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與西遊記
㈠ 西游記是神話還是童話
小說,不是神話也不是童話。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主人公是神,或半人半神,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西遊記顯然不符合定義
㈡ 俄羅斯神話與西遊記對比
神話故事有西遊記對比這個不一定,反正我覺得相對來說神話故事還是比較誇張,然後這個西遊記也是比較玄幻的一種
㈢ 在《西遊記》中人與神的關系與《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人與神的對比
中國神和希臘諸神在本質上就有區別:中國神是「神仙本是凡人做」,有很多原本是凡人甚至是凡獸經過修煉才得的道。而希臘神則是絕對的血緣關系:地母蓋亞孕育天父烏拉諾斯,兩人生下眾泰坦神,克羅諾斯鐮刀奪位開天闢地,之後宙斯反抗吞噬子嗣的父親開始了諸神的時代。凡人最多也就是被升為星座,沒聽過凡人成神的事。別說成神了,就連能幹大事的也多是半人半神:珀修斯、赫拉克勒斯、伊阿宋等等耳熟能詳的英雄就不說了,連那些明君或者名人都多少有些天神的血緣比如死後成為冥界判官的拉達曼提斯、艾亞格斯和米諾斯(聖鬥士里冥界三巨頭的原型)。與希臘神完全相反,在《西遊記》中提到就連玉皇大帝都是凡人經過多年(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因為不斷的提升境界果位早已成神了)修煉才獲得如今的地位的,這是大鬧天宮時佛祖笑提出要將玉帝取而代之的孫悟空時提到的。
也就是說:雖然兩個體系中人和神的能力上都有絕對的差距,但是在「品種上」中國的神和人沒有絕對的間隔,而希臘神和人類的差距那麼大是由於品種不同。
這種不同也導致了神的存在方式差別很大:希臘的正神非常少,就奧林匹斯山上的十來個,連統領冥界的哈迪斯都不是,其他的大多是泰坦和地位比較低的小神比如潘神和繆斯等。 而中國的神,且不提豐富的神話中的,就西遊記中都提到了非常復雜的體系:地面上每片地域都有自己的山神土地負責,水域有龍王負責:大到四海龍王,小到井龍王、河龍王。(西遊記中龍族的關系都非常有趣,仔細研究能出來一個復雜的家譜,而且每一個遭遇的事情都或多或少發生了影響,比如故事的開頭涇河龍王賭氣犯天條被斬了,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小鼉龍投奔了哥哥西海龍王。後來小鼉龍強佔了黑水河,西海龍王雖然知道但因為這是自己外甥又心疼他是個沒爹的孩子就沒管。之後鼉龍抓了唐僧,明明四海龍王都是他舅舅,但他卻只邀請了西海龍王。跑題了)天庭上的品級職位也是非常復雜,上有三清,接著是五方五帝然後是各有職務的各路官員,排下來從一品官到不入流都有。管理也很細致,像孫悟空每次問是否有人下凡做亂,都是先查「簽到簿」。此外,還提到過很多不受管理的存在,比如手下自有系統的真武大帝、海外三清等等。而五庄觀的鎮元大仙被稱為「地仙之祖」說明還有另一個系統存在。 佛教的系統描述不多,我覺得應該是釋迦摩尼佛以及大多數弟子在位於西牛賀洲的天竺國附近的雷音寺,菩薩們散落各地,比如靈吉菩薩在小須彌山;觀音菩薩在南海普陀山;地藏王菩薩在地府等等。
地府也有一定的不同:希臘神話中,人到了死期,由死神達拿都斯接走(在一則神話中達拿都斯被希緒弗斯用計困住,結果在他被放走前,整個凡間無人死亡,引發了混亂),被卡戎渡過冥河後由之前提到的三位判官審核,好人進入愛麗舍園(極樂凈土),惡人下地獄。中國則是黑白無常按照生死簿勾人,十殿閻羅和判官審判,進入輪回,惡人入三惡道,好人則進人道甚至天道或者榮登極樂。 這段似乎跑題了,抱歉。
在與人類的互動上,希臘神也是大大有別於《西遊記》中的中國神。
希臘的神經常參與人類的活動,比如特洛伊戰爭,諸神是分成幫派直接參與的。甚至戰神阿瑞斯直接降臨參戰助陣特洛伊,結果被有雅典娜幫助的希臘聯軍打傷了。最後希臘聯軍的木馬計也是以雅典娜的名義實施的。甚至戰爭的導火索海倫事件,也是由於三位女神比美,賄賂裁判帕里斯導致的。戰爭結束後,大獲全勝的希臘聯軍由於觸怒阿波羅慘遭天罰。奧德修斯由於傷害了波塞冬的兒子而在歸途中歷經磨難。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希臘諸神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干預人間的事情的。
