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游客
⑴ 塔尔寺不买门票进的去吗
塔尔寺不买门票不能进去,门票是80.00元/人。
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
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1)塔尔寺游客扩展阅读:
塔尔寺的建筑特点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
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座),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塔尔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
⑵ 到塔尔寺不能穿裙子吗
进塔尔寺的女性,确实不能够穿裙子。
进入塔尔寺景区参观,新规定如下:男女游客以下装束不得进入塔尔寺参观,女士吊带衫长短裙短裤等,着长裙哪怕用衣服裹着都不行,男士短裤跨栏背心等,过于暴露或不符合规定的穿着,以及语言行为上恶意攻击或者出言不逊者等,一律不得入内参观。
(2)塔尔寺游客扩展阅读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
⑶ 塔尔寺,一堆的人,不知道有几个是为了信仰
祖师大德讲:不轻初学。
初学的人,虽然信仰还不坚定。但只要能去寺院恭敬三宝,那都是有佛缘,都是值得赞叹的。即使是普通游客,只要能到佛教寺院,听闻寺院诵经和钟鼓之声,都可以种下菩提种子,后世都会大吉大利,我们应该随喜他们,祝福他们。
⑷ 塔尔寺青海湖的观后感 要求1500字
旅行社的大巴车缓缓驶出西宁市,行走在通往青海湖的公路上,心情也随着大巴车的颠簸而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导游的拿着话筒沿途介绍着一路的风光,耳朵里塞着MP3的耳麦和衣靠在座位的靠背上眯着双眼惬意地享受着音乐和导游的解说,时不时睁开双眼配合导游的解说看看窗外的景色,没有工作的压力也没有生活的繁琐,感觉真好!有时心里在琢磨:难怪有些人愿意大把花着股民的钱到处登山探险美名其曰寻找企业管理灵感,也不愿意对股民进行分红。
大巴车很快到了多巴,多巴是藏语,翻译过来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十字路口本没有什么好让人记住的,但是它有一个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国家有两个高原训练基地,还有一个在云南。因为是国家训练基地,所以多巴也就让人记忆深刻。
汽车继续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快要进入草原的时候,导游讲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般都住在帐篷里,帐篷分两种:一种白帐篷,是大人住的;另一种是黑帐篷,小孩们住的。当孩子们长大到成人的时候,父母们才会给他们准备白帐篷让他们搬进去住,如果谁家的姑娘长大成人了住进白帐篷里了,就说明她可以自由恋爱了,小伙子们如果看上了就可以大胆地去求爱,但是如果你看见帐篷门口处挂有镰刀和草鞋就不要进去了:因为里面有人。要等到镰刀和草鞋没有了你才能进去,听说是不需要负责任的。姑娘们在出嫁前都会生1到2个小孩,以此来显示自己有本事,然后才能嫁个好人家,如果在结婚前没有生过孩子,会被大家认为没本事。
在导游的忽悠下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大巴车已经行驶在草原上了,因为刚下过雨,草原显得格外清新,天空显得格外的蓝,白云显得格外的白,羊群和牛群在草原上悠然自在地啃着青草,时不时抬头看看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虽然看不见它们的眼神但是能想到它们对我们扰乱它们的生活肯定感到不满。车厢里开始骚动了:有人在感叹钢筋混凝土包围之下生活的束缚,有人在感叹环境污染下城市生活的烦恼,有人在讨论人在怎样的环境下生存才能长寿,还有人在说他看见了一顶白帐篷而且门口没有挂镰刀和草鞋。。。。。。绵羊和牦牛像是没有听见,依然惬意地行走的大草原上,游客们的思绪伴随着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歌声在草原上飘扬。。。。。。
“看见青海湖了”,不知谁嚷了一句把大家的思绪从草原上拉了回来,举目一望:果然青海湖要到了。
大巴车缓缓停在青海湖的入口处,急切的心情促使大家很快都下了车,“太简陋了!”这是青海湖的大门给我的第一感觉:就一间小屋子坐落在通往湖边的路上,已经掉了墙皮的门头上写着“青海湖”三个字,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海湖的大门?怎么没有巍峨壮观的建筑?也没有流光倜傥的装潢?更没有豪华的停车场。是没有钱盖吗?不能,每年有这么多游客光临,旅游收入足够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门;是不想盖吗?也不能,谁不想自家的“院落”为自己争光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环保,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为了给人们展现一个原生态的青海湖(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对不对,呵呵)。
