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寬城古遺址
A. 寬城區都有哪些歷史遺跡
站前:大和旅社,光復路:偽皇宮,清道台衙門,汪偽駐偽滿使館。
B. 寬城滿族的歷史源源
承德滿族的姓氏由來和演變
潘正公:資料整理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鮮明的姓氏文化特徵,承德滿族的姓氏由來及其演變過程便是其中具有獨特形態的一例。
承德是以滿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承德地市滿族人口為110多萬人,約占當時全國滿族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強。
一、承德滿族姓氏的由來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滿族姓氏多是從其前身金代女真族傳襲下來的。《金史國語解·姓氏》載有金源31姓,即是當時女真族的著姓(大姓)。清史專家鄭天挺先生曾參傳世兩本,核之八旗氏族,列以簡表。清乾隆年間纂修《遼金元三史國語解》一書時,對金源舊姓均注以滿文字音,而刪其所譯漢姓。乾隆《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一書,輯錄了除清皇室愛新覺羅氏以外的滿洲姓氏1114個。又據《皇朝通志·氏族略》載,滿族姓氏有646姓,譜外33姓,共679姓。這些姓氏,追本溯源,斑斑可考:①「以地為氏」。即以原住地為姓氏,如佟佳、章佳、兆佳、棟鄂(董鄂)、烏蘇里、寧古塔、裕瑚魯等姓;②「以部為氏」,即以原屬部落為姓氏,如完顏、瓜爾佳、納喇(那拉、納蘭)、赫舍里、烏拉特、奈曼等姓;③「以姓為氏」,如鈕祜祿、舒穆祿、那木都魯等姓,均為金源舊姓,遼沈地區滿族著姓有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羅氏、齊佳氏、富察氏、納喇氏、鈕祜祿氏,1644年入關以後,被派駐北京及全國各地,俗稱他們為「從龍八戶」,即今之佟、關、馬、索、齊、富、那、郎等八大姓。
滿族姓氏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有些姓氏的涵義是由圖騰崇拜的動植物而得名。如鈕祜祿,滿語本義為狼,當是以狼為這個部落的圖騰象徵,後來即以狼為姓,雅化改用「郎」字。薩克達,本義為野豬,即以野豬為圖騰,演變為這個部落人的姓氏;另一涵義,老人之老,後即以老(或駱)為姓。尼瑪哈氏,本義為魚,雅化改用「於」字。烏雅氏,本義為豬,雅化改用「朱」字。綽羅氏,本義為桃子,雅化改用「陶」字。
熱河駐防和木蘭圍場的滿族均為「佛滿洲」(老滿洲),他們的姓氏來源和特點,與北京和遼沈地區無大差異。
二、承德滿族姓氏的演變
滿族先世女真族早有以女真姓氏譯以漢姓的舊俗,如完顏氏,譯漢為「王」或「汪」;鈕祜祿氏,譯漢為「郎」;舒穆祿氏,譯漢為「舒」或「徐」。被康熙皇帝譽為「滿洲翻譯第一人」的徐元夢,本姓舒穆祿氏,但從其名字看,顯然受漢族的影響。乾隆帝在乾隆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上諭中即嚴厲指責:滿洲,「姓氏惟當對音,而竟有譯為漢姓者,今既灼見其謬,豈可置之不論」(《東華錄》乾隆二十六)。
滿族歷來有出名不冠姓的習慣,在社會交際中人們往往以其名之首字當姓呼之,因而認為滿族人「父子不同姓」,或「一輩一個姓」,或「一家幾個姓」等等。乾隆年間滿族畫家、《木蘭秋獼圖》作者,自署「長白山老滿洲京旗駐防熱河興隆阿」,使人只知其名,其滿洲姓氏為何,卻無從查考。又如京旗駐防熱河皂保,歷任吏、禮、刑部尚書、理藩院大臣、吉林將軍等職,姓寧古塔氏,鑲黃旗人,世居北京前園恩寺和熱河溫家溝路北22號,其父永某,子雙泰,孫景賢,曾孫恆啟,在社會交際中,人稱其家永宅、皂宅、雙宅、景宅、恆宅,至今景賢之女玉華、翠華則姓景,恆啟之孫恆毅則姓恆,其本姓為何,卻鮮為人知,寧古塔滿語為六之意,故皂保同族之後人有冠姓劉者,因「劉」與「六」字諧音。再如寄籍承德的清代康熙年間曾任山西巡撫、議政大臣、兵部尚書,並協助康熙帝舉行多倫會盟與親征噶爾丹諸事的馬齊之後人世襲鎮國公府敦惠伯宗華,本姓富察氏,字子實,其子富察傑,女富察驥;後因從世俗,即以宗華之首字為姓而姓宗名士傑、士驥。
