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教案
A. 記一次游記(軍訓)作文教案
軍訓軍訓,我又愛又恨。你們肯定知道,我們軍訓了,可為什麼是又愛又恨呢?下面聽聽吧。
第一天:我們拿上行李,早早來到學校,贏得其他年級的目光。車來了,我們都上了車。人有一半坐不上車。到後,我們找到了宿舍,放好行李,開始課程。課豐富多彩,我心裡一陣歡喜,肯定很好玩。
第二天:我們早早起床,開始晨跑,好累好累。開始吃飯,飯也很好,再配幾道菜。我們吃的好飽。課程開始了……
第三天:還是這樣。但是多了一些家長,都是來看孩子的。手裡拿著一大包一大包的吃的和穿的。一上午就來了好多家長……
第四天:一樣。我已開始厭煩了,因為成天長跑,我已很難受了。不過,快結束了,忍忍吧……
第五天,也是最後一天,上午我們不再上課,開始了最後一個游戲:生死抉擇。情節十分感人,許多人哭了。中午我們分了雞腿。下午,我們開了散學典禮,依依不捨地走了。
這就是全部,雖然我寫得不怎麼完整,但是也寫出來了開心和痛苦的心情。軍訓軍訓,我又愛又恨。
B. 《怎樣寫游記》教案 新人教版教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回、情感答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C. 怎樣寫游記 作文教案PPT
1,由下到上,在大范圍內又有各種不同類別的景物。例如。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顏色,最後看牛羊……其二,如果什麼都想寫;由上到下,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山巒。參觀游覽一個地方.游蹤為序.色彩特點;到了荒原?1。游覽的順序就是文章的順序。景物的顏色是千變萬化的,才能寫得准確:到了郊外.以景物的類別為序,所見所聞很多;由左到右,按照觀察的順序布局全篇文章。2,可以先看田野,由遠及近,再看原野、具體。只有仔細觀察。那麼,抓住景物哪些特點呢.以方位變化為序,由外到里,就什麼也寫不好,抓住特點,由近及遠。3、生動,由右到左;由里到外。我們參觀游覽一個地方,抓住景物特點;先中間後四周,先四周後中間地觀察,最後看河流,描寫具體、形象
D. 格列佛游記教案
學習目標
1、 能說出與作者、作品相關的文學常識。
2、 能說出小說的主要內容和立意。
3、 能簡要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寫作手法,並由此對社會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學習
1、閱讀《格列佛游記》,瀏覽全書,精讀精彩部分,寫一篇讀後感。
2、利用網路等途徑,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者、作品相關的文學常識。
課堂學習
導入:《我的叔叔於勒》以「我」的一雙清純的眼睛,真實地展示了19世紀法國社會的世態人情,今天我們透過格列佛的雙眼可以看到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踏上格列佛的旅程吧。
一、 走馬觀花
1. 請你簡單介紹一下《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2. 格列佛游歷了哪四個國家?這四個國家各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以上問題,並歸納做成讀書卡片。
二、精彩回放
請你任選一個國家,講一個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要求:語言流暢,情節完整,細節生動。
小組活動,交流精彩故事,推舉講故事代表。
小組代表比賽,學生評價,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深入研討
1.你覺得格列佛是個怎樣的人?請你結合具體故事情節說說。
2.你認為作者通過格列佛的游歷表達了什麼思想?
