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旅行游記
❶ 馬可波羅游記對西歐社會有什麼影響
馬可·波羅游記是由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口述,經比薩文人魯思梯謙記錄整理而成的一部關於亞洲的游記。書中敘述了中亞、西亞和東南亞等地區許多國家的情況,重點是中國。馬可·波羅誇大了亞洲的富庶,在他的敘述中,彷彿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國遍地都是黃金。例如:他在描寫日本時說,這里的黃金之多,數也數不清。由於黃金太多,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了。於是,宮廷的屋頂全部是用「精金」建造的,室內的地板竟鋪滿了金磚以代替石板。他在講述南海諸島國時說,這些國家出產「或為黃金寶石,或為一切種類香料,多至不可思議。」書中在寫到出產寶石的斯里蘭卡時,荒唐地宣稱斯里蘭卡國王擁有一塊與手掌一般大,同人的胳膊一樣長的巨型寶石,是為稀世之寶。《馬可·波羅游記》記載的中國、印度等國「遍地黃金、香料盈野」的說法,激發起西歐社會中國王、封建貴族、僧侶以及商人們日益熾烈的掠奪東方黃金的慾望。在黃金的誘惑下,他們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探尋到東方去的航路。
在這次探尋新航路的活動中,熱情最高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大西洋沿岸國家。它們遠離地中海,不得不從義大利商人手中購買東方商品,這使它們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喪失了大量黃金。為了破壞義大利商人對東方商品的壟斷,躋身到一本萬利的東西方貿易中來;為了到遙遠的東方探寶尋金,它們更加積極地關心開辟一條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正如恩格斯所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❷ 有什麼好看的西班牙或法國的劇情片
潘神的迷宮
我看了很多遍了。
非常的好看強烈推薦
❸ 伊本白圖泰的旅行經歷有哪些
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盛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伊本·白圖泰於1304年2月24日出生於面臨大西洋的北非海岸城市丹吉爾。他的家族是當地的一個望族,他的先輩中有不少人從事文化、教義、法律等工作,其中有人還擔任過安達盧西亞的法官。由於受到家庭的熏陶,伊本·白圖泰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就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成年後諳熟教義學和教律學。他的父母也殷切地期望他長大後能光耀門眉、繼承家業,成為家族中另一個有所作為的法官。但伊本·白圖泰卻並沒有按照雙親的意願去行事,而是選擇了一條完全出乎家庭意料的生活方式——漫遊世界。
1325年6月,伊本·白圖泰當時21歲,他決意離家出遊。這是他第一次出遊(1325~1349年),他選擇的目的地是去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天房和膜拜先知陵墓。中世紀時代,從北非最西端的大西洋海岸長途跋涉前往沙海茫茫的阿拉伯半島腹地是一段充滿風險、令人望而生畏的艱難路程,不僅旅途遙遠,道路險阻,而且沿途盜匪猖厥、瘟病肆虐,隨時都有喪失生命的危險。盡管困難重重,但阻擋不住伊本·白圖泰出遊的決心。伊本·白圖泰最初的旅遊路線是沿地中海南岸由西向東往埃及進發。行至阿爾及利亞,伊本·白圖泰結識了前往突尼西亞的商旅,就與他們結伴登程。在途中,伊本·白圖泰歷盡艱險,有時還身患重症,真是九死一生。
伊本·白圖泰在進入阿拉伯半島之前,先後游歷了利比亞、埃及、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區的的黎波里、亞歷山大、開羅、耶路撒冷、蘇爾、賽達、貝魯特、阿列頗、拉塔基亞等歷史名城。後來,他在《游記》中記述了上述城市的歷史風貌、名勝古跡、城市建築、社會設施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重要資料,從而給我們生動地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生活畫卷。伊本·白圖泰非常注意觀察當地具有特色的事物,這為以後的《游記》增添了靚麗的一筆,同時也為後人的考證工作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伊本·白圖泰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對麥加的宗教遺跡非常嚮往,他在將近24年的第一次出遊中,曾四次前往麥加朝聖。1326年,伊本·白圖泰到達了麥地那和麥加。他首先瞻仰了麥地那的聖寺和聖陵(即穆罕默德建造的清真寺和他的陵墓),然後,赴麥加朝覲。伊本·白圖泰在《游記》中,對麥加的風物人情,禁寺的克爾白、黑石、滲滲泉等伊斯蘭聖跡都作了十分細致的記述,給後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料。
