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猿人遺址
1. 南京的一處遠古人遺址
湯山
2. 安徽和縣有什麼景點
和縣啊,陋室(很陋)烏江霸王祠、香泉湖溫泉風景區、雞蘢山風景區
3. 原始人的分布地點
元謀人: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
藍田人:陝西藍田縣的公王嶺和陳家窩兩地。
北京人:北京市西南郊周口店附近的一處洞穴堆積中。
和縣人:安徽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的龍潭洞。
金牛山人:遼寧營口金牛山。
大荔人:陝西省大荔縣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階地砂礫層中。
山頂洞人: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
4. 哪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目前世界發現遠古人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我國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址三四百處。遍布祖國25個省市。其中有元謀人,山頂洞人,藍田人,北京人,鄖縣人,南陽人,和縣人等20餘處舊石器初,古人類遺址。
1、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納武村山腰以北500米,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的化石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來正式命名為「元謀直立人新亞種」或簡稱「元謀人」。
其他早期更新世動物化石,如雲南馬、劍齒虎和劍齒象,以及石器和木炭屑也被出土。元謀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雲南高原是早期人類活動最重要的地區之一。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中國人祖先的遺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它是一座建於1953年的古代人類遺跡博物館。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長骨山出土了第一塊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名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它離北京市中心大約48公里。
3、紅山文化遺產
紅山文化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最早是在赤峰的紅山後面發現的。它以西拉穆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20萬平方公里。大約在五、六千年前,持續了兩千年。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社會的鼎盛時期,主要的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為紐帶的部落群體。經濟形式以農業為主,與畜牧業、漁業、狩獵並存。其遺存的特點是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與之字形陶器、微石並存的文化。
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
4、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村寨遺址。它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的ChanRiver東岸的二層平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該遺址佔地約5萬平方米。
5、河姆渡遺址
河姆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河姆渡石位於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距寧波市市區約20公里。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我國採用榫卯連接技術建造木結構房屋的典範。
5. 2010年上海世博會安徽館中的(和縣猿人)屬於什麼人
經專家鑒定,龍潭洞古人類頭蓋骨化石為目前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猿人頭蓋骨化石。據推斷,此系一二十歲左右男性青年,屬新生代第四紀中更新世地質時代,距今三、四十萬年,被命名為「和縣猿人」。 「和縣猿人」及其動物群的重大發現,對於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南北方猿人的特性與差異,長江沿地的發育史,以及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提供了極其珍貴和重要的依據。
6. 我國境內幾個重要古人類遺址的區域位置
屬於猿人階段的主要有:1.元謀人。1965年發現於雲南省元謀縣。發現有屬於一青年男性的兩枚牙齒化石、17件打制石器和40多種哺乳類動物化石,距今約170萬年左右。2.藍田人。1963年在陝西藍田縣陳家窩村發現一個完好的猿人下頜骨化石,屬老年女性,距今約50萬年。1964年在藍田縣公王嶺發現一個猿人頭蓋骨和1枚猿人牙齒,屬於一個30多歲的女性,距今約110~115萬年。3.鄖縣人。1975年在湖北鄖具發現4枚猿人牙齒化石,次年又發現6枚猿人牙齒化石,其特徵所表現的年代與藍田猿人接近。4.北京人。發現於北京周口店。從1927年開始陸續發掘出猿人化石,迄今為止,共發現猿人頭骨6個,頭骨碎片9塊,面骨碎片6塊,下頜骨15個,股骨7段,肱骨3段,脛骨1段,鎖骨和目骨各1塊,牙齒152枚。這些化石分屬於不同年齡和性別的46個人的個體。北京猿人的頭骨最寬處在耳孔稍上處,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突起,吻部前伸,腦殼較厚,平均腦容量為1059毫升。遺址還發現石器和石片10萬余件,洞穴的文化堆積層里有四層面積較大並且較厚的灰燼層,最厚者可達6米。北京猿人的化石資料和遺址的文化堆積,是目前世界上原始人類化石最豐富而且比較完整的。北京猿人的時代距今約69萬年。5.和縣人。1980年在安徽省和縣龍潭洞發現一個相當完整的頭蓋骨、1塊左側下頜骨碎片和3枚牙齒,距今約30~40萬年。6.金牛山人。1984年在遼寧營口縣金牛山發掘出一個較為完整的猿人頭骨,此外還有椎骨、肋骨、腕骨、掌骨、趾骨等比較罕見的猿人化石50餘件,這些化石全部屬於一個成年不久的男性個體。距今約20多萬年。