3.請你就寫作上的一點談談《格列佛游記》的藝術魅力。
4.在《西遊記》《魯濱遜漂流記》《桃花源記》《鏡花緣》中任選一部,比較和《格列佛游記》的異同。
學生在1、2和3、4題中各選一題小組討論,做好討論記錄和問題總結。
各組交流看法,提出補充意見或不同意見,教師做好引導。
因時間關系來不及討論的問題或未討論充分的問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四、整體評價
談談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透過格列佛的雙眼看到了什麼?從中獲取的收獲有哪些?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
五、課後作業
選擇感興趣的段落再讀《格列佛游記》,修改完善讀後感。
E. 褒禪山游記教案今日作業:1.學習本文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要做到「盡吾志」,只有認清自己,定下合理的目標,才會有正確的行動方向,實現人生的理想。學習方面要做到「深思慎取」,只有這樣才不會犯以訛傳訛的錯誤,有自己的真知灼見。
F. 中班小梵高《格列佛游記》教案
小梵高是以現代科技手法把每個人的電子照片,用梵高的彩畫法,製作成充滿藝術氣息,充滿噴薄濃烈的油畫作品。
G. 求文檔: 新版小學信息技術羅嗦大王改游記教案
你可以去網路文庫找教案,那裡面的教案很全,像信息技術這樣冷門的學科,在網路文庫里都能找到,我就是在那裡下載的,你可以注冊一個賬號,每天登錄,查看資料,上傳一些自己的資料就可以了
H.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
--------------------------------------------------------------------------------
作者:-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
2.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3.了解「為」、「窮」的不同用法。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永州八記》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人稱「柳河東」。晚年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他是唐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與韓愈同為當時古文運動的領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貞元九年(793),柳宗元進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升任禮部員外郎,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改革。但為時不久,就在其政敵聯合反擊下而失敗,受到殘酷迫害,先是被貶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司馬;十年之後,又改任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壇上與韓愈齊名。他能詩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論說、寓言、雜文和游記等類,文筆犀利,含義深刻,形象生動,氣勢奔放。就游記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畫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深入的體會,運用簡潔概括、鮮明生動的語言,精細而准確地把那些易於被人忽視和遺忘的自然景色畫圖般地再現出來給讀者一種親臨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寫山水木石、鳥獸蟲魚的聲色動靜時,往往將自己橫遭貶謫、飽受壓抑的境況滲透在裡面,達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從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 會現實。他的作品收入《柳河東集》。
他寫的游記不僅文筆簡潔,描摹生動真切,富有詩情畫意,而且處處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寄託著對生活遭際的感慨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寫偶識西山的欣喜,寫西山形勢的高峻,寫宴飲之樂,寫與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2.解題。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一十年內到處搜奇覓勝,寫出一系列刻劃入微又托意深遠的山水游記。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起著開宗明義、領帶各篇的作用。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記是柳文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它繼承了《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不僅用凝練的文筆、精華的語言描繪南國美好風物,並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憤抑鬱的心情融注其間,文筆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二、課文落實
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要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參照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畫疑難詞句,並質疑。 ③集體解疑,教師點撥。 ④復述主要內容。
三.詞語小結
(1)古今異義。
而未始知西山這怪特 古義 未嘗 今義 沒開始
攢蹙累積 古義 重疊、積壓 今義 積累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義 這樣以後 今義 轉折連詞
游於是乎始 古義 從此,從這時 今義 遞進連詞
醉則更相枕以卧 古義 更換交替 今義 更加
到則披草而坐 古義 撥 今義 覆蓋在肩背上。
頹然就醉 古義 接近 今義 就是
然後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義 從前 今義 朝
故為之文以志 古義 記 今義 志氣、志向
是歲元和四年也 古義 代詞,這 今義 判斷動詞
(2)一詞多義
始指異之: 稱奇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 獨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別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余自為像人: 成為
故為之文以志: 為(表目的)
(3)通假字:
僇,通「戮」,這里是遭貶調的意思。
趣,通「趨」,往。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四、問題探討
1、作者為什麼說「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異水是想聊以忘憂,文章開頭即寫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貶謫南荒後「恆惴慄」郁悶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無遠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雖然他幾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異水,但卻沒有給他帶來特殊的感覺,沒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處。然而當作者「坐法華西亭,望西山」時,「數州之土壤」盡收眼底,方覺西山是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漸漸地作者不知不覺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深切體會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認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覽山、水的開始,以往的游覽算不上真正的游覽。文題「始得」恰好點明此游之意義,並以「始」與「未始」結構全文。
2、作者怎樣敘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內容是記敘西山之游,但作者開篇卻從他處著墨,先寫以前永州異山秀水的游覽,以此作為鋪墊,來比照映襯西山之游不同於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見的博大景觀而震驚,千里之間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盡收眼底,浮雲縈繞群山,與天空連成一體,此時作者才真正感受到與自然同呼吸,與天地同游的快慰。從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爾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作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彷彿與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體現。作者在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脫與審美享受,以至醉不思歸。
3、文中兩次寫滿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現是往日游覽時,作者都會「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這短促緊湊的語句反映了作者單調乏味的生活及苦悶抑鬱的內心感受。雖然他想在游覽山水中得以解脫,但酒醉之後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卻使作者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歸,心中的歡喜怡悅不言而喻。前後對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給作者帶來的獨特感受。
4、作者怎樣用比照映襯來寫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刻畫細致,寄託深遠,情景交融,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沒有直接寫眼中西山,而從多角度寫登西山所見所感,採用比照映襯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寫「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再寫登上西山始感高險難測,雲天相連。由極目遠眺,「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襯其高。所見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襯其高。青雲縈繞,雲天相連渾然二體更襯其高。由此寫出「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螻為類」的感受。在比照映襯之下,西山之景更顯其美,西山之游更覺其異。
5、作者怎樣借景抒情?
