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遺址特點
1. 二里頭遺址的介紹
二里頭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點六大內都邑之一1。遺址位容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遺址上最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屬二里頭文化,其年代約為距今3800~3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根據測年結果,二里頭遺址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5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2. 二里頭遺址的意義是什麼
二里頭遺址位於伊水、洛水之間的河南省偃師市翟鎮鎮二里頭村,是我國古代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遺址,堪稱「華夏第一王都」。
伊、洛二水都是中華文明中著名的兩條河流,其間流淌的都是中華文明的歷史。
傳說很早以前,有莘氏女採桑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之中,那孩子自己說他母親孕於伊水之濱,夢神告訴母親:「臼水出而東走。」
母親睜開眼就見臼水出來了。告訴鄰居們快走,大家走遠了,回頭再看村子已經被水淹沒。他母親化為空桑樹,自己就在其桑樹中了。莘氏女收養了嬰兒,長大後非常有賢德,稱之伊尹。
洛水悠悠,彌漫神秘色彩。周公制禮作樂大功告成後,曾率群臣在洛水邊擺曲水之宴。他讓群臣沿水邊席地而坐,將叫做觴的木質酒具放入水中,任其漂浮。觴在何處羈絆打旋,離著最近的人就要飲酒一杯。據說,「濫觴」一詞就源於此。
二里頭遺址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的夏文化時期。是當時我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聚落,它擁有我國最早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
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里頭遺址包含的文化遺存上自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
二里頭發現的主要遺跡宮城遺址,位於二里頭遺址中東部,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寬近300米,南北長360至370米,面積達10.8萬平方米,四周有牆,牆寬2米,殘高0.1米至0.75米。
牆外有環城大路,宮城內發現二組排列有序的宮殿建築群,分別以一號宮殿、二號宮殿為核心,並有明確的中軸線。
一號宮殿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正殿居基址中北部,四周有迴廊;正殿之南為庭院,過庭院為面闊八間的大門。
三號宮殿建築基址早於一號宮殿基址百年左右,是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
同時,二里頭遺址內的墓葬有幾十座和手工業作坊,包括鑄銅、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遺址。
二里頭宮城距今已有3600多年,可視為以後歷代宮城的祖源。
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器製造作坊中有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器物全長超過70厘米,頭寬15厘米,身寬4厘米,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粘嵌於有機物上,組成龍身和圖案,每片綠松石很小。
綠松石龍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
在龍山時代至二里頭時代的貴族墓葬中都有大量的綠松石片,這些綠松石片原來均可能粘嵌於有機物上,而現在無法辨認。因此,這一綠松石龍形器的發現彌足珍貴。
龍形器的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我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雙輪車轍,證明距今3700左右,我國已有了雙輪車。
而二里頭的青銅器是我國最早的一批青銅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銅器。
二里頭遺址晚期的文化層還有大量的玉製品,有琮、圭、璋等禮器。陶製品則更多,有陶塑的龜、豬、羊頭以及陶器上刻畫的一頭二身龍蛇紋、龜紋和人物形象。這都反映了夏代文化藝術的發展,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洛陽人民的聰明智慧。
二里頭遺址,讓夏朝從傳說中走了出來,成為了信史二里頭遺址被學術界公認為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早在1899年和1928年,由於甲骨文的發現和安陽殷墟的發掘,證實了殷商的存在。由此,20世紀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課題。
1959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此後,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獲。從此拉開了夏文化考古探索的序幕。
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建議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遺址
3. 二里頭文化的文化特點
二里頭文化的陶器以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為主,紋飾以繩紋為主。炊器深腹罐、圓腹罐、鼎、甑、鬲,食器平底盆、三足皿、豆、簋,酒器鬶、盉、爵、觚,盛貯器深腹盆、大口尊及各種罐瓮類容器,食品加工器刻槽盆等,構成富有特色的陶器群。主要依據陶器的演變,二里頭文化被劃分為前後相繼的四期;又因以陶器為主的文化因素的地域差異被劃分為數個地方類型 。
二里頭文化的聚落包括超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區域性中心聚落及中、小型村落,建築則分為大中型夯土台基、地面式建築和半地穴式房屋等,墓葬的規模、葬具和隨葬品也等各有差,顯現出社會的高度分化。農業經濟粟作與稻作並舉,已有高度發達的鑄銅、製造玉石器、制陶和制骨等手工業,最令人矚目的是已掌握了用復合范製造青銅禮器的高超技術。
