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河遺址
A. 在洛陽建都的大概遺址有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佔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廛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九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建都時間
1.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2.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3.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前1046年—前771年
4.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前771年—前256年
5.西漢 雒陽 漢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6.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7.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8.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9.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10.隋 東都、東京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11.唐 洛陽宮 東都神都-武則天 東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後、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間都洛40餘年)
12.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13.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14.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15.民國 洛陽 洛陽市 1932年
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為地級市(省轄市)。
洛陽被稱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的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數量。
特別注釋
洛陽的歷史上的情況比較復雜,容易引起誤解。
1. 商、周、漢、魏諸朝都有多次遷都的歷史,這些朝代的都城從歷史縱向上看可能不只一個,洛陽是其中的一個。例如商就先後多次遷都,所以安陽、鄭州、洛陽都曾經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陽最為著名。公元前14世紀,商朝第十代國王盤庚,從山東「奄」(今曲阜附近)遷都到「殷」,成為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 中國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個。出於戰略上和經濟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會設立陪都,例如唐,舉世公認其首都為長安,洛陽之所以稱為其都,是因為唐代統治者定洛陽為其行宮和巡幸之地,故有「東都洛陽」之稱。雖然在影響和地位上不能和長安相提並論,但畢竟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行政單位。
3.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B. 簡述西周洛邑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兩周時期,列國文化豐富多彩,周王室的地位從早期比較穩固,到後期名實存亡;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列國爭雄,會盟、征戰,諸侯強國活躍於政治舞台上,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局面。然而,作為王室所在地的天子之都,從先周時期的周原,到西周的豐鎬,及至東周王城,其文化及其發展卻始終是諸侯國文化的核心,或者說是諸侯國文化的淵源,如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宮室制度、喪葬制度、祭祀制度、婚姻制度,等等,諸侯國是唯王室馬首是瞻的,盡管說後期周代禮制在諸侯國那裡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和僭越。因此,提及兩周列國文化,不可能不提及兩周王室,不可能不提及兩周王室都城與文化。
