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崧澤古文化遺址

崧澤古文化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2 19:36:01

① 崧澤遺址在哪裡

崧澤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
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
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② 崧澤古文化遺址在哪裡

位於青浦縣城向東五公里處的崧澤村,經過一系列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發現了一個原始村落,距今約有五、六千年,並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跡。它是上海地區迄今為止最早的古文化遺址。

③ 崧澤古文化遺址的介紹

崧澤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內器時代遺址,容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④ 上海市歷史遺跡可參觀的有哪些

1、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 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龍華塔

又稱「報恩塔」,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247年),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系磚木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總高41.03米(自底層圍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龍華塔底層塔心室地面與底層圍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層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以斗拱向外挑出飛檐,出檐甚寬,檐角懸鐵馬(俗稱銅鈴)。龍華塔在自身纖細、輕靈、飄逸的基礎上,融入了吳越文化,是中外建築文化合璧的產物。2006年5月25日,龍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佛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玉佛寺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

玉佛寺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師。玉佛寺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5、靜安寺

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

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⑤ 中國美術史中提到的"崧澤"是什麼意思

崧澤文化距今約 5800-49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 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 800 余件。

根據考古,青浦區境於 7000 年前已經成陸,現在的崧澤村當時瀕臨東海,是一片沼澤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南等處有山陵、土墩、林木,水草茂盛,是適於遠古人類生息的地區之一。崧澤於 1958 年由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然後於 1961 年和 1974 年兩次有計劃地發掘,挖出古墓 100 座,還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獸骨、稻種等遺物,證明崧澤距今 6000 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崧澤遺址於 1962 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2 年在中國考古年會上認定此處遺址介於以嘉興為中心的馬家族文化和以餘姚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間,命名為崧澤文化。

崧澤於 6000 年前,人們謀生已由極為原始的漁獵採摘轉為以畜牧和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了。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鋤耕進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為主的舊石器時代轉為以使用比較精製的石器為主的新石器時代。從發現的出土稻穀和稻葉看來,崧澤 6000 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這時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制鼎。

在崧澤發現的兩口 6000 多年前的馬家家族文化水井,均為直筒,井壁光滑,水源豐富,遺有獸骨,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工藝也較先進,其形制沿用至今。

不少墓地陪葬品質精量大,豐富多彩,這都表示 6000 年前的崧澤人生產、生活、文化發展已達到一定階段.

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青浦縣城向東五公里處的崧澤村。經過一系列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發現了一個原始村落,距今約有五、六千年,並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跡.

崧澤文化距今約5800-4900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4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800餘件。

崧澤遺址在青浦城區東4公里處,北距318國道約90米。遺址中層為崧澤文化墓地,共發現136座墓葬,葬式是將人體平放在地上,堆土掩埋,一般都頭向東南,仰身直肢;隨葬品放置在身體周圍,主要有生前使用的石器和陶器;有的口內還有玉琀,頸部佩帶玉璜,手臂上有玉鐲等,墓葬方式與北方黃河流域挖土坑埋葬的習俗有明顯不同。出土的陶器以灰黑色為主,器型種類有鼎、甗、豆、碗、簋、盆、瓶、壺、杯、觚、匜、罐和澄濾器等,陶器基本上用泥條盤疊加輪修的方法製成;在陶器的器壁上常見谷殼和草屑的印痕,生活用具中又有淘米使用的澄濾器,可見古人以種植水稻為主要生產活動,並把稻米作為主食。生產工具只見斧、石奔 、鑿,農業尚處在鋤耕階段。遺址中發現許多家豬的牙床和骨骼,說明豬的飼養也是生產活動的組成部分。位於福泉山遺址的崧澤文化層發現了古人居住的村落,有木柱、墊板、樹枝、灶膛、大陶鼎、陶網墜、骨錐、骨針及食後丟棄的豬、鹿、魚、龜等動物的碎骨,是一處典型的民居遺址。在遺址北側是17座墓葬,埋葬方式與崧澤遺址相同。從合葬墓的實例來看,5000多年前上海地區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逐步過渡的階段。

位於無錫市郊的仙蠡墩遺址,是無錫本地崧澤文化的典型。

⑥ 有關崧澤遺址的資料,越多越好!限時30分!

