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城遺址
A. 敦煌漢長城遺址怎麼樣
漢長城遺址的門票是和玉門關河滄城連在一起的,40塊錢一個人,可以順便前往。之前也曾去過遺址之類的景點,感覺遺址就是遺得不剩下什麼東西的地方,因此對此是有心理准備的,不過這里倒還是剩了一些東西。一段接著一段的土石牆也依舊可以看得出漢長城的外立面,再往稍遠處一些還能看見一個高些的土石墩,應該就是原先的烽火台之類的吧,整個景區也不見有別人,就我們三個,滿目皆是土黃色的一片,實在是凄涼,不過這兒雖說沒有什麼好看的,但試想在漢代的東西經歷了那麼多年還依舊豎立在那片荒蕪中,這本身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兒了,就權當順便到此一游吧。
B.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的作用有哪些
漢昭帝以後,漢宣帝繼續築城屯戍,對西域進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漢宣帝派侍郎鄭吉在渠犁築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漢宣帝又任鄭吉為都護西域騎都尉,設置西域都護府於烏壘城,以管理西域烏孫、大宛、康居、桃槐、疏勒、無雷等36屬國,以後西域屬國發展為50個。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保存到後來,留下了很多的長城遺址,其中,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安西境內的漢長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處。
這段長城東起甘肅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甘肅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
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在這段長城中,玉門關境內的漢代長城遺址,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輪廓。這段漢代長城,全長70多千米,保存較完整的一段約20千米。最高部分約有2.3米,最低部分則只有0.3米。
這座漢長城,若以紅柳層計算,最高部分有7層,最高處約2.5米,最厚處約4米,每層紅柳厚約0.2米,砂石和土層最厚處約2米,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厚約0.1米,最頂部的積砂層厚約0.4米。它是河西走廊漢代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這段以砂石、紅柳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
在這段長城附近還有一處著名的敦煌漢長城遺址。這里的長城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為,在我國的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古人在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在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
在這條長城沿線,每隔5千米左右還築有烽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約為5千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內的烽燧約有80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
築造結構主要有3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後來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跡和殘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舉火報警,傳遞消息的作用。漢代烽火信號標志有5類,可分為烽、表、煙、苣火和積薪。其中前3種主晝,苣火主夜,積薪晝夜兼用。
這5類烽火信號,並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據敵情組合使用。例如,有敵情10人以上者,白天點一堆積薪,舉兩烽;夜間點一堆積薪,點亮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點兩堆積薪,舉3烽;夜間點兩堆積薪,點3苣火。
在古代用這種方法傳遞軍情,比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從敦煌至長安用馬傳遞需要15天左右,用點烽燧傳遞只需要三天兩夜就可到達,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創舉。
除這兩段長城,在我國的河北省承德境內、甘肅省金塔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以北的烏拉特草原等地,還有幾處著名的漢長城遺址。
C. 金塔縣漢代長城遺址在哪裡
金塔縣漢代長城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北山南麓的山脈間,長城呈東西走向,東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
D. 漢長城的現存遺址
玉門漢長城
玉門境內的這段漢代長城,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輪廓。玉門境內的漢代長城,全長70多公里,保存較完整的一段約20公里。最高部分有2.3米,最低部分只有0.3米。現存的漢長城,若以紅柳層計算,最高部分有7層,最高處約2·5米,最厚處約4米,每層紅柳厚約0·2米,砂石和土層最厚處約2米,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厚約0.1米,最頂部的積砂層厚約0.4米。它是河西走廊漢代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這段以砂石、紅柳、芨芨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
敦煌漢長城
敦煌漢長城 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里許築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每座烽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三十華里外都能看到。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漢代烽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築造結構主要有三種:一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牆,形成一間小屋。有的頂部現在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跡和殘木柱等。