周族是活動在今中國西部陝西、甘肅一帶的古老部落。據記載,公元前12世紀末或前11世紀初,周族首領古公亶父自邠遷都於周原,因此,營建於周原的城郭歧邑成為周人的發祥地和滅商以前的都城,至西周時期這里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因西戎入侵而成廢墟。1976 年,考古工作者在位於陝西省扶風、岐山兩縣的北部進行了發掘,發掘出西周大型宮殿群和墓葬、作坊遺址。周原以出土大量的青銅器而聞名於世。周原出土青銅器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漢代,相傳,著名的大木爾 簋、盂鼎、毛公鼎等均於清末出自岐山。此後又陸續有所發現。如1890年在扶風任家村出土克組銅器和中義父組銅器等120餘件;1933 年在扶風上康村發現函皇父組 、白鮮組銅器等100餘件 ;1940 年在任家村發現梁其組銅器等 100餘件 ;1960 年在扶風齊家發現銅器39件等 。1975年在岐山董家村出土包括裘衛四器在內的銅器37件,銘文涉及土地交換與賠償,是研究當時土地關系的重要資料。1976年在扶風庄白出土銅器 103 件,有銘文的74件,主要是以史牆盤為代表的微史家族的銅器。據研究這些銅器可能是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貴族外逃時掩埋的。此外,在鳳雛建築基址西廂房的一個窖穴中,出土了 1.7萬余片卜甲和卜骨,其中 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辭 ,最多的一片達30字,為研究西周社會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約在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朝,史稱為西周。周興之初,文王作豐,武王作鎬。因此位於灃河的兩岸豐、鎬二京成為西周時期周人的都邑,建都時間約300年,一直到周平王東遷後才廢棄。通過考古發掘,現已探明豐京遺址在客省庄、馬王村和新旺村一帶,發現有大建築群遺址,且發現有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鎬京遺址在斗門鎮花園村、普渡村至落水村、眉烏嶺一帶的高岡地帶。發現有大型宮室遺址,南北還有規模相當的對稱分布的兩組附屬建築群。還發現數以百計的西周墓葬。另在張家坡發現4座殉葬車馬坑,其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內部有駕四馬作戰用的戎車和駕二馬乘坐用的軺車各一輛,戎車駕馬全部以青銅作飾,軺車駕馬大部用海貝填飾,工藝考究,造型精美。遺址中還發現有許多窖藏,出土器具100餘件,其銘文記載了周王朝的一些史實。這里的發現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對探討西周的社會經濟結構以及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西周初年,武王在定都鎬京的同時,為了便於控制東方,於是考慮在今洛陽市區一帶營建洛邑。洛邑,在西周青銅器銘文和《尚書》等文獻中,又稱為新邑、新大邑、新邑洛和成周等,實際上當時是西周王室的陪都。《逸周書·度邑》載武王對周公旦曰:「旦,予克制天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三鄙,顧瞻過於河,宛瞻過於伊洛,無遠天室。」說明武王時已有了建都洛邑的計劃。可惜武王滅紂不久即已去世,接著是三監叛亂,周公東征。周公東征之後,即著手在洛陽營建東都洛邑。《尚書·康誥》:「周公初基新作大邑於東國洛。」根據《尚書·洛誥》所記載,周公在營建洛邑前召公來洛陽相宅,將洛邑選定在澗水以東至瀍水兩岸的區域內:「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成王時期,洛邑最後建成。《周記·周本紀》記載:「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新建的洛邑成周,「方千百二十丈,乳方七十里,南系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汲冢周書·作雒解》)洛邑建成後,成為豐鎬之外的一個經營東方、鞏固政權的重要基地。
自漢代以來,傳統的觀點認為,周公營建的洛邑分為王城和城周兩個城邑。1950年代漢河南縣城的發現,王城的位置被確定為位於今洛陽市區的澗、洛兩河交匯處的洛河北岸和澗水東岸一帶。成周的位置則據《後漢書》的記載,被認定在漢魏故城遺址,也就是在今洛陽市東郊白馬寺以東的偃師、孟津縣境內。然而,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的大量資料,使一些學者對西周洛邑「王城」、「成周」兩城說提出了懷疑。這主要是因為,根據文獻記載找到的澗河東岸的王城遺址,只是東周王城而非西周城址。於是有學者提出了西周洛邑一城說,並推測城址可能就在瀍河兩岸。(葉萬松等:《西周洛邑城址考》,《華夏考古》1991年第2期。)
目前西周的洛邑城址雖然說還沒有發現,但在瀍河兩岸,考古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而為尋找洛邑古城了解西周時期周王室的重要政治經濟中心、也是當時的陪都洛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這其中比較重要的考古發現,是在瀍河兩岸發現了為數眾多的西周墓葬,其中以瀍河西岸的北窯西周墓地尤為重要。在北窯墓地發現西周墓葬475座,發掘348座,包括大中小型不同等級的墓,個別大型墓帶有南北墓道。墓地之中還有為數不少的殉馬坑,殉馬數少者數匹,多者數十匹。這一處墓地,絕大部分在建國前已被盜掘,所出土的青銅器大量的被流失國外。原傳出自洛陽馬坡的一些重要的西周青銅器,有可能就出自這一墓地。