濊貊遺址
1. 濊貊的早期社會
濊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屬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後來在東北地區建立政權的夫余和高句麗,就是在融合濊貊等東北區域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據《三國志·魏志·夫余傳》記載:「夫余……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濊城,即為濊人所建的城。吉林市龍潭山下的古「濊城」,是穢人的活動中心。周成王在洛陽召開的成周大會,東北地區到會的「肅慎、穢、良夷、高夷、孤竹、不屠何」等東北夷,其中「穢」的代表,就應該是居住在「濊城」的濊王,其「濊王之印」,亦為中原王朝所賜。
夫余是漢朝在東北的地方政權,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遼寧省昌圖縣以北,吉林省洮南縣以東,至吉林省雙城縣(今黑龍江省雙城市)以南是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余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的後裔以及高句麗和漢族人融合了。
2. 肇州縣的歷史
距今3000年前的白金堡文化遺址表明肇州的先民已進入了青銅時代。自商周到清朝先後有肅慎、濊貊、扶余、契丹、女真、蒙古、滿族在這里過著游牧漁獵生活。金元明清的肇州疆域大體相當,民族略有變化,治所終為一地。
1644年,清軍滿蒙八旗大舉入關,雖然旗人離開了東北但不許漢人進入東北生活,遂開始長達200多年的「北大荒」歷史。直到清末光緒年間,為屯田充實邊疆,組織了四次大規模的移民,山東等地的漢人紛紛闖關東,來到東北乃到肇州。自此肇州的民族以山東移民的漢族為主體,其經濟由牧業向農耕轉變,開始了開放蒙荒時期。內地的漢族文化更多地被帶到肇州。
光緒三十二年設肇州直隸廳同知,沈崇綬出任第一任知縣。民國二年改廳為縣。
1903年,穿越肇州境內的中東鐵路正式通車,肇州東部地區的地位日益重要。
1914年,民國政府劃出鐵路兩側的肇州轄地約1700平方公里設肇東縣。至此,肇州一縣分為兩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大舉入侵東北。1932年,肇州淪陷。
1934年,因水患,肇州公署遷至老街基。
1935年,偽濱江省又劃出沿嫩江、松花江兩岸各站及老縣城歸郭爾羅斯後旗所屬。
1946年,肇州縣人民政府成立。1992年,劃歸大慶市。
3. 高句麗到底是中國的歷史還是韓國的歷史
高句麗即是中國的歷史也是韓國的歷史。
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
高句麗極盛時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高句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專業研究高句麗史、民族邊疆史的歷史學家耿鐵華先生的《中國高句麗史》、楊秀祖《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都指出高句麗有60萬軍隊。
(3)濊貊遺址擴展閱讀:
史載高句麗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習戰斗,好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這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上亦有描繪,比如洞溝12號壁畫墓的斬俘圖和三室墓第一室北壁的攻城圖等。
攻城圖整個畫面為某個城的一角,城門緊閉,城外有二將乘騎手持長矛,正在酣戰,人馬均著甲胄。
在二將上方有二士卒滾抱廝打,畫面簡潔,主題突出,是描繪一幕城池的守御戰,可能是為了表現墓主生前參與守衛某城有功的戰績場面。
4. 誰有先秦、秦漢時期的東北社會的歷史資料,急求!!!!!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謝謝啦!!!!