来不及仔细琢磨,跟随人群从大门鱼贯而入到后院坐上旅游车直奔湖边。9月初在我们这里初秋不到,但是在青海却有深秋的感觉,在青海有“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说法,早上出发时还是乌云笼罩,此时却是阳光四射,微风轻拂,湖面粼光闪闪煞是好看。因为天冷,鸟类大部分都迁徙的南方了,为数不多的几只在远处的湖面上嬉戏,给青海湖增添了灵性。面朝湖面背对阳光,轻风拂面,顿时心旷神怡,烦杂心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此时按下快门拍照留念必不可少。唯一的商店老板开始向我们推销牦牛奶,说“牦牛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矿物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拉的是六味地黄丸”,有此等环保又营养的好东西你能忍心拒绝吗?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来不及细细品味导游就开始催促我们上车去吃午饭了。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青海湖的名吃:湟鱼。此鱼一年涨一两,十年涨一斤,所以特别珍贵,也太别好吃,肉嫩而细腻,口感特别好,但是刺细而多,所以吃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封湖不让打捞了,虽然吃到了湟鱼但仅是尝尝而已,不过瘾,有点遗憾,呵呵。
午饭后,行程改变方向直奔塔尔寺——一座有名的藏族佛寺,青海湖之旅宣告结束。
⑸ 西宁的塔尔寺门票是多少。
旅游贴士
1、门票:80元。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学龄前儿童等实行免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半价优惠。
2、导游讲解费:根据人数确定,5人以下,20元/人。5人以上,10元/人。20人以上团队5元/人。
3、开放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5时 。
4、注意事项:塔尔寺内不允许游客拍照 。
5、最佳旅游季节:每年5月至9月,是西宁最佳旅游季节。
每年的十五是免门票的。
⑹ 塔尔寺的地位
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一是塔尔寺与宗哈巴大师以及发展史略说明,这座藏传佛教名刹至今仍以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朝觐和游览的人士每年不论寒暑,总是络绎不绝,这座寺院的影响所及,有目共睹。二是塔尔寺在明清时期曾是黄教势力通向中央王朝的重要桥梁。三是塔尔寺曾是安多藏族经院教育的最高学府。四是塔尔寺是安多藏族地区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五是塔尔寺是我西部藏区最大的宗教文化艺术宝库。六是塔尔寺一向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信佛群众的精神寄托处所。综上所述,塔尔寺在其经历的四百多年中,不仅因为它是黄教祖师宗哈巴大师的诞生地和甘青藏区最大的黄教寺院之一而享誉海内外,而且因为它在传播藏族传统文化,培养造就一批格鲁派高僧大德,创建和发展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增强了它的社会历史地位。
⑺ 塔尔寺对青海经济的影响
塔尔寺是青海省最为重要和著名的旅游吸引物,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西部,距离省会西宁市25千米,有宁塔高速公路与西宁相通(见图1)。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重要圣地,是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地,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之宝库,是安多藏区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活动中心。据统计,23年塔尔寺共接待游客112.4万人次,24年共接待游客132.3万人次,而27年仅1-7月就已经突破百万人次。
塔尔寺旅游表现出明显的淡旺季特征。每年2月、5月及1月是塔尔寺旅游的黄金月份。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明显高于其他月份。5月和1月受“黄金周”的影响显著,而每年正月的塔尔寺酥油花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造成2月份左右游客数量反弹。
⑻ 进塔尔寺女性不能穿裙子,这是什么原因
进塔尔寺的女性确实不能够穿裙子,毕竟是一种不尊重。
⑼ 塔尔寺活佛见游客的回答
其实 游客都是被导游给忽悠了 佛教博大精深 是一个9年义务教育还。。。。的人随便讲的? 抛开导游的【满天神佛】 试问1条哈达1000你买?!!!! !
⑽ 青海湖塔尔寺的风俗
塔尔寺属于格鲁派(黄教),游客必须穿长衫、长裙进行游览参观,如果着装太暴露将无法进行参观游览(格鲁派有着严苛的管理制度)。该派强调严守戒律,因此得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
塔尔寺的节日——展佛节(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沿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
然后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从山坡下一直铺放至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来参观的成千上万名群众面前。
(10)塔尔寺游客扩展阅读
塔尔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
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