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岇遺址
Ⅰ 石峁遺址的介紹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版榆林市神木縣權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昆侖城,也有專家提出了質疑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於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於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後先後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
Ⅱ 謎一樣的石峁遺址 閱讀答案
一座荒涼的山峁,隱藏一座千年石城。刻在石頭上的神秘人像,埋在城牆下的駭人頭骨,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國寶檔案》帶您走進陝西神木石峁遺址,探尋史前文明未解之謎。
【主持人1】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國寶檔案》。
在陝西省榆林市,有一個神木縣,在這里,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面向東方的石頭城,距今約有4500多年歷史。那麼,石頭城的主人是誰?下面,就讓我們先從多年前發生過的一件離奇事件說起。
【解說1】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地處黃河中游,古老的萬里長城穿境而過,這里境內丘陵密布,溝壑縱橫,是一塊荒涼貧瘠的土地。在當地人心中,遠處的高崗上,還藏著一個讓人敬畏的秘密。
很多年以前,村裡有人說,山上的石頭縫里有玉。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於是村民們就成群結伴上山找玉。有人無意中碰到了腳下的石頭,看到石頭背面有一張人臉,嚇得跑下山來。從此,當地人相信,山上的石頭是一些神靈的棲身之所,人們的舉動觸犯了神靈。這個說法,雖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當地村民卻深信不疑。
直到2012年,考古工作者來到這里,開展科學細致的勘查,人們驚奇地發現,在這里竟然隱藏著一座史前城堡。
這座城堡位於兩河交匯的山地上,城池居高臨下,面朝東方,由皇城台、內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它修建於4000多年前,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史前最大城址。因為這里地處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所以將其命名為:石峁遺址。
關於石頭里藏著人頭的說法,也有了驚人的發現。在城牆下,考古人員先後發現了8個埋有人頭蓋骨的土坑,她們都是年輕女性,被集體砍頭埋在這里的,專家推斷,可能是俘虜。
不僅城牆下埋有人頭骨,在牆體里,也發現了刻有人面的石塊,專家稱為:石人面。這些石像,有大有小,簡略幾道刻痕,就清晰呈現出一張生動的人面形象。
【專家同期陝北歷史文化博物館館長呂靜】
那時候說石雕人頭是石峁出土的,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這次在石峁東城址發掘過程中,在牆體上發現一件石雕人頭,才證實了之前老百姓的說法是對的。
【解說2】
在榆林學院的陝北歷史文化博物館,陳列著一件石人面。它高50厘米、寬60厘米,採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石人面方臉,大眼睛,半張著嘴,似乎還帶著微笑。
【專家同期陝北歷史文化博物館館長呂靜】
它是目前石峁遺址發現的品相最好、體量最大的一件石雕人頭,這個石雕人頭當時是在井邊發現的,它應該是新石器時期的一件祖先祭祀物。
【解說3】
這件石人面也是石峁發現的一件較為特殊的陶制石人面,它表情誇張,面部更加立體。專家說,石人面的形象,或許正是四千年前中華民族先民的樣貌。
【主持人2】
在我們的印象中,四千年前的古人,還生活在石器時代,那時候自然環境惡劣,生產力水平低下,能雕刻出石人面,已經很不容易了。然而,專家在石峁遺址發現的種種跡象表明,古人的生活,或許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解說4】
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展室里,陳列著一塊像牆皮一樣的東西。它們是石峁遺址發現的彩繪壁畫殘塊。
【專家同期 陝西省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
它的壁畫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就是由城外進內瓮城,然後直視,往城門裡面去直面對的方向,一面牆上是壁畫。是曲齒紋的壁畫,是以黃色、紅色、綠色、黑色,條帶狀組合到一塊的幾何紋的壁畫。
【解說5】
專家還發現,這些用來裝飾城牆的壁畫,年代並不相同,是歷史上各個時期留下來的作品。目前,成片分布的壁畫殘塊一共發現了一百餘塊,數量十分驚人。
【專家同期 陝西省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
因為畢竟四千年了,它原來是在石頭上,石頭後面敷的草拌泥,泥上做的壁畫,我們發現的時候,這些壁畫早已經從牆上脫落了,都是小片兒狀的。但石峁的這個壁畫,從數量上和題材上,這是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重要的一段,我想將來無論任何人討論藝術史,都不會繞過這一段。像石峁這樣,對一個建築進行整體裝修,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裝修,那還是很少見的,尤其在四千年前後的這樣一個時代。
【解說6】
這些彩色的陶器也是石峁出土的文物。當時,人們用它們來盛裝和煮熟食物,這些陶器做得很輕薄,精巧美觀又很實用。(畫面:紅彩雙耳陶罐、紅彩折肩陶罐、敞口折肩陶罐、敞口雙耳陶罐)
令人驚訝的是,石峁還出土了數量龐大的玉器,玉料幾乎涵蓋了(中國)各個地方的玉石。這證明,當時人們的活動范圍遠遠超出了今天陝西省北部的范圍。那麼,四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仍然是石峁遺址最大的謎團之一。
