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游客对环境的破坏

游客对环境的破坏

发布时间: 2020-12-22 20:51:40

Ⅰ 如果你是导游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 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

1,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要的就是在树干上回荡秋千等野趣。——答这无可厚非。
2,如果我是导游,我会提醒旅游者不要在小河里抓青蛙,在林子里抓国家保护的鸟等明显错误的行为,但不会提醒其他行为反而会鼓励体验如捉泥鳅等等。
3,如果我是导游,我反而会提醒农家屋经营者处理好垃圾,维护好环境。只有环境好了,他们才有客源。

Ⅱ 景区游客量大会带来那些环境问题

白色污染不说,到此一游党时不时还会冒出,还有水体污染,植被被践踏、随意折断,如果超过景区的合理容量的话对环境的破坏就更大了,长期超载可能对生态系统直接产生影响,那样想恢复就难了。所以说一定要利用多种途径控制旅游旺季的客流量,可以在淡季多做宣传,同时淡旺季景区门票差异大一点,也可以淡季在景区推出新的活动,吸引游客淡季旅游。为了能够使景区可持续发展,尽量争取不要为了短时间的效益而葬送了景区美好的未来。

Ⅲ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旅游对环境积极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旅游对环境消极影响:

1、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2、对植物的影响: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3、对动物的影响: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3)游客对环境的破坏扩展阅读:

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机制方应完善:

1、有关部门应强化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2、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制定与地方各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并报批,使之与保护区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3、制定相应政策,将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能与经营职能相分离,建立旅游收入的反哺机制,确保部分旅游收入能有效返还保护区,并用于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量化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依据。应尽快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研究,厘清不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交叉重叠情况,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Ⅳ 如何让游客开心旅游的同时不破坏环境

多设垃圾桶,设立一些文明标语,看到游客乱扔垃圾要及时制止。
旅游景区的卫生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给游客一个不乱扔垃圾的好环境。

Ⅳ 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旅游环境是衡量一个旅游区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是旅游区重要的形象要素。在国家旅游区级别评价标准中,就涉及到许多项环境要素。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中,旅游区(点)等级的确定,依据有三大体系,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定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游客意见评价体系。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的评价项目。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景观、文物、古建筑保护,环境氛围(协调性,生态状况等)。以旅游者体验来说,每次旅游行动之后,常常会说对某地印象如何如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体验和感受。
(二)优良的旅游环境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随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旅游者追求优良旅游环境的愿望也更为强烈。山青水秀、原始古朴的生态、人文环境更受旅游者的欢迎,而那些环境恶化、充斥劣质人造景观的地方则日益为游客所厌弃。有的景区虽既无出色的文化古迹,也无奇特的自然景观,却有特别优良的环境质量,或某项特殊的有益健康的环境要素,也可因其环境特别优异而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三)资源与环境有密切的依存关系,环境破坏与恶化会极大的降低甚至毁掉资源的价值。如我国某著名瀑布,由于上游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涵养失调,来水量大减,致使其面临断流危机。以致原来十分壮观、号称国内第一的大瀑布。而今变为“一股细流,几滴清泪”。不但使人游兴顿失,而且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行动受挫。又如我国的砂岩峰林景观著名的某世界自然遗产,在景区建起了号称“天下第一梯”的观光电梯,严重影响到自然景观的价值,已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质疑。
(四)我国二十多年来旅游发展的实践证实,旅游业虽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但绝不是无污染产业,无论是旅游开发建设、旅游经营、旅游活动过程中,在带来可观经济社会(就业)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环境影响和问题。如旅游垃圾,水、土壤、空气污染,生态平衡受到扰乱,一些宝贵资源过度开发,破坏性建设等等。产生这些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及时的采取适当的预防保护措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旅游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确保环境优良和安全已经成为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旅游发展应当兼顾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强化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现代旅游发展的四个阶段:资源—产品—市场—环境,即从资源开发到产品开发,到市场开发,再到环境开发建设,是一次次的观念创新和行为进步。实施现代旅游已经把环境保护和营造提高到最优先的战略地位。

Ⅵ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1、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区域实际上都以开展旅游活动为由甚至辐射到周边地区,在生态旅游规模和综合产值上要远远超过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潜在威胁。

2、在旅游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给景区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3、文化旅游产业园存在盲目建设风潮,圈地现象严重,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4、一些文化旅游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置环境于不顾。

5、一些当地居民在经商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6)游客对环境的破坏扩展阅读:

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机制方应完善:

1、有关部门应强化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2、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制定与地方各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并报批,使之与保护区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3、制定相应政策,将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能与经营职能相分离,建立旅游收入的反哺机制,确保部分旅游收入能有效返还保护区,并用于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量化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依据。应尽快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研究,厘清不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交叉重叠情况,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Ⅶ 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Ⅷ 怎样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环保问题已经为人所熟知了,作为一名学思想政治的大学生,看到这一话题自然想以自己的专业视角来找出较为独特的出路。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我就不再赘述了。今天,我想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树立和增强人们的环何意识。
宗教、道德以及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行为规范,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探其根本就不能不提到增强环保行为的规范性。而这一规范性的确立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人们自身对环保行为的规范,在此我将其简称为自身规范;二则为外部环境对人们环保行为的规范,简称为外在规范。树立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则当从这两个层面的规范做起。
首先来看自身规范吧,自身规范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在内心不愿去破坏环境。谈到自身规范就不得不讲其主要的两种手段:宗教及自身的道德,其目的在于使人产从良心上去遵守保护环境的规范,而这种制约是最为长远以及最为有效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发自良心去进行环保的人群还太少太少了,同时查看诸类宗教典籍你会发现以宗教的形式来对于人们环保的约束是非常少的,或是不存在或是不直接不成体系。在宗教这一领域去做工作以树立、增强环保意识是相当困难的,同时鉴于当代宗教的发展,在此做文章的效力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在自身规范方面我们不得不将宗教排除掉。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自身的环保道德规范,如果你真正的认真去思考你亦会发现我们内心的道德在环保方面的约束是非常模糊的,而道德规范也是对现代人自身规范中约束力最为有效的,因此我们应着重从增强人们内心环保道德规范入手。
在谈到自身环保道德规范时我会拿我们国人的孝道来进行对比,为何选择孝道呢?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因为孝这一道德规范在我国道德规范中发展较为成熟;二是因为孝与环保一样是一个老话题,从过去到现在谈了几千年,同时也属于同一类规范;三是因为孝与环保还有较大差别,环保虽然过去古人也尝提,但正式摆放在桌面上去正视与重视不过一个世纪时间,发展还非常有限。
我们国人现在面对孝这一问题如果摆在自身道德规范层面上可以这样描述:我们的良心上容不得自己对父母不孝,由于怕承受或承受不起良心的不安而不愿去不孝。如果迁移到环保上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心中有这种自身环保道德规范:我们的良心上容不得对环境进行破坏,因此不愿去做有损环境的事情。有了这一层面的规范防护,那么我们的环保事业就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如何去树立自身环保道德规范,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 让环保进入人们的意识。这一步,是我们当代社会一直在做的一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增强环保意识,我们通过电视、广播、书本、学习等多种途径以达到宣传环境问题,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目的。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人们从意识层面上知道我们的环境与环保,然而其定位只是知道。这一点,我认为通过我们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做的已经很好了,也就是说我们都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忽视环境发展到了现在的正视以及重视环境。然而,人们知道了只是初步阶段,知道了去做才是目的,这就是要将意识发展为规范,意识与规范两个词字面上相差不远,但在实际意义上距离甚远。
二. 让环保由意识质变为规范。人们知道了何为环境何为环保只是环保的开始。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随处可见的痰渍向我们表明:人们知道我们存在环境问题,人们明白我们应该去环保,可就是不照着自己的“知道”与“明白”去做,也就是说,这种意识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规范。那么如何来促使意识质变成为人们内心的规范呢?我认为两点很重要:感悟与实践。先说感悟,引导人们知道环境与环保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引导人们去感悟环境与环保。后说实践,实践是促使意识发展为规范的最佳手段。不仅让人们去听去看去了解,更要让人们去做,去行动,使人们在行动中对自己的意识再进行深思考,以促成感悟,以使意识发展成为规范。
这样,从良心上我们不愿去乱扔垃圾了,那么根本就改观了。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外部规范。在这里最为主要的便是法律与外部道德规范两部分了。
先看法律。法律对于环保的意义在于使人们不敢去破坏环境。当代社会通过法律来对环境做出保护是我们经常做的工作。每一个国家,甚至国家中的地方常颁布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在这一块儿做的还不够,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广度与深度还不够。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那些对于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个人或组织进行了惩处,而对于小的环境破坏行为则没有采取措施。环保是一个大问题,既然是大问题,就应当将其当做大问题来对待。你会发现,像孝这类规范起初都是由法律与道德进行双重保障的,孝的发展历史很长了,规范效应已经很成熟了,自然不需要法律来对其保障,而环保规范的建立则刚刚起步,我想在这起步阶段是需要法律对其强有力的保障的。不要认为对小的环境错误惩处是残忍,比如随地扔纸屑,发现者拘留一天,我想有了这样法律的保障人们在内心是不敢在破坏环境了。而法律应有的效力也就得到了发挥了。
再说说外部环保道德规范。其目的是在于使人们不能做破坏环境的事情。仍拿孝来对比,你如果不孝父母,即使你良心上没有触动,那么你仍然不敢于把这种事情公开来,因为周围是容不得这种举动的,也就是全社会的人都认为:每个人都应孝自己的父母,而你不孝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因为难以承受社会的压力,我想你也不能不孝了。将此移到环保中吧,就是说:如果你想随地扔果皮,如果你内心没有此规范,虽然你扔了但你的良心上也过的去,同时你扔了警察也没有发现,即使这样你还会偷偷地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扔了,因为你怕别人知道,也就是说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说出去脸没地方放,我想你也不能乱丢了。而这一步的实现是最难的,它是基于第一步的基础之上的,它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心中形成这样共同的契约:不仅自己要爱护环境,同时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也都会做到爱护环境。这一契约建立了,那么外部环保道德规范也就确立下来了。
总结一下,我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规范,也可以说是防火墙,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层层防护。第一层,自身环保道德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愿做破坏环境的事儿了;第二层,法律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敢做有损于环境的事儿了;第三层,外部环保道德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能做有害于环境的事儿了。从“不愿做”到“不敢做”再到“不能做”,三层防护做好了,我想我们的环保事业也就真的成功了。这三点做好了,环保将会变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

Ⅸ 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复环境的影响:游客的增加使制得当地的经济增长,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附属产业,如民间小吃、艺术品、纪念品等,同时交通量的增加造成当地居民的出入难度增大,交通压力增大;固体废物的影响:游客的大量涌入,造成当地旅馆饭店的固体产生量增加,处理难度增加;大气环境影响:汽车量的增加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增加,直接排入大气,对当地的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同固体废物的影响;声环境影响:游客增多、交通量的增加都会造成环境噪声值增大,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态环境影响:游客对当地动植物的伤害;人文环境影响:游客乱刻乱画。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