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四游 » 圆润寺游玩

圆润寺游玩

发布时间: 2021-03-15 07:16:52

① 今年国庆适合去哪里玩

今年属于特殊情况,去玩的地方都比较多,人也应该没有往年多了,不过最好是在附近旅游!

② 车与我,驾驶哈弗H2去了佛山的宝林寺游玩一趟

秋冬季节的天空总是那么晴朗,既然周六放假,就开车来佛山的宝林寺登登山,呼吸下新鲜空气,反正也不远,广州过去才40多分钟而已。我始终坚持认为胖子跟瘦子的用车感受绝对是不太一样的,因为胖的人的身体重量和体积摆在那里。对车内空间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我身高175,体重84公斤多,坐在车内的情况是:前排座椅调到最舒服的坐姿。头部空间还能有一拳头半那么多的距离。完全够用的了,后排空间也很可观。车门还有储物格,可以放一些小物件之类的,人和物品都能放得下。我本人开车是比较稳当的,不鲁莽也不急躁,礼让为主。1.5T的动力感觉够用,加速比较平稳。跑高速也是没问题,因为超车的时候加速都是手到擒来。车子没有飘的感觉。外观看起来大气漂亮,LED日间灯非常明亮。性价比扛扛的。

值得来一趟的自驾游,有小二的陪伴去哪里都方便。

③ 观音寺的主要景点

综述 毗卢殿是专为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建造的,建于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至今已有近五百五十年的历史,毗卢遮那佛为佛教中的法身佛,按梵音直译,为“光明遍照一切处”之意。
正龛塑有三身佛,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即“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 明代壁画 毗卢殿左右两壁的明代壁画,被誉为观音寺的“镇寺之宝”。这些壁画绘制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全殿壁画共有7铺,面积94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绘飞天、幢幡宝盖和天宫奇景,中层绘十二圆觉菩萨和二十四天尊,下层绘龛座、神兽、供养人像,其中最精妙的壁画,是十二圆觉菩萨、二十四诸天及十三个供养人像。其人物形象生动,表情自然,内涵丰富,将庄严端肃的宗教思想,喻教于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形之中。
十二圆觉绘在大殿左右两壁,左边依次为:文殊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诸业障菩萨、圆觉菩萨;右边依次为: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十二圆觉菩萨壁画,是根据唐代西域来华的高僧佛陀多罗所译之《圆觉经》内容而作,壁画中的主人公,便是经书中十二位为了让末世众生能够获得觉悟解脱而向佛陀求法的圆觉菩萨。
十二圆觉菩萨壁画群像运思精湛绝妙,画工技艺超群。虽然其人物形像和比例完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经》中的要求绘制,但艺术家对每一个人物的衣饰细节和面部表情,却刻划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反传统宗教艺术因内容严肃而流于僵化刻板的通病。
整个壁画的线描技法,娴熟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兰叶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各尊菩萨的服饰根据各自在教内的不同象征,在线描技法选用上相当灵活自如,比如圆觉菩萨,是采用兰叶描勾勒,以显其圆润亲和之特色;再比如普觉菩萨,则采用铁线描勾勒,以突出其凝重行愿的特征。菩萨们身上所披之雪白细纱,皆用珍珠粉勾勒纱纹线条,精心描绘出蛛丝般微妙的衣饰细节,具有轻薄透明、如沐春风的质感,令人叹为观止。而大幅画面则以朱砂、石绿为主,并运用沥粉贴金,既庄重富丽,又灵动酣畅,俨然一派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大家风范,无怪乎成为国之瑰宝,惊世绝伦。
整个壁画色调柔和,壁画中所绘菩萨像,身材匀称,脸庞圆润,凤目低垂,樱唇微闭,不仅画出了菩萨的丰润饱满,也表现了菩萨的温存慈祥。特别是左壁最后一幅“文殊菩萨”画像,笔法尤为精细,连文殊菩萨所披薄纱上的雪花图案,也画得笔笔精到,将丝织品特有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所有形像中堪称极至的,则是右壁第二铺最后一幅“清净慧菩萨”。清净慧菩萨在佛教中象征着清净圆明的深妙智慧,在这幅壁画中,菩萨手执玄色如意,慧目微开,双足如意自在趺坐,肌肤以珍珠粉晕染,璎珞宝饰全身,整个画面宁静自在,吉祥安谧,于袅袅生风的衣带裙裾中,透出一股纤尘不染的清净智慧之气,令人叹为观止,专家称她是比达·芬奇的杰作早36年的“东方蒙娜丽莎”。
佛龛背后绘有“香山全堂”佛教故事画,壁画面积共94平方米,菩萨画像均为坐式,高一米八;二十四诸天均高一米五,飞天高90至100厘米。 综述 观音殿,整个大殿为明代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五间,气宇不凡,占地面积333平方米。观音寺就是以这座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的观音殿而得名。殿门上悬挂三块清代光绪年间的匾额,从左至右依次是:无上正觉、慈云普荫、正法在住。
殿内石砌佛台上为观音乘独角兽像,两旁文殊、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各高五米。这三尊塑于明成化十一年的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面容丰腴,肌肉圆润,服饰典雅,神态端庄。
背屏中的奇花瑞草,灵禽异兽,八宝图案,色彩鲜艳夺目。两侧木龛内的四十六尊罗汉像,形态各异,细腻传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左右两壁塑五百罗汉,其中26尊,各高近两米,分坐两边莲台。形象逼真,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性格特征明显,塑像为明成化年间塑造。
殿中还有石刻香炉三座,上刻有大明正德二年造的题款,刻工十分精美。 飘海观音像 背后为闻名遐迩的飘海观音像,这是一幅巨幅深浮雕像。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东方维纳斯”的飘海观音脚踏鳌鱼出没在惊涛骇浪之中,背塑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全景,乘驾各色水兽的众佛弟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飘海观音四周,紧密地和飘海这一情节相互呼应。鳌鱼的头和尾隐现在浪花之中,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充分显示出浪漫的神话色彩和浓郁的生活韵味。
在这一组绝妙的浮雕中,古代艺术大师大胆地使用了“之”型的雕塑手法,不仅丰富了构图,而且增强了观音的稳定性,这是一种艺术创新。

