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遺址耿家圈
① 耿家圈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256年(趙孝成王十年)戰國時,趙在今城北耿家圈(現屬東光縣龍王李鄉)置臨樂邑。
兩千多年前,渤海灣海水東移,露出一塊退海之地,出海打魚之人經常見到有龍卧此地,沐浴日光,所以,打魚的稱此為龍地,說龍卧此地誌在借光,以助龍氣。便在這里建了些茅屋,以備龍用,龍臨而樂。打魚人在此居住,有神龍相護,到也安樂,後來人們越聚越多,就把這個地方取名為:臨樂城。(今漳衛新河畔耿家圈)
公元前一百四十年十月,漢武帝劉沏登基做了皇帝,下一道詔書,叫做「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詔各地推薦能人文士進京為朝廷出謀劃策。泰山頂上寺院里一名高僧,聞武帝為明君,借武帝封泰山,進曰皇帝:「漢室要興,必取東方之光。光從何來?臨樂乎。」
漢武帝車駕回朝,詔翰林院老翰林問及此事,老翰林回稟皇上:「樂城,乃吉祥之地,位在東方。東方之光,神也。留住東方之光,漢室長安久長。」武帝大喜,此時皇宮御侍來報:「皇上吉祥,娘娘千歲喜添貴子。」皇上當即賜名「劉光」,以還泰山拜佛之願。漢武帝元朔封劉光為臨樂侯,就在這臨樂風水寶地,建房舍,修城池。為了建築需要,當地百姓,選地培窯,燒磚瓦,一二十里,數十座窯地拔地而起,遠遠望去,煙雲騰霧,火焰四起,臨樂侯在這里傳世五代。東周末年,趙考成王把臨樂城獻給了燕國。王莽建朝後,在此修一亭,名曰:「臨樂亭」,供君臣在亭下看日出,享龍光。東漢光武帝取消臨樂城名,只讓叫臨樂亭,以示高雅尊貴。漢獻帝建安中期,曹操攻克南皮,聞臨樂負有盛名,騎馬南行四十里,專拜臨樂亭,望此地確有盛氣,將此地改為臨樂縣。
另有記載耿家圈村原為西漢時代的臨樂故城。東周末年,趙考成王把臨樂給了燕國。到漢高帝時置渤海郡,臨東屬之。漢武帝元朔年間封劉光為臨樂侯,傳之五代。王莽建朝後改臨樂為樂亭。東漢光武帝取消臨樂。漢獻帝建安中期曹操攻克南皮後,重新設置臨樂縣,隨後又改稱新樂縣,屬樂陵。地名雖屢經變更,但城址始終未動。
村西舊時西窪及南窪地帶長有大片雜草,非常濃密。常有流竄匪徒隱匿其間,攔截過往商販,搶奪錢物。故舊時民間曾流傳「好過的山海關,難過的耿家圈」之說,如今蘆葦盪,匪患早已不再存在,但其俚語一直沿習至今。
② 東光武功高手王化堂巧勝桿子王什麼歷史故事
東光鐵佛寺是著名的名勝古跡,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一尊鐵佛自香河沿運河漂來,到了東光碼頭就不走了,被一名小和尚背上岸來,因而建了普照寺。
普照寺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碩大而聞名,寺內「大雄寶殿」為清室皇族愛新覺羅·溥傑題詞,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為"鐵佛寺"。解放後,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北國奇秀:二郎崗
二郎崗永清觀是北方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據《東光縣志》記載,二郎崗又名"護邑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資興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義又加以修繕。永清觀歷經200餘年,兵燹災害,風雨剝蝕,殿宇瀕臨傾頹。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邑人馬永圖增屋建宇,廣植松柏,永清觀始為壯觀,庄鵬舉為此撰寫碑文以示紀念。每年農歷正月十六是二郎崗廟會,俗稱"走百遍"、"去百病",屆時,十里八鄉的民間花會競相登崗,觀者摩肩接踵,盛況空前。有「北國奇秀」的美譽。
相傳,二郎神是在開天闢地之時出現的,他力大無比,神通廣大,為了測試太陽的光熱程度,把太陽安置在適當位置,造福人類,便擔山趕太陽。他越過昆侖,跨過河套飛躍太行山,把太陽趕至暘谷,行至東光城南休息,發現東光大地瀕臨大海,地勢低窪,水患無窮,為了解救這一方百姓,把一隻鞋裡的土倒出來,拋向大海,海水倒退數里,露出一望無垠的沃土,又把另一隻鞋裡的土倒在休息的地方,形成了一座長140米,寬65米的土崗,後人取名二郎崗。據《東光縣志》記載,二郎崗又名護邑嶺,相傳為三代遺跡,