三、承德滿族人的冠姓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下令迫使旗人更名、冠姓、入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許多滿族人不得不更名、改姓,並在所在省、縣入籍。據承德地區檔案館所藏檔案載,民國三年(1914年)三月二十七日,熱河步兵第一團團長白蔚文造呈的《熱河陸軍步第一團旗籍官佐冠姓更名表》列有軍職、官階、原名、冠姓、更名、原籍、入籍等項。原名托金的更名為炳金,原名福克金泰的更名為國義,原名鬧海的更名為大海,原名博貴的更名為崇漢,原名雙志的更名為智超。所冠之姓有白、果、兆、關、富、趙、章、吳、蘇、海、修、上官,並由原籍滿洲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旗佐領下分別入籍到直隸承德、灤平等縣,有的還入黑龍江省呼蘭縣籍。另據民國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營長嵩保造呈的《熱河陸軍騎兵第一營旗籍官佐冠姓更名表》所列營本部及第一至四連各項,嵩保更名業方,興額哩更名振興,多倫更名勇倫,勝恩更名鴻恩,恩升更名雲升。他們分別冠以佟、羅、那、兆、畢、趙、胡、關、白、張、傅等姓,並由原旗佐分別加入承德、灤平等縣籍。由此可見,民國初年,隨著八旗制度的解體,在當時政府的迫力下,旗人的更名冠姓入籍已形成大勢所趨。
四、承德滿族姓氏的分布
熱河駐防八旗滿洲的後裔,主要居住在今承德市區和灤河鎮,其姓氏有:關、趙、那、郎、富、傅、王、汪、佟、羅、於、卜、馬、耿、舒、唐、何、胡、吳、蔡、畢、老、劉、章、白、黃、蘇、董、巴、林、盛、張等30多姓。
承德縣的滿族,岔溝鄉有張姓為富察氏;滿杖子鄉索姓為薩克達氏;兩家、滿杖子、八家鄉佟姓為佟佳氏;三溝鎮孤山村何姓為赫合里氏;趙姓為伊爾根覺羅氏;六溝鎮南房身溝黃姓為烏雅氏;太平鄉、十道河鄉王姓為完顏氏。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清代木蘭圍場故地,當年護圍的八旗滿洲兵丁的後裔,其姓氏有:佟、白、那、安、張、趙、富、關等八大姓。鑲黃旗營房有富、那等姓。正白旗營房有吳、包、佟、那、關、舒、崔、於、富、敖、汪、徐、王、任、陳、劉、李、宋等18姓。
豐寧滿族自治縣,從搜集到的滿族家譜看,有金、徐、張、趙、劉、馬、黃等姓。鑲黃旗駐地的滿族,有佟、陳、石、潘、孟、鮑、戚、閏、傅、葉、那、蘇、柯、何、張、蘭、趙、錢、劉、李、周、吳、鄭、王、郭、徐、杜、楊、繆、舒、蔣、韓等30多姓。
隆化縣隆化鎮滿族有「三徐」、「五李」、高、魏、裴、馬、趙等13姓。大壩滿族鄉石片村,是清代木蘭圍場正藍旗營房駐地,滿族有郭、宮、富、那、石、曹、劉、齊、蘇、董等1l姓。唐三營為清代木蘭圍場總管衙門駐地,滿族有「五劉」、「二董」、「一口鍋(郭)」、蘇、陳、李、周、門等姓。張三營鎮滿族有「三周」、「五李」、「一淌河(何)」、邱、傅、沈、門、劉、陳、宋等姓。
灤平縣紅旗滿族鄉,滿族有周、王、趙、白、李、潘、楊、於、傅、石等十大姓。小營滿族鄉,有信、藺、田、高、姜、劉、郎、李、崔、湯等10姓。金溝屯鄉滿族有焦(趙)、牛、敖、白、封、佟、鮑、魏等八大姓。虎什哈鎮滿族有繆、項、越、范、吳、鄧、孫、王、褚、藺、孔、張等13姓。
寬城滿族自治縣大石柱子鄉、湯道河鎮滿族有金姓為愛新覺羅氏,鏵尖鄉葉姓為納喇氏,大石柱子鄉王姓為完顏氏,山家灣子、板城、缸窯溝等鄉和寬城鎮滿族的佟姓為伊爾根覺羅氏,碾子峪、桲羅台、獨石溝等鄉的章姓為章佳氏。
平泉縣郭杖子滿族鄉的滿族有林、姚2姓,黑山口鄉倉子村家院有姚姓,七溝和東六溝有金姓。
五、承德滿族姓氏演變的特點
滿族作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自16世紀興起於遼沈地區,進而入關移駐北京和中原各省及邊疆各地,300多年來,隨著歷史前進和社會發展,在不斷吸收先進民族文化的過程中,他們的姓氏發生變化,總的趨勢是由繁到筒,由多音節、多字姓到單音節、單字姓,這與漢族復姓演變為單姓有相似之處。
承德境內的佛滿洲(老滿洲)姓氏的演變也有其自己的規律和特點,主要是:
①沿用女真舊姓。如完顏氏、瓜爾佳氏、赫舍里氏,分別冠以王(或汪)、關、高(或赫、何)姓。
②以滿譯漢、俗字雅化。如前所述鈕祜祿氏,本義為狼,譯漢改用郎字。烏雅氏,本義為豬,譯漢改用朱字,或取首字改為吳姓。寧古塔氏,本義為六,譯漢改用劉字。
③以本姓之第一字(第一音節)為單字姓。如舒穆祿氏、舒舒覺羅氏改姓舒或徐,富察氏改姓富或傅、棟(董)鄂氏改姓董,布尼氏改姓卜或布,裕瑚魯氏改姓於。
④以祖、父輩名諱之首字為姓。如承德市的錢樹信,本姓鈕枯祿氏,一般改用單字姓郎氏,但因祖父名「錢兒」,人稱「錢爺」,辛亥後即以「錢」為姓。
⑤保留本姓之最後一字(一個音節)為姓。如愛新覺羅氏,—般改姓金氏或趙氏,但也有個別改姓羅的,如承德市的羅繼剛、羅繼和、羅繼緒一家便是一例。
佛滿洲姓氏,雖然有很大變化,然其特點仍很顯著。除前述滿洲八大姓外,比較常見的如金、趙、舒、吳、畢、汪、敖等姓,一見便可知其為滿族人。至於伊徹滿洲姓氏,因他們來自蒙古、高麗(朝鮮)、漢等民族,雖在三四百年前即已被編入滿洲八旗,卻還保持自己本來的姓氏,如鮑、郭、張、王、李、趙等姓,人們一見其姓,再問籍貫,其為伊徹滿洲後裔,則可肯定無疑。
滿族從傳統習慣有姓不出姓,到冠以單字姓,這一發展趨勢有力地說明了滿漢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歷史發展過程,也是滿漢兩族從文化到風俗習慣日益接近、縮小差別的必然結果。
(承德市政協文史辦供稿)
資料來源:
1、引自《河北文史集粹·民族宗教卷》之《承德滿族姓氏探源》作者:布尼阿林·河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9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C. 寬城縣歷史故事
