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遺址出土
Ⅰ 南北朝時北齊都城在哪
南北朝時北齊都城在鄴城。
北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城。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
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於577年被宿敵北周攻滅,享國二十八年。
(1)北齊遺址出土擴展閱讀:
隆化元年,北齊帝高緯於平陽戰敗後,退至晉陽。周武帝率軍乘勝追擊。北齊高阿那肱率軍1萬鎮守高壁,宇文邕率軍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
十二月,宇文邕與宇文憲在介休會師。逼降北齊守將韓建業後,向晉陽和北朔州急進。高緯欲奔突厥,隨員多散,乃回奔鄴城。
宇文邕親率諸軍攻破晉陽,疾趨鄴城。高緯退至鄴城後,禪位於皇太子高恆,恆時年八歲。六年正月,高恆從鄴城出逃濟州。
宇文邕圍攻鄴城,焚燒西門,齊軍戰敗。高緯率百騎東走。周軍攻入鄴城,北齊王公以下官員皆降。高恆在濟州遣人持璽紱至贏州,禪位於任城王高湝,高緯等再逃青州。
宇文邕派尉遲勤追擊高緯和高恆至青州,齊將高阿那肱降。高緯、高恆率十餘騎倉促南逃,欲奔陳朝,在南鄧村被周軍俘獲。
二月,周軍攻下信都,俘北齊任成王高湝,廣寧王高孝珩等。隨後,周武帝遣軍平定各地反抗勢力。北齊亡北周統一北方。
Ⅱ 慕田峪長城是由誰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造而成
中國南北朝時的的北齊(公元550年—577年),就在慕田峪築有長城。明朝初年重建,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關」。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譚倫、戚繼光鎮守京畿時,又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葺。截止2013年,慕田峪所保留修復的長城,是全國明長城遺跡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Ⅲ 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陵墓,具體具體!
1987年至1989年,在前灣漳村搶救發掘了一座陵墓,因沒有墓誌,難以斷定墓主人的具體身份,但就其墓葬規模看,可以斷定是一位北齊皇帝陵,極有可能是北齊文宣皇帝高洋(或北齊武成帝高湛,或北齊後主高緯)的陵墓。這座墓出土陶俑1800多件,其中有文吏、軍卒、鼓樂手、樂舞人、僕人俑等,有立姿、坐姿和騎馬俑等,形象逼真。墓道壁畫保存有320平方米,主要畫面為左右對稱的出行隊列,有人物106個,顯示了帝王葬儀的威嚴與隆重,是我國現存最大型的北朝時期墓葬壁畫
Ⅳ 北齊婁睿墓的考古發現
婁睿篡規摸宏偉,墓冢高大,又經夯打,雖漫歷千餘載,至今還佔地400餘平方米。底部東西長17.5米,南北深21.5米,墓頂呈拱形,高約六米。從發掘中知悉,他的墓道長約21.3米,呈坡形,南北向,北接甬道。甬道長8.25米,後部有青石墓門。墓室為磚構單室,平面呈方形,邊長5.7米。四壁在高2.8米處開始向內鬥合疊澀成四角鑽尖狀,高6.6米。墓室西部有棺床和已腐的木槨,已朽的屍體和隨葬品,還有防腐用的大量水銀。確認是婁睿和他的妻子「東安郡君楊氏」的合葬墓。婁睿墓雖屢遭破壞,但隨葬品之多,為已發掘的北齊墓葬中最多的一座。除已毀壞的外,經初步整理,尚有870餘件,其中300多件放置在墓門外的甬道、墓通兩側,又多為陶俑,展示出墓主人生前的顯赫地位。據統計,計有陶俑610件,陶牲畜42件,陶模型16件,瓷器 76件,陶器13件,裝飾品85件,其他類15件,石刻17件,墓誌一合,壁畫71幅,約合200多平方米。從墓葬的形制、葬式和隨葬品看都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
墓中出土的陶俑,占墓葬品的70%,這些陶俑有面目猙獰的鎮墓武俑,手持武器的武士俑,作持物狀的文吏俑,作握器狀的女官俑以及女侍、女僕、役夫和騎俑等。其造型裝飾與河南、河北兩地北齊墓出土的有共同特徵,對於了解北齊陶器的發展歷史以及時代面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瓷器是這座墓葬的重要隨葬品之一,數量很多。其特點是用高嶺土胎,質純白,稍粗;器壁較厚,胎質堅硬,釉層渾厚,均勻,色瑩潤明亮。釉色有淡黃、茶黃、黃泛綠、黃泛墨綠等。花紋多用堆、貼、劃三種方法,造型風格莊重而粗獷。出土低溫鉛釉陶器中有罕見的瓷燈具一件,高50.2厘米,燈體高而秀美,紋飾庄嚴富麗。上部為淺缽式燈碗,中部為柱形柄,為燈具的五分之三,與下部喇叭形底座相連。全器由上而下飾蓮花和忍冬紋,集模印貼花、刻花及浮雕三種拽法於一件器物之上,造型十分奇特。出土的龍柄雞流貼花壺也很精緻。壺高48.2厘米,洗口,細長頸,腹部以棱線一周分為二等份,上部豐滿,下部收斂,底部又外撇。肩部一面有雞頭流、另一面有龍形柄,龍口銜著壺。這件瓷器造型之美,配以貼花裝飾,既和諧又莊重。出土的帶蓋貼花壺也比較少見,壺通高 39.8厘米,口外撇,頸中部較細而上下較粗,腹闊而較矮。裝飾蓮花紋、龍紋、獸面紋等。還有出土的二彩小瓷盂,在淡綠豆色的薄釉上,畫以極薄的黃綠二彩,釉面平展光滑,晶瑩透亮,顯示了瓷器製造業的進步和發展,是我國目前所見墓葬中出土彩瓷最早的佳作。從出土瓷器中的裝飾來看,可以明顯地看出西域民族文化與佛教藝術的影響,反映了幾種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Ⅳ 慕田峪長城是在北齊遺址上修築的.