而西遊記中,沒有出現過神或菩薩直接干預人間的事過。就算干預,也是由部下或坐騎來完成,並且時要盡量避免對他人的影響。比如文殊菩薩在化作行腳僧向烏雞國化齋結果被在水中浸了三天(注意!!文殊菩薩隨時可以化為原型,或者立刻施法),之後他讓自己的坐騎青毛獅子把國王扔在井中泡了三年,獅子自己化作國王治理國家。這看上去像是報復,但是在三年期滿了之後,在孫悟空的幫助下,國王死而復生,重獲王位。而青毛獅子在三年內不僅把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沒有姦汙嬪妃(它被閹了,想也沒法)。換句話說,這段他在水裡泡了三年的這只是他把菩薩在水裡浸了三天的果報,因果了了之後,他該活著就還活著,該當國王就當國王。如果這是希臘神話,早給大怒的天神搞死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觸怒了神而受到直接報復的例子:賢明的鳳仙郡主在祭祀時,聽到了不肖子做了壞事的消息,大怒之下推翻了供桌。結果這時候正准備享用貢品的玉帝覺得受到了侮辱,大怒之下鳳仙郡從此大旱不雨。總結一下,《西遊記》中的中國神有直接懲罰、影響凡人的能力和權力,但是大多數神和菩薩不會直接參與,而是按照因果報應行事。(因果報應!!!這個可是佛教的非常重要的概念!!! 這個是否是《西遊記》中在表現佛教派和道教派的不同? 我不知道。)
希臘神話中,諸神,尤其是宙斯,很喜歡到凡間亂搞,有不少女子甚至是他的後代。他雖然經常在追求的過程中變化(追歐羅巴是變成牛;追麗達是變成鵝,甚至追求姐姐赫拉時也是通過變成受傷的小動物來鑽到赫拉懷里的,此外還變過金雨,女子的丈夫等),原因除了方便吸引人以及凡人見不得他的真身外,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躲赫拉。他的劣跡如此之多,以至於有明確職務(和平、婚姻、生育等)的天後赫拉,主要工作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捉姦。而大多數神也多數有自己的混血子嗣。換句話說,神和人的結合在希臘神話中在正常不過。
在這個方面,中國神要有節操的多,在中國神話里,思凡下界是重罪(宙斯在中國的話,頭上的山該頂到廣寒宮了),大多數提到子嗣的神,也大多數是成神前留下來的,比如托塔天王李靖和金吒木吒哪吒,不過他還有個還扎著丫鬟辮的小女兒,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至於佛教人物,大乘佛教本就提倡禁慾,除了毗藍菩薩有個兒子昴日星官外,完全沒提到婚姻和子嗣。 神和人生的孩子,除了二郎神外沒提到別人(他的媽媽,玉帝的親妹妹都由於思凡下界被壓在了桃山下,小楊戩劈山救母)。 別說神和人了,就連神和神的自由戀愛都很受限制。 黃袍怪事件中提到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和一位天宮侍女相愛,也沒敢直接在一起。那個宮女先投胎下凡,奎木狼再下凡化作黃袍怪,才做了夫妻過了十幾年日子。 緣分盡了,孩子死了,奎木狼受了輕罰(給太上老君看爐子,之後沒多久就官復原職了,後來還幫了師徒四人好幾次。此處有個疑點,這和思凡下界有區別嗎?為何罰得這么輕?而且他被罰去看爐子後,師徒四人下一個遇上的對頭就是原本負責看爐子的金角、銀角,而且這兩個不僅是拿著唐僧師徒的畫像等著的,還把太上老君除了金剛琢外的寶貝都帶來了,難道?),宮女的結果我不清楚。而豬八戒,堂堂的天蓬元帥,銀河水軍統領,調戲了霓裳仙子(西遊記中,嫦娥是一類仙女的統稱而不是指奔月的後羿之妻,注意)就被打出天庭,還投了野豬胎,比重頭再來還要慘但是還讓他保留了記憶和好的寶貝(釘耙可是好東西,五方五帝、三清、六丁六甲等合力鑄造的),挺奇怪的。
可以看出,人神戀以及神在婚姻和愛情上,《西遊記》中的中國神和古希臘諸神可以說是截然相反,這應該是中國的封建禮教和古希臘的自由之風導致的區別。
