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Ⅰ 2015年咸豐唐崖土司申遺成功了嗎
7月4日下午,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遺址作為項目之一,成為福建省繼武當山道教建築群、明顯陵之後的第3處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土司遺址」包括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土司遺產的系列遺存,反映了我國土司制度歷史、土司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徵,見證了多民族統一國家「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傳統理念。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介紹,我省有了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意味著湖北真正進入了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擁有省份的第一方陣。
Ⅱ 簡述土司遺址成為世界遺址的意義
1)成功「申遺」:代復表一個時期制的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是該歷史時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證.
2)中國土司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最大意義,應該是對中國這一地區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肯定和尊重,也是中國現行民族政策普遍價值的肯定。只有在這樣的民族政策之下,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傳統才得以恢復和應有的肯定,土司遺址也只有作為其民族歷史的一個側面,才具有世界遺產繼承的最大價值。
Ⅲ 土司遺址的世遺申請
2014年3月,中國土司遺產正式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中國國家文物局確定專:由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屬、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中國土司遺產作為中國2015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國土司遺產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庄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土司遺產3個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部完成,遺址內居民搬遷、遺址現場保護等工作進入尾聲,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2014年7月進行現場考察評估。
Ⅳ 繼可可西里申遺成功後鼓浪嶼再傳喜訊,中國世界遺產有哪些
截至2017年7月,中國已有52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2項,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居第二位,僅次於義大利(53項)。
文化遺產
長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故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沈陽故宮,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廬山國家公園(江西,1996.12.6 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皇家祭壇-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明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7.15 世界文化遺產)
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與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遺產)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古跡(河南,2010.8.1 世界文化遺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遺產)
元上都遺址(內蒙古,2012.6.29 世界文化遺產)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雲南,2013.6.22 世界文化遺產)
大運河(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河南、陝西、甘肅、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遺產)
土司遺址(湖南、湖北、貴州,2015.7.4 世界文化遺產)
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廣西,2016.7.15 世界文化遺產)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福建,2017.7.8 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山東,1987.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黃山(安徽,1990.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1996.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福建,1999.12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自然遺產
黃龍風景名勝區(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四川,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湖南,1992.12.7 世界自然遺產)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雲南,2003.7.2 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12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雲南、貴州、重慶、廣西,2007.6.27一期;2014.6.23二期 世界自然遺產)
三清山國家公園(江西,2008.7.8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貴州、福建、湖南、廣東、江西、浙江,2010.8.1 世界自然遺產)
澄江化石遺址(雲南,2012.7.1 世界自然遺產)
新疆天山(新疆,2013.6.21 世界自然遺產)
湖北神農架(湖北,2016.7.17 世界自然遺產)
青海可可西里(青海,2017.7.7 世界自然遺產)
Ⅳ 播州土司的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海龍屯 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是播州宣慰司楊氏土司專用的山地防禦城堡的遺址,是戰爭時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其屬民以仡佬族、苗族為主。
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我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土司遺址申遺成功,標志著湖南、貴州兩省實現了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也使生活在我國西南山區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遺產。
Ⅵ 2015年世界遺產大會國土司遺址有沒有申遺成功
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於2015年7月8日在德國的波恩閉幕,大會審議通過新增24項世界遺產。大會原計劃對38個提名項目進行審議(其中自然遺產5項、文化遺產32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1項),有4個項目臨時取消了申請,只有34個項目進入了最終的審議程序。由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申請的「土司遺址」作為中國2015年申報項目提交本次大會審議,並最終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Ⅶ 中國土司遺址列入世界遺產的意義
在德國波恩4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土司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於中國土司遺址意義,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是「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我認為僅僅這樣看待中國土司遺址申遺的意義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全面的。應該說,中國土司遺址申遺的意義決不僅在於「土司」政治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國這一地區少數民族的歷史變遷及其普遍價值。