二里頭文化在廣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礎上,又向周邊地區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響,成為東亞大陸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核心文化」,奠定了日後「中國」世界的基礎。
4. 二里頭發現的主要遺跡宮城遺址有什麼特點
二里頭發現的主要遺跡宮城遺址,位於二里頭遺址中東部,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寬近300米,南北長360至370米,面積達10.8萬平方米,四周有牆,牆寬2米,殘高0.1米至0.75米。牆外有環城大路,宮城內發現二組排列有序的宮殿建築群,分別以一號宮殿、二號宮殿為核心,並有明確的中軸線。一號宮殿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正殿居基址中北部,四周有迴廊;正殿之南為庭院,過庭院為面闊八間的大門。二號宮殿建築基址早於一號宮殿基址百年左右,是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
5. 二里頭遺址有什麼特點
主要體現的是夏朝文化
6. 二里頭遺址中的龍形器有什麼特點
二里頭遺址內的墓葬有幾十座和手工業作坊,包括鑄銅、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遺址。二里頭宮城距今已有3600多年,可視為以後歷代宮城的祖源。二里頭遺址的綠松石器製造作坊中有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器物全長超過70厘米,頭寬15厘米,身寬4厘米,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粘嵌於有機物上,組成龍身和圖案,每片綠松石很小。綠松石龍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在龍山時代至二里頭時代的貴族墓葬中都有大量的綠松石片,這些綠松石片原來均可能粘嵌於有機物上,而現在無法辨認。因此,這一綠松石龍形器的發現彌足珍貴。龍形器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我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為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7.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有什麼意義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版響。中國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有權獨立起源的文明古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歷史唯一沒有間斷過的國家。但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確切歷史記載,可以依靠的絕對年代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一些西方學者和疑古派一度懷疑夏朝的存在,甚至主張東周以前無信史,把中國的歷史一下子縮短了一半,卻有些讓人不能接受。為此,國家在「九五」期間,把夏商周斷代工程列入重大科研項目,重點任務是要理清夏商分界與夏代的歷史脈絡。自二里頭遺址發現後,學者們為此爭論了四十年,經「夏商周斷代工程」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新的考古發現與史書的相互印證,專家們認定,夏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後來被商朝取而代之。這意味著幾乎可以從二里頭遺址摸索到中華文明的起源了,明確寫出了孔子和司馬遷沒有搜尋到的中華家譜。
8.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有什麼歷史意義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的歷史意義:填補了龍山文化晚期與二里岡商文化之間文化序專列發展的空白屬,奠定了夏商文化探索的基礎。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中國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有獨立起源的文明古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歷史唯一沒有間斷過的國家。但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確切歷史記載,可以依靠的絕對年代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一些西方學者和疑古派一度懷疑夏朝的存在,懷疑禹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一條肉蟲),甚至主張東周以前無信史,把中國的歷史一下子縮短了一半,卻有些讓人不能接受。為此,國家在「九五」期間,把夏商周斷代工程列入重大科研項目,重點任務是要理清夏商分界與夏代的歷史脈絡。自二里頭遺址發現後,學者們為此爭論了四十年,經「夏商周斷代工程」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新的考古發現與史書的相互印證,專家們認定,夏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後來被商朝取而代之。這意味著幾乎可以從二里頭遺址摸索到中華文明的起源了,明確寫出了孔子和司馬遷沒有搜尋到的中華「家譜。
9. 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形器有什麼特點
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綠松石龍形器的特點是:器物全長超過70厘米,頭寬15厘米,身寬4厘米,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粘嵌於有機物上,組成龍身和圖案,每片綠松石很小。綠松石龍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