千年古鎮:連鎮
連鎮,原名連窩鎮,因舊時是水陸碼頭,兩岸由小郭庄、肥城、宋家圈、鬼家集、曹家廂房、東光口六村連起,逐步發展形成,清時已簡稱連鎮。原地處五縣交界,1952年東光縣由山東省劃歸河北省。連鎮的南運河以東部分全部劃歸東光縣。
——《滄州地名志》158頁
連鎮:在直隸吳橋西北四十里運河渡口。接景縣,東光二縣界。清時有把總駐守。地勢低窪,故亦名連窩鎮。昔有水驛。為南槽所經。帆檣叢集。商業發達。津浦鐵路經之。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連鎮條》(1931年版859頁)
發生在連鎮的戰役:
東漢初平二年(191)黃巾軍進攻渤海郡受挫;清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血戰連窩鎮;1941年夜襲連陣奪偽鈔;1943年奇襲連鎮警察所;1946年解放連鎮。
——《東光縣志-兵事記略》
有關連鎮的傳說:
「世外高俠訪馬湘」,「趙一祿辦案」,「王化堂巧勝桿子王」,「林鳳祥算卦」,「連鎮回民不通婚」,「死裡逃生話當年」等均見於《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東光縣資料卷》。
連鎮還是太平軍戰爭遺址,在村南一運河轉彎處,有火燒、器皿、馬骨、人骨等戰爭遺跡。有關史料中均有記載,可參照。
文化勝地——馬致遠紀念館
馬致遠紀念館總戰地面積3320平方米,仿古建築面積604平方米,總投資近100萬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動工,民進中央、國家民委及部分專家、學者親臨現場。紀念館採用南北結合的造園手法,以南方園林布局和北方建築風格相結合的方法,堅持建築景觀小巧、精緻的要求,追求平和、寧靜的氛圍,營造起濃厚的文化氛圍。馬致遠紀念館整體建築古樸典雅、小巧玲瓏,以馬致遠生活經歷為主線,以元代木結構建築為主體,包括正門、正廳、東西亭、游廊等建築,力求創造出元代散曲、戲劇濃厚的元代歷史文化品位,體現元曲大家馬致遠的文化風采。正廳為三進三開懸山式垂花大廳,一大兩小,明柱明間兩進廊廈,次間一進一廈。正中為馬致遠塑像,雕像為草白玉材質,身高1.80米,底坐高0.5米。廳內牆壁上陳列著馬致遠的代表作品,千古祠宗馬致遠介紹,馬致遠故里考證研討會文史資料,以及縣內現存的有關馬致遠的歷史文物及介紹。
馬氏祠堂
馬祠堂庄之馬氏祠堂,系馬氏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祠堂在民國初年尚「殿宇森多」。祠堂內「兩廂對建,西廂為講習之所,東廂作寢息之室。中堂神牌大書昭然。」大殿明柱上之楹布系馬氏宗族外孫、
明崇禎丁丑進士戶部給事中庄憲祖所題,其聯曰:「十九世簪綏繼體,八百年禮樂傳家」,大殿門楣上現有「千古宗祠」匾額,為清道光年間東光縣令肖德宣所題。祠堂匾、聯等
俱毀於「文革」時期。
現在已重新建設。
古遺址
西漢臨樂故城
耿家圈村原為西漢時代的臨樂故城。東周末年,趙考成王把臨樂給了燕國。到漢高帝時置渤海郡,臨東屬之。漢武帝元朔年間封劉光為臨樂侯,傳之五代。王莽建朝後改臨樂為樂亭。東漢光武帝取消臨樂。漢獻帝建安中期曹操攻克南皮後,重新設置臨樂縣,隨後又改稱新樂縣,屬樂陵。地名雖屢經變更,但城址始終未動。
舊志存疑一條雲,漢書渤海郡臨樂下注曰:侯國莽曰樂亭,蓋元始四年王莽更郡縣為亭,以應符命也。東漢以後轉為樂安,或隸北海,或隸漁陽。晉書載紀曰樂安鎮,水經注曰樂安亭,要皆幽之東南,青之東北,瀕海之區,渤碣之地也……臨樂漢屬渤海,去此當八九百里,其時平原郡之富平,莽亦改名樂安亭,今以新莽所改臨樂之樂亭為據,豈新莽改富平之樂安亭,亦可據乎?」
漢渤海郡領縣二十六個,臨樂縣故城在今山東寧津縣境,漢武帝元朔四年四月甲午封中山王子劉光為臨樂候於此,故為侯國。
現在遺址南北、東西各2000米,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出現的文物樣本,城牆。在2008年夏天,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引起有關人士的注意,稱其規模和建制在全省內也屬少見。
冢孫古冢
冢孫村位於找王村西南3.5公里,在這里自古就有七座古墓。光緒十二年《東光縣志》十二卷「陵墓」一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東邑所詞三賢今其墓皆失考,殊為缺憾,竊查城東南二十里冢孫庄有古冢七座俗稱王墳……其土最為膏腴,農人耕種多拾得古錢,其文盡五銖,均為漢時冢也」。記載這七座古冢俗稱王墳,但究竟是誰的墓已經失考,根據出土文物,只能斷定是一座漢代古墓。
