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遺址
Ⅰ 嶗山的人文歷史
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嶗山自春秋時期就雲集一批長期從事養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書曾載「吳王夫差嘗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到戰國後期,嶗山已成為享譽國內的「東海仙山」。
《漢書》載武帝在嶗山「祠神人於交門宮」時「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張廉夫來嶗山搭茅庵供奉三官並授徒拜祭,奠定了嶗山道教的基礎。從西漢到五代時期末,嶗山道教基本屬於太平道及南北朝時期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從宗派上分屬於樓觀教團、靈寶派、上清派(亦稱茅山宗、閣皂宗)。
宋代初期,嶗山道士劉若拙得宋太祖敕封為「華蓋真人」,嶗山各道教廟宇則統屬新創「華蓋派」。
金元以來,道教全真派興起,嶗山各廟紛紛皈依於「北七真」的各門派,成吉思汗敕封邱處機之後,嶗山道教大興。延至明代,嶗山道教的「龍門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總數達到10個,嶗山及周邊地區道教長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宮觀多達近百處,對外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
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使嶗山道教遭到嚴重破壞,其中以1939~1943年間侵華日軍對嶗山的「掃盪」為害最重。道士被殺害,廟宇被炸毀,珍藏被掠走,嶗山道教自此每況愈下。
建國後,青島市人民政府於1952年撥專款對嶗山道教廟宇實施重點維修,嶗山道教得到保護和生存。
「文化大革命」前期,嶗山道教作為「四舊」受到沖擊,毀掉神像,遣散道士,嶗山道教的宗教活動廢止。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青島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計劃地恢復部分嶗山道教廟宇,落實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還廟產。嶗山相繼修復並對外開放的廟宇有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和太平宮。嶗山道教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1980年嶗山恢復道教宗教活動後,嶗山太清宮對收納道士出家制訂了各項新規定。10餘年來,在此出家已有20餘名道士。 佛教傳入嶗山地區,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嶗山之佛教始於魏晉,盛於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後期漸衰。嶗山的崇佛寺(俗稱荊溝院)建於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這是嶗山最古老的寺院,應視為佛教在嶗山的發端。東晉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經的僧人法顯泛海返國,遇颶風漂泊到不其縣嶗山南岸栲栳島一帶登陸,當時不其縣為長廣郡的郡治,篤信佛教的太守李嶷聽說法顯是到西方取經的名僧,便將法顯接到不其城內,講經說法,並在其登岸之處創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從此,佛教在嶗山聲名大振,廣為傳播。嗣後,嶗山相繼建起了石竹庵(後改名慧炬院)和獅蓮院(俗稱城陽寺),北魏時法海寺的創建,標志著嶗山佛教已初具規模。
