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國遺址
A. ,江西省九江縣神墩古遺址位置
九江縣神墩古遺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新合鎮。
通過網路地圖新合鎮,獅子鎮和羅家畈三地位置與1987年神墩遺址位置圖的對比可以看出,神墩遺址現在位於九江縣新合鎮鎮政府所在地以北約一公里處。
B. 九江所有名勝古跡資料
大勝塔】
在江西九江市能仁寺大雄寶殿東南側。始建於東晉,後毀。
唐大歷年間白雲端禪師重建,殿、塔並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雖經兵禍,殿堂遭毀,但塔存完好。清咸豐年間,遭兵火破壞,塔毀三級。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關督白景福勸募修復。塔為磚石結構,通體呈六角錐狀,共七層,高42.26米,底層對角直徑長8.9米,門朝西南。左側底層鑲嵌石碑一塊,系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勝寶塔碑記》。
【天花宮】
又名娘娘廟。在江西九江市南門湖與甘棠湖之間的長堤南端。據《德化縣志》記載,宮系清同治九年(1870年)所建。為磚木結構。宮內有娘娘殿、娘娘亭、左右禪房等建築。佔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該宮東臨南門湖,西濱甘棠湖,南傍甘棠公園,北與煙水亭相望,風景佳勝。尤以娘娘亭最著,通體木質結構,高12米,六角三層,飛槽畫棟,亭內有梯可上,六面均有窗欄,可憑欄遠眺湖光山色。
【甘棠湖】
在江西九江市中心。面積約270畝。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
清風徐來,碧波漣漪,景色優美。湖中築有長堤,長50米,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賢橋。湖中煙水亭為唐代建築。是九江市著名風景名勝。
【煙水亭】
原名浸月亭。在九江市甘棠湖中。建於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相傳為三國時東吳部督周瑜點將台舊址。唐詩人白居易貶為江州(治今九江市)司馬時,建亭於其上。後人因其《琵琶行》詩中有「別時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為浸月亭。北宋熙寧年間理學家周敦頤來九江講學,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樓築亭,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而名煙水亭。兩亭俱在明嘉靖前廢毀,明末於浸月亭廢址重建,將已廢煙水亭之名移此,稱以至今。明清多次復修增建,咸豐三年(1853年)又毀,清末重修。亭前有石劍匣兩座,亭內有船廳、純陽殿、翠照軒、五賢閣、亦亭、宴會廳、境波樓等。1972年全面修復,並建曲橋一座,自湖釁蜿蜒接於亭上,以便遊人參觀。
【浪井】
又名灌嬰井、瑞井。在江西九江市北部長江邊。為西漢名將灌嬰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帶兵駐扎九江時所鑿,人稱灌嬰井。後堙塞。東漢建安年間,孫權常住此城,立標命人挖井,適得故處,發現井壁有銘雲:「漢高祖六年穎陰侯開此井」。權見銘欣悅,以為祥兆,故名瑞井。因井緊靠長江邊,每當大風吹起,江濤洶涌,井中有浪,故又名浪井。唐詩人李白曾在《下潯陽泛彭蠡寄王判官》詩中寫道:「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此井在大旱之年,江水下落,井水不枯。
【能仁寺】
舊名承天院。在江西九江市東部。建於南朝梁武帝年間,後廢。唐大歷年間由白雲端禪師重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又建,弘治二年(1489年)改名能仁寺,後多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復建。系九江三大叢林之一(另二為龍池寺、舍利寺,已廢)。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有單層重檐、周體迴廊、氣勢雄偉的大雄寶殿及金剛殿,鐵佛殿、左右禪房、藏經樓等古建築。寺內還有大勝塔、雙陽橋、飛來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誨爾泉等七景,是九江市現有最大的古建築群。
【鎖江樓寶塔】
在江西九江市東北,長江邊一小山坡上。據同治《德化縣志》記載,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在縣城東北三里處建樓三層,塔一座,並鑄鐵牛四頭。後地震,江水沖起數丈,岸磯崩潰,樓廢,鐵牛沉入江中,僅存寶塔。塔為磚石結構,通體為六畫錐狀。共七層,高約35米。塔內底層東面牆上嵌有明代碑記一塊。距今近四百年,雖經風雨剝蝕,地震搖撼,特別是1938年遭日軍兵船炮擊,中彈三處,但仍屹立長江邊。舟船上下,數十里可見塔影。在美術設計中,往往以此塔為九江的象徵。
【岳飛母姚氏墓】
在江西九江縣株嶺山東北端。面朝西北,長9.1米,寬3.2米,高1.7米,外殼為圓形拱頂,石灰石結構。墓碑直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另有石雕馬兩具,高與長各約1.5米,重約一噸,一具完好,一具斷首。還有秦檜夫婦跪勢石俑一殘塊。據墓側重修碑刻記載,岳母原籍河南湯陰,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始由飛迎來江州(今九江),隨軍奉養。六年春(1136年)病逝鄂州(今湖北武昌),四月由飛扶柩歸葬株嶺,並在墓山建疊翠亭。明正德間又建祠,後毀於兵,其子孫又建茅屋三間奉祀。現墓保存完好。
【岳飛夫人李氏墓】
在江西九江縣株嶺西端太陽山。坐北朝南,長3.75米,寬1.5米,高1.7米。外殼為圓形拱頂石灰石結構。墓碑上刻「宋岳忠武王夫人李氏之墓」。墓前有狀如壇壝拜台,兩側分立「聲敘」、「封禁」二碑,已殘缺。墓旁原有岳王祠,現不存。
【獅子洞】
在江西九江縣獅子山山中,系岩溶洞穴。約有4萬平方米,分七個景廳四十多個景點,有洞府鑰匙、紫竹林、南海神柱,蓬台觀音等。廳廳貫通,景景相連,洞內鍾乳石晶瑩玉潤,步移景換。有的若珍珠瑪瑙,璀燦奪目;有的如瓊樹銀花,爭妍斗麗;有的似珍禽異獸,栩栩如生;有的如寶塔高台,氣派非凡:有的如遊仙神女,神形兼備:各種景物,千姿百態,交相輝映,維妙維肖,美不勝收。
【湧泉洞】
