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考古石峁遺址
『壹』 十大考古哪裡有新發現
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評選會在北京落幕,26個初評入圍項目的發掘主持人介紹了遺址的發現發掘情況。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分別是: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
同處春秋戰國時期,新鄭先後作為鄭國、韓國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539年之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北城門遺址和鄭國三號車馬坑進行發掘,據該項目負責人樊溫泉介紹,鄭韓故城選址科學、形制完整、氣勢宏大,展現了其在中國都城城市文明形成過程中的突出作用,而北門遺址中帶車轍的道路遺跡和出土的車輛馬匹相互結合,為描繪春秋戰國的生活添上濃重一筆。
山東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章丘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發掘的山東章丘焦家遺址,是山東地區,乃至黃河流域最早的城址之一。該項目負責人王芬介紹,這展示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會面貌的巨大變化,為我們認識黃河下游史前社會的轉變及復雜程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料。
宗教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為探究唐宋之後以大上清宮為中心的道教分布、影響范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鷹潭市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推斷出主體殿宇基址的年代為明代早期至清代前期。端莊沉穩的紅條石建築基座,靈氣秀雅的鵝卵石園林地面,使得整個宮觀既有北方官式、皇家宮觀建築特點,又兼具南方傳統建築風格。「大上清宮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揭露地層關系最清晰、出土遺跡最豐富的具有皇家宮觀特徵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該項目負責人胡勝說。
安圖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位於吉林安圖縣二道白河鎮西北4公里處的丘陵南坡上,相傳唐代有將軍東征高麗時在此獲得一匹寶馬,故又名寶馬城。寶馬城選址是經過精心考量的,占據最為高敞地利,城內建築軸線的南向延長正對長白山主峰,天氣晴朗時,主峰盡收眼底,體現其超然的地位。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效仿中原皇帝封禪五嶽之舉,封長白山神為興國靈應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遺址進行了4年發掘。該項目負責人趙俊傑介紹,神廟遺址的整體布局與以中嶽廟、西嶽廟等為代表的宋金時期皇家山嶽祠廟非常相似,凸顯其規格之高,也為更好地理解宋金時期祠廟建築布局和規制,以及禮制建築的傳承關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陵墓發掘彌補考古缺環
東漢共有帝陵12座,其中11座位於河南洛陽境內。東漢陵寢制度作為中國古代陵墓由「天下之中」到「南面稱王」軌跡演變的關鍵節點,屬於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其帝陵位置和分布長期以來是考古學的缺環。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對東漢帝陵及其陵園進行了大規模勘探,明確了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徵,即墓葬為長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南向,墓室為方形「甲」字形迴廊墓。該項目負責人嚴輝說:「這為今後研究東漢時期陵寢制度的內涵與演變,以及進一步探討陵園歸屬問題提供重要參考。」
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高陵區文體廣電旅遊局發掘的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東北部,考古隊發現一處大型成人墓地,墓葬總數在2000座以上,規模空前,是國內首次發現並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性質應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為研究渭水流域史前時期葬制葬俗、人種學、人群血緣關系、聚落形態、社會組織狀況等重大問題提供了科學的實物依據。」該項目負責人楊利平說。
區域文化遺存見證歷史足印
早在1986年,考古學家嚴文明就提出史前文化格局的「重瓣花朵」模式。他認為,最著名的是中原文化區,周圍還有甘青文化區、山東文化區、燕遼文化區、長江中游區、江浙文化區,「五個文化區是花瓣,而中原文化區是花心,各文化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有不同程度的聯系,中原文化區更起著聯系各文化區的核心作用」。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走進公眾視野。該項目負責人於建軍介紹,通天洞遺址是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首次提供了該地區舊石器時代—銅石並用時代—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對了解新疆地區4萬多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有重要意義。
此外,通天洞遺址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在國內只發現於少數幾處遺址,為解決學術界爭議的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是否存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文化遺存,以及莫斯特技術的傳播路線提供了依據。
在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彭陽縣文物管理所斬獲頗豐,包含仰韶時期、常山下層、晚商、劉家、先周、西周、戰國、秦漢等多時代的遺存和文化類型。「商代晚期遺存含有劉家、中原、寺窪等地文化因素,說明晚商時這里已經是一處具有多文化雜居的中心性遺址,而不是一處單純的土著遺存。」該項目負責人馬強認為,這為研究晚商到西周時期中原王朝與西北邊陲的關系提供了全新資料。
「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發掘,不僅是明代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內陸水下考古的有益嘗試,『圍堰』發掘手段為今後的灘塗考古、淺水埋藏遺址的發掘提供了工作範式。」該項目負責人劉志岩說。該遺址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共同發掘,為研究張獻忠大西軍征戰歷史、政權建設、經濟建設等方面提供豐富實物資料,有助於解決明史中的諸多問題。
『貳』 石峁遺址的歷史年代
根據清理出年代特徵明顯的陶器和玉器,並結合地層關系及出土遺物,專家初步認定最早一處是「皇城台」修於龍山中期或略晚(距今4300年左右),興盛於龍山晚期,夏(距今4000年)時期毀棄,屬於中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這個「石城」的壽命超過300年。
『叄』 石峁遺址屬於什麼文化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1]。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昆侖城,也有專家提出石峁遺址是夏朝的首都[2]。
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於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於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後先後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
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3] 2018年4月,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型陶鷹。[4]2019年5月,石峁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5]。
2019年9月,科技人員通過對陝西石峁遺址的遺存物取樣並進行碳14年代測定,初步確定了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間。
1976年就被發現的石峁遺址,經過系統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峁城址,這是一處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8] 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石峁遺址
「皇城台」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麵包砌護坡石牆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內城將「皇城台」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城牆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高出地面,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9]
