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興和縣元代聚落遺址

興和縣元代聚落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3-13 12:21:08

❶ 興和縣位於什麼位置

那哥們兒是網路上下載的吧!具體說,所屬烏蘭察布是,離北京350多公里,離集寧100多公里,離大同200多公里。交通位置比較好。

❷ 興和縣的歷史沿革

從戰國以來,歷代分別在境內設置路、府、州、縣。到西漢時置延陵縣、沮洳縣,隸屬代郡。
東漢後期到魏晉被鮮卑族所據。
宋朝置威安縣。
元代隸中書省興和路。
明朝置榆林縣。
清時置豐川衛,光緒29年(1903年)置興和廳,隸山西省歸綏道。
1912年改廳為縣,1929年改隸綏遠省。
1948年興和解放。
1950年屬綏遠省。
1954年為內蒙古自治區平地泉行政區屬縣。
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
2004年烏蘭察布撤盟設市後,屬烏蘭察布市轄縣。

❸ 二十世紀以來有關秦漢時期考古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秦漢時代的遺址,種類多,數量大,在地域上分布范圍廣。它們可分為都城、縣邑、聚落、長城、鄣塞、工礦、作坊等類,而各類遺址中又包含許多不同的遺跡。經過調查發掘的遺跡,有城牆、城門、溝渠、池沼、街道、宮殿、衙署、武庫、禮制建築物、住房、窖穴、水井、礦井、工場、煉鐵爐、陶窯等等。這些遺址及其所包含的各種遺跡,反映了當時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設施和規制,體現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具體情形。 都城都城遺址的調查發掘,是秦漢考古的一項重大課題。秦的咸陽城、西漢的長安城和東漢的雒陽城是統一大帝國的都城,是當時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特別是長安城和雒陽城為漢代所新建,其設計除適應作為大城市的經濟生活上的需要以外,還充分顯示了政治上和禮制上的規格,對此後中國歷代都城的營建有深遠的影響。 咸陽城遺址在陝西省咸陽市東。1959年開始勘察,1974年以後發掘。城址南部被渭河沖毀,城的全貌不明。宮殿區在城的北部,許多大型的殿址保存良好。咸陽的宮殿都建立在夯土台基上。每座建築物自成一獨立體,但相互之間又以甬道、復道等連接,成為一個組合體。從每座建築物的間次、門道的設計,到一個建築群的整體設計,都採用對稱式的布局。有的殿內用方磚鋪地,牆壁經粉刷,有時還有彩色的壁畫。秦宮的形制和構造,對漢代的宮殿建築有直接的影響。 長安城漢長安城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956年以來,已究明了全城的平面形狀、城牆和城壕的結構、城門的形制、城內主要街道的分布、市的位置、宮殿的范圍。武庫遺跡已全面發掘,究明了它的規模和結構。南郊的明堂辟雍和王莽九廟及西南郊的昆明池和上林苑的部分宮觀的遺跡,也經勘探或發掘。調查發掘證明,長安城的形制、布局基本上與《周禮·考工記》的規制相符合。城的平面形狀大體近於方形;城的四面各有3個城門;每個城門有3個門道,經由城門的主要大街都分成平行的3股;長樂宮和未央宮在城南部,東市和西市在城北部。 雒陽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約15公里。1957年以來,經過長期的調查發掘,究明了全城的平面形狀、城牆的規模、城門和城內主要街道的分布、武庫和太倉的位置,並根據城門和街道的分布情形推定南宮和北宮的范圍。城南的明堂、辟雍和靈台,是中國古代都城特有的禮制建築物,自兩漢以降,一直為歷代所沿襲,靈台又是當時的天文台。太學的遺跡也經勘察和發掘,出土了許多石經的殘片(見漢魏洛陽城遺址)。 縣邑指都城以外的各地的縣城,有的是郡國的治所。據歷史記載,從西漢初年開始,全國的縣邑普遍築城牆。由於所在地域的不同,可分為內地的縣邑和北方邊境地區的縣邑。 內地的縣邑在陝西、河南、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遼寧等省、市的各地,發現秦漢時代的城址達80餘處,它們都有用夯土築成的城牆遺跡。結合文獻記載,可以推定陝西省臨潼的城址為櫟陽縣城,河南省洛陽的城址為河南縣城,山西省夏縣的城址為安邑縣城,山東省淄博的城址為臨淄縣城等。 北方邊境地區的縣邑漢代在長城沿線的內側廣建城邑,以充實邊境,支援邊防。在西起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東至遼寧省丹東市的地段內,已發現漢代城址近百處。城址平面多為方形,面積比中原地區的縣城為小。 聚落指縣城郊外的市鎮和村落,其數量遠比縣城為多。由於遺址面積小,堆積薄,周圍又無城牆,所以發現甚少。經過正式發掘的,僅有遼寧省遼陽三道壕遺址和江蘇省高郵邵家溝遺址2 處。 長城、鄣塞和烽燧秦漢時代,為了在北方和西北邊境防禦以匈奴為主的游牧民族入侵,修築了長城,並在沿線建鄣塞,設烽燧,以加強守衛。因此,對長城、鄣塞和烽燧遺址的調查發掘,是秦漢考古的一項特殊任務。其成果主要在於究明當時的國防和軍備。 秦代長城秦始皇時修建的長城,主要是利用戰國時代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而加以連接,有的地段則為當時所新建。