民間有三個傳說,一個說是漢代侯王劉繆的王墳,一個是商代的寧母王墳,一個唐代是袁恕己的「王墳」。很難得的是,這是存我縣可見到的一處古遺址,高出地面十米,傳說有七座,現在只剩下一座。
東光故城:繭城
繭城為古東光縣縣治遺址,在今縣城正東10公里處的找王村西側略南。城垣遺跡隱約可見,城舊址為長方形,東西寬約1公里,南北長約1.25公里。城東南隅有一土台,人稱梳妝樓。現城垣遺址遍布陶器、磚瓦等碎片。
繭城之名由來已久。唐高宗二年(699)紀王李靖的三女兒楚媛,封爵為東光縣主,直至永昌元年(689),於東光生活20年。楚
媛初來東光時,見故城碎磚亂瓦遍地,到處破爛不堪。她號召居民興建房舍,整修街道,
並同百姓一道在故城遍植桑樹。東光故城由於植桑、養繭、盛產蠶繭和絲織品而遠近聞名。有4米厚。
唐宋古村:北霞口
1975年,南霞口鎮北霞口村出土一塊唐代墓,有墓誌銘,保存完好,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現收藏在縣文保所內。這塊碑60公分見方,青石材質。上面用直線打了500個方格,刻了488個字。「游擊將軍潞州潞川府果毅都尉上柱國李君之銘,君諱其先,趙贊,漢廣武君後,粵若唐臣……」據這篇墓誌記載,我們看到了一個家世顯赫、屢建軍功的唐代將軍。可以證明這里在唐代就有人居住。
2005年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在此發現了一處古渡口,至今仍在擺渡。現在村東北,村民自建了一處「古郡展室」,裡面展出有唐代開元年間的古錢有漢代的一米多的大瓦酒瓮一個,已經碎了170多塊,被匡文棟和匡慶祥兩位老人花了半個月時間拼粘好的;這是有宋代古村落中發現的大碗,還有1946年出土一個黃釉三足香爐和幾個盤碗,等等,都是漢、唐、宋時期的文物。在展室的外面,保存有元代萬寧寺的石碑的龜形石座。在此處,就保存了文物十幾件。
另外,北霞口村老輩還有一個李神仙傳說,並立有高大的墓碑、碑亭,還有一座高墳,並塑有李神仙雕像。
在2008年夏天,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引起普查隊的重視,稱該村自漢到明均有文物出土,在中原地區實屬罕見。
古孟村
其遺址位於東光縣城東南17.5公里的龍王李庄東北方,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下有許多磚石,80年代末被陸續挖掘出土,至今還散落地殘存著許多繩紋狀碎瓦陶片。古孟村居民原為回民,因避戰亂遷往孟村縣(即孟村回族自治縣)。
劉繆王墓
劉繆王墓俗稱牛魔王墳,位於找王村西北1公里處。牛魔王系劉繆王的誤稱,為西漢時惠王之子,名齊,死後謚封為繆王。因何藏於此地,尚無可考證。40年代末期曾有人挖掘此墓,發現墓穴有小旋門六個,有大批刻有牛馬圖案或紅白彩釉的墓磚。據墓磚考證,確為漢代王室之墓。
馬致遠墓
在馬祠堂村南約200米處。墓地碑碣於「文革」期間多數被毀,僅存一方馬致遠墓碑,上刻「元誥授奉直大夫工部主事進士馬公致遠墓」。塋地於「文革」期間被夷平。
古運河碼頭遺址
2007年12月,東光縣碼頭鎮日前出土了一艘長約13米至15米的沉船,這艘沉船中有磁州窯器物及殘片160件(片),完整器物30多件。
經鑒定,這批磁州窯器物為北宋末年或者金初時期的磁州窯產品。專家從這艘沉船推斷,河北滄州很可能是宋元時期我國北方重要的瓷器集散地和出海港,東光的碼頭很可能是那時重要的一個碼頭。
東漢古遺址:燕友台
在縣東北二十五的燕台村,現存部分高起半米多的高崗,村民叫它老村。據有關資料記載和南皮縣志辦有關人士認定為,東漢時期的燕友台故址。
《南皮縣志》: 吳質,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曾寓居南皮。曹丕傾慕其文才,曾率其文學集團如建安七子等與吳質閑游。一次乘船沿當時的大清河到南皮,彈笳設棋,吟詩作歌。他們常到南皮城北「射雉台」,游賞射獵,後人稱為「燕友台」。
曹公固縣東南二里。舊《志》雲:漢青州刺史雋不疑冢也。高五丈有奇。曹操攻袁譚,因冢為固,因名。又有觀台,在縣東四里,一名袁侯台,相傳即袁譚所築。曹操攻譚,譚敗,被擒於此。縣東二十五里,有射雉台,相傳曹丕游南皮時築。一名燕友台,丕嘗宴集賓友於此也。
曹丕的《與朝哥令吳質書》:「五月十八日丕曰:……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妙思六經,逍遙百氏;……馳騖北場,旅舍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最後兩句被後人引縮為「浮瓜沉李。」