公元前11世紀,箕子在遼西建立箕子侯國(即箕子朝鮮),為周王冊封。周朝典籍明確記載「肅慎吾北土也」表明中原與東北的關系。 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破東胡,開辟遼東。 前226年,秦將王翦攻克燕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秦將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遂亡。秦在東北地區設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黑龍江省在商周時期的居民為「肅慎族」部落,以狩獵為生,據歷史記載曾向周成王進貢弓箭。
濊貊,濊貊族是濊族與貊族的合稱,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游牧族。濊族可能與肅慎一樣, 在夏商時本居於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東北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竹范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朝貢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貊族是蒙古草原阿爾泰語系的游牧民族。
秦漢至三國肅慎,秦、漢時被稱為「挹婁」、「勿吉」。
雙鴨山市發現的『炮台山遺址群』被鑒定是滿族先祖挹婁人所建。鳳林古城、炮台山遺址被認定為黑龍江歷史上最早的挹婁人的都城。挹婁人已經以農業為生,但也狩獵,曾向三國時代的魏國進貢過獵物。這個時期是黑龍江建置設治之始。
西漢時,扶余國建立,成為黑龍江歷史上又一個國家政權,為玄菟郡所管轄。
黑龍江在漢代、魏晉時被稱為弱水
5. 通化的歷史沿革
遠古時代(約2—4萬年前),通化地域已有人類生存。通化縣大安鎮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發現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骨器,如尖狀器、刮削器等遺物和人類用火遺跡,均證明這里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居住的遺址。
新石器時代(約5—6千年前) 早在6000多年前,通化市渾江兩岸已有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在漁獵稼穡,繁衍生息。隨著歷史的發展,通化地方的古人類經過長期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華夏、肅慎、濊貊三大語族先世居住的地方。
西周初,通化為肅慎之南界,宣王時,在「肅慎、燕、毫吾北土」的「北土」境內封韓侯,主領當地濊貊民族。通化為韓侯領地。韓侯失國後,被商朝王族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鮮」所統治的侯國並入,箕子侯國為周王朝冊封的諸侯國,通化為周的領地。
東周(公元前770—前256年)時,通化為燕國遼東郡屬地,座落在二道江區「北面是懸崖峭壁,下臨渾江,東為樺樹河渡口,南是樺樹河,西是龍山山脈,面積約5萬平方米的樺樹河口古城遺址」。據考古專家依據出土文物測定,系戰國至兩漢時期的建築。以王八脖子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文化,反映了這一時期通化地域的文化風貌。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初,通化屬遼東郡,秦統一中國後,燕人衛滿亡命長白山以西,廣收燕、齊、趙國躲避戰亂的流民,建立「衛氏朝鮮」,通化屬其轄境。
公元前108年(武帝元封三年),在遼東地區設玄菟郡,統高句麗、上殷台、西蓋馬三縣。通化為幽州刺史部玄菟郡上殷台縣。今通化市江北治安山城古遺址和通化縣的赤板松古城遺址,皆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遺存。
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扶余貴族朱蒙(鄒牟)率卒攻佔玄菟郡高句麗縣,更國號為高句麗。初期都城為紇升骨城(今遼寧省桓仁五女山城)。
公元3年(漢元帝元始三年),遷都國內,築尉那岩城。渾江流域是高句麗民族及其早期文化的核心發祥地。
東漢時,公元32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麗遣使奉獻,要求臣屬玄菟郡,是漢王朝郡國,通化為其控制之地。
公元189年(東漢靈帝中平六年),遼東太守公孫康自立為遼東侯,領遼東、玄菟等五郡。
公元209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孫康擊高句麗,破其城,通化為公孫氏政權控制之地。
三國時期,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孫康臣服於魏,歷三世約50年,通化為其轄地。
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馬懿率兵斬公孫淵,通化遂入魏之版圖。
公元244年(魏齊王正始五年),因高句麗數次騷亂,叛服無常,幽州刺史母丘儉率步騎軍萬人征討。大戰於梁口(今通化縣江口村),母丘儉陷丸都山城,並刻石碑留念。現石碑存遼寧省博物館,自此通化復魏之管轄。
公元274年(晉武帝泰始十年),置平州轄遼東、玄菟、帶方諸郡,通化仍屬玄菟郡。
永嘉之亂後,北方先後出現少數民族割據的地方政權,通化曾為前燕、後燕之地域。座落柳河縣境內的羅通山城,據考古專家依據出土文物推測,大約於此時期建築。東晉之後,高句麗臣屬中原各王朝。集安禹山墓區3319號墓出土的一批文物是這一時期的例證。
公元425年(北魏始光四年),高句麗遷都平壤。此時居住在長白山北部的肅慎族逐漸強大,建立勿吉國。通化地區北部為勿吉屬地,南部為高句麗屬地。隋朝,通化隸屬關系不變。