寬城傳說是指長春古城在被蒙古毀滅之前古城三個別稱的來歷的三個古代傳說,古代的長春被美譽為「一鶴三虎七麒麟」稱寬城為鶴城、虎城和鹿城是因為古代這里三個古老的傳說,但今天來看,長春也確實不愧為這三個美稱,因為長春是吉林省的省會,而吉林有最美麗的向海丹頂鶴野生自然保護區,也有全國最大的野生東北虎自然保護區,長春本身又有梅花鹿之鄉的美譽,所以這三個傳說按照今天的眼光來看說明了當時這座千年古都及其周邊所盛產的野生動物。
傳說一、一鶴與「鶴城」
傳說古代肅慎國國都原為錫安城(今吉林遼源市一帶)。肅慎的第二的皇帝松齊到北方喜山南面打獵的時候發現伊水旁有一個地方風景特別美麗,天空飛來一群從來沒有見過的鳥,頭上為紅色,樣子非常可愛,肅慎王特別喜歡,不忍心獵戶此鳥,便找來最有學識大臣詢問這是何物,大臣也從來沒有見過,便告訴皇帝此鳥可能是從它國飛到我國避暑的候鳥,看鳥頭上有紅色應該是喜鳥,皇帝見到此鳥不傷害,乃應大吉。後來皇帝派人抓了幾只活鳥,回到王都的獵場飼養,卻不知這種鳥就是到了王都不知道是何原因全部死掉,後來皇帝總是想起美麗的喜山獵場和美麗的喜鳥,為了能每天看到這種美麗的鳥,第二年就下旨在在喜山南圈地修建新的王都,公元前2000年新的王都建成,命名為喜都。王都的城牆和城門上都刻上了這中鳥的圖案。從此長春的古城的建城史和發展史從此拉開,後來在與東胡室韋人的交往中發現這種美麗的鳥稱為鶴,中原和室韋人看到城門上鶴的圖案又聽說這座王都是因為皇帝見到一隻鶴而遷都於此的,就習慣的把這座王都成為鶴城。
傳說二、三虎與「虎城」
傳說在公元902年契丹人為了建立自己的國家在皇帝耶律阿寶機的帶領下向東攻打女真各部,剛攻打下這座北邵重城隆州白龍府時隨行的述律太後到了分娩的日子,為了攻打下北方的軍事重鎮隆州黃龍城阿寶機顧不上照顧述律太後,為防止城內女真人反抗派一路人馬留下保護述律太後生產,自己帶領大軍北上,在北爭黃龍的路上,阿寶機看到天上出現一條飛龍,頓時大喜,與此同時述律太後和保護他生產的人遭遇到女真人的反抗,他們看到有三隻猛虎似乎從天而降保護述律太後,也下退了反抗的女真人,由於有了這三隻猛虎的保護,述律太後順利生下了王子,阿寶機也順利的攻打下了黃龍,回到龍州看見王子更為大喜,為王子取名耶律德光,也將這座城改名為耶律德光城,人們都流傳在耶律德光出生那天出現的飛龍和三隻猛虎的傳奇,後來三虎保護王子出生的故事廣為流傳,虎城也成為了這座古城的別稱,後來在耶律德光城內還有三座猛虎的雕塑。
傳說三、七麒麟與鹿城
在公元1113年,遼皇帝與契丹族大部分遷都中原,耶律德光城大部分住的都是女真人,契丹人經常在這里欺壓女真人,搶奪女真人的物品,事物,使得城內的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十分貧苦,許多人都餓死在街頭,契丹人只顧在城裡吃喝玩樂,無人管城內百姓死活。傳說有一天,整個城的上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霞光,有一位乘著七隻麒麟拉著車的神仙降臨人間,七隻麒麟把城裡的百姓帶到了城南不知遠的地方,過了一會,漫山遍野跑來了成群的滿身長滿類似梅花的動物,神仙告訴這些百姓,這種動物叫梅花鹿,你們可以在此放養這些鹿,他們的肉可以吃他們皮可以做衣服,他們將使你們身體強壯,以後有一個姓完顏的人會來拯救你們的民族。後來完顏洪烈統一的女真各部,建立了大金國,把耶律德光城有改回了自己先輩的龍州,後來叫做龍州寬城府。神仙和七隻麒麟救出城內百姓的事廣為流傳,由於神仙帶給人民的梅花鹿,很多人開始飼養,寬城成了名副其實的鹿城。
D. 寬城縣的歷史故事
寬城傳說是指長春古城在被蒙古毀滅之前古城三個別稱的來歷的三個古代傳說,古代的長春被美譽為「一鶴三虎七麒麟」稱寬城為鶴城、虎城和鹿城是因為古代這里三個古老的傳說,但今天來看,長春也確實不愧為這三個美稱,因為長春是吉林省的省會,而吉林有最美麗的向海丹頂鶴野生自然保護區,也有全國最大的野生東北虎自然保護區,長春本身又有梅花鹿之鄉的美譽,所以這三個傳說按照今天的眼光來看說明了當時這座千年古都及其周邊所盛產的野生動物。傳說一、一鶴與「鶴城」傳說古代肅慎國國都原為錫安城(今吉林遼源市一帶)。肅慎的第二的皇帝松齊到北方喜山南面打獵的時候發現伊水旁有一個地方風景特別美麗,天空飛來一群從來沒有見過的鳥,頭上為紅色,樣子非常可愛,肅慎王特別喜歡,不忍心獵戶此鳥,便找來最有學識大臣詢問這是何物,大臣也從來沒有見過,便告訴皇帝此鳥可能是從它國飛到我國避暑的候鳥,看鳥頭上有紅色應該是喜鳥,皇帝見到此鳥不傷害,乃應大吉。後來皇帝派人抓了幾只活鳥,回到王都的獵場飼養,卻不知這種鳥就是到了王都不知道是何原因全部死掉,後來皇帝總是想起美麗的喜山獵場和美麗的喜鳥,為了能每天看到這種美麗的鳥,第二年就下旨在在喜山南圈地修建新的王都,公元前2000年新的王都建成,命名為喜都。王都的城牆和城門上都刻上了這中鳥的圖案。從此長春的古城的建城史和發展史從此拉開,後來在與東胡室韋人的交往中發現這種美麗的鳥稱為鶴,中原和室韋人看到城門上鶴的圖案又聽說這座王都是因為皇帝見到一隻鶴而遷都於此的,就習慣的把這座王都成為鶴城。