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遺址
1. 越窯瓷的越窯瓷史
但是故宮博物院著名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最先運用現代科學考古的方法對越窯遺址進行考察和調查,並在窯址中發現大量唐代以前的青瓷標本。他所著《瓷器與浙江》和《中國青瓷史略》都對越窯起源於唐代提出質疑。其後,在我國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下,越窯的起源與發展脈絡越來越清晰。根據最新考古資料分析,越窯的歷史可分為起源、發展和鼎盛三個時期。 大量的考古資料表明,越窯瓷器出現於東漢。從東漢起,在浙江北部杭州灣內寧紹平原上的紹興、上虞、慈溪、餘姚、寧波等地出現一種器表施青釉的瓷器,這就是東漢青瓷。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浙江省上虞縣上浦鄉小仙壇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青釉標本進行過多項物理和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瓷器「具有瓷質光澤,透光性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溫下燒成,器表通體施釉」等瓷器所具有特性。
東漢越窯瓷器在上虞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首先,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優質瓷土資源;其次,這里山巒起伏、森林密布,有豐富的燒瓷燃料;再次,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曹娥江縱貫全境,水運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於這三點,上虞越窯成為中國瓷器的發祥地。 唐代越窯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餘姚、寧波等地。隨著瓷器質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場迅速擴展,胎質更加細膩,釉色更加清純,並具有玉質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窯還首次進入宮廷,開始成為「貢品」。1987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塔基地宮中曾經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窯青瓷。據同時出土的《監送真身……並新恩賜金銀寶器衣物帳》記載,唐懿宗所賜物品有:唐·秘色瓷碗「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疊(碟)子共六枚。」這13件碗、盤、碗是唐懿宗(公元860—873年)時期的產品,也是中國最早的官窯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雖未見文字記載,但上林湖窯址中也有此類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區曾經燒造過官窯貢。
五代越窯瓷器的生產被錢越國壟斷,且繼續生產秘色瓷。五代秘色瓷在浙江錢越國貴族墓中有大量出土,如1966年杭州市玉皇山發掘的五代天福七年錢元瓘(錢越國第二代國君)墓;1980年臨安縣明堂山發掘的唐天復元年水邱氏(錢越國開國國君錢鏐的母親)墓和1996年臨安縣玲瓏鎮五代天復四年馬氏(錢元瓘之妃)墓等,曾出土過精美的晚唐、五代越窯秘色瓷,其中還有當時僅限於皇室使用的龍紋瓷器。
北宋時期越窯繼續燒造青瓷。據文獻記載,宋朝立國初期,從開寶到太平興國十餘年間(968—984年),錢越國控制下的越窯曾為北宋朝廷燒制青瓷貢品達17萬件之多,說明北宋初年越窯生產的青瓷不僅質精而且量大,許多珍品還作為禮品被宋廷贈與遼國,所以在北方遼代貴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窯瓷器出土。
2.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介紹
上林湖越窯遺址位於在今浙江慈溪縣慈溪市鳴鶴鎮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帶(原屬餘姚縣),為內越窯青瓷主要容產區之一。因古代地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到南宋時停燒。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越窯遺址日語怎麼讀
越窯遺跡」「えっよういせき」と思います。
4. 越窯青瓷的來歷是
