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鬼谷子游玩记

鬼谷子游玩记

发布时间: 2020-12-28 05:12:18

『壹』 关于鬼谷子的历史记载、

鬼谷子,姓王名禅,亦名王栩,战国时卫国(今河南淇县)人。作为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体现其思想的传世名作《鬼谷子》,而且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卫缭等一大批出将入相的杰出人才,对推动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鬼谷子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攻守兼备,其著作《鬼谷子》一直是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之必研究的书,他阐扬的“飞钳之术”、“内楗之道”、“钓言之谋”等谋略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战争乃至经贸、公关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鬼谷子出生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城南王家庄,长大后曾游学楚、越等地,后隐居淇县云梦山,创办庠序,教书育人,著书立说。至今,王家庄仍存王禅墓,云梦山仍保存有鬼谷洞、舍身台、鬼谷墟、鬼谷、孙膑洞、苏秦洞、张仪洞、毛遂洞、庞涓洞、鬼谷祠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大量的石刻,云梦山大量的摩崖和碑刻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流传着很多关于鬼谷子的故事和传说,鬼谷子当年总结发明的一些关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谚语和游戏,仍被当地百姓广泛应用。为深入研究、挖掘鬼谷文化,淇县人民政府于1994年10月与国防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鬼谷子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于2009年9月与中国先秦史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三次全国鬼谷子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一致认定淇县是鬼谷子学说的发祥地,云梦山是鬼谷子当年隐居办学的场所、是鬼谷文化的核心区域。
明嘉靖《淇县志》载“云梦山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
明 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在介绍云梦山水帘洞时称“世传鬼谷子隐处”。
明《淇县志》云:“云梦山,原名青岩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景龙观,东南有水帘洞,洞中出泉,澄莹可鉴”。
又云:“水帘洞在县西南三十里景龙观,世传鬼谷子修道处”。
清顺治《淇县志》云:“青岩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崇山列嶂,邃壑清幽,宛如画图”。
《河南通志》载:“青岩表仙境之胜”。
明嘉靖四十六年云梦山玉帝庙香会记碑文中说这里鬼谷祠,“虽齐鲁燕赵三晋之民,慕其威灵,跻跻跄跄,俯首于祠下者,日以万计”。
云梦山水帘洞口明代万历十一年窦文的摩崖题记:“鬼谷先生隐处水帘洞”。
云梦山水帘洞口明代万历十一年窦文碑刻记载鬼谷子当年办学盛况:“天开玄窍授明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干帘不卷,有谁读易绝韦编”。
三清殿旁清顺治六年何士琦碑刻《云梦山游记》载:“此山螭怒虬盘,幻异万状,水帘一洞尤极幽玄,乃鬼谷先生隐处”。
水帘洞口清代石刻楹联记载当年鬼谷子和孙膑在云梦山的情景:“出水帘跨扶青牛,执拐杖驾起祥云”。
孙膑洞口清代石刻楹联赞颂孙膑:“道讲刑名勋垂渤海,胸罗兵甲气镇风云”。
民国三十一年重修毛遂洞碑记中云:“云梦山鬼谷先生隐居地也。”
据河南省测绘局印刷的《淇县地图》称:“云梦山位于县城西南三十里,为太行山余脉,主峰海拔584米”。
新编《淇县志》在开篇《大事记》中记述道:“周安王年间,卫人王栩(王禅)在朝歌西南云梦山水帘洞隐居讲学,培养出张仪、苏秦、孙膑、庞涓、毛遂等军事家、政治家。后人称云梦山为战国军庠,即我国第一所古军校”。