這一墓地所出的青銅器,著錄散見於劉體智《善齋吉金錄》、容庚《善齋彝器圖錄》、《頌齋吉金續錄》、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美帝國主義劫掠我國殷周銅器集錄》等圖書著作中。洛陽博物館尚藏有一件1947年盜出的重器「王姒方彝」。盡管如此,墓地中還是出土的隨葬品達數萬件之多。隨葬品大部分是青銅禮器,其中食器有鼎、簋、甗、鬲;酒器有方彝、爵、斝、斛、盉、提梁卣、尊;水器有壺、盤、匜等。同時,還出土有不少較為罕見的新器形,如方盒形器,帶流觶、雙面人座器、獸面紋方座簋、人形車轄等。北窯出土的許多青銅器還鑄有銘文,如王妊簋、太保冓戈、康伯壺蓋、白懋父簋、豐伯劍、師只卣蓋、叔造尊、召伯虎盨等,這些銘文所涉及的人物均系西周王室的高級貴族,說明該墓地是一處西周貴族的墓地。(洛陽市文物隊:《洛陽北窯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從著錄以及考古發掘的青銅器來看,洛陽一帶是出土西周青銅器較多的地區之一,而且多為青銅禮器,這也反映了成周洛邑與宗周鎬京作為西周王室的兩個重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該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多達350餘件,其中202號墓出土的青瓷罍,堪稱為中國已發現原始青瓷中的精典作品。(圖·青瓷四系罍)北窯西周墓出土的玉器達200多件,種類豐富,其中以璋、璧、璜、圭為代表禮玉佔有一定的比例,反映出禮玉在西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瀍河以東的擺駕路口、下窯村、東大寺、白馬寺以及洛陽東關、東花壇、塔灣等一些地方發現的西周墓達百餘座。這些墓最突出的特徵是墓內多設有腰坑,有的在長方形土坑墓穴的一端帶有曲尺形墓道,隨葬品多有觚、爵、觶等銅質或陶質的酒器,其埋葬俗頗具殷人墓的特點,一些隨葬銅器還帶有殷族族徽的銘文,被認為是殷遺民的墓葬。聯繫到《逸周書·作雒》有周公「俘殷獻民遷於九畢」,孔晁註:「獻民,士大夫也,。九畢,成周之地。」的記載,周初確曾有一大批殷頑民遷於成周。這些墓當為他們及其後裔的墓。
自1973年以來,在洛陽老城以北,北窯村西、瀍河兩岸發現了一處頗具規模的鑄銅作坊遺址,表明成周王室高度的手工業發展水平。遺址面積近20餘萬平方米,遺址范圍內的西周文化層堆積普遍在1.30--2.00米,發現的重要遺跡有房基、燒窯、灰坑和百餘座殷遺民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范和熔銅爐壁殘塊。從陶范看,大部分外范,有青銅禮器鼎、簋、尊、觚、卣、罍、爵、觶等禮器,還有少量的車馬器和兵器。也有少量的內范和母範。有些禮器的內范還帶有銘文或刻鏤精細的饕餮紋、雲雷紋、回渦紋、夔龍紋、鳳鳥紋、蟬紋、四葉紋、乳釘紋等。從碎陶范的結構成分分析,當時制陶的工藝過程相當復雜。研究表明,這里是一處由西周王室控制下的一處官營鑄銅手工業作坊。其規模之大,品種之豐富,在所發現的西周青銅作坊遺址中是首屈一指的。(洛陽博物館:《洛陽北窯村西周遺址1974年度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7期。洛陽市文物隊:《1975-1979年洛陽北窯西周鑄銅遺址的發掘》,《考古》1983年第5期;《洛陽北窯西周鑄銅遺址》,《中國考古學年鑒》(1990年),文物出版社,1991年。)
成周洛邑作為與宗周並列的國都,在西周時期,兼具有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在政治上是「中天下而立以經營四方」,也就是何尊銘文所雲「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在軍事上則又是一座監視殷頑民,控制東方及南方的軍事重鎮;在經濟上以成周為中心,便於向四方征貢賦,也就是所謂的「四方入貢道里均」。成王時的《名獸鼎》銘雲:「尹命史獸立工於成周。十又二月癸未。史獸獻工於尹。」立工就是建立各種手工業,獻工就是呈現各種手工業產品,反映了成周王室手工業的發達。我們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將會獲得更多有關成周洛邑的信息,以不斷豐富和加深對這一都城文化的認識。
東周時期,隨著平王遷都洛邑,現今的洛陽一帶成為名符其實的王室所在地。文獻記載,從平王東遷洛陽以後,到景王,歷12世,周敬王時曾遷都於成周,至於周赧王又遷回於王城,近300年皆以王城為都。現已探明,洛陽市澗河以東的王城公園一帶,是東周時期王城的所在地。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對東周王城的內涵和布局已基本了解。東周王城平面近於方形,南北長約3700米,東西寬約2890米。除東南部因地勢低窪未發現城牆遺跡以外,其餘部分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外有護城壕。西城牆從東干溝東北的土冢向南,至東干溝村附近,沿澗河東岸在王城公園跨過澗河向西,在七里河村折向南,南段城牆稍向外弧,至興隆寨。南城牆從興隆寨西拐角處向東跨澗河經瞿家屯村北。北城牆從東干溝村北土冢處沿乾渠東行,至唐城西牆北200米處。西漢時期在周王城內建有河南縣城,但城址的范圍已縮小。