唐朝,公元644年(貞觀十八年),太宗以討弒逆、拯漢民、復舊疆、防後憂為由,詔諭天下伐高句麗。公元668年,總章元年滅高句麗政權。唐於遼東故地及高句麗舊壤設安東都護府,通化為河北道安東都護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轄。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震國。公元713年,光天二年,唐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更名為渤海國。通化屬渤海國西京鴨綠府正州,正州治所即今通化市境內。通化縣四棚鄉三棚村出土的渤海時期金缽是這一時期的例證。
公元926年,契丹滅渤海,更名東丹國,通化屬之。公元1017年,遼開泰六年,通化為東京道遼陽府正州所轄。公元1115年,遼收國元年,為牽制金兵南下,遼以六萬軍來攻照散城(今梅河口市山城鎮一帶),金將阿徒罕星夜弛援,夜渡益褪水大破遼軍,乘勝攻佔遼陽。為紀念這次大捷,在今梅河口市小楊鄉慶雲北山一塊巨石上,鐫刻了「大金太祖大破遼國於節山息馬立石」的摩崖碑,即今梅河口市小楊鄉的慶雲女真摩崖石刻。
金時,金太祖滅遼,通化屬金之東京路婆速府管轄。
公元1234年, 蒙古軍陷金,東北全境為之管轄。通化屬沈陽路。
公元1261年,元中統二年於遼東設「總管高麗、女真、漢軍萬戶府」通化屬之。通化縣大都嶺鎮出土了元朝左衛阿速親軍千戶所印。
公元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置遼陽行省,通化屬遼陽行省遼陽路婆娑府。
公元1377年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十年設立遼東指揮使司。公元1409年,明永樂七年,又增設奴爾干都司,下設衛、所,此時女真人不斷南徒,通化為女真人主要集居地區,通化屬奴爾干都司建州衛。
公元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建州衛都僉事努爾哈赤稱汗,建立金(後金)政權,以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為都,通化地區為清王朝入關前的重要基地。
公元1646年,清定都北京,在東北前後設置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統帥官兵分地管轄,鎮守邊陲。公元1657年,置奉天府,通化為奉天府管轄。
通化市於光緒三年(1877年)設治,始稱「通化」。
1908年析置臨江縣、長白縣、輯安縣、柳河縣,1913年劃歸奉天東邊道,1931年為偽通化省省會,1937年屬通化省,1942年析通化縣通化街置通化市,屬通化省。 1945年為偽滿洲國首都。
1945年至1954年為安東省省會1954年設通化專區,專署駐通化市。原遼東省所屬通化(駐通化市)、柳河、海龍、輝南(駐朝陽鎮)、靖宇、撫松、長白、臨江、輯安等9縣劃歸通化專區。 1948年市、縣分治,屬安東省,
1949年屬遼東省。
1956年原由省直轄的東豐縣劃歸通化專區。轄10縣。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通化市劃歸通化專署領導。將東豐縣劃歸四平專區。撤銷長白縣,設立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海龍縣遷駐梅河口鎮。通化專區轄1市、8縣、1自治縣。
1960年撤銷通化縣,並入通化市;撤銷臨江縣,改設渾江市(駐八道江鎮)。通化專區轄2市、6縣、1自治縣。
1962年恢復通化縣(駐通化市)。通化專區轄2市、7縣、1自治縣。
1965年輯安縣改名為集安縣(駐集安鎮)。
1970年通化專區改稱通化地區,地區駐通化市。轄通化、渾江(駐八道江鎮)2市及通化(駐通化市)、撫松、柳河、海龍(駐梅河口鎮)、輝南(駐朝陽鎮)、集安、靖宇等7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1971年通化縣遷駐快大茂鎮。通化地區轄2市、7縣、1自治縣。
1985年,撤銷通化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通化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通化、集安2縣劃歸通化市管轄。渾江市升格為地級市,並將通化地區的撫松、靖宇2縣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劃歸渾江市管轄。撤銷海龍縣,設立梅河口市(地級),以原海龍縣的行政區域為梅河口市的行政區域,並將通化地區的輝南、柳河2縣劃歸梅河口市管轄。
1985年,梅河口市改為縣級市,將輝南、柳河2縣劃歸通化市管轄。
1986年9月8日,設立通化市東昌區、二道江區。
1988年3月16日,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以原集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集安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4月4日,縣級集安市歸通化市代管。
6. 濊貊族與東胡族的開創文明是怎樣的
在東北地區有三大古老部族,其中之一有濊貊族,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在夏商之際,他們廣泛分布於南起遼東半島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廣大地區。東北部與肅慎族相接。
早在西周時代,濊貊就是周王朝的臣屬國。後來大部分遷徙到了東北。在春秋戰國時期,濊族人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是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人進入了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的生活。