秦代長城起自甘肅省岷縣,經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北上,穿越烏蘭布和沙漠北邊的雞鹿塞。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後,逶迤在狼山北面的崗巒間,由石蘭計北口東經固陽縣北部,又經武川縣南,沿大青山北,過集寧市境,由興和縣北部進入河北省圍場縣境。然後,又往東至內蒙古的赤峰市、敖漢旗、奈曼旗和遼寧省的阜新縣一帶。 漢代長城西漢時,主要是沿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至遼寧省遼河以西的秦代長城而加以修繕。據文獻記載,並結合實地勘察,可以說明漢武帝時在遼東又直接利用戰國時代燕國長城的東段,而加以恢復。其線路是自遼寧省阜新市一帶往東,經障武、法庫、開源各縣,然後折而向南,經新賓、寬甸縣境,直至當時的□水。另一方面,漢武帝以後又新築了從內蒙古居延海附近到甘肅、新疆交界處的長城,其走向是沿額濟納河南下,然後沿疏勒河向西;在敦煌以西,長城的城牆基本上與當時通往西域的大道並行。漢代和秦代一樣,城牆的修建因地制宜,平地用土夯築,山間用石塊壘砌,有的地段則是土石混合。漢代新築的極西長城,多在夯土中夾蘆葦。 鄣塞和烽燧漢代在長城沿線普遍設鄣塞和烽燧。從新疆的羅布泊、甘肅的敦煌至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到西起內蒙古潮格旗、東至奈曼旗的漫長地帶上,已發現鄣塞和烽燧的遺跡達數百處之多。其中以內蒙古居延地區的發現為最重要。從居延海附近的索果諾爾沿額濟納河向南,至於金塔、毛目附近,在長近300公里的地段上,至少分布著鄣塞遺址十餘處,烽燧遺址一百數十處。
編輯本段墓葬的調查和發掘
秦漢墓葬的特點是墓的種類復雜,墓主人的身份各異,等級甚多,而墓的形制和構造等又因時期、地區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別。統治階級實行厚葬的墓設施講究,隨葬品十分豐富,而貧民和刑徒的埋葬則極為草率。因此對墓葬的調查發掘,不僅能為研究秦漢時代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大量的資料,而且可以充分揭露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情況。 帝陵在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中,帝陵有其特殊的規格。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兩漢帝陵繼承秦陵的制度而又有新的演變。它們對此後歷代的陵制有長遠的影響。 秦始皇陵在陝西省臨潼縣,南靠驪山,北臨渭水。現已進行全面勘察。陵園平面呈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圍牆。墳丘在陵園的南部,寢殿在陵園的北部。墓室在墳丘之下,已探明東西兩面設墓道。陵園內外,有許多陪葬墓和殉葬坑,有的已經發掘。墳丘西側的車馬坑埋置銅質的車馬模型,製作異常精緻。陵園東門外有規模巨大的秦兵馬俑坑,埋置大量的陶質兵馬俑,其形體大小與真人真馬相等。 漢帝陵除文帝的霸陵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東南郊以外,其餘9帝的陵都在渭水以北咸陽市至興平縣的境內。1962年以來,進行了調查。除霸陵「因山為藏」以外,其餘10陵都有墳丘。陵園以墳丘為中心,周圍築牆垣,平面呈方形;四面各設一門,門外立雙闕。皇後陵在帝陵之旁,一般是在帝陵的東側。漢承秦制,設寢殿於陵園。惠帝時在長陵設原廟,以後成為定製。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見漢代帝陵)。 東漢帝陵除獻帝的禪陵以外,其餘11陵都在河南省洛陽市的附近地區。光武帝的原陵被認定在洛陽東北的孟津,尚待證實。其餘諸陵,雖經多次調查,都未能確定。據文獻記載,從明帝的顯節陵開始,陵園周圍不築牆垣而改用「行馬」。墳丘之前建石殿,以供祭享。從顯節陵開始,陵園附近不再建廟。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 貴族、官僚和地主的墓秦漢時代貴族、官僚和一般地主的墓,從墓的構造上可以分為木槨墓、土洞墓、空心磚墓、崖墓、磚室墓、石室墓等不同的種類,它們又各有規模大小的差別。各類的墓,有的流行於不同的時期,有的則同時並存。由於墓主人的身份和財富的差異,他們的墓在種類和規模方面亦各不相同。 木槨墓主要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到中期,在長江流域及邊遠地區則延續至西漢後期和東漢。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地方官和鄉吏等人都使用。墓室為長方形豎穴式土坑,坑內築木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往往大小懸殊,所用棺槨有一定的等級制度。地面上都有墳丘,大墓還有墓域,設祠堂。