越窯是中國最古老的瓷器窯場之一。「越窯」一詞,出現於唐代。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的詩句贊美越窯瓷器的釉色精美。「茶聖」陸羽也在其論茶專著《茶經》中稱:「碗,越州上……或以邢州處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當然,這只是陸羽的一己之愛,邢、越之爭,自古就有,在這里我們不作評論。
唐代文人對當時的越窯非常推崇,「越窯」之名由此而流傳開來。
越窯燒造的青瓷有釉呈青色或泛淡黃色,呈玻璃質感,瑩潤碧翠,勻凈柔和;胎質細膩堅硬,胎色灰白稍帶淡黃;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盞、壺、碟、盂、盤、罐等;多素麵而很少紋飾,質朴無華等特點。另外燒造方法,多用松柴燒制,由於火力軟而火焰長,燒制中窯內充滿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時,受到還原作用。
由於越窯青瓷民間流傳極少,故現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說是鳳毛麟角,價值連城。
越窯的歷史可分為起源、發展和鼎盛三個時期,這里有份最新的考古資料,不妨共享。
東漢時期是越窯的起源階段。越窯瓷器出現於東漢。從東漢起,在浙江北部杭州灣內寧紹平原上的紹興、上虞、慈溪、餘姚、寧波等地出現一種器表施青釉的瓷器,這就是東漢青瓷。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浙江省上虞縣上浦鄉小仙壇東漢晚期瓷窯遺址出土的青釉標本進行過多項物理和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瓷器具有瓷質光澤,透光性較好,吸水率低,在1260℃—1310℃的高溫下燒成,器表通體施釉等瓷器特性。
青釉葫蘆瓶東漢越窯瓷器在上虞出現並不是偶然的。首先,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優質瓷土資源;其次,這里山巒起伏、森林密布,有豐富的燒瓷燃料;再次,上虞地處杭州灣南岸,曹娥江縱貫全境,水運交通十分便利。正是基於這三點,上虞越窯成為中國瓷器的發祥地。
六朝時期是越窯的發展階段。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以後,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紹興、上虞、餘姚、寧波、奉化、臨海、蕭山、餘杭、湖州等市縣都發現了瓷窯遺址。六朝時期的越窯是我國最早形成窯場眾多、分布地區很廣、產品風格一致的瓷窯體系,而中心窯場仍然集中於上虞縣。六朝晚期從南朝起,越窯的制瓷中心逐漸轉移到餘姚縣的上林湖地區(今屬慈溪縣)。
唐宋時期是越窯的鼎盛階段。唐代有許多著名的青瓷窯,例如浙江的越瓷、甌窯、婺州窯。湖南的岳州窯、長沙窯、江西的洪州窯、四川的邛崍(qióng1ái)窯等。然而唯越窯青瓷因其釉色,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成就而躍居眾窯之首,成為當時青瓷的佼佼者。
越窯青瓷所呈現的那種細潤如玉、光潔無疵的釉面。確實在我國青瓷燒造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越窯青瓷不僅釉面精緻無比,其造型也生動優美,各式缽、盆、燈、罐、瓶、執壺、唾壺以及瓷塑等應有盡有,許多器物還能逼真地模擬自然生物的形態,如仿照瓜形製作的壺,仿海棠花式的碗、盤等皆惟妙惟肖,其中模仿荷葉形狀的洗子,則更充分發揮青釉瑩潤欲滴的特色。唐代青瓷因為追求一種「冰肌玉骨」的藝術效果。所以早期器物極少裝飾,僅以「捩(liè)翠融青」的釉面取勝。晚唐五代時期出現的刻畫花紋,則受當時絲綢、金銀器、銅鏡的影響。它以各種龍鳳、游魚、雲鶴、鸚鵡、峽蝶、花卉等作主題,線條纖細流暢,紋飾生動活潑,使單調的釉面平添幾分誘人的魅力,難怪清代自命風雅的乾隆皇帝也有「李唐越器世間無」的感嘆了。北宋初年,越窯仍有一段輝煌的時期,當時全國窯場因各地戰事平息,處於相繼興起之中,越窯青瓷便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對象。如北方的耀州青瓷,定窯白瓷,南方景德鎮窯影青瓷等,都曾盛行越窯青瓷那種刻畫文飾的裝飾方法,直到北宋中期,這些窯場才逐步擺脫了越窯的影響,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唐代越窯制瓷作坊仍集中在上虞、餘姚、寧波等地。隨著瓷器質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場迅速擴展,胎質更加細膩,釉色更加清純,並具有玉質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窯還首次進入宮廷,開始成為「貢品」。1987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塔基地宮中曾經出土了十四件唐代越窯青瓷。據同時出土的《監送真身……並新恩賜金銀寶器衣物帳》記載,唐懿宗所賜物品有:唐秘色碗「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疊(碟)子共六枚」。