馬氏祠堂
馬祠堂庄之馬氏祠堂,建於明代,系馬氏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祠堂在民國初年尚「殿宇森多」。祠堂內「兩廂對建,西廂為講習之所,東廂作寢息之室。中堂神牌大書昭然。」大殿明柱上之楹布系馬氏宗族外孫、明崇禎丁丑進士戶部給事中庄憲祖所題,其聯曰:「十九世簪綏繼體,八百年禮樂傳家」,大殿門楣上現有「千古宗祠」匾額,為清道光年間東光縣令肖德宣所題。祠堂匾、聯等俱毀於「文革」時期。
御河行宮
現在東光鎮油坊口村,傳中,當年清朝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曾在這里棄舟登岸,在此暫住。
光緒十二年《東光縣志》中有記載。
至今,能看到高崗一片,村民們說是霍家(霍維華)的家祠,現有部分霍氏祠堂的碑。
③ 耿家圈的民風民俗
耿家圈村民熱情好客,朴實開朗。幽默而不低俗,開朗而明禮數。現在在連耿路東首,每逢農歷初一,十一,廿一,初六,十六,廿六舉辦農貿集市。本村及周邊村民,會在趕集當日采購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商家或種養殖戶也會藉此出售自己的土特產或者牲畜,以完成貨幣和物資的交換。
文藝方面,京劇,河北梆子,評劇,西河大鼓是曾經流行於該村的曲藝劇種。但隨著近年生活條件的改善,流媒體傳媒的興起,這些曲藝劇目已經多年未進行實地演出。
(一) 尚勤惡懶:全村上下農民佔百分之九十八,家業種植業是生活的主要來源,因此,對勤勞耕種,不違農時十分重視。民諺雲:「人勤地不懶,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村中農民常以莊稼長的茁壯自豪,也因此早起晚睡甚至披星戴月。尤其是麥、大二秋,家家無閑人,飯做熟之後,送到地里吃,搶收搶種,忙的不亦樂乎。對於好吃懶作的人,男的被稱謂:「懶漢」或「二流子」;女的則被稱謂:「懶老婆」,人皆嗤之以鼻。崇尚勤勞,憎惡懶惰,是繼承先輩遺風,以育後人的美德。代代傳承,蔚然成風。
(二)尚儉惡奢:「農村中家家戶戶節儉度日,且習以為常,雖然年景好糧棉夏收,也不改初衷。一般農戶為了節儉,自己腌鹹菜,自己織布、縫衣、做鞋。一日三餐,粗細搭配,不是逢年過節、蓋房修屋、婚喪嫁娶,絕不置辦酒席。從穿戴上,雖然注重儀表,但從不崇尚華麗、干凈、整潔是美。早年民間盛行: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足見其尚儉至極度。近年,生活日益提高,服裝鞋帽多由市場購置,大都看看經濟實用,仍不崇尚華麗。如果村中某戶講吃講穿不顧經濟條件好壞,人皆恥笑,說這一家「不會過日子」,兒娶女嫁也因此受到影響,別的人家恐怕自己家境敗落,不敢娶這樣家庭出身的閨女做新娘;也不敢把自己的女兒送進這樣的家庭,恐其日後生計無著。 (一)婚 俗
自古婚姻被視為人生大禮,故民間十分重視。早年婚姻多由媒人介紹、父母包辦,婚姻自主是近年才實行開來的。舊婚俗的基礎一般都是建立在「門當戶對」、「信仰一致」這上的。官宦家庭與豪門大戶做親家,平民百姓與平民百姓相聯姻,宗教信仰相同往往也是聯姻的基礎。如伊斯蘭教、天主教、聖賢道、一貫道等。窮人娶不起媳婦的農戶也有以自己的姐妹與家境貧寒的人家互換,叫換親,還有的三家轉叫轉親。即甲家之女嫁乙家,乙家之女嫁丙家,丙家之女嫁甲家。這樣的婚姻多數年齡不配,痙良多,但由於互相制約,婚姻在無奈中維持。
舊式婚姻程序如下:
(1) 提親:由媒人或親朋好友,為成全男方或女方終身大事,根據政治地位、家庭經濟狀況,文化水平以及年齡、相貌等條件, 在相匹配的前提下,前往男家或女家介紹情況,經雙方初步斟酌搖頭則作罷,點頭則開始議婚。
(2) 議婚:這一階段包括通書過柬,合婚,小定三個程序。
通書過柬是 :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用庚貼的形式由媒人轉遞對方,達到相互了解出生年月日、屬相、納音五行、命相等情況,為合婚奠定基礎。
合婚:主要是看男女生辰是否犯忌。命中相生還是相剋,一般由算命先生進行。男女雙方家長也很注重這一點,認為「相剋」是絕不能成親的,因為這樣會凶多吉少甚至被「克」致死。流行的歌謠如;白馬犯青牛,雞狗不到頭,羊鼠一旦休…。歌謠是以男女命相來論斷婚姻的,其荒謬可想而知。
如果相合,則允親。
小定:允親之後,男女雙方即視為親家。雙方互通大帖,按輩份稱呼。男女兩家各自為兒女做嫁娶准備。