在東周王城內,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是在城內西南部發現了兩組面積較大的夯土建築基址。基址的周圍出土有大量的東周時期的筒瓦、板瓦和瓦當等,根據《國語·周語》「榖、洛斗,將毀王宮」的記載,推測這里很可能是王城的宮殿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271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在城址的南部,還發現了大面積的糧倉群。已探出的糧倉74座,整齊排列在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00米的范圍內。從糧倉廢棄後傾入和各種質料的製品、半成品及銅料、鉛料、煉渣、木炭等遺物分析,糧倉的附近可能是一個各種官營手工業作坊的集中區。城址的北部,尤其是在小屯村北、東干溝東北,發現有一片窯場,生產各類生活用品、建築材料以及隨葬用的明器等,可知這里是城內另一處手工業作坊區,生產的產品專門用來供城內居民消費。
迄今為止,在王城的東部、東北部及其附近發現和發掘了數千座東周墓葬、車馬坑等。1954年秋至1955年春,在洛陽中州路發掘的260座東周墓葬。對中地區東周墓葬的斷代具有標尺作用。這260座墓葬,根據隨葬陶器的形制和組合,可以分為七期,從春秋早期一直延續到戰國晚期,縱貫整個東周時代。其中隨葬青銅禮器和車馬器的墓,主要集中春秋時期的墓葬,反映了東周王室在戰國時期衰微至極,名存實亡的歷史事實。值得注意的是,城址的東北部是王城內的一處重要墓葬區。發現的墓葬中不僅隨葬青銅禮器和銅劍的比例比較大,而且多出帶墓道的戰國大墓。如1957年在王城中的小屯東北發現4座相毗連的甲字形大墓,其中一號墓雖被嚴重盜擾,但在墓道兩壁、墓室四壁尚存有彩繪痕跡,為紅、黑、黃、白四種顏色組成的圖案;出土的隨葬品中,有一件白色玉圭片,上有墨書「天子」二字,顯示了墓主身份的高貴。1974年在洛陽西工我凱旋路北側清兩年一座戰國墓,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同樣是被嚴重盜擾,殘存的遺物發現有359件,其中「繁陽之金」劍為難得的珍品。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河洛文化廣場施工現場,即東周王城東城牆以內,緊挨東城牆陸續發現了279座東周墓葬和18座車馬陪葬坑。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發現了由6匹馬駕馭的「天子之乘」,對研究東周歷史和探索東周王室墓地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除王城內的重要發現外,在東周王城以東、以西的也發現有大批的東周墓。尤其是在位於洛陽市以東10公里漢魏故城東北隅的金村,發現有9座特大型的東周墓葬,其中Ⅳ號墓出土的一件石圭置放於銅盤內,口沿上有「國君」二字。這些墓葬早在民國年間就已被盜,曾出土大批的青銅器、漆木器、玉器、金銀器等。《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一書收錄金村出土的文物328件,其中錯金銀器85件,無論是從製作造型上,還是工藝水平上,都可稱作是上乘之作,遺憾的是這些器物均流失國外。但從已知資料推測,這里很可很是戰國時時期的東周王室墓地。
東周王城內外發現的數千座東周墓葬以及多座車馬坑,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周時期洛陽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盛況。除以上介紹的外,又如1981年在西工區八一路戰國墓出土鼎、豆、壺等青銅禮器15件,樂器銅甬鍾一套 16件,鉛跪俑4件,石磬6件,其中的4件銅壺頸腹部均以紅銅嵌成狩獵紋圖案;1982年在中州路戰國陪葬坑中出土青銅器達147件之多,另有石編磬一套23件和部分精緻的玉石器。這些出土的文物,足可以顯示天子之都的風度和氣派。在出土的青銅禮器中,多有大型器,錯金銀器富麗堂皇、紋樣繁縟,表現出高超的鑄造工藝;在出土的玉器中,常見有璧、環、璜、帶鉤、片飾、玉佩及棒、柱、珠等,反映東周時期禮玉向佩玉發展的時代特徵;出土的陶器,多有精美的彩繪陶,同樣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接連不斷的考古發現與眾多精美文物的出土,向我們展示了兩周時期王室都城與文化的繁榮和豐富多彩,它是我國早期文明發展的重要體現。從這里,我們不僅可以窺知兩周文明之一斑,同時還可以尋出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軌跡。
C. 洛陽有什麼古遺址呢
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的夏朝,洛陽被稱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國都。今天位於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1956年考古發現的“夏都斟鄩城遺址”就是證明洛陽建都最早的遺址。
這座由是由堂、廡、庭、門等組成的規模宏大的斟鄩遺址中心殿堂,是中國最早的帝王宮殿,他決定了後來歷代帝王的宮殿朝堂格局。
商朝時期,稱洛陽為西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洛陽又被稱為西亳(xi bo),是商朝的都城。現位於洛陽偃師屍鄉溝村的“商都西亳遺址”,再現了商滅夏後建立的這座影響後代的城市建築群模式。
遺址城內縱橫的道路,交錯的街道,各大小城區的層層相套,足以看出三千六百多年前古人對城市建設的非凡規劃。
西周東周時朝,稱洛陽為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這時的洛邑就是洛陽城的又一稱呼。現今包含洛陽澗河瀍河兩岸的王城公園、天子駕六、戰國時期的糧倉、戰國至西漢時期陶窯和加工作坊、青銅器作坊等古遺址等組成了“東周王城遺址”。
洛邑是史書明確記載的第一座國家層面詳細規劃建設的都城,是第一個選擇以居中央控四方建都築城統治理念的奠基者。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時期,洛陽稱為雒陽。