這十三件碗、盤、碗是唐懿宗(860—873)時期的產品,也是中國最早的官窯瓷器。另一件青釉八棱瓶雖未見文字記載,但上林湖窯遺址中也有此類瓷片出土,可知唐代的上林湖地區曾經燒造過官窯貢品。
五代越窯瓷器的生產被錢越國壟斷,且繼續生產秘色瓷。五代秘色瓷在浙江錢越國貴族墓中有大量出土,如1966年杭州市玉皇山發掘的五代天福七年錢元瑾(錢越國第二代國君)墓;1980年臨安縣明堂山發掘的唐天復元年水邱氏(錢越國開國國君錢鑼的母親)墓和1996年臨安縣玲瓏鎮發掘的五代天復四年馬氏(錢元瓘之妃)墓等,曾出土過精美的晚唐、五代越窯秘色瓷,其中還有當時僅限於皇室使用的龍紋瓷器。
北宋時期越窯繼續燒造青瓷。據文獻記載,宋朝立國初期,從開寶到太平興國十餘年間(968—984),錢越國控制下的越窯曾為北宋朝廷燒制青瓷貢品達十七萬件之多,說明北宋初年越窯生產的青瓷不僅質精而且量大,許多珍品還作為禮品被宋廷贈與遼國,所以在北方遼代貴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窯瓷器出土。
當青瓷出落得楚楚動人的時候,它終於藉海上貿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行銷世界各國。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路譽為「陶瓷之路」。1976年和1977年,在朝鮮新安海域打撈出的一艘中國元代沉船,內有陶瓷器計6463件,青瓷佔一半以上。遠在埃及的開羅郊外福斯塔遺址,發掘出從唐代到清代的中國陶瓷片,達2.2萬多片,最多的是越窯青瓷。著名的土耳其托普卡珀宮博物館,收藏有8000多件中國陶瓷,最顯眼的就是越窯青瓷。
5. 從滸山西站坐車到上林湖越窯遺址是幾路車
慈溪226路
1小時27分鍾 | 17.94公里
上車站慈溪客運西站
滸山西站
步行124米 詳情
慈溪226路(慈溪客運西站--觀海衛公交中心站)
慈溪客運西站 上車
26站
栲栳山 下車
步行264米 詳情
上林湖越窯遺址
6.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窯址簡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北京故宮博物院、絲路營行網多
次調查,發現慈溪上林湖、古上嶴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銀錠湖(今彭東)四周古窯址120餘處。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灣、鰲裙山、茭白灣、黃鱔山、燕子坤、荷花心、狗頭頸山、大埠頭、陳子山、吳家溪、周家嶴等,窯場密布。燒制始於東漢,盛於唐、五代,延至宋。
餘姚上林湖越窯址東漢至宋代瓷窯址 。 在今浙江慈溪縣上林湖一帶。古代屬越州,故名越窯。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共發現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唐、五代時得到蓬勃發展,在中國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為早、中、晚3個發展時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窯激增,制瓷工藝顯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裝飾、窯具和燒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進和提高。唐代晚期,創制和使用了匣缽,坯件裝在匣缽內燒成,不再相互疊壓和受煙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潔,色澤一致。瓷器胎質細膩,並且把各種生活用瓷做成花、葉、瓜果的形式,出現了敞口碗、蓮花碗、海棠式碗、荷葉形碗、盤,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穎活潑,輕盈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淡稚,達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紋飾除劃紋、印花外,還在嬰、缽、香爐等大件瓷器上,採用釉下彩繪工藝,繪以褐色的雲紋和蓮瓣紋等,使器物更加莊重華麗,同時在一部