伊本·白圖泰在麥加完成朝覲後,並沒有返回家鄉,而是繼續他的游歷,登程前往伊拉克和波斯,此時他先後游歷了巴格達、庫法、巴士拉、摩蘇爾、設拉子等歷史名城。隨後,再次來到麥加朝聖。這一次,他在麥加留駐達兩年之久。然後,西行至吉達港,沿紅海南行,抵薩那、亞丁。由此,西渡紅海至東非的摩加迪沙、達累斯薩拉姆等地,然後又東渡紅海返回阿拉伯半島,至阿曼最南端的佐法爾,並游歷了霍爾木茲、馬斯喀特、巴林和波斯灣等地,最後又返回聖城麥加作第三次朝覲。
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在麥加朝覲完畢後,決定去羅姆人地區看看。「羅姆人地區」,是當時阿拉伯人對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廷帝國的所在地——土耳其一帶的稱呼。伊本·白圖泰由麥加西行至吉達港,由吉達北上至埃及,再由埃及沿地中海北上至敘利亞拉塔基亞港,然後由拉塔基亞港繼續北上,行程十日來到了土耳其境內。伊本·白圖泰在土耳其境內由北向南遊歷,訪問了安塔基亞、君士坦丁堡等10多個著名城市,一直到達黑海南岸,並北渡熙海抵達克里米亞半島。
伊本·白圖泰在中亞黑海沿岸游歷時,曾計劃前往「黑暗地區」,即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里亞地區。但後來由於缺乏必要的如雪橇等交通工具,伊本·白圖泰放棄了這個旅行計劃,改道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烏茲別克的首府賽拉等城市。接著又繼續東行,訪問了花剌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然後又越過阿姆河一直到達奈撒布爾和阿富汗的喀布爾。之後,伊本·伊圖泰又決意前往印度。1333年9月(伊歷734年1月),伊本·白圖泰抵達印度河流域。
伊本·白圖泰在印度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對印度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作了細致的考察。他在《游記》中對印度的記述始終是研究中世紀印度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伊本·白圖泰在印度期間,受到了蘇丹的熱情接待,蘇丹給予了他很高的禮遇,他得到了極為豐厚的賞賜:蘇丹給了他幾個村子的封地,他每年的收益可摺合五千多第納爾。此外,蘇丹還專門為他修建了類似於清真寺的禮拜道堂。不僅如此,由於伊本·白圖泰學識淵博,品行端正,深受蘇丹的推崇,蘇丹曾一度任命他為德里的宗教法官,而且,後來又作為印度國王的友好使者護送大批珍貴禮品出使中國。
伊本·白圖泰由印度出使中國走的是海路。他們一行先到達加爾各答,然後搭乘中國海船駛往中國。伊本·白圖泰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歷盡了千辛萬苦。他的乘船不幸遇險,又遇到搶劫;他雖倖免於難,但隨船攜帶的印度蘇丹的禮品卻悉數丟失,無一存留,伊本·白圖泰不敢就此返回印度,於是獨身前往中國,在航行中國的海路上,經過了錫蘭島、爪哇島和蘇門答臘等地。1346年,伊本·白圖泰最終抵達中國的海港——刺桐(今泉州),然後又先後游歷了廣州、杭州和元朝的首府——大都(今北京)。伊本·白圖泰在中國逗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他依然保持他素有的習慣,對中國某些方面的觀察十分用心細致。
在伊本·白圖泰眼裡的中國地大物博,它的水果、農作物、金銀製品極為豐富,是世界其它地方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游記》中伊本·白圖泰還說,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內都設有專門供穆斯林居住的區域,裡面設有清真寺,穆斯林在中國備受大家的尊重和照顧。
伊本·白圖泰對當時世界各地仍普遍使用金屬硬幣交易,而中國已廣泛使用紙幣一事饒有興趣,他詳細地描述了紙幣的大小、模樣和舊幣兌換新幣的手續等等。他說,每張紙幣的大小猶如手掌,上面蓋有蘇丹(即皇帝)的印記。他還細心地注意到如果紙幣用爛了,則可到制幣局去換取一張面值相等的新幣。