《淇县地名志》载:“云梦山,又名青岩山、云蒙山、云濛山。在县城西南三十里。奇峰对峙,层峦叠嶂,云蒸霞蔚,泉涌涧飞,螭怒虬盘,幻异万状,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在这里隐居办学…”。
新编《淇县志》记载:“淇县云梦山有以鬼谷子师徒遗迹为主的景点30余处”。
“水帘洞,在云梦盆地南山阴半山崖,系鬼谷先生隐居之所,又是聚徒讲学之地。洞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是一天然洞穴。洞顶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顺着钟乳滴落石上,如坠玉盘,叮咚有声,犹如古人抚琴开筝。串串水珠恰似一幅珠帘悬于洞口。故名水帘洞。“碧水为帘山头挂,红桃似锦洞口开”,就是这里景色的写照。洞之深处有一泉潭,水晶莹甘冽,夏秋之季,泉水溢出洞外,形成一道飞瀑、直泻映瑞池,群众为之洗洞。水帘洞口左上方刻有“鬼谷先生隐处”;洞口右侧塑有3.5米高的鬼谷子站像一躯,右手持竹简,左手放背后,恬静安详,双目俯视,栩栩如生,好像在为弟子传术。 出山门直到五里井,这是著名的五里鬼谷,两边壁立万仞,荆棘丛生,除摩崖题记外,还有天书崖、孙膑墓等。相传谷先生经常乘坐牛车出入水帘洞。山门楹联写道:出水帘跨扶青牛,执拐杖驾起祥云。现在洞中留有当年的两道车辙和牛蹄痕迹。”
“洗尘洞即孙膑洞,在水帘洞右侧,依山凿就,开凿于明代,面阔三间,洞口两侧矗立石雕旗杆两根,洞内石楹二排六柱,每根上刻有楹联和人物故事,图像清晰,造型生动,构图严谨,刻工不逊。洞门以石雕成,虽然不大倒也古朴,内奉孙膑坐像,严肃庄重。孙膑,战国军事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人),孙武子之孙,与庞涓同在云梦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曾为齐威王军师,大败魏军于马陵。著有《孙膑兵法》。洞门楹联道出了孙膑一生的功业和气质,‘道讲刑名勋垂勃海,胸罗兵甲气镇风云’”。
“毛遂洞,在水帘洞正下方,是一天然洞穴,约20平方米,洞顶全由钟乳构成,状如云朵,千姿百态。洞前有抱殿三楹,卷棚歇山式建筑,小巧玲珑,雕梁画栋,外有石栏,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北山庙区。洞内奉毛遂塑像一尊。毛遂战国人,勇武有胆略,善言辩。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75年)秦国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楚王不答应救赵,此时,毛遂挺剑而上陈说利害,说服楚王同意发兵救赵。“毛遂自荐”成语由此而得。毛遂洞与北山庞涓洞,遥遥相对,相传鬼谷先生派其在这里监视庞涓的行踪。”
“庞涓洞,在云梦北山半腰,高约1.5米,宽2米,进深3米。庞涓,战国时魏国大将,与孙膑同师鬼谷学兵法。此人嫉贤妒能,编造罪状对孙膑施以膑刑。公元前344年齐以膑为军师,攻魏求韩,庞回师迎战,在马陵道中孙膑计,全军被歼,庞涓自杀。因庞涓为人奸诈,诡计多端,鬼谷先生将其赶到这荒僻的山洞,并在洞前建一镇妖塔,不许乱动。”
“舍身台,在云梦盆地东侧高15米,宽约80米,悬崖绝壁,形似万切,险峻异常。相传当年鬼谷在此讲学时,为考验弟子的勇气和虔诚,让弟子从此台跳下去,故名。舍身台下北端,有一清澈见底的矿泉,甘洌可口,四季不竭,不管多少人食用,水位不减,呼之为仙水泉。”
“孙庞下棋处,孙膑、庞涓下棋遗址在小峰门,这里是通向云梦山的一隘口,山势陡峭,易守难攻。站在峰口,可北览金牛岭、殷纣王鹿台,东眺古城朝歌,使人心旷神怡。峰口有块约9平方米的青石板,上刻古棋盘一个,相传孙、庞当年常到这里砍柴,小憩时,两人常在此下棋,对垒斗智,棋盘东北侧有一石砌小庙,曰将军庙。”
“五里鬼谷,是一道绵延五里的山谷,两侧山势陡峭,峰峦峙立,春夏之季,灌木郁郁葱葱,野卉芬芳,蝉鸣蝶舞,山泉瀑布飞溅;一到秋季,山色俊俏,满山的野菊花竞相开放,一片金黄,簇簇的山榆树,红叶片片。谷内现有孙膑墓、一线飞瀑、魔壁、天书崖、五里井等景点。当年王禅因在此隐居,而自号鬼谷子。”
“此外,还有面积达100平方米、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书写的巨型摩崖石刻《鬼谷子》,映瑞门,映瑞池,鬼谷井,云梦草原,剑绣峰等景观”。
著名学者房立中教授在其著作《鬼谷子全书》中称:“关于鬼谷子的遗迹,最多的当属河南淇县。这些遗迹都与鬼谷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富有民间传说”。“朝歌城南8公里,有个叫王庄的村子,传说这是鬼谷子王禅的故里。在王庄村南1公里的黄土岗上有一大土堆,人称王禅谷堆,即王禅墓。现墓前仍有一巨碑,上镌‘鬼谷先师王禅之墓’。”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鬼谷子》载:“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贰』 关于鬼谷子有哪些记载

