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遺址
『壹』 河姆渡文化遺址有哪些地方
河姆渡文化遺址在寧紹平原共有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江北區傅家遺址。
『貳』 河姆渡文化遺址距今有多少年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於1973年,在距浙江省寧波市以西25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的河姆渡口北面被發現.遺址總面積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深度有四米,用碳-14法測定,第四層距今約7000年,第一層距今約5000年.經兩期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有6700餘件.這些文物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考古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一處聚落遺址,河姆渡先民為中華民族古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叄』 河姆渡文化的文化遺產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夾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劃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體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遺址首先於1976年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被發現而得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分布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干闌式建築型式。干闌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衛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桿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們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脫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跡,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跡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干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中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跡。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鑒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
(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徵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癒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徵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我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
(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樑、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
『肆』 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不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詳細列表
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 41處:
世界文化遺產(26處):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甘肅敦煌莫高窟
長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北京故宮
武當山古建築群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蘇州古典園林
山西平遙古城
雲南麗江古城
北京天壇
北京頤和園
重慶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明清皇家陵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大同雲岡石窟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澳門歷史城區
殷墟
開平碉樓與村落
福建土樓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築群
世界自然遺產(8處):
四川九寨溝
四川黃龍
湖南武陵源
雲南三江並流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中國南方喀斯特
三清山
中國丹霞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4處):
山東泰山
安徽黃山
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世界文化景觀遺產(3處):
江西廬山
山西五台山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伍』 河姆渡文化時期有哪些遺址形成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陸』 河姆渡遺址簡介
河姆渡遺址是浙江省餘姚市一處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蘆山寺村的姚江北岸。
遺址發現於1973年夏,此後的兩次發掘發現遺址包含4個疊壓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築等遺跡,出土了夾炭黑陶等遺物和大量動植物遺存和栽培稻穀,一時轟動學術界,其代表的考古文化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1982年,河姆渡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考古》雜志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發現地建有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展示區。
(6)河姆渡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河姆渡遺址共發現61餘種動物的遺骸,主要見於第一期和第二期,尤以第一期居多。這些遺骸多因古人食用後丟棄而較為破碎。其中,無脊椎動物3種,脊椎動物58種,脊椎動物中以哺乳類為最多,此外還包含爬行類、魚類和鳥類。在遺址中發現的豬和狗為馴養動物。
在發現的豬標本中,少年個體和成年個體佔到90%,且第一期發現的陶豬身體比例介於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證明當時已有養豬食肉的行為。遺址中出土的狗標本和狼存在明顯的差異,且在居住區發現了疑似狗糞,證明當時已馴養狗。
此外,發現較多的水牛標本,說明當時也有可能馴養水牛。其餘動物為捕獵所得,包含象、犀牛、麋鹿、紅面猴等在浙江野外已不存在的物種。據研究,這些物種遺骸應當是本地所產。
『柒』 河姆渡文化建築遺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通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干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遺址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是我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國展覽,深深地震撼著整個世界。
『捌』 河姆渡文化遺址被發現發現的意義是什麼
河姆渡文化是發現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金吾廟村的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流域氏族的情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我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為研究當時的農業、建築、紡織、藝術等東方文明,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佐證。
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河姆渡文化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石斧等打獵所用的工具,也有比較少的裝飾品,更多的是木器和骨器。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農業上使用的耒耜。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尤其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
在河姆渡還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平。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
較為特殊的陶器有陶灶和陶盉兩種。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而陶盉則被認為是古代的一種酒器。河姆渡文化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遺址中有大量的稻殼,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7000年前的稻米。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