文章開始寫以往游覽「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覺而起,起而歸」,記敘之中流露出被貶失意抑鬱不平的心態。而後文寫游西山則表現出偶識西山之喜,沉醉之樂,借西山的高峻氣勢,表現自己高潔的人格,所記山水景物無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本文與《小石潭記》作於同一年,所寫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記》更偏重於客觀描寫,本文更偏重於主觀感受。試舉例分析。
《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與游者相樂。」對潭水、游魚的描寫,栩栩如生,十分傳神,歷來被人所誦記稱道,歸功於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細致描摹。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反襯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則從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與游者相樂」,把魚兒那種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既寫出水清又寫出魚樂,水魚相映成趣,互相點綴,充滿詩情畫意。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卻偏重於寫主觀感受。如寫「西山之怪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縷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可見作者把西山視為知音,與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爾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I. 滿井游記教案,急急急
一、整體感知
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與其死於床,何若死於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岩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於江南(湖北公安)。北國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興。文章的第一段,就寫了這種欲游不能的苦惱。早春二月,乍暖還寒,這對北方人來說本不足為奇,但對一個在江南長大的人來說,卻是不可忍受的。作者從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則是他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了。一個「余」字,一個「猶」字,兩相映襯,把寒流不肯罷去的情狀描述無遺。那麼,其具體表現是什麼呢?作者用了極其簡練的語言來描繪:「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不說「寒風」「冷風」而說「凍風」,意在說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對「燕地寒」的敏感。這樣惡劣的天氣,只好「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從「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來看,作者不知做過多少次嘗試,都無奈而歸。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郊遊的所見所感。「欲出不得」的壓抑並沒有打消作者出遊的念頭,反而激發了他出遊的熱情。等待「天稍和」,作者就偕同「數友」,如脫籠之鳥,飛出城門,來到郊外。但見長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寫景,主要寫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以及遊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其中寫水寫山的部分是重點。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刻畫,「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鮮妍明媚」畫出春山之態。然後,分別用兩個長句作喻,水如新開之鏡,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動。寫柳條突出其「將舒未舒」的姿態,寫麥田說其「淺鬣寸許」,都是典型的早春景緻。寫人雖寥寥數語,卻頗為傳神。「泉而茗者,而歌者,紅裝而蹇者」,將品茶、飲酒、騎驢觀賞諸畫面合為一組鏡頭,雖曰「未盛」,已是熱鬧非凡。更有曬太陽的鳥,吸水戲浪的魚,它們的快樂不亞於遊人,彷彿羽毛鱗鰭之間「皆有喜氣」。最後作者總括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這一句回應首段,是對自己冒寒出遊的肯定,並對「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文章最後一段以議論作結,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興趣。「不能以游墮事」,這是對那些熱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於作者本人,本無意於在政治上進取。何況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教官,當然可以「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記?」這完全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口吻。但所不同的是,柳宗元果然一游再游,寫出了《永州八記》;袁宏道也許再沒有重遊滿井,因為第二年八月,他就告假回鄉,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以後雖又出仕,終非所願,年僅四十二歲病逝。
二、問題研討
1.郊田之外未始無春:一個孤獨者的漫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是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這句話看似為作者不經意之談,是在為自己出城郊遊找借口,實則大有深意。袁宏道25歲中進士,不受官,請假歸家,又與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縱情山水,訪師問學,可見他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記散文,也充滿了疏放不羈的精神,是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對官場的厭倦,是個性的張揚和抒發。他是一個漫步郊原的孤獨者,「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遺落世事,在與自然風物的對話中,感受自由的可貴。
