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苑上遺址
1. 費縣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都有哪些啊
1.岐山寺遺址(明) 此寺位於費縣劉庄鎮寺口村西北300米處的岐山下,南臨小河,廟已無存,原六塔僅存一塔,塔為石結構,塔身自上而下,第一層為四方石,第二層為蓮花寶座,第三層為六角石,第四層為蓮花石,第五層為雕龍石盆,第六層為石鼓,上有三字因年代久遠漫漶不清,第七層為上翹八角石,第八層為上翹八角石,第九層為禿圓形蓮花石塔帽。在該塔東邊有一石碑,碑刻「故禪塔庶師銘」六字。其碑內容已看不清。經考證,該塔始建於明代,歷代重修碑均破壞。清同治年間毀於大火。現廟址前有銀杏樹三株。附近有和尚靈塔石散落於田間地堰。為縣級保護單位。
2.聖淵寺遺址 位於城北鄉院上村南,西臨浚河,地勢東高西低。遺址東西約100米,南北約150米,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寺始建於年代不詳,後遭毀壞。現存大殿三間,西配殿三間和天王殿,其餘的龍王堂、和尚住處、廚房、方樓(三層)、馬棚、過道大門、唱戲人的住處及天王殿東側的三間房子、和尚塔均遭破壞,僅存塔基。寺內存碑5幢,有大明萬曆六年三月「重修聖淵寺記」;有大清乾隆年七年「重修神像碑記」碑以及殘碑3幢。2002年11月29日被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叢柏庵、仙人洞 位於費城鎮小南峪村東,玉環山之陽,小涼山半腰。洞蜿蜒曲折,長50餘米,可容數百人,有上下出入口,下洞口向西,寬約2米,高6米。上洞口在下洞口北約32米處,洞口向西,但較下洞口要低小。在下洞口南約15米處還有一洞口懸於崖壁之上。洞內寬度不一,高矮不同,洞中時而彎曲,時而平直,時而向上,洞內有洞。洞中鍾乳倒垂,岩壁滴水,涼氣襲人。洞壁上有方形柱洞,系明代大學士張四知在此避署時所遺。洞外四周懸崖環列,危岩欲墜,翠柏掩映,古木崢嶸。出洞往北拾級而上是「叢柏庵」,庵內原有玉皇殿、泰山殿、關公殿、靈官殿、金姑殿等。因數次戰禍,相繼傾圮,僅存殘垣斷壁。庵內外有明、清及民國年間碑碣16幢。庵前有泉,名響水泉,清明如鏡,冬暖夏涼。泉邊有銀杏樹一株,樹圍8米,高20餘米。1996年,原許家崖鄉政府開發仙人洞時,曾在洞內挖出野豬骨、鹿茸化石,且有燒烤及加工痕跡。
1996年,在原址重建「叢柏庵」,由山門、三聖殿、念經堂、龍王殿、五觀堂、鍾鼓樓、碑廊等組成。1981年9月21日被費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大眾日報》印刷廠舊址 位於薛庄鎮上白石屋村南,保存尚好。1940年11月28日,中共山東省委分局機關由費北縣轉移到石嵐村,大眾日報社編輯部、營業部隨分局機關駐石嵐。12月初,《大眾日報》第二印刷廠遷至費東縣薛庄鎮上白石屋村。排字、印刷等各車間分別設在農戶家裡。鑄字車間設在一個三面用秫秸搭的敞棚里。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二廠任務每月都完成的很好,該廠組版組七小時完成十小時的工作,機印超過定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同年五月初,駐費東縣八路軍山東縱隊獨立支隊邵子厚率部叛變,為防不測,六月初,第二印刷廠遷走。現存北屋四間,西側兩間房已塌。據村民講,原有西屋兩間,用來編輯、整理來稿。北屋東兩間搞印刷,西兩間住宿。該院南邊還各有房屋一套,用於住人或當倉庫,現已被村民改造為瓦房。2002年11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5.原中共臨費縣委、八路軍山東縱隊費縣抗日游擊第二游擊大隊駐地舊址 位於馬庄鎮光山頭村,舊址為民房。房址東西長約40米,南北長約52米,佔地面積約2080平方米。現有房屋11間,殘址4間,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民房為石頭壘砌,上苫黃草。當時為八路軍山東縱隊費縣第二游擊大隊大隊長徐子仁之家宅,在附近的其他民房也曾駐過我工作人員。2002年11月29日費縣人民政府在舊址南立碑,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孫隆三墓 位於南張庄鄉白埠村南,原址在白埠村西偏南約300米處,1979年秋後整地時,遷移今址。
