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春节游玩
1. 春节前泰州大道明发段会通车吗
春节前泰州大道民发段是不会通车的,因为还没有修通,嗯,估计到年后了。
2. 春节期间有事去泰州,想顺便玩玩,请推荐景点,谢谢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泰州旅游资源丰富。泰州旅游景点包括有内人文景容观、自然生态景观、红色旅游景点,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泰州旅游景点有千年古刹光孝寺、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公园等人文景观,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有溱湖风景区、里下河水乡湿地、泰兴银杏群落森林公园、引江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景观;有黄桥战役纪念馆、海军诞生地旧址及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更有享有“溱潼会船甲天下”美称的中国溱潼会船节、梅兰芳京剧艺术节、郑板桥艺术节等民俗节庆活动,还有泰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兴化郑板桥故居、姜堰溱潼古镇旅游区、泰州光孝寺、靖江孤山风景区、兴化上方寺、泰州泰山公园等等。
3. 泰州春节文化景观之我见
春节民俗文化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娱乐活动通宵达量,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 泰州春节习俗
江苏省泰州地区风俗历来淳厚,岁时节庆仪文繁多,在京杭大运河以东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过年(春节)时,泰州各地的人都会穿戴一新,在家中摆放好烟好糖以款待上门拜年的人。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都会拿到压岁钱。客人到主家拜年都要吃红枣茶和一些点心。放鞭炮,元宵节点灯,耍龙舞狮也是各地都盛行的一种喜悦表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菩萨”生日,各地店铺一定要开张接财神。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都有点灯的习惯,“上灯圆子落灯面”也是各地相同的习俗。过年(春节)习俗各地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泰州(海陵区)
清末及民国早期,农历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与祖先牌位(或像轴)前供茶果、圆子(汤圆),全家焚香叩拜。吃过圆子、果子茶等以后,外出向长辈亲故叩头拜年。至亲戚家,必须向其祖先像轴叩头。如本人年长辈份高,由家中人持拜年片子相送。清末,受拜多的人家在门口放茶几,上有红纸簿及笔砚,交情一般的人拜年只需在簿上签名。抗日战争前后,晚辈向长辈拜年,逐渐由叩头改为鞠躬,平辈只拱手而已。建国后逐渐不供家神、牌位、祖先像轴,不再鞠躬,晚辈向长辈拜年时,口中只说“恭喜”。民国时期,主人对来拜年的人要敬浸泡红枣或金桔的“元宝茶”以及盛有糖果茶点的桌盒,建国后日渐简化,现在多为好茶、好烟、糖果招待。正式拜年至正月初四,但正月十八以前,未曾见面的熟人初次相遇仍说“恭喜”。近年来以贺年片、电话代替上门拜年的风气逐渐兴起。正月初一只吃馒头或熯饭,初二开始切青菜、煮饭,称为下生。“文化大革命”前,正月里城市文化娱乐以唱凤凰、唱麒麟、跳财神为主,乡村则送苍龙、舞狮子。
正月十三至十八为灯节,有女儿新出嫁的人家要送包灯(小人儿脚踏裂开的石榴)与铃儿灯给女儿,有外孙的人家,外婆也要送花灯。十三日全家吃圆子,十五日吃炒圆子,十八日吃面条。十五日元宵夜有灯会,并燃放九条龙、飞飞鱼、流星赶月等烟火。灯节期间,儿童携灯上街游玩,还可到熟人家中要求更换灯内拜烛。泰州俗谚云:“十三上灯,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朝,十七等等,十八落灯,十九算账,二十动身。”
姜堰市
旧时正月初一,主人要起五更,点烛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兴开门。男女老少更换新装,殷实者,皮、呢、绸、缎,以示富有;贫寒者,外新里旧,以求整洁。姜堰人饮食很有讲究,晨起,有干丝、果子茶、元宝(糯米圆子)、糕点、生姜等,每道不兴吃完,要存一点;中午,要吃隔宿饭,菜肴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陈粮,年年有余;晚餐,吃面条。家人邻里见面都说吉利语,并拱手作揖。乞丐上门,视为财神,倍加施舍。晚间不兴点灯,及早入眠,以祈夏日蚊虫少。初二,向亲友拜年,新婚夫妇给族长至亲送“果茶”。初三大早,各户遣小孩去土地庙争送头香。初一不兴扫地,少数待初五敬了财神菩萨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
老农从初一到初十观察每日阴晴,预卜当年人畜五谷吉凶兴衰:一天、二地、三风、四雨、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以晴为吉。春节期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玩龙灯、舞狮子、唱凤凰、送麒麟。民谚曰:“正月里拜年,二月里玩灯,三月里种田。”
正月十三起,家家“扯天灯”,名“上灯”,以求合家目明。这天早上吃汤圆,民谚云:“上灯圆子落灯面,要吃圆子到明年。”灯节期间,姜堰东岳庙、都天庙、龙王庙里置屏灯,灯上画“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古典小说中人物故事,观众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旧时,乡村还有扯桅灯之风。即在土地庙前,树十余丈高桅杆,穿上竹篾圈数十道,每道皆以麻绳相系,如龙骨,每圈挂灯笼若干(每户一灯笼),杆端系有铃铛,而后似扯篷帆一般,把一圈圈灯笼扯向夜空,红亮如彩球,甚为壮观。