還有一點不同的是, 希臘的神都有明確的位置,你要有本事,想找就去找。比如赫拉克勒斯和厄爾普魯斯(奧路菲)都活著到過冥界,一個為了抓三頭犬 刻耳柏洛斯, 一個為了帶回亡妻。 赫拉克勒斯還為了拿金蘋果而找到過擎天泰坦阿特拉斯,想想,托天的人都能走著找到。正神們也明確的住在奧林匹斯山上。 而《西遊記》中的神仙及菩薩們就算有道場在人間的都很難找,別提在天庭、地府的了。 美猴王為了找個神仙學藝,不僅漂洋過海還在期間學會了說人話——一隻猴子都學會了整套人的語言和禮儀了,這得多長時間! 至於天庭,就算有了本事都沒法隨便上去,《西遊記》提過的不是在編人員上過天庭的就一個九頭獅子精「九靈元聖」,就連孫悟空也好歹當過弼馬溫和齊天大聖,沒聽過凡人進去過。 至於地府,凡人除非陽壽已盡或者閻王有事找(《西遊記》里沒這種例子),不可能過去。 這也引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西遊記》中除了天竺和大唐外的凡人國度都是虛構的(各地都說中文,而且建築格局、風俗等都和大唐差不多,寫那個地方好就寫:和長安差不多),四大部洲也不是真實的世界格局,中國和印度的距離也遠沒有十萬八千里。 而希臘神話,都發生在真實的地點: 小宙斯在哪長大,阿芙洛狄特在那片海域登陸(塞普勒斯附近),冥界的入口,諸神與泰坦的戰場等等都有據可查。這可能是由於希臘位於地中海,可以比較輕松的到達亞平寧半島、北非和西亞,而且希臘神話的產生一定成都上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如星座起源類)和來自歷史的演變(特洛伊戰爭等);而中國東方、南方是海洋,北方是草原、凍原,西北是沙漠,西方是高原山脈,地理上比較封閉造成的。希臘神話可能也體現了古希臘人的活動半徑,比如忒修斯殺了美杜莎後,從極遠的地方返回,路上石化了海怪救了安德魯美達,而安德魯美達是衣索比亞的公主。 與擁有之前提到的屬性的《希臘神話》不同,吳承恩的《西遊記》只是一個整合了前人作品及自己原創,添加了很多隱喻的故事。
ps《西遊記》雖然是四大名著之一,但不能代表中國神話。裡面有不少背景故事是受到篡改和附會的。比如哪吒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哪吒殺了龍王三太子,龍王為了報復,水淹陳塘關。哪吒為了保護百姓自盡,後來他的師父太乙真人救了他,使他成為蓮花化身死而復生。 《西遊記》中,在水淹陳塘關後就不一樣了:總兵李靖為了百姓逼死了哪吒,是佛祖用蓮花救了哪吒。哪吒想我的身子都不是李靖給我的了,他也不是我爹了。於是決定決定向李靖復仇,是佛給了李靖面面有佛像的琉璃塔讓他拿著,哪吒見了佛像便不敢動手,在佛祖調解下二人才重新以父子相稱。甚至在父子都成神後,李天王要在手裡沒拿著塔時見到哪吒心裡都發虛。此段見八十二、三回,對付金鼻白毛老鼠精時的內容。
觀音菩薩的魚籃觀音形象本是源於菩薩的一次化身,菩薩化作漁婦來點化東海人民的典故。西遊記中則變成了菩薩沒來得及梳妝,編了個竹籃降服了金魚精」靈感大王「的形象被當地村民記錄下來並傳頌了。
至於斗戰勝佛、旃檀功德佛都是佛教中原有的佛名,跟孫悟空和玄奘法師毫無關系。
佛菩薩在佛教中只有慈悲之心,在西遊記中卻多次出現「佛祖大怒」、「菩薩罵道」「菩薩怒道」等情景。佛菩薩沒有性別,化身度人時才會以男女的形象出現,《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卻成了一個與尋常婦人一樣需要化妝出門的女子,孫悟空還背地裡罵過「該她一世無夫!」 道教的神仙在《西遊記》中也有很多醜態:作為最高級人物,三清之一的太少老君十分小家子氣,不僅報復過孫悟空,還一看到他就提醒小童「偷丹的賊又來了」等等。
西遊記為了故事性和隱喻,對中國的佛教和道教體系做出了修改,仔細一推敲還能得出一些「神仙和菩薩會吃人」、「神仙、菩薩、妖怪就是個編制問題「等等有理有據的結論。 因此應該和中國的宗教體系區別開來。
pps 忘了一點,兩地的神都會傳達一些信息給凡人,希臘神祇是通過靈媒之類的,中國神仙一般是托夢。還走在西遊記描寫中神仙們常在化身目的達成後顯個聖,唬的一群凡人上至國主下至平民磕頭禱告,這點上,和希臘的神祇還挺像的。
羅里吧嗦了一大堆,還跑題跑了挺遠,抱歉了。