傳說二、三虎與「虎城」傳說在公元902年契丹人為了建立自己的國家在皇帝耶律阿寶機的帶領下向東攻打女真各部,剛攻打下這座北邵重城隆州白龍府時隨行的述律太後到了分娩的日子,為了攻打下北方的軍事重鎮隆州黃龍城阿寶機顧不上照顧述律太後,為防止城內女真人反抗派一路人馬留下保護述律太後生產,自己帶領大軍北上,在北爭黃龍的路上,阿寶機看到天上出現一條飛龍,頓時大喜,與此同時述律太後和保護他生產的人遭遇到女真人的反抗,他們看到有三隻猛虎似乎從天而降保護述律太後,也下退了反抗的女真人,由於有了這三隻猛虎的保護,述律太後順利生下了王子,阿寶機也順利的攻打下了黃龍,回到龍州看見王子更為大喜,為王子取名耶律德光,也將這座城改名為耶律德光城,人們都流傳在耶律德光出生那天出現的飛龍和三隻猛虎的傳奇,後來三虎保護王子出生的故事廣為流傳,虎城也成為了這座古城的別稱,後來在耶律德光城內還有三座猛虎的雕塑。傳說三、七麒麟與鹿城在公元1113年,遼皇帝與契丹族大部分遷都中原,耶律德光城大部分住的都是女真人,契丹人經常在這里欺壓女真人,搶奪女真人的物品,事物,使得城內的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十分貧苦,許多人都餓死在街頭,契丹人只顧在城裡吃喝玩樂,無人管城內百姓死活。傳說有一天,整個城的上空出現了一道美麗的霞光,有一位乘著七隻麒麟拉著車的神仙降臨人間,七隻麒麟把城裡的百姓帶到了城南不知遠的地方,過了一會,漫山遍野跑來了成群的滿身長滿類似梅花的動物,神仙告訴這些百姓,這種動物叫梅花鹿,你們可以在此放養這些鹿,他們的肉可以吃他們皮可以做衣服,他們將使你們身體強壯,以後有一個姓完顏的人會來拯救你們的民族。後來完顏洪烈統一的女真各部,建立了大金國,把耶律德光城有改回了自己先輩的龍州,後來叫做龍州寬城府。神仙和七隻麒麟救出城內百姓的事廣為流傳,由於神仙帶給人民的梅花鹿,很多人開始飼養,寬城成了名副其實的鹿城。
E. 看網上說鬼子來了的拍攝地在唐山潘家口水庫,錯,潘家口水庫是承德寬城的,拍攝地就在寬城境內
「惡魔的門口位置
選擇下一個唐山喜峰口長城水庫著名長城的戰爭,抗日戰爭,29八路軍打擊日本。」利劍斬斷了鬼子的頭。 「這是首著名軍歌即來源於此。
F. 河北歷史文化古城河北六個民族自治縣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
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
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
河北的唐山、邯鄲、承德都有自己的歷史
G. 姜文拍攝《鬼子來了》的外景基地,據說在承德寬城境內,您如果去過,請您告訴我一下行車路線和具體位置,
在遷西方向走,不管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都是很遠的。況且遷西方向陸路好像是根本到不了的,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路,當然,你要是非在深山老林中踏出一條路也是可以的。
要想去還是走寬城的方向,在寬城縣桲羅台鎮沿著庫區旅遊公路一直走到盡頭(大概8公里),就能隔河看見了,但是沒有陸路,在水庫邊隨便叫一小船便可過去,乘船的距離大概500-1000米。
和世界聞名的水下長城在一個地方,所在地標准地名:河北省 承德市 寬城滿族自治縣 桲羅台鎮 橫城子村。和遷西、唐山等沒有任何關系。
H. 寬城縣的歷史
寬城滿族自治縣位於承德市東南部,東近渤海、東北部與遼寧接壤。縣城距承德市區100公里,北京250公里,天津260公里,秦皇島232公里。 引灤入津工程的樞紐--潘家口水庫象一條巨龍卧在縣城西南,古長城從水下穿過。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寬城成為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1952平方公里,轄5鎮、13鄉,總人口23.5萬。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7)設寬河守御千戶所
明大將宋國公馮勝出松亭口築寬河城
1963年1月1日設立寬城縣
1989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寬城滿族自治縣
寬城位於燕山東部最高峰—都山腳下,燕山遠古時稱夷山。就是商湯的發祥地的一部分。《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中更明確的記載了,「昔商辛氏游於海濱,留少子厭越,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史記》中說:「帝嚳高辛者,黃帝之孫也」。另外厭越就是契,紫蒙就是老哈河,發源於平泉縣光頭山的西遼河。「之野」就應該是西遼河的廣大地區,也是指今青龍河上游的廣大地區。而青龍河的上游除了現在平泉、青龍、遼寧一部分外,大多數是現在的寬城境內。據《寬城縣志》載:「青龍河,古稱玄水」。有關玄水、玄鳥的傳說更能說明現在平泉、寬城一帶在商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並且,當時的紅山文明就早於中原文明。