孫隆三(1880-1943),南張庄鄉白埠村人。因年輕時鍘草失去右手拇指,人稱「九爪龍」。1907年9月,他聚眾500人,在白埠集將德國傳教士華德勝的走狗孫隆典殺死,並燒了白埠天主教堂,被縣衙逮捕,在押解去濟南途中,孫隆三乘機逃脫,流亡關外。「九·一八」事變後,參加了抗日義勇軍。1941年回到原籍,已經年逾花甲,仍要求參加費東縣白埠區中隊,因殺敵勇敢,敵偽聞之膽破,互相告誡:「誰要做事心不平,出門碰上『九爪龍』」。1943年9月,在平頂山反「掃盪」戰斗中犧牲。
費東縣人民武裝委員會和白埠區人民武裝委員會1944年2月為孫隆三烈士立碑(附照片)。碑文記載了孫隆三烈士生前反洋教、抗日的英雄事跡,該碑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勝良村古槐樹 俗稱「八里槐」,位於方城鎮勝良庄村南,文泗公路北側。樹的栽植年代為唐,現僅存主幹,樹圍殘存2米,樹冠較小。於2002年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仲口屯娑羅樹 位於上冶鎮仲口屯村內,周圍為民居。樹的栽植年代為明。現樹枝繁葉茂,生長旺盛,樹圍1.8米,高約8米。該樹種為國內稀有,系我省該樹種第二大樹。2002年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昌國庄古槐 位於方城鎮昌國庄村小學校內,當地人習稱「唐槐」,其栽植年代為唐。樹干已遭雷擊,分為東西兩半,樹干中心已腐朽,樹高10餘米,樹圍7.5米。197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8.
諸葛始興碑 原位於方城鎮諸滿村北(現存縣文物管理所),此地原為興聖寺。據《費邑古跡考》記載,碑立於北齊武平三年(公元576年),正書額題「興聖寺主諸葛始興」八字,隸書兩行,左右及額下俱題名,碑前置年號一行,篆書帶隸意,文十二行,行二十七字,共三百二十四字,後復題名二行,字徑寸許,隸篆,碑首下深浮雕佛教人物三十二個。碑由於長期受風雨剝蝕和人為的破壞,碑文字跡多已模糊不清。197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頭寺造像碑 原位於胡陽鎮城頭村城頭小學院內,此地原為福勝院、城頭寺。據《費邑古跡考》記載,碑立於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上造佛教人物數尊,皆為深浮雕,下四面刻文,字體遒勁,界九宮,已開歐褚之先。碑雖年久,但造像及刻文均清晰可辨。遺憾的是「文革」中被攔腰砸斷,殘高1.90米、寬0.38米,厚0.4米。197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 費縣還有邴邑遺址嗎
有的。。。
3. 費縣的奇石林 什麼時候建成啊 裡面的九龍廣場 那九條龍的名字
費縣素有「奇石之鄉」的美稱,「園林石、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四大奇石馳名中外。其中之一的園林石又稱北太湖石,屬石灰岩類,生成於4億年前,經長期風化和酸性土壤侵蝕形成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園林石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城北鄉周圍3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儲量約為 5 0萬噸。 費縣園林石主要產於費縣城北鍾羅山後1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產園林石玲瓏剔透,佝僂皺曲,集「瘦、漏、透、皺」於一體,天釀地造,鬼斧神功,可稱天下一絕。有的象飛禽走獸,有的如玉樹臨風,有的似天外來客,有的欲飛向太空,可謂千姿百態、妙趣橫生,令觀者生出無限遐思。一塊奇石一個故事,一塊奇石一篇文章。 費縣開發利用園林石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當時有個王姓大戶人家在費縣朱田鎮苑上建花園,作為別墅,花園內立有三塊園林石,底座上均刻有文字,留存至今。清乾隆30年,弘歷皇帝下江南時駐蹕城北鄉的萬松山行宮,對費縣園林石寵愛有加,曾賦詩贊美:「突兀玲瓏各斗奇,高低位置難相宜,盡此用心勤民務,吾不憂無賢有司」。 用費縣園林石裝點園林庭院,古樸典雅,可與江南的太湖園林石媲美。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里的怡紅院、瀟湘館用的就是費縣園林石。