貊族是蒙古草原阿爾泰語系的游牧民族,他們大約在秦漢之際,在松嫩平原建立了第一個部落國家,即「濊王國」。
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
在這時,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就出現了私有制和社會等級,就已跨入了文明社會的門檻。
自從索離族人東明稱王後,他宣布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是採用「鳧臾」作為族名。鳧臾是指扶餘人,通俗意思是野鴨子,扶余族人就是以野鴨為圖騰的。
中原漢族王朝當時將「扶余」譯作「夫余」,後改為「扶余」。在漢朝時受玄菟郡管轄,在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在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的地方設置了蒼海郡。
後來考古發現,以南起吉林省松原扶余,北至黑龍江齊齊哈爾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代扶餘人的文明發祥地。肇源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官地遺址、富裕小登科遺址都屬於扶余族的文化遺址。
扶余族居住的中心在後來的吉林省農安,至魏晉南北朝時,扶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的後裔以及高句麗和漢族人融合了。
濊人的文化是西團山文化。西團山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黃旗屯,是一處距今3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文化遺址。
西團山文化是關東地區一種獨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遺存,代表了農業由「刀耕火種」進入鋤耕的階段,其社會性質是由父系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階段。
後來出土的石棺墓分為砌築和壘砌兩種,均埋在山坡地表以下,地面不見封堆。隨葬品有石器、陶器和牙器,主要是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具,種類豐富,石器皆為磨製,有鏃、斧、刀、錛等。陶器有杯、罐、瓶、紡輪和網墜等。裝飾品有白石管、野豬牙等。
東北地區三大最古老民族其中一支是東胡,屬於古老的游牧民族,因居住在匈奴東而得名。東胡是一個部落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
早在商朝時期,就有東胡的活動記載。商朝初年便生活在商王朝的北方。
「東胡」一名最早見於先秦古籍《逸周書》,其中提到「東胡黃羆山戎戎菽」。
在春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的北部,和燕國、趙國接觸比較頻繁。在戰國時期,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中原。後為燕將秦開驅離,被迫遷於後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一帶。
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打敗,余部聚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形成了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了。
東胡文化是一種融合文化,總體上說屬於夏家店上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是我國重要古代文化遺址之一。後因在內蒙古赤峰夏家店發現,依照考古慣例,以發現處所為名。
從出土物品看,夏家店上層文化的陶器技巧明顯純熟,隨葬的戈、矛、短劍、鏃、飾牌、青銅器等很多,因此,夏家店上層文化被認為屬於青銅時代的晚期。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分布范圍為西拉木倫河流域及其以南諸地,一度曾分布更西南些,這與東胡的活動范圍一致。
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前身是分布在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富河文化,富河文化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北部烏爾吉沐淪河流域發現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屬於森林草原經濟形態。
富河文化是東胡文化的代表,其文化特徵為:陶器器形簡單,陶器表面顏色為褐色,以黃褐色居多,灰褐色次之。紋飾為之形紋,石器多大型打制的砍砸器,形狀規整,製作精緻,箭鏃類細石器較多,屬於一種游牧狩獵的文化。
這一文化的存在及其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淵源關系,證明了東胡的先人在西拉木倫河一帶的活動就有悠久的歷史。
後來考古人員在東北地區老哈河流域發現過不少東胡遺址。出土隨葬物和兵器多為青銅製品,說明了東胡處於青銅時代,其中出土的雙側曲刃青銅短劍,與中原地區銅制形制完全不同,具有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是具有典型特徵的東胡早期遺物。
另外,從遼寧省朝陽十二檯子出土的銅飾具和人面形銅飾牌,也被認為是具有典型特徵的東胡早期遺物。
後來在赤峰寧城南山根出土了一批東胡人銅器,其中最具特徵的青銅短劍,雙側曲刃特點還保存著,但有的刃部卻成了直線型。而匈奴的劍,刃部一般都是直線型的,這說明東胡早期文化受到了匈奴文化影響。
