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壩遺址
Ⅰ 夯土牆是怎麼造的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台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Ⅱ 為什麼說阿房宮是我國乃至世界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據專家推測,阿房宮可能是基礎打好了,但宮殿沒有完全蓋好。當時修阿房宮不到一年,秦始皇就死了。勞動力又被拉去修秦陵墓,陵墓沒修完,秦二世就垮台了,阿房宮也就沒有建完。
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長1200多米,南北寬400多米,現存最大高度12米,夯土面積54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所知的我國乃至世界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阿房宮前殿遺址的面積規模與史書記載的「東西長500步,高達數十仞,殿內舉行宴饗活動可坐萬人」所描寫的基本一致。
Ⅲ 西漢都城的建築遺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周圍夯宮築宮牆,牆基寬20米,周長1萬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宮牆的四面有門。宮內的殿址破壞嚴重。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達15米。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現存於夾城堡村東的夯土高台,可能是桂宮的明光殿基址。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內有庫房基址7處,出土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此組建築建於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1~11號建築基址為一組,外邊圍繞每邊長1400米的方形夯土牆。12號建築基址另為一組,位於南牆的外側中部。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出土的石礎上有「始建國」年號,其位置和規模,都與《漢書·王莽傳》所載的「王莽九廟」相符。在漢長安城內外還發現漢代制陶、鑄錢、冶鑄等作坊遺址,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范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Ⅳ 「中國金字塔」的紅山文化建築遺址,夯土就達10萬立方米,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埃及金字塔享譽全球,那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的魅力令無數的學者為之傾倒,但是如果不說,你可能不相信,其實在中國也發現了過圓錐形的“金字塔”式建築。
這種觀點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學者們經過多年的孜孜不倦的探索,確實掌握了不少證據,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和中國的金字塔三者之間肯定會有一些內部我們現代人無法確定的聯系,這些謎只能等待今後來慢慢揭開了。
Ⅳ 據說明代以前城牆為夯土修築,土城牆遇到下雨天怎麼辦不會脫落嗎
會脫落,但絕對不是嘩啦啦傾盆大雨一澆,立馬就土崩瓦解的那種脫落,因為那是夯土。
中國建築又被稱為土木建築,而土木建築的基礎就是夯土,我們目前所知的所謂的阿房宮遺址、華清宮遺址留下來的其實都只是夯土地基,真正的木質結構經受不住歲月的風霜,而夯土可以。
不過,盡管如此,有些損耗總是難免,畢竟不如經過燒制的磚牆,在歷史記載中,因為連續的大雨而被沖倒的城牆也不在少數,在古代兵家水攻中,對這種夯土城牆傷害極大,這也都是客觀事實。
Ⅵ 農村的夯土房竟然和長城有關,它有著哪樣的歷史
農村常見的夯土牆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牆體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經過不斷改良,後來城牆、院牆也廣泛採用這種夯土牆,大行其道兩千餘年,時至今日仍在北方一些農村使用。
夯土技術的出現起源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地面建築屋內居住面的踩踏硬面,到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段比較成熟的夯築台基技術已經出現,為夯土牆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
夯土牆相較於建築物的夯土台基(基址),在建築工藝上並無差別,夯土牆起源於新石器中晚期環繞聚落的城牆修築需求,夯土牆另闢蹊徑的從城牆建造行為起源主要是因社會環境造成的。
夯土版築技術是夯土牆發展的一個關鍵性技術,起源於仰韶時代晚期的中原地區,到龍山時期古城牆多採用版築法建造。夏商時期版築牆技術規范完善,成為城垣建築的通用技術。出現鹿台一類特殊的高台建築,使用版築牆體承重。
戰國秦漢以來因為建築均以木柱、木樑為承重結構而限制了夯土版築牆的進一步發展,僅僅局限於城牆和長城的修築方面,從考古發現來看戰國秦漢的版築夯土城牆僅是一面牆體,牆體上部狹窄不能行走,這種牆體僅僅起到分割阻斷的作用,只有和與之配套的烽燧、亭障聯合才能組成有效的戰略防禦系統。漢代烽燧建造過程復雜嚴謹,至今仍有許多地面建築遺址保留至今,可見其建造技術非常卓越。
Ⅶ 中山古城遺址有哪些景點