隋、唐兩代,佛道並重,隋代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後,獅蓮院、荊溝院和慧炬院等著名寺院得以重修,規模更加宏偉,香火日漸旺盛。唐代,僧人普豐由四川峨嵋山來到嶗山,在王哥庄鎮大橋村東修建了大悲閣,內祀大悲觀世音菩薩,後改稱峽口廟,其後又在鐵騎山東修了一座分院,名為林花庵,又在峽口廟東2.5公里的東台村建了另一座分院,名為普濟寺。嶗山巨峰之南還建有白雲庵。宋、元兩代,佛道兩教一直和睦相處。萬曆十一年(1583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和尚來到嶗山,於萬曆十三年起在嶗山太清宮三清殿前耗巨資修建了氣勢恢宏的海印寺,後因與太清宮道士發生糾紛,進士出身的道人耿義蘭進京告御狀,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降旨毀寺復宮,憨山亦被遠戍雷州。嶗山佛教雖遭此打擊,但並未一蹶不振,桂峰、自華及慈沾等著名僧人仍在嶗山進行了許多佛事活動,加之當地鄉宦士紳的支持,嶗山的佛教仍有所發展。據粗略統計,明、清兩代創建的寺院有20餘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清順治九年創建的華嚴寺。這座寺院規模宏偉,名聲遠播,藏有清雍正年間刊印的《大藏經》一部,還有元代手抄本的《冊府元龜》。直到清末民初,華嚴寺與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石佛寺、法海寺仍被稱為嶗山佛教的三大寺院。民國時期,嶗山佛教每況愈下,逐漸衰落。
建國後,嶗山的僧人在國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引導下,積極參加了各項愛國活動。在1956年農業合作化高潮中,嶗山的僧道聯合創辦了生產合作社,過著亦禪亦農的生活,走上了自給自養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中,各寺院的神像被砸毀,經卷、文物被焚燒,僧尼被遣散,大殿被封閉。但也有些宗教文物受到了群眾的保護,華嚴寺的《大藏經》和《冊府元龜》被青島市的文化部門搶救出來;沙子口東風船廠的職工把石佛寺和大石寺的五尊鐵佛完整的保存下來;源頭村居民把法海寺的乾隆年間重修碑拉到家中隱藏起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了進一步落實,「文化大革命」中被遣送的僧14人、尼7人,均落實了政策,並妥善安排了他們的生活。1985年青島市成立了佛教協會籌委會,政府還撥專款修復了嶗山華嚴寺和法海寺,並將這兩座寺院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嶗山山區共有27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文物古跡古文化遺址古城古樓堂書院古墓康有為墓城子遺址古不其城玉蕊樓康成書院財貝溝東周墓群康有為原墓李家宅頭遺址鰲山衛城鏡岩樓華陽書院城陽漢墓群康有為新墓半阡子遺址浮山所城太古堂青峪書院房鳳墓——冷家沙溝遺址雄崖所故城大勞草堂石屋書院童恢衣冠冢——霸王台遺址——讀書樓勞山書院邱處機衣冠冢——西窯頂遺址——上庄別墅下書院藍銅墓——————紫霞閣——於七墓—— 古廟宇太清宮華樓宮太平宮蔚竹庵上清宮白雲洞百福庵明道觀明霞洞關帝廟通真宮法海寺凝真觀華嚴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在嶗山各地建立了文物保護小組,1956年和1982年先後進行了兩次文物普查,共出土銅器1045件,另有銅錢26斤,出土鐵器20件,這些出土文物都保存在青島市和嶗山區博物館內。惟《嶗山金石目錄》中之古銅器鐵器已散失。 古銅器鐵器大福島古銅印曬錢石古錢南城陽村古銅印明道觀古箭鏃高家崮古銅器霸王台古戟頭壽陽庵古銅像、銅器鐵瓦殿鐵瓦海印寺大銅佛像菩薩洞鐵佛像玉蕊樓古銅瓶迎真觀鐵鍾城陽古銅瓶太平宮鐵鍾
Ⅱ 京西皂甲屯納蘭祖塋 京西皂甲屯納蘭祖塋 在那裡