㈣ 關於《西遊記》中涉及的神話故事及其起源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展現英雄性格發展的光輝著作。提到《西遊記》不能不講到孫悟空,就像提到《紅樓夢》必須談及王熙鳳一樣。孫悟空對於《西遊記》的重要性,在於他身上英雄性格所具有的無比力量。正是基於這點,才使他成為全書的焦點人物,成為倍受世人關注與討論的對象。孫悟空是一個「大英雄」,「真英雄」,這無庸置疑。至於他是一個怎樣的英雄,給他一個完整而全面的定義,未免太難。由於作品內容,人物,思想的龐雜,加上「西遊」、「神魔」、「詼諧」這道道神秘的面紗,給作品增添的朦朧,迷離和神韻,立場不同,角度各異,得出的結論自然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文藝鑒賞的二度創造性是允許這么做的。是什麼類型的英雄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在於英雄性本身所具有的感召力,啟發力,影響力。要知道一個真正英雄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經一番寒砌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本文主要從剖析孫悟空英雄性格的成長,成熟,完善,來認識孫悟空崇高的人性美,感受與體味英雄本色背後的英雄意義。
·孫悟空形象分析
孫悟空的性格特點是好名,勇敢好鬥,愛開玩笑,活潑樂觀,重視承諾。
大鬧天宮的起因是由於好名。他接受招安以後,第一次打出天門是因為弼馬溫的官兒太小,根本未入流,面目無光,因此懷恨而去。第二次大鬧天宮是由於齊天大聖有名無實,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因此不請他,於是跑去偷食,後來連太上老君的金丹也偷吃了,更進一步把蟠桃會的玉液瓊漿偷來開「仙酒會」才犯下彌天大罪。結果失手被擒,太上老君把他推進丹爐,煉就不壞之軀,出來後造反雖是為了報仇雪恨,但提出「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口號,顯示他是不滿意才高而位低的待遇。後來在取經路上,他經常想到不要壞了名頭,如七十六回,大鵬雕說他不像是萬里傳名的好漢,是個小輩猴頭,專在人肚裡做勾當,他為了顧全名頭,只好出來決斗,他被唐僧趕走。三十一回豬八戒故意使用激將法騙他出山降妖,也是因為悟空好名才受激,他後來還為此當面質問黃袍怪:「你害他便也罷,卻又背前面後罵我,是怎的說?」可見他對「名」看得很重要。孫悟空的好鬥表現在他經常主動捉妖,視作一樁樁好買賣。當然,他是勇敢的,每次臨敵,絲毫沒有恐懼。他認為自己的買賣「一定先輸後贏」,自信心十足。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7131.htm#9
㈤ 神話故事西遊記的意思,
【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優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小說以整整七回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的緣起。從十四回到全書結束,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取經,在八戒、沙僧協助下,一路斬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現在一般認為,《西遊記》是民間無名作者和文人作家相結合的創作成果。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原著已被多家影視公司拍攝為電視劇,該電視劇已有很多版本
【主要人物介紹】
唐僧
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孫悟空