在江西省九江縣廬山西麓湧泉鄉,距縣城20公里。為大型石灰岩溶洞。因一股清澈的泉水流經整個洞窟而得名,全洞遊程1.5公里,面積約一萬三千多平方米。洞中有仙女迎賓、女蝸補天、清泉映月、群仙聚會等三十二個景點。
【陶淵明祠】
又名陶靖節祠。原在江西九江縣馬回嶺,面陽山,1982年遷建於縣城沙河街東北隅之蔡家窪。坐西北向東南,為一進兩幢磚木結構古祠建築,面積246.9平方米。明嘉靖年間重修。祠內上堂檐首及中堂原有匾額兩塊,各書「羲皇上人」、「望古遙集」,大門首直書匾「陶靖節祠」,耳門首橫刻匾」菊圃」、「柳巷」。祠外柳樹成行,風景優美。現存歷史文物,對於研究陶淵明生平事跡頗有參考價值。
【陶淵明墓】
在江西九江縣馬回嶺面陽山,坐北朝南。長7.9米,寬4.1米,高1.62米。外殼為長形拱頂磚石結構。墓碑首橫刻「清風高節」,中直刻「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為墓誌,右為《歸去來辭》。墓碑左右,各列碑刻一塊,左為《五柳先生傳》,右為修墓人姓氏、年月。墓前有「凵」形石欄。四周蒼松環繞,層林迭翠,自山下至墓,有石階沿山坡而上。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縣)人,晉代傑出詩人,早年曾做過參軍、縣令一類小官,四十一歲時退隱歸田,安居潯陽柴桑(今九江馬回嶺境內)。該墓重修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現原貌基本保持完好。 </FONT>
C.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D. 九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說到九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不提青陽腔、金星硯和全豐花燈這「吉祥三寶」,他們是九江市成功申報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E. 九江有哪些名勝古跡
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開發歷史較早。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九江屬吳之西境,楚之東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九江作為行政區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後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洲著稱於世。
九江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0萬,其中市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8.4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1萬人。轄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青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古稱潯陽、柴桑。秦設九江郡,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它「襟江帶湖」,雄據三省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稱「江西門戶」。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日、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亦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現為江西北部重要工業城市和唯一的對外航運港口,昌九工業走廊中的重點開放開發區。
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楊二洲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九江為36郡之一。二千多年來,自秦朝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德化共七個名稱。明朝以後至今沿用九江地名。
九江旅遊景區景點分為六區、二點、一線,共計三百餘處,其品位之高雅,內涵之豐富,門類之全,密度之綢,實屬國內唯一,世界稀有。 六大景區:廬山牯嶺景區、廬山山南景區,廬山山西景區,永修縣景區、潯陽景區、共青城景區; 二點:湖口縣的石鍾山和彭澤縣的龍宮洞; 一線:長江、鄱陽湖水上游。
九江交通得天獨厚,既扼渝、漢、寧、滬的水上交通要沖,又是贛、鄂、皖、湘水陸聯運的換港碼頭;京九鐵路貫通南北,一橋飛架南北,長江天塹在此變為通途。
九江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名勝古跡甚多,旅遊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是游覽勝地。現在對旅遊資源逐步開發,各景區,景點建設日臻完善,服務設施逐步改善,接待能力初具規模,被國家列為對外開放城市。
「九派潯陽郡,分明是畫圖」。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九江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壯觀的山水勝景。在縱橫一萬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布著400多個景點景觀,呈現出一幅千崖競秀、萬壑爭流、梵宇巍峨、勝跡如林的山水畫卷,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鍾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遊線)的大型旅遊區。
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於一體,有400多個景點景觀,已開發景點120處,旅遊線路30多條。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8處。2001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廬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全山景點80餘處,各類中外別墅1500餘幢。山南景區有唐代詩人李白寫下「望廬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晉代詩人陶淵明故里和桃源勝境等。
