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遺址
㈠ 中都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中都是現在安徽省鳳陽縣城中心。
中都指的是明中都,明中都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中心,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安徽鳳陽所營建的一座都城,由明朝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主持全部工程的營建工作。
明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明中都佔地總面積為382.30公頃,其宮城比北京故宮大12萬平方米。明中都的建設按照《考工記》設計,具有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布局特點,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全城。
(1)中都遺址擴展閱讀:
中都城以外城、禁垣、皇城三道城牆呈套方格局圍合,中都城中軸線上空間序列清晰,充分體現了宮闕建築的尊嚴和雄偉氣魄。1982年,明中都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2017年12月成為安徽首個國家大遺址公園。
古城歷經600餘年的拆除和多種因素破壞,已殘垣斷壁,只留有巍峨的城牆屹立在鳳陽縣新舊城區間。從現存的遺址規模、石刻構建可以感受到明中都昔日的磅礴氣勢。
㈡ 元中都遺址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勘查和發掘
元中都遺址從1997年開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張家口市文物管理處開始對元中都遺址展開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對元中都進行了科學的認定。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探明了主要建築遺址的形狀。2013年,《元中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同意,並由河北省批准予以公布。《元中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以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正確處理遺址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關系為原則,規劃中明確了元中都遺址近期、中期、遠期考古研究、保護及展示利用的工作重點。
㈢ 元中都遺址宮城的宮牆南城門發現了哪些藝術品
元中都遺址宮城的宮牆南城門發現了大量的琉璃構件,有塑龍琉璃殘塊、浮雕牡丹花,還有筒瓦、瓦當、滴水、鳳鳥、仙人,以及大殿屋脊上華麗的裝飾殘件等,藝術造型寫實逼真,栩栩如生,表現了大元帝國工匠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底。
㈣ 故宮明中都皇故城考古工作站何時揭牌了
2018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6月9日在滁州市鳳陽縣舉辦。活動中,故宮明中都皇故城(簡稱「明中都」)考古工作站揭牌。
2017年,鳳陽縣對皇城內散落的蟠龍石礎、石螭首、石欄板等文物逐一進行編號登記、拓片、拍照、測繪,為進一步研究和展示提供資料。同時,自2012年開始大范圍啟動對舊城磚的徵集、保護和利用工作。截至2017年5月,徵集到整磚76906塊、殘磚503420塊,已交由縣文物管理所集中保管,並在明中都皇故城遺址修繕保護工作中加以利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㈤ 元朝大都中都上都在哪裡
元大都:位於現今北京市市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中都: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
元上都:城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
元朝的都城隨著時間的遷移不斷地變更,甚至達到一種共存的局面。這其中有的是作為元朝發源地,有的是軍事意義,有的則是用來為元朝皇帝避暑之用。元朝以及蒙古帝國時期,一共修建了四處都城,分別是元大都,元上都,元中都。
(5)中都遺址擴展閱讀:
元代大都的名稱,在源自漢語的「大都」之外,還大概源自畏兀兒語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譯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這個詞在《馬可·波羅游記》的各種西文譯本里有兩種拼寫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這兩種形式都常見於當時的西文文獻。
元大都位於金中都舊城東北。其城郭殘垣,在薊門橋西南仍可以看見,並設有標志「元大都城牆遺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葯居附近,大體與地鐵10號線北段重合。
㈥ 安徽鳳陽否認"毀滅"明中都遺址是怎麼回事
5月15日,作家@張宏傑 發布微博稱,安徽省鳳陽縣有關部門在對明代中都城遺址進行修繕的過程中出現野蠻施工、以新換舊甚至倒賣古城磚的情況。對此,5月16日凌晨,鳳陽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回應稱,經過調查,整個施工過程都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所謂倒賣城磚也是施工人員炫耀吹噓,並未有實際交易。
希望中國文物修復,能夠有一天靠譜起來。
㈦ 金中都的建築特點以及現存的遺址有哪些
金中都的建築規劃特點主要有3點:一是宮城位置居中;二是向《考工記》的規劃思想靠攏;三是城內增建禮制建築,如祭祀天、地、風、雨、日、月的郊天壇、風師壇、雨師壇、朝日壇、夕月壇等。
為了使中都繁榮,海陵王完顏亮採納了張浩的建議,凡是住在中都附近的居民,免去服役10年。
元世宗時期,為了便利漕運,又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開鑿東到通州的運糧河。但因為地勢落差很大,無法控制水勢,運河開成後,很快就淤塞了。不久,又將金口河填塞,以防止永定河洪水泛濫並危及京城。
從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於此開始,到1214年金宣宗完顏珣離開中都並南遷到汴京後,中都作為金朝都城共61年,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軍隊攻陷,城池遭受毀壞。
在現在的豐台區盧溝橋鄉界內尚存有元中都遺址西、南城牆遺址3處:三路居鳳凰嘴村為城西南牆角,牆體殘高3米,綿亘約百餘米,牆南面的水渠為金代護城河遺跡,這是金中都遺址較大的一處。
萬泉寺村有南牆兩段,並連在一起;東管頭高樓村有西牆一段。這些元中都遺址均為夯土牆,是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㈧ 元中都遺址位於哪裡,有什麼意義
元中都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始建於1307年,與大都、上都以及和林齊名,共稱「元朝四大都城」。元中都遺址保存完好,布局清晰,為研究我國封建時代晚期都城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依據。
㈨ 元代於1267年遷都於中都元大都遺址位於現在的哪裡
元朝是由元太祖忽必烈建立的朝代,定都在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現在元大都的遺址據考證在景山的下面
㈩ 元中都遺址的宮殿台基是如何劃分的
元中都遺址的宮殿台基分為上下兩層,總體高出地面約2.8米,周圍用青磚包砌。上層基面為宮殿的主體部分,下層基面為宮殿的迴廊部分,在台基的周圍一共有7條上殿通道。柱廊兩旁各有一條上殿通道,這兩條通道和宮城的東門和西門正對。在前殿的南側共有三條上殿通道,中間是御道,兩邊是文武大臣上殿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