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橋遺址
❶ 跨湖橋文化有哪些特點
跨湖橋文化發現於浙江省蕭山區,是我國乃至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蕭山人民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它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等多個「文化之最」,有著8000年的歷史,它將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000年。
蕭山區位於錢塘江南岸,屬古越地。公元2年建縣,稱余暨,東吳黃武年間改為永興。相傳越王為強大的吳國所逼迫,只剩少數兵卒駐留在縣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顧蕭然,所以稱該山為蕭山,又叫蕭然山,蕭山區名由此而來。
蕭山中部,有一個著名的湖泊,叫湘湖,又叫西城湖。湘湖的南、北部還有相互通連兩個湖泊,為臨浦和漁浦。人類在此生存繁衍,治水防澇為必用之功。
湘湖成湖於宋代,由於長期湖底淤泥沉積,遺址表土厚達三四米,因而遺址內的文物保存比較完整。
跨湖橋遺址600多平方米,文物無數,包括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等文化以及非常豐富的動物遺骨。並發現建築遺跡、灰坑等。經測定,在8000年至7000年間。
跨湖橋遺址中還發現了獨木舟及相關遺跡。年代在8000前左右,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獨木舟及相關遺跡。
除了跨湖橋外,在湘湖的下孫自然村也發現了與跨湖橋文化同類型的下孫遺址。
跨湖橋文化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馬家浜文化等形成一個系列,把浙江文明史前移了1000年,杭州也因此成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湘湖地區的跨湖橋文化遺址中,以釜、缽、圈足盤、罐為代表的陶器群,不見於江南其他新石器遺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線輪等,都說明了跨湖橋文化類型的獨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百里之外的河姆渡更為先進。
跨湖橋文化共創造了「十個之最」,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之外,還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漆弓、我國最早的「草葯罐」、我國最早的慢輪制陶技術、我國最早的水平踞織機、我國最早的甑、長江下游地區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區最早的席狀編織物、南中國地區最早的彩陶、南中國地區最早的家豬,使蕭山擁有了8000年人文歷史底蘊。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是中華民族葯文化的淵源。在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中,發現了盛有煎煮過的草葯的小陶釜,說明史前期人們早已認識到自然物材的葯用價值。
早在8000年前,跨湖橋先民就在蕭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譜寫了光輝璀璨的史前文明,因此跨湖橋文化是我國乃至世界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蕭山人民引以為傲的寶貴財富。1990年,蕭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湘湖區域的城廂磚瓦廠取土工地發現了一處史前遺址,由於遺址的位置處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橋畔,就把遺址定名為「跨湖橋遺址」。
2004年,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嚴文明代表參加「跨湖橋遺址考古學術研究會」的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8所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等11家權威的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機構的35位專家學者,宣布跨湖橋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類型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種獨立考古學文化——跨湖橋文化。
❷ 跨湖橋遺址出土的小陶釜是怎樣的
在跨湖橋遺址還發現了一件稍有殘缺的繩紋小陶釜
❸ 跨湖橋遺址何時確立代表跨湖橋文化
2004年,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嚴文明代表參加「跨湖橋遺址考古學術研究會」的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8所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故宮博物院等11家權威的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機構的35位專家學者,宣布跨湖橋遺址所代表的文化類型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種獨立考古學文化——跨湖橋文化。
❹ 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遺址發掘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蕭山市博物館
跨湖橋遺址經過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000平方米左右,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經碳14測定和熱釋光測定,其年代在8000-7000年之間。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是中華民族葯文化的淵源。在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盛有煎煮過的草葯的小陶釜,說明史前期人們早已認識到自然物材的葯用價值。