承德漢長城
漢長城在承德境內主要分布於豐寧、灤平、隆化、承德四縣,以相當於縣、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為中心,輔以亭、障設施,與沿河川修築的多路烽燧相聯綴,僅少數地段築有長城牆體,長城牆體與多路烽燧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金塔縣漢代長城遺址
甘肅金塔縣博物館2010年1月新發現的這段漢長城遺址和烽燧、城障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北山南麓的山脈間,長城呈東西走向,東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成縣文物普查組發現的古棧道遺址,位於該縣蘇元鄉董家壩村南約1公里的兩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分布在長80米、寬20米、面積達1600平方米的范圍內,共有棧道孔70個。
E. 中國現存的古長城遺跡哪些地方有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隨著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築,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全長7300千米(14600華里)以上,號稱萬里長城。其中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由於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也較完整,兩端兩個關城東西遙遙對峙,長度為6700千米(13400華里)。
沿革 長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它們聯系起來,便成了長城。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民族諸侯爭霸,相互兼並,出現了秦、楚、齊、燕、韓 、趙、魏等幾個大國。它們彼此之間為了防禦,利用原來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脈,逐段構築城牆和關塞並將其聯系起來,構成長城這一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體系。但規模較小,互不連貫。約公元前7世紀,楚國最早修築長城。其後,從公元前6~前4世紀前後,齊、燕、趙、秦、魏、韓各國也相繼修築了互防長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建立起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為防禦匈奴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以後,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均大規模修築或增築長城。明代是長城修築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其修築規模之宏大,防禦組織之完備,所用建築材料之堅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個朝代。
戰國長城 戰國時期的長城是諸侯國家互防長城,規模較小,互不連貫。①楚國長城。楚長城築於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據史料推測,其位置當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內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內。地處楚國都城的西北和東北面,用於防禦鄰國的進攻。②齊國長城。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③中山國長城。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於趙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④魏國長城。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⑤韓國長城。韓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⑥秦國長城。秦自商鞅變法以後,在七國中政治和軍事上占據優勢,但秦北方的游牧民族東胡和樓煩,經常南下騷擾 ,因而秦在其北部邊界修起長城作為防禦。其位置,自今甘肅岷縣(臨洮)起,沿六盤山北走,止於黃河邊。⑦燕國長城。燕為防止北方東胡、林胡、樓煩等小國的侵擾和防備南方齊國的報復,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兩道長城。公元前290年,燕國沿燕山山脈修築了北長城。約自今河北張家口東北,渡遼河到達古襄平(今遼陽)。這是戰國時最後出現的一條長城。易水長城是對易水的堤防進行擴建而築成的,用來防齊、趙,保衛燕國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縣的西南,達於文安之南。⑧趙國長城。趙築有南、北兩道長城 。其中南長城又稱漳滏長城,在趙國南境。主要為御魏而建 。漳、滏兩水在今河北臨漳、磁縣境內,可見這段長城在漳水北岸,臨漳、磁縣一帶。
秦始皇萬里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一方面拆除各國原有的長城,鏟除了人為的障礙;另一方面為抵禦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將蒙恬駐守北方邊境,並把秦、燕、趙長城連為一體,建成萬里長城。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向東到陝西綏德黃河邊,與從河套高闕西來的趙國北長城連在一起,渡黃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國北長城,抵達遼東。長城的修建從始皇三十年(前217)開始,約到三十七年結束。
漢代長城 漢長城的修築,除軍事上的防禦之外,西部長城還起著開發西域屯田、保護通往中亞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的作用。①西漢長城。漢武帝時,北方匈奴經常發兵進犯。為抵禦匈奴首先修繕秦始皇時期的長城並沿河西走廊新築長城。元狩二年(前121),開始建築河西長城,通稱「邊牆」。前後約歷時20年。西漢河西長城東自今甘肅永登,西到新疆羅布泊。在「邊牆」沿線,建築亭障和烽燧。根據《居延漢簡》記載,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規定。②東漢長城。光武帝劉秀為防禦匈奴侵擾,保衛國都洛陽,於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長城以南地區修築了四條長城:其一位於今山西離石縣至陝西咸陽東南之間;其二位於今陝西高陵縣東至山西安邑縣之間;其三位於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陘縣之間;其四位於今河北定州市南至臨漳縣之間。
