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如何防疫
1. 明年奥运会将举行,奥运期间游客和运动员如何防疫
相信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吧,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届,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现在回忆一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仍然还是非常激动的,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知道下一届奥运会是在日本东京举行,按照四年一届的规定原本应该在2020年开始举行,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被迫推迟到到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也许到那时人类才能完全走出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相信以人类拥有的科技手段也完全能做到此事,如果假设一下,到了2021年7月如果还有新冠疫情的话,那么奥运会期间游客和运动员应该如何防疫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所有参与者必须佩戴口罩,二是所有工作人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做核酸检测,三是现场内禁止观众入内。
一、佩戴口罩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而戴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播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进入赛场的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运动员或者是观众都必须佩戴口罩,而且在入场前都要检测体温是否正常,防止被病毒感染。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人类能快点走出新冠病毒带来的疫情吧,也希望奥运会能在明年顺利举行,那么你知道在奥运期间游客和运动员如何防疫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 昆明机场对来自上海浦东游客的防疫要求
从机场对来自上海浦东游客的防疫要求,你好,你可以打电话去,昆明那边的飞机场电话询问一下,或者是酒店的也可以,望采纳,谢谢
3. 目前江苏省对武汉游客有何防疫方面的规定
目前,江苏省对武汉游客有核防疫方面的规定,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的规定还是挺严格的,武汉的有游客去了,一定要隔或者是到那做检查,然后才能去玩
4. 作为导游人员应如何预防和处理旅游活动中的游客晕机不解中暑等突发疾病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中暑患者适宜使用的药物:
1、清暑益气丸:人参、炙黄芪、白术(麸炒)、麦冬、五味子(醋制)、葛根、泽泻、黄柏、升麻、苍术(米泔炙)、当归、青皮(醋炙)、陈皮、六神曲(麸炒)、甘草。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角及其制剂同服;忌茶和白萝卜;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上述药物仅适用于轻症中暑病人,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例如大量出汗失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等,就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急救,不能耽搁,此时可以先给患者服用一些清开灵口服液(冲剂、胶囊)或安宫牛黄丸急救
2、人丹: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口服或含服,一次4-8粒。一日3-5次。清热解暑、避秽止呕。薄荷冰有散热、醒脑的作用;小茴香等成分还能缓解由中暑带来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由烈日曝晒引起的中暑服用人丹效果尤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轻微中暑症状时,立即口服8粒,症状较重时多服几粒,也可将人丹放在舌头下面含服,可很快见效。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人丹虽然是纯中药,但不能随意乱用,因它含有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另外婴幼儿及儿童也不宜服用。
3、十滴水(软胶囊):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口服,一次1-2粒,儿童酌减。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儿童、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 者应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性或温热性中药同时服用;饮食宜清淡;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
4、藿香正气水: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用于暑热夹湿造成的轻度中暑。所谓暑湿,指夏天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的“桑拿天”。这时环境湿度往往超过60%,人们会觉得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比较合适。
5. 怎样预防游客投诉
严格按合同进行,不带着游客到处乱逛,逼着买东西。
6. 今天,全国各地针对上海出发的游客有何防疫措施
其实,中国现在在上海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只是出现一例病例,并没有扩散开来呀所以没有什么预防措施。
7. 景区和导游如何预防游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等级划分:
1轻微事故指事故中造成旅游者轻伤,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下;
2一般事故指事故中造成旅游者重伤,经济损失一万元~十万元;
3重大事故指事故中造成旅游者重伤致残或死亡,经济损失十万元~一百万元;
4特大事故指事故中造成旅游者多名死亡,经济损失在一百万元以上,且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
治安事故(如偷盗、抢劫)
1保护旅游者人身和财物安全;