④ 关于云台山,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黄河小浪底,黄帝故里,殷墟,南湾湖,清明上河园这八大景点的介绍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2600多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龙门风景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龙门石窟的形成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一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的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龙门石窟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龙门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
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时期的三十五年间,是龙门开窟雕造佛像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龙门的西山上,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药方洞等十几个大中型洞窟。
在龙门石窟群中,开凿最早的就是古阳洞,它开凿于公元493年,而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年。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以南。窟内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南壁的大龛有释迦多宝并坐佛,在佛教中又称“二佛并坐”。南北两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龛,每列分别为四个相互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大龛。
释迦多宝龛的龛楣上雕刻着一套完整的佛传故事,表现了悉达多王子成道的过程。
古阳洞中大小列龛多达数以百计,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龛上图案的装饰也十分精美华丽,严谨完整,丰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们所奉献的,每尊佛像上都记载着敬奉者的祈愿经过。从这些造像铭中可以看出,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时期开凿的主要洞窟还有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两边各有两个弟子和菩萨侍立,左边是迦叶和文殊菩萨,右边是阿难和普贤菩萨。佛和胁侍面相都清瘦略长,衣纹折叠规整而稠密,体现了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宾阳中洞顶上雕莲花宝盖和十个迎风飘拂的伎乐供养天人。洞口的内壁两侧是大型浮雕,分为《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图》、《十神王像》四层。龙门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礼佛图,以宾阳中洞的为最佳,但是已经被盗往国外。
在北魏晚期还开凿过一些很有特点的洞窟,如莲花洞、火烧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药方洞,药方洞因其洞窟内刻有大量古代的药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还能治疗现代人所说的疑难杂症,比如治疗消渴,也就是糖尿病。这些药方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还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阳龙门开窟造像活动的终结是以宾阳中洞的停工为标志的。
随着北魏王朝的灭亡,龙门石窟的开凿趋于衰落,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从开国到盛唐的一百年间,龙门石窟迎来了历史上开窟造像的第二次兴盛时期。
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按时代先后大体自南而北,集中在龙门的西山,到了武则天时期,一部分才转移到了东山,约占龙门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龙门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大像龛等。
唐代开凿的第一个洞窟是位于龙门西山北端的潜溪寺。这时正是中国佛教“净土宗”建立的时期。
唐代开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鼎盛。虽然石窟造像属于佛教艺术,但它跟政治紧密相连。从龙门许多唐代石刻造像中,还可以窥见武则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宝座的踪迹。
万佛洞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及太子诸王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宫廷大监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等为首的一批御用僧尼,奉命集体为唐高宗及武则天发愿雕造的。
在武则天当皇后期间,特别迷信弥勒。为此,她在龙门广造弥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万五佛洞、极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弥勒佛为主尊的洞窟。
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个南北宽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龛。这里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凿石而成。