唐王賜此地地名「晾甲台」,後來演變成了「亮甲台」。據考證,唐王李世民東征時並沒路經寬城,但當時奚王從征,東征軍中的當地奚軍路經亮甲台還是非常可能的,並流傳下此傳說是比較合乎情理的。
寬城原名寬河城,因位於寬河(今名瀑河)南岸而得名。寬河城後演變為寬城。
商代有人類活動,當時寬城一帶歸孤竹國管轄。殷周時期,這里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齊桓公率兵討伐山戎,打到孤竹國才返回,也留下了老馬識途的成語。寬城一帶隸屬於燕國右北平郡。
秦統一中國後,寬城仍屬右北平郡管轄。秦漢戰爭期間這一帶為匈奴民族吞並。漢武帝時,名將李廣到右北平郡當太守,讓匈奴「避之數載,不敢入右北平。」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漢武帝時將寬城一帶劃歸西漢幽州刺史部(管轄燕地諸郡國)右北平郡管轄。後來烏桓人、鮮卑人長期生活在此地。曹操北征烏桓在此留下足跡。
三國時期,寬城成了是魏國疆土,屬幽州右北平郡。
隋代,奚族仍占據著承德的大部分土地,而寬城大部分當時屬於大隋遼西郡管轄。唐朝時期,寬城一帶歸饒樂都督府管轄,在唐一朝的統治下,奚族、契丹族生活在這里。宋遼夏金時期,寬城先屬於大遼國澤州灤河縣。遼亡後,寬城歸大金國中京路大定府神山縣管轄。
<<元史》本紀第二十四《仁宗一》記載:「皇慶元年三月戊申,遼陽省增置灤陽、寬河驛」。灤陽指現在的承德,寬城驛當然就是現在寬城鎮。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7)設寬河守御千戶所,屬北平府管轄。寬河城是明大將宋國公馮勝出松亭口(喜峰口)所築四城之一。
清朝對寬城的管轄更為直接有力,雍正元年(1723)在今承德始置熱河廳,雍正十一年(1733),設承德直隸州,承德府;乾隆七年(1742)廢直隸州,仍設熱河廳;乾隆四十三(1778)年改為承德府;嘉慶十五年(1810)設熱河都統府。寬城均歸承德(熱河)管轄。
1912年辛亥革命後取消府制,成立熱河特別區。1928年,國民政府改熱河特別區為熱河省,以承德為省會,管轄今寬城全境。
1930年(民國19年)建都山設治局,下設6區:其中湯道河為5區,峪耳崖為6區。
1933年(民國22年)日軍侵佔後,廢都山設治局始建立青龍縣,署駐大杖子(今青龍鎮),屬偽滿洲國熱河省,劃分9個區:湯道河為5區,峪耳崖為6區。
日偽設寬城、湯道河、東大地三個警察署。寬城發生了眾多慘案,更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壯舉。
1940年2月,中共冀東地區黨委決定,建立遷(遷安)遵(遵化)興(興隆)聯合縣,轄13個區,關里5個,關外8個,包括今寬城西部一帶。東部則為青(青龍)平(平泉)聯合縣(後又有遷青平聯合縣)管轄。
1944年9月,撤銷青平工委辦事處,建立青西工委和辦事處,下轄8個區。
1945年承德光復。
1946年撤銷青西工委和辦事處,建立青西縣委、縣政府(駐寬城)。7月8日冀東行署決定,將青西、青龍兩縣劃歸熱河省管轄。
1946年12月青龍、青西(縣佐)二縣由熱河省劃歸冀東區,屬十二專區;1947年4月改屬冀東區十七專區,後撤銷青西縣,建青平縣。
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現寬城不在其中,而應該屬於當時的河北省。
1948年承德解放。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保留熱河省,現寬城全境均在熱河境內。
1949年5月25日,中共熱河省委、省政府決定:撤銷青平縣制,寬城大部劃歸青龍縣管轄。
1950年,將平泉桲羅樹的南葦子溝、北葦子溝、楊家溝、朝陽山、蔡家溝、西燒鍋6個村並歸青龍縣湯道河區。
1955年7月30日撤銷熱河省,寬城一帶為承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58年3月25日,金杖子改建滿族鄉。
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並,寬城一帶為承德市管轄。
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設,寬城一帶又為承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63年1月1日設立寬城縣(國務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以合並青龍和承德縣的部分行政區域(青龍縣的峪耳崖、寬城、板城、湯道河4個區及所屬的峪耳崖、碾子峪、東大地、山家灣子、龍須門、缸窯溝、寬城、化皮溜、三異井、孟子嶺、新甸子、亮甲台、下板城、崖門子、柳樹底下、雙松汀、湯道河、李家窩鋪、葦子溝、偏崖子20個人民公社和承德縣的清河口人民公社。共計21個人民公社 )為寬城縣的行政區域。又分成峪耳崖、寬城、亮甲台、湯道河四個大區。寬城縣為承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84年公社改鄉、鎮,隨後寬城縣建有20個滿族鄉。