在今天的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鄉皂莢屯
Ⅲ 洞橋鎮的農村景點
百梁橋公園
百梁橋公園位於洞橋鎮宣裴村,公園佔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背靠翠竹山坡,東眺千畝雷竹園。公園突出歷史文化主題,園內鳥鳴清脆,樹密花艷,池水盪漾,頗具典雅之風,分設古墓區、文物陳列館等景點,將蜈蚣山古墓整體遷移,恢復了古墓原貌,是為數不多的完整古墓,再現了河姆渡、良渚文化精髓;文物陳列館內有上庄山、蜈蚣山古...[詳細] 千年廊橋—百梁橋
百梁橋位於洞橋鎮蕙江村,南北橫跨鄞江中游,為昔年重要的「鄞奉通途」,是浙東地區跨度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古廊橋之一。百梁橋為廊屋式石墩木樑橋,始建於北宋元豐元年(1078年),歷經多次修建,現保存完好。大橋全長77.4米,6墩7孔,橋墩用長方大青石砌疊,橋梁由124根圓杉大木架設,橋面用...[詳細] 浙東名人—全祖望故居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全祖望雍正七年(1729年)貢生,乾隆元年(1736年),舉薦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故里,後未出仕,專事著作。曾主講於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詳細] 上庄山遺址
上庄山地處鄞州區洞橋鎮西南約2公里處,緊鄰建設中的甬金高速公路。12月份,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鄞州區文管會聯合考察隊考古發掘,共發現了自東漢、三國、西晉至宋、元、明時期約1500年間的土坑磚結構古墓葬20座,並帶有甬道和中間有磚砌隔斷的墓室,規模較大,形制特殊。其中4座是三國、西晉時期的紀...[詳細] 惠明橋
惠明橋位於洞橋鎮洞橋村西首,東西向橫跨在南塘河北岸與仲夏港支流的匯合處。該橋始建於唐,宋治平年間(1064-1067)傾圯,明正統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結構雙孔石拱橋。全長20.5米,寬29米,橋面兩側各設欄板十四塊及望柱十六根。兩頭橋堍置抱鼓石四隻。東堍有踏跺十級,西堍...[詳細]
Ⅳ 想知道: 寧波市 上庄山遺址 在哪求具體 在洞橋鎮庄村么
上庄山位於鄞州區洞橋鎮西南約2公里處,是一座獨立的、南北走向的小山,最高海拔16米。具體位置不知,呵呵。得問問當地的,老百姓了。雖然我也是洞橋的
Ⅳ 納蘭性德史跡陳列館的具體地址
在市內做任何開往頤和園的公交車,在「北宮門」站換乘303路公共汽車。 到「上庄衛生院」站下車。
要去納蘭墓地,可以下車之後向東進村,沿第一個路口向南走50米,便到了「上庄村委會」(可以跟路人打聽,一般當地人都知道的,那裡就是以前的303總站)——從上庄村委會門前一直向北全都是納蘭家的墓地,而村委會歇前方的便利店所在位置,就是納蘭性德的埋葬之地了。地面遺跡全部盪然無存,我們只能站在街邊憑吊一下。
到上庄應該看看跟納蘭家有關的幾處遺址:上庄東岳廟及大戲台、龍王聖母廟。
如果要去上庄東岳廟,那麼到「上庄衛生院」這站下車,路邊上就有紅色的電動三輪車(也叫「摩的」),直接說出你要去的地方讓它載你去就好啦(價格一般是一人三塊,兩人共計四塊)。
在去上庄東岳廟時就可順便去位於261醫院裡面的龍王聖母廟,只是現在的廟不對外開放了,只能在院外頭繞一圈看看了。
去皂莢屯的另外一個路線(這個可能更方便一點兒),就是在德勝門附近坐任何開往「沙河」站的車,或者在馬甸橋附近坐345路到「沙河」站,然後原地不動換乘344路,到終點站「261醫院」,下車之後同樣是乘坐車站邊兒上的電動三輪車到「村委會」既可。
http://tieba..com/f?kz=185677712
Ⅵ 關於海淀上庄納蘭性德遺跡
我認為你應該親自去考察、、畢竟眼見為實。。。
Ⅶ 原平市上庄四村是不是商代遺址
沒有聽說過,應該不是商代遺址。
Ⅷ 上庄村的歷史文化
