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遺址恩施
❶ 恩施有哪些名勝古跡
恩施州主要風景區有:巴東神農溪(5a)
利川騰龍洞(4a)
清江闖灘
利川專魚木寨
利川星斗山
利川大水井建築群
恩施大峽谷屬(4a)
利川佛寶山漂流(4a)
水布埡
咸豐坪壩營原始森林公園
恩施梭布埡石林
恩施土司城
利川龍船水鄉
恩施龍鱗宮
利川玉龍洞
利川齊岳山
咸豐洗草壩
利川蘇馬盪
恩施哈格咂
建始野三河
利川朝陽洞咸豐黃金洞
唐崖土司城
等。
❷ 恩施有多少年的歷史
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
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秋,恩施地屬巴國。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
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並入恩施市。
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恩施之稱始源於施王屯(又名蠻王寨,現恩施市舞陽辦事處紅廟居委會瓦店子處),據《恩施縣志》載:「東晉末,桓無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臨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縣城關駐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歸所轄。因土司居於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從此,歷史上就有了「施南」之稱。
❸ 湖北恩施有沒有鑒定文物的地方
應該有的。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為湖北省自治州、地級行政區。
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
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葯庫」、 「煙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
❹ 文物收藏在恩施什麼地方
恩施古城寺廟多,素有「24宮」、「48廟」及「二祠十宮十八廟」之說,但隨著歲月流逝,時過境遷,大多成為遺跡,有的甚至難以查考。文昌祠是恩施歷史文化名城現存較少的寺廟中保存較好,並具有重要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而被列入重點文物搶救維修項目的古代寺廟建築。文昌祠又名文昌宮、文昌廟,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恩施市解放路103號鰲脊山頂。祠托城景,城壯祠觀,舊有:「城為舟形,祠為桅,桅必舉,船始通」之句形容景物的美妙。祠後為奎星樓遺址,祠下為城隍廟,共同組成了佔地1.3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保護區。文昌祠是州城內中心文物景點,它西接西門城樓城牆、洗馬池舊址、象牙山烈士塔、葉挺囚居舊址;南接南門古城樓城牆及武聖宮、巴王墓遺址;東與五峰連珠塔隔清江相望,清江自祠下瑞獅崖蜿蜓而過,與柿子壩三義宮、薛家巷、四維街、中山路等古色古香的街巷民居相映成趣;北與白衣庵、問月亭遺址遙遙相望,從而構成了以文昌祠為中心的老城文物分布網路。然而文昌祠原並非建於此處,鰲脊山頂原建城隍廟。《恩施縣志》載:「文昌祠原建於城南門處,即衛學舊址,今改為書院。嘉慶三年,知施南府事、前恩施縣知縣尹英圖將其移建於城內鰲脊山。」查縣志《新建文昌祠碑記》載:「粵維郡城鰲脊山,一峰獨秀,襟帶清江,舊列城隍祠宇於上,體制卑陋,歲壬子,余宰恩邑,徘徊瞻眺,深用憮然。夫神奇靈奧之區,實斯文發祥之地施郡文昌祠,歲人傾圯,奎星無閣,而斯山嵬然而重……舉凡捐資出入,諸生掌之,不雜胥吏,遷建城隍於山麓,經妥神靈,規模宏闊。山頂更建奎閣三層,即文昌祠煥然一新,不數月報竣。祭告之下,列文冠者數百人,可謂盛矣……諭旨崇祀文昌,禮儀並同關帝,於是生登斯閣,潔濟將事,感神人之訴合,斯文風之丕振。」據此,文昌祠於清嘉慶三年,由署恩施知縣尹英圖主遷於鰲脊山之巔,並移城隍廟於山下,成為恩施城區的重要名勝景觀。而鰲脊山作為祭祀文昌,渴求科名仕途,工余讀書,行吟坐唱之所,被譽為施郡文風發祥之地的重要處所。曾一度喧嘩熱鬧。而今游覽城隍廟,尋跡奎星閣,登臨文昌祠憑欄遠眺,「東有五峰朝陽,南有活龍奔江,西有青獅白象,北有懸崖掛榜」,施州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大凡在封建社會有城就有廟,有廟也就供奉有神靈。恩施在清初將城隍廟移於山下,建文昌祠、奎星閣於山之巔,意即神人合一,文風丕振,使鰲脊山成為文人匯聚、崇祀文昌、發祥地方文化之所。據有關資料介紹,文昌祠原供奉文昌帝君神像。文昌帝君是文昌與梓潼帝君合稱。文昌,又名「文曲星」。所謂「文曲星」,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傳說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死,後人立廟紀念。據道教傳說,玉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間祿籍,元仁宗延佑三年,將梓潼帝君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祠祿宏仁帝君」,後經乩壇一番制用即成為文昌帝君,與文昌神合而為一。魁星樓供奉魁神。「魁星」,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奎星」的俗稱,奎星原是中國古代「二十八宿」之一,稱為「奎星」,後被稱為主宰文章興衰之神,漢代就有「奎主文章」之說,後世建奎星閣以崇祀之。傳說中的奎星神像「不能象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象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故魁星神像頭部象鬼,一腳往後翅起,如「鬼」字之大彎鉤,一手捧斗,一手執筆,意謂用筆點中試人之姓名。