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古遺址
『壹』 五河縣的歷史沿革
五河縣境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國。
秦為蘄、徐兩縣地,屬泗水郡。
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沱湖西岸有舊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
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戍。南朝前期屬宋、齊、梁等國。北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
唐初為夏丘縣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屬仁州,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廢仁州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復屬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屬宿州。
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五河縣 ,屬淮北東路淮安軍。
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屬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九月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
清初屬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
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5月隸屬於安徽省淮泗道。民國16年(1927年)4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區為第四行政督察區,五河屬之。抗日戰爭時期(1940—1946年)屬淮北蘇皖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泗五靈鳳縣。
1949年1月15日五河縣城解放,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又改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改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仍改為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貳』 五河歷史上叫什麼
五河縣境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國。
秦為蘄、徐兩縣地,屬泗水郡。
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沱湖西岸有舊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
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戍。南朝前期屬宋、齊、梁等國。北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
唐初為夏丘縣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屬仁州,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廢仁州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復屬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屬宿州。
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置縣時,屬淮北東路淮安軍。
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屬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九月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
清初屬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
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5月隸屬於安徽省淮泗道。民國16年(1927年)4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區為第四行政督察區,五河屬之。抗日戰爭時期(1940—1946年)屬淮北蘇皖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泗五靈鳳縣。
1949年1月15日五河縣城解放,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又改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改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仍改為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叄』 五河在那裡
五河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五河縣衛星地圖
五河縣[1]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鄰江蘇省泗洪縣。總面積1580平方千米。總人口72萬人(2007年末)。 全縣轄13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新集鎮、沫河口鎮、小溪鎮、雙忠廟鎮、小圩鎮、東劉集鎮、頭鋪鎮、大新鎮、武橋鎮、朱頂鎮、澮南鎮、申集鎮、沱湖鄉、臨北回族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距蚌埠市區55千米。 地處淮北平原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地勢低窪,海拔13-19.5米。縣境東南隅屬皖東丘陵。境內河湖眾多,有「水鄉」之稱。淮河流經南部,於沫河口納北淝河,澮河在城關鎮南入淮,澮河、沱河在縣境中部積水成湖。與江蘇省交界處還有天井湖。年均氣溫14.7℃。年降水量896毫米。國家商品糧基地。特產有天井湖銀魚和沱湖螃蟹。淮河客運班輪上通蚌埠,下達柳巷。澮、沱等河亦可通航。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9.12億元,比上年增長52.3%;財政收入2.52億元,比上年增長3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0198元,比上年增長20.5%;農民人均純收入4310元,比上年增長19.5%。[2]
