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端午游玩
① 宁波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隐在线历史论坛 -- 小隐在线历史论坛 G)Q~&TWOu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夏季中的大节,本名端五,亦称端阳。它的起源有多种的说法:祭龙、纪念屈原等,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近代时分的端午节中的习俗有:包粽子、南方行龙舟、竞渡、一系列的辟邪攘毒,却疾防病的活动。家家查蒲、艾于门户;妇女、儿童身上一般都会佩带一些驱赶邪毒,象征健康的东西如:艾叶、艾虎、香牌、香袋、五彩线等。有的还会在室内焚烧苍术、白芷,用草药煮水浴身。XV=~C
在家乡宁波,每逢过端午,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挂在床头。<:=<L
近代,在这一天,药店是要清帐的,算好帐目,并对那天光顾的老顾客馈赠雄黄、香料粉等物品。民间,人们会做各种各样的内塞棉花掺入香粉的香袋,形状各异。有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往往是挂在孩童胸前或是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认为可以驱邪。那天中午有要喝雄黄烧酒解百毒的习俗,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各家各户都会在那天包粽子蒸来吃。^C-Q
据说在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癞蛤蟆、蜗牛、蜈蚣均可入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旧时出嫁女要在端午那天回娘家,又俗称“女儿节”。陪同的女婿也要准备好礼物“端午担”送到岳父母家。这天大人给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绳,叫“健绳”,待以后弃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含去(粘去),谓孩子可无病无痛、长命百岁。fB7tFG
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说:“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梁酒,苍术还须正午烧。”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宁波过端午的另一习俗,就是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有做布老虎玩具,虎纹衣服的,虎头鞋,虎头枕头,虎头香囊等等,因地而异。>x5N4%(Qz/Mm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正是虫蝇滋长茂盛的时候,各类毒虫、疾病都在这个时候开始大量出现,侵害人体的健康。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得到了这样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在端午时节利用菖蒲、艾、雄黄、香料等物品来驱赶虫蝇的习惯,以期望达到辟邪攘毒,却疾防病的效果。C \{
在大致上,端午的习俗在各地只是略有不同。宁波的习俗同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是大同小异的。其中迷信的部分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逐渐被淘汰,我们需要保留当中科学的部分,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传统习俗。Qu http://www.no1190.com/bbs/cgi-bin/topic.cgi?forum=62&topic=74
② 宁波端午节去哪里玩
6月16日,天一夜宴“香约端午”将与市民见面。届时,广大市民可以回参加做香袋、体验古答代雕版印刷、欣赏“雅韵清音”江南丝竹音乐会、互动有奖问答等活动。
当日,市民还可参与由天一阁博物馆、宁波政协诗社共同策划的“庚寅端午诗会”活动,活动将以吟诗,听琴,作画,包粽子等形式度过端午节。
当晚天一阁博物馆西大门作为出入口,开放时间为18∶30~21∶30(21∶00停止售票,21∶30清场)。游客凭当日夜间门票入场,一人一票。
另悉,6月14日上午9点,在银台第博物馆举行“仲夏端午、棕香传思”端午节特别活动,通过撞拐、包粽子、制作香袋等文化活动展示旧时官宦人家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
东南商报上的。端午节都过了,三十分扔了可惜,给我吧。呵呵
③ 端午节宁波哪里好玩
1、雪窦寺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秀甲四明”的雪窦山山心。它肇创于晋代,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雪窦寺素由禅宗执帜,代有创获殊荣,南宋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窦寺是2014宁波端午节好玩的地方之一。
2、招宝山
招宝山是宁波市十大风景游览区之一,是宁波市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区,也是镇海口海防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招宝山距宁波市区15公里,位于宁波甬江出海口,是镇海关隘、甬江咽喉、海防要塞,素有“浙东门户”之称。招宝山也是2014宁波端午节好玩的地方之一。
3、冲下去,漂尽酷暑
又到了骄阳似火的盛夏,烈日的炙烤之下,心中的闷热似被火舌撩拨,酷暑难消。想清凉一夏么,马上带上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去漂流吧!驭风而漂,随浪而流,波澜壮阔中,穷尽毕生的热情,让激流险滩造就我们生命里最炫丽的风景!跟我一起冲向远方,“漂”出劲爽夏天。李家坑漂流、东钱湖水上乐园、浙东大峡谷漂流、岩头古村漂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宁波罗蒙环球城
想体验游乐场的欢乐,却恐惧炎热的天气,忧虑旅途的遥远,不妨到直接到市区里面玩起来。宁波罗蒙环球城是全球最大的室内主题乐园,耗资100亿元。其“主题游乐+购物中心”的整合模式,在全球也属罕见。作为将来宁波的特色,值得一去。