2组织抢救;
3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案;
4及时向旅行社报告听取指示做出下一步处理;
5安抚旅游者情绪;
6 写出事故报告;
7协助做出善后处理。
一般急重病
1 在交通工具上应请求工作人员协助和寻求医生抢救,并通知下一站急救中心和旅行社准备抢救;
2在病患者身上寻找急救药物让其服用缓解病情;
3如在游览途中应马上终止活动迅速将患者送往就近医院;
4通知本组团社和当地地接社,请求帮助;
5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及抢救过程中应要求领队和亲属在场,如需动手术要征得亲属和领队的同意让其签字;如患者是国际救援组织的投保者,导游应提醒领队或亲属并协助与该组织的代理机构联系;
6 妥善保管有医生签字的诊治、抢救及动手术的书面材料,以便作为善后处理的依据;
7 如患者是外国公民还应及时通知该国驻华使领馆,并协助其办理延长签证、分离签证、更改交通票等手续;
8处理好善后工作如:探望患者、协助理赔、费用结算等;
9写出详细书面报告。
保险理赔
游客意外事故及疾病发生后,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是最后环节,分为:旅行社购买的旅游意外险和客人自己购买的商业性保险。旅行社购买的意外险由公司旅行社按照规定及程序与保险公司接洽办理索赔;客人自行购买的保险由客人或亲属直接与保险公司办理,旅行社应协助提供相关资料。
流程说明:
1一般较轻微事故或失误可在分公司一级迅速解决;
2较大事故可由组团人或分公司经理直接向质检和营运总监反映共同解决;
3重大事故将由总监会同分公司经理向股份公司副总或总经理反映,由上级给予指示解决;
4发生重大事故对外口径统一由总监一级把关决定,导游或组团人员不允许擅自对外发布信息
8. 导游人员应如何预防游客走失
其实就是勤快点细心点。带旅游团,和带直销团队其实都一样,核心原则就专是不要过分高估下属属(游客),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游客会跟上队伍或不会擅自行动。
在带团过程中,事先应庆典游客数量,在游客中找出1-2位能力强,有公益心,在这群游客中有一定威望的热心人(这样的人总会有)协助你工作,之后要明确标志,反复强调纪律,明确宣讲约定一旦脱团走失后的集合地点或寻找方法,观光过程中要勤召唤,勤招呼,过程中反复召唤游客,每到一地点或离开一个地点都要清点确认人数,总之,心细,勤快,基本就不会“丢人”。
9. 导游员怎么预防游客患病
游客患病的预防与处理
(一)游客患病的预防
游客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经过长途旅行的劳累,加上气候变化、水土不服、起居习惯改变等原因。使得体力消耗较大,团中年纪大、有慢性病、体质弱的游客很难适应,会引发一些游客在旅途中旧病复发、生病甚至死亡。导游人员应从多方面了解游客的身体状况,照顾好他们的生活,经常关心、提醒,避免人为的原因致使游客生病。
1、了解旅游团成员的健康状况
导游人员可以通过多方面了解本团游客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接团前通过研究接待计划了解本团成员的年龄构成;从接到旅游团时起,地陪可从领队处了解团内有无需要特殊照顾的患病游客;在游客之间进行了解;通过家颜观色对身体肥胖或瘦弱,走路缓慢、费力,面部表情和举止异常的游客多关心,预防突发疾病的发生。
2、周密安排游览活动
如旅游团中老弱病残者占的比重较大,导游人员制定计划、安排活动日程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活动节奏不要太快,做到劳逸结合;体力消耗大的项目不要集中安排;晚间活动安排时间不宜过长。
3、做好提醒、预报工作
地陪应做好天气预报工作,要根据每天的天气预报提醒游客增减衣服、携带雨具、穿戴适宜的鞋帽等;提醒游客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要喝生水;气候干燥或在盛夏时,提醒游客多喝水;适当调整游览时间,保证游客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二)游客患一般疾病的处理
1、劝其及早就医并多休息
游客患一般疾病时,导游人员要劝其尽早去医院看病,并留在饭店内休息;如需要,导游人员应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就医。
2、关心游客的病情
如果游客留在饭店休息,导游人员要前去询问身体状况并安排好用餐,必要时通知餐厅为其提供送餐服务。
3、向游客讲清看病费用自理
4、严禁导游人员擅自给患者用药
(三)游客突患重病的处理
旅行途中游客突然患病,导游人员应采取措施就地抢救,请求机组人员、列车员或船员在飞机、火车、轮船上寻找医生,并通知下一站急救中心和旅行社准备抢救。若乘旅游车前往景点途中游客患重病,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就近的医院,或拦车将其送往医院,必要时暂时中止旅行,让旅游车先开到医院;还应及早通知旅行社,请求指示和派人协助。游客在饭店患重病时,先由饭店医务人员抢救,然后送医院。
游客病危时,导游人员应立即协同领队和患者亲属送病人去急救中心或医院抢救,或请医生前来抢救。患者如系国际急救组织的投保者,导游人员还应提醒领队及时与该组织的代理机构联系。
在抢救过程中,导游人员应要求领队或患者亲属在场.并详细记录患者患病前后的症状及治疗情况。需要签字的,导游人员应清患病游客的亲属或领队签字。导游人员还应随时向当地接待社反映情况。
若游客病危但亲属不在身边时,导游人员应提醒领队及时通知患者亲属。患者家属到来后,导游人员应协助其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若找不到亲属,一切按使、领馆的书面意见处理。导游人员这时应安排好旅游团其他游客的活动,全陪应继续随团旅游。
患病游客转危为安,但仍需住院治疗不能随团离境时,接待社领导和导游人员(主要是地陪)要不时去医院探望,帮助患病游客办理分离签证、延期签证以及出院、回国手续和交通票证等善后事宜。
患病游客住院及医疗费用自理,离团住院时未享受的综合服务费由旅行社之间结算,按规定退还本人;患病游客的亲属在华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10. 游客在海边游玩时如何预防离岸流
据报道,由于离岸流极具危险性,日本海上安保部在车站等场所专门张贴了日、英、汉三门语言的宣传海报,提醒前往海边度假的游客注意安全,专家提醒夏季到来,游客在海边游玩时应该学会预防离岸流。
第四,倘若不慎被卷入离岸流中,游客务必保持冷静、节省体力,努力沿着平行于海岸线的方向游出。如果暂时无法游出离岸流,不要逆着水流的方向强行靠岸,否则很可能会被急速的水流冲进离岸更远的海中,游客可以暂时先随着水流漂荡,等到流势明显减缓后,再努力游出水流,但要留足力气,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声呼救。
专家提醒,离岸流的强度和状态因波浪、潮汐、天文、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而改变,并且有巨大的能量,有时连海面上的救生艇也会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离岸流,会十分危险,夏季游玩一定要学会预防离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