在恩施,相傳一般讀書人祭拜文昌祠,而登科狀元才能登三層魁星樓。城隍廟供奉城隍神,它是神界在城中的最高長官,人們尊重稱它為「城隍爺爺」。道教所傳,最初為守護城池的神,唐初兼管治安,宋代以後並管文人科舉、水旱疾病、生老病死等。恩施文昌祠桂香殿,原供奉文昌帝君神象,後廢。奎星樓和城隍廟是否供奉魁神及城隍神象,今無從查考。文昌祠由中軸線上的牌坊門、庭院、卷廳、桂香殿及側面的過樓、南庭院和酒樓組成,彼此相呼應,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整體。主體建築從西朝東,總佔地面積800平方米。塑花牌坊門為文昌祠的正大門,為四柱三樓三間,磚石結構,中高9米,門框為青石砌成,高2.4米,寬1.63米,上作二龍戲珠、雙獅鎮門和「萬」字雕刻。庭院中原有戲台,兩邊靠門牆各有後室一間,為舊時演唱南戲的主要場所。現今庭院四周牆壁嵌滿古碑,正前方嵌一正方形雙龍珠石刻,四角陳列有雕刻精細、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故事」石墩。卷廳又稱過廳,中高4.5米,進深7.5米,建於清咸豐年間。據《添建文昌祠酒樓碑記》載:「宮前建卷廳,以為春秋祭祀禮拜之所。」卷廳兩坡頂為硬山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檐柱上有透雕人物斜撐,柱石高大,雕刻精細;布瓦屋面,其上為水泥制正脊。桂香殿是文昌祠主體建築,高10米,深8.5米,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變體式抬梁結構,梁架之間有較大的雕花墊木支頂。大殿山花懸出,翼角起翅,為嫩戧,前下檐與卷廳相連,形成勾連搭式。其兩坡會合之水,從兩邊牆上磚砌的排水道排除。過樓即偏屋,位於桂香殿南面,坐北朝南,其後檐牆與桂香殿相連,為硬山頂單檐雙層抬梁式建築。兩山牆有牆垛與墀頭,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有格扇門,兩次間為花格窗。二樓三間均勻壁板與格扇窗,出過樓為奎星樓院落,又稱南庭院。正南面為奎星樓遺址,原為六角三層樓閣,於今50年代初期朽廢拆除,現其石門和基址尚存分明。南庭院四周牆壁嵌滿古碑,牆頭有牆帽和薄磚做的花窗。酒樓位於南庭院的左側,在園門之上的一扇面石上刻有「酒樓」二字,於清咸豐年間而建。《添建文昌宮酒樓碑記》載:「……入其宮,左右寬,前逼檐外,階前即奎星閣,高而狹,不時登眺,非議集之所,李道南等創議建酒樓於宮之南。」現存酒樓建築為1983年簡修,不屬於以前木構建築之酒樓。城隍廟位於山下大院壩正後方,背靠文昌祠,目前保存有面闊三間的木瓦結構建築和部分遺址。解放前夕,文昌祠曾為國民黨恩施縣參議會和縣政府駐地。恩施解放後至1952年,先後為恩施縣人委、中共恩施地委、恩施專區文工團駐地。1953年後,恩施縣文化館、圖書館、文化局陸續至此公。文昌祠也歷經維修。1961年,由縣文化館新換抬梁站柱和大部分檁子、瓦面,過廳地面升高與大殿平齊。1964年,原戲樓朽廢拆除,後於1983年增設碑壁4塊。1984年市文管所成立後,於1985年至1986年由省文化廳撥款2萬元,修建祠後保坎,加高圍牆,修復了桂香殿瓦面、飛角脊飾、山門彩塑,月台踏步和半逸享。1988年,文昌祠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又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從此,文昌祠作為恩施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文保單位,其搶救維修和開放利用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在省、州、市各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1993年8月市文管所實施文昌祠搶救維修第一期工程——建仿古建築並排兩棟二層門面,修復了塑花門牆。1996年4月,市政府撥款20萬元,遷移了市文化館、圖書館遺留房產:同年7月,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對文昌祠進行了一周的現場查勘,制定出文昌祠修繕工程設計文件,經省文化廳同意所需36萬元的維修經費預算,並先期撥款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繼而拆除了奎星樓遺址內危房。接著,恩施市委、市政府又把文昌祠維修工程列入精神文明建設項目的九五計劃,並將於1997年底撥款20萬元,實施改建道路及城隍廟的維修。這樣,文昌祠全面搶救維修工程由此全面,它將使恩施市的文物保護和文物旅遊事業推上一個新的台階,掀開恩施市文物事業的新篇章。
❺ 恩施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聽說恩施出美女
❻ 湖北恩施有哪些關於古建築的資料
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利川市柏楊鄉水井村,是長江中下游目前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築,它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園和李蓋五宅院等多部分組成,
❼ 恩施為古代哪個國家
恩施的歷史沿革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復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❽ 湖北恩施哪裡有鑒定文物的
去當地問問。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為湖北省自治州、地級行政區。
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
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❾ 湖北恩施有古戰場嗎
湖北恩施有古戰場呀,比如猇亭古戰場遺址,以前稱為夷陵之戰。
商、周三代,夷陵為古荊州地(古稱「夷陵」)。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
❿ 恩施古代名稱叫什麼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