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國遺址
1. 姓氏「霍」的來歷
霍氏源自周代,出自姬姓。
文王封同母弟於霍,人稱霍叔,這就是霍姓的始祖。周公旦時,武庚叛亂,霍叔受牽連被周公降為庶人,但他曾受封的霍國卻依然存在,直到公元前661年為晉國所滅。霍國始封地在今山西省霍縣西南,霍叔的子孫以封邑為姓,在此地繁衍生息。這便是霍姓最初的由來。
山西霍縣是霍姓人的發源地。漢武帝時一代名將霍去病和名臣霍光皆出於此。這一對霍氏兄弟,一文一武,出將入相,相得益彰,使得山西霍氏的聲名顯揚天下。
(1)霍國遺址擴展閱讀:
霍姓名人
一,霍去病:西漢河東郡平陽人 ,西漢大將,少時就以善於騎射而為人知曉,虛歲18因軍功封冠軍侯,19歲就帶兵大破匈奴,使河西走廊納入了中國的版圖,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由於戰功顯赫,被漢武帝劉徹封為大司馬。可惜英年早逝。
二,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近代著名愛國武術家。
三,霍英東:生於香港四大原住民系中蜑家的水上人,原籍廣東番禺練溪村,香港企業家,亦是著名的親共人士,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是成為首名躋身國家領導人級別的香港人,有「愛國商人」稱號。
四,霍啟剛,(1979年7月2日-),籍貫廣東番禺南沙,霍英東家族之第三代長孫,香港青年聯會主席、天津市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亦於2016年巴西奧運會任香港奧運代表團團長。妻子是跳水冠軍郭晶晶。
2. 姓霍的古代帝王
沒有這個姓的帝王。
霍姓名人有霍去病、霍光、霍元甲、霍英東、霍建華、霍思燕等。
還有過霍國。霍國是中國周朝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伯爵。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後分封自己的七弟姬處於霍(今山西霍州一帶),是為霍叔處,此即霍國之始,一直到春秋時代,公元前661年被晉國所滅。
公元前661年,霍國傳至求為霍伯,求認為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變伯爵為公爵。晉獻公得知求自稱霍公後,心中不平,於是出兵滅霍。霍國被滅後,求逃至齊國。是年,晉國大旱,晉獻公使人占卜,說是因滅了霍國,霍山神降罪於晉國,有此大旱之災。於是晉獻公即命人將求從齊國找回來,讓他負責霍山神祭禮事宜。求的後人指國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國之姓霍者皆為霍叔處之子孫。霍州是霍氏的發源地,古霍國遺址今白龍鎮陳村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應為定論。
3. 百家姓霍
霍姓,出自西周王族支系,是霍國君室後裔,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姓氏源流
源於姬姓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個兒子霍叔處,屬於以國名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處,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時,管叔、蔡叔勾結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也就是歷史上的「管蔡之亂」,失敗後霍叔受到牽連,被廢為庶民,但霍國依然存在,並由霍叔之子繼任國君。直到春秋時期的周惠王姬閬十六年(晉獻公姬佹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國傳至姬求為霍伯,姬求認為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為公爵。此後,姬求的後人指國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國之姓霍者皆為霍叔處之後裔子孫。霍國之地在金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為霍州,是霍氏的發源地,古霍國遺址今白龍鎮陳村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為定論。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發源地,也是霍氏開宗立姓、繁衍、槽遷的地方,史稱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源於地名