西漢劉邦在洛陽稱帝,伊始曾定都洛邑,後遷西安。直到東漢劉秀定都洛邑後,改稱洛邑為雒陽,後期的曹魏、西晉、北魏朝代一直定都雒陽。經過幾個朝代約三百多年的經營,尤其是北魏時期的洛陽城,已是集聚不少民族與西域商人的擁有六十多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現在位於洛陽市東約十五公里的漢魏洛陽城遺址公園恢弘,可以窺出當年洛陽繁華的盛景。
其中,位於遺址南郊的東漢靈台遺址,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跡。
隋唐、後梁、後唐、後晉朝——洛陽隋唐城遺址公園。
看得出,古遺址各地常有,集十三朝古都遺址的卻不常有。
而洛陽,就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D. 歷史時期為何會在洛陽周圍形成五大都城遺址
因為洛陽是九朝古都不可能說只有武大一那個都城遺址。好多了。嗯,反正是有的是已經毀了,但是說。先留的。暫時有五個。還能再找找。
E. 仰韶村在什麼地方
仰韶村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鎮仰韶村南部的緩坡台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距澠池縣城10公里,為5000至7000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 。
民國十年(1921年),仰韶村遺址被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發現,其文化被命名為仰韶文化。仰韶村遺址先後進行了3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為中國社會發展史、世界考古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
1961年3月4日,仰韶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澗河遺址擴展閱讀:
仰韶村遺址由北而南,地勢由高向低,呈緩坡狀。遺址長約900米,寬約300米,面積近3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達5米。
由於被發源於韶山的兩條自然沖溝不斷下切,在遺址兩邊形成了東西兩條深溝。這2條溝在遺址南部相交,匯成小寨溝向下直達南部的澗河,使遺址成半島狀。
2條溝從兩側到溝底,形成了喬、灌、草結合的自然立體形生態植被地貌。在半島形狀的遺址地面,由於坡度較大,當地農民將耕地修成梯田耕種。在梯田的地堰斷面,留下了很多裸露在外的文化層斷面 。
仰韶村遺址為中國社會發展史、世界考古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仰韶村遺址的考古發掘,揭開了中國現代考古學史上的新紀元,成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篇章中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的遠古文化體系。為後來發現並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奠定了規范化基礎,起到了先河作用。
仰韶村遺址發現後,在黃河流域陸續發現仰韶文化遺址5000餘處,其中三門峽市有200餘處。仰韶村文化東起豫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河套內蒙古長城一線,南抵江漢,中心地區在豫西、晉南、陝東一帶。出土的豐富實物資料,為研究仰韶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F. 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的什麼古道遺跡
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的崤函古道遺跡,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崤函古道遺跡位於陝州區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
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詩人杜甫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
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崤函古道是其唯一道路遺產。
(6)澗河遺址擴展閱讀:
崤函古道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鎖鑰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一條天然屏障。
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余脈小秦嶺,不可逾越。在這河與山之間的三、四級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沖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沖溝。只有在黃河南岸的一級台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是一條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