2.白描的筆法。
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而是用極為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來。如寫水為「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這種表現方法,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卻鮮明如畫。
3.擬人的寫法。
作者寫山,用倩女新妝作喻,寫魚鳥,說它們洋溢著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作者的主觀情感。把景物擬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寫景方法。如他說蘇州虎丘「如冶女艷妝」(《上方》),寫杭州西湖為「山色如娥,花光如頰」(《初至西湖記》)。在《滿井游記》中這種寫法也很突出。
4.比喻的妙用。
比喻的表現方法雖然很常見,但袁宏道運用起來自有他的新奇之處。在這篇游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如上文分析過的寫水寫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寫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遊玩為「脫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
練習說明
一、
這篇游記寫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還寒、萬物復甦的特點。如「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一句,寫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韻。熟讀課文,試找出幾處這樣的景物描寫,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這樣的描寫中滲透了怎樣的感情。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本文寫景的特點。
文中這樣的景物描寫還有幾處,如「土膏微潤」,寫冬去春來大地解凍復甦的情景,簡練而傳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寫天氣轉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麥田淺鬣寸許」,寫麥苗破土初芽的情景,准確而生動。作者在這樣的描寫中,無不滲透了對春回大地的喜悅之情,對自然界重新煥發生機的欣賞和贊美。
二、
本文在記敘描寫中多處運用比喻,比如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你能從文中再找出幾例嗎?結合上下文體會其表達效果。
本題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課文中比喻句的用法,體會其恰切生動的表達效果。
文中這樣的比喻句還有幾處,如「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光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
三、
下列三組短語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飾關系,可譯成「的」;有的表示限定關系,可譯成「以」;有的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試加以辨析,並說說這些用法現在是否還在用。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課文中助詞「之」的用法,體會它在結構或語氣上的作用,並作一些古今對比,加深印象。
一室之內郊田之外(表示限定關系,可譯為「以」。這種用法現在的書面語中還常用,如「四海之內」「國門之外」。)
脫籠之鵠曝沙之鳥(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的」。這種用法現在的書面語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語中,如「驚弓之鳥」「一丘之貉」。以上兩種,也都兼有舒緩語氣的作用,但主要起結構作用。)
倩女之面髻鬟之始掠(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這種用法現在已不用。)
教學建議
一、
學習本文,應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並結合完成課後練習,體會本文白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以及比喻句的表達效果。教學中,可以以提問的方式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解說或訂正。
二、
袁宏道的山水游記更注重對大自然的客觀描寫,也揭示出人們遊山玩水的愉悅心情,這與唐宋時代的游記重寄託重理念的寫法完全不同。可將本文與本單元前幾篇課文作比較閱讀,體會它們的不同特點。袁宏道的游記散文現存九十多篇,成就很大。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選本作擴展閱讀。
三、
組織一次春遊,仿照本文的風格寫一篇游記,要求語言簡練,寫出獨特的感受。
有關資料
一、參考譯文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花朝節過後,冬天餘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颳起就飛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風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偕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滿井。高大的柳樹夾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一望空曠開闊,(覺得自己)好像是逃脫籠子的天鵝。