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石塘遺址
⑴ 鉛山縣鵝湖鎮有哪些遺棄的寺廟遺址
不爆照,誰理你
⑵ 鉛山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鵝湖書院推薦理由: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內文化中心
2、河口古容鎮
推薦理由:這座古鎮在明清時期是八省通衢的商埠重鎮,曾以生產史紙、制茶而聞名
3、葛仙山
推薦理由: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為豐富
4、河口明清古街
5、永平鎮
6、石塘鎮
還有168條相關問答,更多鉛山縣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⑶ 鉛山縣石塘鎮什麼時候搞旅遊開發
石塘是鉛山縣建築城牆的兩個集鎮之一,靠河一側建有城牆,牆外為寬而深的護城溝。其城牆建於1932年,周長3。5華里,設置城門城樓6處,城樓大小約15平方米。現在保存下來的城牆餘100米左右。
鎮內秀水環繞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遠.桐江水及三條人工渠蜿蜒流過小鎮,大家或傍水小築或跨水而建,綿延成街.
整個小鎮的建築呈紡錘形南北走向.石塘街全長1200多米,寬4-5米,全部鋪以青石板,令人驚訝不已.街上的店鋪鱗次櫛比,相鄰店屋共用一牆,溫馨之極。店鋪建築為木構架磚牆,前店後堂。靠石,拱欞,走廊,商號,瓦檐均有造型各異的木雕,石雕和磚雕。閩,浙,贛融為一體的建築藝術和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店屋的門板幾乎全是杉木,鎮內山上茂密的杉樹林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門板可上,可卸,店門以最大的面積向街道敞開.街道兩側的房屋都有一個屋巷的閨房,它們伸向街面,形成走廊,方便行人.
鎮內大小街弄52條,大弄套著小弄,官坑渠水從坑背而來,沿街而流,在每戶店屋內都能聽到孱孱的流水聲,水質極好.每間隔幾家,就有一處埠頭,洗衣提水,極為方便.許多人家的外牆都依水而築,有的甚至引水進院,方便了衛生和消防.
羅漢弄口附近的坑背小街僅300多米長,沒有敞開式的店屋,全為磚石結構的獨居院落。此處是當時的大戶區,有的房屋竟佔地三四十畝。這里的每棟房屋自成體系,高高的院牆,屋與屋之間形成一條條小弄堂。所有院屋都是封火牆到頂,連接屋樑。
紙商富顯其宅
石塘街上的紙行佔地很廣,有時幾十米長的老街兩側都是它們的院牆,均為磚石結構。舊時建房大門朝向很有講究,一般不能正面向西或北的,大紙行的大門不僅注重朝向,而且還講究門面裝飾,用青石雕刻「門匾」,並用厚重的鐵皮包裹著兩扇大門,布以華釘,氣派非凡。古人很忌諱家事外揚,廳對大路,故而在大廳用屏風擋住,或者進了大門是堵影牆,要轉個彎再入大廳。廳的面積大者100多平方米,小者50多平方米,為處理家政和禮待賓客的正經場所。大廳兩側的房間謂之正間,為辦公用房。房間旁邊又各有走廊通向後廂房。他們其實是配有小天井的小居小院,門對著天井,光線很好,無疑是家人飲食起居之處。
王德耀是石塘建國以前的首富。王府建於三百多年以前,佔地40多畝,共有5套院落,各自獨立又連為一體,穿廊過弄既格局整齊,又迂迴曲折。這五套院落的天井下均置有假山花圃,養花養鳥,風雅之至。每套院落的屋脊上又都壓有一塊施雕刻的方形青石,用以辟邪。尤其突出的是,這一石建築群的頂上竟豎有避雷針,可見當初王家的顯赫。
富戶院落的華麗是當年紙商們的產業豐厚,生意興旺的標志。據說有名的「復生源」,「羅盛春」,「鴻昌」,「天和」,「查聲泉」等店的資本均在30萬銀圓之上。紙行的宅院高大醒目,青磚素瓦,封火高牆,高大整齊。
今日的院落依然有著它們洗不去的鉛華,只是沒有了街上的人聲鼎沸。
⑷ 鉛山古鎮好玩嗎,鉛山古鎮旅遊攻略
石塘鎮在明清之際也是一個紙張、茶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從武夷山進入上饒後,這里是最近的一個水運碼頭,鉛山河在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晉商萬里茶路上通過古驛道由南而來,運抵石塘後,就可以在這里裝船改旱路為水路運到河口,再裝大船起運。在我們所熟悉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有一段這樣的劇情,說的是喬志庸經過茶道到武夷山販運茶葉,而我們現在到的石塘就是水運的必經之路。
石塘鎮最著名的還是它發達的紙業。清人程鴻益的《鉛山竹枝詞》有一段說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紙的全過程。在鉛山,石塘與陳坊、楊村兩地曾經同為鉛山的三大紙產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連四紙製作技藝就在此地。石塘地處武夷山北麓的外圍,丘陵多,植被茂盛,而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紙所用的原材料竹絲,取之不竭,還有山間各種作為紙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盡。豐富的水資源更為制料抄紙提供了優質的水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一個石塘紙業的王國。石塘出產的手工紙曾達到二十餘個品種,如「上關」、「毛邊」、毛六」、「毛八」等都享譽全國。其中的連四紙質地潔白如玉,細嫩堅韌,永不變色。素有「壽紙千年」的美譽。是寫字作畫、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禎年間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頁就是採用連四紙印刷的。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選用的也是連四紙。