【主持人3】
石頭城、壁畫、玉器,這些都說明石峁古城是一個規模、等級很高的城池,至少是一個龐大部族活動的中心。那麼,究竟是什麼樣一個部族,能夠建造這么大規模的都城?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石峁也許就是黃帝的都城。
【解說7】
相傳,在四千多年前,黃河流域有個炎黃部落,首領稱為黃帝。當時黃河下游還有一個部落,首領蚩尤殘暴好戰。他帶大軍攻打炎黃部落,經過三次大的決戰,蚩尤戰敗。之後,黃帝的勢力不斷擴大,他最終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大片土地,結束了遠古戰爭,告別了野蠻時代。在這個過程中,黃帝的部落與其他部族進行了空前的融合,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雛形。漢代史學家的《史記》就從黃帝寫起。
相傳黃帝活到115歲,最後乘龍升天,百姓為了紀念他,就為他建了一個衣冠冢作為陵墓。這就是位於今天陝西境內的黃帝陵。如今,石峁附近的榆林、子長一帶還有黃帝的冢墓和人們祭祀黃帝的祠堂。有的專家認為,黃帝生前和他的部族就在此一帶活動。而根據石峁古城的年代推算,這座石頭城可能是黃帝部族及其後裔修建的都城。
但是,石峁作為黃帝的都城,仍然只是一種猜測。讓專家感到好奇的是,石峁這樣一座石頭城,它不應該是孤立存在的。
【專家同期 陝西省石峁遺址考古隊領隊孫周勇】
因為它恰好處在一個長城沿線,南北內外是農業和牧業交錯的一個地帶,那麼四千年前後是什麼樣的一個交錯地帶?它是以放牧為主,還是以農業為主?現在植物考古的分析傾向於它是農業為主。那麼是不是城牆里有土地耕種?還是要奴役外圍小村落來給他提供社會資源?因為石峁是一個中心,它不是孤立的,在以石峁為中心的方圓幾十公里范圍內,有大量同時期的小型的村落,這也是支持石峁這樣一個社會網路,這也是居於金字塔頂端——石峁,能夠生存的基礎。這跟生物鏈一樣,旁邊有很多小遺址,有一部分人給它修城牆,有一部分人負責造生產工具,給它提供食物,有這樣一個社會帶存在,這也是比較合理的一種解釋。
【解說8】
石峁遺址只存在了三百年的時間,也許是因為戰爭,也許是這里的人們遷居到了宜居的中原,石峁遺址從此荒廢,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個千古之謎。
【主持人4】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而中華文明也是唯一一個沒有間斷傳承至今的古代文明,找到華夏文明的源頭,是炎黃子孫共同的期盼。相信,隨著石峁遺址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還會有更多驚人的發現。
Ⅲ 石峁遺址的發掘意義
地處黃河之畔、農牧交錯帶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夏階段城址,以公元前2000年的三重石頭城牆和玉畫雙絕的英姿乍露,吸引著考古學家的目光。
石峁遺址為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資料。有國內專家直接用「石破天驚」來形容石峁城址的發現。石峁城址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所對應那個時代的社會形態、聚落形態演變、人地關系及遺址的功能。
石峁城址還為石峁玉器的年代、文化性質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背景,更對進一步了解早期的歷史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它的發現可能會改變人們對中國史前格局的認識。
2012年10月,經中國考古學會、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等40餘位考古專家,對神木縣石峁遺址發掘現場聯合考察認為,石峁遺址是已發現的中國史前時期規模最大城址,對於進一步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遺址規模宏大的石砌城牆與以往發現的數量龐大的石峁玉器,顯示出石峁遺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經過大量考古調查、勘探和部分發掘,考古隊在遺址中發現了保存相當完整、基本可以閉合的石砌城牆及城門、角樓和疑似「馬面」等附屬設施。通過分析調查,專家初步認定石峁城址應當始建於龍山中期,延續至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無疑是黃河中游地區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間的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是黃河腹地二里頭遺址之外一個重要遺址。
Ⅳ 神木的石峁古城遺址難道還不能證明夏朝存在嗎
夏都遷都多少次了?不是夏朝遺址?憑什麼確認。石峁遺址和大禹出生活動時間相符,和大禹出中原治水路線相符,且為石頭城。大禹之父用石牆堵洪水,失敗,說明他父親是擅長建石頭城的人。且禹都有這樣的規模很正常,因為其子是夏朝的締造者,第一個大一統的奴隸制王朝,所以能有這樣的規模正常,而且用人祭祀在奴隸制王朝中非常正常。還有最近有人說什麼黃帝的帝都。。。堯都有4500歷史,堯的祖先黃帝就比他晚嗎?還什麼同一時期的不同部落的人,完全胡說八道。。。有一切都合乎情理合乎歷史傳說及記載的答案不去證實,搞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答案去誤導他人。請考古人員切實客觀的按專業來進行挖掘查證。
Ⅳ 石峁遺址 屬於什麼文化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1]。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昆侖城,也有專家提出石峁遺址是夏朝的首都[2]。
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於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於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後先後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