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復屬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編輯本段物產資源
五河縣地處中國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氣候濕潤,四季分明,物種豐富,物產豐饒。水資源是五河的第一大資源。境內淮、澮、漴、潼、沱五水匯流,沱湖、香澗湖、天井湖三湖相連。 五河縣沱湖
五河是安徽省水產大縣,沱湖是全國保護濕地、安徽省級自然保護區。盛產的中華絨螯蟹,以其體大、色青、味甜而享譽海內外,側身「中國十大名蟹」之列,占據安徽省河蟹出口的三分之一。銀魚、千頭魚、大青蝦,沱湖野鴨,漢白玉貢米等名優特產,早已成為大中城市超市的搶手貨。五河獨特的地質構造,形成豐富的礦藏。連綿起伏的大鞏山藏金納寶,掘金歷史上溯於宋元時期,如今已經探明黃金儲量10噸,重晶石儲量40萬噸,蛇蚊岩2萬噸,初步展現了良好的開發前景。五河是華東電網重要樞紐,建有11萬伏變電站,電力資源不受季節時段限制,滿足全縣工農業生產需要。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五河的一大財富,全縣有20萬農村剩餘勞動力,縣人才交流中心登記注冊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有2萬人之多。五河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位於縣城西郊的10萬畝沱湖,如詩如畫。這里可賞漁歌唱晚圖,可登朱元璋品蟹亭,可嘗中華絨螯蟹,還可體驗別有風味的漁家生活。東距縣城5公里的大鞏山、浮山、樵子澗景區,綠草如茵,青山如黛,碧水如鏡,是天然氧吧,人間仙境。吸引了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留連吟詠。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游浮山後留下來了「更無俗物當人眼,只有清泉洗客心。最愛晚庭東望好,大湖煙水綠沉沉」的美麗詩句。有待進一步開發提升的旅遊資源魅力無窮。 [5] 因五河縣處於淮河、澮河、漴河、潼河、沱河交匯地方,各種水產品非常豐富。 【特色水產品】 ◎螃蟹:五河螃蟹生產歷史悠久。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五河螃蟹生產有了迅速發展,目前年產量450萬斤,是五河的龍頭和特色產業。五河螃蟹以沱湖螃蟹為最,沱湖螃蟹「青殼、白肚、金爪、褐螯」,2005年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並榮獲「蚌埠市名優農產品」、「安徽省名牌農產品」和「中國十大名蟹」等美譽。除本地消費外,五河螃蟹外銷到常州、無錫、上海、日本、韓國及港澳台等地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大青蝦:全部為野生,青蝦營養豐富,肉味鮮美,富含鈣、磷等礦物質,是一種生長周期短,經濟價值高的名貴水產品,年產量60萬斤,產品主要銷往無錫、常州等地。 ◎四大家魚,即青、草、鰱、鱅,年產量5600萬斤。 ◎烏鱧:又名黑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棲息於茂盛的水草、葦盪叢中,有「魚中珍品」之美譽。年產烏鱧60萬斤以上。 ◎龍蝦:五河龍蝦色澤鮮亮、個大、肉嫩、膏多,五河每年上市商品龍蝦80萬斤左右。 ◎甲魚:俗名團魚、王八,它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含量較高,是我國傳統的中葯材,具有滋陰清熱、平肝益腎、破結軟堅及消淤等功效,其全身均可入葯,五河年產甲魚15萬斤,其中野生5萬斤左右。 ◎黃魚桑 魚:該魚在湖內天然繁殖,以採食小型魚蝦為主,少刺、肉細、味鮮,五河年產野生黃魚桑 魚50萬斤左右。 ◎千頭魚:又名蝦虎魚,為小型魚類,一般體長不超過5公分,生長於湖區淺水草叢中,年產量80萬斤左右。千頭魚味道鮮美、清肝明目,是招待佳賓的美味佳餚。 ◎紅心鴨蛋:五河灘塗廣闊,年飼養媒鴨、麻鴨150萬只左右,年產鴨蛋20000多萬枚。蛋鴨以湖內的小魚小蝦為食,所產鴨蛋皮脆、個大,蛋黃油足、心紅,營養豐富。 ◎鯽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紅燒、煮湯皆宜,沱湖年產野生鯽魚300萬斤,上市規格平均為3-4兩/只,最大個體在1.5斤左右,一年四季批量供應上市。 ◎銀魚:五河銀魚通身晶瑩剔透,潔白如玉,味道鮮美,年產量20萬斤。特別是天井湖銀魚,以期獨特的金眼圈特徵,區別與國內其他水域銀魚,自明朝成為貢品,名聞遐邇。 ◎鱖魚:以野生為主,五河鱖魚肉質細嫩、厚實,蛋白質、礦物質含量較高。年產量穩定在50萬斤以上。 ◎黃鱔、泥鰍:黃鱔年產量50萬斤,泥鰍50萬斤,主要以野生為主。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農業概況
該鎮農業總產值32.7億元,增長34.1%。糧食總產63.5萬噸,增長 115.3%;經濟作物總產88萬噸,增長67.1%。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優質品率達85%以上,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達23萬畝。肉類總產6.5萬噸,增長3%;水產品產量4.5萬噸,增長7.1%。 五河縣銀杏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31.6億元,增長12%,實現利稅3.2億元,增長12.4%。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農場)」稱號。 漢白玉貢大米、雙豐麵粉等4家企業被授予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沱湖螃蟹榮登「全國十大名蟹」榜,漢白玉貢米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自主培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五優一號」在全國區域綜合測試中位居第二,在安徽、河南、江西、江蘇、湖北等省試栽成功。 林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完成成片造林3.7萬畝,完成四旁植樹280萬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8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4萬畝,改善防洪面積17萬畝。