鬼谷子是战国抄时期极富袭传奇色彩的人物。其真实姓名、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均不可考。因隐居于鬼谷,故自号鬼谷先生。后人因以鬼谷子相称。相传,战国中期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后期的纵横家张仪、苏秦都曾是鬼谷子的学生。然孙、庞之于张、苏,生活年代相去约百年,似不可能从师于同一人。

《鬼谷子》一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自《隋书·经籍志》始见署量。历代题为鬼谷子撰的著述达20余种,然皆为伪托之作。至于《鬼谷子》一书,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该书主要为战国晚期以后的纵横家所著,其中不排除依据鬼谷子言论的可能。

今本《鬼谷子》共16篇,篇目依次为:捭闽第一、反应第二、内苎第三、抵峨第四、飞钳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胜箧第十四、本经阴符七术和中经。现在主要版本有:明正统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乾隆五十五年江都秦氏刊本、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清《百子全书》本等。《鬼谷子》虽非一部纯粹的军事著作,但它立足于战国中、后期军事外交斗争的实际,所述多为纵横捭闺、游说诸侯的方法和策略,因而对中国古代联盟战略和外交斗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叁』 鬼谷子的著作

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1、《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2、《本经阴符七术》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3)鬼谷子游玩记扩展阅读

鬼谷子,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 、 鬼谷一派,申、 韩一派; 杨朱一派,庄、 列一派,尹文一派。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在文化史上,他是与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的学术大家。

『肆』 《鬼谷子》适合什么人阅读

《鬼谷子》比较深奥,适合高中阶段的青少年阅读。

《鬼谷子》不少论述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原则性,可用以言谈、亦可用于军事。如《揣篇》:“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财货之有无,料人民之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轨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多彩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去就变化,孰安孰知。”这正是军事家做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基本条件。