南北朝長城 ①北魏長城。北魏為防禦北部的柔然和契丹南下擾掠,修築了長城。據《魏書·明元帝紀》記載:明元帝泰常八年(423)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縣),西至五原(今內蒙古五原縣),延袤1000千米以上。又在太平真君七年(446),築「畿上塞圍」。所謂塞圍,是比長城低薄些的土牆,用以補長城之不足。它東起今山西廣靈西面上谷,直達黃河東岸,環繞於首都大同,有保衛首都之意。②東魏長城。公元549年 ,東魏東遷於鄴後,也修築了一段長城。西起今山西靜樂縣,東至今山西原平 。③北齊長城。北齊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北周,先後幾次大築長城,其規模稍次於秦長城。北齊天保三年(552)在西北境修築長城,南起今山西離石縣西北黃櫨嶺,北至山西朔州西。天保六年,皇帝下詔,征發180萬人修築長城 ,自今北京居庸關南口,西至今山西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規模修築長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築的兩處長城外,又向東新築長城,至今山海關海邊止。天保八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今山西偏關以東老營附近起,東經雁門關、平型關,到達山西下關附近。為防禦北周,公元563年,齊武成帝修築了今山西、河北交界處沿太行山走向的南北向長城,即今阜平之間的長城。天統元年(565),對天保八年所築內長城進行修葺,並增築新城,自下關附近起,東達居庸關與外長城相接合。齊前後修築長城達1500千米,約30千米設一戍,並在險要地方設置州鎮25所,用以駐兵防守。④北周長城。為防禦北方突厥、契丹犯邊,周靜帝於公元579年,對原北齊長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築,西自雁門,東至碣石。
隋代長城 為了防禦突厥騷擾,隋王朝7次修築長城。主要是對原有長城進行修繕,新增修築不多。唐取代隋後,國威強盛,在北方大破突厥,邊界遠在長城以外,長城已失去了作用,無需修築或增築。宋朝雖統一了中原,但北部有遼、金的對峙,所轄范圍已在原來秦、漢、北朝長城的南面,長城南北許多地方均被遼、金兩國佔領。後宋王朝勢力又退到長江以南,更談不到修築長城。遼代對長城的修築,僅清寧四年(1058)在鴨子河與混同江之間修築了一段,規模不大。
金代長城 公元1115年金王朝建立後,為防禦西北邊陲的蒙古人進攻,修築了明昌舊城和明昌新城兩道長城。明昌舊城舊稱兀術長城或金源邊堡。據《黑龍江省志》記載,呼倫縣北,根河之南,有城東端起烏蘭哈達之北,沿海拉圖山脈,北折而西,至暖水河而盡。明昌新城在明昌舊城之南 ,又稱金內長城、金壕塹、邊堡等。西起今黃河河套陝西段 ,東達今黑龍江省松花江。元代,蒙古族統治整個中國,版圖地跨歐亞,長城對他們意義不大。但為了防止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起兵反抗,檢查過往客商,也對原來長城的許多關隘險要處加以修繕,設兵把守。
明代長城 明滅元朝以後,為防止蒙古族再次南下,200多年中從未中斷對長城的修築。大多是沿著北齊、北魏所築的舊長城進行修築。今人看到的長城,絕大部分是明弘治時期所修。明長城自居庸關以西,分南北兩道,到山西偏關附近的老營相合,被稱為內、外長城或里、外長城。里長城從居庸關西南出,經今河北進入山西至老營。外長城自居庸關西北,進入山西,沿內蒙古、山西交界往南達於偏關、河曲。長城關隘、險口很多,其中居庸關、倒馬關、紫荊關靠近當時首都北京,稱為內三關;自此往西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稱外三關。內外三關是保衛京師的重要關口,常派重兵把守。清朝滅明以後,由於政治、軍事的發展,改變了統治策略,採取「懷柔」政策,利用宗教信仰拉攏蒙、藏各族上層王公貴族,用思想統治代替了軍事防禦,不大修築長城 。縱觀長城的歷史,自春秋以來,除漢族各王朝的統治集團修築長城外,中國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如北魏、北齊、北周、遼、金等朝代也都修過長城。就是蒙古民族統治的元朝也曾對一些長城的關隘、烽火台進行維修利用。長城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豐碑。
F. 中國境內有哪些古長城遺址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修築的歷史最早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把北方崇山峻嶺上的進行整修和擴建,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一開始出現並不叫長城,而叫「方城」。《汲冢周書?作雒解》曰:城方千七百三十丈,郛方七百里。齊《考工記》雲: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國就是方形的都城。不僅都城為方形,其他城也為方形。按照周禮天圓地方的思想,周諸侯國的城都是按周天子規定修建的。
楚長城
春秋南陽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從楚國始築長城到《春秋》《左傳》《史記》中一直稱楚長城為方城。因為長期有長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們並不認為方城是長城,甚至以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更不知道楚方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城。據《左傳》記載:「僖公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東周列國志》中說:「周惠王二年,楚王回至方城,夜叩城門。」《南陽地區志?方城》說:「楚文王時於方城山(今小頂山)修築長城,曰方城,以守衛其北境,方城縣由此得名。」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
楚長城從方城縣北起,南至泌陽縣再折向西南唐河縣,對峙著齊國的方向。後在戰爭中不斷展築,西邊沿南召、嵩縣、西峽、內鄉、鎮平鎮,到鄧州市羅庄鄉土谷山止,綿延起伏三四百公里。如今,在內鄉縣、西峽縣、方城縣,還有長城遺跡存在。
趙長城
趙長城橫亘於包頭市轄區的中部的固陽縣境內的大廟村,大約戰國時期的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修築。它迤邐於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山南是狹長的土默川平原,水草肥美,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土築長城之上眺望,可隱約看到這段從大廟起,東向邊牆壕村,西向昆都侖區的古跡。趙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秦長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六國,成為中國地區唯一政權,並改制為帝國。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開始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城牆被拆毀。