我國境內的古人化石資料和遺址比猿人的為多,說明在古人階段人類活動的區域比以前廣泛。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1.大荔人。1978年在陝西大荔縣甜水溝的岩壁上發現一個相當完整的頭骨化石,還有180多件石器和10多種動物化石。其頭骨化石特徵介於猿人和古人之間,是由猿人向古人過渡的典型資料。距今約20~30萬年。2.馬壩人。1958年在廣東韶關馬壩墟西南的山洞裡發現一個頭骨化石,屬中年男性,是古人的早期類型代表。3.丁村人。從1953年開始在山西襄汾縣丁村陸續發現粗大石器和動物化石,次年發掘出14處化石地點,發現3枚人牙化石。1976年又發現1塊約為2歲幼兒的右頂骨化石。距今約10萬年。4.許家窯人。1976年至1977年間在山西陽高縣許家窯村附近的斷崖上發現大量化石,其中有人頂骨10塊、枕骨2塊、右下頜骨殘片1塊,臼齒2枚,還有1塊附著4枚牙齒的小孩右上頜骨。這些化石分屬於14個男女老幼不同的個體。距今約10萬年。5.長陽人。1956年在湖北長陽縣下鍾灣村的名叫堰龍洞的岩洞里發現人的上頜骨化石殘片連同2枚牙齒,還有1枚前臼齒。長陽人的嘴部和頜部已經和現代人接近,是較晚時代的古人。
新人階段的古代人類還有一些原始人的特徵,但其體質形態的主要方面已經和現代人相差無幾。這個階段的古人類在我國境內分布更廣,其中最主要的有:1.峙峪人。1963年在山西朔縣峙峪村發現人的枕骨化石1塊,石器15000多件。峙峪人的時代距今為28000年。2.河套人。內蒙古和陝、甘、寧相連的河套地區,自1922年以來多次發現古人類遺址。1922年在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發現1枚小孩門齒化石。1956年和1960年又在這一帶發現有人頂骨和股骨化石。河套人是由古人階段向新人發展的過渡形態的典型。3.資陽人。1951年在四川資陽縣黃鱔溪發現一老年女性的頭骨化石,另外還有1件骨椎化石。資陽人頭骨最寬處在兩側頂結處,冠狀縫和矢狀縫的鋸紋比較簡單,人字點和枕骨外粗隆點基本上處於一條直線上。這些特徵都和現代人接近。4.柳江人。1958年在廣西柳江的一個岩洞里發現頭骨化石1個、下胸椎4個、肋骨5段及其他骨骼化石,屬於一個40歲左右的男性。5.麒麟山人。1965年在廣西來賓縣麒麟山發現屬於一老年男性的部分顱骨化石,其時代和柳江人接近或稍晚。6.山頂洞人。1933—1934年間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頂部的洞穴里發現有較晚時代的人類化石和文化堆積,定名為山頂洞人。其化石材料包括三個相當完整的頭骨,還有頭骨殘片、下頜骨、脊椎骨、枕骨和牙齒等,分別代表著至少8個人的個體。山頂洞人的相貌已經和現代人沒有什麼明顯區別,其腦容量已達1300~1500毫升。他們有方形的眼窠、高大的顴骨、廣闊的下頜。古人類學家認為,「假若給他們穿戴上現代人的服飾和我們站在一起,誰也不會用奇異的眼光多看他們一眼。」(賈蘭坡:《「北京人」的故居》,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第37頁)山頂洞人的時代距今約18000年。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中國境內的遼闊土地上,就星羅棋布地居住著許多原始人類。在一二百萬年的漫長年代裡,他們經過猿人、古人和新人等發展階段而接近於現代人類。
7. 我國境內早期人類遺址
我國境內曾經活動過的原始人群有元謀人 北京人 巫山人 山頂洞人 藍田人等
其遺址約有二十多處。這些遺址遍布在北起遼寧,南及雲南,西至陝西,東到安徽的廣大地區,而以沿黃河、長江兩大河流域分布最為密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為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和北京人。
元謀人,是迄今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最初發現於1965年的5月1日,遺址在雲南元謀縣城東南約十華里遠的上那蚌村。發現的化石並不多,只有兩枚古人類的牙齒化石,一為左上內側門齒,另一為右上內側門齒,同屬於一個成年個休,從門齒形態觀察,可能為一青年男性。元謀人已經能夠製作簡單的勞動工具,也學會了用火。元謀人的發現把我國的歷史提早到一百七十萬年前。
藍田人是在陝西省藍田縣發現的,1963年和1964年,先後在該縣的陳家窩村和公王嶺村各發現一具完好的人的下頜骨化石和一具完整的頭蓋骨、上頜骨及三枚牙齒。在遺址附近還發掘到一些刮削器、石片、石核等。1966年考古工作者們又在藍田人遺址發現了經過火燒過的炭末。經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藍田公王嶺人頭蓋骨屬於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個體,陳家窩村發現的下頜骨,為一個老年女性個體。根據地質研究所和地質力學研究所分別用古地磁學測定的結果,公王嶺頭蓋骨化石年代距今約八十萬年,陳家窩下頜骨則測為距今50-65萬年間。學術界把公主嶺的頭蓋骨命名為藍田人,而把陳家窩的下頜骨命名為「陳家窩人」。
舉世聞名的北京人,發現於北京西南房山縣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中。1929年由著名古人類學家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頭蓋骨,此後又不斷發現各種骨骼化石,到1966年,共發現完整和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六個,頭骨碎片十二塊,牙齒一百五十七個,其它四肢殘骨十數段,共代表著四十幾個個體,分別代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在北京人遺址里,還出土了大約十萬件石器和骨器,其中種類也較為繁多,從加工方法、形狀和用途來劃分,計有砍砸器、尖狀器、石錘、石鑽、刮削器、兩端刃器、斧狀石器等類型。北京人遺址的材料,在全世界發現的同一階段人類遺址的材料中,是最豐富也是最系統的,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貴的資料。令人遺憾的是,抗戰前發現的珍貴標本先是保存在北京協和醫學院,而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標本不知去向,迄今仍下落不明。