伊本·白圖泰對中國境內治安措施的嚴密性也極為感慨。他說,中國是過往旅客最為理想的安全國家。一個單身客商即使攜帶大量錢財,進行長時期的旅行也不必擔驚受怕,因為旅客每到一處都有客店下榻,那裡住著一位長官,統領一小隊騎兵。天黑之後,這位長官帶領一名文書來到客店查夜,他們逐個記錄下在店中過夜的旅客姓名,並在上面加蓋戳記,隨後就把客店的大門上鎖緊閉;第二天清晨,這位長官和文書再次來到客店查點人數,當核對無誤時,就指派專人護送旅客一直至下一旅站。到站後,由這一站的長官簽收,並由護送者帶回註明全體行旅安全到站的簽條銷差。
伊本·白圖泰還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對中國的諸如瓷器、煤炭、魔術、繪畫、手工藝品、船舶管理等都作了極其細致生動的描述,這些記載,無疑是研究中國元朝的社會生活、典章制度的極有價值的歷史資料。
伊本·白圖泰結束對中國的游歷後,返回印度。不久,又辭別印度回國。他取道蘇門答臘,搭船至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佐法爾,然後北行,重遊了設拉子、伊斯法罕、巴士拉、巴格達、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吉薩、開羅等城市。之後,從開羅至麥加,作回國前的第四次朝聖。1349年,伊本·白圖泰結束了長達24年的第一次旅遊,終於踏上了自己的故土——非斯。當他回到非斯時,已是物是人非,他親愛的母親已離開了人世。
由於旅途勞頓,伊本·白圖泰回到非斯後卧病三個月不起。在他病好後不久,又決定進行第二次旅遊。他這次的目的地是經直布羅陀海峽前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這次旅行行程較短。從西班牙回到非斯稍作休整後,伊本·白圖泰接著進行了第三次出遊,此次出遊的目的地是黑非洲大陸。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伊本·白圖泰對於黑非洲的地名記載不夠清楚,但是從他記述的風物人情分析,很可能到達了中、西非的剛果、迦納和奈及利亞。因此,伊本·白圖泰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是中世紀傑出的旅行家,他是溝通阿拉伯人民與中亞、西亞、印度、中國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先驅者,為中世紀歐、亞、非三洲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至現在,他還是阿拉伯民族,尤其是摩洛哥人民的驕傲。
❹ 去西班牙單人旅遊十天大約需要多少錢
看你的消費觀念和你的旅遊路線了。現在旅遊的城市都比較成熟了,可以自駕游,自由行。網上的攻略也很多。
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地方了,海邊,古城,小鎮,還是出境~
實在糾結的話,可以去青驛看看驢友的真是游記呀,自己決定一下喜歡哪裡~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望採納!
❺ 西班牙語作文 . 用的詞彙越基礎越好,描寫簡潔,方便背,某中國知名地點的游記,類似寫景10句左右即可
Xian es, sin da una de las ciudades más carismáticas de China. Capital de doce dinastías, centro político de China rante los siglos de su máximo esplendor, punto de partida de la Ruta de la Seda, podría considerarse como una de las ciudades más importantes de la historia de la humanidad. Y de hecho, mientras los distritos suburbanos que rodean Xian están repletos de reliquias históricas; la propia ciudad, a pesar de las sucesivas destrucciones y reconstrucciones a lo largo de los siglos, ha conseguido conservar un aire dinámico y cosmopolita, sin alejarse sin embargo de la vida cotidiana de esta China campesina y comerciante en la que está inmersa.