1989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寬城滿族自治縣。下轄四個鎮、23個鄉:寬城鎮、板城鎮、峪耳崖鎮、湯道河鎮、龍須門鄉、下河西鄉、缸窯溝鄉、黃崖子鄉、柳樹下鄉、東李杖子鄉、崖門子鄉、李家窩鋪鄉、偏崖子鄉、山家灣子鄉、亮甲台鄉、孟子嶺鄉、桲羅台鄉、獨石溝鄉、鏵尖鄉、東大地鄉、碾子峪鄉、大石柱子鄉、葦子溝鄉、化皮溜子鄉、東黃花川鄉、大字溝鄉、塌山鄉。
1991年,寬城滿族自治縣合鄉並鎮,轄5個鎮、13個鄉
1993年7月1日地、市合並,實行市管縣的管理體制,轄八縣三區,寬城為承德市管轄。
寬城建縣雖晚,但歷史悠久。
境內已發現的二十幾處早期人類活動遺址證明:早在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至1萬年前新石器時期乃至下家店上下層文化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商朝以來一直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居住過的地方。西周時,為北方山戎部族聚居地。春秋時,先屬山戎地,後並入東胡。秦代,先為東胡地,後被匈奴吞並。西漢末,為烏桓地。東漢末,為鮮卑地。隋時,為奚地。唐宋時代,為契丹族創建的大遼國腹地。金代,為女真族活動之地域。元代,為蒙古族居住之地。明代,因戰亂,蒙古人北遷,沿長城以北二百華里,為中立地帶,近200年荒蕪,致使草木繁茂,盡成虎狼之鄉,寬城全境即在其中。清代,滿族人遷入,繁衍生息,至今已形成了一個以滿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以上多摘自"水長城"的寬城研究文章
I. 寬城滿族自治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寬城寬城滿族自治縣自然、人文景觀有遼金時期漢傳佛教遺址「萬塔黃崖寺」和明代萬里長城,華北水利水電工程——潘家口水庫蓄水形成的蟠龍湖被譽為「塞外桂林」, 燕山東部第二主峰——都山有天女木蘭等多種珍奇花木,千鶴山是省級鳥類自然保護區,喜峰口是《大刀進行曲》誕生地,王廠溝曾為冀東、熱南抗戰指揮中心。萬塔黃崖寺是因游牧民族對定居民族崇拜而興建的寺廟,是承德區域內除大佛寺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以外的唯一漢傳佛教活動場所。其它景區還有塌山清河口、瀑河口景區,塌山仙台山景區,大石柱子魚鱗山景區.
J. 唐代的關隘遺址是哪些
中國古代重要關隘一覽
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後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生兵亂,雄武軍節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於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後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禦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陝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將吳玠軍在此據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後,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里適當太行南北要沖,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於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築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後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栿相間的方法築成,高4米,寬2.7米,牆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