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孫行者。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所以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中國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豬八戒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占民女,後被孫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號為凈壇使者。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豬八戒這個形象是吳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雖好吃懶惰,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
沙和尚
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虱精),後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行搏 斗,最後達到西天取回真經。其中最經典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高老莊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參果、盤絲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與妖魔鬼怪進行斗爭中刻畫了師徒四人鮮明的個性.故事生動,幾百年來老少皆宜。
㈥ 西遊記是傳說還是神話故事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
《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6)神話與西遊記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㈦ 中國神話人物都是源於西遊記,還是西遊記只是對神話的整合借用
中國神話人物不會源於西遊記。西遊記是明代的作品,而中國神話則存在已久,《離騷》《山海經》《搜神記》等等比《西遊記》遠古很多的作品裡已經存在很多中國神話人物了。所以《西遊記》只是對神話整合借用然後創作創新。
㈧ 西遊記是神話故事還是民間傳說還是歷史故事
《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
《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8)神話與西遊記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㈨ 上古神話故事與西遊記的不同
上古神話故事與後來西遊記這類神話的不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版品篇幅權長短。上古神話故事一般篇幅很短。中國古代神話篇幅都很短小,對神的事跡記載非常簡略。《西遊記》則屬於長篇作品。
二、創作時代界限不同。廣義的上古神話指中國夏朝以前直至遠古時期的神話和傳說,狹義的上古神話則包括夏朝至兩漢時期的神話。而《西遊記》成書於明代。
三、作品體系性差異。中國上古神話很零散,一般一篇記載一個故事,而《西遊記》有嚴密的體系,它把之前的很多故事糅雜在一起,自造了一套繁雜的民間神話世界觀。
四、文學性特徵不同。與上古神話比,西遊記更具有文學性。而神話相對《西遊記》,可以說是對中國文學創作較早發生影響的一種體裁。
五、作品崇尚內容不同。中國上古神話中,神話人物一般沒有系統的神系家譜,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尚德精神,而《西遊記》崇尚的是佛道精神及其它精神。所以,《西遊記》的思想體系更為龐大,思想性也更強。
六、人物特點不同。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主要大神們神格的重要特徵,是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情慾,在他們的身上,只有神聖的光環、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相反,在《西遊記》中,所描寫的神體現出世俗的特徵,是滿身人間煙火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