工業經濟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4.5億元,完成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稅金3000萬元。皖啤公司、江達公司、淮河建材、造船等一批規模企業生產能力逐步擴大,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第三產業
該鎮第三產業健康發展,財政金融平穩運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億元,增長10%。全縣完成財政收入11685萬元,完成預算101.8%;完成財政支出23127萬元,增長6.4%。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2億元,增長23.0%;各項貸款余額13.4億元。
招商引資
該鎮引進外資項目96個,協議資金6.1億元,累計到位市外資金2.29億元。淮河建材、恆源化工、永豐化工等企業通過招商引資,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城南工業園一期工程起步區基本實現「五通一平」,入園企業達10家。恆遠管樁、金房子鋼結構、斯諾帕麵粉機械等一批外資企業相繼落戶園區。 五河縣
安徽恆遠管樁公司正式投產運營 該項目由杭州西城房地產有限公司出資在縣工業園區建設,佔地120畝,一期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年產120萬米¢300-800mm規格的預應力混凝土靜壓管樁,年產值可達1.6 億元,是該縣引進的第一個重大入園工業項目。 行政服務中心和投訴中心掛牌運行,審批效率明顯提高。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已改制企業16家,妥善安置職工4810人。完成國有糧食企業改制工作。 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入,免除農業稅附加、減輕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及良種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得到落實。鄉鎮事業單位第二輪競爭上崗分流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分流人員137名。實施城區環衛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了城區環衛管理機制。公共財政改革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逐步規范,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編輯本段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285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36966萬元,比上年增長 70.2%;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9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1.7%。完成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縣城20km2總體規劃、城南工業園4km2控制規劃及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和評審工作。 該縣完成縣城三個出口改造及禾香、城西小區規劃設計工作,銀河路、中興路北段、淮河路中段綜合改造及大橋路至環城路慢車道修建工程相繼完工,實施淮河路與閘橋路連接工程。青年圩廣場建成對外開放,體育中心、禾香小區工程已開工建設。 該縣房地產市場逐步規范,城區新建住房 6.8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完成沱湖鄉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沫河口、東劉集、雙忠廟三個中心鎮規劃編制工作。「兩改一同價」工程順利實施,先後改造140多個配電台區,新建110KV變電所1座,35KV變電所2座,無油化變電所改造11座。完成671個公用配變台區建設與改造任務,新建10KV線路220公里,改造10KV線路350公里,新建高低壓線路2180公里,共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1400多萬元。 晶源水務有限公司成立運作,總投資1000萬元,注冊資本1000萬元,日供水規模達2.5萬噸。全年共實施交通項目10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9公里。地表水廠工程、疾控中心工程、懷洪新河影響處理工程、行蓄洪區移民建房工程等一批項目順利實施。 加強土地和礦產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劃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84695公頃,保護率 88%。收儲城關地區國有土地620畝,掛牌拍賣土地8宗190畝,收取出讓金2600萬元。皖啤公司、江達公司實現了達標排放。
編輯本段交通建設
交通圖