⑸ 鉛山石塘古鎮的介紹
鉛(Yán)山石塘古鎮是一座千年古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內。鉛山石塘古鎮歷史上是閩贛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業基地之一,石塘鎮素有「 武夷山下小蘇州」之稱。
⑹ 鉛山古鎮
鉛(Yán)山石塘古鎮是一座千年古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境內。鉛山石塘古鎮歷史上是閩贛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業基地之一,石塘鎮素有「 武夷山下小蘇州」之稱。石塘鎮是一座千年古鎮,歷史上是閩贛交通要道和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江南五大手工業基地之一,(松江的棉紡織業、蘇杭二州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和鉛山的造紙業)。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傑出教育家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一書中所指的鉛山造紙業也就是在石塘鎮。石塘鎮素有「武夷山下小蘇州」之稱,2003年7月,石塘鎮被評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他位於鉛山縣東南40公里的半山區。相傳五代前(907-960)村北有方塘十口,後來根據「十塘」的諧音,故名石塘。整個石塘鎮有8個行政村,1個街管區,53個自然村,計有3900戶,15000人,其中集鎮人口5500人,總面積為54平方公里。城區面積不足3平方公里。[2]在鉛山,石塘是僅次於河口的一個千年古鎮,一條鉛山河將石塘與河口兩鎮緊密連接在一起。石塘鎮在明清之際也是一個紙張、茶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從武夷山進入上饒後,這里是最近的一個水運碼頭,鉛山河在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晉商萬里茶路上通過古驛道由南而來,運抵石塘後,就可以在這里裝船改旱路為水路運到河口,再裝大船起運。在我們所熟悉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有一段這樣的劇情,說的是喬志庸經過茶道到武夷山販運茶葉,而我們現在到的石塘就是水運的必經之路。
石塘鎮最著名的還是它發達的紙業。清人程鴻益的《鉛山竹枝詞》有一段說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紙的全過程。在鉛山,石塘與陳坊、楊村兩地曾經同為鉛山的三大紙產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連四紙製作技藝就在此地。石塘地處武夷山北麓的外圍,丘陵多,植被茂盛,而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紙所用的原材料竹絲,取之不竭,還有山間各種作為紙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盡。豐富的水資源更為制料抄紙提供了優質的水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一個石塘紙業的王國。石塘出產的手工紙曾達到二十餘個品種,如「上關」、「毛邊」、毛六」、「毛八」等都享譽全國。其中的連四紙質地潔白如玉,細嫩堅韌,永不變色。素有「壽紙千年」的美譽。是寫字作畫、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禎年間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頁就是採用連四紙印刷的。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選用的也是連四紙。
石塘[3]
