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游客少
A. 为什么北方很少下雨
想要下雨有个条件,就是冷热气流相遇,就比较容易下雨。
中国北方受西伯利亚高压区,太平洋的低压区影响比较大。
寒流经过北方的时候,因为离西伯利亚比较近,势头比较强,暖气流抵抗不了,立马就冷了。
南方暖气流 北上的时候,进过南方的广大地域能量比较弱了,到了北方,和西伯利亚气压带的影响比又好比强弩之末。
这就导致没办法下大雨。在两个气压区的能量相差不太多的地方,下雨比较大。雨量也充沛。。。希望帮到你。高中地理忘光了都
B. 为什么沙漠不会下雨或很少下雨
我觉得吧,可以引流大海的水到沙漠里去,这样就会有雨,功德万世啊,比那些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假善事强太多了
C. 为什么有时下雨多有时下雨少,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和当时云层厚度,密度,广度有关。也与风力,风向及上空温度有关。因雨由云层水气遇冷空气凝结成水滴而落下。
D. 为什么山上雨多山下雨少
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山上接触的多,所以产生的雨量会多些
E. 世界上下雨最少的地区是哪
苏丹首都喀土穆
“世界火炉”——苏丹都城喀土穆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其首都喀土穆意为“大象鼻子”,人口近600万(1999年)。青、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向北流去,颇似大象鼻子,喀土穆也因此而得名。其地形与武汉很相像,也由三镇组成,即: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镇之间有桥相连。
喀土穆历史悠久,最初是一个小渔村,1822年成为埃及兵营,次年成为埃属苏丹首府。1834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定都喀土穆。1898年起为英埃属苏丹首府,1956年苏丹独立后定为首都。恩图曼是喀土穆主要平民生活区,几大自由市场均在恩图曼,市场具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象牙、黑木、鳄鱼皮等民间工艺品体现了苏丹的民族艺术特色。国家民族剧场、议会大厦和古兰经大学也坐落在恩图曼。恩图曼在1885~1898年曾是马赫迪王国的都城,市内名胜古迹颇多,有著名的马赫迪陵墓、阿卜杜拉·哈里发纪念馆及清真寺等。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青尼罗河在与白尼罗河汇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岛叫“土堤”,将青尼罗河一分为二,南边一股水在小岛南侧同白尼罗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岛北端同其另一股水汇合,青白尼罗河由此合二为一,称为尼罗河,然后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于两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汇合时泾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犹如两条玉带,堪称喀土穆一大景观。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最高气温达47.2℃,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门,滚烫的热浪就扑面而来,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点钟去散步,地面仍散发阵阵的热气。4、5月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肆虐的季节,狂风卷着漫天的沙尘气势汹汹、昏天黑地地一刮数天。漫天黄沙无孔不入,人在屋中,也能感到阵阵土腥味,甚至有时睡梦中也会被憋醒。
到了7、8月份雨季,偶尔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没有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成为“水乡泽国”。冬季,酷热荡然无存,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尽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
喀土穆是苏丹政府机关、外交机构的所在地,苏丹的总统府、总理府、各部、法院等重要机关都设在这里。