(3) 定婚:經過以上醞釀、准備,正式確定婚姻關系,男家贈女家彩禮,女家置辦嫁妝。准備充分之後,雙方議定迎娶日期。
(4) 迎娶:迎娶具體日期要由算命先生或村中有文化的人選擇吉日進行。吉日早辰抬花轎往女家迎親,經濟富裕的人家還要組織樂隊,吹吹打打,笙笛齊奏,鎖吶清楊,十分熱鬧。
(5) 典禮:花轎進門,紅氈鋪地,新郎掀轎簾,以綵綢相牽至堂前,父母正面端坐,來賓側立兩廂,新郎新娘在伴娘伴郎的陪同 下,按照司儀的程序演禮。一般為鳴炮、奏樂、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之後由伴郎伴娘送入洞房。
典禮之後,喜宴開席…。
新式婚俗是建立在自主基礎之上的,雖然父母也參加商定,但同意與否仍則由青年男女自己做主。經過戀愛,相互了解,感情融洽結為伴侶;典禮的形式在舊式婚禮的基礎上有所改變,但萬變不離其中,新式典禮程序有父母、來賓講話,新人介紹戀愛經過,致辭答謝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婚俗也在淘汰落後的程序,代之以既先進又文明的結婚方式。如旅行結婚等。
(二)、喪俗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兒女為緬懷父母深情崇尚厚葬,近年來推行「火化」之後,喪俗從儉,但積習難改,殯葬風俗大致如下:
一般從死者咽氣到殯葬三天時間。(因親人不在側面邊,也有等四天、五天、七天的)第一天:發訃告、報喪。把死者生平死訊以文字形式告知眾人,並派族中青壯年往親友家中報喪。喪家則置辦棺木、聯系樂隊、准備來賓弔唁的飲食、孝服等。兒女守欞在側。
第二天入斂、火化。親友及族人相繼弔唁,並行跪拜禮(也有地鞠躬禮的)。實行土葬的至晚入斂。即反死者由欞床移入棺木,由室內移到室外,搭設欞棚,以供祭奠。不實行土葬的即行火化,之後把骨灰盒置欞棚內,以供祭奠,兒女長跪兩廂,向弔唁賓客行跪拜禮以示答謝。至晚,有的做道場,超度亡靈,有的唱坐台戲,也有的不做這些程序。夜裡燈火通明,子女守候。
第三天殯葬。為了使殯葬儀式辦的風光,按風俗扎紙人、紙馬、紙樓…糊制引魂幡、搖錢樹,租借八抬大轎、聘請龐大的樂隊、舞獅引欞,送葬隊伍可謂浩浩盪盪。
起欞前要舉行「送路」儀式,把紙車、馬、侍者,燒掉,並褥告一些路途安順之類的話,表示送別。
過午時,把棺木移入轎內,抬往墓地,諸位來賓、親朋好友及一切送葬者,在成墳後離去。
葬畢,死者子女沿街向參加喪禮之人跪拜,名曰「謝孝」。
事後,三日燒幡,第七日祭典一次至五個七日結束。以此形式寄託哀思也不違情理,比起古人守墓三年大為遜色了。
(三) 節日慶典
(一) 元宵節 顧名思義:元,乃第一,元宵即第一個月圓之夜——舊歷正月十五日亦稱「上元節」,此節分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進行,即常說的三天十五半月年。三天夜間,大街小巷、家家戶戶製作各種燈飾,有宮燈、八仙過海、鯉魚跳龍門、五福捧壽燈以及荷花燈、西瓜燈、走馬燈等多種多樣,頗為壯觀,觀燈即成為民間一大樂事。因此,元宵節也稱「燈節」。同時,還燃放焰火,一聲巨響,空中流光異彩如同仙女散花。
白天則民間花會沿街串列,跑旱船、騎竹馬,舞龍燈、高蹺、耍獅子、扭秧歌等。尤其是正月十六日,民間傳言:此日走百遍,一年身體健。男女老少都按著這個老習慣出門遊玩,街上人聲鼎沸,鞭炮齊鳴,鑼鼓聲聲,熱鬧非常。元霄節家家吃「元霄」,即以糯米粉滾成的帶芯餡的核桃大小的園球狀食品。芯餡多種多樣,多種風味,屬於一種特色食品。民國初年,袁世凱品味元霄,因音生疑,改元霄為「湯元」,迴避「袁消」之諱。袁世凱皇帝夢破滅、湯元又改成元霄至今。
(二) 正月二十五填倉日:家家以草木灰畫元形,充做糧囤,因此填倉俗稱「打囤」。意在兆盼豐年。二月二,龍抬頭。此日,雖無慶典祭祀活動,民間傳雲:即日龍從冬眠中復甦醒來,由靜入動。孩子們歌曰:二月二敲梁頭,金銀銅錢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蠍子、蚰蜒不見面;二月二,敲門鼻兒,也有閨女也有兒…。迷信色彩,荒唐可笑。
(三) 三月三。傳遍說是天上王母娘娘桃會的日子,民間多以此日郊遊,踏青,欣賞明媚春光。
(四) 清明節。俗稱「寒食」。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走國時的功臣介子推,禁止民間生火作飯,以示懷念。流傳下來稱為「寒食」。後來,逐漸演變成上墳祭祖的日子。