『肆』 哪一個遺址能解釋華夏的存在,還被稱為中華文明的前夜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所以,它屬於考古學概念。石峁遺址的得名,是它位於現在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石峁村,所謂“峁”,就是指中國西北地區的一種“黃土丘陵”。這個地方發現之後,地處黃河之畔、農牧交錯帶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就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且,它也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夏階段城址。
同時,發現的殉人也證實這一點。由於盜墓原因,墓主已經已經無法考證,不過,墓中有一具年輕女子的屍骨,其姿勢仍是當年那樣,側身面對著自己的主人,身體呈彎曲狀,就如生前的那種卑躬屈膝。這些都提示:當時的社會,應該已經有了奴隸社會的明顯特徵。
這些考古人員的發現,對於研究4000年前的社會結構有著重大的意義。如果同時代山西襄汾的陶寺古城與堯舜有關,那麼陝北的石峁古城是否便是黃帝部族的居邑呢?這便涉及到黃帝的時代問題。至於石峁遺址能否和華夏文明相關聯,史學界一直存在著爭議。
然而,此處的發現,並不妨礙大家將目光投向於更加遙遠的年代,中國文明發源的一些秘密,也許就藏於這些遺址中,三皇五帝的傳說也許從來沒有離我們太遠。
『伍』 2000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去年我國考古新發現層出不窮,引起海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十大考古新發現,是在去年全專國400多項屬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40項的基礎上,再由專家評選產生。確定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 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 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城址、 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城址、 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山東章丘洛庄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南京鍾山六朝壇類建築遺址、 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陸』 石峁遺址的發掘意義
地處黃河之畔、農牧交錯帶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夏階段城址,以公元前2000年的三重石頭城牆和玉畫雙絕的英姿乍露,吸引著考古學家的目光。
石峁遺址為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有國內專家直接用「石破天驚」來形容石峁城址的發現。石峁城址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所對應那個時代的社會形態、聚落形態演變、人地關系及遺址的功能。
石峁城址還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質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背景,更對進一步了解早期的歷史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它的發現可能會改變人們對中國史前格局的認識。
2012年10月,經中國考古學會、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等40餘位考古專家,對神木縣石峁遺址發掘現場聯合考察認為,石峁遺址是已發現的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城址,對於進一步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遺址規模宏大的石砌城牆與以往發現的數量龐大的石峁玉器,顯示出石峁遺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經過大量考古調查、勘探和部分發掘,考古隊在遺址中發現了保存相當完整、基本可以閉合的石砌城牆及城門、角樓和疑似「馬面」等附屬設施。通過分析調查,專家初步認定石峁城址應當始建於龍山中期,延續至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無疑是黃河中游地區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間的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是黃河腹地二里頭遺址之外一個重要遺址。
『柒』 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評出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是 :
1、河南欒川孫家洞舊石器遺址
2、江蘇泗洪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
3、四川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4、陝西神木石峁遺址
5、新疆溫泉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
6、山東定陶靈聖湖漢墓
7、河北內丘邢窯遺址
8、內蒙古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9、重慶渝中區老鼓樓衙署遺址
10、貴州遵義海龍囤遺址 。
『捌』 石峁遺址 屬於什麼文化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1]。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昆侖城,也有專家提出石峁遺址是夏朝的首都[2]。
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於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於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後先後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
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3] 2018年4月,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型陶鷹。[4]2019年5月,石峁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5]。
2019年9月,科技人員通過對陝西石峁遺址的遺存物取樣並進行碳14年代測定,初步確定了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間。
遺址規模
1976年就被發現的石峁遺址,經過系統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峁城址,這是一處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8] 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石峁遺址
「皇城台」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麵包砌護坡石牆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內城將「皇城台」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城牆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高出地面,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
『玖』 中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城址,和華夏文明有什麼關系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所以,它屬於考古學概念。
石峁遺址的得名,是它位於現在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石峁村,所謂“峁”,就是指中國西北地區的一種“黃土丘陵”。這個地方發現之後,地處黃河之畔、農牧交錯帶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就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且,它也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夏階段城址。
同時,發現的殉人也證實這一點。由於盜墓原因,墓主已經已經無法考證,不過,墓中有一具年輕女子的屍骨,其姿勢仍是當年那樣,側身面對著自己的主人,身體呈彎曲狀,就如生前的那種卑躬屈膝。這些都提示:當時的社會,應該已經有了奴隸社會的明顯特徵。
這些考古人員的發現,對於研究4000年前的社會結構有著重大的意義。如果同時代山西襄汾的陶寺古城與堯舜有關,那麼陝北的石峁古城是否便是黃帝部族的居邑呢?這便涉及到黃帝的時代問題。至於石峁遺址能否和華夏文明相關聯,史學界一直存在著爭議。
然而,此處的發現,並不妨礙大家將目光投向於更加遙遠的年代,中國文明發源的一些秘密,也許就藏於這些遺址中,三皇五帝的傳說也許從來沒有離我們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