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遺址
⑴ 詳細介紹福建永安抗戰遺址
抗日戰爭時期,永安曾作為福建省的戰時省會達七年半之久(1938年8月-1945年5月)。當時,隨省政府內遷永安的政府機關、 軍警機構、金融單位、大中專學校以及學術研究機構和團體多達一百多個,一批共產黨人、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也相繼匯聚永安。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這些共產黨人、愛國進步人士不顧個人安危,奮然而起,以筆作為武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進步文化活動,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戰時的永安,有9個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書店,先後出版了13種報紙、129種期刊、700多種圖書,形成了一個抗日情緒高漲、進步文化繁榮的局面,為推動全面抗戰,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繁榮東南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歷史地位和影響在當時的國統區僅次於重慶和桂林。
時過六十多年後,這些當年的抗戰遺址目前還較完整的保存有省政府辦公地(現永安文廟),中國國民黨直屬台灣黨部(文龍村土堡),省主席陳儀、劉建緒公館(吉山春谷齋,現春谷山莊),省教育廳(吉山「劉氏宗祠」),省立音樂專科學校(現吉山酒廠),省立永安中學(吉山「東方月」),省防疫大隊(吉山「萃園」)等20餘處,且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吉山村位於永安城區西南郊5公里處。
2004年,永安市人民政府對當年省政府的辦公地――永安文廟進行了大規模修復,並設立了抗戰進步文化陳列館,展出了大量的抗戰實物。2005年,又投資30多萬元將吉山挹秀樓開辟成永安抗戰文化名人館,以圖片、文字和實物的形式介紹了在抗戰時期為永安的抗戰事業做出貢獻的45位名人,還整修了22座抗戰遺址及古民居,
⑵ 抗戰遺址的心得 400字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中國少年報》舉行的 「愛國百分百尋寶大行動」夏令營活動,這次活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參觀北京附近的地道戰遺址。
那天,烈日當頭,氣溫炎熱。我們乘坐旅遊車前往地道戰遺址。當汽車臨近地道戰遺址時,我有些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顯得異常興奮。下車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生機――有一人多高的玉米、葵花象一排排威嚴的士兵,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農作物,鬱郁蔥蔥,讓我感到真正回歸了大自然。可誰能想到就在這充滿綠色的自然環境下,卻掩藏著縱橫交錯、蜿延曲折的地道? 走過綠色的通道,是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房前有水井、石磨……,再向前就是展廳。首先,我們進入展廳,看著一幅幅抗戰的圖片,聽著解說員詳細的講解,才知道早在1935年這里就開始了抗日斗爭,它真實記錄了當年日本鬼子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中國人民奮起抗日的偉大精神。然後,大家在向導的指引下來到了當年用來抗戰的地道。 參觀的人很多,但大家都非常有秩序的排著隊,一個一個地進入地道。地道裡面真是涼爽,甚至讓人感到有點兒冷。今天,我終於可以親自深入地道內部,體驗一下地道戰的滋味了!地道的寬度只能容納一個半人,裡面的空氣潮乎乎的,還有很多岔道,很像個大迷宮,沒有人引路真怕走不出地道來。隨著在地道里一步步地深入,我們認識了單人掩體、排水孔、葯品存放處、衣物存放處、會議室、翻板等地道內的各種設施。道內還安裝有可供防水、防毒氣用的翻板,設有瞭望、射擊孔。我們仔細觀看了各個不同的場所,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道戰的神奇和當年抗戰英雄們的艱辛。其中,通向各戶炕洞、鍋台、豬圈、驢槽、牆櫃等處的出入口的設計最是巧妙絕倫,先輩們的聰明才智不禁令人贊嘆!怪不得抗日英雄當年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地道與日本鬼子進行周旋,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最終贏得了抗戰的勝利!今天當自己身臨其境時,感到中國人真了不起,作為一個中國人真是自豪:在那樣一個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們中國人不但沒有被嚇倒,而且運用聰明才智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趕出了中國、向中國人民繳械投降,為中國人爭了氣!