五河縣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進程加快 農村公路工程建設總規模76公里,國債項目36.4公里,完成投資2840萬元。農村公路建設項目29.6公里全部竣工,續建工程國債項目15公里油層攤鋪,完成投資額180萬元;續建通達項目31公里油層攤鋪,完成投資額382 萬元。目前,該縣已基本形成以國、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依託,鄉村公路為擴展的內通外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活逐步改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7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28元,分別增長8.3%和32.6%。全縣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1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已完成交接,參保人數19024人,失業保險年末參保人數2.17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4萬人。 全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920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52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332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4萬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10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為4.4%,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10人。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民政工作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2004年,民政工作再獲全市總分第一,連續第十次獲此殊榮,再次榮獲「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稱號,兩次被省政府評為「全省村民自治模範縣」,頭鋪鎮屈台村被國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民主法治示範村」。 積極開展國家科技工作試點縣和省「一把手科技工程」試點縣創建工作,縣科技信息網站建成開通運行,長淮農業科技示範園被批准為市級農業科技示範園,特禽馴化繁殖場、遠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被授予省民營科技企業稱號。 「兩基」鞏固提高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復核驗收,以撤銷鄉鎮教辦、建立鄉鎮中心校、建立縣教育財務管理中心、建立縣教育人才管理中心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為全省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探索出了成功之路。共投入危房改造資金7667萬元,實施危改項目258個,新建校舍13.6萬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19.2萬平方米。高考本科達線1012人,達線率37.4%。 鞏固完善了「村村通廣播」和縣鄉有線電視微波聯網工程,完成3000W彩色電視發射設備項目,實施了城區有線電視網路改造工程。「一控雙達標」成果進一步鞏固,沱湖自然保護區建設穩步實施。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參加全省第六屆花鼓燈藝術節,臨北獅子舞、五河民歌《再唱摘石榴》等一批節目獲得演出一等獎。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榮獲安徽省首屆縣級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先進單位稱號。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建設加快。深入貫徹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獲全國計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編輯本段人文景點
五河縣修復保護古菱齒象化石 該化石1998年出土於西尤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唯一完整、同一個體的古菱齒象化石。西尤遺址古菱齒象化石及伴生動物化石的出土,為研究淮河流域晚更新世及前後的古氣候環境、古生態、古生物演化與絕滅提供了重要依據。該縣撥出專款,邀請全國著名文物修復專家對古菱齒象化石進行全面的修復保護。古菱齒象主要骨骼化石修復工作基本已經完成。 西尤遺址發現的意義 一、西尤古菱齒象化石是全國迄今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單個個體,保存骨骼86件,占象整體骨骼的80%。這為研究古菱齒象骨骼結構、生理特徵可,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 西尤古菱齒象化石的發掘,層位清楚,地層年代准可靠,解決了多年來未能解決的古菱齒象化石地層年代問題。 三、 與西尤古菱齒象化石共存的豐富的伴生動物化石的發現,為研究淮河流域晚更新世及其前後的古氣候環境、古生古生物演化與滅絕提供了重要條件。 四、 西尤遺址舊石器的發現填補了淮北地區舊石器考古的空白,為今後在淮北平原尋找舊石器提供了重要線索。西尤遺址舊石器的發現,把五河有人類生活的歷史提前提前到了最遲在3萬年以前。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
有「魚米水鄉」美譽的五河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小麥、水稻、大豆、花生、棉花、芝麻、油菜、綠豆、西瓜、蔬菜、酥梨、密桃、葡萄、蘋果等,沱湖、天井湖、香澗湖水質優良,餌料豐富,無污染,具有良好的水產養殖環境。 水產品種類多、品質好。沱湖螃蟹個大味鮮,遠銷港澳地區,天井湖銀魚曾為歷史貢品,大青蝦暢銷上海、浙江和蘇南地區。五河野鴨是近年來開發的綠色食品,以其獨特的滋補養生功效,倍受青睞。 五河縣沱湖螃蟹榮登「中國十大名蟹」榜 2004年11月11日,由中國漁業協會主辦,蘇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一屆中國螃蟹·文化節在蘇州吳中舉行,共有20家單位參與角逐,13位國內知名專家對參賽螃蟹的12項指標進行了測評。沱湖螃蟹以其個大、味美、營養豐富獲專家的一致好評,榮登「中國十大名蟹」榜。
編輯本段五河城建規劃和經濟發展背景