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秦墓、江陵秦漢墓,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漢墓等。 土洞墓從秦、西漢到東漢始終流行,但地域上只限於黃河流域及北方和西北地區。墓的規模都不大,墓室為橫穴式土洞,往往設耳室。在已經發掘的大量的墓中,甘肅省武威磨嘴子漢墓和旱灘坡漢墓甚為重要。 空心磚墓流行於秦和西漢,東漢時已告絕跡。在地區上只限於中原和關中一帶。在豎穴式的土坑或橫穴式的土洞內用空心磚堆砌墓室,磚上印有各種花紋,少數的墓施彩色壁畫。這種墓與木槨墓同時並存,墓主人一般多為中下層地主。比較重要的有河南省洛陽西漢壁畫墓。 崖墓開始出現於西漢,在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少數地點有發現。東漢時四川省境內特別流行。在山崖和岩層中開鑿橫穴式洞穴,以為墓室。墓的規模大小不一,從大貴族到一般的地主都有使用。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河北省滿城漢墓、山東省曲阜九龍山漢墓等。 磚室墓西漢中後期開始出現於關中和中原地區,不久便迅速普及,東漢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盛行。墓室用小型長方磚砌成,有時有彩色壁畫。四川境內的墓,流行在墓壁另嵌畫像磚。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官吏和地主都使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大小懸殊,地面上多有墳丘。大墓有墓域,建墓闕,設祠堂,立墓碑,置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山西省平陸漢壁畫墓,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漢墓,陝西省潼關吊橋楊氏墓,河北省望都漢壁畫墓等等。 石室墓開始出現於西漢後期至王莽時期,主要流行於東漢。其分布以山東省到江蘇省北部、河南省到湖北省北部、陝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四川省中部等地區為最多。墓室用石材構築,有的為磚石混合結構。因大多數有石刻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墓的規模一般都很大。地面上除墳丘以外,在墓域內立石闕,設祠堂,樹墓碑,並有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墓主多為大貴族、大官僚。已經發掘的墓,以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漢墓、唐河漢墓,江蘇省徐州漢墓,陝西省米脂漢墓等為重要。 貧民墓和刑徒墓貧民墓多為小而淺的土坑,易受破壞,故甚少發現,一般葬具都很簡陋,隨葬品極為貧乏。刑徒墓迄今發現的秦漢刑徒墓共有3批。1979年在臨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代刑徒墓共有100餘座,發掘了其中的30座。墓坑都為長方形豎穴,大的埋十餘人,小的埋一、二人。屍體上蓋瓦片,所刻文字記明死者的籍貫或原監獄所在地、刑名、爵名和姓名,可以判定他們是被征調來修築驪山的陵寢的

❹ 秦漢雕刻差異

秦漢考古

秦漢時代起自秦始皇統一中國,迄於東漢滅亡,前後共約440年,其間包括秦、西漢、新、東漢4個朝代。從公元前3世紀後期到公元3世紀初期的這一時代,是中國鐵器時代的發展期。當時中國是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國勢相當強盛,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達,文化藝術繁榮,與周圍少數民族的關系密切,與外國的交往頻繁。秦漢時代文獻記載詳細,各種遺跡和遺物十分豐富。研究工作在調查發掘的基礎上,以遺跡和遺物為主要依據,並結合文獻的記載,這使得秦漢考古不僅有廣泛的課題,而且有充實的內容,是中國歷史時代考古學的典型。
簡史和現狀
秦漢考古的前身可追溯到宋代的。當時的許多金石學書籍,已廣泛地著錄了秦漢的、鏡鑒、度量衡器、貨幣、印章、、碑刻和等。明代的學者,又著錄了漢代的磚瓦。到了清代,秦漢的鏡鑒、印章、、、等大量出土,更豐富了金石學研究的內容。在此之前,元代的學者還對漢代的古跡進行實地的調查。以調查發掘為基礎的秦漢考古,到20世紀才開始。從20世紀的初期到30年代,英國、瑞典等國有人在甘肅、內蒙古、新疆各地對漢代的各種遺址進行掠奪式的調查發掘;30年代和40年代前期,日本人又趁軍國主義侵略之機,在遼寧省和山西省的各地挖掘了不少漢墓。中國學者從20年代到40年代,對河南省洛陽附近漢魏故城遺址出土的石經加以收集、整理,在甘肅、新疆各地對漢代遺址和墓葬進行了調查發掘,還在陝西省寶雞,山東省滕縣,廣東省廣州,四川省彭山和重慶,河南省安陽、浚縣和輝縣等地發掘了許多漢墓。系統的、有計劃的調查發掘工作,則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才全面開展的。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博物館、文物管理委員會及其他有關單位,對秦漢時代的各種遺址和墓葬進行了廣泛的、大規模的調查和發掘。