出土的動物骨骼有豬、狗、羊、馬、鹿、兔等,說明當時東胡的畜牧業很發達,而且還兼狩獵。出土的農業工具有石鋤、石鏟等,說明當時的農業也有所發展,在社會經濟中卻不一定佔有重要地位。
7. 請問樺南縣地區古代的歷史如何,比如說歷史開端就是從有人類足跡的時候
樺南,因從樺川縣析置且地處樺川縣之南,故名。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中華民國和東北淪陷時期,分屬樺川縣和依蘭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10月,合江省政府決定,將樺川縣南部的湖南營、孟家崗、石頭河子等地區劃出,設置樺南縣。隸屬合江省管轄。縣政府駐湖南營鎮。1948年6月1日,撤銷依東縣,將原依東縣太平(今土龍山鎮)、五道崗、金沙河3個區劃歸樺南縣管轄。1949年5月,將合江省並入松江省,隸屬松江省管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並,劃歸新設之合江專區管轄。1956年3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樺南縣,並入樺川縣。1964年6月5日,國務院批准,恢復樺南縣,以並入樺川縣的原樺南縣行政區域為樺南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的樺川鎮改為樺南鎮。隸屬合江專區管轄。1985年1月1日,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92年,樺南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西部。北與佳木斯市、樺川縣、集賢縣接壤,東北與雙鴨山市毗鄰,東、南與寶清縣、勃利縣相連,西與依蘭縣以倭肯河、松木河為界。全縣總面積4412平方公里。全縣共轄6鎮、13鄉。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41.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2萬人;滿、回、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縣總人口的5%。縣政府駐地樺南鎮。(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樺南縣地處樺川縣之南,故名樺南。本縣設置較晚,解放後由樺川縣析置。一九五六年曾一度撤銷,並入樺川縣,一九六四年重新恢復樺南縣。
8. 穢貊族人的歷史
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長春)融合成為惠漠(穢貊)部族(滿族前身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穢),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西漢時期建立扶余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滿語「關口二郎」當為灌口二郎轉音,實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改國都合龍城為「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質建築。在此後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古代王國的王都。
穢貊族由於在朝鮮半島北部的歷史分布,因此成為今日韓國學者爭論的根源。朝鮮半島的穢貊人在高句麗征服半島北部後融入高句麗,成為高句麗人來源之一。公元668年,唐滅高句麗,高句麗人口幾乎全被唐政府內遷回中原融合。在此之前,穢貊人在半島的分布從未離開過傳統漢四郡地區。而現代朝鮮人的直系來源為半島南端的三韓部落以及後來的新羅王國,與穢貊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
濊貊族主體在夏商時本居於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東北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竹范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屬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後來在東北地區建立政權的夫余和高句麗,就是在融合濊貊等東北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余,後改為扶余。夫余是漢朝在東北的地方政權,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南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縣,北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余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的後裔以及高句麗和漢族人融合了。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系,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根據考證,豆末婁的前身是在族屬上與北夫余有關的北夷索離國。豆末婁在八世紀初,被黑水靺鞨及室韋諸部所吞並。至此,松嫩平原上濊貊——夫余族系統已經完全融合到肅慎和東胡系統之中。而遷徙到朝鮮半島北部的穢貊人則在高句麗進軍半島後被高句麗征服,成為高句麗的居民來源之一。至此穢貊人在歷史上完全消失。
9.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世發屯張東南女27現在住址
你可以到派出所去查查看,應該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