北京人遺骨化石的大量發現,使學者們能夠有比較豐富的資料研究從猿到人的古人類體質形態的發展過程,也使後人有足夠的資料了解當時原始人如何加工石器。同時,由於北京人遺址的豐富遺存,還使學者們根據他們當時生活的遺跡,勾畫出幾十萬年前我們祖先烤食、居住、魚撈和狩獵生活的場景。而從在北京人遺址中所發現的上下四層面積既大而厚的灰燼層,以及灰燼層中鼠類和蝙蝠的骨骼,人們又可以推斷,北京人已經具備了控制火的能力和經常烤食小哺乳類的動物。根據測定,北京人的活動年代約在70-20萬年之間。
除上面介紹的以外,還有和元謀人同期的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遺址,和藍田人、北京人時代相當的湖北隕西人、河南南陽雲陽人,以及在1980年於安徽和縣龍骨洞出土的和縣猿人和1984年發現的遼寧營口金牛山猿人等等。另外,我國境內還發現了不少距今10-20萬年左右的早期人類遺址,如1978年在陝西大荔縣甜水溝發現的大荔人、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發現的丁村人、1976年在山西陽高許家窯村發現的許家窯人以及1958年在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山洞發現的馬壩人等。
8. 靜樂縣歷史遺址及墓葬
遺址
編輯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於考古學概念。遺址的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如寶雞北首嶺遺址(距今7100_+140年)、西安半坡遺址(距今6000多年),烽火台等。
中文名
遺址
外文名
ruins,relics
所屬范疇
考古學
定 義
人類活動過的遺跡
分 類
文物考古歷史
目錄
1 簡介
2 詞語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3 舉例
4 分類
▪ 舊石器地點
▪ 夏商周都邑地點
▪ 古代手工業地點
簡介
編輯
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於考古學概念,既包括人類為不同用途所營建的建築群體,也包括人類對自然環境利用和加工而遺留的一些場所。遺址的特點表現
遺址
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遺址的發現多與人類活動有關,如:農業生產、建築工地施工等;很多古代遺址屬於探險發現。古代城市、古代建築遺址多為殘垣斷壁,各種生活用品表現為不殘破和不完整,但可以通過考古和人類學研究尋找人類生活軌跡。很多遺址屬於戰爭、災難之後的遺存。遺址為文物,屬於文化古跡。因而在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工作中備受重視。
人類在史前生活的遺存稱為「史前遺址」;
人類文明以後,歷史年代久遠的遺存稱為「古代遺址」;
歷史年代不久遠的遺存多屬於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為紀念地。
遺址為文物,屬於文化古跡。
●人類在史前生活的遺存稱為「史前遺址」。
●人類文明以後,歷史年代久遠的遺存稱為「古代遺址」。
●歷史年代不久遠的遺存多屬於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為紀念地。
●用於命名整個史前文化的遺址,被稱作命名遺址。
詞語
編輯
詞目:遺址拼音:yí zhǐ
基本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
古城遺址
英語:ruins;relics
詳細解釋
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下》:「今台無遺址,溝池已平。」
遺址
唐劉禹錫《山陽城賦》序:「 山陽故城,遺址數雉,四百之運,終於此墟。」
宋梅堯臣《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舊池堙猶窳,遺址巋不平。」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京師廣安門內 慈仁寺 ,乃古 雙松寺 遺阯。」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北磨石岔 一條小溪旁邊,有一座茅棚的遺址。」
舉例
編輯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
遺址掠影 (12張)
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分類
編輯
(按年代)
舊石器地點
人類起源於地質年代的第三紀末,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於更新世時期。中國當前所知人類化石產地和舊石器地點共計200餘處,除新疆、海南兩個省(區)外,各地都有發現,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分布很廣。這些地點的地層堆積,主要有 3種類型:
①河湖相堆積。元謀猿人遺址是一處典型的地點,沉積物以粉砂亞粘土和粘土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積層的下部。丁村遺址和水洞溝遺址,是在黃土底部的砂礫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
②土狀堆積。北方是在黃土層下的紅色土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藍田猿人遺址的公主嶺、陳家窩村兩地點都是如此。南方則在耕土層下的紅土層中找到石器或化石。