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285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36966萬元,比上年增長70.2%;更新改造投資完成49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1.7%。完成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縣城20km2總體規劃、城南工業園4km2控制規劃及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和評審工作。完成縣城三個出口改造及禾香、城西小區規劃設計工作,銀河路、中興路北段、淮河路中段綜合改造及大橋路至環城路慢車道修建工程相繼完工,實施淮河路與閘橋路連接工程。青年圩廣場建成對外開放,體育中心、禾香小區工程已開工建設。房地產市場逐步規范,城區新建住房6.8萬平方米。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完成沱湖鄉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沫河口、東劉集、雙忠廟三個中心鎮規劃編制工作。「兩改一同價」工程順利實施,先後改造140多個配電台區,新建110KV變電所1座,35KV變電所2座,無油化變電所改造11座。完成671個公用配變台區建設與改造任務,新建10KV線路220公里,改造10KV線路350公里,新建高低壓線路2180公里,共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1400多萬元。晶源水務有限公司成立運作,總投資1000萬元,注冊資本1000萬元,日供水規模達2.5萬噸。全年共實施交通項目10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9公里。地表水廠工程、疾控中心工程、懷洪新河影響處理工程、行蓄洪區移民建房工程等一批項目順利實施。加強土地和礦產資源保護和管理工作。劃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84695公頃,保護率88%。收儲城關地區國有土地620畝,掛牌拍賣土地8宗190畝,收取出讓金2600萬元。皖啤公司、江達公司實現了達標排放。 農業:農業總產值32.7億元,增長34.1%。糧食總產63.5萬噸,增長115.3%;經濟作物總產88萬噸,增長67.1%。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優質品率達85%以上,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達23萬畝。肉類總產6.5萬噸,增長3%;水產品產量4.5萬噸,增長7.1%。鄉鎮企業營業收入31.6億元,增長12%,實現利稅3.2億元,增長12.4%。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農場)」稱號。漢白玉貢、雙豐麵粉等4家企業被授予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沱湖螃蟹榮登「全國十大名蟹」榜,漢白玉貢米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自主培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五優一號」在全國區域綜合測試中位居第二,在安徽、河南、江西、江蘇、湖北等省試栽成功。林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完成成片造林3.7萬畝,完成四旁植樹280萬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8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4萬畝,改善防洪面積17萬畝。 工業經濟。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4.5億元,完成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稅金3000萬元。皖啤公司、江達公司、淮河建材、造船等一批規模企業生產能力逐步擴大,經營效益明顯提高。 第三產業健康發展,財政金融平穩運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億元,增長10%。全縣完成財政收入11685萬元,完成預算101.8%;完成財政支出23127萬元,增長6.4%。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2億元,增長23.0%;各項貸款余額13.4億元。
『肆』 懷遠,五河名字的由來
懷遠縣古為塗山氏國,四千年前,夏部落首領、治水英雄大禹,曾在這里娶妻生子,劈山導淮,召會諸侯,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別,三過家門而不入」等佳話。經中國先秦史學會研究論證,懷遠縣塗山為「禹娶禹會和夏興之地」,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以塗山荊山為主體的「塗山——白乳泉」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懷遠還有平阿山、大洪山、淮河、渦河、北淝河、芡河、荊山湖、四方湖、孔津湖、龍女湖、鰻鱺池等自然風光,有禹王宮、白乳泉、卞和洞、桓傅故里、遇春園、含美學堂古建築群及古城壘、古墓葬、古戰場遺址等人文景觀。秀山麗水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吸引了眾多的文人騷客前來采風探古,曹丕、王粲、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梅堯臣、宋濂等留下了詠頌懷遠的辭賦詩文。 從唐虞時代淮夷人聚族而居的塗山氏國,到南宋寶祐五年設懷遠軍,元至元二十八年改懷遠軍為懷遠縣,懷遠縣歷史4000餘年,縣名沿用716年,悠久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化積淀,使懷遠縣有淮上明珠之美譽。歷史沿革五河五條河,淮澮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釋五河縣名:「有澮潼沱漴淮五河,故名」。清人張佩芸有《五水詠》:「五水相連號五河,東潼西澮北沿沱,漴流春泛魚苗長,淮浦秋生雁影多。」五河縣自宋咸淳七年置縣起,確有五道河,並有五河口。但至今時逾七百餘年,陵谷變遷,滄桑多劫。清末《五河縣志》即雲:「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河縣五邑之水,淮為大,澮次之。 淮 河 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東,歷潁屬至懷遠,又北折東轉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縣境。經臨淮關北折至大新,又東轉北折至三岔,東轉至張家小溝,復南折4公里始歸故道。此處稱北折嘴,又稱蟲八 蠟嘴,現稱壩岔嘴,系誤寫演變而成。