出土的遺物數量很大,種類甚多。這使得秦漢考古的研究具備了豐富、可靠的資料。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的成果,除了以簡報、中型報告和論文的形式在、、等刊物上發表外,重要的專著則有《輝縣發掘報告》、《洛陽燒溝漢墓》、《長沙發掘報告》、《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沂南古畫像石墓》、《望都漢墓壁畫》、《廣州漢墓》、《鞏縣鐵生溝》、《和林格爾漢墓壁畫》、《雲夢睡虎地秦墓》、《武威漢簡》、《銀雀山漢墓竹簡》、《居延漢簡甲乙編》、《塔里木盆地考古記》、《漢代畫像全集》、《江蘇徐州漢畫像石》、《山東漢畫像石研究》、《漢代的玉器和絲綢》和《漢代考古學概說》等。
斷代和分期
秦和兩漢,盛行在器物上作銘紀年。特別是從漢武帝開始採用年號,使得各種紀年的器物更不斷增多。漢墓的墓磚有時也有紀年文字,而各種銅錢則都有明確的鑄造年代可查。這些都使得秦漢考古的斷代有可靠的依據。由於《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各種史書對秦和兩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詳細的記載,調查發掘所得的實物資料可以與文獻記載相對照。按照政治歷史發展的階段,結合物質文化的特點,秦漢考古可以從時代上劃分為6期。
秦和西漢前期 從秦始皇統一到西漢的景帝,共約80年。和戰國時代一樣,普遍流行木槨墓,但中原地區已多空心磚墓;日用的陶器仍有圜底帶繩紋的;關中地區已出現倉、灶等陶質;瓦當除圓形的以外,仍有不少「半瓦當」;通行各種「半兩錢」;銅鏡主要是「蟠螭紋鏡」。
西漢中期 從漢武帝到昭帝,共約70年。除流行木槨墓以外,中原地區盛行空心磚墓,並開始出現磚室墓;陶器上的繩紋基本消失;棕黃色和綠色的鉛釉陶器開始出現;倉、灶、井等陶質明器逐漸增多;通行五銖錢;銅鏡主要是「草葉紋鏡」和「星雲紋鏡」。
西漢後期 從漢宣帝到平帝,共約70年。除長江流域和南方、北方的邊遠地區繼續使用木槨墓以外,黃河流域普遍流行空心磚墓和磚室墓,墓內出現彩色壁畫;半瓦當基本上絕跡;鉛釉陶器顯著增多;倉、灶、井、豬圈等陶質明器進一步普及;五銖錢繼續通行;銅鏡主要是「四螭鏡」、「日光鏡」和「昭明鏡」。
新莽時期 包括此前孺子嬰的居攝年間和此後劉玄的更始年間,並可將重新發行五銖錢的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以前的東漢初期也包括在內,前後共約35年。磚室墓已在全國普及,其墓室頂部有隆起呈穹窿狀的;畫像石墓在中原地區興起;某些建築物上使用青龍、白虎等「四神」紋瓦當;鉛釉陶器和各種陶質明器繼續增多;通行「大泉五十」、「貨泉」、「貨布」等各種王莽錢;銅鏡主要是「方格規矩鏡」。
東漢前期 從漢光武帝到和帝,共約70年。邊遠地區殘留的木槨墓也已開始消失;中原地區的空心磚墓突然絕跡;磚室墓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畫像石墓的分布范圍擴大到陝北、晉西和川中;壁畫進一步盛行;陶質明器除倉、灶、井、豬圈、樓閣等模型外,還普遍流行犬、羊、雞等各種動物的偶像;開始用隨葬;重新通行五銖錢,其形制又略有新變化;銅鏡主要是「方格規矩鏡」和「連弧紋鏡」。
東漢後期 從漢安帝到獻帝的初平年間,共約90年。獻帝建安年間基本上已進入三國時代,應除外。流行磚室墓和畫像石墓;除買地券外,還盛行用鎮墓瓶隨葬;各種陶質明器和鉛釉陶器繼續流行;青瓷器開始在江南地區出現;五銖錢中有「四齣五銖」、「剪輪錢」和「環錢」;銅鏡除「方格規矩鏡」和「連弧紋鏡」外,流行「獸首鏡」、「夔鳳鏡」、「雙頭龍鳳紋鏡」,在南方的長江流域還流行「神獸鏡」和「畫像鏡」。
各地區的文化面貌
秦漢時代中國的版圖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基本上奠定了此後歷代的疆域。隨著全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的鞏固和發展,在文化藝術方面也漸趨統一。因此,秦漢的遺跡和遺物在全國范圍內有相當大的共同性。但是,由於氣候、地理、產業、民俗和民族等的差異,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地方性。從考古資料的特徵出發,可將全國劃分為9個地區。
關中和廣義的中原地區 包括陝西省中部、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蘇省北部。這一地區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從秦、西漢到東漢前期,許多新興的事物,如空心磚墓的盛行,磚室墓和畫像石墓的興起,彩色壁畫的出現,陶質明器的流行,鉛釉陶器的發明等,都首先在這里開始,然後影響到各地。
長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區 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安徽省南部和江蘇省南部。與中原地區相比,木槨墓延續較久,磚室墓出現較遲,畫像石墓罕見,空心磚墓絕無;印紋硬陶始終流行,青瓷器出現較早;銅礦豐富,銅鏡鑄造業發達。