分宮廷用瓷和貢瓷中鑲嵌金邊、銀邊和銅邊,即「金扣「、「銀扣」和「金棱」瓷器。由於制瓷工藝技術的進步,上林湖自唐代開始設立「貢窯」,專燒進貢用瓷。1980年在調查上林湖張家棣窯址時,發現1件碗底殘片,其上劃「官樣」2字,當是官窯的產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業仍處在興旺發達階段。瓷器製作精細,品種豐富,碗、盤、盞托、注子、蓋盒、罐、缽、香熏等等胎骨細薄,式樣優美,並運用刻、劃、鏤、雕和堆塑等各種裝飾方法來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劃相對飛舞的蝴蝶,首尾相隨的鸚鵡或鴛鴦,或者刻飾嬰兒圖;在碗、盤等飲食器皿中,刻劃神龍或游魚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種逐漸減少,裝飾簡朴,製作逐漸粗糙,上林湖瓷業趨向衰落。到南宋時終於停燒。
7. 上林湖越窯青瓷遺址的相關歷史
東漢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簡朴。東漢常見器物罍、罐、壺、洗、缽、碗等,釉呈青灰、青綠或褐色。後一段主產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因裝燒採用疊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業繁榮。徐寅《貢余秘色茶盞》詩: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贊頌貢窯青瓷。
以上林湖為中心地的越窯青瓷的發展,使瓷器同絲織品一樣成為明州港輸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開辟了從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達高麗(朝鮮),東至日本。南經廣州,通向兩條路線,一是向東南,通向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國;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達泰國、緬甸,經孟加拉灣,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現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國古港口、古越堡遺址,均發現有上林湖所產青瓷遺物。1942年考古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嘆稱:古名窯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見,只空存此一名詞,令後人羨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遺片,成為室外的越窯青瓷博物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林湖是中國越窯青瓷發祥地和著名產地之一,位於慈溪滸山街道東南10公里處。
上林湖一帶燒制青瓷的歷史悠久,可溯東漢晚期,經兩晉、隋唐直至北宋,有千餘年之久,從未間斷。
上林湖越窯青瓷深受世界各國的鍾愛,唐宋以來,通過明州(寧波)港,遠銷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國,都有越窯上林湖生產的青瓷遺物出土,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於群山懷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盪漾,湖的四周山勢峻峭、果木豐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傳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極其幽靜,小徑蜿蜒,溪流淙淙,鳥聲啁啾,宛轉從容。豐水時節,瀑布飛瀉,猶如白練騰舞。
此外還有湖東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勝古跡,增添了無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楊梅沉甸甸地壓枝頭,滿山紅艷艷,誘得遊人垂涎欲滴。
瀲灧的湖光山色與飛禽走獸相映成趣、諧為佳景時,曾使無數遊客融入其中,成為畫中之人。
8. 越窯和龍泉窯有什麼區別
越窯與越窯系
越窯燒制青瓷有著悠久的歷史,五代時被吳越錢氏壟斷專燒「秘色瓷」,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據文獻記載:自吳越錢氏入朝、納土稱臣,越州窯務已由宋朝廷接受,並設官監燒,但設官監的時間似乎並不長。當時越窯所產的實物,故宮收藏越窯器中有「端拱元年戊子歲十二月造口"十二字年款盒蓋一件。盒面光素無紋飾,僅刻文字,與五代到宋初越窯精緻劃花盒相比質量相差懸殊。這件器物顯然不是官監時期貢奉朝廷的,其官監停廢的時間也就在太平興國七年至端拱元年七八年之間。