市區主要景點有九江長江大橋、長江大堤外廣場、周瑜點將台--煙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當年宋江醉題反詩的潯陽樓等景點,市中心的甘棠、南門兩湖,面積120萬平方米,兩湖間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
分布在縣區的景點主要有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陶靖節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飛之母墓、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江湖鎖鑰石鍾山、全國重點寺廟之一的雲居山真如禪寺、全長2700餘米的地下溶洞龍宮洞以及有「萬島之湖」之稱的柘林水庫等。
世界第三、中國第一大河流萬里長江,自青藏高原發源,一路發展壯大,浩浩盪盪而來,至九江一帶,江面開闊,史稱潯陽江。潯陽江畔,風光旖旎,物產豐饒,人傑地靈。歷史上,演繹過多少動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廬山,灌嬰築城鑒浪井,公瑾甘棠點水軍,董奉杏林救黎民,淵明種豆南山下,樂天江頭感琵琶,太白五老攬秀色,東坡月夜探石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南岸,九江與南昌之間。它北縈長江,西屏廬山,碧波萬頃,水天相連,渺無際涯。晴日浮光躍金,舟發鳥翔;雨時雲水茫茫,風急浪高;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閣詩序》中所寫「虹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繪的正是鄱陽湖的景色。
F.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先秦
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分別屬吳國、楚國,有「吳頭楚尾」之稱;戰國時多有變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敗越,屬楚。[1]
商代設艾侯國,建都於修河上游,所轄范圍大致為今修水、銅鼓、武寧、永修一帶;武王克商後,除艾侯國,設艾監。春秋後期至戰國期間,在分封諸侯國之外,出現了縣邑,江西境內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轄區范圍大致與艾侯國、艾監相等。
秦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九江郡轄區范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彭澤西南,包括湖口、彭澤、都昌及安徽東流一部);第五歷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區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銅鼓2縣);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東,包括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奉新5縣);第十六鄡陽(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縣和波陽縣各一部)。同時,設立尋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其江南轄區一部在今九江境內。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設建昌縣。中平年間(184~189),分艾縣置西平縣;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吳(今奉新)2縣。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設西安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各縣分屬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吳、西安、彭澤)、鄱陽(鄡陽、歷陵)、廬江(尋陽)4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西安縣為豫章縣。元康元年(291),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10郡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興元年(304),分廬江郡尋陽縣、武昌郡柴桑縣合立尋陽郡,治尋陽縣(江北),屬江州。
東晉咸和年間(326~334),先後將尋陽郡治、尋陽縣治由江北遷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將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駐尋陽。至此,州、郡、縣三級政權同治尋陽。義熙八年(412),尋陽郡改名為江州郡;省尋陽縣,並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廢鄡陽,並入彭澤縣。元嘉元年(424),廢歷陵,並入柴桑縣;二年(425),廢海昏,並入建昌縣。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澤置太原僑郡,轄晉陽、和城、天水3僑縣及彭澤;分柴桑置汝南僑縣;尋陽郡治遷入湓城(今九江市區)。太平二年(557),分江州為二,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太原、高唐、齊昌、新蔡4僑郡。陳永定三年(559),置豫寧郡,治豫寧縣,轄艾、建昌、永修、新吳、豫寧5縣。天嘉六年(565),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唐五代十國