跨湖橋遺址1990年曾作發掘,所取標本的14C測定年代距今七八千年,超過著名的河姆渡遺址,這在東南沿海的新石器時代考古中是一個重要的發現。2001年5—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市博物館對跨湖橋遺址進行第二次發掘 ,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復原器近150餘件,器物形態及其組合迥異於河姆渡、羅家角等附近地區發現的早期文化遺址,可明確為一個新的 、獨立的考古學文化類型。
此次考古發現一件稍有殘缺的繩紋小陶釜,口徑11.3厘米、高8.8厘米,外底有煙火熏焦痕,器內盛有一捆植物莖枝,長度約5—8厘米,單根直徑一般在 0.3—0.8厘米間,共20餘根,紋理結節清晰,出土時頭尾整齊地曲縮在釜底。 從現象觀察,當屬因故(陶釜燒裂)丟棄的煎葯無疑。標本送浙江省葯品檢驗所中葯室檢測,定為莖枝類。傳說中商初重臣尹伊發明「復方」草葯,而這次出土的顯然是「單方」,這一珍貴資料對研究我國中草葯的起源尤其是煎葯起源具有 重要價值。
2002年11月又發現了獨木舟及相關遺跡,獨木舟標本經碳14測定,其年代達8000年左右。這是目前發現的國內最早的獨木舟相關遺跡。
2003年5月,在湘湖區域的下孫自然村又發現了與跨湖橋文化同類型的遺址――下孫遺址。
❺ 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石器有什麼特色
跨湖橋遺址還出土了很多木槳
❻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有什麼主要東西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性博物館,前身為2006年4月開館的跨湖橋遺址臨時陳列館,2009年9月28日新館建成開館 ,其中收藏和展示出土的骨、木、石、陶等器物。博物館佔地83畝,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展陳區域由"八千年回首"主題陳列和遺址保護廳組成,建築總體以船為造型。2009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跨湖橋遺址自1990年6月首次發掘以來,經過三次考古發掘,其中2002年發掘出土的獨木舟及相關遺跡,中華第一舟經碳十四測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獨木舟。獨木舟採用火焦法製作,出土時在其周圍發現樁架結構、木槳、石錛、編織物等大量相關遺跡和遺物,對研究我國造船史、交通史以及世界造船史,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橋獨木舟,採取原址保護的方式,安卧在湘湖水底下6.5米的遺址廳內。、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湘湖路978號(近湘湖)。
交通:K716(跨湖橋站下,向北步行220米)、K707(跨湖橋站下,向南步行380米)均可到達。
❼ 浙江蕭山跨湖橋是我們國家最早發現什麼的遺址( )。
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
跨湖橋文化遺址要早於河姆渡遺址1000年,是當時發現的浙江省境內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跨湖橋遺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獨特,是一種獨立的文化類型。這一發現,把浙江的文明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浙江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重要證據,她也再次有力地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常識建築篇。
❽ 跨湖橋是哪個朝代建的
跨湖橋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湘湖旅遊開發區內,離蕭山城區約4公里,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交匯處。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上、下湘 湖泉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跨湖橋遺址位於跨湖橋西南約700米的湘湖地帶。遺址共測定碳十四年代數據和熱釋光年代數據29個,均分布在距今約8000~7000年間。
遺址名稱:跨湖橋文化遺址
發掘地點: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跨湖橋
發現及發掘時間:1990年發現並首掘,2001年進行第二次發掘,此後發掘工作持續至今。
距今歷史:7000-8000年
考古地位:是浙江境內發現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為探討長江中游和下游的文化關系提供了重要線索,也為研究當時整個長江流域的文化格局以及此後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文化類型及承繼關系:其器物特徵不同於長江下游地區已知的各支考古文化,是一支全新的、獨立的文化類型。
浙江省跨湖橋遺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西南約4公里,浙江第一大河錢塘江與浦陽江流經這里。遺址及周圍地區是古湘湖,現已大部分淤積,正是這些三四米厚的湖床淤泥有效地保護了下面七八千年的古老文化。跨湖橋遺址發現以來卻受到了「冷落」,直到2004年,跨湖橋文化才作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種獨立的文化類型被考古界所確認。
❾ 「跨湖橋遺址」的名字是怎樣由來的
1990年,蕭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湘湖區域的城廂磚瓦廠取土工地發現了一處史前遺址,由於遺址的位置處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橋畔,就把遺址定名為「跨湖橋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