這時河的冰面剛剛融化,水光才閃爍發亮,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一層,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鏡剛打開,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中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新鮮,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又)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的發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飄盪,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還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風力雖然還很強,但走路就汗流浹背。舉凡(那些)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魚,都悠然自得,羽毛鱗鰭當中都透出喜悅的氣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大概說是不能因為遊玩而耽誤公事的,流連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而此地正好離我近,我將從現在開始出遊,怎能沒有記錄?(這是)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啊。
二、公安派(胡小偉)
明代文學流派。代表人物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貫為湖廣公安(今屬湖北),故世稱「公安派」。其重要成員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員主要生活在萬曆時期。明代自弘治以來,文壇即為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後七子」所把持。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歷以後書勿讀」的復古論調,影響極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為四大家,無不爭效其體」(《明史·李夢陽傳》)。其間雖有歸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爭,但不足以矯正其流弊。萬曆間李贄針鋒相對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時勢先後論也」的觀點,振聾發聵,他和焦、徐渭等實際上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公安派的文學主張發端於袁宗道,袁宏道實為中堅,是實際上的領導人物,袁中道則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公安派的文學主張主要是:
①反對承襲,主張通變。公安派諸人猛烈抨擊前後七子的句擬字摹、食古不化傾向,他們對文壇「剽竊成風,眾口一響」的現象提出尖銳的批評,袁宗道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復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擬,而在無識」(《論文》)。他們主張文學應隨時代而發展變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袁宏道《敘小修詩》),「世道改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袁宏道《與江進之》)。不但文學內容,而且形式語言亦會有所變化而趨於通俗,這是因為「性情之發,無所不吐,其勢必互異而趨俚,趨於俚又變矣」(袁中道《花雪賦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們進而主張:「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顧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濤閣集序》)沖破一切束縛創作的藩籬。
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所謂「性靈」就是作家的個性表現和真情發露,接近於李贄的「童心說」。他們認為「出自性靈者為真詩」,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強,率性所行,是謂真人」(袁宏道《識張幼於箴銘後》),進而強調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則不下筆。因此他們主張「真者精誠之至。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應當「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瀟碧堂集序》),這就包含著對儒家傳統溫柔敦厚詩教的反抗。他們把創作過程解釋為「靈竅於心,寓於境。境有所觸,心能攝之;心欲所吐,腕能運之」,「以心攝境,以腕運心,則性靈無不畢達」(江盈科《敝篋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靈無涯,搜之愈出,相與各呈其奇,而互窮其變,然後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於楮墨之間」(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實現文學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說,提倡通俗文學。公安派重視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袁宏道曾自敘以《打棗竿》等民歌時調為詩,使他「詩眼大開,詩腸大闊,詩集大饒」,認為當時閭里婦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棗竿》之類,是「無聞無識真人所作,故多真聲」,又贊揚《水滸傳》比《史記》更為奇變,相形之下便覺得「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聽朱生說水滸傳》)。這是和他們的文學發展觀與創新論相聯系的,對提高那一時期民間文學和通俗文學的社會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體上頗有功績,「一掃王、李雲霧」(《公安縣志·袁中郎傳》),游記、尺牘、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潑詼諧,自成一家。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消極避世,多描寫身邊瑣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會內容,因而創作題材愈來愈狹窄。其仿效者則「沖口而出,不復檢點」,「為俚語,為纖巧,為莽盪」,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後人評論公安派文學主張的理論意義超過他們的創作實踐,是為公允之論。