隋開皇三年(583),彭澤易名龍城縣。九年(589),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僑郡、僑縣:廢太原郡,並晉陽、和城、天水、彭澤4縣為龍城縣;廢豫寧郡,並永修、豫寧、新吳、艾4縣入建昌;廢尋陽郡,並柴桑、汝南2縣立尋陽縣;十八年(598),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復名彭澤縣。大業二年(606),廢州設郡,形成郡、縣兩級行政建制;廢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為彭城縣,隨後又改為湓城縣。三年(607),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復設豫寧縣。九江
唐初,江西地區屬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潯陽縣;廢郡復州,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3縣。五年(622),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割鄱陽縣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復置西平縣,與豫寧縣並存;設置浩州,轄彭澤、都昌、樂城、廣晉4縣;復置永修縣;析建昌設龍安縣(今安義境內);八年(625),廢浩州,省樂城並入彭澤縣;廢湓城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廢楚城並潯陽縣。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復設新吳縣。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轄洪、饒、虔、吉、江、袁、信、信、撫8州、37縣,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3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確立州、縣兩級建制,改潯陽郡為江州。寶應元年(762),豫寧復名武寧縣。貞元十六年(800)分武寧建分寧縣。
五代南唐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寧、奉新置靖安縣;二年(938),升湖口戍為湖口縣。三年(939),江州設奉化軍;升赤烏場為瑞昌縣;改潯陽縣為德化縣。
宋元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開寶八年(975),江州降為軍事;寧縣復稱分寧縣。大觀三年(1109),江州升為望郡。
南宋紹興二年(1132),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寧縣為義寧軍。隆興元年(1163),廢義寧軍,復為分寧縣。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1277),罷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軍為南康路,轄縣未變;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元貞元年(1295),升建昌為州,屬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寧縣為寧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改南康路為西寧府,次年改稱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南康府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寧縣、武寧則屬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復升寧縣為寧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義縣,隸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制。1912年改義寧州為義寧縣。1914年,全省設4道,轄81縣,其中潯陽道轄20縣。同年,為避免道、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義寧為修水縣、建昌為永修縣。1926年廢道,各縣均直屬省政府。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撤銷,並入九江縣。
1932年以後,江西省設行政督察區,其區劃變更頻繁,數量時有增減。以1935年全省設8個行政督察區,今九江境內各縣隸屬關系為:武寧、修水、永修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都昌、彭澤、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廬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區,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並,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代管縣級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設有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九江是文學家陶淵明、黃庭堅、白鷺洲書院創始人江萬里以及建築家雷發達的故鄉;東晉時,荊、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潯陽人。同時代的周訪、周楚、周撫一家兩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功勛。北宋將領王韶(德安人),南宋將領余玠(修水人),曾率部與吐蕃部落和蒙古軍作戰有功,分別官至樞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運動中,九江涌現了維新志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武寧人李烈鈞湖口起兵,反對帝制維護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還有餘慶鰲、蔡公時、蔣彝、許德珩、吳征鎰、袁隆平、潘際鑾、楊叔子、杜宣、畢必成 、黃遠生、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蔡若虹、萬昊、沈德詠、樊友山等。