❻ 去歐洲旅遊感覺怎麼樣
說實話,如果是歐洲游,花費在車的時間不少。此外,非常匆忙,尤其跟團。可以說每到一個地方,都是蜻蜓點水。自助游相對來說會輕松一點。但是無論跟團還是自助游,歐洲旅行總體來說會比較累,因為時間短,要看的東西卻不少。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自助游的話,不要太貪心,就選2-3個你最想去的國家看就好了。如果是想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話,那就跟團吧。最起碼省心。
畢竟到國外,英語多少會一點比較好。如果你的英語不太好,還是跟團吧,畢竟自助游或多或少都要與人交流,例如找旅館、食飯、沒東西之類,溝通不了,會影響旅遊的心情。
❼ 哪些書看完讓你重燃旅行的夢想
有一句話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也許有些矯情,但確實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沖擊力。因此,才有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也有了那麼多以旅行為主題的游記、書籍、紀錄片,以及不斷旅行的群體。他們在路上不斷尋找、遇見、收獲,尋找自己的人生。旅行人生漂泊而自由,艱澀而浪漫。
這條路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可以以書籍為窗口,追隨他們的步伐,一探他們曾經走過的歷程。下面,我們不妨跟隨他們的腳步,做一次紙上的旅行。
1《萬水千山走遍》豆瓣評分8.2 6525人評價
作者簡介:劉暢,獨立紀錄片製片人,導演。早年學畫,後轉入攝影,200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轉職成為導演。十餘年來,出品過小劇場話劇、策劃舉辦過藝術展、追蹤拍攝過紀錄片長片及電影短片。
熱愛旅行,將其作為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足跡遍及雅魯藏布大峽谷、長江源、喬戈里以及搭車去柏林,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邊走邊拍堅持將自己的旅行製作成真實的紀錄片。
內容簡介:一個美籍中國小伙(谷岳),一個紀錄片導演(劉暢),在2009夏天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幫助,從中國北京到德國柏林,用招手搭車的方式前進,共搭車88次,途經13個亞洲與歐洲國家,穿越中國、中亞和歐洲,耗時3個半月,行進16000多公里,最終抵達了柏林,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艱辛浪漫的旅程。而在那裡,等待他們的就是谷岳的女友伊卡。
推薦理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這是作者送給自己的三十歲成人禮。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❽ 拜倫旅途中創作了哪些作品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的家庭,10歲就繼承了家族的爵位和庄園,但父母的離異和自己瘸腿的殘疾,都帶給他深刻的影響。1805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拜倫像並開始寫詩。1809年發表的長篇諷刺詩《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確立了他在詩壇上的地位。大學畢業後,拜倫成為貴族議院的世襲議員。因受到歧視,他於1809年游歷了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大大開拓了政治視野。旅行歸途中,他創作了長篇敘事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的第一、二章,這部作品以政治和社會問題為題材,表現出一種積極斗爭,爭取自由的精神。拜倫其他優秀作品還有浪漫主義組詩《東方敘事詩》(包括《異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盜》《萊拉》《巴里西耶》和《科林斯的圍攻》)、長詩《錫隆的囚徒》《普羅米修斯》《路德派之歌》,詩劇《曼弗雷德》《該隱》,政治諷刺詩《〈制壓破壞機器法案〉制訂者頌》《青銅時代》長篇敘事詩《唐璜》等。1824年,拜倫在參與希臘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時,因病去世。他的詩作充滿斗爭精神,並塑造了反抗社會的叛逆者「拜倫式英雄」的群像,在傳播中也產生了超文本的影響。
拜倫像
❾ 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的作者是誰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英國1788-1824)
《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在拜倫生前就已經震撼了千萬讀者的心靈。今天,這首長詩依然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久盛不衰。
——《英國文學通史》
拜倫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卓越代表,也是19世紀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而且是世界上總會需要的一種詩人。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拜倫的影響都是無比深遠的。他被譽為「詩國中的拿破崙」,俄國詩人普希金、萊蒙托夫都是他的崇拜者。別林斯基認為拜倫是「高不可及的雄偉詩人」,「力量巨大的普羅米修斯」。法國的雨果、拉馬丁、梅里美、繆塞以及德國的海涅都受到拜倫的深刻影響。
拜倫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不但是才氣橫溢的詩人,而且是躍馬持槍馳騁疆場的革命戰士。他高擎在法國點燃的革命火炬,並把這熊熊的火焰攜往思想和藝術的領域。最可貴的是,他從不空談革命,而是以切切實實的工作為美好的理想奮斗,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那為弱小民族自由解放獻身的革命精神,激勵了當時南歐各國人民反對外族壓迫的斗爭。今天,他的雕像還站在希臘米蘇龍吉的「英雄公園」中央,受到廣大群眾的崇敬。他那熱情戰斗的詩歌像鋒利的匕首,刺向人間一切黑暗腐朽勢力,像激昂的號角,鼓舞人民在斗爭中前進。