至於越窯官監停廢的原因,據現在已知的材料推測:大約此時北方諸窯中定窯、耀州窯燒瓷的工藝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定窯白瓷刻花器的雅潔素凈、耀州窯青瓷刻花器比之越窯更是青出於藍,所以宮廷用瓷已無須越窯了。而越窯自官監停廢以後,熟練工匠也多有走散,產品質量大幅下降,盛名漸為其他青瓷諸窯所取代。
越窯系以浙江餘姚上林湖濱湖地區的越窯為代表,已發現窯址23處,為宋初朝廷設官監燒,工藝精細、造型規整、釉色青綠、劃花裝飾纖秀。產品主供宮廷,一次可達14萬件之多,數量可觀。在官監停廢後(大約在太平興國七年至端拱元年間)越窯轉向民問用瓷,產品質量明顯下降。燒制越窯風格青瓷的窯業有上虞窯、鄞縣窯等。
龍泉窯與龍泉窯系
龍泉窯在今浙江省龍泉縣一帶,主要集中在大窯、金村周圍,是繼越窯發展起來的瓷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至南宋前發展,進而形成獨特風格,使青釉品種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區產量最大的瓷窯,已發現數百處龍泉窯的民窯遺址。至南宋晚期,除龍泉當地外,浙江慶元、運和等縣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燒造龍泉風格的青瓷,形成龍泉窯系。
龍泉民窯燒造黑胎厚釉青瓷與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窯合燒。受官窯影響,工藝水平較高,胎薄釉厚、釉層如玉,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黃綠色釉、灰綠釉、菜綠色釉等。黑胎厚釉瓷器與官窯器相似,胎薄、質細、堅硬,灰黑如鐵。少數胎呈黃或磚紅色,胎質疏鬆。釉層厚、透明發亮、有開片,習稱「紫口鐵足」。而南宋官窯胎沒有那麼發亮、溫潤如玉,但也是「紫口鐵足」。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窯影響,胎略厚,白中帶灰,圈足,底露胎處呈朱紅色或淺紫色,多數青釉釉層光潔不開片,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
南宋龍泉窯創用釉稠的石灰鹼釉,代替過去使用的稀淡淺薄的重石灰釉,不僅使青瓷呈色青翠純正,而且使其「釉汁瑩潤如堆脂」。採用多次施釉方法,燒造成功青翠欲滴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使龍泉青瓷工藝達到了歷史高峰,從而使青瓷藝術能利用釉中微小氣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質感,使人感覺到異常豐富的蘊蓄。
約在12世紀晚期,也就是從南宋中期開始,燒製成著名的粉青釉。稍後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燒製成功,使龍泉窯達到鼎盛,宋代的龍泉青瓷以釉色取勝。傳世龍泉青瓷以南宋產品為多,釉色多為粉青釉,少數以印雙魚紋飾裝飾。其上品釉色勻凈、瑩潤如玉。
北宋時期的龍泉窯青瓷的裝飾藝術特色,基本上是採用刻劃技法。器物胎骨多呈灰色,釉色多為艾葉青或略微偏黃的色彩,透明度和光亮度較好,刻劃的紋飾清晰明亮。這種表現方法是充分利用釉層的厚薄來呈現深淺不同的青色效果,坯體刻劃紋飾的地方比坯體表面要深,施釉後凹下的部位積釉較厚而顏色深,所刻的紋樣就清楚地呈現出來。另外刻劃時所用刀法的變化有寬有窄、有深有淺,運刀的輕重緩急體現出刻線的節奏與韻律,從而賦予刻劃紋舒展、流暢自如的藝術魅力。常見的紋飾有多蓮瓣、荷葉。器型有爐、瓶、盤、渣斗及塑像等,各類造型變化有多種樣式。如瓶有梅瓶、龍紋瓶、虎紋瓶、五管瓶、膽瓶、鵝膽瓶等;爐則有三足、四足及八卦爐,奩式爐等。
南宋時青瓷工藝上的主要變化是薄胎厚釉,裝飾手法以印、貼、堆的方法代替刻、劃方法。在胎骨上增加厚度而不損傷胚體,凸出的紋樣施釉後,釉在高溫燒成時產生流動,使紋樣的凸起部分顯得清清楚楚。廣東省博物館藏南宋龍泉窯印花蓮瓣碗,碗的外壁是南宋盛行的豐腴厚肥的仰式蓮瓣紋,就是採用深雕式的蓮瓣紋,工整細致、立體感強;南宋龍泉窯三足爐從器物肩部到足部分別飾以一條凸起的線,燒成後隱現出白線,通常稱為「出筋」,既加強了器物的形體美,又使青瓷釉色出現了濃淡的變化。
南宋造型除各類日用器皿外,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筆筒、筆架等也很常見,象棋子、鳥食罐也很有特色。此外,仿古銅器及玉器的各式鬲、觚、斛、投壺及琮式瓶等也多有生產,這與北宋後期崇古之風相關。銘文有「金玉滿堂」及「河濱遺范」兩種。
元代龍泉青瓷的造型比南宋形制明顯增大,胎體厚重,顯現出威武雄壯的風格。除一般碗盤常用瓷以外,創新產品有高足杯、菱口盤、荷葉蓋罐、環耳瓶、鳳尾尊等,產品質量一般來說不如南宋,胎質粗糙、釉面光亮,但也有許多精美之作。元代龍泉的裝飾藝術有劃、印、貼、堆、鏤刻、點彩等,題材內容較為廣泛,有各種花果、花卉、魚紋、羽毛、人物以及吉祥圖案等。在製作和裝飾上又有很大變化,由南宋時的重釉色、重造型轉為元代的重紋飾。