長江上游的四川盆地 包括四川省中部的成都平原和東南部的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這一地區開發較早,從秦代起就受關中和中原文化的影響甚多;西漢和東漢前期,銅器和漆器製造業發達,其產品遠銷各地;東漢中後期,崖墓盛行,磚室墓中使用畫像磚。
長城沿線和北方草原地帶 主要是內蒙古自治區,也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陝西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的西北部。這一帶是當時主要的國防前線,長城、鄣塞和烽燧等是最具特色的遺跡。長城內側早置郡縣,治所附近的木槨墓、磚室墓、畫像石墓的形制與中原地區近似;長城內外屬於北方游牧民族的陶器和銅器等則與漢族有明顯的區別。
以遼河流域為主的東北地區 這里是秦漢遼東郡的轄境,為中原文化影響所及,而周圍的匈奴、東胡等族則有其自身的文化面貌。東漢後期,公孫氏在此割據,郡治襄平附近的許多磚室墓和石室墓施彩色壁畫,對此後高句麗的墓制頗有影響。
嶺南的珠江流域 主要是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西漢前期的墓葬有明顯的特點;西漢中期廣設郡縣以後,中原文化進一步傳入,但陶器仍流行印紋硬陶,器形、紋飾與中原相異;銅器多施細線鏤刻花紋,亦與黃河流域有別;海外交通發達,琥珀、玻璃質的珠璣等外貿品甚多。
川黔滇高原地區 包括四川省西南部、貴州省、雲南省東北部。這一地區為西南夷各族所聚居,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都有濃厚的少數民族特色,尤以、銅鉞等青銅器為突出。西漢中期設郡縣以後,中原文化影響漸深;東漢中期以後,流行磚室墓,與內地相似;銅礦豐富,東漢時所鑄銅器遠銷各地。
甘青地區 主要是甘肅省的河西走廊,也包括青海省東北部。 這里是西漢中期所置武威、張掖等河西4郡及王莽時所置西海郡的所在地。郡縣治所及其附近,文化面貌與中原大體相同;由於氣候乾燥,紡織品及漆器、木器得以保存,其中包括許多木製簡牘。
新疆地區 由於地區廣大,民族復雜,各處土著文化的面貌互不相同。西漢中期通西域以後,中原器物如絲織品、漆器、銅鏡、銅錢等頗多傳入。另一方面,由於中西交通的開展,中亞、西亞的文化藝術對這里也有影響。
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秦漢時代的遺址,種類多,數量大,在地域上分布范圍廣。它們可分為都城、縣邑、聚落、長城、鄣塞、工礦、作坊等類,而各類遺址中又包含許多不同的遺跡。經過調查發掘的遺跡,有城牆、城門、溝渠、池沼、街道、宮殿、衙署、武庫、禮制建築物、住房、倉、窖穴、水井、礦井、工場、煉鐵爐、陶窯等等。這些遺址及其所包含的各種遺跡,反映了當時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設施和規制,體現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具體情形。
都城 都城遺址的調查發掘,是秦漢考古的一項重大課題。秦的咸陽城、西漢的長安城和東漢的雒陽城是統一大帝國的都城,是當時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特別是長安城和雒陽城為漢代所新建,其設計除適應作為大城市的經濟生活上的需要以外,還充分顯示了政治上和禮制上的規格,對此後中國歷代都城的營建有深遠的影響。
咸陽城 遺址在陝西省咸陽市東。1959年開始勘察,1974年以後發掘。城址南部被渭河沖毀,城的全貌不明。宮殿區在城的北部,許多大型的殿址保存良好。咸陽的宮殿都建立在夯土台基上。每座建築物自成一獨立體,但相互之間又以甬道、復道等連接,成為一個組合體。從每座建築物的間次、門道的設計,到一個建築群的整體設計,都採用對稱式的布局。有的殿內用方磚鋪地,牆壁經粉刷,有時還有彩色的壁畫。秦宮的形制和構造,對漢代的宮殿建築有直接的影響。
長安城 在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956年以來,已究明了全城的平面形狀、城牆和城壕的結構、城門的形制、城內主要街道的分布、市的位置、宮殿的范圍。武庫遺跡已全面發掘,究明了它的規模和結構。南郊的明堂辟雍和王莽九廟及西南郊的昆明池和上林苑的部分宮觀的遺跡,也經勘探或發掘。調查發掘證明,長安城的形制、布局基本上與《周禮?考工記》的規制相符合。城的平面形狀大體近於方形;城的四面各有3個城門;每個城門有3個門道,經由城門的主要大街都分成平行的3股;長樂宮和未央宮在城南部,東市和西市在城北部。
雒陽城 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約15公里。1957年以來,經過長期的調查發掘,究明了全城的平面形狀、城牆的規模、城門和城內主要街道的分布、武庫和太倉的位置,並根據城門和街道的分布情形推定南宮和北宮的范圍。城南的明堂、辟雍和靈台,是中國古代都城特有的禮制建築物,自兩漢以降,一直為歷代所沿襲,靈台又是當時的天文台。太學的遺跡也經勘察和發掘,出土了許多石經的殘片(見)。
縣邑 指都城以外的各地的縣城,有的是郡國的治所。據歷史記載,從西漢初年開始,全國的縣邑普遍築城牆。由於所在地域的不同,可分為內地的縣邑和北方邊境地區的縣邑。