(五) 端午節: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於五月初五日悲痛憂國,投汨羅江而死,人民十分惋惜,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忠臣,家家包粽子投江祭奠,表示哀悼。至今這天家家戶戶食「粽子」。
(六) 七月七乞巧節:傳說此日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雖無祭典活動卻以為牛郎織女相會這天必然降雨,因為夫妻相見難免熱淚交流…。
(七) 七月十五日鬼節:為求吉利,七月十四日超前渡過。故有七月過十四,八月過十五之說。超前渡過意在躲避鬼節這一天。現在鄉間多在此日改善生活有的包水餃,有的撈面,也有的蒸包子…。節日前後,祭典亡靈是村村戶戶都要做的事情,只不過放河燈祭水中亡靈的習俗已不見了。
(八) 中秋節:八月十五日又稱「團圓節」。傳說元末農民起義之前,將傳單藏於月餅之內,家家吃月餅時,見到傳單響應舉義, 故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其實,元代之前就有中秋節。秋乃百穀成熟之期,月乃陰精,系月老之宮,主宰人間姻緣,凡有緣者皆以紅線系之。民間有「月老定姻緣之說」。古代,人們滿秋季豐收喜悅,全家歡聚一堂,以西瓜、水果、毛豆等供品祭拜月神,慶賀全家團圓如月,久而成俗,故名團圓節。
近現代以來,八月中秋仍然有吃月餅,祭拜月神的習慣,但多數家庭為慶祝團圓,飲酒賞月,以盡天倫之樂。
此外,親朋好友之間饋贈禮品,相互慶賀。
(九)九月九日重陽節:《洪興祖補注》雲:天有九重,故曰重陽。又名重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寫道: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唐王維詩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有登高之俗,今為「老人節」。
(十)十月一日「地府」開門
傳說:從即日起地府開門半月,民間皆備香燭紙馬上墳祭祖。沿系至今仍為民間掃墓之期。每逢十月一日,家家攜兒帶女上墳祭祖,燒化紙錢,行跪拜禮。有的人家燃放鞭炮,用紙扎綵樓,折衣被,名曰「送寒衣「。其實乃緬懷先輩寄託哀思的一種形式而已。
(十一)臘八日:即臘月初八日,相傳乃佛祖釋迦牟尼得道之日,為了表示慶賀,早晨家家戶戶,以五穀雜糧,小棗、花生仁熬「臘八粥」。
(十二)臘月廿三,送灶王爺上天。
這天晚上,農村中燃放鞭炮,蒸年糕祭灶王。並祈禱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睦,家醜不可奏報天庭(俗有糖瓜辭灶,用以粘嘴的說法)。祭拜禮畢,燒化灶王畫像,名曰送神。
(十三)春節
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臘月三十曰「除夕」正月初一曰元旦。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徹夜不眠,名曰守歲。為什麼守歲呢,傳說中還有這樣一段佳話:相傳遠古時代,年乃一種吃人的怪物,生有三頭六臂,長的十分凶險。但是它有怕火、怕光、怕響聲的弱點,於是人們為了躲避它,不但徹夜不眠,還在院中撒芝麻桿,年來時,發出沙沙聲響,它就卻然止步了。這就是撒歲的來歷。為了驅逐凶惡的年,古人還通霄燈火明亮,並燃放「爆竹」。因為,過去沒有現在的鞭炮以燒竹使竹節爆裂,產生巨響,年看到火光聽到巨響就會遠避深山,不危害人間了。
其實,年乃歲末,也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刻。
民間過年,全家團圓,遠在山南海北也往回趕,如果一家人有一人在外地,沒能及時趕回來,全家心懷惦念,吃餃子時也要有他(她)的一碗。
民間過年,從臘月廿三日起,就進入准備階段,磨粉,蒸年糕,作新衣。殺豬宰羊置辦年貨。兒歌雲:「糖瓜辭灶,新年來到,姑娘買花,小子(男孩)要炮,老頭買頂新氈帽,老婆婆買條臭裹腳」。從歌謠中看得出。過年蘊育著一片新氣象。
民間過年,除夕貼「對聯」也叫春聯。三十晚上,還要接神,把新請的神像懸掛起來。現在不同了,家家守著電視,觀看電視台的文藝晚會節目。三十晚上,待到零點時刻,家家燃放鞭炮,慶祝新年。接著准備年夜飯——水餃。吃罷年夜飯天蒙蒙亮,親友之間挨門串戶拜年。見面恭喜發財,或問過年好?村中素有不睦者,通過拜年,可以消除前嫌,重新和好。
正月初一拜年後,皆去祭祖。然後是接待親友來訪或去探望自家親戚,直至初五日。