1986年,美國總統里根的少數民族問題顧問劉傳虎先生曾專程到費縣,選中四塊園林石,運回美國,立在夏威夷等地。 臨沂市和韓國鎮海市作為友好交流城市,2001年4月,市人大和市政府主要領導帶團訪問韓國鎮海市時曾精選兩塊費縣園林石作為友誼的象徵贈送給鎮海市。 經專家認定,費縣石林資源是我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造型最佳的埋藏型石林,被譽為「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自然奇觀」,與雲南石林遙相呼應,堪稱中華一絕。目前已由旅遊專家做了專題規劃,選址定在費縣許家崖旅遊區的玉環山,按照粗獷式園林的風格,精選奇石進行優化組合,建設「沂蒙石林旅遊」項目,使其成為融石林觀光、民俗風情、購物休閑為一體的著名旅遊景區。 近年來,隨著園林石開發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知名度越來越高,引來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費縣園林石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4. 費縣朱田鎮石溝村在什麼地方多遠的路
石溝村是山東復省臨沂市費縣制朱田鎮下轄的行政村。石溝村附近有包家莊墓群、苑上遺址、沂蒙雲瀑洞天旅遊區、中華奇石城、費縣石林等旅遊景點,有費縣山楂、蒙山板栗、芍葯山核桃、胡陽西紅柿、費縣煎餅等特產。
你可以使用網路地圖或高德地圖
輸入起點和目的地,選擇線路
然後選擇交通工具,就會提示距離有多遠
5. 山東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跨地區
大澤山 :在膠東半島西部,主峰在平度、萊州間。
磨箕山 :在莒南縣、莒縣交界處。
龜蒙頂 :在蒙陰、平邑兩縣交界處。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沂南兩縣交界的沂蒙山區。
昆嵛山 :橫亘於文登、牟平兩縣市交界處。
德州市
蘇祿王墓* :在德州市北郊北營村中。
樂陵市
文廟 :在樂陵市區內。
五里冢 :在樂陵市城關鎮。
惠王冢龍山文化遺址; 在樂陵市楊安鎮。
「魏王城」遺址: 在樂陵市大顧家村北。
「萃賢亭」遺址:在樂陵市舊樂陵村。
理元寺遺址 :在樂陵市奎台鄉。
漢三女冢: 在樂陵市。
禹城市
雙槐冢 :在禹城市禹城鎮。
元孫郁墓 :在禹城市梁家鄉。
邢寨汪龍山文化遺址; 在禹城市梁家鄉。古高唐城遺址 :在禹城市袁營鄉。
禹王亭遺址: 在禹城市。
八棱經幢: 在禹城市。
金代鐵鍾:在禹城市。
陵縣
東方朔墓: 在陵縣神頭鎮西南。
東方朔畫贊碑: 在陵縣城文化館內。
漢神頭墓群: 在陵縣神頭鎮。
侯家古墓: 在陵縣邊臨鎮。
秦厭次古城遺址: 在陵縣神頭鎮。
寧津縣
明建清真寺: 在寧津縣長官鎮東街回民區。
齊河縣
尹屯龍山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商周文化遺址 :在齊河縣。
晏嬰冢 :在齊河縣。
武城縣
竇建德點將台: 在武城縣。
慶雲縣
唐棗 :在慶雲縣周尹村東北。
無棣故城遺址: 在慶雲縣。
大丁廟古墓群:在慶雲縣。
平原縣
千佛塔: 在平原縣崔家廟。
龍門: 在平原縣平原鎮。
明建文昌閣: 在平原縣恩城。
夏津縣
大成殿: 在夏津縣。
明植古棗樹: 在夏津縣三十里鋪村東。
臨邑縣
龍泉寺: 在臨邑縣。
明監宗御史邢侗「來禽館」遺址: 在臨邑縣臨邑鎮。
漢白玉丈八佛: 在臨邑縣德平鎮。
漢末文人彌衡故里遺址: 在臨邑縣德平鎮。
彌衡井: 在臨邑縣德平鎮。
清涼禪院遺址: 在臨邑縣清涼店村北角。
東營市
南宋大殿: 在東營市。
營子遺址: 在東營市。
冢頭墓群: 在東營市。
孤島溫泉: 在東營市河口區。
墾利縣
勝利引黃閘: 在墾利縣勝利鄉。
廣饒縣
孫武園: 在廣饒縣城。
南宋大殿: 在廣饒縣城內西北隅。
冢頭墓群: 在廣饒縣。
傅家遺址: 在廣饒縣廣饒鎮。
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廣饒縣傅家。
馬鳴寺碑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呂古墓: 在廣饒縣大王鎮。
東水磨遺址: 在廣饒縣稻庄鎮。
營子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寨村遺址 :在廣饒縣石村鎮。
馬跑泉 :在廣饒縣丁庄鎮。
唐頭營遺址: 在廣饒縣丁庄鎮。
