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外国游客
⑴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简介
这个问题在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中讲到
英法资产阶级第一次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资产阶级对清朝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向 外侵略扩张,以便寻找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资产阶级原以为凭借《南京条约》就 可以迅速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对 外国商品的进入有顽强的抵抗作用,英国的工业品没能占领中国市场。
(为了向中国倾销 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英国想通过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开中国的市场,即根本原因)发动了战争.
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借口《望厦条约》中有12年可以修约的规定,援引片面 最惠国条款,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到的权益,得 到法国、美国的支持。清政府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美未达目的,叫嚷要诉 诸武力。但当时英、法正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无力在中国开辟新的战场,美国也 因国内局势不稳,不可能发动侵华战争,“修约”问题便暂时搁置起来。咸丰六年 (1856年),美国借口《望厦条约》届满12年,要求全面修改条约,得到英法的支持。 清政府再次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国认为,只有采取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从中国取得更 多的权益。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国终于制造了一个“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走私鸦片的中国 船。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盗和10名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 领事巴夏礼借端生事,说该船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放还人犯并道歉。两广总督叶名 琛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同意交还人犯。但巴夏礼拒绝接受。10月23日,英国军舰悍然开 进内河,挑起战争。叶名琛不作任何准备,反而下令不准放炮还击,致使英军长驱直入, 迅速将内河沿岸炮台攻占,并一度冲入广州城内。广东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对进犯的英 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打击,迫使英军于1857年1月20日退出珠江内河,撤往虎门口外, 等待援军。 1857年春,英国政府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一支海陆军前来中国, 同时,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
在此之前,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正在向中国交涉,进行敲诈勒索。于是接受英 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参加对中国的战争。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率舰先后到达香港。11月,美国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 普提雅廷也赶到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支持英法的行动。12月,英法联军5000多人编组 集结完毕。额尔金、葛罗在27日向叶名琛发出通牒,限48小时内让城。叶名琛以为英、 法是虚张声势,不作防御准备。12月28日,联军炮轰广州,并登陆攻城。29日,广州失 陷,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1858年4月,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 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英、法公使限定 6天内答复其要求,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佯装调解,劝清政府赶快谈判。 清政府不能正确判断英、法下一步的行动,又指望美、俄调停,既不作认真的战争准备, 又没同侵略军作战的决心。
1858年5月20日上午8时,额尔金、葛罗在联军进攻准备完成之后向清政府发出最后 通牒,要求让四国公使前往天律,并限令清军在2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上午10时,联 军轰击南北两岸炮台,各台守兵奋起还击,打死敌军100余人。 但是由于清朝官吏临阵逃跑,后路清军没有及时增援,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最 后各炮台全部失守。联军随即溯白河上驶,到达天津,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朝统治者 感到战守两难,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前往天津议和。
6月26日和27日,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美、俄两国则 在此之前就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公使驻京、增开商埠以 及赔款等内容。此外,俄国还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 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准备来年进京换约。1859年,英国派普 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于6月中旬带领舰队和海军 陆战队开到大沽口外。清政府安排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换约,普鲁斯断然拒绝, 坚持要清政府拆除白河防御、乘舰带兵入京的无理要求,并限期撤防。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军炸断拦河大铁链两根。25日,英国舰队司令率10余艘战 舰、炮艇突袭大沽炮台。此时大沽炮台经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整顿,加强了兵力, 改善了武器装备。面对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英 法军舰10余艘,毙伤侵略军600余人,英国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联军受此挫败,狼 狈逃出大沽口。
