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滿井游記
Ⅰ 袁宏道 1.生平簡歷。 2.在「滿井游記」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湖廣公安人,明代文學家。
表達了作者歡快,恬適的心情和喜愛郊遊的願望。
保證對,我們剛上完。
Ⅱ 袁宏道的<滿井游記>的原文以及翻譯
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文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以後,冬天留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經常颳起來,一颳起來時就飛沙走石。我躲在一間屋子裡面,想出去卻不能。每次頂著寒風快步走出去,總是不到百步就返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同幾個朋友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籠子里逃出的天鵝。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一樣的波浪一層層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剛剛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溶化的雪水洗過後,美好的樣子好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麗的少女洗過臉剛剛梳好環形的發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沒有舒展,柔嫩的柳梢頭在風中散開,麥田裡低矮的麥苗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不多,但是汲泉水來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紅裝騎驢的,也經常有。風力雖然還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汲水的魚兒,都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中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它啊。
麻煩採納,謝謝!
Ⅲ 袁宏道滿井游記
能夠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閑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遊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
全譯:
北京一帶氣候寒冷,過了花朝節,殘留的寒意仍然很凜冽,冷風時常颳起,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我)只好拘束在屋子裡,想出去走走也不行。每次迎著風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轉了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在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樣子,好像剛打開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後,美麗的樣子像是剛擦過一樣,鮮妍明媚,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像短短的鬃毛,高一寸左右。遊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罷了 。
能夠不因為遊山玩水而耽誤正事,瀟灑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間,就只有我這種閑官。而滿井這地方剛好離我的居所近,我遊山玩水將從這個地方開始,又怎能沒有記錄的文章呢!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
Ⅳ 《滿井游記》袁宏道 原文及翻譯
燕(yān)地寒,花朝(zhāo)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lì)。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zhé)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hú)。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 )鬟( huán)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liè)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紅裝而蹇(jiǎn)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jiā)背。凡曝(pù)沙之鳥,呷(xiā)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liè)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墮(huī)事,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wū)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翻譯
北京這個地方天氣寒冷,花朝節過後,殘余的寒冷仍然很厲害,冷風時常颳起來,飛沙走石。我只好拘束於一間房子以內,想出去也不可能。每次冒著狂風快速行走,還沒走夠百步就返回了。
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和幾個朋友從東直門出去,到了滿井。高高的柳樹分立在河堤兩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一眼望去空闊無際,(我)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河面上的冰開始融解了,水波開始發出亮光,魚鱗似的波紋一層疊著一層,清澈見底,水面亮晶晶好像剛剛打開的鏡匣,清冷的光輝突然從鏡匣里射出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美好的樣子像剛剛擦拭過一樣,美麗嫵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未舒展,柔軟的柳梢在春風中散開,麥田裡的麥苗高約一寸。遊人雖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著酒杯唱歌的人,穿著盛裝而騎驢的人,也時時有。風力雖然還很猛烈,但是徒步行走卻會汗流浹背。凡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都悠然自得,一切動物當中都透出喜悅。(我這)才知道郊田以外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這罷了。
能夠不因遊玩而耽誤公事,流連於山石草木之間的,只有我這個官職的了。而這里與我住的地方正好接近,我的郊遊將從滿井開始,怎麼能夠不記錄下來呢?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