奉先寺的主尊是卢舍那大佛。大佛通高十七米多,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为此,武则天曾经与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钱二万贯”。而当地更是传说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的化身。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传说,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时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则天亲自率领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
龙门石窟在唐代的造像与北魏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唐代的造像题材中弥勒佛的造像数量仅次于阿弥陀佛,释迦却显著减少,菩萨中以大势至、观世音为最多。
在艺术上,唐代的圆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它们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
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二个高潮结束于公元705年前后,这一年武则天退位,同年去世,龙门石窟的弥勒造像也就日见绝迹了。而龙门石窟的辉煌历史,也伴随着弥勒神灵的消失,从绚烂的顶峰跌落了下来。
龙门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已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它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演变,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龙门石窟断断续续开凿了四百多年,经过了四百多年的苦心营造,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在龙门石窟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被世界称为我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编辑本段【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于公元675年建成完工,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传说卢舍那大佛的脸是根据武则天的面容建造的。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编辑本段【文物珍藏】
龙门博物馆藏有造像36座、题记8块、雕像48件、器物32件、瓷器64件、青铜器32件、砖雕64块、石刻16件、书画碑刻160件、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编辑本段【雕刻风格】
主要以佛像造像为主,延习北魏、唐代雕刻风格。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在春秋时期称“阚塞”或“伊阚”,隋以后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然而以石窟寺出现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历史上,洛阳曾是东汉、北魏和武周等朝代的都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永平年间建成了号称中国佛教第一名刹的洛阳白马寺。北魏皇帝普遍崇尚佛教,而武则天对佛教更是笃信有加。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他们在洛阳大兴土木,龙门石窟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处。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荣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旅游景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世界文化遗产
门票:龙门石窟、白园(白居易墓)、香山寺三景点实行一票制,票价80。
位置: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
开放时间:
春、夏、秋季:上午7:30-下午6:30
冬季:上午7:30-下午5:30
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夜游龙门 晚上6:30——10:00 ,晚上9:00停止售票。
景点交通:可乘坐81路:洛阳火车站----龙门石窟;60路:谷水西----龙门石窟;53路:平等街----龙门石窟;
【最佳旅游时间】
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5度左右.
可在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兼赏牡丹而游龙门石窟.
对于不凑牡丹热闹的游客,龙门石窟最佳旅游季节无疑是秋天,秋高气爽,登山而游,实为快事.
编辑本段【景区美食】
龙门石窟最具特色的是洛阳水席,主菜以汤菜为主,吃一道换一道,如流水一样,因此得名.曾传入皇宫,是洛阳请客首选.可到老城的耀耀、真不同、宾湖、洛阳酒家品尝。
还有“不翻汤”,已有百年历史,遍及景区及洛阳大街小巷。
编辑本段【景区购物】
洛阳的特产有很多,从工艺品到土特产,琳琅满目。著名的唐三彩,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洛绣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还有洛阳奇石、梅花玉、洛阳樱桃、黄河鲤鱼、杜康酒……
洛阳的购物环境相当不错。各大商场不仅为游客提供琳琅满目的世界名牌、国货精品、家电、时装、金银珠宝等各类商品,而且,各种娱乐、食宿设施也应有尽有。手工艺品有:仿古青铜器 洛宁竹帘 洛绣 洛阳宫灯 洛阳唐三彩 王麻子剪刀 赵炳炎铜哨 澄泥砚。
编辑本段【名家评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易的评价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⑤ 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CS75带我小雁塔荐福寺游玩祈福!