英法联军在大沽战败,使英、法政府大为恼怒。额尔金、葛罗再次成为全权代表, 分率英军1.8万人和法军7000人,气势汹汹地杀向中国。1860年4月,侵略军占领舟山, 5月、6月占领青泥洼(大连)和烟台,封锁渤海湾,完成了进攻天津、北京的部署。
1860年8月1日,英法军舰30多舰,集结于北塘附近海面。北塘没有设防。8月12日, 联军在北塘登陆,迅速占领北塘西南的新河、军粮城和塘沽,切断了大沽与天津之间的 主要交通线。8月21日,联军占领大沽炮台。僧格林沁所部退至北京东南的张家湾、通 州(今通县)一带。联军乘胜占领天津。
清政府立即派人至天津乞和,英、法联军不予理睬,进逼通州。清政府又派怡亲王 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到通州求和,英、法联军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9月 18日,联军攻陷张家湾和通州,21日陷京郊八里桥。僧格林沁等撤往北京城。咸丰帝令 其弟恭亲王奕
⑵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有哪些,年份,内容,影响
一、《南京条约》
1、简介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
2、内容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①割让香港岛;
②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④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⑤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3、影响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依据革命史观,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也发生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二、《辛丑条约》
1、简介
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意(意大利王国)奥(奥匈帝国)。
西(西班牙王国)荷(尼德兰王国)比(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2、内容
条约规定:
①、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而俄国则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
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三、《马关条约》
1、简介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2、内容
根据条约规定:
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③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3、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
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四、《《中法新约》
1、简介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2、内容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有:
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②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③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④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⑤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3、影响
《中法和约》的签订,使法国打开了中国的“后门”。此后,中法之间又相继签订了《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续议商务专条》等条约,具体确立了法国的侵略权益,使中国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五、《望厦条约》
1、简介
《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为“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
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与美国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①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②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
③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④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3、影响
《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
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平等条约
⑶ 镇江外国语学校情况
学校环境很可以啊,原来是1中的地盘啊,你应该知道.
教学特点嘛,是小组合作型的,及4或5个人桌子靠专在一起属称为一个小组.
老师都是蛮顶尖的,教学质量不错啊,不过竞争很激烈,考上的95%都是优秀生呵,如果你认真听,好好学,成绩应该不错滴~~~~~~~~~~~
我上面的人,你的网址是对滴,但学校采用的是局域网,很多资料等你到班上再看吧~~~
⑷ 日本人是怎么打进中国南京的,没有守军吗,那是国明党的一个大地方啊!怎么打进来的没有坦克
最最丢人的一仗,由此可见国军战斗力之弱。
1937年12月1日开始,日本华中派遣军仅专仅用了一周就属扫清了南京外围,包围了南京。南京成了一个孤城,7日蒋介石乘飞机逃离了南京。
随后蒋下达了相机撤退的命令,唐生智这个南京卫戍司令,12月12日下达撤回命令,中国军队当时在南京和外围有15万人军队。6个军2个师,3个旅,4个宪兵团,还有外围撤回来一部分部队。10天就溃败了。12日开始逃跑,14日,南京沦陷。一个首都,仅仅两周就沦陷了,丢人!
其实这跟当时国军决策层战与退意见不统一造成的。一部分要求与城共存亡,一部分要求弃守南京,以中国之大与敌周旋。蒋的意见是折中方案,一枪不放就跑面子上挂不住,而且国际影响不好,硬拼又怕全军覆没,因此打一打然后在跑,两全其美。因此造成了守城意志不坚定...跑的又太仓促。
日本方面派出都是精锐力量华中派遣军,一共8个师团,两个旅团,还有海军一部,大约20万人。
所以南京守不住。
⑸ 想知道一下江苏省镇江市和浙江省嘉兴市的外籍人口大概的人数,急啊~~~~跪求~~~
你这个外籍人口怎么算的那,问的不清不楚的。外籍你指的是户口在中国境内但不在本市的外来务工那,还是单纯的外国人,就是户籍不在中国的人那。
提问严谨性有待加强
⑹ 杨澜是不是丹阳人
[杨澜档案]
名字: 杨澜
出生日期: 1968年
国家或地区: 中国镇江丹阳人
电视台: 东方卫视
主持节目: 杨澜访谈
[杨澜简介]
人物简介