據考查此處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開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張家小溝,沖刷溝旁良田,日加深廣。後自三岔北徙,奪張家小溝之道而歸正干,從而形成蟲八 蠟嘴以北的大弓灣。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東流至東卡子出境入江蘇界。淮河經五河境內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欄橋溝、三沖溝、張家溝、黃家溝、五河口、潼河口等處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匯,釀成水災。民國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1954年大水,郜湖一帶嚴重塌方,毛灘、新集兩集鎮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灘。但建國後,築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興建涵閘20餘座,從此淮河變害為利。 澮 河發源於河南商丘,匯永城馬長湖入皖,經宿州過固鎮入五河縣境。自固而東水面漸寬,水漲時幾逾5公里,5倍於淮,而水退則僅容小舟。澮河經園宅集向東,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長290公里,流經五河境內59公里。沿澮河兩岸有謝家湖、阮家湖、香澗湖、小王湖、歐家湖、蔡家湖與澮河相連,水大匯為一體,水小湖為河汊。建國前因澮河常聚積大水,故又稱澮河一段水域為香澗湖,建國後人工把澮河從西壩口改道北店子,與沱河匯入漴潼河。 沱 河 發源於河南虯龍溝,經宿州紫蘆湖,東注靈璧,至濠城入本縣北界。至胡集折南匯入沱湖,南與澮水蔡家湖相望。原兩湖間築有堤壩,沱自為沱,澮自為澮。沱湖東北為郭家嘴,東繞縣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趨縣治南,由東橋口入淮。乾隆末年,澮河泛漲,沖壞堤壩,串入沱湖,遂奪沱河故道,沖陷兩旁田廬而益加深廣,至北店子復分流為二:一折東橋口入淮,而沱遂變為澮;一折凌家樓至十字岡而沱且入於潼。建國後堵死澮、沱於東橋口入淮處,使其同歸漴潼新河,全長270公里,從此與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條水系。 潼 河發源於靈璧北25公里的潼山,東流入泗州界經豐山湖南下入本縣界。在縣治東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縣東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1951年起,經過一冬春,從五河北店至泗洪縣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匯通沱、澮,經過峰山切嶺,由窯河入洪澤湖。 漴 河 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接,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雲:「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 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澮漴潼沱」。漴河是本縣較小的一條河。在縣治南1公里許,經南湖東流入淮。 南湖在現在的郜家湖,當年十分低窪,水大時一直漫到舊縣治南。為了保護縣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築有大壩,以御南湖之水。漴河水大時長約10餘公里,水小時僅長幾公里。置縣前後,歷經宋元明清幾代,至康熙十一年(1654年),仍是一條濁流入淮的河道。在淮漲倒灌時,河湖泛濫成災,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黃河決堤,挾帶大量泥沙入淮,在縣境游盪兩年,漴河遂被淤平。南湖之水遂改由黃家溝入淮,從此漴河消失,本縣嘉慶縣志雲:「今金岡山東有河溝一道,即古漴河」。 南湖之水雖由黃家溝入淮,但淮漲頂托黃家溝宣洩不出時,湖水遂即北溢,經金岡山東由雲頭壩進入化龍池,與城河匯合,繞城東趨入東河以入淮,漴河開始由東河北移。如遇五河口淮水頂托,則又向北由凌家渡至天井岡與潼河匯合以入淮。人們就將此段稱為「北漴河」。沱澮水漲則由故軍店(北店)與潼水匯合南趨東河,又徑達回龍閣以入淮,人們又將此段稱為「南漴河」,即五河口。這是南北漴河的由來。 東河一段,乾隆四十五年以前,原為沱湖入淮處,故稱沱河,後澮河故道被淤,澮水北轉,沖開西壩進入沱河,澮沱交匯由此入淮,故又稱澮河。嘉慶年間潼河水大,經常由此入淮,故又稱潼河。其後南湖水北溢由護城河匯入東河,故又稱漴河。清末、民國時期,地圖上均標為澮河。實際則是名副其實的五河口。 1952年,治淮委員會做五河以下內外水分流工程時,把澮、沱、漴、潼納入漴潼河水系,同淮河分流,直入洪澤湖,新開漴潼河即沿原漴潼河故道,故稱為漴潼河。現五河水系進入穩定時期,古漴河的名字又以漴潼合稱而保留下來。 澮河口考澮河原是淮河上的一大支流。《中都志》載:「在縣治西南一里,至縣南東流入淮。」並指出:「五河交會,皆通舟楫,為南北往來要沖之地。」後澮河北徙,因「水漲沙淤,徙於北滸」。而城南之澮注故道也已泯滅,舊跡難尋。澮河究竟何時北移,考諸舊志有三種說法。 一說嘉靖二十二年北徙。據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五河縣志》記載:「澮河在縣治南門外,至縣南入於淮。舊在縣治南1里,兩岸陡峻。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水漲沙淤,徙於北滸。」按此說法,澮河是在嘉靖二十二年北徙。但據《明史·地理志》註:「舊五河縣治在澮河南岸,嘉靖二十五年遷澮河北。」既然嘉靖二十五年遷縣時澮河還沒北徙,那嘉靖二十二年改道之說即成為問題。據查舊志災異表,嘉靖二十二年沒有發生大水,黃淮都沒泛濫,「水漲沙淤」也不可能。再查康熙十一年《五河縣志》輿地圖,澮河仍畫在縣治之南,這可能是年代久遠所產生的差錯。嘉靖二十二年距康熙十一年已一百餘年,其間水流變化,河道遷徙是難免的。嘉靖二十二年遷徙後又回歸故道也是可能的。但考諸嘉靖二十二年北徙可能性較小,因此對這一說法,只能存疑。 一說乾隆四十五年北徙。嘉慶六年(1801年)《五河縣志》記述:「自黃水泛濫,澮之外口忽淤平三里許,水無所泄,遂從縣西大小壩北入沱河,匯潼東逝,」這只講「黃水泛濫」,沒講清是哪一次泛濫。但在圖說中卻有註明:「乾隆四十五年黃水過境,城南淤塞,(澮)水由西壩口入沱。」查史料有「乾隆四十四年黃水漫溢,次年尚未斷流」的記載。這次黃水入淮,不僅淤平了澮河出口,淤平了漴河,還淤平了一些湖泊。但黃水泛濫發生在乾隆四十四五年,而舊志記為四十五六年,可能是年誤,出入不大。且至嘉慶六年僅22年,該是人們記憶猶新的事,不會出現大的錯誤,同時嘉慶縣志還記述:「嘉慶元年在城殷實之家及眾商民,公呈請挑澮河口,因居南灣者以為不利中止。」這也說明澮河口的淤平其時不遠,否則亦無挑澮河口之議。因此,澮河北徙,當在乾隆四十五年無疑。 一說澮河變遷「一在同治之初」。光緒《五河縣志》記述:「(澮河)今於同治間北徙奪沱之故道,繞教場陡岡之北,至北渡口南逝,由東橋口渡以入淮。」又說:「夫澮之變遷,一在乾隆之未,一在同治之初」。這又提出同治年間再一次北徙的問題。看來澮河是在五河城南城北游盪了。 如前所述河道的變遷是無定的。每發生一次大水都可能使河流改道,特別是黃泛期間更是如此。澮河在乾隆年間北徙之後可能有些年份又回歸故道。查同治五年五河暴雨三日夜,河水陡漲三丈。這樣大水,澮水北流入沱是可能的。同治五年至光緒年間修志不到30年,這樣河流改道的大事,一些耆老是完全能夠記憶的。至民國年間城南仍有一道小河溝,澮水經常由此漫溢入淮。因此,同治之初澮河北徙之說亦是可能的。但大的改道,仍在乾隆之末。[3]