『伍』 鬼谷子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呢

狗撒尿的时候总是要翘着一条腿,为什么?还有,为什么人们把那些狐假虎威,帮地主老财为非作歹的人唤成"狗腿子";而不叫"狼腿子"、"虎腿子"呢?这里面有个故事,而且是黄县鬼谷子的故事。鬼谷子何许人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自学成才的医生。简直就是个"神医"。传说很早以前,黄水河两岸只有两户人家。河东这一家,生了个儿子;河西这一家,生了个小闺女。河水浅浅,岸柳青青,两家和睦相处,虽说河西这家外出经商,把金钱看得重了些,但不妨碍邻里往来。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玩耍,真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了,男的出息成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女的出落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大姑娘。两人就自然而然地相好了,私订了终身。不料闺女家里要用女儿攀高枝,高低不允这门婚事。把女儿关在家里,再也不让他们相见了。那男的想这闺女,得了想思病,很快,喊着闺女的名字咽了气。女的听说男的因她而死,就天天到男的坟上去哭。哭着哭着,便看到坟上长出一棵谷子来。闺女就用眼泪去浇灌它,那谷子便长得风快,不几天就成熟了,沉甸甸的谷穗好喜人。闺女把谷穗取下来,放在手里轻轻一搓,金灿灿的谷粒发着锃亮的光,馋得那闺女回家之后,便马上熬米汤喝了,喝了米汤之后,这闺女就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就起名叫鬼谷子。鬼谷子从小聪慧过人,书一念就会。先生让他读《三字经》,根本不予讲解,只让死记硬背;还是一天只背一段。哪知他下午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私塾先生大为惊诧。岂知,更让先生惊诧的是,小小年纪的鬼谷子提出了怪问题:"先生,这《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不说'性本恶'?而且,'性本恶'是荀子说的,荀子与孟子同列先贤,先贤们怎么各执一端呢?"问得老夫子张口结舌,老先生只能恼羞成怒地把他赶出了书房——如此怪诞小儿,老夫教不了啦!鬼谷子只好自己找书来读。他对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县地里能找到的药书着实不少,他全都看了,记在心里。并上山采药,渐渐地也给人治病,常了,名声远播,遐迩闻名了。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黄县有个神医鬼谷子,专治疑难杂症。无名肿毒、疮疖瘤疔之类,是手到病除。到他家治病的人真是不绝于途,天天从大清早开始,就是塞破了门的病人等候他诊治。再说外县一个县官,腿上长了一个怪疮,痛得钻心。他找了不知多少医生都无能为力。县官急了,最后就把找医生这件差使交给了一个衙役。这衙役平日里总是表白,他对主子最忠心,仗着主子的信任为非作歹也有恃无恐。这次县太爷就说了:"你要找不到好医生来,看我不新帐老帐一起算!"衙役知道,他有不少把柄在县太爷手里,愁得饭茶无心。他新娶的夫人便问原故。听后媚态地一笑:"这还不好办吗?你是整天光顾钻女人堆了,竟然不知道黄县鬼谷子的大名。只要把他请来,保准一治就好,县太爷准会赏你的!"衙役果然去找鬼谷子了。不过,他可不是去"请",他习惯了拿铁链子,水火棍去押人。这次到了鬼谷子家,只见看病的人在门外排了好长的队,就挥动水火棍把人都撵开了。鬼谷子一看,这人怎么如此不讲理?就说道:"都是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的,来一趟不容易,你怎么好——""岂有此理!"衙役先自火了,"我要请大夫给县太爷看病,这些庄户孙算什么?""你找谁?""鬼谷子。""我就是。不过,我得看完这些病人。""哼!你不知道'灭门的知县'吗?"衙役不由分说,给鬼谷子套上锁链,拉着就走。他简直把鬼谷子当成犯人了。到了县衙,见了县官。看了病,鬼谷子便说:"父母官这病好治。"一听说病能治好,县太爷立即将鬼谷子待为上宾,请教治病的方法。"这很好办,把你的这条腿割去,然后再找个对你很忠诚的人,将他的腿剁下来,接到你的腿上就行了。"鬼谷子这么说着,就扫视了衙役一眼,心里话:我看你再如何横行霸道。县太爷立即接话说:"不难,不难!他就一再说对我最忠诚!"县太爷指定了衙役。那衙役的腿马上被剁了下来,鬼谷子给接到县官腿上,吃了点药,好了。衙役可怜巴巴地说:"老爷,我就一条腿怎么办呐?"然后又乞求鬼谷子。"神医,你可怜可怜我吧!"鬼谷子说;"好吧,叫人找一条全身没一颗白毛的大黑狗来。"不多时,大黑狗找来了,鬼谷子就剁下大黑狗的一条后腿,接到了衙役腿上,衙役也能走路了。所以那些跟在权贵者鞍前马后,跑得颠颠的衙役之类,都只有一条人腿,人们准确地叫他们是"狗腿子"。"狗腿子"的雅号就是这么来了。大黑狗也泪眼汪汪地看着鬼谷子。鬼谷子又叫人弄来泥和水,调了调,给大黑狗做了条泥腿。接上去,吃了点药,大黑狗也能跑道了。只是在撒尿的时候,不得不把那条后腿高高地撂起来,生怕被尿尿湿了。没办法,那是条泥的嘛!