《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是拜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長詩充滿了愛國主義與反壓迫的感情,語句流暢,語言綺麗華美。把政治和社會問題作為詩歌題材,這在浪漫主義文學中是首次。詩中對異域的旖旎風光和各地的風土人情有十分精彩的描寫和敘述,例如第一、二章中寫到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國的風光,第三、四章中的比利時的滑鐵盧、萊茵河兩岸、瑞士的萊蒙湖,還有義大利的幾乎所有重要的名勝古跡。當時有很多人在游歷的時候把這部長詩當做最好的「旅行便覽」。
❿ 馬可波羅游記為什麼會那麼出名
《馬可·波羅游記》是第一次較全面地介紹了中國,是影響極大的著作,描述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情況,而其重點部分則是關於中國的敘述,以大量的篇章,熱情洋溢的語言,描述了中國無窮無盡的財富,巨大的商業城市,極好的交通設施,以及華麗的宮殿建築。這些敘述在中古時代的地理學史,亞洲歷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系史諸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馬可·波羅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徑中東,歷時四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游歷了17年。回國後出了一本《馬可·波羅行紀》(又名《馬可·波羅游記》、《東方聞見錄》《寰宇記》)。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歷史貢獻
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及其游記,在中世紀時期的歐洲被認為是神話,被當作「天方夜譚」。但《馬可·波羅游記》卻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宗教的謬論和傳統的「天圓地方」說;同時《馬可·波羅游記》對15世紀歐洲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義大利的哥倫布、葡萄牙的達·伽馬、鄂本篤,英國的卡勃特、安東尼·詹金森和約翰遜、馬丁·羅比歇等眾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讀了《馬可·波羅游記》以後,紛紛東來,尋訪中國,打破了中世紀西方神權統治的禁錮,大大促進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說,馬可·波羅和他的《馬可·波羅游記》給歐洲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同時,在《馬可·波羅行紀》以前,更准確地說是在13世紀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過中亞這座橋梁間接地聯系著。在這種中西交往中,中國一直是以積極的態度,努力去了解和認識中國以外的地方,特別是西方文明世界。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盡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滿了荒誕和神話色彩,但至少反映了中國人已開始去了解和認識西方,西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之後,一條從中國經中亞抵達歐洲的「絲綢之路」出現了,中國對西方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文化等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一大批西方的商人來到中國,中國對西方世界的認識更深入了。但直到13世紀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貿易為主的經濟聯繫上,缺乏直接的接觸和了解。而歐洲對中國的認識,在13世紀以前,一直停留在道聽途說的間接接觸上,他們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非常膚淺。因而歐洲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馬可·波羅游記》對東方世界進行了誇大甚至神話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好奇心。這又有意或者無意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直接交往。從此,中西方之間直接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的新時代開始了。馬可·波羅是一個時代的象徵。《馬可·波羅行紀》直接或間接地開辟了中西方直接聯系和接觸的新時代,也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新世紀的曙光。事實已經證實,《馬可·波羅行紀》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積極的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西方影響
馬可波羅的游記在13世紀末年問世後,一般人為其新奇可喜所動爭相傳閱和翻印,成為當時很受歡迎的讀物,被稱為「世界一大奇書」,其影響是巨大的。它打開了中古時代歐洲人的地理視野,在他們面前展示了一片寬闊而富饒的土地,國家和文明,引起了他們對於東方的嚮往,也有助於歐洲人沖了中世紀的黑暗,走向近代文明。學術界的一些有識之士,更以它所提供的最新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和充實自己的著作。如1375年的西班牙喀塔蘭大地圖,便是沖破傳統觀念,擯棄宗教謬說,以馬可波羅的游記為主要參考書製成的,圖中的印度,中亞和遠東部分都是取材於《馬可波羅行紀》這部著作,成為中世紀有很高科學價值的地圖,以後地圖多以此為依據。它讓西方人了解了「東方」,對東方充滿嚮往;也為資本主義擴張提供了理想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