出自春秋時期霍陽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霍陽山,是春秋時期非子後裔的嬴姓封國梁國的一個地方。梁國與秦國源出一祖,故址位於今陝西省韓原市附近,霍陽山周圍地區在當時皆稱「霍」,即今峴山地區,俗稱鐵頂山。在史籍《左傳·哀公四年》中記載:「襲梁及霍。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記載「會於霍。」當初在晉獻公姬詭諸執政時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國,得到梁國的保護,梁侯還把女兒嫁給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後來的晉懷公。春秋時期的周襄王姬鄭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襲擊霍陽山,吞滅了梁國,把勢力擴張到了黃河岸邊,因此,秦國吞滅梁國,自然引起晉惠公的不滿,引發了晉惠公姬夷吾與秦國的反目。於是,秦穆公防患於未然,不願意樹立晉國這樣一個大敵,便扶持與秦國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
梁國被滅後,其國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霍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霍氏。
源於官位
出自春秋時期霍山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漢朝時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個古老而傳襲很久的官職。霍山,就是南嶽衡山,亦即古稱的天柱山。史書記載:「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南嶽衡山至所以稱作「霍山」,是因為古代以南方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釋:「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在史籍《風俗通義》中也解釋:「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嶽之一的南嶽令,古代在五嶽之上皆設有令尹,以敬畏神靈,維護帝勢,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即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改姓
五代時期驍將霍彥威,屬於冒姓為氏。彥威,是五代後梁時期的一名孤兒,被後梁將領霍存收養,因此稱霍彥威。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彥威病逝,當時正在青州打獵的後唐明宗聞訊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舉衷一月之久。贈彥威為太師,官至極品,謚曰「忠武」。在霍彥威的後裔子孫中,皆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據史籍《太平寰宇記》記載,唐朝貞觀時期,武都郡蠻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漢姓為霍氏。另外在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賜歸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齊漢姓名為霍邱。他們的後裔子孫,皆以帝王賜姓為姓氏,世代稱霍氏至今。
源於蒙古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霍岳羅氏,亦稱和岳啰氏、瑚岳羅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eyolo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霍羅氏皆冠漢姓為霍氏。
源於滿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滿族噶爾噶斯氏,滿語為Gargas Hala,世居杭間(今遼寧沈陽),所冠漢姓即為霍氏。
⑵.滿族霍羅氏,亦稱洪駱氏、候勒氏、洪羅氏、洪克羅氏,滿語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羅氏,亦稱輝圖氏,滿語為Huotolo Hala,後多冠漢姓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滿族同胞稱女婿為「Huohehui」,漢字即「霍和輝」,因此有入贅姑爺乾脆就稱霍和輝氏,滿語為Huohehui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其後裔有改漢姓為霍氏者。
其他少數民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4. 壺關有古代遺址或戰役嗎具體點
故址在今長治市東南壺口村,為壺關縣之西口,又名壺關山、壺口山、壺山、崞口。以兩峰夾峙而中虛,壯如壺口,故名,是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地,漢代在此置關。歷代史籍對壺關口多有記載。《漢書》:「上黨郡有壺口山。」《通典·州郡典》:「壺關縣,有壺山。」胡三省《通鑒注》:「潞州上黨有壺口山,因其險而置關焉。」《文獻通考》:「壺關,以山形似壺,嘗置關。」《讀史方輿紀要》:「壺關山,在長治縣東南十三里,延袤數百里,東接相州,崖徑仄險,形如壺口。……亦謂之崞口。」乾隆《潞安府志》:「壺關山,在壺關縣西北五里長治界,高三里,周二十二里,山形似壺。」《清一統志》:「壺關山,在長治縣東南,跨壺關縣界。又名壺關山,一名壺山。」金代詩人李晏在《潞州形勝》一詩中說:
東迎壺口疊群山,吞吐嵐光紫翠間。
削玉遠排圭首銳,暈痕輕拂黛眉彎。
五龍飛去松杉老,萬井喧囂口月間。
遊客乍醒塵土眼,仙扃誰指扣玄關?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東、並州,則謂晉國咽喉也」,形勢十分險要,所以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402年,魏、趙、韓三家分晉,上黨歸韓。但強大起來的秦,對上黨早就覬覦。公元前280年,秦將白起曾深入上黨,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營村)。此時,秦吞食上黨之口已經張開,只是由於當時正值秦楚戰事緊張,才撤軍緩和下來。之後,秦對楚作戰獲勝,於是又在公元前262年,重逼上黨。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攻上黨,韓國之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主動將上黨史獻於趙國,被封為華陽君。趙國名將廉頗屯兵於上黨史南界,抵抗秦軍。趙軍曾在今長治縣八義鄉東坪、西坪駐兵,並在石後堡建立堡壘,扼守三關要道,與秦軍相持3年之久。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范雎用反間計誘使趙孝成王換了根本不知怎樣打仗的趙括為將。趾高氣揚的趙括改變廉頗戰術,率大軍盲目出擊,強令東、西營和石後堡駐軍挺進長平(今長治縣、高平市交界處)。此時,秦昭王特地起用了軍功顯赫、威震敵國的武安君白起為主將。白起針對趙括魯莽輕敵、缺乏作戰經驗的弱點,採取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決戰之初故意改退。趙括愈加輕狂,傾巢而出,乘「勝」追擊。追至秦壘,秦軍主力一面堅守城壘,一面乘其不意,出兩支奇兵:一支2.5萬輕騎速進趙軍背後,占據秦嶺(又名寶山,在今高平市、陵川、長治縣交界處),切斷了趙的後路,「遮絕趙救兵及芻餉」;一支5000人的精兵穿插趙軍中間斬趙軍為兩截,使其失去統一指揮,首尾不能相顧。趙軍頓成釜中之魚。這時白起以靜制動。從7月中旬到9月,趙軍被困整整46天,糧盡水竭,互相殺食,不戰自亂。趙括組織了四支突圍,結果自己中箭身亡。趙軍失去的主帥,立刻陷入混亂。秦軍趁機猛烈進攻,趙軍丟下兵器,卸下鎧甲,全軍投降,被白起坑殺於現在高平市的王赧(殺谷,又名脊冤谷)、箭頭、圍城、谷口、金門山一帶。趙括空言清談,萬余將士的性命被坑殺。野蠻殘酷的大屠殺使成千上萬的將士血流成河,趙括自己也一命嗚呼!
壺關口為古代東入郡治之門戶,歷代在此發生的戰事很多。東漢建安十年(2O5)十月,並州高幹叛,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關。曹操派大將樂進、李典率兵前往上黨征討,未能拿下。第二年正月,曹操親率大軍出鄴城,過羊腸坂進攻壺關。高幹守住壺關口,戒備森嚴,曹操幾攻不克。三月,曹操用詐降計,里應外合,奪下壺關口,大破高幹。高幹敗走匈奴,單於不受,又行至陝西商洛,被漢將王琰捕而殺之。晉惠帝永興元年(305)十一月,並州刺史劉琨命上黨(今長治市)太守劉敦攻壺關,劉淵將綦母達敗走。晉永嘉三年(309)正月,劉淵遷都平陽。五月,劉淵以王彌為征東大將軍青州牧,石勒為前鋒都督,與楚王劉聰共同進攻壺關,晉將韓述、黃肅戰死,上黨太守以壺關降劉聰。明崇禎十五年(1642),任國琦自松山遁歸,由林縣夜逾壺關口。十一月,掠長治北董鎮、蘇店、秦家莊,從容入秦去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皇帝。中宗景龍元年(707年)四月,李隆基以臨淄王的封爵和衛尉少卿的四品官職,兼任潞州別駕,第一次來到潞州(今長治市)。景龍三年(709年)十月卸任回長安。延和元年(712年),即帝位。在潞州治政近三年。
李在潞州時,多方延攬人才,收取民心,顯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有德政、善僚屬、禮士大夫、愛百姓」。理政之餘,還修造了一所宏麗的府第,後面建有「德風亭」(舊址在今長治市府上街)。亭西有輦道接「盾花梳洗樓」(舊名游嶺,即今牛嶺)。他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這里賞景賦詩、評論國事。談到唐太宗的赫赫功績,他往往仰天長嘆,似有無限感慨;談到當時秉政的中宗、韋後,他不過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一顧。而當大家談到各自的抱負時,他卻靜靜地聽著,不置一辭。大家問他,他又笑而不答。酒到酣處,他離席起舞,吟唱起漢高祖的《大風歌》,大家才知道他的志趣不凡。由於他風雅博學,平易近人,禮賢下士,有識之士都樂於歸附。李隆基選拔人才,能夠不拘一格。如後來封為霍國公的王摶仲,「本高麗人」,父親犯罪,沒入官奴,只因「性識明悟」,他就引為心腹,讓毛仲「伏事左右」。又如後來封為成紀侯的李宜德,為人家奴而「矯捷善騎射」,他就「以錢五萬買之」。同時暗中蓄積武力,伺圖展露身手。景龍三年(709年)十月,李隆基帶著精銳將士卸任回長安,就讓毛仲、宜德二人「挾弓矢為翼」,後來,李隆基以皇侄身份起事,誅韋後及其黨羽,擁立他的父親睿宗,為他不皇帝打通了道路。李宜德參加了誅除韋後的行動。王毛仲則參加了陳鎮壓太平主謀亂的行動,為李隆基當皇帝掃除了最後一道障礙。三年後,李隆基即帝位,開創了與「貞觀之治」齊名的「開元盛世」。