2019年最后一天小雁塔荐福寺游玩祈福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到头,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阳光明媚,空气清醒,就是有点冷,2019面最后一个下午,放松一下,随便转转,然后就去了我一直想去却没有去的小雁塔荐福寺!网络一下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03月0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到侧面。小雁塔依然是这座寺庙里最高的建筑。

回望小雁塔。数千年来它记录着一段又一段的历史。2019年即将过去。2020年即将来临。希望小雁塔可以见证着我信心满满,未来可期的2020年。最后祝福大家2020年一切顺遂。我是盛世长安成车友会的一员。我在西安,我在小雁塔,我为每一位车友祈福。也为家人祈福。携手长安车友再创盛世长安!

⑥ 隆兴寺的主要景点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索命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因优婆离持戒第一,所以在戒坛上多供奉其形象。而隆兴寺戒坛上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这在中国也不多见。另外,这尊双面铜佛像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的风格,在民间极为罕见。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後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968-976年(宋初开宝年间)。
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有大的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o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1944年(民国33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
大悲阁前,东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西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中国国内保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 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见格,殿顶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向上翘起。像这样立体礼富淤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在中国早期古建筑中实属罕见。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其中一佛(释迦牟尼)、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题材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扇面墙背面塑有玲珑别致的须弥山,山间塑有罗汉、狮、象等,中部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鼻梁微高,柳叶细眉,面容恬静安详,姿态优雅端庄。 天王殿门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在天王殿左右围墙上,有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正对天王殿南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壁顶及两侧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绿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烘托浮雕的整面壁墙为大红色彩。
照壁之中有两条栩栩如生蚊龙。传说,正定城南滹沱河,水深流急,早年无桥,过往不便,后打铸两条铁链系于两岸木桩,以利行人渡船,后经年累月,铁链变成两条绿龙,为害百姓,被张天师擒获。此时,正值尉迟敬德监修大佛寺,忘了修大佛寺的山门,正愁没办法交差。于是便让工匠连夜动工,在大佛寺门前修起了这座照壁,把二龙牢牢地嵌在中间,这样一来镇锁了蚊龙使它不能作恶,二来也遮掩了大佛寺没有山门的尴尬。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在面南的壁上,为宋塑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绘制外,其余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一弥陀、观音、大势至为中心绘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400余身。
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因隆兴寺南北纵深、院落重叠,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摩尼殿北门出来,有一架小巧的木制牌坊,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寿龄一千六百余年的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
相传西汉末年,正定城内一个富家的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眉目传情,谈起恋爱。在当时封建社会,不难猜到其后的结局:遭到小姐的父母坚决反对,要棒打鸳鸯。俩人便相约私奔,途中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相对盟誓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完,在此处当即化作两株槐树。若干年后,汉光武帝刘秀到正定,闻此情,见此树,深为感动,赐名龙凤槐,后人又称之为夫妻树、姻缘树。这对古槐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国运衰则叶稀,国运盛则叶茂。人们感知龙凤槐的灵性,若绕树三匝,相信会有福报。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⑦ 游玩园林是到苏州好还是到杭州好

俗话也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要说园林还是苏州的会比较好,杭州一般是看它的西湖和寺庙的。
苏州有几个园林还是比较有特点的,你住酒店也可以挑一个园林住那种感觉,你好像觉得自己就在园林里住一样,你说这种感觉好不好?

⑧ 浙江杭州著名的灵隐寺景区内也有石窟佛像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艺术成就。提起中国的石窟艺术,大多数人们必然会想到北方的四大石窟,所以人们对石窟游的印象全部集中在北方的雄伟恢弘的气势中,而对于南方石窟的印象少之又少,甚至觉得石窟是只有北方才有的艺术精品。其实,在南方地区也是有石窟艺术的,只是名气被北方的石窟艺术所遮盖了而已。