永寧寺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百冊石造像 :在廣饒縣李鵲鄉。
西辛張遺址 :在廣饒縣李鵲鄉。
張郭遺址: 在廣饒縣小張鄉。
小張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南趙石造像: 在廣饒縣小張鄉。
草橋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柏寢台: 在廣饒縣花官鄉。
南口遺址: 在廣饒縣花官鄉。
利津縣
鐵門關遺址: 在利津縣前關村。
望參戰國遺址: 在利津縣。
元王升墓: 在利津縣。
荷澤市
牡丹區
菏澤牡丹之鄉: 在牡丹區。
曹州牡丹園: 在牡丹區。
鄄城縣
堯王墓: 在鄄城縣。
萬全庄石獅: 在鄄城縣。
杏花崗陳王台: 在鄄城縣。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忠墓: 在鄄城縣劉垓村。
單縣
百獅坊-百壽坊: 在單縣城內。
鄆城縣
肖堌堆商代文化遺址: 在鄆城縣。
五代唐塔: 在鄆城縣。
萬人堌堆: 在鄆城縣武安鎮。
明柏林寺: 在鄆城縣漢石橋鄉。
曹縣
安陵堌堌堆: 在曹縣韓集鎮。
郗堌堆: 在曹縣。
梁堌堆: 在曹縣。
郜堌堆:在曹縣。
商、漢古遺址: 在曹縣普連集鎮。
定陶縣
官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定陶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仿山: 在定陶縣。
戚姬寺: 在定陶縣杜堂鄉。
梁王台: 在定陶縣。
項梁墓: 在定陶縣。
巨野縣
五代唐永豐塔: 在巨野縣巨野鎮。
明建文廟 :在巨野縣巨野鎮。
西漢御史大夫卜式石碑: 在巨野縣營里鄉。
「巨野教案」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鄉。
麒麟台古遺址: 在巨野縣夏官屯。
東明縣
竇堌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荊台集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明縣。
唐單雄信墓: 在東明縣城關鎮。
清大成殿: 在東明縣城關鎮。
黃河渡口: 在東明縣高村集北。
成武縣
大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成武縣。(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唐開元石塔: 在成武縣。
壽峰: 在成武縣。
文亭山: 在成武縣成武鎮城西。
春秋防城遺址: 在成武縣孫廟鄉。
濟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於濟南市舊城區。
趵突泉: 在濟南市西門橋南。
李清照紀念堂: 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
珍珠泉: 在濟南市泉城路北。
黑虎泉: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 。
五龍潭: 在濟南市舊城西門外,南距趵突泉約0.5公里。
大明湖: 在濟南市舊城北部。
小滄浪: 在大明湖西北岸亭園。
厲下亭: 在大明湖中小島上。
北極閣: 在大明湖東北岸。
遐園: 在大明湖南岸、南門西側。
辛稼軒紀念祠: 在大明湖南岸原李公 (鴻章) 祠內。
解放閣: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隔護城河與黑虎泉相望。
萬竹園: 在濟南市西青龍街與花牆子街的轉角處。
廣智院舊址: 在濟南市廣智院街 (今文化西路103號)。
濟南道院: 在濟南市上新街南首。
南大寺: 在濟南市禮拜寺街。
千佛山: 在濟南市南郊。
興國禪寺:* 在千佛山之陰半山坳中。
黃石崖造像: 在濟南市東南螺絲頂山主峰西側黃石崖。
大佛頭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佛慧山北。
大佛寺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南青銅山南壁懸崖上。
玉函山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玉函山上。
龍洞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東南。