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關中平原,東端是河洛平原,北邊是晉南平原。這個地區,是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地區,至少從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間的4000多年間,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
因此,不管是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之間還是長安與洛陽兩京之間的一切交流與流通,崤函古道勢必成了必經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別是兩周和漢、唐時期實行的「兩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條名符其實的京畿大道。
G. 澠池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仰韶遺址
【仰韶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75公里處澠池縣仰韶鄉仰韶村。面積3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4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於此處發現而得名。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再次進行發掘。發掘仰韶及同類遺址所獲得的豐富資料,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質、類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礎。仰韶文化分布於黃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陝西為中心,時代距今約六七千年。
H. 東周王城遺址的簡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都於東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後來的赧王,先後有二十五王在此執政達五百餘年之久。
東周王城的規模、布局和演變,歷代文獻多有記載。但因年代久遠,昔日壯觀的景象如今已盪然無存。二十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蹤跡,根據文獻記載,在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因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於是考古工作者就以漢河南縣城城址為基點,很快在其外圍找到了沉睡地下兩多年的東周王城遺址。進而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布局和范圍。以後又多次在此區域有重要發現,特別是近幾年在王城東部發現了大型車馬坑和大型墓葬,揭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 。
I. 東周王城的遺址
東周王城遺址位於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遺址上多為現代建築。南臨洛河,西跨澗水,呈不規則矩形。城牆夯土築成,1954~195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都於東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後來的赧王,先後有二十五王在此執政達五百餘年之久。根據地層關系推斷,約建於春秋中葉以前,戰國、秦、西漢時迭經修補,西漢後期廢棄。
城牆厚約10米,分段夯築或分塊築成。北城牆址保存較完整,全長2890米,城外有深約5米的壕。東、西城牆址時斷時續,但與北城牆相交的城角和東西牆的走向是清楚的。南城牆址的東部尚未探得,西部有長890米的東西向的城牆,兩端矩折向北。西端北折連接長1140米的南北向城牆,東端北折只餘一小段城角。從形勢看,它可能是附在大城西南角的一座長1140米、寬 890米的矩形的小城,與臨淄齊國故城的情況相似。
東周王城的規模、布局和演變,歷代文獻多有記載。但因年代久遠,昔日壯觀的景象如今已盪然無存。二十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尋找東周王城的蹤跡,根據文獻記載,在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因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之間存在著沿襲關系,於是考古工作者就以漢河南縣城城址為基點,很快在其外圍找到了沉睡地下兩多年的東周王城遺址。進而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布局和范圍。以後又多次在此區域有重要發現,特別是近幾年在王城東部發現了大型車馬坑和大型墓葬,揭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了解東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