『伍』 五河有哪些名勝古跡
【龍子河】在安徽蚌埠市東郊曹山腳下。河面寬闊為湖,津浦鐵路橫穿其上。相傳明大祖少年時在此撐船,落竹篙於河中,不久竹篙化為巨龍,因而名龍子河。河南有明代信國公湯和墓,河上建有雙龍橋、珍珠橋。今蚌埠市在此依山傍水辟為公園,供遊人游覽。
【湯和墓】在安徽蚌埠市東郊曹山。湯和(1326—1395),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人,與明太祖朱元璋為同鄉好友,元末隨朱起義,屢建戰功,封信國公,死後追封東甌王。墓面對龍子河,背負曹山峰。墓室是一座依山構築的大型磚石單券式建築,高3.6米,寬3.96米,面積約40平方米。墓南神道,長225米,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馬、羊、獅、武士,雕刻線條流暢粗獷,為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現已劃入蚌埠市的龍湖公園。
【卞和洞】亦名抱璞岩、抱玉岩。在安徽懷遠縣荊山東。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采玉處,故名。洞由巨岩天然巧成,石型圓潤,石表青翠。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澗、鳳凰池等多處勝跡。洞中可容數十人,岩壁有「青螺石帳」鐫字,置身其中,彷彿人玉珠帳里。古人「白壁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詩句,正是此間寫照。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唐宋以來遊人不絕,留下不少題詠。宋蘇拭《上已日與二子迨過游塗山荊山記所見》詩中:「剛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即指此。洞內原有唐胡曾《荊山詩》碑,已毀。
【白乳泉】
在安徽懷遠縣城南郊,背依荊山,面臨淮河,東和禹王廟隔河相望,西鄰卞和洞。因泉水甘白如乳,故名。泉左有望淮樓,登臨遠眺,意趣盎然,正如樓聯所雲:「片帆從天外飛來劈開兩岸青山好趁長風沖巨浪,亂石自雲中錯落釀得一匝白乳合邀明月飲高樓。」泉右有雙烈祠,為紀念辛亥革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懷遠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曰半山亭,可俯瞰懷遠全城。這里群巒迭翠,芳草如茵,古榆參天,柏林似海,景色迷離,清幽宜人,實為天然佳境。泉水內多含礦物質,烹茶煮茗,芬芳清洌,甘美可口。表面張力強,水傾注杯中,能突出杯麵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幣,遊人觀之,無不稱奇。宋蘇軾游此,賦詩留念,將此泉譽為「天下第七名泉」。1965年郭沫若親筆為白乳泉、望淮樓題名。
【禹墟】又名禹會村,禹村岡。在安徽懷遠縣塗山南2.5公里。傳為大禹會諸侯計議治水的地方。原有祠廟名禹帝行祠。《康熙鳳陽府志》載:「唐彭晁作廟記,略雲,禹會諸侯於此,故村名曰禹會,有夏家,禹家之裔。」清嘉慶《懷遠縣志》雲,「禹會村,亦名禹帝行祠。」今祠已毀。宋蘇軾《濠州七絕·塗山》詩:「樵蘇已入黃熊廟,烏鵲猶朝禹會村。」即指此。
【禹王宮】別稱禹王廟、塗山詞。在安徽懷遠縣東南塗山之頂。《左傳·哀公七年》:「禹會諸侯於塗山」,一般即指此。後人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廟始建於唐之前,具體年代不詳。原有三進,現尚存二進,院內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圍,拔地而起。西北有瞭望台,登臨其上,渦、淮波涌,荊、塗翠峰,盡收眼底。西南有啟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婦人遠望,傳為禹妻塗山氏望夫所化。西有聖泉、靈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歷代文人名宦如狄仁傑、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游覽並留下大量詩文銘刻。蘇軾《濠州七絕·塗山》詩碑刻,今珍藏廟壁,鄧石如「曠覽平城」摩岩題字,仍清晰可見。
【銑鎖嶺】在安徽五河縣城東15公里淮河出縣境處。與浮山(一名臨淮山)隔河相望,為淮河下游要隘,南朝粱天監中,為求壅塞淮水淹灌北魏的壽陽城(今壽縣),發軍民20萬築浮山堰,南鎮浮山,北接鐵鎖嶺,中間壓相鄰五縣邊境。五代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於此處大破南唐兵。宋代秦觀有《浮山堰賦》記其事。今嶺南北方向,寬50米,長約2.5公里,常有古代箭頭出土。
『陸』 五河有哪些歷史遺跡
五河來縣位於皖東北淮河中游自下段,境內「淮水繞東南,沱澮注西北,惟漴合於潼,湯湯淮以北」,其名以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五河口而得名。
五河界淮泗間,居南北要沖,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在此演出過許多壯懷激烈的戰爭活劇。迨至宋代,這里是宋與金元激爭地區。元末郭興、郭英、耿再成、費聚最早追隨朱元璋,攻城略地功業殊偉,分別被封為陝國公、營國公、泗國公、平涼侯。清咸豐八年(1858年),農民起義捻軍首領張樂行,縱橫中原,金戈鐵馬,曾率部攻克縣城,並在縣境內活動七八年之久。千百年來,五河古戰場遺址曾吸引來一些文人雅士,過客停驂,感舊興懷,留下許多詩篇,為本縣山川增勝。
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秦為蘄、徐兩縣地,西漢至北宋先後建置虹縣、夏丘縣等。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設淮安軍,置縣五河口。元屬臨淮府,明屬鳳陽府,清屬泗州,民國初屬淮泗道,建國後先屬宿縣行署,1983年歸屬蚌埠市。全縣總面積159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佔79.4%,丘陵佔8.9%,河湖佔11.7%。總人口70萬。轄13鎮2鄉224個村。