四門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青龍山麓神通寺遺址東側。
龍虎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四門塔西北白虎山下。
千佛崖造像: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龍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
九頂塔: 在濟南市歷城區柳埠村靈鷲山九塔寺內。
華不注山: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部。
張養浩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北園張庄村東。
房彥謙墓: 在濟南市歷城區西採石村東北。
章丘市
城子崖遺址:* 在章丘市龍山鎮東北。
李開先墓: 在章丘市埠村鎮東稻庄村南。
百脈泉: 在章丘市明水鎮。
舊軍: 在章丘市明水北19公里刁鎮。
赫胥氏陵: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代酈食其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終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馬融墓: 在章丘市臨濟村。
漢平陵王墓: 在章丘市山後寨。
董東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章丘市。(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齊長城遺址: 在章丘市。
東平陵故城遺址: 在章丘市。
趙八洞石刻造像: 在章丘市。
長清區
五峰山: 在長清區城東南,為泰山支脈。
洞真觀: 在五峰山東側志仙峰下。
蓮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長清區孝堂山上。
靈岩寺*: 在長清區東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
千佛殿 :在靈岩寺內。
辟支塔 :在靈岩寺內。
墓塔林: 在靈岩寺西。
積翠證明龕 在長清區靈岩寺後方山之巔。
濟陽縣
商周時期鄺 冢遺址: 在濟陽縣。
小李遺址: 在濟陽縣。
劉台遺址: 在濟陽縣。
玉皇冢遺址: 在濟陽縣。
龍山文化遺址: 在濟陽縣鄺家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平陰縣
洪範池: 在平陰縣洪範池鄉。
多寶佛塔: 在平陰縣翠屏山 (水山) 頂的玉皇閣院內。
書院泉: 在平陰縣。
石門邑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有關大汶口文化,請見山東泰安市名勝古跡中的介紹。)
斗祭台商周文化遺址: 在平陰縣。
項王墓 :在平陰縣。
明文學家於慎行墓: 在平陰縣。
北安故城遺址: 在平陰縣安城。
商河縣
商蘆坊遺址: 在商河縣。
漢小宮庄墓群: 在商河縣。
濟寧市
太白樓: 在濟寧市南部舊城牆之上。
浣筆泉: 在濟寧市浣筆泉路西。
崇覺寺鐵塔*: 在濟寧市鐵塔寺內。
漢碑群: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內東北隅。
聲遠樓: 在濟寧市鐵塔寺街。
東大寺: 在濟寧市小閘口古運河西岸。
曲阜市
魯國故城:* 在曲阜市舊城區。
仰聖門: 即曲阜市舊城正南門,正對孔廟。
闕里坊: 在曲阜市孔廟東牆外闕里街。
孔廟*: 在曲阜市舊城內。
欞星門 :即孔廟大門。
奎文閣: 在孔廟同文門與十三御碑亭之間。
十三御碑亭: 在孔廟大成門前。
杏壇: 在孔廟大成殿前甬道正中。
大城殿: 孔廟內宮殿式主體建築。
寢殿: 在大成殿之後,為孔廟三大殿之一。
聖跡殿: 在孔廟寢殿之後。
漢魏六朝碑刻陳列館: 在孔廟東廡。
玉虹樓法帖石刻: 嵌於孔廟東西廡北端。
孔子故宅: 在孔廟東路承聖門內。
詩禮堂: 在孔廟故宅井前。
魯壁: 在孔廟故宅井之後。
孔府*: 在曲阜市城內,西與孔廟毗鄰。
孔府大門: 在曲阜孔府。
重光門: 在孔府大堂前。
六廳: 在孔府大堂東西兩廂。
大堂: 在孔府二門內。
二堂: 在孔府大堂之後。
三堂: 在孔府二堂之後。
內宅門: 在孔府三堂之後。
前上房: 孔府內宅第一進院落的正廳。
堂樓: 在孔府前上房之後。
鐵山園: 即孔府後花園。
孔府西學院: 在孔府西路。
慕恩堂: 在孔府東路。