崧澤文化距今約 5800-49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 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 800 余件。

根據考古,青浦區境於 7000 年前已經成陸,現在的崧澤村當時瀕臨東海,是一片沼澤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南等處有山陵、土墩、林木,水草茂盛,是適於遠古人類生息的地區之一。崧澤於 1958 年由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然後於 1961 年和 1974 年兩次有計劃地發掘,挖出古墓 100 座,還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獸骨、稻種等遺物,證明崧澤距今 6000 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崧澤遺址於 1962 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2 年在中國考古年會上認定此處遺址介於以嘉興為中心的馬家族文化和以餘姚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間,命名為崧澤文化。

崧澤於 6000 年前,人們謀生已由極為原始的漁獵採摘轉為以畜牧和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了。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鋤耕進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為主的舊石器時代轉為以使用比較精製的石器為主的新石器時代。從發現的出土稻穀和稻葉看來,崧澤 6000 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這時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制鼎。

在崧澤發現的兩口 6000 多年前的馬家家族文化水井,均為直筒,井壁光滑,水源豐富,遺有獸骨,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工藝也較先進,其形制沿用至今。

不少墓地陪葬品質精量大,豐富多彩,這都表示 6000 年前的崧澤人生產、生活、文化發展已達到一定階段。

⑦ 崧澤古文化遺址的文物遺存

崧澤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

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了,「崧澤文化」作為一個考古學的年代命名,載入了中華文明的史冊,那籠罩在崧澤「土山」上的神秘面紗,被當地農民和考古工作者一一揭開。那掩隱於崧澤厚厚泥土下的「文化」,被挖掘了出來。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

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崧澤古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彩繪陶豆:口徑17.4厘米,高11厘米,崧澤遺址出土。食品器皿。盤壁上有紅褐色和淡黃色彩繪的弧線圖案,圈足上飾紅褐色寬頻紋彩繪。整器色彩斑斕,雍容華貴,為陶豆器皿中的珍品。

釜形紅陶鼎:通高32.6厘米,口徑17.7厘米,崧澤遺址出土。炊器。夾砂紅褐陶,整器古樸雅緻,構思簡潔,是商周時期青銅器藝術造型的雛形。

灰陶瓦楞紋刻劃符號壺:口徑7.6厘米,高19.2厘米,崧澤遺址出土。食物器皿。侈口,壺頸呈喇叭形,壺腹為球形,平底,矮圈足。壺身自肩至底滿飾瓦楞紋,底部刻劃一象形符號,可能是先民用來表達自己某種意圖的符號。陶器上的刻劃紋對研究中國文字起源有很高價值。

三口陶器:高14.6厘米,崧澤遺址出土。盛放液體器皿。泥質灰陶,上部有三個瓶口,相連呈"品"字形;腹部微弧,也成三角形,底略平,附三個扁足。這件陶器可能是盛放美酒的器具,上部的三個瓶口,可同時供三人吸吮美酒。類似這樣的陶器,上海地區出土器物中很少見,非常難得。

黑陶刻紋蓋罐:此罐泥質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圓口,直頸,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個小孔,以三個為一組,對稱排列。 腹上部飾壓印的鉤連紋,腹中部飾鋸齒形堆紋; 器口有蓋,倒置呈覆盤形。整個造型美觀大方。 l974年上海青浦崧澤遺址墓葬出土。

灰陶人頭瓶 :它有21厘米高,整體看去是一件陶瓶,瓶體為葫蘆形,有三節圓渾的葫蘆肚;令人驚異的是,瓶子頂端赫然長出一個長脖子的小人頭,像是泥巴柔軟時揪出來的;眼睛和嘴是戳出的孔洞,還捏出鼻子、耳朵和腦後的發髻;瓶口開在人物胸前,黑洞洞的。

⑧ 崧澤文化的背景資料

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

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屬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

從發現的出土稻穀和稻葉看來,崧澤 6000 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這時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制鼎。


(8)崧澤古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崧澤文化的的研究

1、陶器淺識

崧澤文化時期的制陶,在中國新石器諸文化中,可謂是進入了一個劃時代成就的時期。首先開創了輪制陶器。其前期,已採用泥條盤迭再加慢輪整修的制陶方法。陶器的器壁比較勻稱,可見到不很挺直的輪紋。

2、三口陶器

三口陶器高14.6厘米,崧澤遺址出土。盛放液體器皿。泥質灰陶,上部有三個瓶口,相連呈"品"字形;腹部微弧,也成三角形,底略平,附三個扁足。這件陶器可能是盛放美酒的器具,上部的三個瓶口,可同時供三人吸吮美酒。類似這樣的陶器,上海地區出土器物中很少見,非常難得。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