平型關北有恆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於恆山和五台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並屠掠延慶諸城,後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代戰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占據了華北大片土地後,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佔領了大同以後,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是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餘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馬50匹。平型關戰役是抗日戰爭開始後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忱和樹立起必勝信心。
現在平型關戰役舊址已辟為抗日戰爭紀念地。舊址在靈丘縣城西橋溝一帶。距平型關約5公里。這里北依恆山余脈,南屏五台山峭崖,附近峰巒峻陡,比肩連袂,中通一路,形勢非常險要。遍山松柏疊翠,風光秀麗,常有遊人來參觀游賞。
今從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鐵路通過平型關下,附近還有公路通河北、山西各地,這里仍不失為晉東北交通要沖。
天設居庸險,乾坤此北門。山川通上郡,形勢冠中原」。好一座不同凡響的居庸關!居庸關確實非常雄奇險要,古往今來有過多少吟誦它的輝煌詩篇!它不但形勢險要,而且歷史上或為北國大門,或為京畿要防,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的重要,全國罕有其他關隘能同它相匹的。
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北面的軍都山峽谷——關溝中部。古屬「居庸」地。相傳秦始皇築長城時徙居庸徒(被征發的民夫、犯人等)於此,因稱居庸。其實它早已著名。成書於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就稱居庸為天下九塞之一。漢代開始在此設居庸縣並置關,即稱居庸關。因它處於軍都山內,亦名軍都關。在歷史上曾有不同的稱呼:三國時稱西關,北齊稱納款關,唐代稱居庸或軍都不一,還有薊門關之稱。以後各代都稱居庸關。北魏時期始築關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築,並修築長城,成為長城的重要關隘,以防蒙古亡元殘余勢力侵擾。宣德年間曾加修建,景泰六年(1455)又拆除再建,這就是現存的關城。近年再次進行了重修,使已遍體鱗傷的居庸關城舊貌換新顏。明時居庸關與其西南的紫荊關、倒馬關之間還築內長城相連,合稱「內三關」,構成京都西部的嚴固聯防線。《述征記》等古籍把居庸關所在的軍都陘列為太行八陘中第八陘。
軍都山為燕山山脈的南支。燕山山脈呈東西走向綿延於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山勢峻急,成為南北的大阻。連山中斷,形成關溝,卻可以通南北,便利了當地的交通。北京東部的溫榆河取源於此,沿河的隘道便是軍都陘,古人所稱的太行第八陘。居庸關城跨關溝兩邊的山崖而築。城周長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門及一水門,溫榆河源從城下穿過。今水門已湮沒。城內原有過街塔,今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雲台。古人所稱的居庸關范圍很大,把整個關溝都叫做居庸關,以南口和八達嶺為其南北口。而南口舊稱下口,原有城堡,今已毀。八達嶺城堡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後於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現在見到的城堡。開兩門,東門匾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題「北門鎖鑰」。八達嶺因在高處(海拔約60O米),居高臨下,比居庸關城更險要。所以前人說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整條關溝兩邊,層巒疊嶂,懸崖峭壁,下臨深溝,古稱絕險。居庸關和南北兩口形成重關迭險,真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何況山上還有長城環護。難怪古人說,「燕京之有居庸,擾秦之崤函,蜀之劍門也」。信非虛言。