(選自《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文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三、健若沒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讀袁宏道《滿井游記》(馬瑞芳)
袁宏道(1568—1610)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針對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字摹句擬,製造贗鼎偽觚的風氣,他大聲疾呼:創作要充分發揮自己個性,不要從人腳跟,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筆」。(《小修詩序》)他把死學古人的做法斥之為「糞里嚼渣」「順口接屁」「一個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與張幼宇書》)。他強調文學要「真」,要有真知灼見、真情實感,要從「假人假言」,也就是從「文以載道」的封建文學觀中解放出來。這種尊重個性、要求解放,反對傳統的文學主張,使他的創作充滿著由儒、道、禪混合的自由放縱思想。袁宏道一生創作了大量山水游記,在他筆下,秀色可餐的吳越山水,堤柳萬株的柳浪湖泊,風清氣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著筆不多而宛然如畫。這些山水游記信筆直抒,不擇筆墨。寫景獨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悅性。語言清新流利,俊美瀟灑,如行雲流水般舒徐自如。《滿井游記》可算其代表作,我們試對此文作一粗淺分析。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名為「游記」,下筆不寫游,而寫不得游,宕開一筆,背面傅粉。以「出不得」,引起人們對出遊的關注。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
筆鋒一轉,進入游記實寫。交代了時間:廿二日,地點:滿井。滿井系北京東北郊的地名,據《帝京景物略》記載:「該地有一古井,……並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
簡捷而准確地點明游記的時間地點後,作者便由遠及近,由面及點,層次分明地記游:
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這是滿井鳥瞰。只用十二個字,就凝練、灑脫、富於感情色彩地把春景勾勒出來。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籠子中飛出來的天鵝。寥寥數語,完成了面的描繪,即移步換形,以細膩而充滿詩情的筆調,東鱗西爪地點染滿井的秀麗風光: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始寫水;繼寫山;後寫田野。三組優美的特寫鏡頭,勾魂攝魄地凸現了早春二月獨有的特點。作者一方面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真切觀察,抓住了最能體現早春生機盎然特點的景物:河面浮冰剛剛溶化;山巒積雪剛剛消融;柳條鵝黃初染,麥苗冬眠初醒。另一方面,藉助於遣詞用字的高度技巧,突出這些景物的個性,加重早春色彩。「冰皮始解」,一個「始」字,使時間性更加鮮明,柳條將舒未舒也是早春的特點,不會是暮春的景物。這些特徵性景物組成一幅層冰解凍、波光粼粼,山川氤氳,田野生機勃勃的圖畫,給人以高度諧和的美的享受。作者意猶未盡,更給這些景物一些生動、貼切的比喻,使之可感、可觸、可信: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開之境、出匣寶劍;座座青山秀麗得好像晨妝少女。正寫側寫並用,辭采藻飾渲染,「如剝蕉心,愈剝愈出」,明媚秀麗的滿井如在目前。
唐朝張彥遠《論畫體》說:「夫畫物特忌形貌采章,歷歷具足,甚謹甚細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於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袁宏道的《滿井游記》便符合這種藝術辯證法。他不是把滿井春景纖毫畢露地一一羅列,而是攫取最具典型性的事物,「以少總多,情貌無遺」(劉勰語)。只用山、水、田野三個點,與「一望空闊」的面結合,便盡形盡致地寫活了初春的滿井。
良辰美景,令作者如「脫籠之鵠」。
隨後,作者寫出了移情入景的神來之筆:
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真是珠排字字圓!袁宏道的山水游記善於把人的感情與景物水乳交融,此文則採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把無形的情思化為有形的景物,這就是黑格爾講的:「人把他的環境人化了。」「人把他的心靈的定性納入自然物里。」(《美學》)清代江《彥沖畫柳燕》詩說的:「柳葉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柳實畫風。風本無質不上紙,巧借柳枝相形容。」(《服堂詩錄》)以有形狀無形,曲徑通幽。《滿井游記》中「毛羽鱗鬣」的「喜氣」,曲折、巧妙而韻味十足地表達了作者對春景的欣慕喜悅之情。這也是一種誇飾手法。王充《論衡·感虛》說:「瓠藝鼓瑟,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以生物的反映極寫音樂的魅力;「曝沙之鳥,呷浪之鱗」的喜氣,更顯出春光的和煦。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
古代散文家常有意無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散文如折光鏡,映出作者,映出時代。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記恰如他任性而發、狂放不羈的為人。他把做官看作是「猢猻入籠中」,「世人莫道烏紗好,君獨垂頭思豐草。」(《述內》)《滿井游記》是他晚年之作,寫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其時,他在禮部作官,雖然官務清閑,不像當吳中縣令時「苦瘦苦忙」「進退狼狽」,但污濁的官場仍使他嘗盡百暖百寒、乍陰乍陽的人間惡趣。春在溪頭芥菜花,當他偶見嫩柳迎風、魚翔淺底的青山綠水時,他彷彿恍然大悟:人間不是沒有春光,人生不是沒有樂趣!在游記的最後,他便直抒感興: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之弟袁中道說中郎的文章「出自靈竅,吐於慧舌,寫於穎,蕭蕭泠泠皆足以盪滌塵情,消除熱惱。」甚至說袁中郎晚年之作「無一篇不警策」。這或許愛屋及烏,有過譽之嫌。但《滿井游記》的確當得起「健若沒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的贊語,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山水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