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3] 2018年4月,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型陶鷹。[4]2019年5月,石峁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5]。
2019年9月,科技人員通過對陝西石峁遺址的遺存物取樣並進行碳14年代測定,初步確定了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間。
遺址規模
1976年就被發現的石峁遺址,經過系統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峁城址,這是一處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8] 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石峁遺址
「皇城台」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麵包砌護坡石牆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內城將「皇城台」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城牆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高出地面,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
Ⅵ 陝北榆林石峁遺址的發現為什麼被稱為「石破天驚」
因為作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處重要遺址,石峁遺址在規模、形制、內涵、所處時代和所處位置上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它的發現足以改寫華夏上古歷史,所以才被國內學者以「石破天驚」來形容:
1、從規模上,石峁遺址佔地超過四百萬平方米,超過了著名的良渚和陶寺等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面積最大的古城,完全超過了人們的認知,而且對這種古城目前還找不到任何的史料存在,這在特別重視古文獻和田 野考古相結合的我國是非常特殊的案例。
5、石峁所處的位置遠離傳統學者認為的華夏文明核心區域之外,更靠近草原地帶,一般被認為是文明落後地區,但石峁的發現證明四千多年前在這么偏遠的地方居然有這么發達的文明,這一文明又在歷史上無聲無息,對它的深入研究必然將改變上古華夏文明的固有認知體系。
Ⅶ 石峁遺址的遺址規模
1976年就被發現的石峁遺址,經過系統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峁城址,這是一處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 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皇城台」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麵包砌護坡石牆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內城將「皇城台」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城牆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高出地面,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
Ⅷ 石峁遺址屬於什麼文化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國北方的中心[1]。據專家研究有可能是黃帝的都城昆侖城,也有專家提出石峁遺址是夏朝的首都[2]。
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1976年,西北大學考古系教授戴應新在山西進行考察,從山西民間聽到關於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於是專門到石峁考察,此後先後有來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隊對其進行了考古發掘。
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3] 2018年4月,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型陶鷹。[4]2019年5月,石峁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5]。
2019年9月,科技人員通過對陝西石峁遺址的遺存物取樣並進行碳14年代測定,初步確定了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間。
1976年就被發現的石峁遺址,經過系統調查和考古發掘,發現了石峁城址,這是一處宏大的石砌城址。
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台」、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8] 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石峁遺址
「皇城台」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麵包砌護坡石牆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內城將「皇城台」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城牆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外城系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高出地面,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亦有1米余。