③洞穴堆積。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遺址,第 1 地點(即北京猿人產地)為長約 140米、寬約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礫岩堆積厚達30餘米。金牛山遺址、和縣猿人遺址、穿洞遺址等地點,也是比較典型的洞穴堆積。另外,大窯遺址是廣泛分布於山坡沖溝的石器打制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則在第三紀褐煤層中發現古猿化石。[1]
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包括住地和葬地。廣大平原地區的古遺址,常位於河流轉彎或兩河交匯處。西北黃土高原的古遺址,由於河床沖刷下沉的關系,多在距現今河床和村莊較高的二級台地上。江淮等河網地帶的古遺址,常見於地勢高亢的土墩 (堆)。靠近海濱和河湖岸邊的古遺址,因其堆積物中包含大量的貝類介殼,在考古學上被稱為「貝丘」遺址。
中國目當前所知新石器時代遺址總計約有1萬余處,其中作過發掘的近千處。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①新石器時代主要考古學文化的發現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為磁山文化發現地,河南澠池的仰韶村遺址為仰韶文化發現地,西安半坡遺址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發現地,甘肅臨洮的馬家窯遺址為馬家窯文化及其馬家窯類型發現地,青海民和的馬廠塬遺址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發現地,山東泰安的大汶口遺址為大汶口文化發現地,山東章丘的城子崖遺址為龍山文化發現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為中原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發現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嶺遺址為屈家嶺文化發現地。
②保存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范圍往往很大,面積幾萬、幾十萬以至幾百萬平方米。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遺址,都由居住區、制陶作坊區和墓葬區組成,居住區的房屋環繞中心廣場排列,周圍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溝。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發掘的房屋基址多達 240座,前仰韶階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為半地穴式建築,仰韶文化晚期則為地面建築。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適應江南水鄉的地理條件,發現的主要是木構干欄式建築。遼寧凌源牛河梁遺址的中心區域,有女神廟和積石群,分布范圍 200多萬平方米。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遺址及其他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則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遺跡。
夏商周都邑地點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統治中心,都在黃河中游地區。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和鄭州商代遺址,均屬商代前期,都發現長、寬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組的宮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遺跡。商代後期的安陽殷墟,包括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區等,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等商代方國遺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西周時期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都曾發掘大型建築基址、較多的墓葬以及青銅器窖藏等。應屬周初燕國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遺址,包括規模不大的城址和貴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記載燕國早期史實的有銘銅器。
東周列國都城遺址
幾乎都建在鄰近大河的沖積平原上,保存情況一般較好: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侯馬晉國遺址、禹王城遺址 (魏國早期)、鄭韓故城遺址、趙邯鄲故城、燕下都遺址、秦雍城遺址、楚紀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遺址、薛城遺址等。一般周長達10餘公里,有夯築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宮殿集中在一定的區域,並築有宮城。布局情況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①宮殿區被郭城包圍,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
②多數城址宮殿區在郭城的一角或一側,城內或周圍還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