內地的縣邑 在陝西、河南、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遼寧等省、市的各地,發現秦漢時代的城址達80餘處,它們都有用夯土築成的城牆遺跡。結合文獻記載,可以推定陝西省臨潼的城址為櫟陽縣城,河南省洛陽的城址為河南縣城,山西省夏縣的城址為安邑縣城,山東省淄博的城址為臨淄縣城,北京市房山的城址為廣陽縣城,天津市武清的城址為泉州縣城,河北省易縣的城址為故安縣城,江蘇省揚州的城址為廣陵縣城,湖北省江陵的城址為郢縣城,湖南省寧遠的城址為冷道縣城等。經過發掘的城址,以河南省洛陽的為例,城牆寬約6米,周圍全長約5公里,城的平面近方形。城內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屋頂鋪瓦。糧庫有方形的倉和圓形的。窖穴中出土「河南太守章」封泥,陶器上有「河亭」、「河市」的戳記。福建省崇安的城址,不見於文獻記載,從出土的遺物看來,其興建年代也許較早,而漢武帝滅東海王余善以後則可能在此設屯戍據點,但不是縣邑。
北方邊境地區的縣邑 漢代在長城沿線的內側廣建城邑,以充實邊境,支援邊防。在西起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東至遼寧省丹東市的地段內,已發現漢代城址近百處。城址平面多為方形,面積比中原地區的縣城為小。城的中部或一隅往往另築內城,官署設在內城中。其中,結合文獻記載,可以考定內蒙古磴口市布隆淖古城為朔方郡臨戎縣城,同市陶升井古城為朔方郡三封縣城,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古城為五原郡九原縣城,托克托縣古城村古城為雲中郡雲中縣城,同縣哈拉板申北古城為雲中郡沙陵縣城,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為定襄郡成樂縣城,呼和浩特市美岱二十家子古城為定襄郡安陶縣城,杭錦旗霍洛柴登古城為西河郡富昌縣城,准格爾旗納林北鎮古城為西河郡美稷縣城,涼城雙古城西古城為雁門郡沃陽縣城,遼寧省黑城子外羅城古城為右北平平剛縣城,丹東市瑗河尖古城為遼東郡西安平縣城,等等。
聚落 指縣城郊外的市鎮和村落,其數量遠比縣城為多。由於遺址面積小,堆積薄,周圍又無城牆,所以發現甚少。經過正式發掘的,僅有遼寧省遼陽和江蘇省高郵邵家溝遺址2 處。三道壕遺址面積將近1平方公里。房屋內部設爐灶,屋頂鋪瓦。屋外有窖穴和水井,並有畜欄和廁所。道路用河光石鋪砌。附近有燒磚的窯場。房址中除出土農具、工具以外,還有不少兵器。陶片有的印「軍廚」戳記,有的刻「昌平」字樣。從各方面的情形看來,這里不是一般的農村,而是西漢後期以降遼東郡治所襄平附近的一個屯戍的市鎮。邵家溝遺址面積甚小。在窯穴、灰坑和水井的遺跡中出土鐵犁、鐵錘、陶紡輪、陶網墜和日用陶器、青瓷器、竹編什物、麻布的碎片,並有牛、狗、魚的骸骨和核桃、瓜子等的殘余,證明這里是江淮地區的水鄉農村。
長城、鄣塞和烽燧 秦漢時代,為了在北方和西北邊境防禦以匈奴為主的游牧民族入侵,修築了長城,並在沿線建鄣塞,設烽燧,以加強守衛。因此,對長城、鄣塞和烽燧遺址的調查發掘,是秦漢考古的一項特殊任務。其成果主要在於究明當時的國防和軍備。
秦代長城 秦始皇時修建的長城,主要是利用戰國時代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而加以連接,有的地段則為當時所新建。秦代長城起自甘肅省岷縣,經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北上,穿越烏蘭布和沙漠北邊的雞鹿塞。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後,逶迤在狼山北面的崗巒間,由石蘭計北口東經固陽縣北部,又經武川縣南,沿大青山北,過集寧市境,由興和縣北部進入河北省圍場縣境。然後,又往東至內蒙古的赤峰市、敖漢旗、奈曼旗和遼寧省的阜新縣一帶。
漢代長城 西漢時,主要是沿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至遼寧省遼河以西的秦代長城而加以修繕。據文獻記載,並結合實地勘察,可以說明漢武帝時在遼東又直接利用戰國時代燕國長城的東段,而加以恢復。其線路是自遼寧省阜新市一帶往東,經障武、法庫、開源各縣,然後折而向南,經新賓、寬甸縣境,直至當時的水。另一方面,漢武帝以後又新築了從內蒙古居延海附近到甘肅、新疆交界處的長城,其走向是沿額濟納河南下,然後沿疏勒河向西;在敦煌以西,長城的城牆基本上與當時通往西域的大道並行。漢代和秦代一樣,城牆的修建因地制宜,平地用土夯築,山間用石塊壘砌,有的地段則是土石混合。漢代新築的極西長城,多在夯土中夾蘆葦。
鄣塞和烽燧 漢代在長城沿線普遍設鄣塞和烽燧。從新疆的羅布泊、甘肅的敦煌至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到西起內蒙古潮格旗、東至奈曼旗的漫長地帶上,已發現鄣塞和烽燧的遺跡達數百處之多。其中以內蒙古居延地區的發現為最重要。從居延海附近的索果諾爾沿額濟納河向南,至於金塔、毛目附近,在長近300公里的地段上,至少分布著鄣塞遺址十餘處,烽燧遺址一百數十處。從1931年到1976年,先後發現木簡達3萬余枚。根據木簡的記錄,鄣塞和烽燧的組織體制是將大群的烽燧分為若幹部分,由都尉管理。都尉以下設候官、候長和燧長,有時在候官與候長之間設鄣尉。每一鄣塞都築有圍牆,平面成方形。肩水都尉所在的大灣鄣塞面積較大,約為350米×250米。肩水候官所在的地灣鄣塞面積較小,約為50米×50米。甲渠候官所在的破城子鄣塞面積最小,約為23米×23米。鄣塞外築土台,便是烽燧,由燧長主管,附近往往遺有執舉的竹竿和燃火的葦束。