孔林*: 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
享殿: 在孔林洙水橋北。
萬古長春坊: 在曲阜城北通向孔林的神道中。
孔子墓: 在孔林內東享殿後。
孔尚任墓: 在孔林東北隅、環林路外側。
孔令貽墓: 在孔林東偏北、環林公路東側。
尼山孔子廟: 在曲阜市東南30公里尼山東麓。
洙泗書院: 在山東曲阜市舊城東北4公里,面洙 (水) 背泗 (水)。
顏廟: 在曲阜市舊城北部陋巷街。
梁公林: 在曲阜市舊城東13公里防山之北。
孟母林: 在曲阜市小雪鄉鳧村東、馬鞍山麓。
周公廟: 在曲阜市舊城東北1公里周、漢宮殿舊址上。
少昊陵: 在曲阜市區東4公里舊縣村東北。
石門山: 在曲阜市區東北25公里處。
九龍山崖墓: 在曲阜市九龍山南坡。
兗州市
興隆塔: 在兗州市城東北隅原興隆寺中。
西吳寺新石器遺址:在兗州市小孟鄉。
北辛文化遺址: 在兗州市小孟村北。
屯頭大汶口-龍山遺址: 在兗州市。
新嶧商周文化遺址:在兗州市。
春秋瑕邱故城址: 在兗州市。
春秋、秦漢遺址 :在兗州市二十里鋪。
古乘丘城遺址 :在兗州市故縣村北。
舊石器人類墓葬群: 在兗州市王因。
漢樊城遺址: 在兗州市黃屯。
元高唐州判薛瑞墓碑: 在兗州市薛家廟村東南。
鄒城市
孟廟*: 在鄒城市區南關。
孟府*: 在鄒城市區南關,東與孟廟毗鄰。
孟林: 在鄒城市區東北四基山西麓。
朱檀墓: 在鄒城市區北九龍山南麓。
鐵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西北鐵山之陽。
崗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區北崗山北麓,分布在名叫「狼溝」的山谷中。
葛山摩崖石刻: 在鄒城市東北葛爐山西麓花崗岩石坪上。
嶧山 :在鄒城市東南。
魚台縣
武景亭遺址 :在魚台縣。
孔廟大殿: 在魚台縣。
魚台舊城遺址: 在魚台縣。
棲霞堌堆新石器遺址: 在魚台縣李閣鄉。
武棠序遺址: 在魚台縣武台鄉。
金鄉縣
文峰塔: 在金鄉縣。
魚山堌堆商文化: 在金鄉縣。
白垞集: 在金鄉縣。
嘉祥縣
青山寺: 在嘉祥縣城西南7.5公里。
武氏祠: 在嘉祥縣武翟山 (一作武宅山)下。
武氏墓群石刻 :在武氏祠內。
劉賀廢壙: 在嘉祥縣金山之陽山腰處。
曾廟: 在嘉祥縣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
微山縣
微山島: 在微山縣南、微山湖中。
仲子廟: 在微山縣魯橋鎮仲淺村。
伏羲廟: 在微山縣兩城鄉劉庄西。
汶上縣
寶相寺塔: 在汶上縣城西北隅。
分水龍王廟: 在汶上縣南旺鎮北。
關帝廟: 在汶上縣汶上鎮。
唐故城遺址: 在汶上縣汶上鎮。
古闞城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魯桓公墓遺址: 在汶上縣南旺鎮。
明建宋公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白英祠: 在汶上縣南旺鎮。
古桃城遺址 :在汶上縣軍屯鄉南桃村。
軍屯漢墓葬群:在汶上縣軍屯鄉。
任庄金代石刻: 在汶上縣軍屯鄉。
古陽城遺址: 在汶上縣郭樓鄉。
文殊般若碑: 在汶上縣白石。
唐鄭王城遺址: 在汶上縣白石鄉鄭城村。
北齊水牛山摩崖石刻: 在汶上縣白石。
明代郭林石刻群: 在汶上縣白石。
界牌周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苑庄。
唐陽城故址: 在汶上縣義橋。
周馬神廟遺址: 在汶上縣義橋。
大徐龍山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徐海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康驛鄉。
中店漢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東周文化遺址: 在汶上縣次丘鄉。
泗水縣
卞橋: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卞橋村東,橫跨泗河上游支流上。
泗水泉林: 在泗水縣城東25公里陪尾山下。
小黃溝大汶口遺址: 在泗水縣。
下蘆城遺址: 在泗水縣。
古卞城遺址: 在泗水縣。
仲廟遺址: 在泗水縣泗水鎮。
北魏漢陽縣故城遺址: 在泗水縣故縣村北0.5公里。
安山寺: 在泗水縣泗張鄉。
梁山縣
馬刨泉: 在梁山縣北崑山上。
梁山: 在梁山縣南,北瀕東平湖。
梁孝王墓: 在梁山縣。
十里杏花村: 在梁山縣。
聊城市
光岳樓: 在聊城市舊城中心。