2017宁波端午节好玩的地方,还有不少。像月湖、天一阁、城隍庙、天一广场、丰镐房、南塘老街、老外滩、前童等都是很好的去处,大家总能玩得很好。
端午节,浓浓“粽”情,不妨带上一家老小的胃,找一家美食餐厅,美美的饱餐一顿。那么去几家宁波不错的餐厅试试看,试过才有发言权。
④ 端午想去宁波,想了解下,那有什么好玩的
天一广场、阿育王寺、宝国寺、凤凰山主题乐园、奉化溪口、东钱湖、象山石浦渔港、五龙潭、松兰山海滨旅游、杭州湾跨海大桥、九龙湖、慈溪达蓬山·······
很多的啊,主要看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⑤ 宁波端午节五黄是哪五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内节又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容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人过传统端午佳节,民间相传端午节吃“五黄六白”能避邪解毒,“五黄六白”中的五黄指的是就是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雄黄酒,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变通的,不同地区因为所产品种不一,因而也会略有变化,其实只要因地制宜,凑足数就可以了,具体视实际情况可以有较大的变化,如黄蛤、黄梅。
下图为常见五黄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黄鳝(河鲜)、黄瓜(农产品)、黄鱼(海鲜)、黄梅(山上珍品)、黄蛤(一种海鲜),山珍海味,荤素搭配,有较强的可变性,条件好的,海鲜用青蟹(宁波人叫黄蛤蟹)来代替黄蛤。
“六白”指的是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也是可以随意变化的。
⑥ 端午和女友去宁波舟山朱家尖旅游的系列问题~
我上个月刚去舟山的普陀山和桃花岛,定海,沈家门。不过没去朱家尖。。。因为我们主要是拜佛为主,兼顾桃花射雕行。
从金华去朱家尖,其实也不麻烦。从金华可以乘火车到宁波,火车三五个小时坐过来,费用最便宜,就是火车上面呆得时间有点长,也可能做汽车。火车到宁波的话是宁波火车东站,从宁波火车东站出来可以乘公交去宁波北站或汽车南站(2块钱公交费),北站和南站有去沈家门的车,然后可以从沈家门乘船去朱家朱,宁波到舟山的跨海大桥已经通了,不过我今年4月去沈家门发现,沈家门到朱家尖的桥还在修。忘了什么时候能通车了,至少现在还通不了,从定海或者沈海门乘船去朱家尖。朱家尖的海滩不错,不过桃花岛也有一个海滩也不错,而且免费不花钱,桃花岛的海滩比普陀山的要好,当然朱家尖的肯定也好,因为还有沙雕节呢。。。整个乘车乘船至少要六七个小时吧。那边的住宿在周六周日要贵一点,在一百元左右的房间会比较多,太好的星级的就不说它了。如果不是双休日一般也不会低于七八十元一晚上。我说的都是标间。还有就是乘船几十块钱,不贵。因为没去过朱家尖,所以也没租过账篷,其实还是宾馆安全点。账篷几个人会好一些,吃的话舟山的海鲜是出名的,不过外地人要注意价格,如果你看不出来就不多说了。总的费用三天两夜应该不会低于600块钱每人(加上车费)。
再加一句从宁波到北仑的白峰码头,众白峰码头那边也能走,不过好像不是太好走,没怎么走过。乘船过去可以到舟山的鸭蛋山码头,24小时通行,再从那里再转乘船。
最后希望你们玩得开心。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些东西只有自己去了才知道。准备工作做一下就差不多了。朱家尖行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日游
第一站到白山(观音文化苑)登山看怪石及海景
第二站到乌石塘,看天然黑色鹅卵石海塘坐渔船出海捞蟹玩乐园设施,
第三站(天热的可下海的话)一个下午在南沙冲浪看沙雕
如果不想在海里待太久的话,可再走一个里沙生态园
因为这四个景区可以买联票噢,相对来说价格优惠点嘛
二日游
第一天 早上第一站到白山(观音文化苑)登山看怪石及海景
第二站到乌石塘,看天然黑色鹅卵石海塘坐渔船出海捞蟹玩乐园设施,
第三站(天热的可下海的话)在南沙冲浪看沙雕
第四站到夜排档感受一下(建议不要吃太多不知名的海鲜)
第二天
第一站到大青山看日出观海景(大青山可开车到山顶,不过个人认为步行的感觉更好,把车停在大青山山脚,停车的地方不大,不适合车辆太多,也可把车停里沙那边,不过到大青山得走好多路了.在青山可花去一个上午了)
第二站里沙生态园
第三站情人岛
景点门票价格
门票种类 景 点 淡季(元) 旺季(元)备注
单票 南沙 30 60 不含冲淋
单票 白山 30 30
单票 乌石塘 30 30
单票 里沙 20 20 (包括大青山景区)
联 票 上述四大景点 80 110
单票情人岛 50 50
单票 东沙景区海滨浴场临时门票 0 40 08:10-18:00
注:旺季为“五•一”5天及7月1日——10月31日,其余时间均为淡季
东沙景区海滨浴场:08:10-18:00 40元/人,其余时间免费。临时门票实
各景点电话号码
朱家尖旅游服务中心:6032989
朱家尖旅游投资公司:6031024
朱家尖旅游投诉电话:6031933
朱家尖观音文化苑(白山):6031033
朱家尖南沙景区:6631440
朱家尖乌石砾滩:6031021
朱家尖里沙生态园:6634039
朱家尖梭子蟹养殖基地:6634488(现在阿德哥休闲渔庄)
⑦ 宁波端午节女婿一般送什么礼物好
宁波端午节女婿一般送什么礼物好?
送粽子 鸭子
⑧ 宁波地区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1] [2] [3] [4]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诗选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⑨ 宁波人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吃粽子,包粽子,挂来菖蒲·艾叶自
主食:宁波人有吃“五黄六白”的食俗。 “五黄”指黄瓜、黄鱼、黄鳝、黄蛤、黄梅、蛋黄、黄豆瓣、枇杷(皮黄色)、黄豆等,反正是五样带“黄”字头食物即可。“六白”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白酒、白蒜头等。民间认为,吃“五黄六白”能辟邪解毒。
辅食:主要是粽子。宁波粽子一般是用竹箬壳包扎而成,叫裹粽子,其形状是四个棱角分明,不同于其他地方。原料为糯米,辅料为食用碱,旧时农村也有用干燥的蚕豆壳烧成灰加水浸泡出的碱汁,作为碱原料,如果要其他口味就加入浸泡过的赤豆、绿豆、豇豆、红枣等制成各类粽子特色系列。
零食:主要是炒倭豆(蚕豆),炒倭豆一般供小孩食用,小孩还进行拄豆比赛呢。也有把刚炒好的倭豆,加入咸菜汁,也是一道下酒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