元代無論大小器物幾乎都有花紋裝飾,這是龍泉當時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精品有八角雙魚碗,其在工藝製作上採用露胎氧化新工藝方法,外壁一圈八面各有一開光,開光內不施釉,胎氧化呈赭紅色,各印人物、花樹,印花開光不施釉露出氧化紅色胎,使人物造型更加突出而不重復,產生一種特殊效果。這種氧化胎紋飾也是元代創新的一種藝術風格。碗內壁開光內印鳳和孔雀紋襯以荷花紋。內底印雙魚紋,飾粉青釉,翠綠潤澤、綠中透粉,十分雅觀,精美至極。
元代是龍泉窯系瓷器燒造興盛時期,因行政區劃又稱為「處州瓷」、「處瓷」或「青處器」。由於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生產規模比宋代擴大數倍,瓷器大量出口,深受海外各階層人們的歡迎。
9. 關於越窯青瓷
越窯主要窯場在餘姚和上虞。發源地是曹娥江(窯地址可能是中下游吧……)在歷年考古調查中,發現了東漢至宋代的青瓷窯址350餘處,大多分布在曹娥江中游兩岸的山坡上,章鎮區的聯江、上浦這一帶是窯址最密集的地方。1984年的文物普查的時候章金煥(樓上的不是建議你買《瓷之源》嗎?作者就是這個章金煥)在聯江鄉的黃蛇山和窯山發現了兩處古窯址。現在公認的窯址應該是小仙壇窯址、大園坪窯址、鞍山三國龍窯、帳子山窯址群、凌湖窯址、馮浦窯山窯址、窯寺前窯址。唐代開始慈溪上林湖成為越瓷的主要產地,而上虞章鎮灣頭、前進村和上浦凌湖等地仍有一定規模。這是慈溪的一個:石馬弄窯址:在鳴鶴鎮白洋村白洋湖旁邊,離越窯的中心產地上林湖也就幾里路,南邊是杜湖。這地方瓷土好,交通也好,出的瓷能到寧波港。好像九幾年的時候忘了為什麼被破壞了(不過好像採取了措施)。寺龍口窯址初創於晚唐,停燒於南宋初年,是越窯的重要窯場之 一,也屬於上林湖窯區。
規格大小不去實地勘察沒辦法單純引用數據說明。
意義(引來的,你可以自己找,我覺得人家樓上的說的挺好): 經考證,越窯始於漢,比文獻記載始於唐要早。 早在兩晉時期,越窯就已成為我國南方地區燒制青瓷諸窯的龍頭老大。唐代燒制的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迷人,被譽為「密色瓷」。唐人所謂「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就是對越窯青瓷的高度贊美。據《冊府元龜》、《宋會要》、《宋史》等書記載,宋立國初期10餘年間,吳越錢氏先後向宋王朝貢獻越窯青瓷17萬件。由此可知,宋初,越窯在我國瓷器史上仍佔有重要位置。北宋中期以後越窯逐漸趨於沒落。 三國時期,越窯青瓷的胎質、釉色與東漢相同。胎質細膩,呈灰白色,燒結堅硬不吸水,釉色呈青色。主要器形有碗、盞、罐、壺、盆、缽、盒、盤等實用器,另有供隨葬用的灶、井、雞籠、狗圈、碓、磨等冥器。常見的紋飾有弦紋、水波紋、斜方格網紋、聯珠紋等。西晉時胎色加深,普遍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呈青灰色,器物除三國時期常見的器物外,又新增加了扁壺、雞首壺、尊、獅形燭台。紋飾以聯珠網紋帶成為該時期的主要裝飾,另有禽獸紋帶、瓜棱形紋,但數量較少。六朝時期越窯器形變化總的趨勢是,早期矮胖端莊,東晉開始陸續向清瘦秀麗方向發展,底由圈足變成平底。 唐代越窯瓷器的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手感渾厚滋潤,正像文獻中所說的「如冰似玉」。該時期主要器形有碗、盤、壺、罌、瓶、罐、耳杯、盞托、粉盒、水盂、唾壺等10餘種。器形的主要特徵為盤口壺變成了喇叭口,碗由深腹變為淺腹,底有玉璧底和矮圈足兩種。雞頭壺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執壺。晚唐以後,碗式更加豐富,除玉璧底碗、斂口淺腹平底碗外,還有荷花碗、荷葉碗、菱形花口碗等。盤類有翻口、斜壁、平底盤,敞口、玉璧底盤,葵瓣口盤和方盤。執壺的腹部做成瓜棱形,碗、盤的口沿做成葵花瓣形、蓮花瓣形,盞托做成荷葉形。唐代越窯器的裝飾以畫花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鏤雕。畫花線條簡練,寥寥幾筆就成一朵盛開的荷花。印花多用於碗內底部或盤底,畫面為圓形,有雲龍、壽鶴、花卉等。 宋代早期的越窯器沿襲晚唐越窯器風格。過去人們多把越窯帶細線條畫花裝飾的器物視為五代時期的作品,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此類器物也出土於宋代遺址和宋初墓葬中,從而改變了過去人們對宋初越窯器的偏見。
我必須說的是:什麼叫外行??我是今年剛高考完的學生,不是玩玩意的。可我爺爺是干考古的,我從小到大跟著他熏也熏出來了。你跟我爺爺的那些徒弟一樣瞧不起人!不稀罕你的賞分!!!以後別再說「外行的走開」這樣的話!
http://news.artxun.com/qingci-882-4405599.shtml
http://www.0575bbs.com/thread-22712-1-1.html這兩個地方都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