漢長城
甘肅省安西境內現存漢長城150公里,烽燧70座,城障3處。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敦煌境內的西鹼墩相連。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北齊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泰常八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誠,向西至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築長城,起於北京市居庸關,至山西省河曲縣。
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天保三年至天保八年六年時間里,大修長城有五次。至河清二年三月,「齊詔司空斛掉光督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齊天統元年,「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目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湖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今北京市通州區有北齊土長城遺址,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隋長城
隋長城遺跡位於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內,長約6.8公里,分為3段,牆體為堆築土牆,呈魚脊狀凸起,寬3米至6米,殘高0.5米至1米,部分遺跡表層散見有灰、黑陶片和繩紋磚瓦殘塊。從航空照片和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長城位於明長城大邊和二邊以北,與明長城走向一致。
明長城
從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萬曆,明朝對長城經過先後20次大規模的修建。
明代長城西起今甘肅省嘉峪關市,東達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橫貫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300多千米,是古代留存下來的最堅固、最完整、氣勢也最雄偉的長城。
明長城部分利用了北魏、北齊和秦漢時期的古長城。牆體建築材料有磚、石、土三種。牆體高低寬窄隨地形的險要形勢而異,山高地險處的牆體相對低窄,平地要沖之處牆體則高大寬闊。此外,長城沿線還建有各種城、關、隘口、敵台、烽火台、堡子等,它們與城牆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南方長城
南方長城,又稱為苗疆邊牆,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明嘉靖三十三年始築邊牆70里,萬曆四十三年上起王會營、下至鎮溪修建邊牆300多里,天啟三年鎮溪至喜鵲營添築土牆60餘里。苗疆邊牆全長達430餘里。嘉慶二年重修鎮竿鎮邊牆190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苗疆掀起革屯運動,湖南省政府廢屯升科,結束了在湘西140多年的苗防屯政制度。邊牆體系被廢棄。
南方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它表現了一個朝代的特徵,是研究明清兩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重要的歷史史料。
G. 敦煌清代長城遺址在哪
敦煌境內沒有清長城遺址。有漢長城遺址。
敦煌北端現存除鹼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干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隨著兩千多年歲月的流逝和風雨流沙的破壞,部分長城被夷為平地,多半長城保存下來。其中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保存較好,地基寬3米,殘高3米,頂寬1米,為我國目前漢代長城保留最完整的-段。
H. 漢長城還有哪些遺址
除這兩段長城,在我國的河北省承德境內、甘肅省金塔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以北的回烏拉特答草原等地,還有幾處著名的漢長城遺址。
承德漢長城主要分布於豐寧、灤平、隆化、承德4縣。以相當於縣、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為中心,輔以亭、障設施,與沿河川修築的多路烽燧相連,僅少數地段築有長城牆體,長城牆體與多路烽燧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金塔縣漢代長城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北山南麓的山脈間,長城呈東西走向,東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
烏拉特草原上的漢長城遺址,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千米至80千米。
I. 烏拉特草原上的漢長城遺址如何
烏拉特草原上的漢長城遺址,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千米至80千米。
南邊的一座長城從烏中旗新忽熱蘇木東北20千米處進入巴盟。總體沿西北方向,經烏蘭蘇木的烏蘭呼熱,過川井蘇木,經沃博爾呼熱和阿爾呼熱入烏拉特後旗巴音前達門蘇木境內,經寶音圖、烏力吉蘇木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巴盟境內長約300千米。
北邊的一座長城從烏中旗巴音蘇木的巴音圓圇東37千米處入巴盟境內。
沿西北方向經敦達烏蘇,轉西經巴音杭蓋蘇木、過伊很查干入烏後旗,經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干向西南入寶音圖蘇木,再向西南入烏力吉蘇木,復轉向西北,經烏力吉蘇木的沙爾扎塔、呼倫陶力蓋西北入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在巴盟境內長約280千米。
J. 敦煌玉門關景區,還有河倉城,漢長城是三個景點嗎
您好,敦煌玉門關漢長城河倉城是屬於同一個景區內,用的也是一張套票,他們三內個相輔相成,?缺容一不可,玉門關相當於邊防檢查站,在玉門關西北三公里左右是漢長城,把戈壁上唯一的水源圍起來,抵禦匈奴,保護關內百姓,河倉城在東南六七公里的地方,是儲備軍糧的地方,所以說缺一不可。
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