除了紙文化以外,石塘也是贛東北蘇區革命老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旅遊資源非常豐富。1931年4月27日,方誌敏率紅十軍進攻閩北時,攻佔了石塘,建立了石塘港背鄉蘇維埃政權。1931年1月,在里洋村的觀星嶺成立了鉛山縣第六區蘇維埃政府。1932年春(四月),又在港背成立了第九區蘇維埃政府。1937年秋,閩贛各路紅軍游擊隊奉命下山,在石塘鎮集中,並開展整編成立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為了給整編提供良好的環境,賴家紙行的主人騰出多處房間,作為整編部隊的辦公場地和黃道、張雲逸、譚震林、曾鏡冰、饒守坤等領導住所。在整編期間,黃道、張雲逸、譚震林、曾鏡冰、饒守坤等革命先賢們曾來到這里開展整編和擴軍工作。1938年國共合作,閩北紅軍游擊隊於次年2月奉令在石塘集中(今石塘中心小學內),成立了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五團,奔赴抗日前線,並在石塘饒州會館內設立通訊處(對內是縣委機關)。同時,還在石塘成立了閩北特委,下轄鉛山、崇安、上饒、浦城、建陽、邵武、光澤、順昌等縣委,後不久遷入崇安坑口。1941年1月6日,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後,國民黨統治集團將被俘的新四軍將士、愛國進步人士和從東南各省搜捕來的共產黨員約1500人囚禁在這里,當年那些被囚禁在這里的新四軍戰士在牆壁上留下的文字,至今還清晰可見,實際也是「上饒集中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那裡是石塘鎮養老院所在地。而「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第三大隊」的「軍士大隊」就設在此鎮的覽月樓內——現為鎮政府後院舊房。1941年冬,國民黨「軍政部第六被服廠」由廣豐杉溪遷至石塘,廠部設在鎮區闊板橋祝姓大宅。
另外,鉛山石塘古鎮還有不少名人 。這方水土古來就孕育出許多名人賢士,至今仍在外地工作的教授、專家、學者、工程師等不下30人,如《唱支山歌給黨聽》的歌詞作者姚筱舟和「郭沫若獎學金」首獲者,現在國外從事研究的學者毛潤生都是生於此、長於此的石塘人。
⑺ 鉛山石塘古鎮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溫嶺是個美麗的地方,這兒有許多風景名勝。石夫人峰秀色娟娟,方山奇峰疊嶂,還有有世所罕見的石文化景觀長嶼硐天,有古木參天的江廈森林公園,更有那碧海金沙,處處風光入畫的千年陽光鎮石塘。在這些如畫風光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洞下沙灘。
一到洞下沙灘,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遠遠望去,天連著海,海連著天,再加上白雲朵朵,帆船點點,還有空中盤旋、振翅飛翔的海鷗,便成了一幅風采迷人的海濱名畫。細細辨別,那海水卻是五光十色的,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輝映,更是別具一番風情。
最美麗的要數海邊的沙灘了。沙子粒粒金黃,踩上去酥酥麻麻的,特別的軟。潮起潮落,湛藍的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湧上來,好像在親吻著金色的沙灘,綻開了一朵朵的「白梨花」,唱起了「嘩嘩嘩」的醉人歌韻。我們赤著腳丫,在沙灘上追逐嬉戲,歡樂地叫著,跳著,跑著,印下了一串串的腳印,那稚氣的笑聲在空中久久盤旋,溶進了串串飛濺的浪花,回盪在碧綠的大海上。
⑻ 請問石塘在哪
1。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也有一個江南紙都--石塘鎮。
2。位於溫嶺市東南瀕海處,是一個古老的漁村集鎮,舊稱石塘山
3在鉛山縣東南部,有一座千年山鄉水城的石塘鎮
⑼ 鉛山石塘古鎮的景觀
石塘鎮在明清之際也是一個紙張、茶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從武夷山進入上饒後,這里是最近的一個水運碼頭,鉛山河在這一段叫做石塘河,所以武夷山的大量岩茶,在山西晉商萬里茶路上通過古驛道由南而來,運抵石塘後,就可以在這里裝船改旱路為水路運到河口,再裝大船起運。在我們所熟悉的電視劇〈喬家大院〉有一段這樣的劇情,說的是喬志庸經過茶道到武夷山販運茶葉,而我們現在到的石塘就是水運的必經之路。
石塘鎮最著名的還是它發達的紙業。清人程鴻益的《鉛山竹枝詞》有一段說的就是石塘手工造紙的全過程。在鉛山,石塘與陳坊、楊村兩地曾經同為鉛山的三大紙產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連四紙製作技藝就在此地。石塘地處武夷山北麓的外圍,丘陵多,植被茂盛,而且青竹遍地,所以,造紙所用的原材料竹絲,取之不竭,還有山間各種作為紙葯的毛冬瓜等植物,用之不盡。豐富的水資源更為制料抄紙提供了優質的水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一個石塘紙業的王國。石塘出產的手工紙曾達到二十餘個品種,如「上關」、「毛邊」、毛六」、「毛八」等都享譽全國。其中的連四紙質地潔白如玉,細嫩堅韌,永不變色。素有「壽紙千年」的美譽。是寫字作畫、印刷古籍的上品。明崇禎年間出版的《十七史》名史扉頁就是採用連四紙印刷的。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選用的也是連四紙。
⑽ 鉛山縣信江邊的雕像是什麼
辛棄疾。
1181年,40多歲的辛棄疾因受彈劾而被免職,歸隱上饒,在鉛山居住10年左右,並終老在鉛山,在這里,他度過了暮年時光,創作了大量詩詞,留下了許多活動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