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余糧囤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因此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遺址發現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的發現,不但改變了我國栽培水稻從印度引進的傳說,甚至還可以依此認為河姆渡可能是我國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發源地。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除了以稻作農業為主外,還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遺址中除稻穀、谷殼、稻桿、稻葉等作物遺存,還有其他許多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和薏仁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遺址的動物遺存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豬、狗、水牛等家養的牲畜。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即採用鹿和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
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摩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
河姆渡遺址共有骨耜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那時已有舟楫的使用了,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干欄式建築。干欄式建築是我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以河姆渡發現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
河姆渡遺址中的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和加工成的榫、卯、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
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我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遺址中所發現的企口板、銷釘孔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我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
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中還發現了最早的水井遺跡。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分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導致的。
河姆渡遺址中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據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件,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河姆渡遺址中相當多的骨哨,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狩獵時模擬動物聲音的狩獵工具。
陶塤也是河姆渡的代表遺物,塤身呈鴨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樂器,只是河姆渡的陶塤只有吹孔而無音孔,可見它的原始。
河姆渡遺址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象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人體裝飾品有璜、管、珠、環、餅等,其中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螢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河姆渡遺址充分顯示出我國南方長江流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發展不亞於華北的文化,這可證明我國文化其實是多元發展,各有特色的。
河姆渡文化遺址在寧紹平原共有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
1976年,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開「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工作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在7000年前長江流域同樣有著繁榮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一致同意了對「河姆渡文化」的命名。
1977年至1978年第二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年至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年至前3300年。
『玖』 河姆渡遺址的文物遺存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范圍內發現大量干欄式建築遺跡 ,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布面積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檐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梁、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通過與樁木綁扎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建造龐大的干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復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紡織工具數量多、種類豐富。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縫紉用的是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厘米,徑大0.2厘米,針孔大0.1厘米,與今天大號鋼針差不多。從出土的葦編和器物上精緻的圖案看,當時織品為經緯線數量相同的人字紋和菱紋。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共8支,系用原木製作,形似後世的木槳,只是形體略小一些。有槳一定有船,推測河姆渡人已劃著獨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魚采菱,也可能用於氏族間交流時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單純用天然漆漆於木器表面,稍後在天然漆中摻和了紅色礦物質,使器物色彩更加鮮亮,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這里當時已有相當發達的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河姆渡遺址的發現,使人耳目一新,過去誰會想到遠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長江下游會存在著如此燦爛的文化呢!」
河姆渡文化 的發現,使長江下游地區史前考古學跨上了新台階,改變了過去人們的認識,以事實糾正了以往認為江南前文化發展較晚的觀點。正如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所說:「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民族文化先從這里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其它地區文化比較落後,只是在它的影響下才得以發展。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曾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文明時期,它常常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特點和途徑在發展著。」
『拾』 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文化遺址
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宣布,經4個多月搶救性發掘,在寧波市江北區境內,位於寧紹平原東部,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首次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傅家山遺址。
此次發現的傅家山遺址是浙江省繼河姆渡遺址發掘之後規模最大,出土器物最多,保存遺址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
發掘的器物顯示,傅家山遺址是一處以耜耕農業為主的原始村落,屬於耜耕、漁獵和採集經濟並存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類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在寧波市區范圍內首次發現的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址。寧波市考古所副所長褚曉波說,這次發掘出來的傅家山遺址與河姆渡遺址相距近20公里,和前不久發現同屬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遺址相距五六公里。三處遺址的地理位置構成三角形狀,其共同的特徵是圍繞姚江逐水而居,因此,也可以說寧波姚江流域是河姆渡文化的故鄉。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傅家山遺跡為木構建築基址,面寬方向長度30餘米,並在南北兩端的地層中延續。建築基址進深方向寬度約16餘米,有7至8排木樁。基址殘留較多的是樁木、木板,還有少量帶有榫和卯孔的建築構件。其中樁木成排、成組有規律地向面寬方向分布,木板散亂於其間。
根據樁木用材的大小、走向和建造的手段分析,考古專家推測出這里可能有兩種建築類型:一種是樁木和橫木有序結合構成干欄式建築的地基,另一種是柱坑式建築基址。考古人員根據建築遺跡上部的地層中發現的木炭碎屑推斷,火災是造成傅家山原始村落遭毀的原因。傅家山遺址發掘了大量陶片,有些器形和紋飾在河姆渡文化中屬首次發現。考古專家介紹說,根據功能可分為炊器和盛儲器,主要有釜、罐、盆、盤、缽、器蓋、器座、支座等。
據考證,傅家山先民定居以後,種植水稻是它最主要的食物。根據是骨耜農具的使用、夾炭陶中大量摻和的稻穀和陶器上穀粒、稻禾的刻劃紋飾等。除此之外,漁獵和採集是這些先民必要的經濟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