傅家塋: 在聊城市舊城城南1.5公里。
山陝會館:* 在聊城市東關古運河西岸。
隆興寺鐵塔: 在聊城市東關原隆興寺內。
臨清市
舍利寶塔; 在臨清市西北運河東岸。
清真寺: 在臨清市西、衛運河東岸先鋒橋畔。
螯頭磯: 在臨清市汶河分汊處。
高唐縣
梁村塔: 在高唐縣城北梁村。
戰國齊盼子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東漢華歆墓: 在高唐縣涸河西南。
高唐文廟: 在高唐縣高唐鎮。
大觀八行碑: 在高唐縣高唐鎮。
唐代大覺寺遺址: 在高唐縣梁村鎮。
清平縣迎旭門遺址: 在高唐縣清平鎮。
金代信武將軍虞寅墓: 在高唐縣谷官屯村。
陽谷縣
古阿井: 在陽谷縣東北阿城鎮。
景陽崗: 在陽谷縣城東南17.5公里。
茬平縣
三十里鋪龍山-戰國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孟嘗君練兵場遺址: 在茬平縣。
魯連仲祠堂: 在茬平縣王老鄉。
尚庄遺址: 在茬平縣。
檯子高遺址: 在茬平縣孫橋鄉。
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 在茬平縣。
莘縣
馬陵道古戰場遺址: 在莘縣西南大張村附近。
東魯店遺址: 在莘縣。
齊桓公會盟台遺址: 在莘縣朝城鎮。
鄭板橋縣衙舊址: 在莘縣古城鎮。
韓國昌墓: 在莘縣董杜庄鄉。
東阿縣
曹子建墓碑: 在東阿縣城南20公里魚山西麓曹植墓北側。
青冢子龍山文化遺址 :在東阿縣楊柳鄉。(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冠縣
黑旗軍起義紀念地: 在冠縣。
蕭城遺址: 在冠縣北館陶鎮。
武訓大殿: 在冠縣。
臨沂市
羅炳輝墓: 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內。
洗硯池: 在臨沂市區考棚路西側北段。
銀雀山金雀山漢墓群 :在臨沂市區東南部,東臨沂水河。
漢竹簡墓: 在臨沂市內。
王羲之故居: 在臨沂市內蘭山區洗硯池街。
寶泉寺遺址: 在臨沂市羅庄區。
湯頭溫泉: 在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
東周-漢代墓葬群: 在臨沂市黑墩鄉鳳凰嶺一帶有墓葬88座。
沂南縣
漢畫像石墓: 在沂南縣城西北寨村。
陽都故城遺址: 在沂南縣磚埠鎮沂河西岸。
郯城縣
郯國故城: 在郯城縣郯城鎮北。
觀竹寺遺址: 在郯城縣新村北。
黑龍潭遺址: 在郯城縣。
郯子林: 在郯城縣。
沂水縣
穆陵關齊長城遺址: 在沂水縣城北50公里。
漢東安故城: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南。
西漢皇冢子漢墓群 :在沂水縣後朱雀村北。
北代莊周、漢遺址: 在沂水縣北代庄村東。
崮子頂大汶口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
薛王台龍山文化遺址: 在沂水縣高庄鄉馬蘭村。(
蒼山縣
荀子墓 :在蒼山縣蘭陵東南1.5公里。
蘭陵古墓: 在蒼山縣。
南朝梁詩人何遜墓 :在蒼山縣長城村內。
費縣
費縣故城遺址: 在費縣。
玉環山仙人洞: 在費縣。
上冶玉泉觀: 在費縣上冶村。
西蔣龍山文化遺址: 在費縣新橋鄉石橋村。(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玉泉書院 :在費縣上冶村
戰國防城遺址: 在費縣方城村。
苑上商代遺址: 在費縣朱田鄉。
漢墓群: 在費縣朱田鄉。
唐銀杏樹: 在費縣朱田鄉。
春秋古台遺址: 在費縣劉庄鄉。
魯郎城故址: 在費縣劉庄鄉。
平邑縣
功曹闕 :在平邑縣城。
天寶山: 在平邑縣天寶鄉境內。
左寶貴衣冠冢 :在平邑縣地方鎮地方村西,北依紅石嶺。
曾點基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澹臺滅明墓: 在平邑縣南武城。
「康成石室」: 在平邑縣南武城山。
莒南縣
向國故城遺址: 在營南縣。
舊石器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龍山文化遺址: 在莒南縣朱蘆
蒙陰縣
蒙山三關:白馬關、九女關、紫荊關 在蒙陰縣。
「中山晚照」 在蒙陰縣坦埠鎮中山之陽。
西漢盧縣故城遺址 :在蒙陰縣故縣村。
「堂阜遺址」: 在蒙陰縣常路村北。
岱崮保衛戰遺址: 在蒙陰縣岱崮鎮。
孟良崮戰役遺址: 在蒙陰縣垛庄鎮泉橋村東。
清建清真寺大殿: 在蒙陰縣南芙蓉村。
臨沭縣
郭家山遺址: 在臨沭縣。
北構頭古墓群: 在臨沭縣鄭山鄉。