『陆』 鬼谷子每一章到底有什么效果或有什么用

提问者没有说明问的重点,所以就根据个人所知简述如下:


(ㄧ)《鬼谷子》作者鬼谷子,纵横家,鬼谷子姓王名诩,道号鬼谷。

  1. 《鬼谷子》又叫做《捭阖策》、《本经阴符七术》言练气养神之法。其主要内容为鬼谷先生亲著,或有其弟子及后学参与其中。

  2. 《鬼谷子》,相传是战国时代鬼谷子所著,最早见于明朝嘉靖乙已钞本,内容主要论述外交游说的技巧。

  3.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书中综合多家观念。

  4. 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

  5. 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6. 横秋阁本长孙无忌《鬼谷子序》:“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

  7. 《中兴书目》云:“周时高士,无乡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隐自号鬼谷先生。”

  8.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按战国时隐居颖川阳城之鬼谷,因此自号。”

  9.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战国时苏秦、张仪所师事者,号鬼谷先生。”鬼谷子弟子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咤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可参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


(二)《鬼谷子》章节

  1. 捭阖第一(纵横家的基本概念:纵横捭阖论点,跟谁联合,却要在联合中横张势力)

  2. 反应第二(对外的处事反应)

  3. 内揵第三(对内的管控要求)

  4. 抵巇第四(对外的策略)

  5. 飞箝第五(思考逻辑)

  6. 忤合第六(纵横的忤逆与合作方式)

  7. 揣篇第七(如何揣测对手和自己人的想法)

  8. 摩篇第八(如何推断对手和自己人的作为)

  9. 权篇第九(如何设定并策画权力分配)

  10. 谋篇第十(如何谋国)

  11. 决篇第十一(决断的先决条件)

  12. 符言第十二(对於国家外交的策略)

  13. 转丸(一本作转丸第十三)

  14. 胠乱(一本作胠乱第十四)

  15. 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为练气养神之法)

  16. 持枢(如何管控一个单位或一个国家的中枢)

  17. 中经(算是半结论)


(三)鬼谷子的著作作用:立身处世或谋国谋天下!要看如何运用!

『柒』 鬼谷子有哪些生平事迹

鬼谷子生平事迹:
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十几岁离母而去;公元前380年,鬼谷子20岁,走出云梦山去各国游说,建功立业;公元前361年,鬼谷子返回云梦山隐居教书授课,孙、庞20岁拜鬼谷子学艺;公元前355年,孙膑、庞涓学成;公元前353年,孙膑、庞涓大战于桂陵;公元前330年,张仪48岁、苏秦18岁拜鬼谷子学艺;公元前323年,张仪苏秦学成;公元前320年,鬼谷子仙逝;因此,鬼谷子大概活动于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间,从公元前400年鬼谷子出生,寿八十岁。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王家,名诩(或利),又名王禅、王通,号玄微子;一说其姓名为刘务滋,华夏族,一说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 ;一说是战国时期魏国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一说是河南淇县云梦山“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道家、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捌』 熟记鬼谷子的什么口诀,会让整个人都能“精明”起来

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理论涵盖范围比较广,至今依然对人们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老祖宗一直认为人只要保持老实善良的本性就会得到福报。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发现越老实的人越容易受到社会不公的待遇和欺负。面对这样子的情况,我们要记住鬼谷子说的三句话。不管处于什么样子的境地,都要保持自己的生存法则。

三、鬼谷子的意义

以上三句话都是鬼谷子教给我们的道理,只有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或者其他人欺负,甚至可以让整个人都变得精明起来。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和践行这三句话的内容,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坦荡无畏。