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為探討石峁早期地貌變遷及環境提供了重要資料。[9]
Ⅸ 石峁遺址的歷史年代
根據清理出年代特徵明顯的陶器和玉器,並結合地層關系及出土遺物,專家初步認定最早一處是「皇城台」修於龍山中期或略晚(距今4300年左右),興盛於龍山晚期,夏(距今4000年)時期毀棄,屬於中國北方地區一個超大型中心聚落。這個「石城」的壽命超過300年。
Ⅹ 石峁遺址的發掘成果
文物部門曾於1976~1981年對該遺址進行過初步發掘,發現有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槨墓、瓮棺葬等,出土陶、玉、石器等數百件,尤以磨製玉器十分精細,頗具特色,其原料主要為墨玉和玉髓,器類有刀、鐮、斧、鉞、鏟、璇璣、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並發現了古城址。石峁遺址玉器的出土可上溯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出土的玉器已散佚海外,被歐美幾家博物館入藏。
(圖冊資料來源 ) 在2012年的一次考古挖掘對石峁城址外城北部的25000餘平方米的一座城門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外城東門址位於遺址區域內最高處,由「外瓮城」、兩座包石夯土墩台、曲尺形「內瓮城」、「門塾」等部分組成。
此次考古中發掘出6件完整的玉器,種類為玉鏟、玉璜、石雕人頭像等。這是石峁遺址考古中首次發掘出的玉器。玉器就在石牆里,這是奇特的發現。可發掘中確實如此。出土的玉器一種是在傾斜的石牆裡面,第二種就是在倒塌的石牆堆積裡面,距離地面都比較低。
石峁遺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尤其以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玉人頭像價值最高,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唯一一個以人為雕刻對象的玉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煒林說:「上世紀70年代,就有考古人員在石峁徵集到127件玉器。其中不少被陝博收藏著。目前流失在世界各地的石峁玉器有4000件左右。」石峁玉器世界聞名,但是一直沒有「正名」。這是因為沒有在考古發掘上發現過石峁玉器,缺乏關鍵依據。
但在此次考古挖掘中,發掘出了6件完整玉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收獲。證明了石峁玉器確實存在,流散各地的石峁玉器也因此「正名」。 2012年12月20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地處黃土高原北部邊緣且距離黃河20多公里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在2012年5月至11月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集中埋置人頭骨的遺跡兩處,以年輕女性居多,與城牆修建時的奠基活動或祭祀活動有關。主持發掘的專家邵晶透露,這種頭蓋骨祭祀遺跡在中國新石器考古史上十分罕見。
在下層地面下發現集中埋置人頭骨的遺跡兩處,一共48個頭骨。一處位於外瓮城南北向長牆的外側;一處位於門道入口處,靠近北墩台。這兩處人頭骨擺放方式似有一定規律,但沒有明顯的挖坑放置跡象,擺放范圍外瓮城外側呈南北向橢圓形,門道入口處的遺跡略呈南北向長方形。經初步鑒定,這些頭骨以年輕女性居多,部分頭骨有明顯的砍斫痕跡,個別枕骨和下頜部位有灼燒跡象。
主持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邵晶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部落首領人物死後使用人殉已成為通行的禮俗。但以年輕女性頭蓋骨用於奠基儀式或祭祀活動,在中國境內的考古發掘中十分罕見,在陝北地區為首次發現。這兩處集中發現的頭骨可能與城牆修建時的奠基活動或祭祀活動有關。依據實驗室分析結果,這些女性的年齡在20歲左右。 考古工作者2012年在後陽灣的一座房址附近發現了鱷魚骨板,呈正方形,正面有許多點狀小孔。很多人據此判斷那個時代的黃土高原,氣候濕潤適宜揚子鱷成長。
這塊鱷魚骨板是包括陝晉中北部、內蒙古中南部在內的河套地區的首次發現,所以推斷這條鱷魚未必生長於此,極有可能來自遙遠的南方。根據史料記載,上古時代有一種鼓名叫鼉鼓,用揚子鱷的皮革製作而成,是等級的象徵。因為「鼉」便是揚子鱷的古稱,按照學界最流行的觀點,這些骨板很可能便和製作鼉鼓有關。專家推測,鱷魚骨板出現在神木石峁,可能是當時上層社會的奢侈品交流而來的。 2012年在對石峁遺址的發掘中,在後陽灣一處房址之下,發現了一件被打碎的雙鋬鬲。發現時,兩個鬲套扣在一起,裡面有一些肢骨、肋骨等散落於套扣的鬲中。後經考古專家對骨骼鑒定發現,這些遺骨屬於一個不足周歲的嬰兒。這種用炊具埋葬夭折嬰兒的習俗,在當時的中國普遍存在。
經過細致發掘,在這具嬰兒的骨骸上發現了一些紡織物殘片。這一發現,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北方地區因為氣候乾燥,土壤水分不夠,很少有紡織品能夠保存下來,更何況是4000多年前的紡織品,所以尤為珍貴。經初步鑒定,這些紡織物原料為薴麻類纖維,這說明北方至少4000多年前就已經懂得人工紡織,並已經開始有意種植薴麻。此外骨殖上部殘留的織物殘片,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緊貼骨殖,經緯較為細密,上層經緯較為粗疏,說明4000多年前的石峁人已經有了內外衣之分。這一發現對於研究中國服飾的歷史,也有著重要意義,證實了「北麻南絲」這一構想的可操作性。 2015年9月考古人員在石城的牆體發現眾多「石雕人面像」,初步證實古城曾在原始宗教信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開展正式考古發掘前,石峁遺址有石雕人面像的現象已引起考古專家注意。近十年前,有學者就對石峁遺址展開考察,進而公布了一批特徵明確、造型獨特的石雕或石刻人像,數量20餘件,均為砂岩質地,大部分是人面像,也有半身或全身的石像,其中不乏高鼻深目者,推測可能與中國西北地區早期青銅時代的同類雕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