不錯,「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央政府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形成於宋代,繁榮於明代,崩潰於清代,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土司制度」在客觀上確實是維系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制度之一。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歷史事實是,歷代封建王朝並不是把「土司制度」作為一種民族政策來實施的,而是為了將中央政府很難派官吏直接統治的地區納入到統治范圍,不得不利用當地統治者對該地區的世襲統治的制度。土司制度既有其作為歷史存在的合理性,也有著嚴重的政治弊端以及同歷史發展不合拍的落後性。如果將土司遺址僅僅作為這種政治制度本身來評價它的歷史遺產價值,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事實上,這些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不僅是古代政府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同時也是一方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俗的歷史遺存,它是一個民族的繁衍生息歷史變遷的見證。而且我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和評價這些土司遺址,反倒更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這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這些「土司」所代表的少數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當做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民族來看待的。歷史上,封建王朝把西南少數民族先民都稱為「蠻」或「夷」。比如這次申遺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宋代以前,對這些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都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才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滿清雍正年間普遍推行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也只是作為「土」、「客」進行區分。直到民國政府,也只是把少數民族看作所謂「國族」的大小宗支,許多少數民族因此不被承認。
作為土司遺址所反映的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連的武陵山區。土家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雖然早已形成,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正式被確認卻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隨著黨的民族政策落實,一些過去不被承認或被迫隱瞞了民族成分的少數民族群眾,這時紛紛要求中央政府承認他們的民族身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對中國境內的各個民族共同體進行科學識別,准確地界定漢族和少數民族,以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並且在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縣。只有在這樣的民族政策之下,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傳統才得以恢復和應有的肯定,土司遺址也只有作為其民族歷史的一個側面,才具有世界遺產繼承的最大價值。(參考資料:新浪微博)
Ⅷ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將有何重大意義
對於中國土司遺址意義,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是「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我認為僅僅這樣看待中國土司遺址申遺的意義是不準確的,也是不全面的。應該說,中國土司遺址申遺的意義決不僅在於「土司」政治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國這一地區少數民族的歷史變遷及其普遍價值。
不錯,「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央政府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形成於宋代,繁榮於明代,崩潰於清代,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土司制度」在客觀上確實是維系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制度之一。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歷史事實是,歷代封建王朝並不是把「土司制度」作為一種民族政策來實施的,而是為了將中央政府很難派官吏直接統治的地區納入到統治范圍,不得不利用當地統治者對該地區的世襲統治的制度。土司制度既有其作為歷史存在的合理性,也有著嚴重的政治弊端以及同歷史發展不合拍的落後性。如果將土司遺址僅僅作為這種政治制度本身來評價它的歷史遺產價值,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事實上,這些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不僅是古代政府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同時也是一方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俗的歷史遺存,它是一個民族的繁衍生息歷史變遷的見證。而且我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和評價這些土司遺址,反倒更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這是因為,在中國歷史上,這些「土司」所代表的少數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當做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民族來看待的。歷史上,封建王朝把西南少數民族先民都稱為「蠻」或「夷」。比如這次申遺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宋代以前,對這些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都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宋代以後,土家族才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滿清雍正年間普遍推行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也只是作為「土」、「客」進行區分。直到民國政府,也只是把少數民族看作所謂「國族」的大小宗支,許多少數民族因此不被承認。
作為土司遺址所反映的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連的武陵山區。土家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雖然早已形成,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正式被確認卻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隨著黨的民族政策落實,一些過去不被承認或被迫隱瞞了民族成分的少數民族群眾,這時紛紛要求中央政府承認他們的民族身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對中國境內的各個民族共同體進行科學識別,准確地界定漢族和少數民族,以便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並且在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縣。只有在這樣的民族政策之下,這些少數民族的歷史傳統才得以恢復和應有的肯定,土司遺址也只有作為其民族歷史的一個側面,才具有世界遺產繼承的最大價值。
因此,我認為中國土司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最大意義,應該是對中國這一地區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肯定和尊重,也是中國現行民族政策普遍價值的肯定~
Ⅸ 唐崖土司城的土司城遺址聯合申遺
咸豐縣全面啟動唐崖土司城「申遺」工作
3月14日,咸豐縣人民政府縣長戴清堂主持召開了有發改、財政、文體、民宗、住建、國土、廣電、旅遊以及尖山鄉、朝陽寺鎮、唐崖寺村民代表等相關人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唐崖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認真籌備2014年6月接受國際專家的現場考察,2015年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驗收。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今年2月中旬通過現場考察,認為唐崖土司遺址歷史悠久、保存良好,具有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具有很高的人文和經濟價值。今年3月初,國家文物局對去年11月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進行更新,確認湖北咸豐唐崖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正式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今年3月9日,湖北、湖南、貴州三省文物局、遺址所有地黨、政領導齊聚長沙召開了「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次聯席會議」,專門就聯合申遺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建立了聯合申遺工作機制,確定了主要職責、議事規則等重要內容。
目前,咸豐縣已將「申遺」工作作為「提升『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 新的旅遊目的地和文化產業核心,為湖北建設文化強省提供有力支撐」的戰略目標納入全縣工作重心,制定了《唐崖土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方案》,劃分了五個關鍵節點,建立了七個工作小組,明確了九項目標任務,落實了多項政策措施。以確保「申遺」籌備順利推進,確保「申遺」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