為了企盼好年景民間常以觀察初一至初十的天氣好壞,確定種植作物的品種。好天氣證明宜種植,能獲得豐收;壞天氣則不宜種植,即使種了也難得豐收。
歌雲:初一高梁;初二麻;
初三芝麻;初四花(棉花)
五薯六豆,七谷八麥,九瓜十菜。
④ 絲綢之路的民俗資料
絲綢之路,毫無疑問是歷史衍變的詞彙之一,其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周朝和秦漢時期。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養蠶制絲的國家。公元前139年,西漢著名的外交家、旅行家張騫帶領一支隊伍,首次從長安出使西域,到達樓蘭、龜茲、於闐等地,其副手更遠至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國進行友好訪問。在回國時,所到國的使者亦隨同回訪中國。各國商人也緊隨其後,開始不斷地奔波在他們所開辟的絲綢之路上。公元73年,為確保因戰爭所阻的絲綢之路能暢通無阻,班超和他的36名隨從人員出使西域。其副手甘英到達了大秦(古羅馬)並轉道波斯灣,擴展了原有的絲綢之路。至此,一條長10,000里,穿越廣闊田野、無垠沙漠、肥沃草原和險峻高山的安全通道便將中國的古都長安(今日西安)和地中海東岸國家聯系起來。絲綢之路從此正式成為中國聯系東西方的「國道」。
西方人定名「silkroad」是自德國地理學家裡希霍芬(Richthofen)、德國人赫爾曼(Albert.Herrman)始,由此人們把「絲綢之路」的概念擴大為整個古代中外經濟及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有「沙漠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三個概念。
人們通常所指的絲綢之路是穿越中亞、翻過帕米爾高原、抵達西亞的線路。若再往北走,則是北路,往南走是南海路。實際歷史上,絲綢之路並沒有嚴格的界定,三條線路皆由眾多干線與支線所組成。北路是指北緯50度橫跨東西穿蒙古高原、越喀喇昆侖山(Karakoram)的草原之路。這條路主要是中亞牧民西去的線路,歷史上稱為北路。從北緯40度向西至北緯35度偏南的這一帶沙漠中,曾經有數條線路,但以北緯40度貫穿東西的最長一條線路作為絲綢之路的中路。人們通常所指絲綢之路從狹義上講就是該線路,即史書記載的商隊(西域以駱駝為交通運輸工具的商隊)所經路線。史書上記載最多的是這條絲路。該網對其做了較詳細、深入的介紹。南路基本上是指經印度、東南亞至紅海、波斯灣的南海路。古代相當多的東南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利用此道。
十幾個世紀以來,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文化與印度、羅馬及波斯文化聯系起來,將中國的絲綢、火葯、造紙及印刷術這些偉大的發明傳到了西方,也將佛教、景教及伊斯蘭教等及相關的藝術引入中國。自古以來,絲綢之路就一直是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紐帶和橋梁。
隨著開發大西北的步伐,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個世紀之後,又重新煥發了她往日的光彩。如今,旅遊者們又可以沿著這條歷史之路盡情瀏覽綺麗的西域風光;探訪引人遐思的古跡,還可以欣賞到藝術薈萃的石窟、佛龕和文物……而這一切又會使人體會到太平洋時代來臨之際正在騰飛的中國。
⑤ 耿家圈的介紹
耿家圈,現隸屬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龍王李鄉,位於燕趙大地中南部於齊魯大地的西北部的交匯處。村東為漳衛新南運河,又名四女寺鹼河,古傳為戰國時期孫臏龐涓斗兵之地。因地勢險要,歷來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⑥ 耿家圈的自然環境
地貌:地勢平坦,傾斜緩慢,東高西低,高程16.5-9.5米,波降1/10000-1/12000,主要由緩崗、窪地、二坡地、等組成。
氣候:屬暖溫帶半溫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地貌對氣候的影響甚微,總的氣候特徵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度適中,雨熱同期。年降水分布不均,具有春旱、夏澇、秋吊的特點。旱、澇、風、雹、連陰雨、寒潮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