墓葬的調查和發掘
秦漢墓葬的特點是墓的種類復雜,墓主人的身份各異,等級甚多,而墓的形制和構造等又因時期、地區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別。統治階級實行厚葬的墓設施講究,隨葬品十分豐富,而貧民和刑徒的埋葬則極為草率。因此對墓葬的調查發掘,不僅能為研究秦漢時代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大量的資料,而且可以充分揭露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情況。
帝陵 在中國古代的喪葬制度中,帝陵有其特殊的規格。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兩漢帝陵繼承秦陵的制度而又有新的演變。它們對此後歷代的陵制有長遠的影響。
秦始皇陵 在陝西省臨潼縣,南靠驪山,北臨渭水。現已進行全面勘察。陵園平面呈長方形,有內外兩重圍牆。墳丘在陵園的南部,寢殿在陵園的北部。墓室在墳丘之下,已探明東西兩面設墓道。陵園內外,有許多陪葬墓和殉葬坑,有的已經發掘。墳丘西側的車馬坑埋置銅質的車馬模型,製作異常精緻。陵園東門外有規模巨大的,埋置大量的陶質兵馬俑,其形體大小與真人真馬相等。(見彩圖[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園兵馬俑坑]、[將軍俑頭像]、[秦始皇陵園]、[銅車馬])
西漢帝陵 除文帝的霸陵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宣帝的杜陵在西安市東南郊以外,其餘9帝的陵都在渭水以北咸陽市至興平縣的境內。1962年以來,進行了調查。除霸陵「因山為藏」以外,其餘10陵都有墳丘。陵園以墳丘為中心,周圍築牆垣,平面呈方形;四面各設一門,門外立雙闕。皇後陵在帝陵之旁,一般是在帝陵的東側。漢承秦制,設寢殿於陵園。惠帝時在長陵設原廟,以後成為定製。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見)。
東漢帝陵 除獻帝的禪陵以外,其餘11陵都在河南省洛陽市的附近地區。光武帝的原陵被認定在洛陽東北的孟津,尚待證實。其餘諸陵,雖經多次調查,都未能確定。據文獻記載,從明帝的顯節陵開始,陵園周圍不築牆垣而改用「行馬」。墳丘之前建石殿,以供祭享。從顯節陵開始,陵園附近不再建廟。各陵都有許多臣僚的陪葬墓。
貴族、官僚和地主的墓 秦漢時代貴族、官僚和一般地主的墓,從墓的構造上可以分為木槨墓、土洞墓、空心磚墓、崖墓、磚室墓、石室墓等不同的種類,它們又各有規模大小的差別。各類的墓,有的流行於不同的時期,有的則同時並存。由於墓主人的身份和財富的差異,他們的墓在種類和規模方面亦各不相同。(見)。
木槨墓 主要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到中期,在長江流域及邊遠地區則延續至西漢後期和東漢。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地方官和鄉吏等人都使用。墓室為長方形豎穴式土坑,坑內築木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往往大小懸殊,所用棺槨有一定的等級制度。地面上都有墳丘,大墓還有墓域,設祠堂。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秦墓、,湖南省長沙、咸家湖漢墓、象鼻山漢墓,陝西省咸陽,安徽省,山東省臨沂銀雀山漢墓,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和等。
土洞墓 從秦、西漢到東漢始終流行,但地域上只限於黃河流域及北方和西北地區。墓的規模都不大,墓室為橫穴式土洞,往往設耳室。在已經發掘的大量的墓中,甘肅省武威磨嘴子漢墓和旱灘坡漢墓甚為重要。
空心磚墓 流行於秦和西漢,東漢時已告絕跡。在地區上只限於中原和關中一帶。在豎穴式的土坑或橫穴式的土洞內用空心磚堆砌墓室,磚上印有各種花紋,少數的墓施彩色壁畫。這種墓與木槨墓同時並存,墓主人一般多為中下層地主。比較重要的有河南省。
崖墓 開始出現於西漢,在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少數地點有發現。東漢時四川省境內特別流行。在山崖和岩層中開鑿橫穴式洞穴,以為墓室。墓的規模大小不一,從大貴族到一般的地主都有使用。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河北省、山東省曲阜和四川省成都天山漢墓等。滿城漢墓在地面上還有祠堂的遺跡。
磚室墓 西漢中後期開始出現於關中和中原地區,不久便迅速普及,東漢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盛行。墓室用小型長方磚砌成,有時有彩色壁畫。四川境內的墓,流行在墓壁另嵌畫像磚。從高級貴族、大官僚到一般官吏和地主都使用。墓的規模因人而異,大小懸殊,地面上多有墳丘。大墓有墓域,建墓闕,設祠堂,立墓碑,置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已經發掘的重要的墓有山西省平陸漢壁畫墓,河南省,陝西省,河北省、定縣漢墓,安徽省,江蘇省邗江甘泉漢墓,甘肅省武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等等。