秦漢及以後城市遺址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都城最集中:秦咸陽城遺址、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鄴城遺址(曹魏、十六國、東魏、北齊)、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遼上京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中都遺址、元上都遺址、元大都遺址等處。通過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圍城門位置、主幹大道以及宮殿區、里坊和其他重要遺址的分布情況已基本清楚。兩漢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宮城約佔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屬於帝王和貴族的專用城市。大約從曹魏鄴城開始,都城布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唐代的東西兩京,宮城和皇城約佔全城十分之一,已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宮城和外郭二重演變為由宮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組成。宮城由包括多處並分布在城區南部演變為集中於城區北部和中部,並以南門為正門,門前大街為全城的中軸線。居民區和商業區則由位於城區北部改為位於城區的南部,區劃和排列也由不規整趨於規整。歷代都城城內及其附近的重要遺址,作過大規模發掘的頗為不少,例如:秦咸陽的宮殿遺址、漢長安的未央宮遺址、武庫遺址和王莽九廟遺址、洛陽的東漢靈台遺址、北魏永寧寺遺址、唐長安的大明宮遺址、興慶宮遺址、青龍寺遺址和西市遺址等。
秦漢及以後時期的地方城邑遺址遍及全國各地,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城邑、長城及其沿線的烽燧,在歷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漢代的如崇安漢城遺址、西海郡故城遺址、樓蘭故城遺址以及居延遺址、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遺址、高昌故城和雅爾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遺址(南詔),東北的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還有東北地區漢代以後的高句麗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與路故城遺址等。它們或為邊陲重鎮,或為方國都城,在建立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在歷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區的古格王國遺址,現有建築群殘跡數量之多,各類遺跡、遺物保存情況之好,都是已知古遺址中甚為罕見的。
望採納
9. 古遺址的石器地點
人類起源於地質年代的第三紀末,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於更新世時期。中國目前所知人類化石產地和舊石器地點共計 200餘處,除新疆、海南兩個省(區)外,各地都有發現,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分布很廣。這些地點的地層堆積,主要有 3種類型:①河湖相堆積。元謀猿人遺址是一處典型的地點,沉積物以粉砂亞粘土和粘土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積層的下部。丁村遺址和水洞溝遺址,是在黃土底部的砂礫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②土狀堆積。北方是在黃土層下的紅色土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藍田猿人遺址的公主嶺、陳家窩村兩地點都是如此。南方則在耕土層下的紅土層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積。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遺址,第 1 地點(即北京猿人產地)為長約 140米、寬約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礫岩堆積厚達30餘米。金牛山遺址、和縣猿人遺址、穿洞遺址等地點,也是比較典型的洞穴堆積。另外,大窯遺址是廣泛分布於山坡沖溝的石器打制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則在第三紀褐煤層中發現古猿化石。
10. 巢湖:和縣猿人的遺址在哪兒
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在縣城西北45公里的陶店鄉汪家山北坡。地居長江下游,位於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間中間地帶。構成洞穴的地層系寒武系白雲岩,洞穴高出海平面23米。1973年冬,陶店鄉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龍潭洞內埋藏著豐富的脊椎動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省、縣考古工作者聯合考查,於1980年11月4日掘出一具完整的猿人頭蓋骨,一塊左下側下頜骨碎片和三個零星的牙齒。這個頭蓋骨,中等大小,腦殼厚,額骨低平,眉骨粗隆,從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尚未癒合推測,和縣猿人頭蓋骨為20歲左右的青年個體。並發現有粗陋的石器、骨器和火燒的骨片、灰燼等遺跡。在同一洞穴堆積層中,還發現哺乳類動物化石25種,加上鳥類、爬行動物化石共有50多種。其中有北方生長的腫骨鹿、劍齒虎、巨河狸;南方生長的劍齒象、中國狨、鬣狗等。龍潭洞遺址的動物化石,種類多,分布密集,是一個南北之間過渡性的動物組合,這為研究古代氣候、古動物群等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也為研究地質、水文等學科提供了實物資料。經專家初步鑒定,和縣猿人頭蓋骨系三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屬中更新世。它的發現,為研究人類起源與發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類的共性和差異,以及探索中華文化淵源和長江階地的發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