參觀完地道戰遺址,使我實地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努力學習,時時把祖國放在心中。參觀了「地道戰」遺址還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做一件事情,無論多麼艱苦,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終將取得勝利!
⑶ 長沙會戰的抗戰遺址
會戰遺址概況
為紀念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再現當年長沙會戰的歷史,長沙市決定在2005年7月底前修建好嶽麓山上的6大抗戰遺址。
長沙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兩份全面修復整理嶽麓山抗戰文物的提案進行了督辦。「嶽麓山保存了大批抗戰遺跡。」長沙市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的負責人說,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四次大規模會戰,史稱「長沙三次會戰」和「長衡會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阻擊了日軍的侵華步驟,產生了很大的國際影響。在這幾次會戰中,嶽麓山曾是中國第九戰區司令部戰時所在地。自上世紀30年代起,這里相繼建成岳王亭、忠烈祠、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墓、長沙會戰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築物,山中保存了當時的戰壕、彈坑、炮台及九戰區戰時指揮所等遺址,並出土有當年抗日將士遺留的槍支、彈殼、電話筒等文物。
抗戰遺址不同程度破損
折戩沉沙鐵未銷!但的嶽麓山已難以感受當年金戈鐵馬的激情。因種種原因,除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和忠烈祠(含岳王亭)在得到修復整理外,嶽麓山上的這批抗戰文物很多沒得到保護和利用,或坍塌荒廢,或被風雨剝蝕。
其中長沙會戰紀念亭於上世紀50年代被拆毀後,其亭內「長沙會戰紀念碑」廢置路旁;記錄了九戰區各參戰部隊士兵(名錄)的紀念碑石,成了雲麓宮前坪圍欄的欄板;九戰區戰時指揮所(地處清風峽內山洞)長期關閉;曾作為指揮所的警察紀念堂(1935年建)則成了一棟危房;73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原來規模宏大,忠烈祠至紀念碑中軸線的兩側,曾分別建有長明燈、紀念亭(分別稱歸宿亭、紀念亭),現中軸線雖已修復,但兩側仍處殘破狀態。至於那些戰壕、彈坑、炮台等,則更是無人管理,已逐漸被人淡忘。
六大遺址再顯崢嶸歲月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麓山景區管理處主任劉祖建說,在保持原樣、不破壞周邊環境、不違背歷史事實的基礎上,計劃修繕6處抗戰歷史遺跡: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清風峽作戰指揮部、湖南省會警察紀念堂、長沙會戰碑、陣亡將士名錄碑、炮台、戰壕遺址。
⑷ 抗戰遺址之多少
全國抗戰遺址數量太多了,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數量。不過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目前一共有180處。
⑸ 保護抗戰遺址有什麼重要意義
保護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重要意義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歷史的載體,承擔著喚起民族記憶、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搶救、修復、保護、研究、利用有價值的抗戰遺址,既是給後人留下豐富生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加強與國際開展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需要。
(一)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精神的載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有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樞紐。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御外侮,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不僅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重要歷史,承載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更體現了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以其直觀的物質形態,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歷史。無論是盧溝橋上的彈痕,還是松山戰役布滿彈片的古樹都是中華民族14年抗戰歷史的生動反映。通過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參觀及憑吊,不僅使廣大人民群眾一次重溫抗戰歷史的過程,更是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喝革命傳統教育的最佳教科書。
(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武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期,日本當權者喝右翼勢力否認侵華戰爭罪行的聲音甚囂塵上,這種否認歷史史實、美化侵略罪行的行為不僅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粗暴踐踏,更是對二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公然挑釁。盧溝橋石獅身上的斑駁彈痕、「萬人坑」中屈死同胞的遺骸、七三一舊址的試驗場所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正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加強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喝利用,不僅是對抗戰歷史及抗戰英烈的紀念與緬懷,更是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獲得警示與啟迪,從而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喝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⑹ 保護抗戰遺址有什麼意義