石窟中不乏一些故事性强烈的造像,比如一组高僧取经的石窟造像,有很强的叙事性,长达6.7米。在这个造型中,反映了3个时期的高僧取经的故事,深刻刻画了高僧步入征途的旅行,就连高僧乘坐的坐骑也栩栩如生。总之,即使飞来峰石窟没有引起多数人的注意,但是在仍然凭借其高超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南方石窟的代表”。

⑨ 太原市崇善寺导游词

崇善寺崇善寺正门
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创建于唐。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 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 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大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很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据寺内木匾记载:晋恭王朱枫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启奏明太祖,批准建立新寺,历时8载,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竣工,名为崇善禅寺。不幸的是,清同崇善寺正殿前治三年(1864年)的一场大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古白马寺、明崇善禅寺的当然代表了。
步入古朴的山门,只见一院芳草,落英缤纷,沿着花间甬道,即达大悲殿。大悲殿是本寺主要建筑,也是太原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木构建筑,它的历史比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还要早二三十年。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其上部为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具有一种庄严的美。殿内豁敞明亮,从内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取了宫廷中惯用的金碧彩绘,处处给人以富丽、典雅崇善寺殿内观音菩萨像的感觉。
殿内正面是一尊8.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金箔覆身,金光熠熠。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实际上左右只有20手臂,每个手中心各有一眼,40只手、40只眼分别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就构成了千手千眼。按照佛经的解释,千手千眼是观音的“六种变相”之一,象征能洞察人间一切祸福。额头上的那只眼睛,象征她已修行到了“三摩”境界,所持的轮、螺、伞、幢、花、瓶、鱼、结等8种法器,象征着吉祥如意;手握的刀、枪、剑、戟,据说是用来降魔伏妖的;那头边两手上高托的日用,象征主宰宇宙的无量佛法;那胸前四手中高举的哈达,象征着她对祖师虔诚的敬仰……她大而不悍,身姿秀丽,具有温文的女性风度。飘动的衣带、流畅的线条,感情丰富的面庞,处处表现出一种端庄、持重的内涵美。这座佛像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的两侧分别矗立着一尊与她等身的塑像,右为普贤菩萨立像,左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文殊像从正面看,只有三头六臂,但如果加上身后由一圈圈手臂组成的相轮上的手的话,那就不止是千只手臂了。走近观看可以发现塑像的每只手上还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位释迦佛。据《大乘瑜伽经》的解释,这种形象是文殊菩萨的变相之一,具有如同观音菩萨一样特定的象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那每只手中的雕塑,虽多少带有装饰意义,仍精雕细刻,一丝不苟的金球球面,释迦的眉眼都清晰可辨。繁工不蔓,令人叹服。
普贤菩萨右下方的韦驮立像,是一件形神兼具的木雕珍品。大小与真人相仿,铠甲齐整,体稍前倾,眉宇、眼神和嘴角之间,流露出一种坚毅、英武的气质,此塑像已完全摆脱了宗教塑像类型化束缚。此外还有一尊铜佛,一尊缅甸玉佛,十几尊高不盈尺的小铜佛,它们别具一格,各臻其妙。
在大殿内的两侧,排列着几十只古色古香的藏经柜,一部清代和尚刺血手写的《华严经》,特别引人注目。
大悲殿台基不高,但月台却很大,几乎占了整个大院的三分之二,这也许是整个大院并不因其建筑高大而显得拥塞的主要原因。为使平旷的月台变化有致,聪明的古代建筑师在月台两侧增添了两个小巧的六角亭子,左为鼓亭,右为钟亭,一律琉璃瓦盖顶,砖镶围栏,玲珑剔透,极有风致,也是珍贵的明初建筑。大院东南拐角的大钟楼,高达20多米,楼上悬挂着一口正德元年(1506年)铸造的大铁钟,通高2米,外径1.8米,总重9999斤。大钟的音域宽广,轻击圆润深沉,幽雅悦耳,重击则其声宏亮,浑厚有力。每遇庆典,那浑厚悠扬的钟声,全城可闻。门前铁狮一对,明洪武时铸造,神姿威猛,筋骨雄健,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崇善寺面积虽然仅为原寺的四十分之一,但集中了这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和资料,以其所独具的典雅、和谐、充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登门造访。
交通线路:乘820路、815路、102路、805路、4路在桥头街下车,步行10分钟即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