中山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古城是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都城版,系全權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城址、陵區等多處景點。
古城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凸角形,城垣依河溝地形修築,利用河溝作城壕。城內中部築一道南北向夯土隔牆,將城邑分為東城和西城。城垣現已大部無存,地下城牆基部尚能連貫北牆、西牆和南牆上有4處突出城垣的建築基址,其位置均與護城有關,可能是防禦設施。北牆中部和西牆中部各發現城闕一處。西城內發現一條貫穿東西的幹道,東接建築遺跡區,西經西門至城外。
東城的東部發現大型建築群兩處,與三號大型建築群相距約1500米,南北遙遙相對,大致在一條中軸線上。遺址以夯築高台為中心,兩側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基址上面有圓形柱基,外有夯土牆基。
Ⅷ 夯土牆的夯土牆夯土版築技術的歷史傳承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台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Ⅸ 夯土版築技術最早起源於哪個區域
鄭州
最新的考古發現表明四五千年前我國就已經用夯土方法修築城牆。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生土建築在中國產生於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殷商時代就有成熟的夯土技術,到漢代民居建築使用夯土牆的更多,而且在夯土城牆中開始使用水平方向的木骨牆筋,稱為「紝木」,這種做法上至漢長安城,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還在使用。
唐長安的皇城、宮牆均為夯土牆,城內的里坊也用夯土牆分隔,到了北宋夯土技術又有進步。北宋匠作少監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一書中就系統總結了當時夯土版築技術的成就。其中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則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之」。福建土樓把中國傳統的夯土施工技術推向了頂峰。
(9)夯土壩遺址擴展閱讀
歷史傳承
所謂夯土版築,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樓房。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從考古發掘上來看,我國這種夯築技術的最古遺例,是在河南省湯陰縣叫做白營子的地方,它是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末期的遺址。
公元前ll世紀(商代)以後,這種技術被各個領域廣泛應用,許多規模宏大的宮室和陵墓都是用夯築技術建造的,特別是夯土台基成為建築物的必有通式。在四千多年前的大禹王時代,不僅利用這種技術建造城池宮殿,而且用於修堤築壩,治理水患。
現尚存河南省安陽、鄭州等三千餘年前的城池宮殿遺址,都是利用夯築技術建造的。鄭州的商城遺址四周總長6960m,採用分段版築逐段築成,質地相當堅固。這種夯築技術伴隨著漢民族的遷徙,從黃河流域跨過揚子江,向江南地區傳播,直至傳播到福建省西南部、廣東省東北部、江西省南部的山區農村。
隨著漢族南遷,從唐代開始,福建、廣東、江西的夯築技術逐漸發達,到了明代,福建西南部山區農村造房屋都以粘土為主要建築材料,並利用夯土技建造,這種夯土技術已到了巔峰水準,建造的樓一般皆為三四層,高達五六層,有的高度超過20米。
北宋李誡編修的《營造法式》規定:「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1尺一0.33m),則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而現在福建大部分建於明清時代的土樓,是中夯土版築技術經幾千年積累提高的技術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實物,這種夯土牆的技術水準到了高度與寬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極境界,可謂是對古代夯土技術的一大貢獻。
Ⅹ 1992年十大考古發現的河南洛陽北宋衙署庭園遺址
時代:北宋
發掘地點: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中州路南側
發掘單位:洛陽市文物工作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
簡介:
衙署庭園遺址東西兩側是2條長廊,寬4.5米,長達50餘米。兩廊中部偏南,有一條連接二者的東西向花磚路。花磚路中部有一東西向門樓基址,門址北側與一條南北向的夯土牆相接。夯土牆長38米,寬1.75米,將庭園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有一花榭,其基址長5.37米,寬4.4米。在花磚路南側有一長方形蓄水池和兩座並排的殿亭基址,其中一座長9.4米,寬7米,台基上並列著四排磉墩。衙署門址位於庭園以南40米處,由地袱石、門扉結構、車道和踏道組成。車道由兩排平行的石條組成,石條的中線間距1.55米,即為當時車軌的寬度。該門址建於夯土之上,兩側設地袱石、門扉結構、車道和踏道組成。車道由兩排平行的石條組成,石條的中線距離1.55米,即為當時車軸的寬度。該門址建於夯土之上,兩側設地袱石以立排柱,中有車道和踏道,橫中部有嚴謹的門扉結構,應屬於宋《營造法式》中所述的在地袱石之上立有排叉柱的「過梁式」木構門洞。北宋衙署庭園遺址,是目前我國古城中首次發現宋代園林,其保存情況之好、保存面積之大,前所未見,為研究宋代大型官府衙署的園林建築布局的整體風貌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