開元十一年(723年)正月,李以皇帝身份再次來到潞州。侍駕而來的,還有張嘉貞、張說、張九齡、苗晉卿等名臣。他初九日進入潞州後,大擺筵席「宴父老」。並把當年故居改為「飛龍宮」,讓張說寫了一篇《上黨舊宮述聖頌》,樹碑勒石;還讓張九齡寫了一篇《聖應圖贊》。而且免除了潞州五年的租稅,赦免了「大辟」以下的所有罪犯。
開元十二年(724年),李東游泰山,回程途中又繞道潞州,體察民情,慰問疾苦,再次賞賜「父老」。
開元二十年(732年),李第四次來到潞州,對老年人普遍「賜粟帛」,讓已經徵募、即將開拔的士兵歸里;另從別處徵集,並再次免除潞州三年租稅。
李隆基之所以對潞州情有獨鍾,因為潞州是其發跡之地。
5. 霍性氏的由來霍性的歷史由來與發展過程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個兒子霍叔處,屬於以國名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姬處,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時,管叔、蔡叔勾結紂王之子武庚叛亂,也就是歷史上的"管蔡之亂",失敗後霍叔受到牽連,被廢為庶民,但霍國依然存在,並由霍叔之子繼任國君。直到春秋時期的周惠王姬閬十六年(晉獻公姬佹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國傳至姬求為霍伯,姬求認為從前周成王對其祖先霍叔處安置不當,遂自稱霍公,史稱"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為公爵。此後,姬求的後人指國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國之姓霍者皆為霍叔處之後裔子孫。霍國之地在金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為霍州,是霍氏的發源地,古霍國遺址今白龍鎮陳村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為定論。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發源地,也是霍氏開宗立姓、繁衍、槽遷的地方,史稱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霍字多種寫法出自春秋時期霍陽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霍陽山,是春秋時期非子後裔的嬴姓封國梁國的一個地方。梁國與秦國源出一祖,故址位於今陝西省韓原市附近,霍陽山周圍地區在當時皆稱"霍",即今峴山地區,俗稱鐵頂山。在史籍《左傳·哀公四年》中記載:"襲梁及霍。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傳·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記載"會於霍。"當初在晉獻公姬詭諸執政時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國,得到梁國的保護,梁侯還把女兒嫁給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後來的晉懷公。春秋時期的周襄王姬鄭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襲擊霍陽山,吞滅了梁國,把勢力擴張到了黃河岸邊,因此,秦國吞滅梁國,自然引起晉惠公的不滿,引發了晉惠公姬夷吾與秦國的反目。於是,秦穆公防患於未然,不願意樹立晉國這樣一個大敵,便扶持與秦國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
梁國被滅後,其國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霍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霍氏。
出自春秋時期霍山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漢朝時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個古老而傳襲很久的官職。霍山,就是南嶽衡山,亦即古稱的天柱山。史書記載:"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南嶽衡山至所以稱作"霍山",是因為古代以南方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釋:"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在史籍《風俗通義》中也解釋:"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嶽之一的南嶽令,古代在五嶽之上皆設有令尹,以敬畏神靈,維護帝勢,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位姓氏者,即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五代時期驍將霍彥威,屬於冒姓為氏。