是哪個朝代,由誰主持修築的當時修長城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南北朝時的的北齊(公元550年—577年),就在慕田峪築有長城。明朝初年重建,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於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據《同治十二年遷安縣志》記載:「明初,徐中山築邊城牆,自山海關西抵慕田峪,一千七百餘里,邊防可雲密矣。」「慕田峪關,永樂二年建」。(見《日下舊聞考》·邊障·卷一百五十三·二四六六頁)。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關」。
公元1569年(隆慶三年)明穆宗朱載垕特命抗倭名將戚繼光以都督同知總理薊鎮、昌鎮、保定三鎮練兵事,率軍對慕田峪段在內的二千里長城進行整修,隆慶五年秋建成遺存至今。史載:「隆慶初,給事中吳時來以薊門多警,請召大猷、繼光專訓邊卒。部議獨用繼光......帝可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以下悉受節制......自嘉靖以來,邊牆雖修,墩台未建。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台.....督撫上其議,許之。五年秋,台功成,精堅雄壯,二千里聲勢聯接。」
此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京畿的軍事要沖。目的是用於軍事防禦,是明代擁護京師和明皇陵的重要關口之一。而慕田峪關更是明代擁護京師和投井下石陵的重要關口之一。(《長安客話》卷七·關鎮雜志)記載:「居庸關、黃花鎮、邊城、慕田峪、灰嶺口具系沖地,雖宣、薊為之屏障,紫荊藉以身援,然外而扼控要害,內而擁護京陵,干係至重」。
Ⅵ 河北鄴南城東魏北齊塔基遺跡的考古意義
考古專家介紹,該遺址規模宏大、規格較高,是我國已發現的東魏北齊時期惟一的一座佛寺方形木塔基址,塔基中剎柱礎石、塔基磚函等發現填補了漢唐考古學的一項空白;對於探討北朝佛寺規制等課題具有重要價值;對研究這一時期佛教塔基的特點和佛教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0年的發掘工作主要是對寺院的外圍界限、寺院的迴廊、壕溝(過壕溝的橋、涵洞或通道)等進行進一步細致探掘。發掘結果對進一步了解寺院的迴廊基礎、壕溝等建築結構有著重要意義。
Ⅶ 故城縣建國鎮毛店村出土北齊佛像在村的啥位置
在毛店村西南角
Ⅷ 河北鄴南城東魏北齊塔基遺跡的介紹
鄴南城東魏北齊佛寺塔位於河北臨漳縣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趙彭城村西版面,南距東魏北齊時期古權都鄴城南牆1300米,為當時的一座佛教寺院中的重要建築遺址。2002年10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前,塔基遺跡在地面上還殘存有一個大土包,高約4.5米,俗傳為三國時期魏元帝曹奐的陵墓,因此自金元以後屢遭盜墓者的破壞盜挖。遺址是一座方形木塔的基址,遺跡包括塔心實體等地上和佛塔基槽地下部分,兩部分均為夯土和磚石構築。塔基地下基槽為正方形,邊長約45米。基槽近底部用卵石層和夯土層交替構築,卵石層多達10層。土石層之上的夯層堅實、均勻,基槽深約6米。地上部分有夯土塔心實體,南側斜坡踏道、磚鋪散水等。塔心實體夯土上殘存有柱礎石、承礎石、礎石坑等遺物、遺痕,可復原塔心實體的柱網結構。發掘出土了大量建築構件如磚瓦、柱礎石、石刻構件以及與佛教有關的彩繪佛像、彩繪殘件等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木塔的規模和等級。
Ⅸ 北齊高洋墓有沒有發現
已經發現了,但是沒有實物確證。
鄴城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東魏北齊時期,鄴城人口充盈,那裡居住著皇親國戚、貴族官僚和平民百姓。往來其間的不僅有西域的突厥等少數民族,還有來自中亞的粟特、波斯等外國人在城內長期居住。當年,那裡商賈雲集,奇珍匯集,堪稱中國北方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性大都市。
距鄴城遺址西北方向約5公里處的磁縣境內,被證實為歷史上的皇家陵墓區,灣漳村北朝大墓便是其中的一座。
1958年以來,灣漳村村民因為建房造路需要大量取土,在村子附近曾有一座原本高大的土丘,漸漸被夷為平地,後來突然塌陷出一個大洞。村民們發現洞內有很深的積水以為是口古井,便把洞口整修成一個簡易的井台,用積水來澆灌附近的菜地。後來又有3戶人家在「古井」旁邊建房造院。就這樣,村民們與「古井」生活了28年。
在1986年,鄴城考古隊來到灣漳村調查時,發現了這口「古井」的真實身份。考古隊員通過塌陷的大洞,看到巨大的井壁內積水面以上繪有彩色的壁畫,從而斷定,這口與村民們相依為命的「古井」竟然是一座千年古墓。次年,考古隊開始對這座大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雖然,墓室被打開後發現有多次被盜的痕跡,但是仍然出土了2000餘件文物。遺憾的是,沒能發現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實物。通過對墓葬形制、結構、壁畫內容、隨葬品等分析,再結合文獻資料推測,考古專家初步斷定墓主人為北齊開國皇帝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