新石器龍山、岳石山遺址: 在臨沭縣北溝頭村東北50米。
徐賀城古遺址: 在臨沭縣醋庄鄉。
卡麻科古遺址: 在臨沭縣店頭鄉。
案子古遺址: 在臨沭縣周庄鄉。
冠山仙人洞: 在臨沭縣山裡村。
長春寺銀杏樹: 在臨沭縣山裡村。
後利城遺址: 在臨沭縣蛟龍鎮。
馬庄古遺址: 在臨沭縣曹庄鎮。
西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曹庄鎮。
明建清真寺; 在臨沭縣張賀城村北。
陳官莊古墓群遺址: 在臨沭縣石門鎮。
青雲山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坊口北嶺古墓群: 在臨沭縣青雲鄉。
黃家屯古槐: 在臨沭縣青雲鄉。
青島市
前海棧橋: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
八大關: 在青島市東部。
匯泉: 在青島市東南。
小青島: 在青島市南青島灣中,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
湛山寺: 在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
康有為墓: 在青島市浮山南麓,大麥島村北山。
小魚山: 在青島市市南區福山支路西端。
觀象台: 在青島市市南區觀象二路15號。
嶗山: 在山東半島西南、青島市區東部。
太清宮: 在嶗山東南蟠桃峰下、嶗山灣畔。
上清宮: 在嶗山東南部、太清宮西北。
華嚴寺: 在嶗山東部那羅延山 (亦稱華嚴山) 麓。
太平宮: 在嶗山東部上苑山北麓、仰口灣畔。
明霞洞:在嶗山南部昆侖山 (亦稱玄武峰) 腰。
華樓宮: 在嶗山北部華樓山。
九水: 在嶗山白沙河上游。
龍潭瀑: 在嶗山南部八水河上游,北距上清宮約1公里。
膠南市
琅琊台 在膠南市夏河城東南5公里。
東皂戶遺址 在膠南市。
向陽村遺址 在膠南市寶山鄉。
齊長城遺址 在膠南市市美鄉徐家前夼。
龍山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西南部。(有關龍山文化,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
西漢祝茲城遺址 在膠南市膠河鄉柏鄉。
膠州市
三里河文化遺址 在膠南市。
西庵遺址 在膠南市張家屯鎮。
秦柏欄將軍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元武義將軍盧琮墓 在膠南市柏蘭村。
牧馬城 在膠南市。
漢祓國古城 在膠南市。
三官廟 在膠州市雙京村。
6. 費縣朱田都有那些村
朱田鎮下轄村:
上崮前村 下崮前村 大山灣村 黃汪頭村 綠竹芽村 賈家溝回村 大王莊村 下灣村 漁林澗村答 四畝地村 石屋山後村 尤家莊村 大山河村 合義庄村 響井村 洪山莊村 白澗廠村 崮山村 糯米灣村 久太庄村
桑行村 朱田村 大嶺村 西南嶺村 石溝村 可樂庄村 東小山村 大窪村
北小山村 盤車溝村 大由吾村 小由吾村
北崖村 小西場村 水溝村 興富庄村
可樂灣村 團瓢店村 北廉庄村 元寶石村
梨庫套村 北馬口村 南馬口村 北馮家溝村
南馮家溝村 南廉家莊村 聖山西村 道坑村
西崮灣村 沙良子村 知方村 良田村
殷庄村 小泉庄村 外麻沃村 里麻沃村
包家莊村 苑上村 窪里村 樓下村
龍王口村 幸福嶺村 尤家圍子村 三家村
劉家圍子村 西北哨村 峪口村 唐家莊村
大泗灣村 黨家莊村 曹家溝村 小泗彥村
大卜蘿灣村 明石塘村 上水連村 中水連村
下水連村 魏家溝村 石老婆峪村 寧家溝村
崔家溝村 西山村
7. 費縣石林的歷史沿革
費縣園林石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就有王姓大戶人家在費縣朱田鎮苑上建花園,作為別墅,花園內就立有三塊園林石,底座上均刻有文字,留存至今。清乾隆30年,弘歷皇帝第二次南巡駐蹕費縣時,就賦詩贊美費縣園林石:「突兀玲瓏各斗奇,高低位置雅相宜,盡此用心勤民務,吾不憂無賢有司」。
用費縣園林石裝點園林庭院,古樸典雅,可與江南的太湖園林石媲美。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里的怡紅院、瀟湘館用的就是費縣園林石。1986年,美國總統里根的少數民族問題顧問劉傳虎先生曾專程到費縣,選中四塊園林石,運回美國,立在夏威夷等地。臨沂市和韓國鎮海市作為友好交流城市,2001年4月,市人大和市政府主要領導帶團訪問韓國鎮海市時曾精選兩塊費縣園林石作為友誼的象徵贈送給鎮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