『玖』 历史上真有鬼谷子这个人吗

鬼谷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战国中期的纵横家鼻祖,有说是齐国人,也有说是楚国人,也有说根本无此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传统说法姓王,名之利,也有说姓刘名务滋。隐居于颍川(今河南禹县)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成镇)的鬼谷,因自号“鬼谷子”。

最早记述鬼谷子的是司马迁。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载: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太平御览?礼仪部》载,“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去见他,他说:“我将为你们两个讲述最精深的道法。”于是,二位沐浴更衣,不食荤酒,整洁口身,斋戒已毕,去见鬼谷子,鬼谷子向他们讲述了《捭阖》、《符言》等篇。王嘉《拾遗记》载,苏秦、张仪未发迹前,穷困潦倒,但却勤学不辍。他们在途中看到圣人之文,便将文章抄在手掌中及大腿上,晚上回到家再折竹为笔,将掌股中之文录于帛上。搜罗好书,无物可盛,便剥下树皮制成书囊。一天,一位先生出现在苏秦与张仪面前,询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勤苦学习,苏秦、张仪反问:“你是何人?”这位先生回答:“我居住在山谷中,人们称我为鬼谷子。”后来,苏秦、张仪游说四方,再次遇到鬼谷子,并向他求教,鬼谷子从怀中掏出三卷书,教他们权诈之术,苏秦、张仪自此持鬼谷子之学终身。这位鬼谷子就是司马迁笔下的鬼谷先生。东汉王充《论衡》载,苏秦、张仪跟鬼谷子先生学了一段后,有一天,鬼谷子在地下挖了一个坑,说:“下到里边去,什么时候道理说得我涕泣沾襟,你们到各国去游说国君,就能成就功名。”苏秦、张仪果然下到坑中,充满感情地向鬼谷子讲述纵横捭阖、争霸天下的道理,说得鬼谷子涕泣沾襟。苏秦、张仪得鬼谷子真言,果然成为战国著名的纵横家,成就了功名。

后来,二人又去见他,他正席地而坐,表情严肃地说:“我告诉你们两个保全启身的道法。”苏秦说六国合纵,最后被反间致死。苏秦、张仪同师鬼谷子,但苏秦自己说本事不如张仪。张仪自己也说过自己的权谋不及苏秦。张仪在游说各国时,力陈苏秦合纵谋略的短处,以证明自己的连横谋略的正确,战国历史证明,最终是连横谋略取得了成功。在中国民间,也有传说鬼谷子是大军事家孙膑的老师。《尚友录》载,孙膑和庞涓同学兵法于鬼谷。正因鬼谷更赏识孙膑,把一部天书传给了孙膑,引起庞涓忌恨,才发生了一系列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

有一个人叫来鹄(不知何时人)说:“鬼谷子教给人诡秘欺诈,言语便捷,富于鼓动性,发人阴私,奸邪刁滑,六国时期真正掌握此术的,只有张仪、苏秦而已。”例如《捭阖》、《飞箝》,捭阖是分化或拉拢之术,飞箝是揣摩人之好恶,待其竭情无隐,加以箝持之术。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是鬼谷子之术潜移默化,自然流传而形成的。

鬼谷子说:“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辩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自而分,能入乎人之心,如此而说之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刘向说,这是善于说辩的具体方法。

《鬼谷子》一书,虽然在《史记》、《说苑》等书中被引用,但直到《隋书?经籍志》,才把《鬼谷子》录于目录。因而,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苏秦假鬼谷之名而作,也有学者认为是后人伪书,但也有坚信《鬼谷子》绝非伪托的学者,千百年来,莫衷一说。虽然如此,《鬼谷子》一书自魏晋以来广为流传却是谁也不否认的事实。

而《鬼谷子》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与鬼谷子的“奇变诡伟”的谋略分不开的。不管鬼谷子是传说人物;还是实有其人,他都是一个古代谋略家。