Ⅳ 滿井游記》 袁宏道第二段劃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 ,然徒步則汗出浹 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譯: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幾個朋友一塊兒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成排的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在這時河上的冰開始融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泛起一層一層魚鱗似的波紋,水清澈極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匣,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後,是那樣美好、光潔,呈現出迷人的風姿,好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伸展卻尚未伸展,柔嫩的梢頭在風中散開,麥苗出土了,像短短的鬃毛,高一寸左右。遊人還不算很多,但汲泉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以見到。風力雖然還很猛,然而徒步行走就會有汗水流出濕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浮到水面上戲水的魚,都是一副悠閑自在的情態,一切動物當中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劃分:
1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
筆鋒一轉,進入游記實寫。交代了時間:廿二日,地點:滿井。滿井系北京東北郊的地名,據《帝京景物略》記載:「該地有一古井,……並高於地,泉高於井,四時不落。」
簡捷而准確地點明游記的時間地點後,作者便由遠及近,由面及點,層次分明地記游:
2 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這是滿井鳥瞰。只用十二個字,就凝練、灑脫、富於感情色彩地把春景勾勒出來。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籠子中飛出來的天鵝。寥寥數語,完成了面的描繪,即移步換形,以細膩而充滿詩情的筆調,東鱗西爪地點染滿井的秀麗風光:
3 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始寫水;繼寫山;後寫田野。三組優美的特寫鏡頭,勾魂攝魄地凸現了早春二月獨有的特點。
4 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此文則採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把無形的情思化為有形的景物,曲折、巧妙而韻味十足地表達了作者對春景的欣慕喜悅之情。這也是一種誇飾手法。王充《論衡·感虛》說:「瓠藝鼓瑟,淵魚出聽;師曠鼓琴,六馬仰秣。」以生物的反映極寫音樂的魅力;「曝沙之鳥,呷浪之鱗」的喜氣,更顯出春光的和煦。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
5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古代散文家常有意無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散文如折光鏡,映出作者,映出時代。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記恰如他任性而發、狂放不羈的為人。他把做官看作是「猢猻入籠中」,「世人莫道烏紗好,君獨垂頭思豐草。」(《述內》)《滿井游記》是他晚年之作,寫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其時,他在禮部作官,雖然官務清閑,不像當吳中縣令時「苦瘦苦忙」「進退狼狽」,但污濁的官場仍使他嘗盡百暖百寒、乍陰乍陽的人間惡趣。春在溪頭芥菜花,當他偶見嫩柳迎風、魚翔淺底的青山綠水時,他彷彿恍然大悟:人間不是沒有春光,人生不是沒有樂趣!在游記的最後,他便直抒感興: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Ⅵ 袁宏道的滿井游記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這篇游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的內容,表現了作者的歡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對哲理的追求。
從這次出遊他認識到城居時所以不知有春,是因為自己「局促一室之內」,而實際上春已降臨人間。這是思想境界升華的表現。這就表明:美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由於這樣那樣的限制而看不到它,這是很可惜的。
懂得了這個道理,人們才能自覺地擺脫某種限制,不斷地去擴大自己的視野,去發現生活中本來就有的美好的東西。表達自己將以這次游覽滿井為中國,在公事之餘繼續出遊的願望。
Ⅶ 袁宏道寫滿井游記的寫作背景 謝謝各位啦
袁宏道生性不愛做官,終日在外遊山玩水。萬曆二十七年,他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回哥袁宗道的答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任順天府教授,終日又得和拜謁酬答打交道,這是他頗為苦悶,更使他苦悶的是有政見卻得不到申訴。好在袁宏道所擔任的職務比較清閑,有空暇就游覽北京附近的名勝古跡。《滿井游記》就作於此時。
Ⅷ 袁宏道<<滿井游記>>翻譯
原 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 文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以後,冬天留下的寒氣還很厲害。冷風經常颳起來,一颳起來時就飛沙走石。我躲在一間屋子裡面,想出去卻不能。每次頂著寒風快步走出去,總是不到百步就返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同幾個朋友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籠子里逃出的天鵝。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一樣的波浪一層層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剛剛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山巒被溶化的雪水洗過後,美好的樣子好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麗的少女洗過臉剛剛梳好環形的發髻一樣。柳條將要舒展沒有舒展,柔嫩的柳梢頭在風中散開,麥田裡低矮的麥苗才一寸左右。遊人雖然不多,但是汲泉水來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紅裝騎驢的,也經常有。風力雖然還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汲水的魚兒,都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中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它啊。
Ⅸ 滿井游記選自袁宏道三兄弟的名字分別是
明代文學流派。代表人物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貫為湖廣公安(今屬湖北),故世稱「公安派」。
Ⅹ 滿井游記袁宏道①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
小題1:B 小題2:(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裡的人(卻)不知道啊。 小題3: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壓抑煩悶之情; (1分)反襯了滿井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小題4:C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