土壤:境內土壤共分2個土類(潮土、褐土)、4個亞類(普通潮土、褐化潮土、鹽化潮土、褐土性土)、11個土屬、49個土種。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有野生植物六七十種,分屬24科,野生動物一百多種,歸屬12綱73科)、能資源(主要包括農作物秸稈、樹木落葉及雜草等)。
⑦ 耿家圈的基本情況
全村現有耕地約4000畝具體數字不詳備考,農業人口2800餘人。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山芋、谷黍、高粱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瓜菜等。
⑧ 耿家圈的地理位置
耿家圈位於北緯37,46,28,30;東經:116,49,44,28。華北平原冀東南部,地處黑龍港流域下游,東光縣東南部,全村橫距2.3公里,縱距3.1公里,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東鄰漳衛新南運河,與山東省寧津縣地域隔河相望,距山東省寧津縣城直線距離17.8公里;北與東廠村,西廠村,大耿村毗連;西與馮坊村為界,兩村相距3公里;與東光縣城相距29公里。
⑨ 憋寶傳奇txt全集下載
憋寶傳奇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憋寶傳奇
作者:孫勇
地域歷史悠久★山東省寧津縣
更新時間2008-1-7 15:24:00 字數:791
寧津縣歷史悠久,隸屬多變遷。堯舜時期屬古兗州域,夏商為鬲國地,西周為齊地、屬無棣邑,春秋時仍為齊地。戰國時屬趙,趙孝成王十年(公元前256年),在今縣城北耿家圈置臨樂邑,據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秦朝實行郡縣制,寧津屬濟北郡,在今縣城西保店鎮置胡蘇亭,設亭候。漢朝沿秦制,但將寧津劃為三部分,北部為臨樂縣,南部為重平縣,西部胡蘇亭為東光縣所轄,三縣均隸屬渤海郡。三國時,臨樂縣改名新樂縣,屬樂陵郡。西晉時郡改為國,新樂屬樂陵國。北朝時,新樂縣並入重平縣屬安德郡。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於今縣城西保店胡蘇亭置胡蘇縣,盡復新樂疆界,隸屬渤海郡。隋朝置胡蘇縣,隸屬平原郡。唐朝改郡為州,胡蘇縣隸
屬觀州;天寶元年廢胡蘇改為臨津縣,隸屬滄州。五代時分屬河間郡、瀛州。宋屬滄州,宋熙寧六年臨津劃歸南皮縣,臨津故城改為保安鎮。金復置臨津縣,屬景州;天會六年秋臨津城鬧大水,城毀,東遷二十五里卧牛崗為治,改名寧津縣,取「安寧」之意。元朝寧津改屬河間路。明朝改路為府,寧津屬河間府。清朝改省府制,寧津隸屬直隸省河間府。民國年間,屬津海道,後津海道撤銷,寧津直屬河北省。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寧津縣先屬冀魯邊區,後屬冀南行政區。1940年寧津北部劃歸鬲津縣,1941年寧津縣又劃為東西兩縣,東為振華縣(為紀念**津南地委書記馬……
⑩ 耿家圈的下轄村民委員管理會
上世紀1961年以前,耿家圈村黨支部委員會書記,由原山東省寧津縣劉營伍鄉鄉長李成九擔任,寧津縣人民法院同志李連征,縣檢察院同志張俊哲,縣青年團同志崔連翔,縣婦聯同志孫秀菊等作為駐村幹部協助工作。 1961年農歷正月初九,全村經上級行政領導,原山東省寧津委書記鋅生決定:由耿家圈村自岳城修築水庫返家的耿西村民李國文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徐鴻章任大隊會計。公歷1961年秋,經上級黨委研究決定,全村劃分為四個自然行政村,成交四個村黨支部。分別是:耿前村民委員會,耿西村民委員會,耿東村名委員會,耿中村民委員會。 1962年春,經駐村幹部研究報請縣委批准,與1962年秋天,耿東村和耿中村合並為一個自然行政村。由此,耿家圈村正式成為一個由三個自然村合並起來的一個大型農業人口居住村。 首任耿前村支部書記,張雲清,大隊長井連逢,會計徐鴻章;耿東村書記李梅林,大隊長李汝波,會計李守元;耿中村書記李汝平,隊長李順民,會計李汝恆;耿西村書記李國文,大隊長徐保章,會計楊玉清。
耿前村歷任村支書(不完全統計)
1.井志斌
2.徐清浩
3.李書東
4.徐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