立身御世,远害就利。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行为都是为了远害就利,因而,远害就利是人类谋略的基本特征。《鬼谷子》告诉人们如何运用谋略,在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进行政治统治,以远害就利。《鬼谷子》认为,一种小小的缝隙,它会发展形成较大的漏洞,再进一步发展,就可形成为大缝隙。鬼谷子以此引申为政治斗争中的防患于未然。这是他关于在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中,进行有效统治的重要思想。他说,始有征兆,可抵而塞,可抵而隙,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就是说,在缝隙刚要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某种迹象,缝隙一出现,就要严严实实地把它堵塞,这刚出现的缝隙被阻住,使其发展蔓延的势头减弱并最终让它销声匿迹,经过这一番努力,缝隙被堵,隐患消除。这是堵塞缝隙的道理。他认为,政治统治的道理也是如此,能否有效防止社会动乱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大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意思是,当事态出现不稳定的迹象时,智慧过人者往往能先觉察。这些“圣人”能洞察事理,并能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细致入微地阐明事理,施计用谋,采取有效的措施。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最鼎盛的时候恰恰是从不起眼的细小萌芽开始的。微不足道的力量可以发展到不可估量,甚至可以使巍峨的泰山发生动摇。“圣人”们教给人们防患于未然的谋略,正是从这种事理中悟出来的。这是治国理政,为君为臣必须牢牢把握的。人类社会分化离合,纷乱安定,都是常事,作为统治者,应该时时警惕,留心观察,那些深谙此道,并能审时度势,熟练运用这一谋略的人,可以称为上智贤明的圣人,是最优秀的统治者。面对复杂的局势,他们冷静观察,韬光养晦,不惊不乱,适时抓住遏制混乱局势的时机,筹谋划策。或者因势利导制止混乱,或者快刀斩乱麻,迅速收拾残局,以顺利实行自己的统治。《鬼谷子》毫不掩饰谋略的功利性和权谋术势的实用性,把政治谋略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当然,他关于政治谋略的论述,含有投机和诡密,这是不能苛求的。《鬼谷子》为纵横家提供了谋略理论和方法。苏秦、张仪正是在把握这些谋略的基础上,才长于权变,游说诸侯以成就功业的。

辩论的奇变诡谲是鬼谷子谋略艺术的另一大特征。他以独具风格的诡辩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论辩理论,也为战国时期的“游士”、“策士”、“谋士”等游说权谋者提供了一套诡辩理论。苏秦、张仪是成功运用这种辩论术的典型。《鬼谷子》第一篇就是《捭阖》,“捭阖”,指开合,指战国时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鬼谷子把“捭阖”看作权谋之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谋略,大智慧,即计谋的最高法则。“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鬼谷子?捭阖第一》)《鬼谷子》中的《捭阖》、《反应》、《权篇》等等,都很深刻地论述了诡辩制胜的方法、原则。捭阖篇中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作周密的思考,其中最要紧的,是不可忽略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用“捭”之术,要把对方的实际情况了解深透,用“阖”之计,就要使对方感到你与他同心同志,这样才能使计谋成功。因此,要注意观察对方,权衡轻重利弊,弄清对方采取什么计谋。“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要灵活多变,不可生搬硬套。捭阖之术要求对事物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都是可以公开向别人说的,为阳;而死亡、忧患、贫贱、屈辱、弃损、失利、失意、刑戮、诛罚等,是属于隐秘的,是阴,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试探测知对方的志向与意志,欢乐与欲求,思虑与智谋,这就是运用“捭阖”之术的基本法则,是游说他人的谋略。由此可以看出,在磊落光明的人前,只能谈论崇高;与阴险狡诈的人,只能谈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这样就可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克,可以游说于人,可以游说于家,也可以游说于国,游说于天下。

对于神秘人物鬼谷子的真伪,对于《鬼谷子》一书的真伪,是历史家研究的课题。千百年来,对《鬼谷子》一书所反映的谋略思想和方法,褒贬各执一辞。从谋略研究的角度看,《鬼谷子》及鬼谷先生的各种传说,含有不可忽视的、丰富的谋略智慧,鬼谷先生将作为一个神秘的谋略家而受到谋略研究者重视。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