北喀土穆是工业区,它集中了全国的大工厂,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纺织厂、船舶厂和汽车修配厂等。近年来,喀土穆的机械、化纤、食品(橄榄油)等工业发展较快,还兴建了火力发电厂。
喀土穆是一个商业都市,恩图曼是全市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既有外国人经营的大商店,也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阿拉伯市场。阿拉伯市场的店主都是苏丹人,出售的商品大多是本国的产品,如棉花、皮革、手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喀土穆没有大商业区,也没有大超市,商店都是小门脸。买东西常不按重量计价,西瓜论个,生菜论棵,橙子柚子芒果论打,大多数叶菜则论捆卖,至于花生、芝麻和豆类,则按桶论价。市场上新鲜蔬菜四季不断,品种有限,但价格合理,不必担心农药污染,全是真正的“绿色”果菜,吃着放心。
喀土穆交通发达,有国际航空航线,铁路直通红海岸,由该市沿尼罗河可航行至埃及首都开罗。喀土穆是棉、粮集散地,有制革、纺织、食品等工业。主要建筑物有政府大厦、伊斯兰清真寺、博物馆和动物园等。
苏丹共有26家银行,大都集中在首都及其邻近地区,最主要的银行是苏丹国家中央银行。喀土穆出版的主要报刊有《新闻报》、《天天报》、《苏丹财报》以及《兄弟》等。喀土穆有数十所高校,最著名的要数尼罗河畔的喀土穆大学。
青尼罗河滨河大道南侧矗立着白色三层楼总统府,始建于1834年土耳其奥斯曼统治时期,当时称为呼克姆达里亚宫。曾有32名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总督和9名英国总督在此执政。1885年1月26日,马赫迪领导的起义军攻下总督府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当时的英总督戈登在楼梯台阶上被士兵用长矛刺死。1956年1月1日,苏丹宣布独立,成立了苏丹共和国。尼罗河大道往西北,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援建的友谊宫,这个非洲第三大国际会议中心的面积达2.47万平方米,是总统办公和政府召开重要会议及庆祝活动的场所。
F. 为什么今年下雨少
下雨要满足的气象条件:
1、空气中水汽过饱和,
2、要有灰尘之类的凝结核,
3、小云滴回变大雨滴答,
4、雨滴大小达到克服阻力和顶托。
前两条是水汽凝结的条件,全部四条是形成降雨的条件。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主要方式是:空气上升冷却。
有时,近地面急剧降温,空气不需上升冷却也能达到过饱和,这时就形成了雾。
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较少,不容易达到过饱和;同时,由于气温低,空气比重较大,不易上升,进而不容易成云致雨。
不下雨就是气象条件没有满足。
G. 下雨时,跑得越快淋到身上的雨水越少吗
通常人们认为越快赶到遮避物下淋的雨就越少。事实上,这是个令数学家迷惑的问题,它取决于三个因素:雨的大小和掉落角度、身体的暴露面积以及淋雨的时间。假设雨的大小都一样,当雨滴始终保持垂直掉落时,我们只有头顶、肩膀等部位会被淋湿,那么我们跑步能减少淋雨的时间,自然会使淋的雨更少。但事实上,下雨时通常会有风,而且我们奔跑时也造成身边空气的流动,从而使雨水倾斜地淋向身体,使身体更多的部位暴露在雨水之中。如果是这样,有可能跑步比走路淋的雨多,而且跑得越快,雨淋得越多。
淋在身上的雨量该怎么算呢? 站着时就是头顶上的雨会淋在身上,跑着时前面的雨也会淋在身上。好象很难算也。有个招。想象天上的雨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空间均匀地分布着水珠。人可以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为H(身高) 、宽为W(肩宽) 、厚为L(胸厚) 。人在雨中的运动就相当于在水珠空间中打一个斜洞,斜角为雨水速度VR对人的运动速度VP之比。这个斜洞的水平方向是个固定值S,垂直方向的长度就是雨落速度乘以人通过的时间。既VR*S/VP。得好好想想的是洞的截面积,是垂直方向的截面积。这很重要。这个截面是人的前身面积加上顶面面积的垂直分量,也就是H*W + W*L(V雨/V人 ) 。这个洞的体积就是人的淋雨量。也就是洞的垂直方向截面积乘水平方向距离S。
淋雨量体积 = S*H*W + S*W*L*( V雨/V人)
这里只有(V人) 是变量,可见,人的速度越慢,淋雨越多,但无论人跑得多快,淋雨量体积至少会有S*H*W。
H. 为什么南方下雨多北方下雨少
因为,南方靠海,所以地理书上就有这一句话:“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