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西游园
发布时间: 2021-01-05 02:39:07
❶ 龙门有什么传说,函谷关在哪里,关东关西是怎样划分的
函谷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通道之一,因为处于险要之地,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设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函谷关”。据记载,历史上共有三个函谷关:古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一、历史上的三座函谷关古函谷关又称“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这条古道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来往车辆仅得通过,“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人用“一泥丸而东封函谷”来形容它的战略地位。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战国秦汉之际,为国内少有的雄关。
鸡鸣台
函谷关是古代中原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司马迁、唐太宗、唐玄宗、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名人志士在此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还有100多篇。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唐玄宗改元”等历史典故和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得罪秦王而逃离秦国,到函谷关时才半夜,当时秦法规定函谷关“日入则闭,鸡鸣始开”。秦兵追赶十分紧迫,幸好随行的一个门客模仿鸡鸣,骗得关吏开启关门,孟尝君一行得以摆脱危险。
函谷关还是道家的圣地,相传老子骑青牛入关(见图4-15)时,守关官员尹喜登台看到紫气东来,看到老子后虚心向其请教学问,老子写下5000余字的《道德经》后飘然远逝,函谷关因此而名垂千古,成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