上庄村,村落名。位於績溪縣城西41餘里,黃山東麓。原稱上川,清乾隆以後改稱上庄,別名八都,1941年,因村人胡適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當時的績溪縣長為了奉承他,送匾立碑,一度將上庄改為適之村。不久仍恢復上庄原名。上庄村襟山帶水,是群山環抱著的一塊大盆地。1000多米高的竹竿尖山峰聳立在村北,清碧的常溪水流向村南,穿過楊林橋,婉蜒東去,匯入新安江。清人劉汝驟贊雲:竹縈峰前,山縈水聚;楊林橋旁,棋布星羅。其山清以曠,其水環以幽,是上庄的神韻所在,村內蒼深曲折,石板道婉蜒,古民居錯落有致。白牆黛瓦在蒼松翠竹的映襯下,引人入勝。村內居民歷來聚族而居,世代繁衍相傳。短的有300餘年,長的達千年以上,以胡、汪、程、柯、王五姓居多。歷史上名人輩出,清光緒年間有任過兵部主事、員外郎的胡寶鋒,台灣台東知州胡鐵花以及白話文倡導者、著名學者胡適,當代著名詩人汪靜之等。馳名國內外的胡開文墨店和上海汪裕泰、程裕新茶號,其創始者也是上庄人。至今上庄仍保存著胡適故居、汪靜之故居和胡開文故居,村附近的社屋上還有新石器時代遺址。
Ⅸ 關於三泉古鎮的歷史故事
三泉鎮距汾陽市城區西南10公里,東鄰我市陽城鄉,西接楊家莊鎮、石庄鎮,北靠栗家莊鄉,南與孝義市接壤。全鎮總面積82.97平方公里,1958年建三泉公社,1984年設鎮。共33個行政村,人口3.6萬,耕地面積6.68萬畝,全鎮有陽城河、虢義河、賈壁河三條季節性河流。目前,鎮域有孝(義)--柳(灣)鐵路、汾(陽)--平(遙)高速、307國道、340省道、韓(演武鎮韓家垣)--石(石庄鎮)線等交通主幹線過境,是呂梁三泉工業園區、全市僅有的2座國有煤礦所在地。
該鎮以古代有三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鎮,也是三晉大地上的一座商業重鎮,它以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環境,千百年來成為晉中腹地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汾陽作為秦晉古道旱碼頭,三泉則是這個巨大碼頭上的商埠,幾百年來商貿繁榮,名人輩出,為我市地秧歌發源地,民間傳說豐富多彩,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有「馱不盡的磧口,填不滿的三泉」一說。
三泉鎮現存地上文物居全市第一,幾乎村村有廟宇,古宅院更是星羅棋布,保存較好的主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榆苑村金元時期五嶽廟;省文物保護單位---義豐北村齊聖廣佑王廟、古戲台、古院落;任家堡(仁和堡)古村落建築群、任氏祠堂牌樓;「五堡一鎮」(任家堡、趙家堡、張新堡、李家街、南垣,三泉鎮)民國酒坊商號遺址等;張新堡大聖寺、明代門樓坡、國民小學遺址;趙家堡門樓;員庄、鞏村古寨;義豐南村關帝廟、村門;聶生村魁星樓、古村落建築群;東趙村奇峰塔、翰林坊古建群;北馬庄古戲台及壁畫;鞏村春秋茲氏古城遺址;尚文村公所遺址、上庄村及段家莊關帝廟建築群、平陸村法雲寺、觀音廟、古院落;坂峪、張多村廟宇、古宅院;新賢村古廟戲台遺址;團城村青龍溝遺址等等。
全鎮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集鎮文化、地秧歌、剪紙、木雕、小磨香油、黃酒、粞醋、壓花肉、花饅頭、月餅、刺綉、玉米皮編織、案兒糕、糕點製作工藝等。
特色農產品主要有:核桃、團城村長山葯、紅皮蒜,聶生村胡蘿卜,仁道村掃帚、新賢村紅薯等。主要農作物為以玉米、豆類為主的小雜糧種植,以及萬畝核桃林栽植。
革命戰爭年代,三泉為汾陽的革命搖籃,1938年8月2日,日寇在三泉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馬庄慘案」,古鎮人民的革命英雄事跡可歌可泣,廣為傳播,涌現出了許志奮將軍等傑出人士,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36年時曾駐足三泉鎮張新堡村孟家大院;王震同志在解放戰爭年代也在三泉鎮平陸村指揮過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