杨澜,1986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0年到1994年初,在她主持的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前200期间该节目受到国内观众一致喜爱,收视率保持领先。此外,还主持过包括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在内的众多大型活动。1993年荣获第一届“金话筒”金奖。
1994年初,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就读,于199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在美期间,曾被《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主要美国媒体大幅报道。1996 年夏天,她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制片人莫利期·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1997年1月24日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
1996年,被选入英国《大英网络全书世界名人录》。同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节目成功发行全国52个省市电视台,收视率在各地文艺节目中均获得不俗成绩。
1997年4月,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1月,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60万册。1997年5月,被选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理事,并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
1997年7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在周末黄金时间推出30分钟的名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及回了本世纪重大事件的专题节目、每日15分钟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自1998年1月开始,出版《杨澜工作室》访谈录系列丛书。
1999年2月,《Asiaweek》把她评为泛亚地区20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同年6月,当选为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
2000年1月创办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担任主席,并于同年8月8日起播出大中华地区第一家以历史、文化为主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10月,该公司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300家小型企业之一,并列入20家“未来之星”。
1990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
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7年7月: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
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目前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详细资料)
⑺ 历史上犹太人最初何时进入中国,后来情况如何
日军占领中国后,对中国境内的犹太人实行了一种称为“河豚鱼计划”的政策,即企图利用犹太资本来建设所谓的“王道乐土”。他们计划每收容3万犹太人,就向全世界犹太社团,特别是美国犹太社团索要1亿美元的安置费,并借此改善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当局对涌入上海的犹太难民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使他们暂时逃脱了纳粹德国的迫害。 战时日本的“犹太政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1937年底,日本攻占上海,置该市于军管之下。然而对各个租借区以及散居全市各地的犹太人却采取不干预政策。相反,日本先后在该市建立了三个犹太人难民营,给予三千多名难民多方面的支援。1943年2月之前,犹太人在上海拥有三份报纸,两所小学,同时可从事其他的宗教娱乐活动,甚至包括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41年初,1000多名波兰犹太难民持过了期的过境签证前往日本神户。日本政府网开一面予以收留。随后,出于不愿得罪盟友德国的政治考虑,同年又把这群难民移送上海市。 1943年2月,日本占领当局对犹太人的政策展开调整,把上海市的德、奥、波兰犹太人统统关进占五平方公里的虹口区集中营。但此集中营非纳粹之集中营,营内犹太人仍被允许自由从事宗教文化活动,营外也没有树立围墙或路障。 以上情况表明,战时日本对犹太人的确采取的是“温存”的策略。平心而论,二战期间上海犹太人的问题,中国当局始终是无权干预的。上海人民以宽阔的胸怀,给犹太难民以无私的援助,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落难弟兄的朴素情感,但如果没有日本方面的“温存”政策,上海人民即便想援救犹太难民,也是爱莫能助的,这点我们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认识。与此同时,更需要深究的是:日本与德国当时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一个采取极端的反犹政策,另一个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原因何在? 这首先是因为日本和犹太人既无传统的宗教、文化仇恨,更无领土纠葛等现实问题。相反,在日俄战争期间,犹太人的慷慨援助,曾助过日本一臂之力。1903年4月6日在俄国基希涅夫小镇发生反犹暴行,有1500家犹太住屋和商店被掠夺和破坏,600多号犹太人死伤。为报复这一惨案,美国金融界犹太巨富希甫积极筹集2000万美元贷款,在日俄战争期间为日本军队输钱打气,最终日本一举奠定胜局。为这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宫内邀请希甫共进午餐。同时,希甫也成为获得天皇授勋的第一位外国人。因此,日本人对落难的犹太人自然有那么点感恩报答之心。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日本政府而言,“犹太人”成了易于取得和掌握大量财富的同义词。当时日本政府内的犹太问题专家,都对欧美社会的反犹宣传信以为真,误以为犹太人势力的确垄断国际经济命脉、控制了美英等国的政治与外交。以这种立论出发,日本当局想通过亲犹政策来创造一种相对平和的气氛,通过对犹太难民亲善,改变美国的敌视日本政策。更关键的是:日本当局有一个谋略深远、立意险恶的计划,那就是--河豚鱼计划。
⑻ 外国人来华工作签证从上海转移到镇江如何办理
材料是:
1,原抄单位提袭供离职证明以及就业证注销单(劳动局注销就业证后给注销单)
2,新单位提供公司执照 社保 以及公章盖些申请表格
3,外国人士提供护照 照片 住宿 学历 经验 无犯罪记录等材料
流程是:
1,劳动局办理新的就业证
2,出入境办理新的居留许可。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