『柒』 五河皇廟由來
五河有檯子山、高檯子古文化遺址,小溪鎮的朱元璋「第一夫人」嚴小姐墓遺址,武橋鎮的彌陀寺遺址,澮南鎮的明成祖朱棣發跡皇墩廟遺存
『捌』 五河在哪裡
我就是五河縣的。五河縣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下游,因境內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而得名。五河歷史悠久。唐代名為古虹,宋朝始稱五河,至今九百餘載。是安徽省東向發展的23個縣(區)之一,也是蚌埠市唯一毗鄰江蘇的縣。縣城四面環水,城中河水潺繞,水在城中,城在水間,素有「淮北水鄉」之稱,是「全省園林縣城」。
『玖』 安微五河縣岳廟村在古代是什麼地方
五河縣境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國。
秦為蘄、徐兩縣地,屬泗水郡。
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沱湖西岸有舊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
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戍。南朝前期屬宋、齊、梁等國。北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
唐初為夏丘縣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屬仁州,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廢仁州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復屬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屬宿州。
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五河縣[2] ,屬淮北東路淮安軍。
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屬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九月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
清初屬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
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5月隸屬於安徽省淮泗道。民國16年(1927年)4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區為第四行政督察區,五河屬之。抗日戰爭時期(1940—1946年)屬淮北蘇皖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泗五靈鳳縣。
1949年1月15日五河縣城解放,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又改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改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仍改為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
『拾』 垓下遺址到底在什麼地方
垓下位於今安徽省宿州市 靈璧縣東南(另說固鎮濠城鎮), 是漢劉邦圍困項羽的地方,項羽在這里被圍失敗。
垓下古戰場俗稱霸王遺址,現在叫 霸王城,當年的垓下古戰場就位於今天安徽省 宿州市靈璧縣城東南沱河北岸的 韋集鎮垓下村一帶,現在的垓下村就是兩千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霸王城位於 濠城鎮北側,緊臨沱河(古洨水),是 垓下遺址的核心保護區,該城為一橢園形的漢代城池,佔地近30萬平方米,雖經2000多年的風摧雨浸,城牆仍高出地表2.5-4米。
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規則的四方形,大多數地段的城垣仍聳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的拐角處均構築成弧形。
城北瀕臨沱河(古稱洨水),城東、南、西三面開掘有護城河,當初的霸王城其實是一座土築的營壘,地勢偏高、四面環水,作為軍事要塞易守難攻。據當地群眾說,以往每當大雨過後,在土城的周圍常有殘劍和箭簇露出地面。可見這里當年的戰斗規模之大。
目前史學界已基本認定:現實中的「垓下村」就是歷史上的「垓下」,而整個古戰場的范圍應該是以此為中心,分布於現在的 泗縣、靈璧、五河、泗縣交界處的方圓數百餘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域上。
因此這些地方都有「霸王城」,靈璧縣境內不僅有「霸王城」,附近還有 韓信吹簫台、散楚山、虞姬墓等。這些縣的縣志均有 垓下之戰的記載,足以說明當時戰爭規模之大和分布之廣。
(10)五河古遺址擴展閱讀:
垓下之戰歷史背景:
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對楚兵發起騷擾斷其糧道,項羽率領軍隊狙擊了彭越後返回。這時候鍾離昧正被漢軍圍困,漢軍因為害怕項羽都開始逃竄。
這時齊王韓信開始率領軍隊對楚軍發起攻擊,項羽開始感到害怕。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於是採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劉邦慌忙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
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
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於是,劉邦採納張良的意見,將陳以東直到大海的大片領土封給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封給彭越。就這樣,劉邦以加封土地為報酬,終於搬動了韓、彭二人,使他們盡數揮軍南下,同時命令劉賈率軍聯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軍共同發動對項羽的最後合圍。垓下之戰隨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