保護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重要意義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歷史的載體, 承擔著喚起民族記憶、 弘揚民族精神、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搶救、修復、保護、研究、利用有價值的抗戰遺址, 既是給後人留下豐富生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日戰 爭、加強與國際開展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需要。
(一)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精神的載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有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樞紐。 在 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御外侮, 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不僅反映了中 國人民抗日斗爭的重要歷史, 承載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 識,更體現了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 神家園。
(二)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以其直觀的物質形態,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歷史。 無論是盧溝橋上的彈痕,還是松山戰役布滿彈片的古樹都是中華民族 14 年抗戰 歷史的生動反映。 通過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參觀及憑吊,不僅使廣大人民群眾 一次重溫抗戰歷史的過程, 更是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喝革命傳統教 育的最佳教科書。
(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武器 自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期,日本當權者喝右翼勢力否認 侵華戰爭罪行的聲音甚囂塵上, 這種否認歷史史實、美化侵略罪行的行為不僅是 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粗暴踐踏,更是對二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公然挑釁。盧溝 橋石獅身上的斑駁彈痕、 「萬人坑」中屈死同胞的遺骸、七三一舊址的試驗場所 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正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加強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喝利用, 不僅是對抗戰歷史及抗戰英烈的紀 念與緬懷,更是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獲得警示與啟迪, 從而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喝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 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⑺ 中國抗日遺址,
國務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除上述4處外,與國民黨方面抗戰歷史相關的紀念設施、遺址還包括: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嶽忠烈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昆侖關戰役舊址、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答題者:雨速
⑻ 重慶的抗戰遺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
史迪威紀念館
宋慶齡紀念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大禮堂
⑼ 重慶有那些抗戰時期留下的遺跡
重慶市北碚區新發現五處抗日戰爭遺址
重慶市北碚區在近日完成的抗戰遺址普查工作中新發現5處遺址。
這5處新發現的抗戰遺址是國民中央警衛署、美齡堂、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北川鐵路絞車梭槽、報警台等。
重慶市北碚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陪都重慶的中心地區,留下了一大批極具價值的歷史遺存。自2007年9月以來,重慶市北碚區開展了歷時數月的抗戰遺址文物普查工作,共查勘了分布在歇馬鎮、蔡家崗鎮、澄江鎮、北溫泉街道等地抗戰遺址64處。其中,已修復對外開放的有6處,使用單位保護的有15處,可修復性開發的有6處,殘存遺址1處,不可修復的4處;已消失的32處。 重慶作為抗戰時期的陪都,既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舞台,現有抗戰遺跡200多處。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抗戰遺跡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重慶南岸區黃山,原中國國民黨主席蔣介石及夫人宋美齡在此棲居長達六年,許多軍政要員、外國使節也紛紛在附近擇寓而居,現在保存下來比較完好的建築有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宋美齡別墅「松廳」和美國特使馬歇爾舊居「草亭」等。總投資約2億元的抗戰遺址博物館於去年10月正式開館。
江丙坤與夫人江陳美惠參觀了「侍從室」、「孔園」、「草亭」等遺址,追憶那段歷史歲月。江丙坤細看每一樣歷史展品和圖片,不時駐步。在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橫幅下,江丙坤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在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前,隨行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邢元敏告訴江丙坤,自蔣介石離開雲岫樓後,他是六十年來第一位來到這里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對此,江丙坤笑言:「這不是空前,也不會是絕後。」隨後,江丙坤一行參觀了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專為抗戰陣亡將領子弟開設的黃山小學。據考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在此就讀過。江丙坤拿出相機,拍下了至今保存比較完整的建築。他說,回去後要讓連戰先生看看他兒時曾就讀過的學校。
⑽ 抗日戰爭的寶貴遺址
全國多的是,像延安,臨沂沂蒙山,台兒庄,昆侖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