泰兴市(含高港区)
初一清晨,早餐吃糕和馒头。中饭以酒肴为主。饭后,或听人唱书,或邀人打牌。夜饭提早,晚上早睡,传说,此夜老鼠嫁女,家中不能点灯。少数人家,用竹竿挑起一盏或一串红灯,竖于天井内,称为“点天灯”,每晚红灯高照,至十八日“落灯”为止。初二起,亲友之间迎来送往互相拜年,直至元宵节方休。初七、初八“看攒星”。其间,农民常根据攒星位置预测年成丰歉,认为“上角仓仓满,下角水淋淋,月口刀兵动,月背是荒年”。
十三日元宵灯节,天晚,吃过圆子,各家儿童即点燃各式彩灯,在路上边跑边唱“灯来了,油来了,家家人家都来了”。此唱彼和,顷刻聚起几十盏灯,排成长龙。青年人则点起火把,到田野中挥舞。或“放飏灯”(用纸糊成一口袋,口朝下,下挂油把,点火后,靠热气顶托,使灯飞向天空,宛如一颗游荡明星)。如此一直持续至十八日“落灯”。
十五日元宵节为灯节高潮,不少村庄自发组织耍龙灯、舞狮子、摇荡湖船、跳蚬子精。也有人上城逛寺庙,庆云寺、广福寺、城隍庙,人山人海,闹腾一整天。妇女于此日回娘家,小孩拜干娘。
正月里,泰兴城乡居民有请“年酒”习俗,又名“请春卮”。素有往来者互相邀约,有人连日宴饮,竟达数旬。宴请房族中的新婿、新媳以及子女的师长,也常与“请春卮”相结合,分别称为“待女婿”、“待新娘子”、“待先生”。
靖江市
正月初一妇女不上灶烧早饭,忌污秽神明,让其带好孩童不致哭闹,图开头大吉。早餐吃米粉圆子,称“团圆”。对上门拜年者,款以花生、蚕豆、瓜子、糖果等,谓之“甜嘴”。午餐吃馄饨、团或除夕剩余之饭菜,意为“年年有余”。午后,三五结伴掷骰子、玩纸牌、搓麻将以消遣取乐,直至“落灯”(正月十八)洗手。整日间,“送财神”、调“苍龙”者(变相乞讨)走街串巷,调龙灯、舞狮子等民间文艺活动遍及城乡。将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点灯火,谓不干扰“鼠婚”。当晚各户将地扫净,初二不扫地,谓地生日。初二起,外出拜年。拜年之规,先近亲后远亲,一直延续到初七八日。俗说:“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点坛子脚”。初五敬财神,城镇商贾之家多以重礼祭祀。
靖江的元宵节,农家用米屑做成鸡、鱼、猪、鸭、棉花包、果品等模型,涂以彩色蒸熟,早晨供于佛前,焚香点烛,以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靖城、季市等较大集镇还举行花灯活动。农村龙灯、花船亦云集于市。此日,各庙宇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庙烧香。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涌向街市看灯看戏。故农村称生下的女孩为“正月半上街的”。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间在佛像前点烛掌灯,欢聚于灯前,有的约邻居聚于一堂,在佛前请“九姑娘”,卜问少女的愚、智;或请“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等,预卜当年年岁丰歉、人畜吉凶。如有患眼疾者,还许愿于来年灯期悬挂“天灯”。
兴化市
大年初一清晨先吃云片糕、红枣、京果之类“开口”。初三才淘米煮饭,也可洗切烧煮生菜。初五凌晨家家接财神。旧俗正月十三日晚“上灯”,此后各家每晚悬红灯于檐下。至十八日夜乃止,谓“落灯”。另从十三至十六每晚分别食粘饼、春卷、炒圆宵之类的食品。谚云:“炒十三,炸十四,十五、十六炒圆子。”其间,大小店铺每晚张灯结彩,妇男小女纷纷上街观灯。各大庙宇展出历史人物故事的围屏。
旧时,正月十六日夜主要习俗有:送耍孩、偷船桩、听出语。
送耍孩:泥塑小男孩,谓从“送子娘娘”处迎来。青年好事者于晚间敲锣打鼓送至婚久未育之家,以为生子吉兆。
偷船桩:用意与“送耍孩”相似。船桩原为渔船、农船用以代锚的小桩。好心人于是晚趁船主不备窃往久婚未育之家。但云,如船主发觉即不灵验矣。
听出语:晚出,偷听别人谈话,从其内容判定自己吉凶。
5. 泰州女儿出嫁第一年春节有什么风俗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重温一下咱泰州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海陵 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与祖先牌位(... 有女儿新出嫁的人家要送包灯(小人儿脚踏裂开的石榴)与铃儿灯给女儿,有外孙的人家,外婆也要...
6. 2012泰州海陵区春节天气
泰州今夜有雨 明天白天(周五)起逐渐转为降雪天气 除夕 (周日)起 天气转好 春节期间 以多云天气为主 其中 初二前后和初七前后有云系增多的过程(可能有弱降水)
7. 泰州的春节作文600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 与 “祟” 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8. 哪位帮忙告诉一下今年春节泰州的天气的怎么样,温度怎么样。
2010-2-13(星期六)
阴
3℃/-3℃北风 3-4级
2010-2-14(星期日)
多云
4℃/-2℃东风 3-4级
2010-2-15(星期一专)
多云
3℃东风 3-4级
参考资料属:http://www.godjiudian.cn/tq228.html
9. 今年春节过后从泰州到广州的火车会受到限制吗
青年的交通工具。你一定要密切关注新闻和实时报导的一些近况,如果一情在近期内消除的话。一切都回归正常,否则的话。应该还不是那么顺畅。但愿怡情早日推去吧!让我们回归常态。祝大家都健康平安。
10. 春节从江阴回盐城,计划避开江阴大桥,走泰州大桥,求详细的最佳方案
只走是185公里,过路费85
最新的路况不是很准确,除非是已经堵车很久的才会报道。
中午堵车情况相对好点,早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