北京自古為軍事重鎮,後又相繼成為五前京都。居庸關為北京的北門,向為邊地通商場所。居庸關外長期以來是東北方少數民族聚居和活動的地區。少數民族貴族見北京物阜民殷,常存覬覦之心,每思南下侵佔北京城,因此居庸關便成為兵禍不息之地。早在東漢時,鮮卑人就屢犯居庸關。自東晉至唐末,地方割據政權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則天時曾塞斷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紀前期,五代石晉割燕雲十六州結契丹以後,居庸關便成為遼與金、蒙古與金激烈爭奪的戰場。公元1122年,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謀取遼的燕京(即今北京)。遼以強兵守後庸關,不料臨戰時,居庸關兩邊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壓死,遼不戰而潰。這使金兵得以順利度關南下,佔領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強大起來的蒙古軍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關,蒙古軍不能入,乃採用「聲東擊西」之計,留一部分人馬屯守居庸關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荊關,入關後迅速移兵從南反攻居庸關,居庸關遂被攻破。後來蒙古軍卻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關,並在關城駐扎。過了三年,蒙古兵再圍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國,只留下一部分人馬守居庸關。金因受蒙古軍威脅,即於當年遷都開封。次年,蒙古軍便佔領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軍隊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關北走,元亡。明大將徐達派兵守居庸、古北等關口,絕了亡元殘余勢力的南窺之道。
喜峰口關
喜峰口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古稱盧龍塞,路通南北。漢代曾在此設松亭關,歷史悠久。東漢末曹操與遼西烏桓作戰,東晉時前燕慕容儁進兵中原,都經由此塞。後易名喜逢口。相傳昔有人久戍不歸,其父四處尋問,千里來會,父子相逢於山下,相抱大笑,喜極而死,葬於此處,因有此稱。約至明永樂後,訛稱為喜峰迴。明景泰三年(1452)築城置關,稱喜峰口關。今通稱喜峰口。
喜峰口關故址在今河北省遵化縣東北,燕山區大河——灤河出口的東南邊。關城依山靠水,北倚長城,形勢雄壯。城周長1.5公里,關門上有樓高四丈(約合今8米余),名曰鎮遠樓。又削山為壁,豀峪蹊徑,凡人跡可通之處,盡築城牆與萬里長城相接。明嘉靖年間,更在關口處建「來遠接」,據說可容萬人(為都御史胡守中所建,史稱胡出塞盡斬遼金以來松木百萬以建此樓),後為灤河洪水所沖沒。今城與關樓亦俱傾圮,但從遺址可推知其當年之雄要。
喜峰口關周圍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200餘米,向北升高至I000餘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難。由灤河所形成的穀道使成為南北往來的天然孔道。喜峰口關處,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趨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遼河上游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遵化和冀北重鎮薊州(今薊縣)可至北京。這條路徑向來是從河北平原通向東北的一條交通要道。喜峰口關扼此要道咽喉,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古時喜峰口一帶是漢族與北方及東北方民族交往頻繁之地,歷代有兵戍守,唐時這里叫盧龍塞。
唐詩人高適在《塞上》詩中有「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之句,可見當時統治者對這個地方的重視。明初,喜峰口關是京都與長城外大寧都指揮司聯系的中轉站,也是其後蒙古兀良哈部入貢的必經之路。
喜峰口北面約10公里,今河北省寬城縣西南的灤河東岸有松亭關。大約由喜峰口遷漢松亭關至此。契丹遼時,契丹人來往於燕京與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之間多經此。
明時行人出喜峰口至大寧,舍此道莫屬。這關依山傍水,地勢極險要。古人稱它有「嵯峨虎豹當大關,蒼崖壁立登天難」之勢,易守難攻。松亭關和喜峰口關都鄰近京畿,是明時北京安全的保障。自永樂年間廢除大寧都指揮司後,松亭關亦隨之奔守,這給明朝帶來很大的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