究辦業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北宋畫家張擇端,擅長給畫車馬、舟船、橋梁、城郭和街道,現有存世畫<<清明上河圖>>,描給了當年汴梁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畫面形象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優秀風俗畫。北宋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與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青州,他們的詩詞創作,以及有名的<<金石錄>>著作,名冠一時。宋代濰坊還涌現了李成等一代著名文學家和科學家。元代二欽所著地方誌<<齊乘>>,以元朝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所轄益都邑、古跡、亭館、風土、人物等。是研究山東地方誌的一部珍貴資料。明代散曲家馮惟敏,著<<海浮山堂詞稿>>和<<山堂輯稿>>,所寫散曲,風格爽朗,題材廣泛,有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民間疾苦,諷刺了封建官僚的貪婪橫暴。清代內閣大學士、書法家劉墉也是濰坊人。清道光年間濰坊陳官俊,任過戶部、兵部、吏部三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有多種著述留於後世。其子陳介祺,第我國著名金石學家,著有<<十鍾山房印舉>>等專著30多部。他對濰坊的嵌銀、仿古銅、鑄銅印、拓片等民間工藝品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清朝末年,濰坊一條巷子出了曹鴻勛、王壽彭兩名狀元,一時傳為佳話。 原籍他鄉,曾在濰坊為管做事的歷史名人也有許多,如唐代大書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準、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等等。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知密州,寫下了<<超然台記>>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00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清乾隆年音,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濰縣做過七年的縣令,他為政清廉,請詩書畫並稱「三絕」,他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文和書畫,至今流傳二世,為世人稱頌。著名宰相劉墉,人稱大清國第一才子,「劉羅鍋」更是家喻戶曉,其書法、繪畫更是一絕,在清代自成一派。 革命時期的濰坊也有諸多的優異表現。著名的濰縣攻堅戰是華北平原上的第一個攻堅戰,該戰役在中央的正確領導及濰坊人民的浴血奮戰下,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的成功為之後的多次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現代和當代著名人物有中共「一大」代錶王盡美,無產階級革命家陳少敏,著名文學家王統照、崔嵬、臧克家、王願堅、王大化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他們所限得的傑出成就,讓世人矚目,讓濰坊人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