G. 三國時期九江是現在什麼地方出過什麼名人
安徽壽縣
傳說蔣干是九江人,不過歷史上對蔣干記載極少。
H. 九江有什麼人文古跡
九江古稱潯陽、柴桑,是江西省三大城市之一。境內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等鐵路線貫通。她左鄰鄱陽湖,右連洞庭水,京九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在這里構成了中國南北、東西交流的軸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著名旅遊城市。長江邊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齊全。市區非農人口(潯陽區、廬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65萬。
風景名勝
九江雄蟠贛北,瀕江扼湖,山水得天獨厚。匡廬奇秀,天下聞名,佳境美景奇詭瑰麗。其襟江帶湖之勢、懸泉雲瀑之勝、登臨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風情集於一身,觀光旅遊與休養避暑的總體優勢雄冠諸山。鄱陽湖納贛江、撫河、信江、修水、饒河而注長江,浩浩盪盪,煙波萬頃,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向以魚米之利、舟楫之便、風光之秀而著稱於世。千里湖山之觀,美不勝收;或淼淼然橫無際涯,或欣欣然歸帆漁歌。石鍾山、鞋山、落星墩、軍山、印山、扁擔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態;冬季,吳城沙岸湖洲,萬只候鳥雲集,白鶴天鵝群蔚為稀世奇觀,尤其令人嘆為觀止,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九江不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別開。彭澤的龍宮洞、沙河的獅子洞與湧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置身其中,如夢似幻,撲朔迷離,恍如隔世而仙游。九江城北面長江,南屏匡廬,東臨湖口而西望幕阜,得盡山傍水抱之寵;城內甘棠湖水光瀲灧,岸柳成蔭;薄暮、輕煙漫籠,畫舫漣漪,可謂優雅之至。煙水亭、琵琶亭、潯陽樓、能仁寺、天花宮、九江長江大橋、浪井等景點可發思古之幽情,可觀今日之成就。誠如古人詩雲: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
九江主要旅遊景點:廬山天合谷、廬山、剪刀峽、三疊泉、廬山瀑布群、花徑公園 含鄱口 石門澗 烏龍潭 白鹿洞書院 蘆林湖 美廬別墅 龍宮洞 石鍾山 柘林湖 仙人洞 能仁寺 九江長江大橋 五老峰 秀峰 錦綉谷 黃龍潭 會址 植物園 潯陽樓 鎖江樓 九江學院 觀音橋 落星墩 點將台 東林寺 愛蓮池 上湯溫泉 桃花源景區 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 龍灣溫泉度假村 龍首崖 三寶樹 銅嶺礦冶遺址 太乙村景區 天沐溫泉 九嶺山森林公園 甘棠湖 雲居山 雲居山真如禪寺 岳母墓 棲賢寺 歸宗景區 黃岩國家森林公園 水晶宮 天花宮 琵琶亭 武寧縣彌陀寺 獅子洞 九江大孤山 大漢陽峰 鐵船峰 江西青山 廬山海會寺 姑塘 碧龍潭 青山旅遊度假區 長嶺 神霧山 中正行宮 廬山別墅園林 廬山別墅區 牯嶺
I. 江西九江的開篇始於哪個遺址
江西九江的開篇始於九江縣神墩遺址。
九江縣神墩遺址坐落在九江新合鄉境內。為配合大沙鐵路的修建,經江西省文化廳報請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隊於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節,組織了兩次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共計900平方米,出土各種文化遺物和可復原器物400餘件。
據兩次發掘資料,神墩遺址包含有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的商、周等三個時期的地層堆積和文化遺物,而周代層堆積較厚,出土文化遺物的早晚演變序列也比較清楚,因而又可分為早、中、晚三期;該遺址文化堆積,前後延續時間達2000年之久。
神墩遺址兩次發掘出土的遺跡和遺物之中,以下列各項尤為珍貴:
一、在神墩墓葬中,第一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的人骨架,而且棺或槨灰痕跡清晰。這對研究江西葬俗史等課題,是頗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二、出土商代和西周水井各一口。在商代井內填土中,除出土了一批陶器外,還出土了一件木質農具~「耜」。該木耜長近「一米,是目前全國商文化遺址中所僅見的一件木質農具實物資料。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在西周井底方形坑上,還架有木棍和竹席、竹籃之類,並以石塊壓之,以免飄浮,估計其當為濾水設置。而此種考究的濾水設置,是全國各西周遺址中,目前尚無報導的。
三、神墩遺址,由於地處大江南北,上下游的交叉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因而文化堆積中所包含文化遺物十分豐富,既有大量出土的中原殷式鬲,又有江西萬年類型商代文化遺物共出;既出土本地青銅文化中所固有的器物,又大量共出楚式早期陶器,還同時包含有長江下游吳越青銅文化的一些因素,並且在堆積中混進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某些器物或碎片。因此,在江西這個門戶地區--贛北一帶,商周時期,中原商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等四支青銅文化,先後交匯融合之情景,反映得尤為強烈。這種現象,是江西其它地方商周遺址中很難見到的。從神墩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還得知,贛江--鄱陽湖水系的樊城堆文化面貌,與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原始文化關系密切,而與江漢地區,則顯得少有聯系,它是溝通嶺南、湘江中上游的橋梁。
影響
故此,通過九江神墩遺址的發掘,可以窺知江西古代文化之與周圍地區原始文化、青銅文化間錯綜復雜關系和交往融合,形象地說,它好比是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