彥威,是五代後梁時期的一名孤兒,被後梁將領霍存收養,因此稱霍彥威。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彥威病逝,當時正在青州打獵的後唐明宗聞訊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舉衷一月之久。贈彥威為太師,官至極品,謚曰"忠武"。在霍彥威的後裔子孫中,皆稱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據史籍《太平寰宇記》記載,唐朝貞觀時期,武都郡蠻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漢姓為霍氏。另外在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賜歸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齊漢姓名為霍邱。他們的後裔子孫,皆以帝王賜姓為姓氏,世代稱霍氏至今。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霍岳羅氏,亦稱和岳啰氏、瑚岳羅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eyolo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霍羅氏皆冠漢姓為霍氏。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
⑴.滿族噶爾噶斯氏,滿語為Gargas Hala,世居杭間(今遼寧沈陽),所冠漢姓即為霍氏。
⑵.滿族霍羅氏,亦稱洪駱氏、候勒氏、洪羅氏、洪克羅氏,滿語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羅氏,亦稱輝圖氏,滿語為Huotolo Hala,後多冠漢姓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滿族同胞稱女婿為"Huohehui",漢字即"霍和輝",因此有入贅姑爺乾脆就稱霍和輝氏,滿語為Huohehui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其後裔有改漢姓為霍氏者。
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霍氏,世代相傳至今。
6. 周朝歷史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來成康兩王於民修養發展農耕,後來昭穆二王多戰事多沖突,我記不得是昭王還是穆王回軍途中還淹死了。後來的厲王上台不得了,可是繼桀紂之後第三任暴君後來還被趕跑了,接著就是召公和周公執政的共和時期,後來宣王回來替自己老子贖罪重新做人。有出現了短暫的宣王中興,之後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啦,不過真正令他亡國的是不顧外戚勢力強行廢太子而立褒姒的兒子這才讓犬戎幹掉。之後就進入東周時代,東周我就不清楚了,因為基本上大事都輪不著周天子,我就記得周平王動遷還有周威烈王冊封三家分晉的韓趙魏三國的合法性,周威烈王也正是春秋和戰國的轉折點。這些是我個人手工。忘採納
7. 膠澳總督府舊址的建造過程
德國侵佔青島初期,其主要財力、物力都用在軍事要塞和港口、鐵路、礦L建設上,其政權機關和軍營主要駐扎在清軍所留下的營房、官衙內。最早的霍國膠澳總督府就設置在今人民會堂一帶的原清軍章高元建築的總兵衙門內。1903年,青島軍事要塞、港口、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接近完成,德國殖民地蘭局開始對青島城市街區進行重點建設,相繼建成了總督府、總督官邸、警察廳、基督教堂、帝國法院等重要建築,其中尤以膠澳總督府大樓最為顯要,成為德國在中國的建築中的經典之作。
為了體現德國殖民統治者在青島的殖民地位和統治權力,殖民當局選擇了歐洲人居住區中心位置的觀海山(原名小北嶺山)南坡建烏德國在青島的最高權力機關——膠澳總督府。
膠澳總督府始建於1902年,由德國建築設計師馬立克設計。整個工程歸時三年,於1906年1月方告完成。大樓建築總面積7132.3平方米,共耗資85萬馬克,是德國在青島諸建築物中體積最大、造價最高的一處房屋。
大樓屬歐洲公共建築風格,石磚鋼木混合結構。建築平面呈「凹"字形,立面為橫三縱]段對稱處理,蒙莎式紅瓦樓頂,整座大樓主牆體全部用巨大的花崗岩石塊徊成。石料均采自青島出產的優質花崗岩,牢固堅實。樓房內牆是磚鋼木混毛結構,而以磚鋼為主。所用磚瓦系就地取材,利用當地原料燒制而成,今中山路北端就是當年燒制磚瓦的地方,因此得名「大窯溝』』。整座大樓所用的花崗岩石料,全部由中國勞工從遠處石場用傳統手段採制搬運,大樓工程亦由中國工人用傳統工藝承建,其工藝水平之高,建築技術之嫻熟,深為德國建築師所稱道。而中國工人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曾有十多人在繁重危險的工程中死亡。可以說,總督府的大樓也是中國人民的血汗與智慧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