石室墓 開始出現於西漢後期至王莽時期,主要流行於東漢。其分布以山東省到江蘇省北部、河南省到湖北省北部、陝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四川省中部等地區為最多。墓室用石材構築,有的為磚石混合結構。因大多數有石刻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墓的規模一般都很大。地面上除墳丘以外,在墓域內立石闕,設祠堂,樹墓碑,並有人物和動物的立體石雕像。墓主多為大貴族、大官僚。已經發掘的墓,以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漢墓、唐河漢墓,山東省沂南漢墓、安丘漢墓、蒼山漢墓,江蘇省徐州漢墓,陝西省米脂漢墓等為重要。
貧民墓和刑徒墓 貧民墓 多為小而淺的土坑,易受破壞,故甚少發現。1955年在河南省洛陽澗西發掘一批貧民墓。葬具都很簡陋,有的使用陶棺,有的則用瓦片覆蓋屍體,有的根本沒有葬具。隨葬品極為貧乏。
刑徒墓 迄今發現的秦漢刑徒墓共有 3批。1979年在臨潼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代刑徒墓共有100餘座,發掘了其中的30座。墓坑都為長方形豎穴,大的埋十餘人,小的埋一、二人。屍體上蓋瓦片,所刻文字記明死者的籍貫或原監獄所在地、刑名、爵名和姓名,可以判定他們是被征調來修築驪山的陵寢的。1972年在咸陽漢景帝陽陵附近發現的西漢刑徒墓地,面積達8萬平方米,估計埋葬刑徒在萬人以上。從已經發掘的一小部分來看,墓坑形狀不規則,排列無序。坑內或埋多人,或埋1人,屍骨上遺有鐵制的刑具。參照文獻記載,這些刑徒都是被征調來修建陽陵的。1964年在漢雒陽城遺址附近發現的,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發掘了其中的2000平方米,計刑徒墓500餘座。墓坑都為長方形豎穴,排列十分整齊,每坑埋1人。屍體上置磚塊,上刻文字,記明刑徒的姓名、監管機構、來自何處監獄、刑名、編制組織和死亡日期等。這批刑徒是被征調來參加與雒陽城的建設工程有關的各種勞役的。
農業、手工業及其產品
從各類遺址和墓葬中發掘出來的大量的遺跡和遺物,是研究秦漢時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的重要資料。遺物的種類有農作物、紡織品、鐵器、銅器、漆器、玉器、陶器、磚瓦、舟車等,它們絕大多數為實物或實物的殘跡,有的則為模型。遺跡有與農業有關的溝渠、與采銅有關的礦井、與冶鐵有關的作坊和煉爐、與制陶有關的窯、與造船有關的工場,等等。漢墓中的壁畫、石刻畫像和隨葬的陶質模型類明器等,又從生產手段和生產關系等方面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和各種手工業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資料。
農業 根據出土的農作物、鐵農具等實物,參考陶明器模型和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的圖像,並結合經過調查發掘的有關遺跡,可以從農作物的品類、農具和耕作技術、水利灌溉、穀物加工、農副業以及庄園和屯田制度等方面加以闡明。
農作物的品類有粟(小米)、稻(粳、秈、糯)、小麥、大麥、黍(黃米)、大豆、赤豆等穀物,芋、薏米、葵(冬莧菜)、芥菜、甜瓜、葫蘆、筍、藕、生薑等瓜菜,栗、棗、梨、桃、李、杏、梅、楊梅、橄欖等果品,還有作為紡織材料的大麻和薴麻等。農具有犁、鍤、鏟、雙齒或三齒耙、鋤、鐮,都是鐵制的。犁上的鐵鏵多加鏵冠,並配有犁。播種用耬車,平土保墒用帶有排齒的大耙和用竹木編成的耱,和耕犁一樣,可以用牛牽引。
農民用桔槔或轆轤汲取河水、井水以灌溉,有的築陂塘以蓄水。鄭國渠、白渠、都江堰和芍陂等大型水利工程由官府經營,其規模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對穀物的處理,有的用風車箱扇除秕糠,用踐碓舂搗,或用轉盤式的雙扇石磨盤磨研而製成粉面。農副業主要是豢養犬、豬、羊、牛、馬等家畜和雞、鴨、鵝等家禽,並利用各種水面養殖或撈取魚鱉、荷藕和菱角等動植物。植桑育蠶已普及到全國許多地方。江陵鳳凰山漢墓出土的「鄭里廩簿」等簡文說明,當時自耕農土地少,產量小,而租稅、徭役繁重。豪強地主兼並土地,建立庄園,農民們因破產淪為佃戶和奴婢。和林格爾漢墓壁畫中的庄園圖,詳細地描繪了東漢庄園中的各種情形。
漢代實行屯田制,以解決軍糧問題。據記載,邊防部隊中從事耕作和興修水利的士兵分別稱為「田卒」和「河渠卒」。羅布泊出土的木簡,也有關於戍卒從事農作的記錄。在時代略晚的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的壁畫中有「軍壘圖」和「屯田圖」,形象地顯示了軍隊屯田的情形。
紡織 有絲、麻、毛、棉四大類。絲織品主要發現於長沙馬王堆漢墓、江陵鳳凰山漢墓、滿城漢墓和新疆民豐尼雅漢墓等處。織品的種類,可分為平紋組織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